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结构

刘军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结构认识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界定,致使在课程执行层面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阻滞。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性的教师专业结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专业结构课型实施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实践学习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与教师的指导工作密切相关,指导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实现,因此,教师队伍是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本保证。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结构认识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界定,致使在课程执行层面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临时性、变动性和应景性突出;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局限,许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和课程特性把握不准,课程的执行力不高,导致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不足。因此,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结构,促进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的质量和水平,规划指导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专业结构,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三大方面,此三方面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促进着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属于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实践性课程的范畴,课程的知识体系、实施方式、教学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它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上的特殊性。

一、专业知识:拓阔原有的知识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定向的、固定的、体系化的知识和技能,由问题而生成的活动主题(包括研究性学习课题、项目设计与制作主题、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指导学生实施活动主题所需的相关知识,就构成了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由于活动主题的变化和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构成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在对不同主题活动的指导过程中主动拓阔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学所需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1、本体性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本体性知识决定学生主题活动的质量和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1)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解。包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性及特征、教学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此方面的知识保证教师的教学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属性,以及体现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

生成性、自主性的特征;(2)研究方法的知识。主要为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项目设计与制作所需的各类知识。具体包括选题与方案设计的知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各类常用研究方法的知识,及如何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表达方法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方法域”的课程,让学生掌握活动的方法、研究的方法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研究方法的知识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核心,是衡量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性的重要指标。保证教师对学生的主题活动给予科学、可靠、成功的方法指导,从而使学生运用相关方法自主、有效开展主题活动,形成高质量的活动成果。(3)指导方法及策略的知识。教师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的知识关乎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和成功率,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倾听、激励、示范、方法指导、教学组织、心理疏导、协调沟通、团队管理等指导方法和策略使教师的指导形成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2、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实施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条件支持性知识,此类知识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教学起辅助作用。主要包括:(1)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学生活动主题的多样性,对教师知识的广博度提出了挑战,不同的活动主题,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知识,在共同的语境中有效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2)学科专业知识。基于拓展学科资源开发的活动主题,学科知识在开展主题探究,形成活动成果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质量,要进行深度探究,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3)社会生活经验及阅历。学生的活动主题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活动主题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运用,及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考察、审视,因此,教师的社会生活经验及人生阅历,将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4)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建基于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思维方式、个性特点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将提升教师指导的学生适应性。

3、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具体的指导情境中积累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来源于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构成教师的教学经验,帮助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教师具备解决特定教学问题、应对突发教学现象的教学机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主题、实施方式、活动时空、参与对象、成果生成等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多样性、发展性,这就为教师指导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情境,便于教师在不同的指导情境中积累多样化的实践性知识,为教师胜任不同的指导任务提供经验支持。

二、专业能力:提升课程的执行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不以班级授课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基于小组合作,围绕自主开发的活动主题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知识运用、思维方式、学习策略、活动方式等与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学指导需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系列展开教学,这与学科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形成区别。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系列课型实施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发展性评价能力是综合实

践活动指导教师主要的专业能力构成,这些专业能力的组合运用,将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的不断增值。

1、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的特性,需要教师具备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利于各种课程资源来实施主题领域和活动主题的本土化取向开发、生活化取向开发、学科化取向开发、主体化取向开发、融合化取向开发,呈现活动主题的丰富多样性、学生适应性、层次递进性,从而满足学生对课程的消费需求。

2、系列课型实施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系列课型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规范,不同课型对应于课程实施的不同环节,其教学目标、教学要素和操作程序不同,对教师教学的专业能力提出的要求不一样。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系列课型实施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常规课型的实施能力,对变式课型、创新课型的创生与运用水平,反映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水平。教师的系列课型实施能力表现为四个方面:(1)没有断点的课型系列。体现教师课型实施能力的完整性,即教师能有效教学实施每一种常规课型。(2)没有错位的课型特征。体现教师课型实施的准确性,即教师能准确把握每一种课型的主要特征,防止课型的混同。(3)没有低效的课型实施。体现教师课型实施的有效性,即教师能有效执行每一种课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素和操作程序,使课型教学的效能最大化。(4)没有固化的课型模式。体现教师课型实施的创新性。即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状况、教学任务的调整、教学情境的变化来实施课型,不僵化地固守既定的课型模式,不断生成变式课型和创新课型。

3、教育科研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题活动的实施基本遵循科研课题研究的路线和规范,主题活动的选题、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实施、成果形成与展示等各环节均需运用到教育科研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因此,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影响着对学生主题活动的指导能力,一方面,教师对教育科研方法的运用的专业性决定着教师研究方法指导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主题活动的指导,也促进着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

4、发展性评价能力。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实施多主体评价,这一评价理念切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评价活动中需秉持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运用展示性评价、描述性评价、面谈式评价、研讨式评价、表现性评价等评价方法开展各种评价活动,教师的发展性评价能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对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评价,对开发与设计主题的合理性、适应性、针对性作评价。(2)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状态作评价,通过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的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3)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作评价,发现学生成果的价值和出色表现,并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4)对他人和自我的教学作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积极开展课例研讨评价,充分发挥课例研讨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在课例研讨评价中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专业情意:执着教育理想的追求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在专业生活中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个性品质和心理状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心理动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改一门新增设的课程,其课程地位、教学准则、师生关系、教学情境以及教师在此课程领域内的专业发展需要等与学科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需要培植、调整、重构自己的专业情意,以规划和应对自己的专业生涯发展。

1、课程价值的体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体认是构成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情意的基础,他影响着教师在该课程领域的教育信念、精力投入与智慧贡献。综合实践活动突出的课程价值已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得以充分证明,其增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完整与丰富学校课程体系的功能和价值不断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崇尚和构筑的理念、目标与教学方式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执着的教育理想追求。

2、秉持的教学准则。教学准则是指导、引领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原则、规范与要求,它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呈现出个人的教学效能和教学风格。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与学科课程有较大差异,固守坚持或简单移植学科教学的准则将造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低效或无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需在自己的专业情意结构中建构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教学准则。在思维方式层面,兼具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在教学方式层面,注重指导而非传授,倡导教学的对话与合作,强调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实践;在评价层面,注重激励而非奖惩,关注发展而非甄别;在师生关系层面,以开放、乐观、友善的个性品质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乐于助人,善于倾听,避免歧视,在主题活动中成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这些教学准则是教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3、进取型的专业发展需求。不同的教育对象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同,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同,各主题活动实施的情境与要求不同,这为教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多样化的挑战。面对学生丰富多样的问题,面对需要攻克的研究课题,面对不断变化的指导情境,教师需要以进取型的专业发展需求,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的指导能力,以应对在教学中面临的各种指导任务,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热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热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必修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容,灵活多变的活动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3、形成从自己的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最新版】

工作计划参考范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最新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四班共有39名同学,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实施方案 2020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20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所以成为亮点,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承载了最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的精髓与理念。下面是有20xx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20xx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茶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实施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和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能,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办法 第一部分: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

然资源,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开展学习、研究。无论学生确立的探究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充分挖掘研究课题所具备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努力实现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整合。大概分类如下: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锦集8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锦集8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锦集8篇 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工作总结了。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篇1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和同学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就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造性的运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堂课。 为了适应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要求,目前我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资源采取由学校教师自主开发与借鉴以前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教材,更没有现成的教案,对于教师而言每一节课的开展都要费不少脑筋,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教师要善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时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学生实际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发。如这学期开展的《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研究性学习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半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工作,我体会到了付出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下学期,我们将继续发挥教研组教研的优势,将我们云枫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搞得更加丰富,更具实效性。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学习任务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检查完成情况时都让我大失所望,同学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一催再催,虽然我也采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可能是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够。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来期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1、加强理论引领,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篇2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和同学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就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篇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综合实践课逐步建成了一种以校为本、校内外兼承的研究性学习的道路。为了使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得以更广泛的铺开,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学校及周边有利环境,开展以学科教学为龙头,辅助实践性研究的综合实践课及以校本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相关主题活动。因此,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把学科教学的知识点融进实践活动中去,产生主题性实践活动,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推动学生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在具体实施时三到六年级每周安排两节,并严格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所有课时不得移作它用,教导处将不定时进行随堂听课检查。 另外,除了课表上安排的课时,鼓励指导教师要有吃苦精神,

鼓励他们还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不可忽视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二)教师落实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专职的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此对从事这门课程的任何一个教师来讲,都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目前还没有专职的教师,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我们学校在教师落实上作了如下安排: 1、三、四、五、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多数为语文教师); 2、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生、家长及教师组成“导师团”,共同参与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三)实施策略: 1、制定活动目标: (1)跳出以往研究的小圈。前面的探索我们走的路可谓是举步维艰,成绩也取得了一点,经验也积累了一点,但综观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我们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资料探索的方法做研究的层面,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故我们要让学生在这学期通过观察、调查、研讨、实践等多种方法,从更广的角度去研究和开发这们课程。 (2)继续走学科整合之路。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会不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计划.doc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计划 寺头中学田东平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为重点,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为目标,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不断推进教研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上课重点考查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努力创设自主,合作探索的研究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 组织全体综合实践老师听课,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4. 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二)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打造高效课堂 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常见课型开展课堂观察活动,不断提升课堂活动的效率。 (三)做好学生评价工作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加强听课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外出听课认真做好记录,回校后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学习与讨论,取长补短,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有效的利用,让听课真正成为自己一个学习与提高的机会。 2、认真备课,强化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群策群力,博采众长,优化备课质量。 3、积极参与组内公开课的展示,在思想上重视这一活动,用新理念、新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并在相互的听课、评课的活动中提升教研组的教学研究能力。让每位老师都能从中受益。 (二)用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充实研究的内容。 1、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收集资料,整理成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2、读一些相关的理论文章,用专家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方向,充实自己的研究内容,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三)积极参加校外的各项竞赛,争取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五、活动安排 九月定教研计划,定组内公开课的内容与年级。 十月积极准备组内公开课。 十一月组内听课、评课、小结。 十二月学生成果展示,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走进自然拥抱秋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秋天到了,我校开展以《走进自然拥抱秋天》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双休日家 长带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秋天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培养孩子注意发现自然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唤起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地用多种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个性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秋天”,在探索中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安排 1、12日下午布置活动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内容,结成小组。 2、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或查阅资料,学习、加工、整理。遇到困难向家长、 老师、同学求助。 3、29、30在班内展示研究成果,31日择优上报到学校。 4、学校评选优秀成果奖。 四、建议展示形式 1、可以影音资料:到公园、田野、农田等观察秋天,用录像机或照相机记录秋天的美 景或秋天的你,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短片。 2、可以绘画:用绘画、树叶贴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展现秋天的美。 3、可以歌颂:学唱秋天的歌,学习配乐朗诵秋天内容的诗歌。 4、可以书写:感悟秋天,以我笔写我心,写以秋天为主题的日记、习作或诗歌作品。书写以秋天为内容的书法作品。 5、可以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比如:关于秋天的气候变化、秋天的传统节日等。 6、也可以选择其他形式。 五、活动准备 家长: 1、知晓活动的目的、意义,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地参与活动。 2、给孩子交代外出安全注意等事项。 学生: 1、活动之前,明确本次活动你要准备哪方面的内容。 2、有意识观察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为活动展示做准备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总结范本:_________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们高度的重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配档,指导按工作配档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 第 2 页共 6 页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篇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一: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综合实践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立足于探索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探索多种途径,努力保持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与学校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学校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使学生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服务意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工作思路: (一)加强学习,提升新的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观念和课程意识也必须与时俱进,本学科的教师要加强学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性质、目的和意义,使工作目标明确、操作正确、效果明显。本学期将通过自习讨论、专题研究等形式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科教学实践。

(二)关注师生需求、促进师生发展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及竞赛,在交流中增知,在实践中长才,注意积累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丰富本学科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从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出发,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真正兴趣,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三)完善课程管理、抓好课程实施 教师认真按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要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老师,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 三、工作安排 三月份: 1、教研活动:组织教研组成员共同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并 向任课教师传达计划。 2、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并投稿。 四月份:

热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热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实践内容:(略) 四、活动方式: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总结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总结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总结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总结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将我校近一学期以来的多项综合教育活动情况总结一下,为我校本学期的各类特色教育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同学们,不知你是否留意过科技专栏的前言,自今年春天开始,我们全校师生参与建成科技活动室以来,学校就有一个愿望:以科技教育为重点,搭建各来活动的舞台,为所有的同学提供许多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广阔空间。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各班级把同学们的名字请上了评比台;我们举行了“学习小标兵”评选活动,你们中有的同学已经带上了绿色的小标牌;我们也同时启动了“科学小博士”“小记者”“英语小标兵”的评选活动。因而,我们的校园每日清晨都有了朗朗的英语和清脆的广播萦绕在你的耳边;我们开设了“英语角”“科技阅读间周赛”;组织了“放飞理想”航模比赛;电子百拼、物理实验选手选拔赛;我们参加了海阳市的智力七巧板比赛和烟台市的智力七巧板比赛;我们又让大家重新唱起了实验小学的校歌。正如歌里所唱的,老师要让大家在这人才的摇篮了健康茁壮的成长,老师希望今日你以实验小学自豪,明日学校为你骄傲。 其实,在本学期,我们已经拥有许多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第一,在海阳市小学生智力七巧板竞赛中,我校遥遥领先列全市第一名,有32名同学获奖。 其中,一等奖有: 五年级的纪宇、潘京大、申匡宇、 四年级的李阳、王森、孙振鑫、冷文隆、马小腾

二年级的王涵林; 二等奖有: 五年级的杨洲、祁丹丹、王林、李玲、孙小涵、姜林佐 四年级的李慧、王鑫、梁文韬 三年级的崔路彤、李子坤、谭凯、郑小山、荣耀、刁宇环 三等奖有: 五年级的马千里、王文蒙、徐林、褚润健 四年级的刘映雪、张阳 三年级的任超、刘豪杰 这些获奖的同学中又有25名代表海阳参加了烟台市的小学生“智力七巧板”竞赛,成绩也非常优异。 第一,在海阳市第四界中小学电脑动画制作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均获优秀组织奖。5、2班的李艺伟同学的动画《办证》获海阳市一等奖,并在同期获得山东省一等奖;隋政、王飞也获海阳市一等奖;刘映雪、孙林、马千里、徐振飞、于梦林、申匡宇、刘嘉超等同学分获二、三等奖。 第二,在各类科技活动中,许多优秀的同学时常登上新学期的排行榜,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像准备赴烟台参加科技实验活动竞赛的物理实验组的于彤同学在训练过程中以他的执着与认真博得了老师的欣赏;航模组的纪春晓同学在航模训练时刻苦、顽强;电子百拼组的王宁同学灵活、细致;科技阅读间周赛的两次擂台得主――5、3班得董进达同学知识广博,他们都值得全体同学学习,都应该登上我们学校的新星榜。下面,我公布,结合上述各类科技活动,我们学校本学期评出的科技小博士是:于彤、纪宇、董进达、纪春晓、潘京大、刘贵清、王宁、王庚、刘贝、孙振鑫。 第三,在“红领巾广播”中,许多老师、同学功不可没。 第四,本学期,在我们的辅导老师、主持人和各班级小记者的积极努力下,我们的“红领巾广播”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有声的校园文化环境。“传播知识、关注生活”的宗旨你记住了吗?李小伟、

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六年级四班共有39名同学,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

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

热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热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热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经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她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她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进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从意识上重视起了这门课程,实施课程的能力从无到有,从初步体验到有所感悟。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并培养了兴趣。在新学期中我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

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采用以下方法: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三篇

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积极进取中培养良好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以实践活动为中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学校、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让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和实践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2、知识目标: (1)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与实践活动一些常识。 (2)进行参与、合作、研究、能力。 3、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发挥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4、过程目标: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整理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5、人格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

步养成团结和谐、合作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的实现。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实践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小组研究、调查及设计等都能较好的配合。他们动手动脑积极活跃,活动时合作意识较强,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实践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继续学习提供了便利。 四、具体工作: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怎样使用压岁钱、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农村中学生周末活动研究、家乡的风景名胜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课,并恰当处理好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虽然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4个主题,分为怎样使用压岁钱、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农村中学生周末活动研究、家乡的风景名胜。 三、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

2019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计划

2019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教研工作计划 一、总的要求: 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方向,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学校、区域课程特色。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实践中寻找新办法、获得新经验。 二、具体工作: 1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课程理解和实施能力。 ⑴认真组织学习《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试行)》,进一步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⑵继续认真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 理论,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属性、核心任务和特有

方式;不断学习各地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经验,及时掌握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 ⑶认真组织校本研修,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提升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强化实践反思和经验总结,积极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参与区、市的有关论文评比活动。 2 强化管理,努力实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 ⑴基于学校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和不断完善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策略。 ⑵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方式。设立较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长由教导处或教科室的中层领导担任,以强化管理、实施和研究的协调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按省《纲要》要求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以强化课程实施中的组织、研究与引领;建立打破学科壁垒、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落实指导任务。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了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2015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2015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在我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工作中以实践中发展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过程,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下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总结一些做法。 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1、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开发社区资源。 一是与生活区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二是与某些机构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与青少年校内实践基地挂钩,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 二、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在时间安排上,我校主要利用双休日的弹性安排和每周2课时研究性学习时间的固定安排相结合,尽量体现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在选题上,我们提出三要。 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本校实际;课题范围要小,切入口要小;要可操作,易结题。

例如:《我们的学校》《请到我家来做客》《访问居委会》《从学校周围看身边的污染》《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的调查与研究》《我和神舟一起飞》等课题的确定,都是贯彻了这样的原则,在操作性方面占了优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在组织形式上,我们以班级或小组性研究为基础,逐步走向打破班级、同一年级以相同或同类兴趣为基础编成活动小组,主要以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探究为基本形式有序开展活动。 基于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我校倡导学生把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 例如,五年级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确立了《小学生的近视原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性课题,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到因特网、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尽管有关近视成因的资料不是很多,但却获得了许许多多有环保、绿色种植方面的资料和知识。 这些同学说: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我们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六年级一班开展的《我与神舟一起飞》活动,他们不仅了解了神六的外形、特点、构造等,还进行了模拟发射、设计飞船等环节,通过一系列的环节,学生对宇航知识都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校是体育传统学校,特别是排球,更是我校的一大亮点,五年级一班举行的《趣味排球》更是有意思,吸引了很多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