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炮制学A

中药炮制学A

中药炮制学A
中药炮制学A

名词解释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增强药效,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使”。

炒炭存性:是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保存药性。

泛油(泛糖)、走油是指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湿度的情况下,油脂外溢,质地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对抗同贮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放在一起保存而起到抑制虫蛀、霉等的储存方法。

伤水:药物在水处理过程中水量过多或浸泡时间过长,造成有效成分流失

饮片:指药材经过炮制后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中药炮制:根据中医理论,依据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机器发展方向的学科。

干馏法:降药物置于容器内,以火烤灼,使产生汁液的方法称为干馏法

药物名称检索

B薄荷切制时的水处理法宜为(水淋)

C柴胡在“小柴胡汤”中宜用(生柴胡);在“柴胡疏肝散”中宜用(醋炙柴胡)

D杜仲用于高血压而有肾虚见症者宜用(盐杜仲入汤剂)G醋炙甘遂时,醋的用量应(高于通则用量)

H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中黄芪的规格是(生黄芪);治疗气虚下陷的“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的规格是(蜜炙黄芪)

天麻、红参宜(湿热)软化后切片

欲抑制黄连苦寒之性,散肝胆郁火应用的炮制辅料是(吴茱萸汤)

欲增强黄柏清下焦湿热的作用,宜选用(盐黄柏)

姜制厚朴的炮制作用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

荷叶制炭应选用(暗煅法)

J麸炒僵蚕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化痰散结的作用)

L硫磺内服应用(豆腐同煮)法进行炮制以降低毒性

龙骨入“镇肝息风汤”中应用(生龙骨);入“固冲汤”中应用(煅龙骨)

六神曲是指(面粉、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蓼)

M配入“镇肝息风汤”时麦芽应选(生麦芽)

R欲增强肉苁蓉的补肾助阳作用宜用(酒炖法)炮制

S蒸制熟地的质量标准是(色黑如漆,味甘如怡)

T制天南星时所用的辅料是(生姜、白矾)

Y按传统制药原则,火煅酒淬阳起石属(相资为制)

现代研究认为延胡索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宜选用(生延胡索)

Z盐炙知母的主要目的是(引药下行增强滋阴润燥降肾火的作用)

自然铜入药应采用(火锻醋淬)法炮制

净制加工及炮制方法

C对炒炭类药物炮制的最主要要求是(炒炭存性)

F导致中药泛油的原因是(药物中含脂肪类、糖类成分,贮藏环境温度、湿度过高)

G可用甘草水炮制的药物有(吴茱萸、远志、巴戟天、半夏、乌头)

J现代研究认为净制时可不去心的药物是(麦冬)

现代研究认为净制可不去表皮的药物是(明党参、桔梗)P应用喷炒法制备的醋炙品种有(乳香、没药、五灵脂);盐炙品种有(知母、车前子、菟丝子)

Q切制饮片时出现“掉边”和“炸心”现象的原因一般是(没浸透)

X下列药物应切细丝者为(黄柏)【注:荷叶、枇杷叶、淫羊藿均切宽丝】

Z饮片贮藏时适宜的湿度是(60%-70%)

气调贮藏是采用(降氧充氮或二氧化碳)的方法达到杀虫、防虫等目的

饮片人工干燥时,一般药材以不超过(80℃)为宜,芳香挥发油类药材以不超过(50℃)为宜

总论部分检索

F明代较系统论述中药辅料炮制作用的著作是(本草蒙荃)J《中药炮制学》教材采用了(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方法

P中国古代三部中药炮制专著分别是《雷公炮制论》《炮制大法》《修事指南》

S古代炮制三分法把炮制内容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T首次提出“炭药止血”认识的著作是(十药神书)

W五分法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制法五种

中药炮制学的任务:研究炮制理论;规范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律法规:《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各省市自治区炮制规范》。

其他类检索

⑴下列药物在供内服时应采用的炮制方法:

千金子巴豆(压油制霜)商陆(醋炙)红娘子斑蝥(米炒)藤黄(豆腐煮)吴茱萸远志(甘草水制)雄黄朱砂(水飞)

⑵下列药物净制应去除什么非药用部位:

去皮免损气去核免滑去心除烦

去残根:荆芥、麻黄、薄荷、黄连、芦根、藕节、益母草、去残茎:龙胆、丹参、柴胡、

去枝梗:五味子、辛夷、花椒、女贞子、桑寄生、栀子、桑螵蛸、

去皮壳:1、果实类砸壳取仁:草果、益智、白果、巴豆、2、树皮类刀刮栓皮:厚朴、杜仲、黄柏、肉桂、3、种子类燀法去皮:苦杏仁、桃仁、4、产地趁鲜去皮:知母、桔梗

去心:甘遂、百部、百合、贝母、地骨皮、牡丹皮、五加皮、巴戟天、莲子

去核:乌梅、北山楂、山茱萸、

去瓤:枳壳⑶下列药物软化时应用何种水制方法软化:

常用的软化方法1,水软化:a,淋洗法,适用于气味芳香,

质地疏松有效成分易随水分流失的药材。b淘洗法,适用

于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c,

泡法,适用于质地坚硬,水分较难渗入的药材。d,漂法,

适用于毒性药材,用盐腌制过的药物及其腥臭异常气味的

药材 e,润法,适用于质地坚硬的药材,浸润,闷润。露

润。2湿热软化法。

淋法(喷淋法):薄荷、荆芥、佩兰、香薷、陈皮、甘草、

淘洗法:五加皮、瓜蒌皮、南沙参、石斛、陈皮、防风、

龙胆、细辛

泡法(时间长,不换水、适用于质地坚硬,水分较难渗入

的药材):木香、乌药、土茯苓、泽泻、姜黄、龟甲、

漂法(时间长,定时换水、适用于毒性药材,盐腌过的药

材及具腥臭的药材)、川乌、草乌、天南星、半夏、附子

润法:1、浸润法(水尽药透):酒浸黄连、木香;水浸郁

金、枳壳、枳实2、伏润法(闷润):郁金、川芎、白术、

白芍、山药、槟榔、3、吸潮回润:党参、当归、牛膝、

玄参

湿热软化:木瓜、红参、黄芩、川乌、草乌、附子、天南

星、天麻

③饮片类型:

a,极薄片 0.5mm以下,羚羊角,鹿角,松节。b,薄片 1

——2mm,白芍,乌药,槟榔。 c,厚片2——4mm茯苓,

山药天花粉,泽泻d,丝,细丝:黄柏,厚朴,桑白皮。

宽丝:荷叶,枇杷叶。e,段10——15mm 薄荷,荆芥,

香薷,益母草。f,块,阿胶丁。g,其他

④饮片切制的原则:

a,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b,质地松泡,粉性大者,

宜切厚片c,为了突出鉴别特征,美观,大黄,何首乌d,

某些药极细极长可切成一定长度的段e,皮类宜切丝f,

为了炮制方便切块或片。

⑷对抗:对抗同贮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一起保存,

以防止虫蛀或霉变的一种贮存方法。(1、丹皮与泽泻、山

药、白术、天花粉等2、花椒与蕲蛇、白花蛇、蛤蚧、全

蝎、海马等3、人参与细辛4、明矾与柏子仁5、冰片与灯

心草6、土鳖虫与大蒜7、吴茱萸与荜澄茄8、胶类鹿角胶、

阿胶等与滑石粉或米糠)

⑸按需炮制

自然铜欲增强散瘀止痛作用宜:煅自然铜(火锻醋淬)

穿山甲欲增强其活血下乳的作用并矫味宜:醋山甲

鱼膘胶配入丸剂,欲使其矫味易碎宜:滑石粉炒鱼膘胶

苍术欲缓和燥性,增强健胃燥湿作用宜:麸炒苍术

白术欲增强其补脾止泻作用宜选用:土炒白术(麸炒健脾

除胀)

山药欲增强补脾止泻作用宜:土炒山药(麸炒健脾胃)

棕榈欲行收敛止血之效宜:棕榈炭

阿胶欲增强其益肺润肺之效宜:蛤粉炒阿胶(蒲黄安胎止

血)

⑹各种辅料一般用量/每100kg药物

辅料炒:麦麸10-15kg、米20kg、土25-30kg、蛤粉30-50kg

滑石粉40-50kg

炙法:黄酒10-20kg、米醋20-30kg、食盐2kg、生姜10kg

(干姜为其1/3)、熟蜜25kg

问答

中药炮制的发展: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第一次总结。

《本草经集注》梁代是中国药学史上第二次总结。

《新秀本草》唐,苏敬第一部药典,第三次总结。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唐慎微。第四次总结。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第五次总结。

《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第一次炮制专

著。

《十药神书》元代,葛可久,首先提出碳药止血的理论。

《本草蒙筌》陈嘉谟,第一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炮制原则。

《医学源流论》对炮制原则与制法做了概括。

生熟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举例说明。

⑴生泻熟补:一些药物生品寒凉清泻,通过炮制加热,加

辅料成为熟品后药性偏于甘温作用偏于补益,例:生地蒸

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转温。何首乌经黑豆汁蒸制后可以

补肝肾,益经血,乌须发。

⑵生峻熟缓:中药生品饮片药性剧烈,制成熟品饮片后作

用缓和。大黄炮制后明显缓和泄泻作用,巴豆制霜。

⑶生毒熟减,生品毒性或刺激性大,炮制后毒性降低或缓

和。苍耳子,苦杏仁,斑蝥。

⑷生行熟止:生品饮片行气散结,活血化瘀作用强,炮制

后偏于收敛,止血,止泻。大黄炒炭,蒲黄止炭。

⑸生升熟降:药物生熟与药物升沉浮降有一定关系,辅料

的影响更明显,莱菔子。

⑥生降熟升: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人参。

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a净选加工的影响,去除非药物的部分。b水制的影响:

有溶于水的,少泡多润,麻黄碱。含有毒水溶的,去毒存

效。c加热制的影响:生物碱避免加热,黄柏。有毒成分,

应适当加热。川乌,草乌,附子。d辅料对生物碱产生多

种影响,黄连酒制后,小檗碱增加。

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a苷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故一般不醋制。

b酒炙可以提高含苷药物的溶解度。

c大部分苷类成分易溶于水,应少泡多润,橙皮苷,甘草

皂苷。

d苷类成分常与酶共存于植物体中,植物细胞中往往含有

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苷可被相应

的酶分解。“杀酶保苷”苦杏仁。

中药升降沉浮与什么有关?每类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炮制

目的及炮制对升降沉浮的影响

1.与性味有关:如性温热、味甘辛的药,属阳,作用升浮;

性寒凉。为酸苦咸的药,属阴,作用沉降、2.与气味厚薄

有关,气厚味薄者升而浮,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

能浮能沉,气味俱薄可升可降

例: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之药,酒制后作用向上,兼清上

焦之热;黄芩酒炒可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莱菔

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

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影响:改变药物作用的趋向,如黄柏原是清下焦湿热之药,

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

炮制对中药的四气五味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

(1)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味。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

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

热制寒”。

(2)增强药物不足之性味。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

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

(3)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

凉血、养阴生津;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具有滋阴补

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1)挥发油要尽量少加热或不加热,凡含挥发性成分的

药材应及时加工处理,干燥宜阴干,加水处理宜“抢水洗”,

以免挥发油损失,加热处理尤须注意。

(2)但也有些药物需要通过炮制以减少或除去挥发油,

以达到医疗的需要。又如苍术的炮制,苍术含挥发油较多,

故应根据临床不同要求,相应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

(3)药物经炮制后,不仅使挥发油的含量发生变化,有

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颜色加深,折光率增大,有的产

生新的成分,有的还可改变药理作用。挥发油在植物体内,

多数是以游离状态存在,有的则以结合状态存在,对游离

状态存在的薄荷、荆芥等宜在采收后或喷润后迅速加工切

制,不宜带水堆积久放,以免发酵变质,影响质量;但对

结合状态存在的厚朴、鸢尾等宜经堆积发酵后香气才能逸

出。

荆芥切制前的软化方法、宜切片型、干燥方法、炮制规格

答:淋法、段、阴干法、荆芥炭

槟榔切制前的软化方法、宜切片型、干燥方法、炮制规格

答:润法(伏润)【现代研究采用减压冷浸软化法能提高

转化效率,缩短浸泡时间】、薄片、阴干、炒槟榔和焦槟

醋炙、酒炙、盐炙、蜜炙的试用范围并举例说明中药醋制

的炮制目的

醋炙法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

⑴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甘遂(醋甘遂毒性降低,峻泻

作用缓和)

⑵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乳香(醋乳香能增强活

血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没药

⑶矫臭矫味。如乳香(醋乳香可矫臭矫味),没药

⑷增强收敛固涩作用:乌梅、五味子

酒炙法适用于活血散瘀,祛风通络药物

⑴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

⑵增强活血通络作用,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增强疗

效:当归、川芎

⑶矫臭去腥:紫河车等

⑷降低毒副作用:常山

⑸使某些药物易于粉碎:阳起石

盐炙法适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泄香火的药物

⑴引药下行,增强疗效:杜仲、巴戟天、补骨脂

⑵增强疗疝作用:固精缩尿作用:小茴香,橘核

⑶增强邪热利尿作用:车前子、泽泻

⑷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黄柏,知母

⑸缓和药物辛辣之性:巴戟天、补骨脂

蜜炙法适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

⑴增强润肺止咳作用:紫菀、款冬花、百合

⑵增强补脾益气作用:黄芪、甘草、党参、

⑶缓和药性,辛散作用下降:麻黄

⑷矫味,解毒,消除副作用:百部

川乌炮制工艺要点,从成分角度说明减毒机理

1、双酯型生物碱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易被水解或分

解,使极毒的双酯型生物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失去

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

头胺、苯甲酰中乌头胺、苯甲酰次乌头胺。2、脂肪酸基

取代C

8

-OH乙酰基,生成脂碱,毒性下降

半夏供内服的炮制规格,分别说明炮制方法(辅料)和作

⑴清半夏: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长于化痰,以

燥湿化痰为主,用于湿痰咳嗽,痰热内结,风痰吐逆等】

(8%白矾水)

⑵姜半夏:清水浸至内无干心,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

矾与半夏共煮。【增强了降逆止呕的作用,以温中化痰、

降逆止呕为主,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生姜、白矾

水)

⑶法半夏:清水浸至内无干心,另取甘草加水煎液两次,

合并煎液,倒入适量石灰水配制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

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每日搅拌1~2次,保持浸液pH在12

以上。【偏于祛寒痰,同时有调和脾胃的作用,用于痰多

咳嗽,痰饮眩悸】(甘草、石灰水)

朱砂应用何法炮制,其忌火煅的原因是什么

水飞法,水飞朱砂可使药物达到纯净,极细,便于制剂及

服用

朱砂火煅后游离汞含量增加

血余炭、槐米炭制备中各应注意什么,以现代研究角度说

明其止血的理由

血余炭:⑴煅前洗净,干燥⑵装量适宜⑶尽量压实(太松

不易成块,防漏气)⑷控制火候(防止灰化或夹生)⑸凉

后干启【⑴煎液中含有Ca2+、Fe3+量多,若除去两者、凝血

时间长⑵血余炭有促进内源性系统凝血功能的作用⑶从

血余炭中提取的粗品止血作用更强】

槐米炭:取槐米,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具焦香气

【鞣质含量增加而止血,槲皮素含量增加而止血,异鼠李

素含量降低而止血】

依现代研究结果说明槐米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马钱子砂

烫后降低毒性,肉豆蔻增效的原因?

槐米炭:鞣质的增加而止血、槲皮素的增加而止血、异鼠

李素的减少而止血

马钱子:士的宁(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经过炮制含量均

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炮制使士的宁和马钱子碱转化为的士

宁氮氧化合物和马钱子碱氮氧化合物,而的士宁氮氧化合

物和马钱子碱氮氧化合物的毒性仅为的士宁以及马钱子

碱的1/10或1/15

肉豆蔻:炮制过后,肉豆蔻的挥发油成分发生了质和量的

变化,止泻成分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含量增加,毒

性成分肉豆蔻醚、黄樟醚含量降低。

王不留行,龟甲,阳起石用何法炮制,有何炮制目的

答:1.炒王不留行:炒后质地松泡,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且走散力较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2.醋龟甲:醋炙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以补肾健胃,滋阴止血力胜

3.酒阳起石、煅阳起石:煅阳起石:质地酥脆,易于粉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酒阳起石:可进一步使其质地酥脆,利于加工成细粉,并可加强壮阳作用。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作用有哪些)?

答: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6便于调剂和制剂;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8利于服用

用现代成分的观点揭示川乌、大黄、何首乌的炮制意义?川乌:双酯型生物碱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易被水解或分解,得到毒性较低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继续水解生成脂碱,毒性下降

何首乌:炮制过程中保肝作用的二苯乙烯苷含量不变,游离蒽醌含量增加,泻下作用的结合蒽醌含量降低

大黄:炮制过程中结合蒽醌含量均降低,游离蒽醌含量升高,缓和其泻下作用。肉质含量降低。酒炒醋炒对大黄酸苷及番泻苷无明显影响。其他炮制规格大黄酸苷降低1\3-1\2,番泻苷几乎完全破坏。炮制降低了大黄的毒副作用。

炒法有几种,简述每种方法对制品质量有何要求?

答:分为清炒法和加辅料炒。其中清炒法又分为:1.炒黄: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出固有气味2.炒焦: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焦香气味3.炒炭:炒炭存性、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加辅料炒又分为1.麸炒: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2.米炒:米呈焦黄色或焦黑色,药物呈黄色3.土炒:药物表面均匀挂上一层土粉,并透出香气4.砂炒:药物质地酥脆或鼓起,外表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5.蛤粉炒:药物膨胀鼓起,内部疏松6.滑石粉炒:药物酥脆或鼓起或颜色加深

液体辅料与固体辅料有何异同(炙法和加辅料炒的区别)答:相同点:都是对于药物起协同作用,加强药物疗效或矫正药物气味

不同点:液体辅料1主要用于炙法、2温度:低、3火力:文火、4时间:较长、5辅料的作用:协同作用、6辅料去向:入药、7操作方法:先拌后炒或先抄后加辅料

固体辅料1主要用于加辅料炒法、2温度:高、3火力:中火或武火、4时间:较短、5辅料作用:传热作用和协同作用、6辅料去向:筛去、7操作方法:先加辅料再加药物

煨法和加辅料炒的区别

煨法:文火、低温度、辅料用量大、翻炒时间长。肉豆蔻、诃子、木香

加辅料炒:中火、高温度、辅料用量小、翻炒时间短。苍术、党参、山药

传统制药原则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

答:1).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以缓和苦寒之性,使药性转降为升。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苦寒的黄连,可制其大寒之性。

2)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增强药效,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使”。如盐知母: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酒仙茅:辛热的酒来炮制辛热的仙茅,可增强温肾助阳作用。蜜炙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

3.)相恶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减弱某些中药的副作用。即指两种中药合用,一种中药能使另一种中药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一般属于配伍禁忌。如枳实破气作用过强,可用麸炒的方法来缓和其破气作用。苍术之燥性,可用米泔水制来缓和。

4)相畏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制约另一种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畏”、“相杀”。如用生姜来炮制半夏、南星,炮制后降低毒性。蜂蜜、童便、黑大豆、甘草、豆腐制川乌等。

5)相喜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包括中药)或方法来炮制,以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提高病人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利于服用,发挥药效。如醋炙乳香、没药

苦杏仁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是什么?苦杏仁定性原理是什么?

【炮制方法】:燀制、炒制。

【目的作用】: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呕平喘,润

肠通的功能。生用有小毒,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易中毒。制后可降低毒性,使用药安

全。还可除去非药用部位,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药效;同时还能杀酶包苷。

【工艺研究】:1.禅法:用苦杏仁量十倍的沸水,煮汤的时间五分钟。2.蒸发:用流通蒸

汽蒸至上气再维持30分钟,能有效地稳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3.微量法:温度

80c加热4~5分钟,苦杏仁酶完全灭活,苦杏仁苷不受损失。

【定性原理】生品苦杏仁受酶的作用而水解,放出氰氢酸,接触苦味酸钠试纸,发生还

原反应,生成异紫酸而显砖红色,而制品因为酶已被破坏,而未能放出氰氢酸,从而

不显砖红色。

注意事项:水量宜多水沸后加药药量宜少水温始终接近100℃王不留行,龟甲,阳起石用何法炮制,有何炮制目的

答:1.炒王不留行:炒后质地松泡,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且走散力较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2.醋龟甲:醋炙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

分,并能矫臭矫味,以补肾健胃,滋阴止血力胜

3.酒阳起石、煅阳起石:煅阳起石:质地酥脆,易于粉碎,

便于煎出有效成分;酒阳起石:可进一步使其质地酥脆,

利于加工成细粉,并可加强壮阳作用。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作用有哪些)?

答: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

物的性能;3增强药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5;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6便于调剂

和制剂;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8利于服用

用现代成分的观点揭示川乌、大黄、何首乌的炮制意义?

川乌:双酯型生物碱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易被水解或

分解,得到毒性较低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继续水解生

成脂碱,毒性下降

何首乌:炮制过程中保肝作用的二苯乙烯苷含量不变,游

离蒽醌含量增加,泻下作用的结合蒽醌含量降低

大黄:炮制过程中结合蒽醌含量均降低,游离蒽醌含量升

高,缓和其泻下作用。肉质含量降低。酒炒醋炒对大黄酸

苷及番泻苷无明显影响。其他炮制规格大黄酸苷降低

1\3-1\2,番泻苷几乎完全破坏。炮制降低了大黄的毒副

作用。

炒法有几种,简述每种方法对制品质量有何要求?

答:分为清炒法和加辅料炒。其中清炒法又分为:1.炒黄:

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

出固有气味2.炒焦: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内部颜

色加深,并具焦香气味3.炒炭:炒炭存性、药物表面焦黑

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加辅料炒又分为1.

麸炒: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2.米炒:米呈焦黄色或

焦黑色,药物呈黄色3.土炒:药物表面均匀挂上一层土

粉,并透出香气4.砂炒:药物质地酥脆或鼓起,外表呈黄

色或较原色加深5.蛤粉炒:药物膨胀鼓起,内部疏松6.

滑石粉炒:药物酥脆或鼓起或颜色加深

液体辅料与固体辅料有何异同(炙法和加辅料炒的区别)

答:相同点:都是对于药物起协同作用,加强药物疗效或

矫正药物气味

不同点:液体辅料1主要用于炙法、2温度:低、3火力:

文火、4时间:较长、5辅料的作用:协同作用、6辅料去

向:入药、7操作方法:先拌后炒或先抄后加辅料

固体辅料1主要用于加辅料炒法、2温度:高、3火力:

中火或武火、4时间:较短、5辅料作用:传热作用和协

同作用、6辅料去向:筛去、7操作方法:先加辅料再加

药物

煨法和加辅料炒的区别

煨法:文火、低温度、辅料用量大、翻炒时间长。肉豆蔻、

诃子、木香

加辅料炒:中火、高温度、辅料用量小、翻炒时间短。苍

术、党参、山药

传统制药原则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

答:1).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中药来炮

制,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

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以缓和苦寒之性,使药性转降为升。

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苦寒的黄连,可制其大寒之性。

2)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

增强药效,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使”。如盐

知母: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

降火作用。

酒仙茅:辛热的酒来炮制辛热的仙茅,可增强温肾助阳作

用。蜜炙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

3.)相恶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减弱某

些中药的副作用。即指两种中药合用,一种中药能使另一

种中药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一般属于配伍禁忌。如枳实

破气作用过强,可用麸炒的方法来缓和其破气作用。苍术

之燥性,可用米泔水制来缓和。

4)相畏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制约另

一种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畏”、“相

杀”。如用生姜来炮制半夏、南星,炮制后降低毒性。蜂

蜜、童便、黑大豆、甘草、豆腐制川乌等。

5)相喜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包括中药)或方法来炮制,

以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提高病人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利

于服用,发挥药效。如醋炙乳香、没药

苦杏仁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是什么?苦杏仁定性原理是

什么?

【炮制方法】:燀制、炒制。

【目的作用】: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

肠经。具有降气止呕平喘,润

肠通的功能。生用有小毒,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易

中毒。制后可降低毒性,使用药安

全。还可除去非药用部位,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

高药效;同时还能杀酶包苷。

【工艺研究】:1.禅法:用苦杏仁量十倍的沸水,煮汤的

时间五分钟。2.蒸发:用流通蒸

汽蒸至上气再维持30分钟,能有效地稳定苦杏仁中苦杏

仁苷的含量。3.微量法:温度

80c加热4~5分钟,苦杏仁酶完全灭活,苦杏仁苷不受损

失。

【定性原理】生品苦杏仁受酶的作用而水解,放出氰氢酸,

接触苦味酸钠试纸,发生还

原反应,生成异紫酸而显砖红色,而制品因为酶已被破

坏,而未能放出氰氢酸,从而

不显砖红色。

注意事项:水量宜多水沸后加药药量宜少水温始终接

近100℃

王不留行,龟甲,阳起石用何法炮制,有何炮制目的

答:1.炒王不留行:炒后质地松泡,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且走散力较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2.醋龟甲:醋炙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

分,并能矫臭矫味,以补肾健胃,滋阴止血力胜

3.酒阳起石、煅阳起石:煅阳起石:质地酥脆,易于粉碎,

便于煎出有效成分;酒阳起石:可进一步使其质地酥脆,

利于加工成细粉,并可加强壮阳作用。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作用有哪些)?

答: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

物的性能;3增强药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5;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6便于调剂

和制剂;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8利于服用

用现代成分的观点揭示川乌、大黄、何首乌的炮制意义?

川乌:双酯型生物碱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易被水解或

分解,得到毒性较低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继续水解生

成脂碱,毒性下降

何首乌:炮制过程中保肝作用的二苯乙烯苷含量不变,游

离蒽醌含量增加,泻下作用的结合蒽醌含量降低

大黄:炮制过程中结合蒽醌含量均降低,游离蒽醌含量升

高,缓和其泻下作用。肉质含量降低。酒炒醋炒对大黄酸

苷及番泻苷无明显影响。其他炮制规格大黄酸苷降低

1\3-1\2,番泻苷几乎完全破坏。炮制降低了大黄的毒副

作用。

炒法有几种,简述每种方法对制品质量有何要求?

答:分为清炒法和加辅料炒。其中清炒法又分为:1.炒黄:

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

出固有气味2.炒焦: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内部颜

色加深,并具焦香气味3.炒炭:炒炭存性、药物表面焦黑

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加辅料炒又分为1.

麸炒: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2.米炒:米呈焦黄色或

焦黑色,药物呈黄色3.土炒:药物表面均匀挂上一层土

粉,并透出香气4.砂炒:药物质地酥脆或鼓起,外表呈黄

色或较原色加深5.蛤粉炒:药物膨胀鼓起,内部疏松6.

滑石粉炒:药物酥脆或鼓起或颜色加深

液体辅料与固体辅料有何异同(炙法和加辅料炒的区别)

答:相同点:都是对于药物起协同作用,加强药物疗效或

矫正药物气味

不同点:液体辅料1主要用于炙法、2温度:低、3火力:

文火、4时间:较长、5辅料的作用:协同作用、6辅料去

向:入药、7操作方法:先拌后炒或先抄后加辅料

固体辅料1主要用于加辅料炒法、2温度:高、3火力:

中火或武火、4时间:较短、5辅料作用:传热作用和协

同作用、6辅料去向:筛去、7操作方法:先加辅料再加

药物

煨法和加辅料炒的区别

煨法:文火、低温度、辅料用量大、翻炒时间长。肉豆蔻、

诃子、木香

加辅料炒:中火、高温度、辅料用量小、翻炒时间短。苍

术、党参、山药

传统制药原则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

答:1).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中药来炮

制,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

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以缓和苦寒之性,使药性转降为升。

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苦寒的黄连,可制其大寒之性。

2)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

增强药效,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使”。如盐

知母: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

降火作用。

酒仙茅:辛热的酒来炮制辛热的仙茅,可增强温肾助阳作

用。蜜炙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

3.)相恶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减弱某

些中药的副作用。即指两种中药合用,一种中药能使另一

种中药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一般属于配伍禁忌。如枳实

破气作用过强,可用麸炒的方法来缓和其破气作用。苍术

之燥性,可用米泔水制来缓和。

4)相畏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制约另

一种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畏”、“相

杀”。如用生姜来炮制半夏、南星,炮制后降低毒性。蜂

蜜、童便、黑大豆、甘草、豆腐制川乌等。

5)相喜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包括中药)或方法来炮制,

以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提高病人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利

于服用,发挥药效。如醋炙乳香、没药

苦杏仁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是什么?苦杏仁定性原理是

什么?

【炮制方法】:燀制、炒制。

【目的作用】: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

肠经。具有降气止呕平喘,润

肠通的功能。生用有小毒,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易

中毒。制后可降低毒性,使用药安

全。还可除去非药用部位,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

高药效;同时还能杀酶包苷。

【工艺研究】:1.禅法:用苦杏仁量十倍的沸水,煮汤的

时间五分钟。2.蒸发:用流通蒸

汽蒸至上气再维持30分钟,能有效地稳定苦杏仁中苦杏

仁苷的含量。3.微量法:温度

80c加热4~5分钟,苦杏仁酶完全灭活,苦杏仁苷不受损

失。

【定性原理】生品苦杏仁受酶的作用而水解,放出氰氢酸,

接触苦味酸钠试纸,发生还

原反应,生成异紫酸而显砖红色,而制品因为酶已被破

坏,而未能放出氰氢酸,从而

不显砖红色。

注意事项:水量宜多水沸后加药药量宜少水温始终接

近100℃

中药炮制

1. 中药炮制: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中药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2.饮片: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3.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炮制理论,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标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学科。 4.中药炮制的起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具备以下条件而产生的。①中药的发现与应用②火的出现与应用(炮生为熟,是中药炮制的雏形)③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④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5.中药炮制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①春秋战国至宋代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②金元、明时期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③清代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④现代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6.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雷敩编撰,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记述了药物的各种炮制方法。第二部炮制学专著《炮炙大法》,缪希雍,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用简明的笔法叙述各药的出处,采集时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以及药物贮藏,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为十七种,即雷公炮炙十七法。第三部,《修事指南》,张仲岩,较为系统叙述了药物的各种炮制方法,进一步深化了中药炮制理论。 7.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匪故巧弄,各有意存。酒制升提,姜制发散,人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第一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炮制的原则。 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9.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运用中药七情合和的配伍理论,选择炮制方法和辅料,确定炮制的基本原则。制则: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的辅料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相资为制(用药性相同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如盐制知母);相畏为制:(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制半夏、南星);相恶为制:(减弱烈性,如麸炒枳实缓和其破气作用);相喜为制(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制法:制其形,性,味,质 10.生熟理论:总结中药生熟饮片性能变化,功效异同,并用于指导炮制生产和临床应用的理论。内容:①生泻熟补②生峻熟缓③生毒熟减④生行熟止⑤生升熟降⑥生降熟升11.土制补中、米泔水制去燥性和中、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矾汤制去辛烈而安胃、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姜制发散、盐制走而软坚、酒制升提、麸制抑酷性而和胃、猪胆汁制泻火、黑芝麻制润燥而益阴、蜜制和中益元、醋制入肝而住痛、糯饭米制润燥而泽土12.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①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味(辛温姜制苦寒栀子)②增强药物不足之性味(苦寒的胆汁制黄连)③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生地制熟,甘寒→甘温) 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改变药物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黄柏原清下焦湿热之药,酒制后作用向上,兼清上焦之热)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药物经炮制后,作用重点可以发生变化,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增强,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相应的减弱,使其功效更加专一。(益智仁入脾、肾经,

中药炮制学-华佗杯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中药炮制学试题库(236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A型题指最佳选择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是()。A A.中药炮制 B.无毒 C.药性缓和 D.药力持久 E.资源丰富 2.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B A.《新修本草》 B.《雷公炮炙论》 C.《神农本草经集注》 D.《本草蒙荃》 E.《炮炙大法》 3.《本草蒙荃》的作者是()。A A.陈家谟 B.李时珍 C.张仲岩 D.雷敩 E.孙思邈 4.《炮炙大法》的作者是()。B A.缪希雍 B.雷敩 C.陶弘景 D.葛洪 E.唐慎微5.饮片片型的规定:异形片一般不得过 ( A )。 A.15% B.10% C.5% D.3% E.1% 6 .在炮制处理时宜选用蒸法破坏酶的活性以 保存药效的是()。D A.五倍子 B.黄精 C.人参 D.天麻 E.附子 7.制备六神曲的原料主要有()。B A.苦杏仁、赤小豆、鲜地丁、鲜青蒿、鲜苍 耳草、白面 B.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 辣蓼、白面 C.苦杏仁、白扁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 辣蓼、白面 D.桃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蓼、白面 E.桃仁、白扁豆、鲜地丁、鲜青蒿、鲜辣蓼、白面 8.下列几组药物中不宜加热处理的是() A.石榴皮、龙胆草 B.龙胆草、柴胡 C.柴胡、槐米 D.大黄、白芍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

E.当归、元胡 9.对于含生物碱类药物通常用何种辅料炮制(A)。 A.米醋 B.蜂蜜 C.米泔水 D.姜汁 E.盐水 10.柴胡炮制时通常采用何种辅料炮制 (E )。 A.盐水 B.蜂蜜 C.米泔水 D.姜汁 E.米醋 11.现代研究表明白术中燥性成分是(A )。A.挥发油 B.苍术酮 C.白术内酯-Ⅰ D.白术内酯-Ⅲ E.多糖 12.白芍宜切成( C )。 A.丝 B.厚片 C.薄片 D.段 E.块 13.需去芦的药材有(D )。 A.薄荷 B.麦冬 C.五味子D.桔梗 E.木通 14.除去骨碎补表面绒毛的方法是(C )。A.刷去法 B.刮去法 C.砂烫法 D.挖净法 E.火燎法 15.山楂炒焦后刺激性降低的原因是( B)。A.挥发油含量降低 B.有机酸含量降低 C.总黄酮含量降低 D.多糖含量降低 E.产生焦香气 16.王不留行炒爆的标准以完全爆花者占 ( E)。 A.40%以上为宜 B.50%以上为宜 C.0%以上为宜 D.70%以上为宜 E.80%以上为宜 17.栀子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炮制品是(D )。A.生栀子 B.姜栀子 C.焦栀子 D.栀子炭 E.炒栀子 18.治疗崩漏下血,月经不调应选用( D)。A.当归 B.酒当归 C.炒当归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

中药炮制学(重要资料)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 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 但对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4. 制则(定义、举例)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之意。【盐制知母】 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制半夏】 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壳、煨木香】 5)相喜为制 5.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 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痛失音,肺虚久嗽。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炮制可以调整某些药物的一药多经,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经,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等经过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经,能更好地发挥治疗肾经疾病的作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完整版中药炮制学 整理笔记.doc

》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①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②熟悉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发展情况,熟悉重要的中 第一节概述 中药:以天然药物为主要来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分三种商品形式: │①中药材:中药的原药材;②中药饮片:经过切削、炮制供煎汤剂的中草药。③中成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独有的制药术语。 │┌在古代是指制药总称,在现代多指单味药材加工成饮片。炮制的同义词,历代有炮炙、修治、修制、修合、修事、治削、合和、合药、饮片加工等。 │└“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制”字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的任务?不同专著的炮制名称: ┍张仲景《金匮玉函经》┇炮炙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雷敩《雷公炮炙论》┇书名以“炮炙”,正文多用“修事” └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缪希雍《炮炙大法》┇炮炙 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陈嘉谟《本草蒙筌》┇制造 ◆中药炮制的起源:┝李时珍《本草纲目》┇修治 ┍起源于用药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张仲岩《修事指南》┇书名以“修事”,正文用“炮制” ┕中药炮制产生的前提条件┌①中药的发现和应用;②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 ◆中药炮制发展本草著作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 春秋战国~宋代 (B.C.744~A.D.127 9) 炮制技术起始和形成1《五十二病 方》 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止出血者燔发” 2《黄帝内 经》 \战国至秦 汉 ①从中可见当时已注意到有毒药物的炮制~“治半 夏” ②“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 “口父咀”~当时的切制饮片 3《神农本草 经》\ 汉代 (东汉末 年) ①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经验 ②收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③对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真伪鉴别有些概括 ④书中总结了四气五味、七情配伍等基本原则,初 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4《金匮玉函 经》 张仲 景 东汉①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先导;②阐明了药物 粒度与药效的关系 5《本草经集 注》 陶弘 景 南北朝(梁 代) (502-536 年) ①第一次系统归纳炮制技术,说明了部分炮制作用 ②首创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法;又创诸病通用药 ③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 菜、米食、有名未用 ④记载了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等 内容 6《雷公炮炙 论》 雷敩南北朝(刘 宋) ①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的 产生,载药300种 ②创建了炮制新方法,概括炮制作用,广泛运用辅 料炮制药 《新修本 草》 7《唐本草》 李绩 苏敬 唐代 (公元659 年)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②全书54卷,载药850种,新增药114种 ③全面总结唐以前的药学成就,图文对照开创了世 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本草拾陈藏唐代 (741①10卷,收载《唐本草》未载药物692种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 1、醋炙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延胡索 B、香附 C、莪术 D、柴胡 2、宜切成段的药物有() A、大戟 B、甘草 C、麻黄 D、黄芪 3、桂枝除杂质常用的方法是() A、挑选 B、水选 C、筛选 D、风选 4、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臭、矫味作用的辅料是() A、酒 B、醋 C、盐水 D、姜汁 5、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沙炒 B、土炒 C、米炒 D、滑石粉炒 6、人参的非药用部位为() A、枝梗 B、残茎 C、皮壳 D、芦头 7、代赭石煅淬多采用() A、醋淬 B、酒淬 C、水淬 D、药汁淬 8、蜜炙黄芪多用于治疗() A、气衰血虚之证 B、表卫不固的自汗 C、痰热咳嗽 D、咽喉肿痛 9、鹿茸净制加工时需() A、刷去毛 B、烫去毛 C、燎去毛 D、挖去毛 10、治疗痰热惊风抽搐宜选用() A、法半夏 B、制南星 C、胆南星 D、清半夏 11、雷公炮炙十七法记载于哪本书的卷首?( ) A、《本草经集注》 B、《新修本草》 C、《炮炙大法》 D、《雷公炮炙论》 12、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 A、30-40% B、50-60% C、70-80% D、90%以上 13、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

A、麦冬 B、莲子 C、远志 D、巴戟天 14、治疗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的上清丸,宜选用( ) A、生黄柏 B、酒黄柏 C、盐黄柏 D、黄柏炭 15.川乌炮制减毒的原理是( ) A、乌头碱溶于水 B、乌头碱水解 C、总生物碱含量降低 D、乌头碱被破坏 16、具有和中缓急作用的白芍炮制品是( ) A、生品 B、酒炙品 C、醋炙品 D、土炒品 17、炉甘石煅淬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疗效 B、降低毒性 C、改变药性 D、清洁细腻药物 18、一般性质的药物,人工干燥温度以不超过 ...多少为宜?( ) A、37℃ B、50℃ C、80℃ D、90℃ 19、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辅料是( ) A、甘草汁 B、黑豆汁 C、吴茱萸汁 D、姜汁 20、用于治疗食积兼脾虚常选用山楂的哪种炮制品?( ) A、生山楂 B、炒山楂 C、焦山楂 D、山楂炭 21、西瓜霜的制霜原理是( ) A、去油成霜 B、升华制霜 C、煎煮成霜 D、渗析制霜 22、白矾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 A、明煅 B、煅淬 C、扣锅煅 D、提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般药材的净度标准为() A、无霉败品 B、无杂质 C、无虫蛀品 D、大小分档 2、白术的炮制方法有() A、炒焦 B、麸炒 C、土炒 D、盐炙 E、酒炙 3、可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延胡索 B、乳香 C、五灵脂 D、香附子 E、穿三甲 4、采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的药物有() A、车前子 B、香附 C、乳香 D、川芎 E、五灵脂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 A、张景岳 B、雷敩 C、张仲岩 D、缪希雍 E、李时珍 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 A、胆汁制天南星 B、胆汁制黄连 C、酒制地黄 D、姜炙黄柏 E、酒制黄连 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 A、食醋 B、盐水 C、米泔水 D、蜂蜜 E、姜汁 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 A、姜炙 B、甘草制 C、荷叶制 D、米炒 E、麸炒 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 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 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 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 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A、米泔水 B、甘草汁 C、黑豆汁 D、盐水 E、胆汁 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E、80-90℃ 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 A、生黄柏 B、萸黄柏 C、姜黄柏

D、酒黄柏 E、黄柏炭 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 A、食盐水 B、酒 C、生姜汁 D、甘草汁 E、米醋 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 A、刷净法 B、刮除法 C、砂烫法 D、挖净法 E、火燎法 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 A、5 ㎏ B、10㎏ C、10-15㎏ D、15-20㎏ E、10-20㎏ 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 A、生大黄 B、大黄炭 C、蜜大黄 D、酒大黄 E、熟大黄 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 A、生麻黄 B、炙麻黄 C、麻黄绒 D、炙麻黄绒 E、泡麻黄 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 A、水飞水粉 B、碾成粉 C、研磨成粉 D、煅烧成粉 E、以上都不是 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 A、胆汁 B、白矾 C、甘草 D、萝卜 E、童便 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降低毒性 C、减少副作用 D、便于制剂和调剂 E、产生新疗效 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 A、18℃-25℃ B、30℃-37℃ C、5℃-10℃ D、25℃-30℃ E、45℃-50℃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复习材料 一、基本概念 1、炮制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独有的制药术语。“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制”字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2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3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学的任务和内容: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中药炮制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1、“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即现今的血余炭。 2、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将零散的炮制方法进行了第一次归纳总结。 3、刘宋时代雷斅所著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4、宋代陈师文等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第一部官方颁布的炮制规范,书中对药物炮制十分重视,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 5、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提出炭药止血理论。 6、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着重说明中药炮制前后的归经去向,使炮制理论进一步完善。在操作上,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论述。在炮制规格分类上,提出三类分类法,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7、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制专著。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规格,其内容除部分载自《雷公炮炙论》外,大部分是当时的具体炮制规格,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 8、清代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第三部炮制专著。 三、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各药项下列“炮制”项,并在附录中列有“中药炮制通则”专篇。 是国家级的炮制标准。 2、《全国中药炮制规范》颁布于1988年,作为暂行的部颁标准,但未真正实行。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对饮片的外观、片型、净度、水分等加以规定,为部颁标准(行业标准)。 3、地方标准中药炮制具有传统性、地域性、经验性的特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大多制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炮制规范》,作为各地饮片生产、经销部门的执行依据,为地方标准。 传统制药的原则概念及举例,具体方法为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举例 四、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三)

中药炮制学试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理论的历史文献为() A 黄帝内经 B 本草蒙荃 C 雷公炮炙论 D 十药神书 2 国家级法规为() A 中国药典 B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 C 全国种药炮制规范 D 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 3 炙药用黄酒的含乙醇量为() A 10~15% B 15~20% C20~30% D 50~70% 4 最早的炭药是() A 地榆炭 B 血余炭 C槐花炭 D 蒲黄炭 5 传统炮制理论认为药物醋制后可引药入() A 胃经B肝经 C 心经 D 肺经 6 饮片包装的大规格重量为() A 1~10kg B 5~10Kg C 10~50kg D 5~8kg 7炒后缓和寒滑之性的是() A 王不留行 B 牵牛子 C 牛蒡子 D决明子 8 土炒的主要目的是() A 增补中益气 B 增健脾补胃 C 增补阴生津 D 增健脾止泻 9 抢水洗又称作() A 淋法 B 淘洗法 C泡法 D 漂法 10 用于治疗血虚便塘时应首选() A 酒炙当归 B 油炙当归 C 土炒当归 D当归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麸炒能降低挥发油含量,缓和药性的药物是() A 苍术 B 僵蚕 C 枳壳 D 山药 E 白术 2 煅淬药物常用的淬液有() A 酒 B 醋 C 盐水D药汁 E 蜜水 3 煮制后可降低毒性的药物有()

A 吴茱萸 B 硫黄 C 藤黄 D 珍珠 E 朱砂 4 胆南星的炮制作用主要有() A 改变药性,辛温变苦凉 B 增强化痰作用 C 除燥烈之性及毒性 D 用于痰热惊风抽搐等症 E 偏于清热而治痈肿 5 下列能为临床制备新药的炮制方法有() A 发芽法 B 发酵法 C 干馏法 D 提净法 E 烘焙法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 大黄酒制后引药下行,能在下焦产生清降热邪的作用() 改:引药上行`上焦 2 风选是根据药物和杂质体积大小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 改:质量不同 3 黄芩宜采用浸润法软化() 改:蒸润法 4 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以不超过50℃为宜。() 改:80℃ 5 黄芪蜜炙后可增强补气作用。(√) 改: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切制: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炮制工艺。 2 炒炭法:将净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 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 3 醋炙法:净或切制后药,加入定量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 4 人工干燥:利用一定的干燥设备,对饮片进行干燥的方法。 5 干馏法:药物放于容器内,以火烤灼,产生汁液的方法。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清炒法所用火的程度分为文火中火武火文武火。 2 栀子的炮制品种有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 3 盐炙时盐的用量一般为100:2,水溶解盐时,水的量一般为4~5倍。 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 简述酒`醋`盐的性味,功效以及作为炮制辅料的主要作用?

《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第十章煅法

《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第十章煅法 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 有些药物煅红后,还要趁炽热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之,称“煅淬”法。 目的:①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调剂、制剂。因此煅法主要用来加工质地坚硬的矿物药; ②高温煅烧除去吸附水和部分砷、硫等易挥发物质,可以降低毒性或副作用,提高疗效,甚至产生新的功效。 第一节明煅法: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又称直火煅法。 →操作方法有:敞锅煅;炉膛煅;平炉煅;反射炉煅。 目的:①使药物质地酥脆; ②除去结晶水【白矾、硼砂等,除去结晶水增强收敛等作用; ③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钟乳石、花蕊石、蛤壳,煅后CaCO3 →CaO,使钙成分更易溶出】 注意事项 ①大小分档→以免煅制时生熟不均; ②宜一次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以免出现夹生现象; ③煅制温度、时间应适度,要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

④有些药物在煅烧时产生爆溅,可在容器上加盖(但不密闭)以防爆溅 【白矾】三方晶系矿物矾石或其他铝矿石,经加工提炼制成。主含成分为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武火煅至膨松呈蜂窝状] 【石膏】单斜晶系矿物,纤维状石膏。主含成分为含水硫酸钙。·[武火煅至红透] ☆一般药物列表

第二节煅淬法: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 ·※煅淬法适用于质地坚硬,经过高温仍不能疏松的矿物药,以及临床上因特殊需要而必须煅淬的药物。 目的①使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代赭石、磁石】 ②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如含铁矿物药煅后醋淬有醋酸铁生成】 ③清除药物中夹杂的杂质,洁净药物。【如炉甘石煅淬后可提高药物质量】 注意事项①煅淬要反复进行几次,使液体辅料吸尽、药物全部酥脆为度,避免生熟不均。 ②所用的淬液种类和用量由各药物的性质和煅淬目的要求而定。 【自然铜】等轴晶系矿物黄铁矿的矿石。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

中药炮制学资料大全(解析版)

中药炮制学资料大全 一、名词解释 1.从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增强疗效。 2.反制:纠正药物的过偏之性,以缓和药性。 3.抢水洗:对药材进行快速洗涤,缩短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避免有效成分的流失。 4.下色:某些药材在浸泡时,所含成分渐向水中扩散,致使浸泡液呈现一定色泽的现象。 5.毒性:是指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 6.上水:是指药物蒸制时间过长,质变柔软,不易干燥,似含大量水分的现象。 7.炮制辅料:是指炮制过程中对药物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 8.火候:是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 9.扣锅煅法:是指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 10.圆气:是指药物在蒸制过程中,由于火力较大,使水分大量蒸发,而在蒸器周围出现大量蒸汽的现象。 二、填空题 1.中药材必须进行炮制才能入药。 2.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7%~13%为宜。 3.山楂经炒制后破坏了部分有机酸,减弱酸味,又增加苦味_,对胃的刺激性降低,增加其消食导滞的功能。 4.马钱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砂烫,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 5.麻黄生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发汗作用缓和,宣肺平喘作用增强。 6.酒是一种常用辅料,一般炙药多用药酒,浸泡药多用白酒。 7.含鞣质类的药物在炮制时不能用铁器工具进行处理。 8.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药物以不超过80℃为宜,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60℃ 为宜。 9.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包括有淋法、淘洗法、泡法、漂法、润法等 10.剁刀式切药机适宜于全草、根茎类药材的切制,不适宜于团块、颗粒状药材的切制。

11.饮片切制一般药材的质地不同而采取“质坚宜薄,质松宜厚”的切制原则。 12.药材软化的要“软硬湿度、药透水尽、避免伤水”。 13.全草类药材宜切成段。14.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是净制、切制、炮炙。 15.在炒炭过程中,药物炒至一定程度时,因温度很高,易出现火星,特别是全草类的药物,须喷淋适量清水以免引起燃烧。 三、简答题 1.中药炮制的目的 目的:①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②增强药物疗效;③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④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⑤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⑥便于调剂和制剂;⑦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⑧矫嗅矫味,利于服用。 2.一般中药饮片贮藏保管方法有哪些? ①充分干燥,防止虫卵繁殖;②控制温度、湿度,防止发霉变质;③选择密闭容器,防止氧化变色;④避免高温,克服走油现象;⑤相生相克,对抗同贮。 3.麻黄可分离成哪些药用部位?各部位功效有何不同? 麻黄可分离成根、茎分别入药,麻黄茎发汗解表功能,麻黄根能止汗作用。 4.叙述王不留行的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称取王不留行: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置于预热好的炒制容器,用小火加热迅速翻炒,炒至大多数爆成白花时,取出放凉。 炮制作用:王不留行炒爆后质松易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药性偏温,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5.斑蝥为什么用米炒为宜? ①能使斑蝥受热均匀,使部分斑蝥素升华而含量降低,从而使其毒性减弱;②斑蝥呈乌黑色,单炒难以判断火候,而米炒既能很好地控制温度,又能准确指示炮

中药炮制学_精华版(简答+大题+重点药)

中藥炮制學(加粗字體為重點)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名詞解釋)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名詞解釋) 一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1.净制①除去杂质②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③除去一些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 2.加工切制切制的目的是提高煎药质量或有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 3.加热炮制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为广泛。 制药原则: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疗效。如盐制知母 相畏(或相杀)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南星毒 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如米泔水制苍术 二具体方法 制其形:改变外形、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性能制其味:调整五味或矫正劣味制其质:改变质地和性质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寒凉温热(平性)五味:辛、甘、酸、苦、咸(淡、涩)有三种情况: 一是―反制‖,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姜栀子 二是―从制‖,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胆黄连 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为清营凉血之品,而制成熟地后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副作用),炮制能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中藥炮制的目的:毒去效存最主要的目的是减毒增效,满足临床需要。 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性 3.增强药物的疗效 4.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趋向 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6.便于调剂制剂 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 8.利于服用 炮制对药物化學成分的影响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1有效成分①性质稳定—可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醋元胡;②不耐热—生用,应避免或少加热,如石榴皮、山豆根; ③水溶性大—少泡多润,如槟榔、苦参; 2有毒成分通过炮制,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成分,如川乌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1有效成分:①破坏分解酶,如槐花、黄芩、苦杏仁;②避免醋制;③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如秦皮、大黄等;2非有效成分:通过水洗、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加以破坏。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1有效成分:水处理不宜浸润、闷润,要抢水洗热处理时,最好在500C以下或以阴干为主。 2有毒成分:加热处理引起量变或质变,如苍术、荆芥。 本教材采用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 液体辅料(包括药汁) 1.酒黄酒,白酒作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矫味、引药上行、增加溶出等 2.醋作用: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等。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A 现代科学理论 B 中医基础理论 C 中医中药理论 D 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 五十二病方 B 雷公炮炙论 C 炮炙大法 D 修事指南 3 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 A 炒法 B 炙法 C 煅法 D 提净法 4 须挖去毛的药物是() A 枇杷叶 B 金樱子 C 骨碎补 D 鹿茸 5 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A 3%~6% B 15% C 7%~13% D 25%以下 6 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 A 荆芥 B 地榆 C 槟榔 D 白茅根 7 麸炒时,每100公斤药物用麸() A 5公斤 B 20~25公斤 C 30公斤 D 10~15公斤 8 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 A 生姜汁 B 甘草汁 C 黑豆汁 D 炼蜜 9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A 酒蒸法 B 清蒸法 C 水蒸法 D 醋蒸法 10 清上焦实热,宜选用() A 大黄 B 醋大黄 C 熟大黄 D 酒大黄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 极薄片 B 薄片 C 厚片 D 段 E 丝 1 白芍宜切(薄片) 2 大黄宜切(厚片) 3 麻黄宜切(段) 4 陈皮宜切(丝) 5 黄柏宜切(丝)

A 清热,凉血,止血,生津 B 养阴清热,凉血生津 C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D 凉血止血 E 补血止血 6 地黄(B) 7 熟地(C ) 8 鲜地黄(A ) 9 生地炭(D ) 10 熟地炭(E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山楂的炮制规格有() A 山楂 B 炒山楂 C 焦山楂 D 山楂炭 E 麸炒山楂 2 炒焦是将药物炒至:() A 表面焦黄色 B 表面焦褐色 C 内部颜色加深 D 内部焦褐色 E 有焦香气味 3 马钱子的炮制目的是:() A 降低毒性 B 缓和药性 C 质地变脆,宜于粉碎 D矫嗅矫味 E 便于除去绒毛 4 下列哪些炮制过程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A 净制 B 切制 C 原药材质量 D 辅料炮制 E 加热炮制 5 有效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常采用哪些方法炮制以杀酶保苷:() A 炒黄 B 蒸法 C 煮法 D 煅法 E 燀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炮制:指与火有关及一些更广泛的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 2复制法: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3炙法: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内部的炮制方法。 4饮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5辅料: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除主药以外加入的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质 五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清炒法分为:炒黄炒炭炒焦。

中药炮制论文

中药炮制论文姓名:班级:学号:院系:

中药炮制论文 药来源于植物、矿物和动物,但这些原生的药料大都是生药,不能直接入药。因为有的药物有毒性不能直接服用,有的因易于变质而不便久存,有的需除去非药用部分或恶劣气味。要按照其不同的药性和医疗要求进行加工或专门的技术处理,中医上对这一加工过程称为炮制。 中药经过炮制,清除了杂物和非药用的部分,降低了毒性和副作用,缓和或提高了药效,而且便于贮藏和制作制剂。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人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及毒性等。药性是药物作用的基础。炮制对药性可以产生很大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是药材本身所固有的。它是按照中医理论体系,把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性和味都是每个药物所固有的,并且各有所偏,中医就是借助它的偏盛偏衰的病变。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归纳得到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味一般是通过口尝而得,但有相当一部分药物其味并不明显,所以味也是反映了药物的实际性能。性和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性和味相配合,就造成了药物作用的差异,既能反映某些药物的共性,又能反应各药的个性。炮制常常通过对药物性味的影响,从而达到调整药物治疗作用的目的。 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则转为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专科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专科 ( 专业(类) 日午考)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 B ) A 、张景岳 B 、雷敩 C 、张仲岩 D 、缪希雍 E 、李时珍 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 B ) A 、胆汁制天南星 B 、胆汁制黄连 C 、酒制地黄 D 、姜炙黄柏 E 、酒制黄连 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A ) A 、食醋 B 、盐水 C 、米泔水 D 、蜂蜜 E 、姜汁 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 A 、姜炙 B 、甘草制 C 、黑豆汁制 D 、米炒 E 、麸炒 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 C ) A 、缓和辛燥之性,

以免伤中 B 、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 、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 D 、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E 、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A 、米泔水 B 、甘草汁 C 、黑豆汁 D 、盐水 E 、胆汁 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80℃ E 、80-90℃ 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 A 、生黄柏 B 、萸黄柏 C 、姜黄柏 D 、酒黄柏

E 、黄柏炭 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 A 、食盐水 B 、酒 C 、生姜汁 D 、甘草汁 E 、米醋 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 A 、刷净法 B 、刮除法 C 、砂烫法 D 、挖净法 E 、火燎法 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 A 、5 ㎏ B 、10㎏ C 、10-15㎏ D 、15-20㎏ E 、10-20㎏ 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 A 、生大黄 B 、大黄炭 C 、蜜大黄 D 、酒大黄 E 、熟大黄 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 A 、生麻黄 B 、炙麻黄 C 、麻黄绒 D 、炙麻黄绒 E 、泡麻黄 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 A 、水飞水粉 B 、碾成粉 C 、研磨成粉

《中药炮制学》

引言 甘草、茯苓等常见的重要药材,大都需要经过炮制工艺后才能作为药材使用,这一过程专业且工艺讲究,既能够将药材的原本天然药性保留下来,又要去掉药材本身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且由于临床上的应用普遍,需求量高,因此需要炮制方便,药性保留充分。本文将以甘草这一药材为研究对象,从甘草的基本概述出发,通过对甘草炮制工艺的梳理和研究,以及经过炮制工艺后药效的发挥情况、临床应用普及说明,对该药材以及其炮制工艺发展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整理,为后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甘草炮制的概述 1.甘草的来源、产地 甘草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以一位中草药,其还有很多好听的别名,如: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从甘草的种植常分布于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可以大概得出其喜好干燥环境,适合生长在砂土或者是砂质壤土地带。 2.甘草的炮制方法 甘草作为一种重要中药药材具有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祛痰等功效,但是其在作抗炎作用中,由于琥珀酸盐的活性较高,毒性也巨大,因此在入药使用时,需要进行炮制,以降低其毒性。 甘草的炮制方法主要通过将晾晒好的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搅拌均匀后用热气焖十分钟,随后倒入锅内炒至深黄色,待粘性消失后晾干,便炮制出炙甘草。 此外,甘草在炮制时还可以加入麦冬、阿胶、人参、生姜等热性药物,以中和其凉性。 3.甘草的炮制作用 《本草纲目》:“甘草外赤中黄,包兼坤离,味浓气薄,资金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善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经过炮制后的炙甘草甘温益脾,且由于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蜂蜜,因此味道较之甘草更加甘甜,性温而不燥,具有补气、润肺、止咳的功效。还能顾护中气,养胃调脾 二、甘草炮制的成品性状

中药炮制学试题 及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药炮制学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0分) 1.中医用药的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山楂经炒后对胃的刺激性降低,主要是破坏了部分_________。 3.炮制辅料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和_______。 4. 茯苓可用_______拌衣。 5.炒炭应掌握的原则____________。 6. 马钱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________,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7.酒炙法中,一般每100kg药物用黄酒_____kg。 二、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 1. 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 A.汉代B.秦代C.周代D.原始社会 2. 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 3. 大黄酒炙属于下列何种制法() A.相资为制B.相反为制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 4. 含甙类的中药,一般不用那种辅料处理() A.酒B.醋C.盐D.姜E.蜜 5. 米炒斑蝥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药物毒性B.缓和药物性能C.提高成分浸出D.矫臭矫味 6. 白芍切片后曝晒呈() A.红色B.绿色C.黑褐色D.黄棕色 7. 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 A.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 8. 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 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 9. 清沙王不留行应炒至() A. 外表黄白色,稍具斑点B.外表深黄色,具香气 C.外表焦黄色或焦褐色D.爆裂成小白花 10. 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 A.胶类药材B.动物类药材C.树脂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 中药炮制的专著有() A.雷公炮炙论B.神农本草经C.炮炙大法D.本草蒙荃E.修事指南 2. 中药炮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中药炮制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明·缪希雍《炮炙大法》清·张仲岩《修事指南》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原则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行,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露 炮制的目的 1、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2、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3、增强药物疗效。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 6、便于调剂和制剂。 7、净洁药物,利于贮藏。 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9、制成中药饮片,提高商品价值。 液体辅料: (一)酒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矫味矫臭作用。黄芩、大黄、白芍 (二)醋炮制作用:引药入肝、增强疗效、助容、解毒、矫味矫臭。有延胡索、甘遂(三)蜂蜜炮制作用: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甘草、麻黄 (四)食盐水炮制作用: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等。杜仲、巴戟天 (五)生姜汁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等。有竹茹、草果 (六)甘草汁炮制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远志、半夏 (七)黑豆汁性味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利水解毒。炮制可增效解毒作用。何首乌 (八)米泔水性味功效:甘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吸附油脂等苍术、白术 固体辅料: (一)稻米炮制作用:增效、降毒、吸附。炮制进程的附加指征 (二)麦麸炮制作用: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加判断指征。 (三)白矾(又称明矾)炮制作用:降低毒性,防腐烂,增强疗效等。 (六)蛤粉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等 (七)滑石粉性味功效:甘寒,清热利尿、解暑。炮制作用:同蛤粉项 (八)河沙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 常见的变异现象有: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挥发、腐烂等。泛油:系指含挥发油、油脂、糖类成分的药物,因受热或受潮后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返软、发粘、色泽变深、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 净选加工的含义和目的。 含义:药物在切制、炮炙、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霉败品、虫蛀品、灰屑等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称之净制加工。 目的:1.分开药用部位2.进行分档3.除去非药用部位4.除去泥砂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饮片切制的目的1、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2、提高煎药质量;3、利于进一步炮炙;4、利于处方调配和贮存;5、便于药材鉴别;6、便于制剂。 润的方法有浸润、伏润、露润 检查方法.弯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1.连刀是饮片之间相牵连,未完全切断的现象。2.掉边与炸心前者药材切断后,饮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形成圆圈和圆芯两部分;后者药材切制时,其髓芯随刀具向下用力而破碎。3.败片4.翘片5.皱纹片6.变色与走味7.油片8.发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