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笔记_文集等历史文献看唐宋吴方言_钱毅

从笔记_文集等历史文献看唐宋吴方言_钱毅

从笔记_文集等历史文献看唐宋吴方言_钱毅
从笔记_文集等历史文献看唐宋吴方言_钱毅

从笔记、文集等历史文献看唐宋吴方言

毅1,

2

(1.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2.邵阳学院中文系,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笔记小说等历史文献中存在大量的语言资料,其中不乏方言资料。吴方言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同时吴方言也是较古老的方言,其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文章在梳理江浙吴方言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利用唐宋代笔记小说、文集等文献窥探唐宋江浙吴音特征。

关键词:唐宋;历史文献;吴方言中图分类号:

H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0)01-0150-04

收稿日期:2010-01-08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8YBB09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优秀青年项目(09B093)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钱毅(1973-),湖南邵阳人,南京大学博士后,邵阳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史和汉语方言史的教学与研究。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2010年1月(第1期,总第153期)

Jan.,2010

(No.1,General No.153)

【语言与文化研究】

笔记小说泛指一切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锁闻、

随笔等著作,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有着后人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辨证正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文学作品德源流嬗变……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1](出版说明)

,对语言学工作者来说,笔记小说也是难得的语言材料之一,笔记小说内容广泛,其中不乏当时语言情况的直接或间接记录,如诗歌创作时,诗人们会不自觉地用到方言词汇或方言语音,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诗人多用方言。”[1](P2172)

有时将有特色的地方性语言现象记录在案,如宋代龚明之《中吴纪闻》卷第四:“吴人呼来为厘。”[2](P68)

其他文献如文集、诗话、词话等同样有古代方言的记录。吴语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它主要集中在现代江浙一带,同时吴语也是较古老的方言,其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语言是具有继承性的,“汉语现代方言可以通过文献材料追溯其历史存在”[3](P25)

。我们在梳理江浙吴语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唐宋笔记小说、文集等历史文献中窥探江浙吴音的某些个性。一、江浙吴方言发展概貌人口的迁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方言的形成及其演变历史。“我们今天的各种方言,最初都是以从中原

地区扩散开来的汉语为表层语言,各少数民族的语言为底层语言,这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4](P4)

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的人口迁徙,这几次大的人口

迁徙大多与今江浙有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今江浙

方言的性质。因此把握好这些历史事实更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江浙方言的发展历史。古吴、越国是中原华夏民族的后裔所建,其方言应是“中原华夏族语言的分支,内部较为一致”。[5](P69)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曰:“吴与越,同音共律。”古吴、越两国战争频繁,在战争中两国语言不断接触融合,

发展为既不同于中原华夏语又不同百越语的语言,从而成为古吴语的前身和源头,可以认为古吴语的形成

在春秋时代的末期。不但吴、越人们逐渐接触融合,且北方移民迁入吴越之地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三国时期孙权对江南的开发就吸引了大批北方移民。这样,

语言就随之进一步混合交融。两晋之交是古吴语受到

中原汉语强烈冲击的时期。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使

得中原人们大批南下,越淮渡江,来到沃野千里的江

东。当时南下的移民有三股:青徐、司豫和秦雍。其中青徐之移民主要集结于今江苏境内的长江两岸,人数

达二三十万。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民族之迁徙》:

“江苏省所接受之移民,较之其它各省为多,以帝都所在

150

故也……则江南以今之江宁、镇江、武进一带为最,江北以今之江都、淮阴诸县地为最。”[6](P517)北人这次迁徙的南端在浙东一带。陈寅恪先生在《晋代人口流动及其影响》一文中指出:“北来上层阶级虽在建业首都作政治活动,然而殖产兴利,进行经济的开发,则在会稽、临海之间的地域。故此一带也是北来上层社会阶级居住之地。”因为“在吴郡、宜兴、吴兴等地,即今天的环太湖一带,由于当地的土著(吴人)势力强盛,所以永嘉后的南渡士人才不得不渡过钱塘江,到今天的浙东一带寻求发展。”[7](P119)北人的这次大规模南迁,使北方方言与古吴语的融合进一步加强。这次“语言入侵”,使江东土著居民跟北方移民的语言必然会因接触而产生变化,或同化,或变异等。周一良在《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说:“自东晋至梁末,杂居二百余年,无论吴人、侨人如何保守,无形之中影响、同化乃意中事……扬州之侨人不自觉中受吴人熏染,于中原与吴人之语音外,逐渐形成一种混合之语音。同时扬州土著士大夫与侨人沆瀣一气,竟弃吴语而效侨人之中原语音。”[8](P23)不但如此,南下的士人也跟着南方人学吴语。《世说新语·排调》说:“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曰:‘何乃渹!’刘既出,人问:

‘见王公云何?’刘曰:‘未见他异,唯闻作吴语耳。’”[9](P792)晋室南渡后,北方士族也大量入江南,为了笼络土著士族,他们不得不也说说吴语,所以北方来的丞相王导,言语就间杂吴语。陈寅恪先生《东晋南朝之吴语》说:“东晋南朝官吏则用北语,庶人则用吴语,是士人皆北语阶级,而庶人皆吴语阶级。”[10](P299)因此,可知当时的吴语区是一种双语社会,存在着双语阶级的官吏和士人,他们既说北语又说吴语。

唐代末年的安史之乱迫使黄河流域的人们大批南迁,北方移民的大量涌入使得吴语受到北方汉语的影响越来越大。古吴语又一次受到中原汉语强烈冲击。北宋末年金人入侵,宋室由汴京(今河南开封)迁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宋室南迁,北方人蜂拥而至。以地区言之,流入临安的外籍居民以汴京为最多。毫无疑问,吴语再次受到中原汉语的强烈冲击和影响,南宋时代,长江南岸从镇江到南京一带则已经演变为官话区,吴语与江淮官话的界限基本明确。宋元之际,现代吴语的语音系统的基本面貌大抵已经完成[5](P71)。宋元以后,吴语继续受到不断南移的官话的影响。现在北部吴语比南部吴语带有更多的北方话成分,而江淮官话和徽语则可以看作带有吴语底层的更早为官话同化的语言。[11](P8)

二、唐宋文献中的江浙吴音

现代江浙地区(包括上海市)的主体方言是吴语,又称“江南话”、“江浙话”。“吴音”一词最早出现在姚秦佛陀耶舍译《虚空藏菩萨经》密咒译语中,稍后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孔雀王咒经》多次出现“吴音同”、

“吴音”的说法[12](P17)。何大安[13]认为六朝吴语已经夹杂多种层次,有非汉语层、江东庶民层、江东文读层、北方士庶层。据此可推,六朝的吴语应是东晋洛阳近傍之音与江东庶民层、江东文读层融合发展而来的。另外,江东庶民层的语言特点有耕阳不分、齐仙不分、盐元不分等,这些特点至今还保留在吴语中,可见现代吴语这些特点至少可反溯至六朝。现存最早显示吴语特点的作品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吴声歌曲”,它分布在以当时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一带。“吴声歌曲”即用吴方言传唱的民间歌谣。在“吴声歌曲”中有一个典型的吴语词“侬”,虽然“侬”在当时表第一人称,而今吴语中多用为第二人称,语意有所变化,具体变化有待考察,但是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那就是当今吴语之“侬”是从六朝之“侬”演变而来的。

唐代“吴音(语)”成为文士的热门词,诗文中多次提到,如:杜甫《遣兴五首》:“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刘长卿《题李嘉佑江亭》:

“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顾况《南归》:

“乡关殊可望,渐渐入吴音。”储泰松以为唐代“吴音”并不局限于江浙一带语音,而是“东晋洛阳近傍之方言(北方士庶层)与江东庶民层、江东文读层融合发展而来”的唐代南方通语的代名词。“吴音”与“秦音”共同构成唐代南北通语[12](P18)。我们认为,尽管唐代“吴音(语)”一词是当时南方通语的代名词,但它既然是洛阳近傍之方言与江东庶民层、江东文读层的融合体的发展,那么当然会保留许多江东吴地方言的成分。因此粗略地看,唐代“吴音(语)”一词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唐代吴地方言的指代词。

至宋代,江浙方言的称呼除了沿袭宋前的“吴语”、“吴音”外,宋代江浙诗歌中还有“吴声”、“吴越音”、“越音”、“浙语”、“南音”等说法,如:陆游《晚至新塘》:“向道有诗浑不信,为君拥鼻作吴声。”[14](P25134)戴表元《辛丑岁七夕》:“江湖望阔边城起,吴越音多客恩柔。”[14](P43703)释元肇《渡越》:

“半月金陵,今朝渡浙河。回头吴岫在,到耳越音多。”[14](P36888)戴表元《自宣州至湖州风雪中十日始达》:

“渐喜家今近,儿童浙语稠。”[14](P43674)戴表元《送谢教谕》:

“北学中连剡,南音渐带闽。”[14](P43682)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二乙集还有“杭音”的说法:三王得不知何许人,亦无姓名。带杭音,额角有刺字,意拣罢军员也。[15](P53)

唐宋期间吴语的特征应该是十分鲜明的,从文献可略见一斑。说到现代吴方言特征,恐怕总离不开“吴侬软语”四个字,是说操吴方言的人语音轻清柔美。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们叫来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时燕语莺声,尽都是吴侬娇语。”[16](P711)吴方言的这一特征似乎宋代就已很明显,宋代江浙诗人的作品有所记载,如:惠迪《婆饼焦》:

151

“梦破一声婆饼焦,吴音未稳带春娇。”[14](P25134)舒岳祥《三月十三曰效乐天体》:“柳疑楚舞腰偏细,莺学吴音舌更柔。”[14](P40987)两首诗生动地说明宋代吴音的轻清柔美。宋张端义《贵耳集》:德寿孝宗在御时,阁门多取北人充赞喝,声雄如钟,殿陛间颇有京洛气象。自嘉定以后,多明、台、温、越人,其声皆鲍鱼音矣。[17](P252)“鲍鱼音”是跟“声雄如钟”相对照的,应该也说明吴音的纤细。

由于地处东南,江浙吴音与北方话有较大差距,常被人指为乖刺、不正之音。五代孙光宪《北梦锁言》卷六:

“罗给事隐,顾博士云俱受知于相国令狐公。顾虽鹾商之子,而风韵详整;罗亦钱塘人,乡音乖刺。”[18](P1859)《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八》谈到四方声音多讹,曰:“若闽、浙则皆在南边矣,闽、浙声音尤不正。”[19](P3282)不但如此,吴音和操吴音的吴人还常被北方人讥讽。唐德宗年间宫人宋若华《嘲陆畅》诗序曰:

“云安公主下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对如流,六宫大异之。畅吴音,以诗嘲焉。”诗云:

“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歈入汉宫。”

“吴歈”即“吴歌”,应含吴地方音。唐僖宗时吴(今江苏吴县)人范摅《云溪友议》卷中“吴门秀”条云:“陆郎中畅,早耀才名,辇毂不改于乡音。”[18](P1293)作为傧相,浙江湖州人陆畅,想必一定年轻潇洒,而且“才思敏捷,应对如流”,但乡音“吴语”味浓,遭宫人嘲讽。更有甚者,在北方人眼中,操吴音还可能是一件陋事。

北宋乌程人朱彧《萍洲可谈》卷一:“余表伯父袁应中,博学有时名,以貌寝,诸公莫敢荐。绍圣间,蔡元度引之,乃得对。袁鸢肩,上短下陋,又广颡尖颔,面多黑子,望之如洒墨,声嘎而吴音。哲宗一见,连称大陋,袁错愕不得陈述而退,搢绅目为‘奉勅陋’”。[20]袁氏一定乡音极重,加上貌寝、声嘎,所以虽未开口,哲宗“连称大陋”。

以上是唐宋期间吴语一些总体的宏观特征,文献中还有许多有关唐宋期间吴语具体特征的记载,现略陈几例。

北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开平元年,梁太祖即位封钱武肃镠为吴越王……改其乡临安县为临安衣锦军。是年省茔垄……大陈乡饮……镠起执爵于席,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父老虽闻歌进酒,都不为之晓。武肃觉其欢意不甚浃洽,再酌酒高揭吴喉唱《山歌》以见意。词曰:你辈见侬底欢喜?吴人谓侬为我。别是一般滋味子,呼“味”为“寐”。永在我侬心子里。歌阙,合声赓赞,叫笑振席,欢感闾里。今山民间有能歌者。”[21](P56)此故事发生在五代初年杭州附近的临安,从中可看出五代吴语的一些面貌:其一,和通语相差很大。钱镠先用通语唱还乡歌时,父老们“都不为之晓”,显然听不懂,而后来改用“吴喉”即吴音唱山歌时,父老“合声赓赞,叫笑振席,欢感闾里”。不仅听懂了歌词内容,而且听到乡音,倍感亲切。其二,

“呼味为寐”说明轻唇微母读重唇明母,今天吴语依然如此。其三,第一人称单数用“侬”、“我侬”表示。其四,名词可以带“子”尾,“滋味子”和“心子里”中的两个“子”都是名词尾。[22](P176)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黄王不辨:浙之东言语黄王不辨,自昔而然。王克仁居越,荣邸近属也,所居尝独毁于火,于是乡人呼为王火烧。同时有黄瑰者,亦越人,尝为评事,忽遭台评,云:‘其积恶以遭天谴,至于独焚其家。乡人有黄火烧之号’。盖误以王为黄耳。”[23](P207)宋代朱翌舒州(即今安徽潜山,卜居四明鄞县即今属浙江)人《猗觉寮杂志》卷上:“黄王不分,江南之音也。岭外尤甚,柳子厚黄溪记,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曾曰余黄虞之后也。黄与王声相通。以此考之,自唐以来已然矣。”[24](P47)宋代“江南”应该包括江浙。则宋代吴人将“王”读成“黄”,“王”字是中古喻母三等字,

“黄”字是中古匣母一等字。曾运乾指出古音“喻三归匣”,上古“王”、“黄”声母同为匣母,且同为阳声部字,因此两字上古完全同音。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四云:

“吴语黄王不辨。”[25](P3610)现代吴语“黄王”同音。可见,“黄王不辨”是自上古到现代吴语一直存在的语音现象。

宋长洲(今苏州)人王楙《野客丛书》卷六:“今吴人呼来为厘,犹有此音。”[26](P81)宋代昆山人龚明之《中吴记闻》曰:“吴人呼来为厘,始于陆德明,‘贻我来牟’、‘弃甲复来’皆音厘。盖德明,吴人也。”[2](P68)二书均认为“来”音“厘”为吴音。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五戊集:“浙西有大臣许某者,以国恤亲丧奏乐,又所居颇侵学宫,为仇家飞谣于台臣曰:‘笙歌拥出画堂来音离,国恤亲丧总不知。府第更侵夫子庙,无君无父亦无师。’竟以是登于劾章。”[15](P199)宋代江浙诗歌中“来”字押入支微部共12次[27](P114),如:钱时七古《用樵姪渔舟韵》第3韵段叶“肥来谁皮知”[14](P34348),薛季宣杂古《杨叛儿》第1韵段叶“儿来依棲”[14](P28697)。宋代江浙吴语

“来”读支微还见于当时其他文献。江浙诗人亦在其诗

句中常给“来”出注,称其读支微部,应是怕读者将

“来”读成《广韵》咍韵音,故特出注,而这出注之音很

可能就是不同于韵书的方音。如浙江永嘉人林季仲七

绝《袁居士来自相庐索诗赠二绝句》第1首押“眉来

移”三字,在诗句“得得相庐江上来”后自注“力之反”。

[14](P19970)浙江黄岩人戴复古七律《清凉寺有怀真翰林运

使之来》韵字为“碑遗悲诗来”,《全宋诗》注曰:“四库

本作仪,群贤本卷下来下注:音离。”[14](P33558)江苏笠泽

(今苏州人)叶茵七绝《遇风》首句“来”字入韵,构成韵

段“来飞机”,特于“来”字下自注:

“音离。”[14](P38239)。另,

曹勋《吴歌为吴季子作》为句句韵,韵字“来知依时

嵬”,首句为“佳人一往兮不来”[14](P21039),作者给“来”字

作注:

“邻知切”。曹勋虽为阳翟(即今河南禹州)人,但

从诗题看,此诗是吴歌之作,吴歌当然与吴方言密切

相关,因此曹氏之例“来”读“邻知切”可看成吴方言的152

反映。现在看现代江浙吴语中“来”、“厘”字读音情况:

上列温州、平阳、苍南、瑞安、永嘉“来”字白读,天台读音至今可协支微“厘”字。“来”字先秦两汉均属之部,魏晋始入咍部,但江东人士陆云诗《高岗》协“颐思来诗”,应为古音保留。《集韵》较《广韵》增收许多时音,“来”字《广韵》只音咍韵落哀切,而《集韵》增收之韵陵之切,《集韵》的这一增音应该是有实际语音依据的,可能即吴语读音。

宋代江浙诗人的诗作中存有大量的“自注”,这些材料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宋代江浙方音个性。

薛季宣(永嘉)《都场正月尽未见梅》第2首:“犺獚应难致,猿猴却患多。”诗后自注:“犺、獚……犺读如广,殆所谓狼犺也。獚,字书音黄,土人作去声呼之。狼读如朗。”[14](P28618)《广韵》中“犺”,去声苦浪切,“广”,上声见荡切;“獚”,(阳)平声胡光切,“狼”,(阳)平声鲁当初,“朗”,上声庐党切。薛氏自注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阳平读上去。阳平“獚”字,直截了当地说“作去声”,阳平“狼”字读如上声“朗”字,这似乎说明宋代永嘉(即温州)话阳平与上、去声调类相混或将阳平调值读成上、去声调值。温州诗人用韵亦有所体现,王十朋七古《寄林黄中》第1韵段“口牛守”押韵,疑母“牛”字

属平声。二是上去声相混,从调类上看,似乎是说去声(犺)读成上声(广),两调相混;从调值看,似乎是说去声(犺)读成上声(广)的调值。同为阳平,“獚”字读去声,

“狼”字读上声,也似乎说明上、去无异。

范浚(浙江金华兰溪)《寓居兰溪湿卧病》:“所须药物其吾事,麦曲山鞠今满囊。”[14](P21512)“鞠”字后自注:

“音穹”。“鞠”字,《广韵》入声居六切,“穹”字,《广韵》平声去宫切,从韵尾看入声“鞠”字带塞韵尾,阳声“穹”字带鼻韵尾。在现代南部吴语中,有不少地点的古阳声韵和入声韵已经全部或部分丢失辅音韵尾,如金华汤溪方言同摄同组的阳声韵和入声韵在丢失辅音韵尾后,其元音部分基本上保持相同的读法,如:争=责tsa,姓=惜sei;金华方言亦如此,如:选=雪sie,曹志耘称这种现象为“阳入同变”[28](P91)。不妨大胆猜测,包括金华地区在内的现代南部吴语区“阳入同变”现象或许在宋代即已存在。

陆游(山阴即今绍兴)《杜门》:“烧灰除菜蝗,送笋谢牛医。”[14](P24547)“蝗”字后自注:“读如横去声。”“蝗”字属唐韵,

“横”字属庚韵。这一材料,一方面反映出宋代江浙方音中较普遍现象:庚青部字读成江阳部,即“横”读成“蝗”,现代绍兴话“蝗横”两字韵母依然相同;另一方面,这一材料还显示宋代绍兴话可能亦有阳平读去声的现象。

[1]宋元笔记小说大观[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龚明之.中吴记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刘晓南.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与方言[J].古汉语研究,

2001,(1).

[4]王士元.语言的变异及语言的关系[A].王士元语言学论文

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谭其骧.长水粹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7]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

1987.

[8]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余嘉锡,周祖谟.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1]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2]储泰松.唐五代关中方音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

[13]何大安.六朝吴语的层次[A].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

本第4分册)[C].

[14]全宋诗[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6]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7]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8]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9]黎靖德.朱子语类(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朱彧.萍洲可谈[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释文莹.湘山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第2版)[M].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6.

[23]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4]笔记小说大观(第6册)[Z].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25]明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6]王楙.野客叢書[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7]钱毅.宋代江浙诗韵研究[D].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

[28]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参考文献:

[责任编校:蒋民胜]

153

2018暨南大学文艺学初试经验干货

研途宝考研https://www.wendangku.net/doc/4e12866141.html,/zykzl?fromcode=2014 一、专业课 专业课我是从五月初开始系统复习,到考试前大致复习了有六遍。第一遍看书,705的简答和论述都考得比较宏观,而选择和名词解释则比较细致,所以第一遍看书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地毯式复习。第二遍结合参考书,或者学姐的资料(敲黑板,买资料一定要擦亮双眼,多聊几次,我当时就买到了假资料)。第三遍专题整理,我是自己做的笔记,感觉这一遍才真正实现了质的飞跃,因为自己特别喜欢列框框,所以记起来比较清晰,所以整理完基本上就背下来了。第四遍回归教材,从今年的试题来看,复习重点是完全不够用的,这一遍就是查缺补漏。第五、六遍就是看笔记了,自己的笔记也比较符合自己的背诵习惯,在四面透风的教学楼里背书是16年冬天最感天动地的回忆了。 推荐参考书: 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精解》(王萌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李杰、顾大鹏主编,齐鲁书社出版) 现当代文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指南基础与实战练习》(北师大出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叶立文、刘海燕主编,崇文书局出版)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唐红梅主编,崇文书局出版)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刘安海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及习题集》(秦为忠主编,崇文书局出版) (1)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我是按照朝代和作家进行整理的。纵向历朝历代文学,横向文学体裁、现象、流派、影响,加之代表作家的作品和地位。尤其是单独成章的作家,暨大很喜欢考作家,陶渊明、杜甫、韩愈、欧阳修都考过,在答题的时候也可以将不同作家放在一起做比较,比如韩愈和欧阳修,杜甫和李商隐等等,相信会给你的答案加分;朝代文学风格归纳建议多翻阅袁本的绪论,自己整理出来,多举例,背一些名家的名句,前几年大多是魏晋南北朝、唐宋、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A哲理性B荒诞性? ? ? C象征性? ? ? ?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 ) A抒情动作? ? ? B抒情内容? ? ? C声音组织? ? ?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 ) A? ? 象征性? ? ? B主观性? ? ? C评价性? ? ? ?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 ? ? ) A表现功能? ? ? ? ? B通讯功能? ? ? C意义功能? ? ? D形式功能 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 ? ) A倒装与歧义? ? ? ? B夸张与对比? ? ? C借代与用典? ? ? ? D 比喻与象征 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 ? ) A亚里士多德? ? B钱钟书? C王夫之? ? D布封 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 ? ) A创作个性?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8风格的特性是(? ? ? ? ) A独创性? ? ?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 ? ) A《文心雕龙》? ? ? ?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 ? D 《诗学》 10文学接受客体指(? ? ? ) A认识属性? ? ? ? ? B? 审美属性? ? C文化属性? ? ? ? D整体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 ? ? ) A阐释者? ? ? B审美者? ? C认识者? ? D思想者 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 ? ? ) A黑格尔? ? ? ? ? B姚斯? ? C刘勰? ? D布封 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 ? ) A莱蒙托夫? ? ? B姚斯? ? ? C布封? ? ? D伊瑟尔? 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 ? ? ? ? ) ? A净化? ? ? ? B共鸣? ? C领悟? ? D延留 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 ? ? ) A新批评? ? ?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 D结构主义 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 ? ? ? ) A马克思? ? ? B恩格斯? ? C列宁? ? ? D毛泽东? 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 ? ) A真实性? ? ? ? B革命性? ? C情感性? ? ? D倾向性? 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 ? )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 B进步的倾向性? ?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 ? ) A批评风格? ? ? ? B最高标准? ? ? C批评方法论? ? ? D批评原则? 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 ? ?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 ? B原型心理学? ? C格式塔心理学? ? D精神分析学? 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 ? )效果。 A领悟? ? ? B延留? ? C净化? ? ? D共鸣 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 ? ? ) A伊瑟尔? ? ? ? B加达默尔? ? C英加登? ? ? D弗洛伊德? 23接受动机可分为(? ? ? ) A审美动机? ? ? B求知动机? C借鉴动机? ? ? 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 ? ? ) A? 语言表现? ? B? 体裁类型? ? C? 结构安排? ? ? D? 形象创造 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 ? ) A抒情内容? ? ? B抒情话语? ? C抒情现实? ? 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 ? ? ) A声音? ? B画面? ? C情感经验? ? ? D情景关系 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 ? ) A结构? ? ? ? B声音? ? ? C故事? ? ? D视角? 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 ? ? ) A人物、情节、环境? ? B叙述方式? ? C叙述的声音特点? ? ?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 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 ? ) A叙事功能? ? ? ? B抒情功能? ? C描述外在事物? ? ?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 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 ? ? ) A表意式意象? ? B表情式意象? ? C寓言式意象? ? D符号式意象? 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 ?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 ? ? ) A读者? ? ? B世界? C作家? D? 作品 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 ? ? ) A实践性? ? ? B艺术性? ? C价值取向? ? D? 综合性 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 ? ) A立普斯? ? ? B克罗齐? ? C弗洛伊德? ? D? 布洛

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最近,“复旦旧书店”在网上走红。“宝藏”“最美书店”……网友不吝溢美之词,探店爱好者纷纷慕名前往。其实,这家书店已驻扎存续将近20年时间,复旦师生广为知晓。它与复旦大学另一知识地标“鹿鸣书店”一样,成为校园文化景观的一部分。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着独特魅力。 处身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仿若湍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推着走,迷失于虚拟场景。长时间接触网络,让一些人习惯于追逐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导致注意力碎片化。走马观花式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很丰盈,但实质上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停留于浏览或浅阅读。长此以往,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及性,创设了目力驰骋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们自己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面对纷乱的信息流,绝不能一味“下沉”,窝在思维的“舒适区”,拒绝深度、躲避思考,追逐简易、刺激、戏剧化、图像化的内容,甚至把阅读目标全盘托付给“知识带货商”。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抵制低俗、拒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的阅读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也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因此,尽管时代在快速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普及、便利,我们的城乡社区依然需要一批优质的实体书店。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人阅读模式化现象。 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实体书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隐忧。如今,书店单一的卖书模式难以为继,实体书店只能错位竞争、强化体验功能,通过拓展业务单元、增强附属功能,寻找市场支点。但如果千篇一律地复制类似模式,过度放大书店的延伸功能,也容易偏离开办书店的初心。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内容上的优质经营,让读者体验以书为中心。否则,过度开发读者的在场体验,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甚至本末倒置。 流量时代,我们还应思考:面对过载的信息,如何作出选择?什么才是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既需要让传统书店在互联网场景中有存在感,也应当让流量化知识有价值依归和精神向度。“复旦旧书店”引发关注,彰显了互联网连接的力量。

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艾略特非人格理论P128 卡夫卡《城堡》主题 “城堡”既非具体的城市,又非国家,它只是一种象征。因而有无穷的寓意: ( 1 )“城堡”象征与普通人疏远、敌对的冷漠无情的国家机器。 ( 2 )上帝 ( 3 )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目标 ( 4 )象征犹太人苦苦追求的国家、故乡、精神归宿。 ( 5 )象征“代沟”,K至死未能进入城堡,象征卡夫卡争取与父亲沟通的失败。 卡夫卡《城堡》的艺术贡献 (1)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 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城堡》中的K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通过主人公的感官(所见、所听、所想、所思)才能获得信息,再没有旁观者清的叙述者出场来向读者解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 (2)象征寓意的意象构筑。《城堡》中的K半夜被摇醒,要求出示居留许可证,其实也就象征着无所归依的现代人被摇醒说明自己的人生由来,解释自己的生存依据。 (3)精确、细致、严密的语言风格 《城堡》作为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品,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造诣。整个小说像日常生活用语,简单而生动;又像法律用语,严密而精确,娓娓道来。尽管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荒诞的,但卡夫卡对事物过程的描述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冷静而细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严谨,推理缜密,无懈可击,使读者难以摆脱作者的叙述逻辑。 约克纳帕塔法:译为河水静静流过平原。表现的就是约克纳帕塔法颓败的命运,旧的制度、旧的秩序不断瓦解、慢慢消亡的命运。也是《喧哗与骚动》的主题之一。 《喧哗与骚动》思想内容 小说写的是杰弗逊镇上康普生家族的没落,以及在没落过程中各个家族成员之间的遭遇和精神状态。 这个曾经出过将军和州议员、拥有大量田产和黑奴的庄园世家现在败落了。 《喧哗与骚动》叙述人意义 (1)白痴班吉 作者在第一部分选择白痴班吉来叙述故事,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因为人生,尤其事美国南方社会中的人生,浑浑噩噩,就“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这正好点明了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标题来自莎剧《麦克白》的一段台词:人生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无丝毫意义。 人生的毫无意义由于是通过班吉的混乱意识表现出来的,就更具有发人深省的象征意义。班吉33岁,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没有时间概念,过去和现在之间没有任何界限,都汇入一种混乱的意识流动中。但是,读者从班吉混乱的意识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因为失去姐姐对他的关怀而感到的痛苦。 叙事结构:小说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由不同的叙事者讲述。尤其有特点的是第一部分的叙事者——白痴班吉的叙事风格。 班吉的叙事突出地反映了福克纳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精心营造,白痴的形象也寄托了福克纳的刻意追求:

初中语文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初中语文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我们老师很可能一生平凡,但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想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老师们,想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老师们,来看书吧,她能指引你走出困惑、走出肤浅,走向成功! 一、必读书目(学生必读书,教师当然也必读) 根据《2011版课标》关于课外读物建议 七年级—— 1.《伊索寓言》 2. 冰心《繁星·春水》 3.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4.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5. 叶圣陶《稻草人》 6.《安徒生童话》 7.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8. 高尔基《童年》 9.鲁迅《朝花夕拾》 10. 吴承恩《西游记》 八年级—— 11.《格林童话》 12.《革命烈士诗抄》 13.《艾青诗选》 15.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16.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7.曹雪芹《红楼梦》 18.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19. 老舍《骆驼祥子》 20.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九年级—— 21. 施耐庵《水浒》 22.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23. 海明威《老人与海》 24.罗贯中《三国演义》 二、教育理论、方法类 1.朱永新著,《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加)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肖复兴:《我教儿子学语文》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窦桂梅:《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 9.王栋生:《不跪着教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10.《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及听名师讲课系列书,名师课堂实录,推荐王君、郑桂华、袁卫星等。 11.闫学《教育阅读的爱与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吴非《致青年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 13.冯卫东《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14.李希贵《学生第一》和《学生第二》 15.谢云《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禅里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6.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17.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18.张文质《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 李镇西著《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0. 叶圣陶著《语文随笔——跟大师学语文》,中华书局,2007年版。 21.《语文“活动式”教学》(肖家芸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22.《语文活动式教学课例研究》(语文出版社)

(完整版)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 ↑ 共时← —————————————→历时 ↓ 特殊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 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 世界 读者作家 作品 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一种意识形态; 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追求深度的科学阅读

追求深度的科学阅读

————————————————————————————————作者:————————————————————————————————日期:

追求深度的科学阅读-科学论文 追求深度的科学阅读 李红李进 图书进万家,阅读欢乐多!在读书逐渐成为民族复兴助推器、百姓生活新常态的“全民阅读”大背景下,科学老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人们一提到阅读,往往想到的就是文学类阅读,但不少学者指出:不能仅将阅读局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上,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都应纳入我们的阅读视野…… 但是,到底什么是“科学阅读”?它与语文阅读有什么区别?科学阅读的内容包括什么?科学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科学阅读的途径是什么?……对于此类问题,笔者在查阅报刊杂志、浏览网络文稿的过程中,发现很少有清晰的界定和具体的介绍。 鉴于此,笔者试从“我眼中的科学阅读”及“追求深度的科学阅读”两个方面,结合实践谈谈我们对当前科学阅读的认识。 我眼中的科学阅读 要界定什么是“科学阅读”,首先应该说说阅读。《现代汉语词典》对阅读的解释是:“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网络上说,“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思维的过程。” 综合上述内容,可概括为“阅读是信息搜索、存储、内化的过程”。 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及使命,我们知道语文阅读的落脚点在口头及书面的表达与交流,即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那么,科学阅读与其区别在哪呢? 笔者认为,科学阅读也具备“搜索、存储、内化信息”等阅读的基本特征,但其重要落脚点在于引领与探究,而非语文阅读的表达与交流。 先来看一看下面的事例,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传播》一课中有如图所示的一段文字。 试问,这段内容的阅读是不是科学阅读? 笔者以为它是“科学课上的阅读”,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阅读”,因为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它与语文阅读并无本质的不同。所以,这些“实验操作提示”类的内容,笔者偏向于不认可它是“科学阅读”。 如果活动结束小结时,老师给学生发放以下一份科学阅读资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畅游声音世界 同学们,下面这份表格中,列举了声音在下列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你能从中发现声音在这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吗? 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单位:米/秒) 如果你发现了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一些规律,不妨在这里留下你思考的“足迹”: 智力闯关

外国文学史复习上(笔记整理)

第一章古代文学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是继承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古罗马文学为欧洲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基本内容: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①在神话的故事中,讲到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神的日常生活等。 ②英雄传说是古希腊人在幻想中追忆远古社会生活和部落中杰出人物时创造出来的。英雄实是部落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因受人们的崇拜而被神化,如伊阿宋取金羊毛、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奥德修斯等。 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 (1)、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eg:阿波罗的爱情故事、法厄同驾太阳马车的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 (2)、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eg:宙斯和伊俄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3)、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希绪弗斯的故事、安泰俄斯的故事等。 古希腊神话的价值和影响。(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是后世创作的源泉。) (1)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素材。(2)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维德《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二、古希腊文学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什么特点? (1)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史称“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时期,史称“大移民时代”,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3)第三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奴隶制发展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学理论 (4)第四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三、古罗马古罗马文学的地位、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主要成就? 地位: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发展了古希腊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戏剧和散文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是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和桥梁,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特点:具有理性精神、集体意识和庄严崇高的气质,精神与情感世界相对贫乏,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 成就:(1)共和时期:(公元前240~公元前30年)埃纽斯“罗马文学之父” 喜剧首先繁荣,代表作家普劳图斯《双生子》、《一坛黄金》,喜剧诗人有泰伦斯《婆母》 (2)黄金时期:(公元前100~公元17年)西塞罗卢克来修《论自然》, “三大诗人”:维吉尔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奥维德《变形记》贺拉斯《诗艺》(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寓教于乐) (3)白银时期:(公元17~130年)长篇小说有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长篇小说;普鲁塔克的散文《希腊罗马名人传》;卢肯的史诗《法萨利亚》 《埃涅阿斯纪》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整个罗马文学的顶峰之作。史诗的主题是描述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歌颂罗马的光荣。《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赛》相似;后半部分写战争,与《伊利亚特》雷同。但它又不是对荷马史诗的简单仿作,而是有着鲜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中国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习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

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平均住院日总结分析

平均住院日总结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平均住院日总结分析 (2018年)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效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通过对我院2015年至2017平均住院日等相关指标的分析,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以便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现将3个年度平均住院日分析如下: 分析原因: 通过近三年数据分析,平均住院日2015年至2017年有逐年下降趋势,但相当缓慢。2018年前6个月稍有回升,主要原因: 1、科室因素:人员少、医师意识不强; 2、患者本身的一些特征影响平均住院日:例如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突发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程长、

恢复慢、痊愈率低;还有第三方责任患者,不痊愈不出院,不处理好不出院; 3、医保政策因素:费用支付按“床日付费”;住院费用报销高于门诊费用报销; 4、入院前完善先关检查,缩短术前时间; 5、落实责任,完善奖惩及绩效考核等 持续改进: 1、加大宣传,增强广大医务人员意识,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2、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缩短手术前平均占用病床日与术后的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无效或低效住院日。 3、加强科室重视平均住院日管理,要求根据病人的疾病需要安排检查,制定合理化治疗方案,将住院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有效调控科室床位,控制科室平均住院日,对病床实行弹性管理,及时调整开放床位数,提高周转率。 5、鼓励开展新技术,推行临床路径管理。 平均住院日是一项全面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性指标。它不仅反映医院的医、护、技力量,而且能全面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是评价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能够充分运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降低病

追求深度的科学阅读 (1)

追求深度的科学阅读-科学论文 追求深度的科学阅读 李红李进 图书进万家,阅读欢乐多!在读书逐渐成为民族复兴助推器、百姓生活新常态的“全民阅读”大背景下,科学老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人们一提到阅读,往往想到的就是文学类阅读,但不少学者指出:不能仅将阅读局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上,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都应纳入我们的阅读视野…… 但是,到底什么是“科学阅读”?它与语文阅读有什么区别?科学阅读的内容包括什么?科学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科学阅读的途径是什么?……对于此类问题,笔者在查阅报刊杂志、浏览网络文稿的过程中,发现很少有清晰的界定和具体的介绍。 鉴于此,笔者试从“我眼中的科学阅读”及“追求深度的科学阅读”两个方面,结合实践谈谈我们对当前科学阅读的认识。 我眼中的科学阅读 要界定什么是“科学阅读”,首先应该说说阅读。《现代汉语词典》对阅读的解释是:“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网络上说,“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思维的过程。” 综合上述内容,可概括为“阅读是信息搜索、存储、内化的过程”。 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及使命,我们知道语文阅读的落脚点在口头及书面的表达与交流,即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那么,科学阅读与其区别在哪呢? 笔者认为,科学阅读也具备“搜索、存储、内化信息”等阅读的基本特征,但其重要落脚点在于引领与探究,而非语文阅读的表达与交流。 先来看一看下面的事例,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传播》一课中有如图所示的一段文字。 试问,这段内容的阅读是不是科学阅读? 笔者以为它是“科学课上的阅读”,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阅读”,因为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它与语文阅读并无本质的不同。所以,这些“实验操作提示”类的内容,笔者偏向于不认可它是“科学阅读”。 如果活动结束小结时,老师给学生发放以下一份科学阅读资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畅游声音世界 同学们,下面这份表格中,列举了声音在下列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你能从中发现声音在这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吗? 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单位:米/秒) 如果你发现了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一些规律,不妨在这里留下你思考的“足迹”: 智力闯关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塞东(poseidon)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战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 家神: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①想象力极强。 ②故事性极强。 ③哲理性极强。 5)影响: ①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②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抒情诗: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奥德修斯: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其实际上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文学学。 2、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3、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4、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 5、一般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史 共时← —————————————→历时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史 特殊文学史 6、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7、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 8、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9、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10、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2)、文学心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出入”说。 西方文论:亚理斯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荣格“原型”说、“投射”说、克罗齐“直觉”说、 3)、文学社会学: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4)、文学符号学 5)、文学价值学 6)、文学信息学 7)、文学文化学 1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 1)、文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 12、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 1)、“诗言志”说(选择,填空题)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13、形式主义文论 1)、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效果

医务部平均住院日总结

2016年下半年度各临床科室 平均住院日统计评价总结 平均住院日是指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从平均住院日可以反映出一所医院、科室的医疗、护理、医技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提高科室整体运行效率。2016年下半年平均住院日各临床科室完成情况汇总。 2016年上半年度与下半年度平均住院日完成情况汇总表

2016年上半年度度与下半年度平均住院日对比趋势图 统计数据分析: 除内三科2016年下半年度平均住院日10.23天,其余各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均控制10天以内;内一科、康复科、儿科、创外科、妇产科、五官科、重症医学科下半年度较上半年度有所下降,尤其以创外科下降最为明显为2.1天;内二科、内三科、普外科、泌外科下半年度较上半年度未降反升,内三科平均住院日上升1.76天,超过医院平均住院日10天的目标值。 原因分析: 这与临床科室加强平均住院日的管理意识相关,与科主任的管理有关。部分科室平均住院日控制不好主要是因为: 1、病人因素:年龄大并存疾病多,老年病人合并高血压、

冠心病、糖尿病多种基础病;患者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大;病人无亲属陪护影响恢复(三无患者增多);患者家属对病情不放心主动要求延长住院时间。 2、医院因素:科室人员结构不合理或人员缺乏导致诊疗、服务质量下降;院内感染影响预后;临床路径、单病种执行不好;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抢救能力较弱导致住院时间长;专科专治执行不好,科间会诊执行不到位;部分检验检查及等候预约时间过长;新技术开展应用面窄等。 3、社会因素:医保病人期望痊愈后出院;因为医保不报销所以病人不愿意在门诊自费检查等。 整改措施: 为缩短科室平均住院日,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 1、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高医院效率和收益,提升医院形象,维护患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在院领导统一组织下,医务科直接负责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 2、努力规范诊疗流程、贯彻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医疗规范及操作规程,避免重复检查及过度检查,尽量做到专科专治,减少和避免因非专科收治造成的诊治延误,及时与手术室、麻醉科沟通,及时安排手术,提高病床周转率 3、加强瓶颈环节管理,加强科内、科间协作沟通,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预约的检查,主管医师应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联系,并作好检查前准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医技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 一古代希腊文学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的冲天怒火,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二古罗马文学(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教学与科研比翼齐飞的文艺理论家刘安海

教学与科研比翼齐飞的文艺理论家刘安海 说起学术研究,刘安海先生总是说,他先天不足,后天缺乏营养。他解释说,所谓先天不足是指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没有家学教育的底子,读书学习是自己一路摸来;所谓后天缺乏营养是指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遭遇了文化大革命,整整被耽误了十年。十年——年富力强的十年该能学到多少东西,该能出多少研究成果啊!每当提及此,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不仅如此,成家之后家境非常不好,困难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再以后又有更加凄绝的事情降临头上,使他悲苦欲绝,痛不欲生,而且无从诉说。他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着教学和科研。他说,他的成绩虽然没有别人大,但付出的艰辛一定不比别人少。对此他有时免不了无可奈何地说,命运是一双无情的手,往往左右着人,拿捏着人。 刘安海先生1940年出生于湖北省应山县(现改为广水市),小学是在农村读的,初中和高中是在应山一中读的。1961年高考前适逢大旱,县委置考生的命运于不顾,一纸通知叫面临高考的学生回乡抗旱,是否参加高考听候通知。总算是老天开眼,就在高考前几天,下了一场透雨,他才得以参加高考,也才有机会到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大学毕业留校,文化大革命结束,他才进入文艺学专业领域。 一切都是从头学起。虽然他1978年至1979年给78级的同学讲了一年《文学理论》课,但从京山回到桂子山后,他仍然像一个学生一样地坚持听《文学理论》及其他课程,以便学习其他老师的长处。陈安湖、曾祖荫、王先霈等老师的课他都听过,而且认真地做了笔记。自那以后他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讲授了《名著欣赏》、《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小说创作技巧研究》、《文学创作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课程。 刘安海先生认为讲课是一门艺术,不是艺术表演的艺术,是老师将课程内容怎样演绎出来的艺术。他从有关教育学、教学法中得知同样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1、文艺学:以~为对象,以揭示~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理论(研究~普遍规律即~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等问题的学科;任务:~本质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接受论)、~批评(对以~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活动和~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和~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 2、~活动: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作品(与现实的差异: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作家(作者通过创作~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世界(~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具有精神性、审美性、意识形态性构成 3、~理论的性质:从学科归属上 看,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以~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方法;对象和任务看,以~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又规定了~理论的任务即~发展论、~创作论、~作品论和~的消费与接受论;学科品格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民主、科学、现代的)4、~理论的基本形态:~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划分依据:~理论认识的客体:~活动的整体;~活动的流动系统:创作--~作品--~接受。~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消费5、马义~理论:是马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基;基石:~活动论(马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能动创造,是一种“人学”),~反映论(马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艺术生产论(马在考察资经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活动的结果。一把艺术生产作为物质生产的比较对象,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