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赵树理与登记

赵树理与登记

赵树理与登记
赵树理与登记

赵树理与登记

赵树理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村,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找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赵树理小说几乎涉及了晋东南民俗的各个方面,举凡生产劳动、饮食居住、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民间文艺都有描写,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家族和乡里社会的民俗。在《三里湾》第二节里,介绍了王宝全、王金生的居住环境,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了窑洞房子及使用习俗。例如西边四孔窑洞的分工是这样的:金生、玉生兄弟俩已娶妻成家,各住一孔。王宝全老两口住一孔。女儿玉梅住一孔,但却是套窑,与父母住的那孔窑相通,有窗无门,进进出出必须经过父母的门。这表明,一方面闺女大了,需和父母分开居住;另一方面又因她未出嫁,要谨防越轨乱礼,和父母的窑洞串在一起,一举一动都可受到父母的监督、约束。在这里,窑洞已不是简单的物质客体,而是寄寓了传统的民俗心理,成为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

《三里湾》还描写两个旧式大家庭的劳动分工、经济分配、生活管理以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复杂的关系,揭示了家长权威和旧伦理观念对旧式家庭的影响。《李家庄的变迁》里“吃烙饼”这一晋东南乡里民俗的描写,更富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吃烙饼”的民俗特点是,村里发生了纠纷,由双方当事人请村落的头人、族长或地方上有影响的人物,在吃烙饼的过程中评理,地点设在村子的庙堂里。等评理人作出裁决后,输了的一方要承担责任并付给吃烙饼的费用。小说中写农民张铁锁与村长李如珍的侄儿发生纠纷,村长武断地评张铁锁输理,霸占了张铁锁的土地,并让他付出吃烙饼的费用。张铁锁回家后气愤之下说了几句过头话,被村长的人听到,就把他们夫妇锒铛入狱,最后赔了土地与房产,才了结此难。作品深刻揭露了集神权、政权于一身的封建势力代理人,依靠军阀统治者支持,对劳动人民残酷的压迫。

二、恋爱婚姻习俗。赵树理小说中有大量恋爱婚姻习俗描写,借以反映农民生活思想面貌和时代精神。《小二黑结婚》里的三仙姑,30年代嫁给于福时,刚刚15岁,是前后庄第一个俊俏的媳妇。但是在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影响下,渐渐成了一个装神弄鬼、争艳卖俏的女人。她“虽然已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褪上仍要镶边”,每天都要涂脂抹粉,乔装打扮一番。作者活画出了一个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性格的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买卖婚姻带来的恶果。《登记》里的小飞蛾本来已有个相好的叫保安,可是父母却把她嫁给了张木匠。她虽然极不情愿,可还得按照传统婚俗顶着红头盖,吹吹打打被抬到婆家,任青年小伙子闹新房,照惯例在大年初一由两个妇女搀着到各家磕头、拜年,带丈夫“回娘家”。后来因和保安交换了爱情信物,而被张木匠毒打,婆婆和邻里也认为她“名声不正”。小飞蛾的婚姻悲剧,也是由封建礼教造成的。《邪不压正》则表现了妇女对以势压人的不合理婚姻的反抗,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时代的变迁。《登记》中的“罗汉钱”,是小飞蛾和艾艾母女两代人都曾用过的爱情信物,也是晋东南特有的习俗,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三、民间文艺表现手法的运用。赵树理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套故事,巧设环扣,引人入胜,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语言运用上,大量提炼晋东南地区的群众口语,通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使小说表现出一种“本色美”。

一、作品简介

《登记》创作完成于1950 年 6 月 5 日,发表于《说说唱唱》1950 年 6 月,是为配合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出台创作的一部评书体短篇小说,后被改编为《罗汉钱》搬上银幕和各种戏剧戏曲舞台,可以看作是《小二黑结婚》的姊比较而言,从结构上来看,《小二黑结婚》注重的是故事的动作性和完整性,采用的是单线推进情节发展,一个有头有尾的大故事中间套着小故事,封闭而连贯;《登记》注重的是人物的丰满与故事的跌宕,采用双线结构,主线实写艾艾、燕燕的自主恋爱,副线回忆小飞蛾的包办婚姻,双线交织演绎了老中青三代女性的婚恋故事,给人以更内在和圆整的感觉。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篇小说在20 世纪40 年代被视作描写阶级斗争之作而倍受赞誉,而《登记》并未描写什么鲜明的阶级斗争,也没有表现善恶分明的水火矛盾。《登记》虽是赵树理为配合宣传刚颁布的“婚姻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的,但由于赵树理十分熟悉山西的风俗民情,了解农民的思想和心理,同时注重遵循艺术的创作规律,真实地揭示了中国农民尤其是农村女性心灵演变的艰难轨迹,因而不同于一般的“应景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平静之中写出了波澜,平淡之中透出了深意。

二、故事简介

小说主要以张家庄张木匠的老婆小飞蛾为主线,描写了她与婆婆和女儿艾艾三代女性的婚恋故事。小飞娥婚前在娘家有自己的相好,这在封建思想浓厚的农村被视作“名声不正”,在受过同样苦的婆婆教唆下,被丈夫张木匠用锯梁子暴打了一顿,便麻木地安于包办的婚姻生活。女儿艾艾与同村的小晚自由恋爱,也受到同样“名声不正”的非议,但是生长在新时代,在《婚姻法》的保护下,这对年青人最终冲破重重束缚,终成眷属。

《登记》是建国后赵树理创作的一部反封建主题的小说。小说主要叙述了一对具有新思想,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青年冲破家庭包办婚姻的阻挠,在刚刚颁布的《婚姻法》的帮助和保护下终于自由结合的故事。可以说这部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与《小二黑结婚》是一致的。这体现了反封建,尤其是革除农村的封建残余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一个方向和素材。

三、艺术特色

这篇小说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是小说的语言和结构。它的语言带有浓厚的农村气息和乡土气息。毕竟赵树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刻地体验了农村的生活,所以这种农村气息和乡土气息出现在小说中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在这部小说中,你很少能够见到一些书面色彩很强的词语,甚至成语也很少见,口语色彩十分浓厚,作者基本上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就写什么,所以我们读起来会感到很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当然,这种口语化的语言与赵树理的写作追求有关。赵树理一生致力于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说,写老百姓人人都能读得懂的小说。读他的小说,不管是什么阶层,什么群体的人,只要不是文盲,都能读得通,读得懂。

再谈谈它的结构。这篇小说是完整的,结局也很让人欣慰,首尾照应,深化了“登记”的主题。我认为这篇小说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把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器物和有关名称清清楚楚地告诉给我们,让我们在阅读文章的主体内容时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这些东西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比如在这篇小说的开头。作者并没有直接转入主题,而是不惜笔墨,用较大篇幅给我们介绍了罗汉钱的来历和艾艾的母亲——“小飞蛾”名称的由来。作者把这一切都交代清楚了,在后面我们读文章时就了解到了罗汉钱的重要性——它是小飞蛾和保安恋爱破裂的见证,也是即将成婚的艾艾和小晚自由恋爱的定情物。我很欣赏这种结构安排。这就好比我们在解一道数学题时,把已知的条件和公式都罗列在前面,那么我们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登记》与《小二黑结婚》比较

从人物塑造来看,两位母亲三仙姑与小飞蛾相比,作者的描写一个疏于外在,一个趋于内在;一个更多刻薄与苛责,一个更多理解与宽容;同样是饱受封建婚姻之苦的农村妇女,一个畸形变态,一个委曲求全;两个受害者虽然怀有不同目的开始都反对女儿的自由恋爱,后来又都有所觉悟同意了孩子的婚事,但对这一痛苦转变,作者对三仙姑的解释却过于简单和漫画化,让三仙姑在众人面前丢丑、受辱而后被迫自新;相比之下,小飞蛾的转变更真切自然,有其内在的动力,由命运的屈从者转而成为女儿婚姻的推动者,其积极意义远远超过三仙姑;但是小飞蛾并没有被作者描述成“正面形象”,她身上仍有许多值得人们反思和批判的劣性,如其灵魂深处的惰性与被动等。显然两个人物一个是不符合农民道德规范和审美规范的落后农民形象,扁平而单一;一个是符合传统价值和伦理道德而性格瑕瑜互现的中间人物形象,细腻而丰满。新人形象小二黑、小芹与艾艾、燕燕相比,亦是《登记》的塑造更富于立体可感性。同样是为了取得父母的支持,小二黑、小芹倔强、决断,非常富有斗争精神;艾艾、燕燕则和风细雨得多,既有抗争性又有人情味。妹篇。

读赵树理先生的作品有感++

读赵树理先生的作品有感 摘要:赵树理是现代小说家,戏曲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始终以农村、农民为出发点,密切关注变化中的农村和农民生活,他有明确的目的意识,为农民、写农民、给农民听、给农民看,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赵树理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创造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并且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一是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套故事,巧设环扣,引人入胜,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结构完整、趣味性强。赵树理在创作中尽量照顾群众的习惯:群众爱听故事,他就增强故事性;爱听连贯的,他就不会因为讲求剪裁而把故事割断了。尽量照顾群众的习惯,能叫大多数人读,这是赵树理进行创作时刻意追求的。本文主要从赵树理的作品入手,分析其作品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赵树理政治问题小说文学大师《小二黑结婚》《邪不压正》《李有才板话》 美国作家贝尔登认为赵树理“可能是共产党地区中除了毛泽东、朱德之外最出名的人"。抗日战争时期赵树理因为创作《小二黑结婚》而享誉整个解放区,并被树立为“方向作家”,《小二黑结婚》是文艺大众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篇小说的发表使赵树理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真正解决了文艺大众化问题的第一位作家。三十年代左翼进步文艺界撒下的种子在四十年代的解放区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此后,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和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等的接

连问世,进一步显示出赵树理在文艺大众化方面的巨大成就。赵树理的创作使文艺大众化运动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他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而《邪不压正》发表后却又受到严厉批判,最后这个只着眼于农村题材的作家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他的作品只是真实的反应了不同时期农村的面貌以及出现的问题,却忽而誉满天下忽而谤满天下。 一、文学创作与政治的方向 (一)政治方向下的创作 赵树理因创作《小二黑结婚》而一举成名,被树立为“方向作家”号召文化界学习,之后的《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也是备受推崇的佳作。但在1948年创作的《邪不压正》却受到了批判,而后的《三里湾》虽为赵树理赢回了一些声誉,但是《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却再一次为他的写作生涯带来厄运,直至文革被迫害,赵树理几乎没有优秀的作品问世。 赵树理因《小二黑结婚》成名可以说是一个巧合。在1943年10月《解放日报》刊登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文艺工作者走“工农兵方向”要做到“文艺为大众服务”。《小二黑结婚》发表于1943年5月,描写了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表现了民主政权在农村中的力量,这正好与《讲话》的精神不谋而合。所以,赵树理被党的文艺干部周扬积极宣传,树立为了“方向作家”是《讲话》在小说界的成功实践。 (二)文学创作的褒贬 因为赵树理的小说是搭上了“政治方向”这趟顺风车,所以在一

《小二黑结婚》赏析

《小二黑结婚》欣赏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代表作,也是解放区文学的典范之作。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 《小二黑结婚》作于1943年春,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体现他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他被称为“地摊文学家”。 小说塑造了三组各具特色的人物。 A.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新代农民的典型,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在掌握自己的命运,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传童养媳时,小二黑含糊地说;“您愿意养,你就养若,反正我不要”。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一个旧军官做续续时,小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两人并在斗争中,自由恋爱结婚。反对封建迷信。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开始厌恶。反对父亲的迷信行为。小芹也对她母亲的弄神行为不予理睬。反对恶势力。当恶势力金旺、兴旺利用被窃取的职权设下圈套。斗争小二黑和小芹时,他们毫不示弱,敢于面对面地以理抗争。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自身的旧思想和旧道德,树立了

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B.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 他们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便养成了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性格。 二诸葛迷信思想报重。“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包办儿子的婚姻,给小二黑找了个七、八岁的童养媳。在恶势力的面前不分是非,软弱屈从,只会哀求“恩典恩典”。三仙姑好吃懒做,用迷信唬弄人,装神弄鬼骗取钱财。包办婚姻,给小芹找了旧军官;心理“变态”,讲究不合时宜的穿戴打扮,对小二黑和小芹表现出一种极不正常的心理和感情。两个落后农民,他们的思想都与新的时代格格不久但他们毕竟是受封建毒害的善良农民,他们的思想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作品的结尾,三仙姑改变了打扮,二诸葛也撤去了香案。 C.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金旺兄弟利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的保守思想摄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但他们最终还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思想意义:小二黑和小芹的胜利说明人民政权是人民实现自主婚姻的最可靠的保证。同时它也揭示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已经不只是他们个人的事情,他们斗争是解放区人民反霸除暴的民主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社会建立新的婚姻观念,消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作品也表达了作者的一个隐忧,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美的鉴赏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美的鉴赏 无论是教育方针还是新课标都强调了“美”。其实这里所说的“美”即“美育”,是指:“当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具有独特的内容和魅力,如果能将它与其它各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提高中学生素质将发挥出独一无二的功能。 那么,应该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来鉴赏作品中的美呢?下面我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孙犁的《荷花淀》这篇小说为例,从主题、人物、结构、语言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把握这篇小说的审美特点。 主题之美 主题是文学作品通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时表 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因为它来源于生活,生活又是美的载体之一,因而文章的主题具有美的外在和内涵。一般可以通过深入地研究事件和人来进行,不同的小说有着不同的特点,

也有着不同的主题之美。 《荷花淀》的主题的美是独具一格的。在这篇小说中,战争似乎总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即使是较为清晰的那一场伏击战,作者也只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来描写,不着意展示战争中本应有的严酷、壮烈和惊心动魄。作者精细的笔墨更多地用在展现以水生和水生嫂为代表的冀中儿女身上 焕发的人性美、人情美上了。正是这群优秀的冀中儿女身上迷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压制住了残酷战争,从而向我们昭示了本文美的主题:人性美、人情美是战胜战争最有效的武器。难怪孙犁也说:“我最喜欢我写新的抗日小说,因为它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 人物之美 文学是人学,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一部小说有无令人不忍释卷的魅力,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否吸引人至关重要。因此,所塑造的人物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整部小说具有美的特性的点睛之笔。 孙犁的《荷花淀》是美的典范。说它是美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孙犁在这篇小说中独创了集人美、人情美为一身的以水生嫂主要代表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小说一开篇,便将女主人公置身于一个由皎洁的月光、

把栏杆拍遍赏析

《把栏杆拍遍》赏析 作者介绍: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 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 辑、中国人民大学新 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 务理事、人教版中小 学教材总顾问。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 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多种荣誉称号。他的 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 闻的角落》、《新闻 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 主攻山水散文,深得 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 散文,特别是历史伟 人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 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 《人杰鬼雄》、《当代 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 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 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 《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一员武将的故事,要多少次沙场浴血方得写成,而一个诗人的成名,往往比一武夫更受 时势的折磨与煎熬。积三百年社会动荡产生的诗人加武将的辛弃疾,又 一次走入作家笔下, 被梁衡以一曲《把栏杆拍遍》唱响。梁衡没有把笔力下在赏析辛氏一首 首名篇佳句上,是 从中看出沙场剑气,看出义胆秋霜。在慨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营”的拳拳爱国情同

小二黑结婚赏析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代表作,也是解放区文学的典范之作。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 《小二黑结婚》作于1943年春,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体现他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他被称为“地摊文学家”。 小说塑造了三组各具特色的人物。 A.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新代农民的典型,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在掌握自己的命运,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传童养媳时,小二黑含糊地说;“您愿意养,你就养若,反正我不要”。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一个旧军官做续续时,小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两人并在斗争中,自由恋爱结婚。反对封建迷信。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开始厌恶。反对父亲的迷信行为。小芹也对她母亲的弄神行为不予理睬。反对恶势力。当恶势力金旺、兴旺利用被窃取的职权设下圈套。斗争小二黑和小芹时,他们毫不示弱,敢于面对面地以理抗争。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自身的旧思想和旧道德,树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B.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 他们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便养成了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性格。 二诸葛迷信思想报重。“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包办儿子的婚姻,给小二黑找了个七、八岁的童养媳。在恶势力的面前不分是非,软弱屈从,只会哀求“恩典恩典”。三仙姑好吃懒做,用迷信唬弄人,装神弄鬼骗取钱财。包办婚姻,给小芹找了旧军官;心理“变态”,讲究不合时宜的穿戴打扮,对小二黑和小芹表现出一种极不正常的心理和感情。两个落后农民,他们的思想都与新的时代格格不久但他们毕竟是受封建毒害的善良农民,他们的思想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作品的结尾,三仙姑改变了打扮,二诸葛也撤去了香案。 C.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金旺兄弟利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的保守思想摄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但他们最终还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思想意义:小二黑和小芹的胜利说明人民政权是人民实现自主婚姻的最可靠的保证。同时它也揭示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已经不只是他们个人的事情,他们斗争是解放区人民反霸除暴的民主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社会建立新的婚姻观念,消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作品也表达了作者的一个隐忧,那就是,基层政权有可能会被封建恶势力所把持。金旺和兴旺这两个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薛东娥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 薛东娥 (XX师X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XX XX 714000) 摘要:赵树理与高晓声都成功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典型,他们笔下的农民形象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封建意识、命运在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都体现了出来,但是因时代环境的不同,他们笔下农民的命运、人物关系、人生追求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赵树理;高晓声;农民形象;分析;比较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高晓声之所以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两位圣手”[1]108,是因为他们笔下的农民形象多种多样、栩栩如生,如二诸葛、三仙姑、小二黑、李有才、李顺大、陈奂生、X兴大等人物形象已深烙于读者心中。然而因时代环境、学识修养、才情秉性等等的差异,赵树理、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形象又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一、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是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社会变革,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生活,展示了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他着力表现的是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毁农村封建残余势力,走上彻底翻身的解放道路。他笔下的“老一代农民形象”:如二诸葛、三仙姑、老秦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新的困扰与痛苦。还有年轻一代的农民“新人”形象:如小二黑、小芹、李有才等,他们都是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很自然地根植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着深厚的生活根据。以下以小二黑、李有才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 1.小二黑形象 小二黑是赵树理笔下的新一代农民,他年轻、积极、热情、聪明能干。他没有上过学,六岁时二诸葛教他识字,像那些算属相、卜六朲课、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喜得二诸葛常把他引到人前卖弄。到了十三岁时小二黑知道这些东西不好,于是再也不信他爹的鬼八卦。长大后在一次反“扫荡”时,小二黑打死了两个敌人,因而获得了特等射手的奖励。从中可以看出,小二黑不仅聪明能干,还不迷信。在爱情问题上,他坚决抵制父母的包办婚姻,坚持自由恋爱,在众多的仰慕者中,只对X家峧伶俐乖巧的小芹姑娘情有独钟。面对父亲二诸葛一意孤行收养童养媳的行径,小二黑说“你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为了自己的幸福,小二黑敢于同信奉封建保守思想的老一代

《才子赵树理》阅读答案

《才子赵树理》阅读答案 《才子赵树理》阅读答案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里字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癆”字,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癆’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癆’,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

赵树理和老舍小说创作中的民族化、大众化之比较分析

赵树理和老舍小说创作中的民族化、大众化之比较分析 摘要:赵树理和老舍小说中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有同有异,二人小说创作中有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特色。二人小说模式之同,源于他们对中国小说的情有独钟;二人小说模式之异,源于各自所处的现实环境及个人艺术气质的不同。他们致力于通俗的大众文艺创作,适应并提高了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赵树理;老舍小说;民族化;大众化 Abstract:There ar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nationalization and Popularity of zhao shu li and lao she's novels.The features of nationalization and popular in these two writters's works are vivid. The similarities of writting mode lies in that they both love chinese novels deeply, while the differences of writting mode origin from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 qualities. In one word, the two writters devote their time to the creation of popular works and improve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broad masses. Key words:Zhao Shuli; Lao She novel; nationalization; popularity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赵树理同志身高而瘦。面长鼻直,额头很高。眉细而微弯,眼狭长,与人相对,特别是倾听别人说话时,眼角常若含笑。听到什么有趣的事,也会咕咕地笑出声来。有时他自己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也会咕咕地笑起来。赵树理是个非常富于幽默感的人。他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聪明,精细而含蓄,不是存心逗乐,也不带尖刻伤人的芒刺,温和而有善意。他只是随时觉得生活很好玩,某人某事很有意思,可发一笑,不禁莞尔。他的幽默感在他的作品里和他的脸上随时可见(我很希望有人写一篇文章,专谈赵树理小说中的幽默感,我以为这是他的小说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赵树理走路比较快(他的腿长;他的身体各部分都偏长,手指也长),总好像在侧着身子往前走,像是穿行在热闹的集市的人丛中,怕碰着别人,给别人让路。赵树理同志是我见到过的最没有架子的作家,一个让人感到亲切的、妩媚的作家。 树理同志衣着朴素,一年四季,总是一身蓝卡叽布的制服。但是他有一件很豪华的“行头”,一件水獭

皮领子、礼服呢面的狐皮大衣。他身体不好,怕冷,冬天出门就穿起这件大衣来。那是刚“进城”的时候买的。那时这样的大衣很便宜,拍卖行里总挂着几件。奇怪的是他下乡体验生活,回到上党农村,也是穿了这件大衣去。那时作家下乡,总得穿得像个农民,至少像个村干部,哪有穿了水獭领子狐皮大衣下去的?可是家乡的农民并不因为这件大衣就和他疏远隔阂起来,赵树理还是他们的“老赵”,老老少少,还是跟他无话不谈。看来,能否接近农民,不在衣裳。但是敢于穿了狐皮大衣而不怕农民见外的,恐怕也只有赵树理同志一人而已。——他根本就没有考虑穿什么衣服“下去”的问题。 他吃得很随便。家眷未到之前,他每天出去“打游击”。他总是吃最小的饭馆。霞公府(他在霞公府市文联宿舍住了几年)附近有几家小饭馆,树理同志是常客。这种小饭馆只有几个菜。最贵的菜是小碗坛子肉,最便宜的菜是“炒和菜盖被窝”——菠菜炒粉条,上面盖一层薄薄的摊鸡蛋。树理同志常吃的菜便是炒和菜盖被窝。他工作得很晚,每天十点多钟要出去吃夜宵。和霞公府相平行的一个胡同里有一溜卖夜宵的摊子。树理同志往长板凳上一坐,要一碗馄饨,两个烧饼夹猪头肉,喝二两酒,自得其乐。

赵树理之《锻炼锻炼》读后感

赵树理之《“锻炼锻炼”》读后感 《“锻炼锻炼”》作者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发表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而蜚声解放区文坛。建国后出版短篇小说集《下乡集》、《赵树理小说选》及长篇小说《三里湾》、长篇评书《灵泉洞》(上)等。赵树理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坚持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同时,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努力使自己的创作与农民的阅读心理、欣赏习惯相一致。这种创作追求使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赵树理的短篇名作《“锻炼锻炼”》,首刊于1958 年8月号的《火花》杂志,紧接着《人民文学》在9月号上转载,当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九五八年短篇小说选》,将其作为“头题”佳作收入选本之中。这篇很有特色的小说在读者中间反响热烈,但也存在不同意见。《文艺报》1959年春召开座谈会,并辟“文艺作品为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专栏,以7、9、10三期相继发表12篇文章,对此篇小说展开争鸣,另在《火花》、《人民文学》、《北京文艺》等杂志也发表了评论。 在讨论中,大多数意见持肯定态度,认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相当生动地描绘了农村中象“吃不饱”“小腿疼”这一类农村妇女与基层干部的形象。但是,在反“右倾”的政治背景下也发表了一些偏颇意见,认为《“锻炼锻炼”》不但不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说成丑化农民和歪曲了现实。到了“文革”前夕的反对“修正主义”时,将这篇作品以及赵树理的《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等表现“实干”、讲究“实利”的几篇小说,诬称为“中间人物论”的代表作。在十年浩动中,赵树理这位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作家竟被打成“黑作家”,“叛徒”,“写中间人物的祖师爷”,关押批斗,含冤而死。

当代文学 赵树理 《三里湾》

浅析《三里湾》的叙述和人物艺术 中心摘要:《三里湾》是赵树理的一部长篇小说,本文尝试从叙述艺术和人物艺术两个方面解读《三里湾》,叙述艺术主要讲叙述者和叙述结构、情节安排,人物艺术方面则从民间性、人物塑造和人物绰号入手,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赵树理以及他的作品《三里湾》。 关键词:《三里湾》;叙述者;人物;绰号 一、叙述艺术 1.叙述者:赵树理是中国现代农民作家之一,创作了很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通俗易懂的小说,《三里湾》就是其中之一。赵树理很多小说都采取全知全能的说书人视角,所谓说书人视角,是指小说的叙述者不受任何限制,在故事之上,能够随意出入故事人物的内心,无所不知,亦无处不在。叙述者对环境、事件和人物无所不知,可以不受任何时空限制,从一个故事跳到另一个故事,或者从现在说到过去再回到现在,即使跨越幅度过大,读者也不会感到诧异,这样有利于故事的叙述,并且容易被群众所接受,拉近文学和群众的关系。《三里湾》这部小说一开头就有了说书人叙述的倾向。文章开头,“从棋杆院说起”,这一个“说”字就暗示了叙述者的说书人身份,小说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读者也就变成了听众,虽然没有传统的显性书场,但小说一开始就拟定了一个“说——听”的隐含书场格局,这也为接下来故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叙述者在故事之上,对故事的发展了如指掌,又可以随时走入并窥视人物内心,便于故事的叙述和小说的写作,而且以说书人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更符合大众的阅读兴趣和审美习惯。如小说第四节:“想知道玉生为什么和他媳妇打起来,总得先知道这两个人是两个什么样的人”。[1]([1]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8.)这句话和传统说书人讲故事的方式极为相似,以叙述者主动提问来引出故事,有利于将人物的过去和现在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讲述清楚,既传递出说书人的声音,也展示了说书人的全知视角。用其他的叙述手法,小说的叙述有时候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但是如果“叙述者>人物”,即用说书人手法来叙述,叙述者知道的比故事人物知道的都多,这样故事中好多人都觉得奇怪,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疑惑,待叙述者借金生之口做出了解释之后,大家就会弄明白。 2.叙述结构、情节安排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作家的人生经历也会影响他的小说创作。赵树理是一位农民作家,他的小说在内容方面和结构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为农村农民写作的烙印。下面是对赵树理小说尤其是《三里湾》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更好地读懂作品。 (1)《三里湾》中的连叙方式 赵树理说过:“我写的东西,大部分是想写给农村中的识字人读,并且想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人听的,所以在写法上对传统的那一套照顾得多一些。”[2]([67]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4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7.)为了照顾农民的阅读习惯,赵树理比较注重叙事的连贯性,即开篇一定要交代清楚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赵树理的小说多数采用了传统的连贯叙事模式,前因后果交代得较为清楚,通俗易读。主要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的潜在读者是农民,由于传统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普及的程度等原因,农民倾向于戏剧等说唱艺术。按照农民读者的习惯,“故事要连贯到底,中间不要跳得接不上气”。[3]([3]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4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9.)如第二章《万宝全》,为了照顾农民的阅读习惯,和第一章连接紧密,作者接着从王玉梅回家开始写,引出打铁的场面,写到了王宝

汪曾祺《才子赵树理》阅读答案

汪曾祺《才子赵树理》阅读答案 汪曾祺《才子赵树理》阅读答案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里字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癆”字,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癆’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癆’,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

小二黑结婚》作品赏析

《小二黑结婚》作品赏析 赵树理的创作代表了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所持有的“文艺大众化”的主张和40年代的主流政治不谋而合,被解释为一种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是最能体现毛泽东的《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其流风余韵直接影响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并以其为首开创了“山药蛋”一派,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确立自己创作风格的代表作,成名作,也是体现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完成于1943年5月,发表后一举打破了新文学和农民之间存在的隔膜,引起了解放区和国统区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 小说塑造了三组各具特色的人物。 1.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 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恶势力。 2.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 他们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便养成了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性格。 3.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金旺兄弟利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的保守思想攫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但他们最终还是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烟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所着力刻画的小二黑和小芹,是解放区农村的新人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农村新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阶段的精神面貌。小二黑、小芹的恋爱,既要面对金旺、兴旺兄弟这样的农村封建恶势力的破坏,还要面对来自父母家人基于封建迷信和旧婚烟观念而产生的阻挠,这的确是对新一代农民进步意识的双重考验。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敢爱、敢恨、敢于斗争的坚强性格和情感力量,正是对新生力量、对爱情的赞扬。作品中的二诸葛、三仙姑是作为陪衬者出现的,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却更为出色。二诸葛老实、善良、胆小怕事,然而封建思想、家长作风严重,他因相信迷信认为小二黑和小芹“命相不合”而坚决反对他俩的婚事,还给小二黑收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作童养媳,并求区长“恩典恩典”,别让小二黑和小芹成婚。这是一个在封建思想统治、封建势力压迫下软弱、迂腐的农民形象。三仙姑同是落后人物,但与二诸葛不同的是,她身上更多地体现出被封建糟粕腐蚀,并沾染了一些陋习的特征。她游手好闲、作风轻浮,竟还和女儿争风吃醋,她的变态性格使之为小二黑、小芹的自由恋爱设置了重重阻碍。二诸葛和三仙姑都是农村封建落后意识的代表人物,但作品并没有将他们作为“坏人”来加以表现,而是突出地刻画他们性格中的迷信、愚昧和落后,揭示他们心态与行为的荒唐和不合时宜,从而在善意的调侃、嘲弄和幽默中达到对封建落后的思想意识的批判。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 艺术成就:作为解放区文学的一面旗帜,赵树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独特的。《小二黑结婚》的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描写了新的天地和新的人群,反映了新的生活和主题。小说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社会关系的变革,塑造了历史变革中的农

《把栏杆拍遍》赏析

《把栏杆拍遍》赏析 梁衡是我国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中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梁衡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从事散文创作和文学理论、新闻理论研究,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他所开创的理性散文,一扫杯水波澜、无病呻吟之风,处处洋溢着积极壮美的阳刚之气。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梁衡一直坚持边写作边思考探索文学规律,他首开先河打破杨朔模式,主张散文要求真、求美、求新,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把栏杆拍遍》就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壮美之作“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

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的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领XX多人一起抗金,投奔以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辛弃疾后归南宋,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

浅谈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作者姓名:王树梅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主考学校:兰州大学 准考证号: 232306130066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雷恩海教授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10年3 月1日

浅谈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The Rhetorical Art of ZhaoShuli’s novels 王树梅 WangShumei

目录 内容摘要 (Ⅰ) 关键词 (Ⅱ) 正文 (Ⅲ) 参考文献 (Ⅳ)

浅谈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修改稿) 王树梅 【内容摘要】:赵树理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广泛的影响,他是“山药蛋派” 这一文学流派的奠基人和杰出领袖。他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在他的作品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是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为对象,为农民说话。他的小说经常采用农民群众民间语言,从艺术的角度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落后人物的成功塑造。如“三仙姑”、“二诸葛”、“吃不饱”、“小腿疼”、“常有理”……等等,几乎成了“典型共名。”这些人物分别通过情节发展,通俗恰切的语言、细腻的外部描写、传神的动作形体描写及辨证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常常被作为与其有相似特征的人们的代名词。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人物形象;艺术特点 赵树理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农民形象,特别是对农民落后人物的成功塑造。这些人物无论其是否达到了典型人物的水平,都是性格鲜明的,血肉丰满的。据统计,在他的小说中人物不下百人,给人留下难忘印象的也有几十人,如“三仙姑”、“二诸葛”、“吃不饱”、“小腿疼”、“常有理”、“惹不起”等等,几乎成了“典型共名,”常常被作为与其有相似特征的人们的代名词。正如鲁迅称赞果戈里所说的:“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他也要跟着你走,怎么摆也摆不脱。”(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5月) 赵树理认为“小说的重要人物不是写事而是写人,要通过人去教育人。”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也是形成赵树理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他说:“突出写人物无非是语言和形体,再没别的办法。”然而,赵树理塑造的人物之所以有那么长久的生命力,产生那样强烈的影响,自有其特色可寻。 一、通过情节发展来展示人物性格 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赵树理小说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尽量不由作者出面介绍、分析、评价,让人物自己“亮相”,并且通过语言、行动来展现人物性

赵树理“锻炼锻炼”

研究观点罗列 1、出处:谁的民间——从《锻炼锻炼》看赵树理小说的立场令狐兆鹏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赵树理抛弃了一切当时粉饰现实的虚伪写法,实实在在写出了农村出现的真实情况。干部就这样横行霸道地欺侮农民,农民就这样消极怠工和自私自利。农业社大跃进并没有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只能用强制性的手段对付农民。 2、出处:“集体劳动”的仪式化隐喻——论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季玢 赵树理的《锻炼锻炼》是一篇关于“集体劳动”的精神文本,小说秉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借助“集体劳动”这一神圣的仪式化符号委婉地传达了作者对于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强迫劳动行为和妇女解放之途的质疑和思考。从而对政治臆造幻景进行了深入的历史观照和理性反思。 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急剧发展和跃进,“难以从外在姿态中看到的从柴米油盐等生活细节显现出来的各种障碍,并未逃得过赵树理的眼睛。”这其中最根本的障碍就是因为国家粮食统购统销而导致的“劳动”与“收益”不对称的关系。 从农民的日常琐事出发,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去研究人,研究生活观察并批判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以及人与这些问题的关系。 3、出处:秩序隔阂与政治理想的艺术表达——重新理解《锻炼锻炼》中的三个人物形象乔亮 《锻炼锻炼》是围绕着以杨小四、王聚海、“小腿疼”为代表的三方力量在一个政治秩序与乡土秩序激烈交锋的乡村空间中发生的较量而展开的小说。乡土秩序的根深蒂固与政治权威的急待确立之间的矛盾隔阂便是小说世界和乡村现实一切冲突的根源。 4、出处:在农民与现代化之间的思考——重读赵树理的《锻炼锻炼》韩振江 赵树理透过小说发现了农业合作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即保障农村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才能促进现代化的发展。这彰显了赵树理“问题小说”在今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5、在农民与现代化之间的思考——重读赵树理的《锻炼锻炼》韩振江 赵树理透过小说发现了农业合作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即保障农村社会的公平公正才能促进现代化的发展。这彰显了赵树理“问题小说”在今天文学史的思想价值。 6、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高度统一的“曲笔”——从王聚海等人的形象塑造看《锻炼锻炼》的隐形思想 关于《锻炼锻炼》的主题思想,传统文学教材都大同小异地表述为“肯定和赞扬农业社副主席杨小四等人敢想敢干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批判社主任王聚海‘和事不和理’的工作方式”,本文《锻炼锻炼》的前主题思想只是正面的,表面的,显在的;作品还含有隐形的,侧面的,潜在的思想内容,即对王聚海的形象中塑造中隐含的含有肯定的褒扬的潜在思想,对杨小四等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则潜藏着批评针砭的思想内容。 7、赵树理的反讽式小说——对《锻炼锻炼》的叙事学分析白春香 在《锻炼锻炼》中,如果说批判“和事佬”工作作风所谓创作意图只是这个文本适应于当时政治的外包装的话,那么,“隐含作者”通过事件的声音所传达的农村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

《小二黑结婚》赏析

《小二黑结婚》赏析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二黑结婚》 原为短篇小说,赵树理作。1943年发表。小二黑与同村姑娘小芹自由恋爱,遭双方家长反对。坏分子金旺兄弟因调戏小芹不成,以捉奸为名,将二黑和小芹抓起来。区长明察,关押金旺兄弟,支持二黑和小芹结婚,并对双方家长进行了教育。 后此剧系襄武秧歌剧目。 1943年秋,由张万一、李森秀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分别改编。 作品背景 1943年,在中共北方局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赵树理在奉命深入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农村搞调研时,听到了一对青年男女岳冬至和智英祥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双方父母等的阻挠,以致岳冬至被人打死的悲剧故事。于是,自小就生长在山西这片沃土上,有着深厚生活积淀的赵树理即以此为原型,很快创作出一部鞭挞封建思想、赞扬婚姻自主的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首先将这部小说手稿送给北方局秘书长兼党校教务主任杨献珍审阅。杨献珍读后,认为这是一部通俗活泼、格调清新的好作品,便将它推荐给了在北方局妇委会工作的浦安修。 作为八路军副总司令兼中共北方局代理书记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在工作之余,还有一项为丈夫搜集、提供好书的特殊任务。在那个好书匮乏的年代,当彭德怀一见到《小二黑结婚》,便喜不自禁地与妻子连夜拜读,仅用一个晚上就看完了,并拍案叫绝,大为赞赏。根据彭德怀的意见,浦安修立即向太行新华书店负责人建议尽快出版该书,并特别强调彭德怀和杨献珍是如何如何的欣赏、重视该书。但过后却迟迟不见结果。 于是,杨献珍和浦安修将此事向彭德怀作了汇报,以求支持,彭德怀便当面为该书题词:“像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作品还不多见。”并特别解释说是他着眼于“调查研究”的题词或许能起点作用,对于不懂文艺的自己来说,这是头一次如此“班门弄斧”,但愿也是最后一次。尔后,彭德怀又专门请中共北方局宣传部部长李大章将自己的题词转交给太行新华书店。这样,《小二黑结婚》很快于同年秋

“才子赵树理”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湖北卷)

(湖北卷)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 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口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了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酒。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16.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赵树理喜爱民间戏曲,唱念做打样样都会,一个人能演活一台戏。 B.赵树理的字写得好,是欧体字的底子,结体也很有个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