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圣叹批《西厢记》“拷艳”一折细读-2019年文档

金圣叹批《西厢记》“拷艳”一折细读-2019年文档

金圣叹批《西厢记》“拷艳”一折细读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中讲述:在唐代,张生进京赶考,路过河中府,想顺便探望一下朋友白马将军杜确。听说普救寺是当地的名胜古刹,闲中便往一游。游玩之时,蓦然间遇到一位绝色佳人。原来这位佳人乃是崔相国府的小姐莺莺,身边陪着的是丫鬟红娘。此刻她正与母亲崔老夫人护送其父棺柩至博陵安葬,为乱兵所阻,只得在普救寺的西厢暂住。为了能够接近莺莺,张生也在普救寺住下。二人日久生情,私自结合。最后,张生与莺莺经过了重重阻碍,在红娘的帮助下,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看金圣叹批点的《西厢记》,更能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拷艳"一般被称为"拷红",而金圣叹取名为"拷红",可见他是从故事背后的意蕴入手,而不是简单根据故事情节取名。从这一点上,便足以见得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很多看似普通寻常的句子,都能够让他读出另一番韵味,更不要说他对于戏剧人物塑造、情节结构、故事发展等方面的高见了。细读《金批西厢》,想便可以获得"金针"[1],学到故事背后更多的东西。下面就细细品赏一下金圣叹批"拷艳"这一折。

金圣叹的评批形式有三种:一是在每卷和每折前都有总论,被称为"前评";二是段落评论;三是夹批,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金圣叹都能发出一通品评。读罢全书,笔者印象最深的便是金圣

叹对于"拷艳"一折的前评。这一折的前评并不像其他前评一样涉及戏剧创作理论、人物塑造品评等,而是写了三十三件快事。酷夏暴雨、故友忽至、背书烂熟、奸人猝死……金圣叹用他那简洁而又极具感染力的笔调一一列举,每一则小快事都令人拍手称绝。最令笔者惊叹的是他将读"拷艳"也列入快事之中,细细想来,"拷艳"中红娘的对答如流、势如破竹之气不令人痛快么!圣叹之评书奇哉异哉,其读书之感受也必和他对万事万物之感受相通,这是属于作家和批评家的敏感和敏锐,凡俗之人又怎能有这般细腻的心思。

莺莺和张生从相遇到酬诗,经历一番曲折的心思传递,终于月明之夜圆了春宵一刻的美梦,故事发展到这里,也要被老妇人发现了。"拷艳"写的就是老妇人拷问红娘的过程,这一折也算得上是戏剧的高潮了。崔张的结合推动了剧情发展到一个接近高潮的位置,之所以还没有到达高潮,是因为戏剧的冲突并不是在此刻强烈地展现出来,而就是在"拷艳"一折里,老夫人的阻挠同崔张的结合才鲜明地体现出冲突,连观众都会揪着心想老夫人发现了怎么办,这对有情人究竟会有怎样的结果。故事该何去何从,将取决于这一折如何发展。

红娘得知老夫人要拷问,书中先是对红娘的内心独白做了一番描写。

[斗鹌鹑]:止若是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你止合带月披星,准许你停眠整宿。[2]

笔者个人读这段,只觉是红娘微微有些埋怨莺莺和张生贪图欢乐,而金圣叹的评点却将其变得开阔:"独无奈世之痴男痴女,其心亦明知此为夜去明来之事,必当分外加意'带月披星',而往往至于其间,则不觉不知自然都必至于'停眠整宿'……只此平平六句,而一切痴男痴女,狂饮颠倒,无不写尽。"[2]金批之语,道出了文字之外的意蕴,王实甫字面是写红娘追怨莺莺,实则是从侧面表现出莺莺和张生的情深缠绵。

接下来,红娘在心中模拟了一遍老夫人审问她的情形,想自己该怎样作答。而那句"便于他个知情的犯由"[2]则奠定下了这一折红娘的应对举措。真的是如金圣叹所言:"《西厢记》从前至后,誓不肯作一笔钝置也。"[2]

[调笑令]写了红娘回忆每晚月夜下自己站在窗外静候,把绣鞋而都冰透。这一来是写红娘在促成这对恋人的不易,二来金圣叹从文章结构来看,这一曲补充了前面《酬简》无暇写红娘之空白,再一次体现了王实甫构文之严密周全并且不露一丝一毫之刻意,全在无意间自然补充,真是不能不令人佩服。

第二段描写老夫人审问红娘的经过,这二人间精彩的对白,将戏剧推向了高潮。老夫人开口便称其为"小贱人",异常凶狠。而红娘扔不是说,声称"不知罪",抵赖了几句,老夫人马上就举出了人证。这一回合,算是老夫人胜出了,红娘的抵赖在铁证前败下阵来,看她又能如何争辩呢?金圣叹在此处的品评甚是有趣,他叫读者快合上书本,自己先想想红娘要怎样向老夫人细细

道来?并举出了几大世间可惜之事:"盖天下最可惜,是迢迢长夜,轰饮先醉;见绝世佳人,疾促其解衣上床;夹取江瑶柱,满口大嚼;轻将古人妙文,成片诵过。"[2]并说这些都是"上犯天条,下遭鬼谬之事",读罢我便会心一笑,自然也懂得金圣叹为何叫人掩卷遐想了,再次为金圣叹的敏锐而感慨,也可见他是一个十分懂得生活之人。

红娘"招供",却并没有完全说实话,而是巧妙地摆脱了自己的责任。[鬼三台]里几个连续的"他说",便将老夫人的注意力都引到张生的身上,红娘也就趁着老夫人的追问,说出了"他两个经今月余只是一处宿",就是这么平淡的一句,普通读者断断不会留意。而金圣叹评曰:"夫人疑有这一夕,便偏不说这一夕;夫人疑只有这一夕,便偏要说不只这一夕,纯作天仙化人,明灭不定之文。"[2]经他如此分析,红娘的聪明伶俐立刻显现,她对老夫人的心思倒也猜的透,二人像是打了一场心理仗,对话到此,老夫人仿佛是只有接受现实的份了。但是老夫人又怎肯轻易放过红娘呢?就在这紧要关头,红娘迅速来一句"夫人你得好休,便好休,其间何必苦追求"[2],金称之为"忽然过接,疾如鹰隼"[2],但笔者认为这句接的并不忽然,绝对是于情于理都合适,若是等着老夫人插进话来,岂不又是一番辩驳?不如抓紧劝老夫人成全了二人。这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红娘计策--把罪过加到老夫人身上。

红娘指出了老夫人一系列的错误,她的一番伶牙俐齿早就让

老夫人憋的哑口无言,但她还依然不给老夫人留喘息的机会,指出老夫人的错误之后立即提出了平息事端、求得长远的解决方案,并具体分析了如果不接受这个方案的两个恶劣后果。这个方案兼顾老夫人和崔张两方面的利益和名誉,理由充足,使处于盛怒但又束手无策的老夫人的头脑冷静下来,感到红年的建议确实是个万全之策,才不得不当场心服口服地承认:"这小贱人也道得是。"精彩之处,就是红娘的理由都是扣着封建道德的高帽子,使得一件本不符合封建道德的事成为了合理之事,让老夫人感到若是不准许,便是怎样都在情理上讲不通。笔者看着也暗暗为红娘叫好,金圣叹更是说:"人若胸膈有疾,只需朗吟《拷艳》十过,便当开豁情利,用无宿物。"[2]

第三段写红娘奉老夫人之命先后唤莺莺、张生前去听训,莺莺怕羞,张生惶恐,都被红娘讽刺、抢白。老夫人允婚之后,又责令张生上朝取应,否则不招白衣女婿,显得非常顽固保守,增强了戏剧冲突,迫使崔张在热恋中离别。这折戏可谓是一波三折,在这其中塑造的红娘是个临危不乱、智勇双全、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见义勇为的美丽聪慧丫鬟,我想唯有《红楼梦》中的那些丫鬟们才能和她相媲美吧。

金圣叹批《西厢记》,不是机械地用严格的学术标准评点,而是用心去评点,耐心地品味每一折、每一段、每句话甚至是每个字。《西厢记》在他的评点修改之下,其实是一番新的创造。而后人再读《西厢记》,也应同金圣叹一样,产生自我的观点,

对作品进行不断的再创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