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中级导游员《导游知识专题》考试大纲(试行)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主要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中国戏剧的特点、主要剧种、流行地区和代表剧目,中国书法的特色、汉字书体类别、代表人物和著名书法作品,中国绘画的特点、分类、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国戏剧、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水平。

考试内容:

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社会意识)四种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六大特色。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了解夏代之前"公天下"的"禅让"思想,"三易"之名及"儒易"、"道易"和"学理易"、"术数易"的区别,"五行"、"阴阳"学说产生形成的过程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名家、农家,"为我"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流派,孔子学说和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老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方法和魏晋玄学"贵无"、"贵有"理论的实质以及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

熟悉"八卦"的创造者,墨家、兵家、法家的创派时间、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要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名、记录其理论的有关典籍、孔子的认知、教育观和"仁学"的"仁"所包涵的内容、"礼治"的功用、孟子的"民本"、"性善"说和儒家学派在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的四种形式,"道"的本质及道家以柔克刚、奇正互变的辩证思想、庄子"自恣,适己"、"大智"、"物化"、"游世"的思想要义以及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主要经典;

掌握八卦所代表的八种自然事物和现象,"五行"所代表的物质元素及其相生、相克关系,孔子修身观的要义、孟子在修身时所提倡的“三不能”、"苦劳饿空乱"名言、儒家学派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的代表人物及理论的核心要点,道家学派在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及有关著作,佛教思想流派中净土宗、禅宗的要义以及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

三、中国戏剧

了解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京剧产生、发展情况和现存的地方主要剧种以及中国话剧的基本情况;

熟悉不同阶段出现的戏剧的不同形式、京剧"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老三鼎甲"("老生三杰")、"后三鼎甲"("老生新三杰")、"四大须生"及"海派" 著名演员、京剧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以及昆剧、黄梅戏、豫剧、越剧、粤剧、秦腔、川剧、汉剧、晋剧、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藏戏、评剧等地方剧种的腔调特点与田汉、曹禺及其话剧代表作;

掌握京剧传统剧目数量与"四大名旦"的有关知识、京剧角色种类、脸谱的象征意义、"四功五法"概念、我国主要地方剧种产生的时代、流行地区、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

四、中国书法

了解汉字的起源、古文字和今文字的涵盖范围,构成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和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成就以及欣赏书法的三个"性"及五个"美";

熟悉广义和狭义大篆的概念,笔墨、笔韵对书法视觉形象美和书法艺术的意义和书法作品神韵美的内容;

掌握大、小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草,今草)的产生时代和其不同风格流派、代表人物、著名书法作品。

五、中国绘画

了解历史上对中国画的不同分类、中国绘画流派和中国绘画的评价以及西方油画的简单历史;

熟悉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技法的特点,院体画、水墨画、壁画、年画、风俗画、画像石与画像砖的概况,西方油画与中国画在写意与写实、点线与块面、层墨与色彩、构图虚与实、画面组合(诗、书、画、印、签名)复杂与简单、技法的笔墨有无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如何欣赏中国画的笔墨、画法,如何欣赏画面上诗、书、画、印的组合和"留虚",以及如何评价中国画的气韵和意境;

掌握院体画、水墨画、壁画、年画、风俗画、画像石与画像砖等基本画科的分类(人物、山水、花鸟、界画)与基本技法的分类(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以及文人画的主要特征,"元四家"、"吴门画派"("明四家")、清"四憎"、"四王"、"扬州八怪"、"海上画派"、"岭南画派"、20世纪"传统派"、20世纪"中西融合派"、"江苏画派"、"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名作与作者以及对中国绘画"诗情画意"的欣赏。

专题二:宗教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产生、传播、消亡的条件及其性质、功用及其基本教义、经典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在正确认识宗教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尊重国内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正确宣讲我国宗教政策和宗教文化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

了解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熟悉其存在、消亡的基础、条件及宗教的实质、功用,掌握学习宗教文化知识的目的。

二、中国的佛教

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四圣谛"中各谛的内容、"八戒"、"十戒"、"具足戒"、度牒、僧服与饮食、寺院制度的内容和云南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制度以及佛教对汉语、文学和古代其他艺术的影响;

熟悉佛教传入中国的三条路线和所形成的三大系,佛教"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要义,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五戒"的含意,"纳衣"、喇嘛装所属僧别,"十方丛林"和"子孙院"的区别以及佛教对格律诗(包括词)形式、对山水诗、禅意诗、志怪小说、神魔小说和说唱文学,对佛塔建筑、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的影响;

掌握佛教完成中国化过程的标志,中原佛教八大宗派的创派人、祖庭,藏传佛教四大宗派名称、格鲁派创立人,云南上座部佛教中西双版纳地区的两派名称及其主张,藏传佛教各派别名及取名的因由,佛教"三法印"的内容、大藏经的组成以及对汉语词汇、句序、声韵、四声影响的典型例证。

三、道教

了解道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情况,道教神学的创世思想、重己贵生、长生不老的人生观,有无双遣、心道相通的认知观(悟道观),《中华道藏》的价值,内丹道派的性命双修论、全真道的识心见性说与道教的服食以及道教对政权更迭、政治制度、社会伦理、节日、禁忌、风

俗、音乐等的影响;

熟悉道家与道教的联系与区别、道教的根本信仰与最高目标、道教产生发展经历的五个阶段,唐代至北宋、金、元、明历代所编道藏的名称与价值以及道教哲学对宋代理学的影响,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对二十八宿、北斗星的测定绘图,珠算之法,平面成像,凸透镜原理的发现,对水法炼铜技术,计时秤漏,飞行机械发明等做出的贡献;

掌握道教的创立人、创教时间、地点,"五斗米道"(天师道)、"太平道"、"新天师道"、"茅山上清派"、"太一道"、"大道教"、"全真道"等教派的创派人、创立时代,道教人士在中医医学方面著名的人物与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世界级成就,在四大发明中对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发明的贡献,以及有关道教内容的著名小说和对唐代著名诗人、词牌名称、永乐宫绘画、晋祠雕塑和民间习俗的影响。

四、中国的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入、传播和在中国的教派,伊斯兰教教义一般内容,伊斯兰教经典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古兰经》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圣训》的基础知识;

熟悉伊斯兰教一般认为的传入时间、传入路线,我国伊斯兰教的"三大教派"、"四大门宦"名称和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五功"的概念;

掌握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情况。我国大多数信徒为逊尼派、少数为沙斐尔派和苏非派的状况,以及《古兰经》与《圣训》的内容实质及其关系。

五、中国的基督教

了解基督教传入中国的一般情况及其教义的一般内容;熟悉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派别、名称,其第二、三、四次传入中国的时间、主要教派,基督教"三位一体"信条、上帝创世说、赎罪说、末日审判说以及"圣经"的涵义,"旧约"、"新约"的由来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掌握基督教的"三自"原则。

专题三:建筑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建筑的总体特征、基本要素、主要类型、各类建筑(宫殿、园林、宗教、陵墓

、工程、居住)的类型、功能、特征和代表性建筑等,以及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国旅游城市类型、大陆与港台标志性建筑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国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演进的四个阶段,中国南北地区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美学特征和不同单体建筑的名称;

熟悉中国建筑演进不同阶段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局手法和形成背景,风水论对中国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中国建筑的基本构件,五大建筑装饰类型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十大功能性类型;

掌握中国建筑在各阶段的风格特征、类型和主要营造技术,中国建筑的主要文化特征,在结构和空间上的处理方式与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广泛应用的原因及其优点,中国建筑基本构件的含义与功能,不同建筑装饰类型的艺术处理以及各种单体建筑的类型和功能。

二、宫殿(坛庙、祠堂、书院、会馆)建筑

了解中国宫殿的形制演变趋势;熟悉宫殿的内外陈设;掌握宫殿的各种布局特征及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和秩序观念,宫殿、坛庙、祠堂、书院和会馆的定义、功能、特征及其代表性建筑实例。

三、园林建筑

了解中国园林的发展过程;熟悉中国园林各发展阶段的造园特点,中国园林的五大组成要素和各类造园手法;掌握中国园林的不同分类和相应类型,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征和内涵,园林五大组成要素在造园中的作用,各种造园手法的含义和在意境营造上所起的作用以及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典型实例。

四、宗教建筑

了解中国三大佛教建筑、道教建筑的类型和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两个体系以及中国佛塔的起源与发展;

熟悉各种宗教信仰对中国建筑类型的影响,石窟的功能、分布范围和著名实例,中国寺庙的形制演变,佛寺的三种类型与其代表名寺,幢的起源和演变,道观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佛寺的差异,伊斯兰教建筑的特征,天主教在中国的早期营造活动与其教堂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掌握佛教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唐代佛寺的特点和明代以后 "伽蓝七堂"式布局特点,三类佛寺的建筑特征,佛塔的不同类型、特点和代表作,道教建筑、现存较大规模伊斯兰教建筑的著名实例以及基督教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其典型实例。

五、陵墓建筑

了解中国陵墓的分布情况和各朝代规模宏大的陵墓实例;熟悉其功能和在建筑上的相应处理方式以及中国陵墓的主要类型;掌握不同朝代陵墓建筑的艺术特征、墓室内部的结构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陵墓实例。

六、工程构筑

了解军事构筑的起源;熟悉中国桥梁建筑的不同类型、功能,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类型,军事构筑的发展演变和功能作用;掌握中国桥梁的造型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代表性实例、不同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和著名实例以及长城的建造历程、军事意义及其著名关口。

七、居住建筑

了解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演变历程;熟悉早期人类居住的主要形式、构成要素与特点,中国传统住宅布局类型,近代乡土民居的各类代表性流派,官僚府第和庄园的演变发展过程;掌握木构架建筑技术的提高对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影响,中国住宅结构的主要类型,中国特殊建筑形式的分布范围和结构特征,中国传统住宅布局特征,近代乡土民居的形成背景、结构布局和整体特征以及近代官僚府第、地主庄园的典型实例。

八、城市

了解早期城市的起源,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的规划特点,香港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背景和台湾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建筑风格的产生背景;

熟悉邺城和汴梁的规划格局和对后世的影响,元大都的规划特点,中国近代传统城市的格局变化,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和现代城市建筑各阶段建筑风格的文化背景,中国当代旅游城市的四种类型以及香港标志性建筑实例;

掌握中国古代城市格局的特征,中国近代城市建筑三种类型的演变过程和著名实例,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三个阶段建筑风格的含义、特征和代表实例,中国四种类型旅游城市的定义和代表实例以及代表台湾各时期建筑风格的实例。

专题四:饮食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传统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知识及其内涵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宣讲中国饮食文化的水平和鉴赏与品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饮食文化概论

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模式的形成、饮食文化的概念、饮食文化的两大体系;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掌握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

二、食文化

了解中国烹饪起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面点的发展演变、小吃的概念与地方代表品种;熟悉我国四大菜系、菜肴的构成与命名,筵席的组合原则和组成格局,七种面团的特性与代表品种;掌握菜肴的鉴赏方法。

三、酒文化

了解酒的起源和发展,酒的酿造工艺和保健功用,主要世界名酒以及感官品评的原理和方法;熟悉酒的六种分类方法,中国著名啤酒、葡萄酒、果酒的品牌和感官品评的程序;掌握酒的文化魅力(酒人、酒事、酒礼、酒俗)和中国著名白酒的品牌。

四、茶文化

了解茶叶的分类和茶具的种类以及中国茶道的精神;熟悉茶叶的不同命名方法和代表性茶种以及我国七大茶类的特色、基本工艺和代表性茶种;掌握各类茶的冲泡技法以及茶的营养成分与疗效。

专题五:武术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武术和武术文化的基本概念、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中国武术主要流派的认识水平,以促进考生对武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考生的武术鉴赏能力。

考试内容:

一、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中国武术的历史演进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熟悉各历史阶段武术文化的发展原因及其特征;掌握武术与武术文化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

了解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熟悉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掌握中国武术文化的伦理思想。

三、中国武术主要流派的特点及鉴赏

了解中国武术主要流派的特点;熟悉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流派的技击特征;掌握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流派的比较差异。

专题六:中医学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医学的概念、起源、形成,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以及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分类、部分常用中成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中医、中药治疗原理的认知和工作中的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中医学的起源与形成

了解中医学的起源、形成;熟悉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中医学著作的历史年代、医家或作者以及金元时期?quot;四大家"医学流派;掌握中医学的概念。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了解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熟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掌握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基本含义。

三、中药基本知识介绍

了解中药的概念、中药的四气、成品药的剂型和部分常用中成药;熟悉中药的功效分类和代表性药物。

专题七:陶瓷鉴赏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文化特质、艺术成就、产品和技术输出,景德镇传统名瓷与艺术特点,紫砂陶器的起源、特色、功能、艺术成就及其与茶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各著名窑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瓷器的仿制、鉴别与选购的一般方法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陶瓷器基本知识的认知、宣讲、鉴别和促销能力。

考试内容:

一、中国陶瓷概述

了解中国陶瓷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中国陶瓷的文化特质及其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熟悉中国陶瓷及制瓷技术对外输出的基本情况,掌握唐代以后中国瓷业格局的演变情况。

二、景德镇瓷器鉴赏

了解青花瓷器的产生时代,釉上彩瓷器发展的大致过程,玲珑瓷器的产生原因和艺术特点,颜色釉瓷器的发色原理、基本分类以及薄胎瓷器、综合装饰瓷器的基本概念;

熟悉不同时期青花瓷器装饰风格的演变,粉彩瓷器的产生背景与装饰特点,薄胎瓷器的一般工艺过程、技术要求及其所体现的古代制瓷技术的高度成就;

掌握青花瓷器的定义、基本特点、青花瓷器产生的意义及其艺术成就以及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瓷器发展的基本历程。

三、宜兴紫砂陶器鉴赏

了解宜兴紫砂陶器发展的本源及其与原料、饮茶风俗的关系;熟悉紫砂具备的工艺性能及紫砂壶的制作原理与精加工工序;掌握紫砂壶的良好功能、紫砂材质美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成就。

四、其他名窑瓷器鉴赏

了解各重点窑口的分布区域及烧造的起迄年代,唐三彩陶的产生背景及其工艺、艺术特点;熟悉并掌握唐?quot;南青北白"瓷业格局和宋代五大名窑、六大瓷系代表性窑场,以及建窑、德化窑、石湾窑等产品的基本特点、技术和艺术成就及其在建国后的恢复与发展情况。

五、瓷器鉴别与选购的一般方法

了解仿制瓷器的历史,熟悉瓷器鉴别的主要内容和古瓷鉴定的主要依据,掌握选购瓷器的一般方法。

专题八:珠宝玉石鉴赏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珠宝玉石的概念、分类、鉴定方法、艺术与特色欣赏、加工与销售市场以及主要珠宝玉石的基本特征、品种评价胫柿考 鸬牧私狻⑹煜ず驼莆粘潭龋 蕴岣呖忌 谙蛴慰吞峁┑脊悍 裰卸灾楸τ袷 拇傧 图 湍芰Α?

考试内容:

一、珠宝玉石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珠宝玉石的含义和特性;熟悉和掌握其分类及最珍贵的天然宝石和天然玉石的名称。

二、珠宝玉石鉴赏的基本方法

了解常用的珠宝玉石鉴定仪器;熟悉珠宝玉石鉴定的要素、基本方法以及假宝石、炝色品

与拼合宝石鉴别技法;掌握珠宝玉石欣赏的依据、目的和应把握的方面。

三、珠宝玉石市场

了解世界主要珠宝玉石市场及其消费特点;熟悉我国珠宝玉石的主要产地与珠宝玉石市场的发展情况;掌握珠宝玉石选购和保管应注意的方面。

四、主要珠宝玉石鉴赏

了解钻石经济价值的评价标准,世界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主要产地,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的品种,有机宝石的品种,世界翡翠和欧泊的主要产地和品种类型;

熟悉钻石的基本特征,红蓝宝石的基本特征与其优质品种,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基本特征,金绿宝石包括的宝石的名称、基本特征,珍珠与琥珀的类型以及欧泊的价值评价依据;

掌握区别真假钻石、天然蓝宝石与合成蓝宝石的要领,评价祖母绿与海蓝宝石质量的依据和最佳品种,金绿猫眼宝石的价值评价以及与其他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的区别,珍珠和琥珀质量的评价依据,翡翠的识别、质地的优劣和颜色上的等级以及天然欧泊与各种仿冒品的根本区别。

专题九:游客心理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影响游客行为的心理因素、旅游过程中与游客沟通的基本原则、分析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方法、旅游活动不同阶段游客心理和行为的主要特征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接待技巧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在导游服务过程中较好地洞察和判断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做好导游服务工作。

考试内容:

一、游客心理概述

了解影响游客行为的心理因素的四个方面,旅游活动中人际交往的特点;熟悉认知主体的社会知觉误区、分析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方法;掌握转变旅游者态度的主要办法、与游客语言沟通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洞察和判断游客心理和行为的途径。

二、游客心理和行为的一般特征及接待技巧

熟悉游客在旅游活动各阶段的心理特征、行为表现和接待技巧以及游客的购物动机;掌握引导游客购物的服务技巧。

三、不同地区的游客心理及接待技巧

熟悉我国内地各不同地区游客的个性特征;掌握分别向其提供导游服务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我国港、澳、台地区游客的心理个性特点和我国主要客源国家游客的个性特点以及旅游接待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分别接待他们时应注意的方面。

专题十:自然旅游资源

考试目的:通过本专题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地质地貌景观资源、风景水景景观资源和奇特的大气物理现象的景观特征与其成因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生态旅游、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解与应用程度,以提高考生在导游讲解中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按照生态旅游与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要求开展旅游活动的自觉性。

考试内容:

一、地质地貌景观资源

了解熔岩地貌的类型和火山的种类,岩溶地貌的主要类型,"鬼城"的主要分布地区和鸣沙现象发生的地区;

熟悉花岗岩景观的主要特征与我国主要花岗岩山地的名称,流纹岩山地的景观特征与我国流纹岩典型山地的名称,锥状火山群与熔岩台地的主要特征和我国火山的两个活动带,我国岩

溶地貌的分布地区和著名的岩溶地貌名称,丹霞地貌的形态特征和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名称,"

鬼城" 景观的形态特征以及我国主要鸣沙地名称;

掌握花岗岩山地和石块景观、流纹岩山地景观形成的原因以及熔岩洞与岩溶洞形成机理的差别,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和腾冲火山群的形成过程及独特的景观特征,石芽、峰

丛、峰林、孤峰、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溶洞、天坑、地缝的差别与成因,桂林山水、路

南石林、黄龙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特征与成因,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与外在条件,形成“鬼

城”的必备条件以及构成此种地貌的类型以及产生沙鸣现象的几种学说。

二、风景、水景景观资源

了解地热水与温泉的区别和世界涌潮的主要发生地;

熟悉泉的类型、门类及我国涌泉与喷泉分布地区,温泉的类型和对人体的主要功能以及湖汐景观的形态特征;

掌握喷泉与涌泉的异同及其不同的成因,温泉形成的两种原因及我国受地热作用的主要温泉和受岩浆作用的主要温泉的名称,瀑布形成的几种原因以及我国和世界不同成因的代表性瀑

布,潮汐景观形成的原因和我国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形成的原因,地表水体呈现不同色彩的成

因以及九寨沟和黄龙景区的水景形态特征与形成的原因。

三、奇特的大气物理现象

了解蜃景、霞与虹的概念;

熟悉我国云海、云瀑的主要发生地,霞与虹景观的主要特征,佛光发生的环境及我国主要发生地,蜃景的类型和蜃景在我国多次出现的地区以及极光的类型、景观特征和最经常出现的

地方;

掌握云海与云瀑的主要区别与成因以及黄山云海、云瀑的主要特点和最为奇特、最为壮观的主要原因,霞与虹发生的时间、形成的原因及其出现同未来天气预示的关系,佛光形成的原

因和峨眉山出现佛光频率最高的原因,"上现蜃景"、"下现蜃景"和"侧现蜃景"出现的条件和原

因以及"蓬莱仙境"出现频率高的原因,极光现象的本质、形成的条件和原因以及我国出现极光、"白夜"现象的地方与其在夏至前后九天出现的原因。

四、生态旅游

了解生态旅游各方参与者的职责;熟悉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区别。

五、中国的世界遗产目录

了解世界遗产的由来和国际管理机构;熟悉世界遗产的类型;掌握我国迄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和其类别。

第一编汉字与导游语言

第一章汉字文化导游知识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汉字文化导游知识了解、熟悉与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汉字与旅游的关系

了解汉字的历史、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熟悉汉字的种类,能识别不同种类汉字的形体特点,熟悉汉字特点产生的修辞技巧;掌握《说文解字》(许慎著)划分的汉字六种造字方法。

第二节汉字在导游中的作用

了解汉字形体的艺术变化和汉字结构的文化功能,掌握在导游中常见的难读易错汉字的读音。

第二章导游语言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导游语言相关知识了解、熟悉与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导游词概述

熟悉导游词的含义、分类方法及其特点,掌握导游词不同语体的表达风格和导游词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导游词的表达艺术

熟悉导游词表达的特点,掌握导游词表达的基本要求。

第二编旅游文学知识

旅游与旅游文学概述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旅游文学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了解旅游文学的含义与渊源,熟悉旅游文学的特征和作用,以及导游人员应具备的旅游文学知识。

第一章至第八章

考试目的:检查考生对旅游景点诗文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一、了解选篇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二、理解选篇的内容,会讲解,会翻译。

三、掌握重点篇目,记识精彩语句。

了解篇目:

1、颐和园铜牛铭(爱新觉罗·弘历)

2、盘山道中(朱之蕃)

3、孟姜女庙联(文天祥)

4、题云冈石窟寺(宋昱)

5、游悬空寺(邓克劭)

6、青冢(王循)

7、内蒙古呼和浩特长白书院联(薛慰农)

8、长相思(鲁歌)

9、题太阳岛、松花江联(门奎)10、寒山寺联(邹福保)11、泰山刻石(李斯)12、望庐山瀑布(李白)13、少林寺寺外门石柱联(佚名)14、黄山狮子林联(毛大周)15、庐山五老峰联(佚名)16、庐山简寂观联(李渔)17、游肇庆七星岩(叶剑英)18、广州陶陶居酒家联(佚名)19、桂林独秀峰联(廖鸿熙)20、郑成功纪念馆联(郭沫若)21、武夷山-览台联(佚名)22、人月圆、泛大理海子(杨慎)23、甲秀楼(江东之)24、贵阳甲秀楼联(刘蕴泉)25、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李白)26、华山(寇准)27、天水麦积山石窟联(叶昌炽)28、青海湖拟日月山石碑联(佚名)29、说园联(王树楠)30、波密穷多宗衙门联(裕纲)

熟悉篇目:

1、天坛松月(戴梓)

2、题写长城联(罗哲文)

3、盛京旧宫再依皇祖原韵(爱新觉罗·弘历)

4、题千山景物联(尚文化)

5、泊秦淮(杜牧)

6、莫愁湖联(彭玉麟)

7、题南京长江大桥联(窦天语)

8、灵隐寺(宋之问)

9、钱塘观潮(施闰章)10、大明湖(曾巩)11、孔府大门联(纪昀)12、嵩山(顾炎武)13、龙门山色(吕维祺)14、山行(杜牧)15、衡阳南天门牌坊联(佚名)16、题武陵源联(刘新明)17、海角天涯胜迹联(李求真)18、滇海曲(其一)(杨慎)19、滇池大观楼联(孙髯)20、都江堰联(佚名)21、题九寨沟联(侯正荣)22、夜入瞿塘峡(白居易)23、题长江三峡联(魏建国)24、华山玉泉院联(严长明)25、月牙泉联(佚名)26、题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联(宗学义)27、苏幕遮·青

海湖(时乐鸣)28、青山禅院联(佚名)29、新界长山古寺联(佚名)30、妈祖阁联(佚名)31、松山风雨亭联(佚名)32、台北市武圣庙联(王凯泰)33、郑成功庙联(佚名)

掌握篇目:

1、御花园花朝(爱新觉罗·弘历) 40、广州镇海楼联(彭玉麟)41、送桂州严大夫(韩愈)4

2、独秀峰(张固)4

3、龙隐洞联(刘德宜)4

4、游武夷(郁达夫)4

5、五指参天(丘浚)4

6、雷琼道大堂联(佚名)4

7、滇海曲(其二)(杨慎)4

8、石林(赵朴初)4

9、洱海联(赵藩)50、蝴蝶泉联(彭祜)51、丽江玉泉公园得月楼联(郭沫若)52、黄果树庙壁题诗(佚名)53、黄果树瀑布联(佚名)54、蜀相(杜甫)55、乐山大佛(时乐鸣)56、九寨沟风景区(熊克威)57、成都武侯祠联(赵藩)58、过始皇陵(王维)

9、过华清宫绝句(杜牧)60、华清池联(杨颐)61、题黄帝陵联(姜园宪)62、敦煌二十咏(选一)(佚名) 63、访莫高窟(吴丈蜀)64、瑶池(李商隐)

2、颐和园(爱新觉罗·溥杰)

3、登万里长城(康有为)

4、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陈谦)

5、故宫太和门联(佚名)

6、颐和园仁寿殿联(爱新觉罗·弘历)

7、长城居庸关联(萧诗)

8、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毛泽东)

9、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10、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11、长城山海关联(佚名)12、避暑山庄后序(第二自然段)(爱新觉罗·弘历)13、晋祠门联(刘大鹏)14、应县木塔联(佚名)15、长白山(吴兆骞)16、沈阳故宫衍庆宫联(阮元)17、吉林北山玉皇阁联(成多禄)18、镜泊湖望湖亭联(佚名)19、豫园新咏(陈诏)20、豫园卷雨楼联(佚名)21、登金陵凤凰台(李白)22、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23、枫桥夜泊(张继)24、中山陵联(汪尔驹)25、春题湖上(白居易)26、西湖三潭印月联(程云)27、杭州灵隐寺联(赵孟兆页)28、望岳(杜甫)29、大明湖小沧浪园联(刘凤诰)30、泰山南天门联(佚名)31、黄鹤楼(崔颢)3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33、黄鹤楼联(萨迎阿)34、登岳阳楼(杜甫)35、望洞庭(刘禹锡)36、岳阳楼联(何绍基)37、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李白)38、黄山九龙瀑联(佚名)39、登庐山(毛泽东)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英文名称:BasicofTourGuide 课程编码:课程代码:0912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52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山东景点》两个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山东17地市主要的旅游景点等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同步练习4

《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同步练习 同步测控 1.下列防御雷击、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遇到雷雨时在孤立的山包下躲雨 B.遇到雷雨时在大树下躲雨 C.在山地和山前遭遇暴雨天气,要尽快避开山洪可能经过的地方 D.以上做法均不正确 解析:选C.遇到雷雨天气,要避开孤立的山包、大树等易被雷击的地方. 2.导游要充分把握景区的基本情况有( ) ①地形②区位③环境④生态⑤历史⑥文化⑦风俗民情⑧行政区划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⑧ C.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⑤⑦⑧ 答案:A 3.作为导游,岗位职责是( ) A.游客的领队 B.为游客服务 C.游客的全陪 D.以上均不对 解析:选B.作为导游,岗位职责是为游客服务. 2011年7月,云南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段.据此完成4~6题. 4.从地形要素看,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乙地B .甲地A. C.丙地 D.丁地 5.图2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 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解析:山谷处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在四条逃生路线中只有沿②方向可以逃出泥石流的范围;由图3可知甲、丙、丁三点视线均被挡. 答案:4.B 5.B 6.B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季节是每年的8~10月;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如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小而必备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和防水服等;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 (1)西藏旅游的国内客源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试分析其原因. (2)材料中“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如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小而必备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和防水服等”,针对这两项建议,试分析其地理背景. 解析:青藏高原以“高”“寒”为特征,光照强烈,空气稀薄,紫外线强. 答案:(1)大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交通较为便利,有航空线和铁路可以通达;游客有较强的旅游动机等. (2)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如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小而必备物品:因为海拔高,戴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是因为太阳辐射.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造成游客体力消耗大. 强(紫外线强).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和防水服是因为高原上气温日较差大;5~9月为雨季.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遇到恶劣天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遇到雷雨天时可以躲到大树下避雨 B.在山前遭遇暴雨天气,等山洪来时要马上想办法避开 C.在山地或山前遇到暴雨天气,要尽快避开山洪可能经过的地方 D.遇到山洪和泥石流时,应沿山谷向下游逃生 解析:选C.孤立的大树易遭雷击,因此雷雨天时不能在孤立的大树下避雨.遇到山洪或泥石流时,应沿着与山谷垂直的方向往高处逃生. 2.野外旅游活动中,有关生物方面的自我保护措施有( ) A.遇到野果时,采集品尝野果味道是否鲜美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东北

辽宁省 ●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 ●辽宁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左翼作家,1925年参军。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 ●近海生物有3大类520多种。 ●境内河流3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7条。 ●民俗风情主要由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构成。 ●1608年4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 ●1625年3月,后金迁都沈阳,后定名为盛京。 ●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辽宁的菱镁矿质地优良,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 ●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铁路运营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 ●辽宁地貌:六山一水三分田 ●水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 ●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到东西西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 ●辽宁在秦时,置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 ●据我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

吉林省 ●地形: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 西北低的特征;中部以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部平原两大地 貌区。 ●气候: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 热同季。 ●交通:铁路网大体可分为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两个走向;铁路以长春为中 心。 ●历史: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入行政区域管辖之下。 ●清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省名源于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简称吉林。 ●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松为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树种。 ●雾凇是天造地设、奇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北国风光之最,中国四大奇观之一。 ●吉菜受鲁菜影响较大。 ●吉林秧歌是一种舞蹈、唱歌、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吉林秧歌中最普及、最灵活:地秧歌。 ●成为中国传统女装的是满族的旗袍。 ●资源:钼、镍(nie)为我国第二大矿床。 ●吉林三节《碧血龙江传》为代表的叙事文学表现了吉林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世居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满族特色菜:三套碗、满族火锅、白肉血肠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主要民俗活动有赛马、刁羊、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和歌舞表演。

导游基本知识教学内容

导游应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集锦 一、【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二、【天干地支】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 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三、【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 四、【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五、【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六、【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七、【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九、【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十、【饮中八仙】 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十一、【扬州八怪】 郑板桥、汪士慎、李鳝、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十二、【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十四、【中国历史发展顺序歌诀】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司马晋,群雄割据有十六。南朝宋齐梁陈出,北朝元魏继齐周。隋唐五代又十国,宋辽金元明清休。 注:①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称“战国七雄”,包括: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②十六国包括:前赵(原称汉)、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成(后改汉)、前秦、后凉、后秦、前凉、西凉、北燕。 ③十国包括:吴、吴越、前蜀、楚、闽、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十五、【四大名著】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十六、【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十七、【元代四大戏剧】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十八、【五彩】——青、黄、赤、白、黑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烹饪-导游基础知识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烹饪|导游基础知识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烹饪 1.世界三大烹饪流派的代表: 中国烹饪(东方烹饪流派的代表); 法国烹饪(西方烹饪流派的代表); 土耳其烹饪(阿拉伯烹饪流派的代表); 2.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菜系: A.四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 B.八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 C.十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北京(京),上海(沪); D.十二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北京(京),上海(沪),河南(豫),陕西(陕.秦); 3.从原料性质划分: 1)素菜:宫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间素菜. 2)荤菜; 4.从功用划分: 普通菜和保健医疗菜; 5.从生产者主体划分: 市肆菜,食堂菜和家庭菜; 6.从时代划分: 1)仿古菜:仿宫廷菜,仿官府菜(孔府菜,谭家菜等),仿唐菜,仿宋菜,仿 2)现代菜; 7.地方菜系的分支: 1)山东菜:(分支):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 2)湖南菜:(分支):湘江流域菜(以长沙,湘潭,衡阳为中心),洞庭湖区菜(以常德,岳阳,益阳为中心),湘西山区菜(以吉首,怀化,大庸为中心); 3)四川菜:(分支):成都菜(上河帮),重庆菜(下河帮),自贡菜(小河帮);

4)江苏菜:(分支):淮扬菜(扬州,淮安),江宁菜(镇江,南京),苏锡菜(苏州,无锡),徐海菜(徐州,连云港); 5)广东菜: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 6)浙江菜: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 7)福建菜:福州菜,闽南菜(以厦门,泉州为中心),闽西菜(客家话区); 8)安徽菜:皖南菜,沿江菜,淮北菜; 9)北京菜; 10)上海菜; 11)西北菜:陕西菜(代表),甘肃菜,青海菜,宁夏菜,新疆菜... 12)东北菜:辽宁菜,吉林菜,黑龙工菜; 8.国大菜系选料,技法,味型特点比较. 1)山东菜:选料特点:注重以当地特产为条件选料; 技法特点:精于制汤和以汤调味.烹调法以爆,炒,扒,熘最为突出. 味型特点:味型以咸鲜为主而善于用葱香调味. 2)四川菜:选料特点:取料广泛; 技法特点:技法中以小炒,小煎,小烧,小烽糙,干烧,干煸见长. 味型特点:味型丰富,百菜百味,以麻辣,鱼香,怪味等擅长. 3)江苏菜:选料特点:取料不拘一格而物尽其用,重鲜活; 技法特点:特别讲究刀工,火工和造型,擅长炖,焖,煨,焐. 味型特点:调味重清爽鲜淡平和(徐海以咸鲜为主). 4)广东菜:选料特点:取料广博奇杂而重 技法特点:烹调方法多而善于变化,长于炒泡,清蒸,煲,尤其独擅局,屈,炊炒等.味型特点:调味香清脆鲜爽嫩滑而突出原味. 9.其他菜系味型特点比较: 浙江菜:口味重鲜嫩清脆; 福建菜:口味福州偏酸甜,闽南多香辣; 湖南菜:口味重辣酸香软脆; 安徽菜:口味以咸鲜香为主; 北京菜:口味以北方浓郁酥烂为主,兼肯南方讲求的嫩脆清鲜; 上海菜:口感以清淡为主,讲求嫩脆酥烂;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在试卷规定位置填写考生本人信息,并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3、答题要字迹清楚、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为() A、尊号 B、年号 C、庙号 D、谥号 2、下列茶叶中,从加工方法来看,属于不发酵茶的是() A、太湖碧螺春 B、铁观音 C、君山银针 D、祁红 3、新石器时代是指() A、打制石器时代 B、母系氏族时期 C、磨制石器时代 D、父系氏族时期 4、秦代万里长城西起于() A、嘉峪关 B、鸭绿江 C、阴山 D、临洮 5、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彩画的最高等级为() A、旋子彩画 B、和玺彩画 C、苏式彩画 D、杭式彩画 6、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哪种地貌景观() A、丹霞风光 B、流纹岩地貌 C、岩溶山水 D、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7、在园林建筑中,专供读书之用,环境相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 要游览路线的建筑是() A、榭 B、轩 C、楼阁 D、厅堂

8、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这种形式的屋顶称为() A、庑殿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9、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的是() A、洛阳唐三彩 B、淄博美术陶瓷 C、景德镇名瓷 D、宜兴紫砂 10、云锦产于(),因锦文如云,故名。 A、江苏南京 B、四川成都 C、江苏苏州 D、湖南长沙 二、多项选择题(共5分) 1、下列各组菜肴中属于江苏风味的是() A、清炖狮子头 B、清蒸加吉鱼 C、三套鸭 D、蜜汁火方 E、生熘鱼片 2、下列各风景区中,属于丹霞风光的是() A、安徽的齐云山 B、福建的武夷山 C、湖南的张家界 D、浙江的雁荡山 E、河南的嵩山 3、下列民族中,其民居形式为干栏式的有() A、壮族 B、藏族 C、黎族 D、朝鲜族 E、傣族 4、下列自然保护区中属于综合型自然保护区的是() A、长白山 B、天目山 C、阿尔金山 D、庐山 E、九寨沟 5、历史上曾被命名为天下第一泉的有() A、江西谷帘泉 B、杭州虎跑泉 C、济南趵突泉 D、镇江金山泉 E、北京玉泉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天干 第2页/共8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北京重点知识归纳

北京 11.熟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概况。 12.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3.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资源;熟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14.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15.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地理气候] 1.国家中心城市,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 2.曾用名:燕京,大都,京师,北平,顺天府 3.16个市辖区 [交通资源] 4.8条国家级高速公路:G1-7+G45 5.9条国内铁路:承包九通桂原哈+北上广 6.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全球规模最大,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

7.矿产资源:67种矿种,44种列入国家储量表 8.动物区系: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所以北京的动物区系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 9.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拒马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水系 10.大型水库:密云、怀柔、官厅、海子水库 历史沿革] 11.北京历史可追溯到5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在世界同一阶段,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是公认的人类发祥地之一 13.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址:“东胡林人”墓葬 14.帝都历史:燕辽金元明清。其中,燕(蓟城)、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 文化艺术] 15.京味文学: 老舍——《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刘绍棠——《春草》《中秋》《地火》《蒲柳人家》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华北地区 第一节北京市基本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 A”,错误的标注“ B”) 1.在地理上,北京与天津相 邻,并与天津一起被山西省环绕。 2.北京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 0.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人口当中,高中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 ) 4.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 场,几乎所有北京的国内国际航班均在北 京首都国际机场停靠和起飞,其旅客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 5.北京远古的历史可追溯到50 多万年前的“蓝谋人”时期。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北京有着( )余年的建城史。 A.6000 B.5000 C.4000 D.3000 2.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 A.大亚湾 B.浅水湾 C.北京弯 D.北京岙 3.“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这段话是在描绘我国的哪座城市? A.天津 B.北京 C.重庆 D.上海 4.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 A.蓟 B.燕京 C.幽州 D.大都 5.北京有国家级高速公路( A. 12 B. 10 C,8 D. 6 6.北京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的地方

性民俗,最具特色的是( )、胡同和市肆庙会。 A.弄堂 B.四合院 C ?徽派建筑D.干栏式建筑 7.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是门头沟区清水河畔的 A.东胡林人 B.门头沟人C契丹人D.清水畔人 8.北京的快板书由( )演变而成。 A.相声 B.数来宝 C.绕口令 D.京剧 9.北京是“博物馆之都” ,注册博物馆多达151 座,( )为世界最大博物馆。 A.故宫博物 B.中国军事博物馆 C.中国革命博物馆 D.国家博物馆 10.北京是世界第( )大“美食之城” ,居内地之首。 A.八 B. C. D.五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北京市有水库85 座,其中大型水库有( )和海子水库。 A .清水潭水库 B.密云水库C.十三陵水库D.官厅水库 E.怀柔水库 2.北京的评剧,习称( )。 A.京剧 B.蹦蹦戏 C.落子戏 D.北京梆子 E.京韵大鼓 3.有北京琴书,前身是清代流行于河北安次县一带及北京郊区农村中的五音大鼓, 以( )等乐器伴奏。 A.三弦 B.四胡 C.扬琴 D.大鼓E笙4.有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已有200 年历史,清朝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四 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 )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会,衍变成为京剧: A .河北梆子 B.昆曲C.汉剧D.弋阳E乱弹 5.下列选项中,土生土长的北京籍作家有( )。 A.老舍 B.贾平凹 C.刘绍棠 D.汪曾祺 E.王朔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60学时(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教学30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和掌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级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了解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

了解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国际上重要的几个旅游组织。 讲授内容: 1、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2、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 3、旅游业的含义级构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4、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5、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重点:旅游业的产生;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难点: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 掌握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民族自豪感。 讲授内容: 1、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国历史的发展,在不同时间段的文化、科技对历史所产生的作用。 2、历史文化常识,了解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了解年、月、日、辰记录方法,了解四时、节气、阴阳、五行、八卦、生肖等古代基本常识。 重点: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 难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理论讲授8学时) 了解各民族历史、语言的概况,掌握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概况,重点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概况、饮食、服饰、房屋、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主要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 讲授内容: 1、民族、民俗的概况,了解中华民族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情况,民俗的内涵及属性。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 常洲 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链接学制:三年制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占有学分:4学分 一、课程定位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2.1课程基本理念 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

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门课程总学时为64,总学分为4。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开设。 2、3 课程目标 A、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3)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4)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分析旅游园林景点的构景要素与构景手段。 B、知识目标 (1)熟悉华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2)了解东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东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3)熟悉华东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东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4)了解华中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中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5)了解华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导游基础知识(掌握)

导游基础知识(掌握)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内容资料整理 一、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基本知识 1、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参加童试的人,无论年龄多大,一律称为童生。院试合格之后,可以取得秀才资格。童试不算国家正式考试,却是功名的起点。 2、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于秋季举行,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举人”,已具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在三月举行,又称“春闱”,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4、殿试:又称“廷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取中者称“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民俗概念、特点 概念: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一种常见的

文化现象。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民间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社会生活文化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方式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 民俗的特点:民族性、集体性、变异性、延续性、神秘性。 三、花岗岩名山、石灰岩景观、丹霞风光的景观特征和形成规律 (一)花岗岩名山 地貌特点:(1)怪石众多(2)奇峰峭拔(3)时有洞穴及一线天景观 我国花岗岩名山 (1)黄山——“奇”安徽黄山市,“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四绝:怪石、奇松、云海、温泉(2)华山——“险”陕西华阴县南,“五岳”之西岳“自古华山一条路”著名险境:苍龙岭、百尺峡、擦耳崖、长空栈道 (3)衡山——“秀”湖南衡山县,“五岳”之南岳,“五岳独秀”山体丰满、轮廓柔和而秀植被茂盛、四季葱绿而秀 (4)三清山——“神”江西德兴市,道教名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重要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概况 第一节辽宁省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面积14.57万平方千米,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 [区划与人口] 辽宁省下设14个省辖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下设16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7个市辖区。 辽宁省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45万。 [交通与资源] 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通航。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已经通车的高速有京沈高速、沈海高速、辽中环线高速、沈丹高速、沈吉高速、沈彰高速、沈四高速、阜营高速、丹大高速、丹海高速、丹通高速、桓远高速等。辽宁主要的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锦州小岭子机场、朝阳机场、鞍山腾鳌机场、长海机场、营口兰旗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锦州湾国际机场等。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芳香油类89种;油脂类149种,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近海水

导游基础知识赛项综合理论知识题库【4】.doc

151.在游览活动中,导游应了解游客的心理活动,因势利导,掌握服务工作的主动权,要注意以下几点:()。 A.主动与游客交流 B.积极推销旅游特色产品,达到购物目的 C.依游客兴趣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导游活动 D.随时观察游客的情绪变化 E.注意生理因素对游客行为的影响 答案:CDE 152.旅游者的购物动机包括()。 A.纪念性动机 B.馈赠性动机 C.新奇的动机 D.求利求实动机 E.便宜的动机 答案:ABCD 153.引导游客购物的服务技巧是()。 A.对为实现既定购买目的的旅游者,服务人员应热情介绍 B.对为实现既定购买目的的旅游者,服务人员不必过多给予介绍 C.对了解行情的游客,服务人员可先视其心理状态伺机向其介绍商品的特点,进一步了解游客的购买动机,以负责的态度帮助游客下决心,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D.对游览商品或看热闹的游客,服务人员也不能怠慢 E.对游览商品或看热闹的游客,服务人员不需热情介绍 答案:BCD 154.游客在各阶段共同的心理特征可以归纳为()。 A.美好的愿望 B.寻求刺激 C.享受服务 D.友好交往 E.激动兴奋 答案:ABCD

155.针对东北地区游客的个性特点,旅游接待时要注意()。 A.特别注意不斤斤计较 B.善于感情投资 C.要坦诚相待 D.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E.给足面子,热情友好 答案:ABCD 156.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游客,其个性特点是()。 A.标新立异、重派头 B.待人真诚、人情味浓 C.开朗幽默、能言善侃 D.文化素养较高、政治味较浓 E.重友情、肯帮忙 答案:BCD 157.针对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游客的个性特点,旅游接待时要注意()。 A.多谈历史人文的东西 B.费用清楚,耐心解答 C.安排清淡食物,适当加入当地特色菜肴 D.晚上喜吃宵夜 E.多谈生意经 答案:ABC 158.广东人讲究避讳,喜忌心理重,他们的电话、手机、车牌等喜用数字()。 A.9 B.6 C.8 D.5 E.2 答案:BC 159.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指广西、()等省市区。 A.云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笔记

第九章导游业务相关知识 第一节交通知识 一、航空客运知识 (一)航空旅行知识 1、航班 三种飞航形式——班期飞行、加班飞行、包机飞行 班期飞行——规定的航线、定机型、定日期、定时刻 航班——定期、不定期 定期——定期;始发站-经停站-终点站;始发站-终点站 2、班次——单位时间内(一周);航班数(去程和回程) ——运量需求和运程 3、航班号: 国内航班——二字英文代号、四位阿拉伯数字 ——第四个数字:单数为去程,双数为回程 国际航班——英文代码、三位阿拉伯数字 (二)机票 1、正常票价的客票有效期为一年 2、儿童票 2周岁至12周岁——50%付款 未满2周岁——10%付款,不占位,每一成人只能随行一名婴儿。 3、确认 国内机票——起飞前二天中午12小时以前 国际机票——72小时前 (三)乘机 1、航班离站前30分钟停止办理手续 2、误机 原航班起飞时间的次日中午12点前办理 可改乘后续航班 退票交付50%误机费 (四)行李规定 1

1、随身携带:体积——不超过20*40*55立方厘米 重量——不超过5千克 2、免费托运:头等舱——40千克 公务舱——30千克 经济舱——20千克 3、不准作为行李运输:仿真手枪(玩具手枪)、管制刀具、利器、凶器等 4、禁随身可托运:菜刀、大剪刀、大水果刀、剃须刀、有尖的手杖、铁头登山杖等 5、不准在托运行李中夹带(不得托运,可随身):重要文件、资料、外交信袋、证劵、货币、汇票、贵重物品等 (五)其他 机舱等级:F——头等舱 C——公务舱 Y——普通舱 K——经济舱 二、铁路交通旅行知识 (一)常识 Z——直快 T——特快 K——快速 L——临客 Y——郊游临客 JY——郊游旅游 (二)车票 半价儿童票 1.1米—1.4米 每一成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 1.1米的儿童,超过一名应买儿童票。 车票遗失:在乘车途中丢失,从发现丢失车票地补票,核收手续费 (三)行李 旅客20千克 儿童(含免费儿童)10千克 外交人员35千克 2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 (一)旅游的概念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这里的“惯常环境”包括居住地附近的地方和人们经常去的地方。一是指人们常去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他的居住地很远,如某人在他地的度假别墅或第二住宅均属惯常环境;二是指离一个人的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即使他很少去,也属惯常环境。 旅游与旅行不同,后者的主体称为旅行者(traveler)。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如某人每天上下班或周末去剧院看戏是一种旅行,他并未离开惯常环境;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 旅游活动是由旅行活动与逗留活动构成的。前者包括游客在其出发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往返活动和在旅游目的地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转移活动;后者则包括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的参观游览活动和其他活动。 2.异地性 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访问活动,所以它不同于人们在惯常环境范围内开展的任何旅行活动。 3.暂时性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旅游活动是指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否则便属于定居性质。 4.非移民性和就业性 旅游活动是人们除了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外出旅行和访问活动。因此,人们移居他乡的旅行活动与人们去异国他乡打工挣钱的旅行活动均不属于旅游活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务旅游活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挣钱”,但是却不是从所访问之地获取工资性报酬。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旅游活动内容构成要素 从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来看,其基本要素即人们通常概括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 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外,其拓展的类型可概括为“商、养、学、闲、情、奇”。其中,“商”是指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类旅游活动;“学”是指研学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园林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园林 1、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商周时期:特点:初期造园阶段。最初的形式为囿。 春秋战国时期:特点: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殂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C、合乎自然规律。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3、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A、皇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著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 B、私家园林:特点为: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七玲珑,色彩淡雅素静;著名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 2)按园林年处地理位置分:A、北方类型:特点:范围大,建筑富丽堂皇,自然条件不如南方,风格粗犷。著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B、江南类型:特点:范围小,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自然条件好。略显局促。著名园林有:江苏无锡物寄畅园、上海的豫园等。 C、岭南类型:特点:具有热带风光,建筑都较高而宽敞。自然条件比北方、江南都好。著名园林有:广东顺德的清晕园,东莞的可园等。 4、中国古代雷锋林的组成要素: 1)山 A、秦、西汉时期:特点:开始人为造山,象征东海神山; B、东汉时期:开始模仿自然山水。 C、魏晋南北朝时期:写意式的叠山。 D、唐宋时期: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E、明清时期: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2)水 理水方法:A、掩:做法: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作用: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印象。 B、隔:做法:在水中筑堤,或在水面上架桥。作用: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C、破:做法:用乱石为岸,植以细竹、野藤等。作用:平添山野风致。 3)植物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概念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述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二、中国近现代历史概述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化的概述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概述 1、甲骨文、金文与青铜器 2、学术思想与历史学 3、文学 (1) 诗歌 (2) 其他文学式样 4、艺术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概述 1、数学 2、天文学与农学 3、四大发明 4、中国的传统医学 5、中国的传统药物 (1) 中药材 (2) 中成药 第三节其他与中国历史相关的文化知识 一、历史文化学 1、天干、地支 2、中国古代年、月、日的记录方法 3、二十四节气 4、十二生肖

二、阴阳五行文化知识 1、阴阳 2、五行 三、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知识 1、教育制度 2、科举制度 四、姓氏文化知识 1、亲属与姓氏 2、名字 3、避讳 第四节中国的书法艺术与文房四宝 第二章中国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区划分 第一节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第二节东北旅游区 第三节华北旅游区 第四节华东旅游区 第五节西北及内蒙古旅游区 第六节华南旅游区 第七节西南旅游区 第三章中国民族及相关文化 第一节中国民族的数量、分布于语言分类第二节汉族和回族 第三节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朝鲜族第四节壮族、土家族、苗族和黎族

第四章中国各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 第一节道家 第二节佛教 第三节伊斯兰教 第四节基督教 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与古代园林 第一节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二节中国的古代园林 第六章中国的饮食文化 第一节中国的饮食文化概说 第二节中国著名的菜系 第三节中国传统的饮品 第七章中国的旅游商品 第一节旅游商品概说 第二节陶瓷品 第三节丝织刺绣品 第四节玉器及其他相关工艺品 第八章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概况 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第三节台湾省的历史文化与旅游 第九章中国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一节亚太地区客源国 第二节欧洲、北美地区客源国 第十章中国古代的对联、诗歌与游记选词第一节对联 第二节诗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