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泰州市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泰州市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广角

泰州市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文⊙谭红海1谭亮2(1江苏省姜堰市三水学校;2常熟理工学院)

摘要:留守儿童主要是对由于儿童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造成的部分儿童处于一种亲子离异的现象的一种描绘。他们不等同于问题学生、后进生,其所产生的原因不都是由于监护人引起的。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要从学校、社会、家庭以及社区等方面来进行。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学校;社会家庭一、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我国现有八亿农民,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他们的子女的教育和生活问题就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许多孩子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成为心理意义上的“孤儿”和“单亲儿童”,他们就是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范先佐先生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中央教科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认为“留守儿童系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它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冯建、罗海燕认为“留守儿童主要是对由于儿童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造成的部分儿童处于一种亲子离异的现象的一种描绘”。在概念界定上本人比较赞同冯建、罗海燕下的定义,本文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就是建立在这个概念界定基础上进行的。二、留守儿童现状分析据官方统计,泰州市有大约5万左右的留守儿童,他们大部分是农村儿童。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的总体是泰州市的留守儿童。选取了泰州市四市两区六个不同地点,共印制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6份,占发放问卷的95.3%;其中有效问卷275份,占问卷总数的91.6%。(一)当前泰州市留守儿童的生活基本情况1、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

表一:留守儿童监护者类型(N=275)

(1)隔代监护型。这一类型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调查发现,有63.3%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监护。而且父母均外出的情况下,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家庭基本上采用这种方式。这一监护类型的弊端在于:由于监护者与被监护者的血缘关系,使得监护者在监护和施教时,通常只是追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正确的引导;其次,这一类型的监护者与被监护者年龄差距一般都在5岁左右,且这一类型的监护者大

都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无论从体力还是

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被监护者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特别是一些家庭,监护者往往要监护和养育好几个被监护者,这时他们显得更加难以胜任;再者,这一类型的监护者对新事物并不是很了解,对新事物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2)上代监护类型。这一类型的留守

儿童由父母的亲朋好友或父母中没有外出的一方监护。在调查中这种类型的留守儿

童的比例占31.6%。这种监护的特点:监护者通常会把被监护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被监护者的物质上的满足和学业成绩是否良好,而对于被监护者行为的养成、对被监护者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有关注。因为他们认为只要被监护

者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被监护者,基本上就行了;如果学业成绩也不差,那就是锦上添花了;被监护者也会比较同龄的学生,特别是监护者自己家里有同龄的孩子的时候,监护者更注重的是待遇上的平等,以免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产生自己是“外来人”的感觉,而与监护者自己的孩子发生矛盾。(3)自我监护型。这种方式所占比例不多,只有5.1%的留守儿童这样生活着。他们的特点是大部分学生已经上了初中了,父母长期在外。在金钱上尽量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而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爱是很少的甚至没有。由于不是父母

监护而是亲人或自己来监护,使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感上的缺失。由于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之爱的缺失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由此而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使得一些留守儿童不擅于与人沟通,心理压力较大。这对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不利的。

2、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条件并不算差,有的甚至超过了城里的儿童。由于临时监护者的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他们大部分的身体状况都很好,只有4.4%的留守儿童经常生病。

据我们调查:有80%以上的留守儿童经常帮家里做家务,他们玩的时间很少。他们或多或少的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得事情。

表二: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N=275)

表三:留守儿童的家务情况分析

(N=275

3、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关系。

根据我们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大多数能很好的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并能以之激发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学习上自觉上进,表现良好。这种留守儿童中女生占极大的比例。他们知道父母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才外出打工的,也知道父母在外面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他们想的是给父母少一点牵挂,多一点安慰。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其次留守儿童的家庭大部分不富裕,监护者对于他们犯错误之后给予的是惩罚,而懂事是他们能逃避惩罚的最好的办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许多留守儿童的家庭里他们是家里的小主人。

(二)留守儿童对于学习的认识

在留守儿童的学习上,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自控能力较好的儿童,能够刻苦认真的学习,成绩优异;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没有自信心,没有成就感,学习成绩平平。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80.7%的留守儿童认为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14.6%的留守儿童认为是没有老师和家长的指导。这当然与现实社会中家长在课后请家教;星期六、星期天让孩子去上辅导班的风气有关;一些教育者不能够领会素质教育的实质,继续走应试教育之路,大搞题海战术,使得一些学生的作业量很大。而留守儿童回家后得不到家长有效的辅导,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最后成为后进生。当然教育者有时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是有偏见的,加之家长的又不与教育者及时的沟通、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教育者大多数对于这些留守儿童中成绩不好的是置之不管。而他们也渴望得到的是平等的待遇,不需要一些鄙夷的眼光。他们心里的痛苦没有诉说的对象。我们在研究时一些留守儿童对于我们去采访他都感到很惊喜。他们需关心,更需要我们解决他们心里的痛苦。当前在城镇的学校里基本上配备了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基本上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然而在农村的中小学里还没有普及,这为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增加了不少困难。(下转页

)

表四: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关系(N =275

表五:留守儿童对学习的认识(N =275)

222

422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