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王克林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端于50年代,传统农业从那时开始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在60和70年代,投入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化肥用量的增长,播种面积、灌溉面积的扩大,劳动力和土地的集约经营等;农业科技进步也在多个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技术创新,包括培养了一系列新品种,研究推广许多有效的栽培技术等。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日益严重的人口超重负荷、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可投入资源尤其是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特别是随着制度创新与投入潜力的不断释放,以及一些主要农产品与国际价格相比已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基本国情,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依靠的主要动力。

我国农业将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即从以计划为主转向市场经济;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单纯追求产量向以产量为基础的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多元目标转化;从靠天吃饭转向依赖知识和信息。为完成上述转变,科技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农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将更加密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为提高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由传统的资源依附型向现代的智能依附型发达产业转变,确保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探讨世纪之交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1.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农业高新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技术、信息遥感技术、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专家系统和软科学技术。当高技术组合按国际科技产业园区的规范超过70%以上时,传统技术才被创新为高新技术。靠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产值的“技术生产率”要求在60%—80%以上。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靠技术创新,而非简单地通过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来取得。因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依赖研究开发工作,科研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国外一般达10%—30%。较高的技术含量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等特点。各地在发展这类产业时,并非齐头并进,而是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包括高新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研究)与其扩散渗透的企业化、商品化过程。一项成熟的高科技成果要在市场上取得地位,必须经历科研成果—中间试验—推广应用三个阶段,资金投入在三个阶段中的分配比例一般为1∶10∶100。由此反映出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长期地规模化资本投入。

由于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的导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农业格局,工厂化农业、信息化服务等相关新兴产业伴随而生,可大大促进农业现代化向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延伸。

1.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模式

目前国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主要模式有4种:(1)企业同时作为科技源,中介环节和吸收体的行为主体转化模式。这在国外是较普遍和成功的一种模式。但由于我国企业规模一般不大,自主开发能力低,一般都采取从科研院所接受成熟技术的模式,且科研开发费用份额较低。国际经验表明,企业研究开发资金占销售收入比例低于1%,企业难于生存;达到2%,可勉强维持;达到5%才具有一定竞争力。我国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平均比重为1.5%,农业企业比例更低,与国外企业平均5.1%水平相差很大;(2 )科研机构和高校将科技成果转化给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开发的转化模式,这是目前国内最普遍一种模式;(3 )科研机构自办科技企业的转化模式,这是目前科技成果最易转化成功的一种模式。如湖南省农科院湘研种子集团等;(4)农业高新技术园模式。这种模式依托大中城市科研院所的智力和开发条件,由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及生产单位联合创办经济实体,进行高新技术的开

发性研究和示范推广;借助于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引进、消化、吸收国外高新技术;利用开发区优惠政策,形成局部优化环境,吸引企业界和金融界参与合作;作为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基地,向社会提供成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如陕西杨陵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示范区及湖南省马坡岭高科技农业园即是按此模式运作。

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2.1可供产业化开发的创新成果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尚不足40%,距世界先进水平还差20个百分点以上,并且提高缓慢,使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调整农产品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步履艰难,同时也加重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破坏,延缓农业现代化进程。科技对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较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科技投入的不足与来源的单一化。缺乏农业科技的非政府(如企业)投资机制。由于科技投入不足及资金分配上的分散性,近年来缺乏重大的突破性高新技术成果。科研人员选题较多考虑课题的理论意义,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一些研究成果仍局限于实验室范围,未能进行中试,不具备马上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条件。成果评价热衷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鉴定,忽视市场占有。成果多以一次性买断方式转让,一旦转让成功,则不加问津。如果成果开发过程中失败,往往埋怨受让方使用不当。

2.2项目风险大、投入多,企业缺乏采用创新成果的动力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如美国高技术企业成功率只有20%。由于我国农业投资领域尚缺乏风险投资基金,致使企业对高新技术不敢问律,而热衷于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银行虽设有高科技开发贷款业务,但由于缺乏足够担保条件,企业很难拿到贷款。如北京市1997年向银行提出高科技贷款的企业有368 家,最后如愿以偿的仅有16家。

2.3缺乏有效的高技术产业化中介机制

技术中介组织是高科技成果与企业结合的重要环节,在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现代管理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不能要求科技人员既是成果创新者,同时又成为卓越的经营者。目前技术市场在形式上虽有技术交易所、信息中介服务、技术展示会与拍卖会、专利发布会等形式,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始终如一的连续性服务,普遍存在鱼目混珠、管理混乱等问题。技术经纪人制度、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科研单位的科技开发部门“异化”,停留于以创收为主要目的的物资性买卖。科研单位担心成果得不到保护,企业对高新技术成果又具有畏惧心理,担心受骗。

3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和长期的过程。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给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加速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中的扩散和应用,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3.1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发展符合国情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综合实力尚不够强大,资金总量有限,不可能同发达国家展开全面竞争。但也不能无动于衷,长期落后,只能采取“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在一些重要领域及有基础的优势领域力争有所突破。启动阶段,选择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与大中城市郊区等知识水平较高、智力资源开发较好的区域,作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地区,重点发展高产、优质、抗逆动植物、微生物良种塑造与快速繁育工程、以蔬菜为主的环境调控及计算机管理工厂化农业、以蛋白资源开发为主的新型人造食品和饲料、新型绿色能源工程、海洋农场及高效利用资源的农业生态工程,同时建立联结科研单位、大中型批发市场、企业及示范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和市场网络,为全面步入现代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条件。

发达国家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普遍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之路。以工厂化农业为例,欧美以发展大型、全光、双层面玻璃温室为主,日本、以色列虽以塑料温室为主,但骨架全部用造价很高的钢架或铝合金架,加温和降温等环境控制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解决。十几年来,上海、北京等地从上述国家引进了不少现代化温室。实践证明照搬外国经验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将主要是消化、吸收国外温室的先进技术,发展适合国情的日光温室、连栋大棚及中小拱棚,重点在配套设施及环控上下功夫。要防止一哄而上、使本来紧缺的人才、资金分散使用的局面,从而达到规模效益。

3.2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此从制度上考虑设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担保资金,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金融保险系统、社会捐赠和定向募集,启动资金应以政府为主。为防止风险损失,提高担保资金运行效果,可设立担保资金管委会,同时采取一些积极的防范措施:(1)设立担保备用金,每年将10 %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资金的损失;(2)根据项目的风险程度,按担保额的1%—2 %收取担保手续费;(3)担保金上限一般为1000万元;(4)允许用资金的一部分投资国债等证券增值,以补充担保资金,减少风险损失。

3.3以农业高科技园与企业为龙头,建立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集团

根据国外高科技园区发展经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科研创造、中试与技术开发、人才教育和培训、大规模生产过程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在资金、高技术与高素质人才均供给不足的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火车头”与“孵化器”应放在类似于陕西杨陵、长沙马坡岭这样的高科技农业园。美国的经验亦表明,“硅谷”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率可达60%,而一般条件下的高技术企业成功率仅16%。

单纯的科研单位转让成果、企业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做法,很难解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动力机制问题。应充分调动大中型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逐渐成为成熟创新技术选择的主体。企业应建立自己独立的技术开发机构,同时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吸纳科研院所与其结成紧密联合体,共同承担产业化工程。企业自身具有雄厚的资本,又联结和辐射区域经济组织,并可通过资金投入对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方向进行导向和控制,就可以迅速开发出自己原有技术水平不足、难以完成的适销产品。由于共同的利益关系,使投资风险减少。而作为技术供给方的科研机构有了资金的支持,将会按照经济主体的要求进行成果中试和应用技术集成开发,使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企业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主动寻求技术资源,技术资源的配置是高效的,从长远看应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组织模式。

3.4强化农业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与资本市场结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工业不仅无法反哺农业,每年还约有600多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从农村流向城市,致使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农业生产连年徘徊不前。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已逐步由国家计划投入、预算投入的国家积累形态,转向市场主体投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市场积累形态。农业不再被视为保护性产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不能完全依赖财政拨款,应尝试高技术与资本市场的有效结合,依托创新技术成果,多方募集资金,形成规模开发。目前,证券市场已敞开胸怀,拥抱农业类公司的加入。1995年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只4家。近期呈蓬勃发展之势,已达45家,为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5%,募集资金近80亿元。其共同模式是“高科技+资本市场”。由于资本能够规模投入,经营普遍良好,没有一家亏损,效益明显优于工业类、家电类、轻工机械类。这些新上市的农业类公司增加了科技含量并加大了集约经营的力度,凭借自身经过股份制改造所拥有的机制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和证券市场雄厚的资金优势,立足于开发、应用农

业高科技,搞品牌战略,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之路,显示出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如蓝田股份从1993年开始在湖北洪湖地区引入现代农业,先后通过新股发行和配股所募资金,建立了国家生态保护养殖示范基地、菜蓝子工程、万亩野生藕种植基地及野藕汁生产线等,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的产业结构,进入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农业上市公司成为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龙头”,带动了一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上市公司以全新的方式经营农业,在给自身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相关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气象。一方面,农业上市公司有能力投入资金从事农业高科技开发,其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惠及全国,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用自己的经营,把分散的、规模小、回报低的农户经营串成一条线,解决了小生产同大市场的矛盾。这被概括为“公司+农户”模式,是当前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方式。

可见,资本市场已成为解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农业类上市公司在整个市场中的比例偏小,给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经营带来障碍。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社会各界再次将目光聚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前不久,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指出,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特别是高科技农业发行上市的支持力度,使他们通过证券市场筹集必要的建设资金,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形成科工贸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结构,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农业的出路在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而产业化经营,需要在农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投入,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取得规模效益。在国有企业效益不佳,无力反哺农业的情况下,农业高科技产业只有走向证券市场、发行上市,建立全新的企业模式,充当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龙头。随着农业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农业产业化得到稳步发展。今年三季度,我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4.57亿元,占计划目标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048元,占全年目标81%。现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培育形成了主导产业。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山川紫”(紫心甘薯)、“高系”14号(黄心甘薯)等优质品种约6000亩;示范种植天优826、特优138等优质水稻面积538亩,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去冬今春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6.5万亩,推广新品种15个以上,新技术10项,年育苗量2.5亿株。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饲养模式,规模养猪场534家,禽类专业孵化场82家,规模养禽场1972家,蛋禽规模养殖场16家。目前鸡出栏量3549万只、猪出栏量29.18万头。以椰子、橡胶、胡椒、槟榔、油茶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和以荔枝、龙眼、香蕉、莲雾、柠檬为主的水果种植业,种植面积达到58.5万亩。南

美对虾苗产业,年生产销售对虾苗760多亿尾。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有531家,家庭农场有70家,经营土地面积6890亩。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19家。 (三)农业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我市名优特品种,大力推行品牌认证,积极申报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省名牌,鸡、椰子糖和罗非鱼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先后打入市场,并迅速成为倍受省内外客商青睐的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商标872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19个,省名牌农产品3个。“三品一标”认证20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 (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领先、生态高效、循环利用、效益优先”原则,围绕“现代、高效、示范”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整体谋篇布局,突出主导产业、规模生产、功能配套,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去年,3个基地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称号,今年,3家基地又获得了省级现代农业示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措施 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郑文凯 ---------------------------------------------------- 尊敬的孙老还有王副主 席,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 这个机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举办的光彩事业与农业产业化论 坛。受我们农业部刘副部长委托, 我代表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光彩 事业促进会发展10周年,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发展作为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根据会议的要求,下面我把我们当前国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阶段农村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把培育壮大农村企业和壮大产业化组织作为重点。有利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我们2002年底对农业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是94000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同时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蒙牛等一大批排头兵,体现了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2、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展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类占44.8%,畜牧业占 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还有其他类型占10.5%。 3、完善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还有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所占的比例达到77.8%。这些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主要一是规范定单内涵,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定单现在不仅包括订购数量、质量,还充实了最低保护价、提供系列化服务等内容,有的还增加了企业担保、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条款。二是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的参加了商业保险,

电子商务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2011年09月 浅析电子商务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文/李新泉 摘 要: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提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由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发展的电子商务技术更是对农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电子商务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为农村区域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从农业电子商务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将电子商务对我国农业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建设农业电子商务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114-02 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对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借鉴其他行业成功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加速,农业网站数量激增,农业企业开始入驻电子商务平台或是自建电子商务。总体来说,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和农业电子商务建设成熟额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找出一种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和生产需要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尤为迫切;要由下到上的考虑和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建设,做好农业电子商发展的环境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要靠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国家一直加大力度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农业数据库、农技数据库进行农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数据挖掘,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保障,数据库中的信息仅为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研究学制提供了帮助,这些信息直接面向农户或农业企业却失去了效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变为农户可以直接理解和应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但此类有价值的信息由上向下的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能直接有效的传递给农户、农业企业,缺少专业农业信息服务的平台,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都要加快速度,农业企业要对电子商务有正确的认识。 二、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对农业的影响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保证了发达国家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在此类国家中,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服务非常完善,为现代化信息传递模式打好了基础。日本通过农产品网上商城、综合性网上农业市场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带动农业发展。这些农产品商城、市场发展很快,数量增多,同时日本网上商城的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粮油类、蔬菜类、水产类、禽蛋类、肉类在内的多种产品均可通过网络订购,网站中各类农产品信息丰富,多种产品供买家选在比较,促进市场竞争和产品标准化;商城卖家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直接从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货,既降低交易成本,又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形成了非常具有竞争优势的网上农产品经营平台。农业企业均是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在美国,绝大多数农户就是企业,农户的主人就是农场主,或叫农业企业家。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公式表达为由一系列的农业企业组成:“企业+企业+企业”。而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常见的“企业+农户”模式,其中的企业被称为农业企业,从宏观来看,推动农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将会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和国民经济增长和,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带动农业企业开展全面信息化建设,利用电子商务扩大企业利润,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非农收入,开展电子商务让农业企业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竞争空间和益处。 三、电子商务对我国农村经济的作用 作为传统行业代表的农业,除了有市场风险外,其生产经营存在地域差异,还存在自然风险,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标准化生产不足。电子商务则作为新兴商务模式具有强劲的势头,成本低、效率高、针对性强且无时空限制。电子商务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由于投资传统产业的边际报酬递减,而投资于高科技产业的边际报酬率不受限制,高科技产业在技术或产品上的创新,使生产产品的成本下降,也使商品价格降低,这带动了市场消费的需求,反过来又促使农业生产经营进行技术创新和农业电子商务投入研发,这样形成消费需求和产品创新的良性循环。根据电子商务的建设和运营方的不同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综合性咨询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一类是农业企业自建的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将农业和电子商务结合,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将改革农业的传统经营管理形式,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更好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帮助农村经济快速进步。 四、电子商务对我国村经济的影响 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网络传输,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使农业企业可以以相近的成本进入全球电子化市场,使得更多的信息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传统经济学中,供求均衡理论是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而电子商务带来的网络经济给这条规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现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边际成本不增加反而递减从而使得边际收益出现上升的情况。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行业,Internet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方便快捷地提供用户需要的各种信息。 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经济运行的方式。为各种农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电子商务推动者网络经济正反馈法则的发展,指的是让农业信息产业产生一种大者更大,优者更优的现象,在网络经济中,成功将引发更大的成功,注意力经济可以快速提升某一行业或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为促进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的建设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同时对农村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1)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企业通过网络发布信息、网络询价,选择最合适的交易者,提高了信息交互的速度,扩大信息传递范围,降低双方通信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农业产业化中导入电子商务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农业生产技术,供需双方还可以在网上通过集体采购、招标等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网络覆盖面广,缩短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距离,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去除中间商环节,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 (2)促进农业产品生产标准化,利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将现实中零散的农产品交易集中,突出某一区域或某一类农产品的优势,运营形成规模效益。保证农产品交易双方地位平等,保 三农问题 114 2011.09

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重点和重大项目建议

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重点和重大项目 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粮食、畜牧、水产、蔬菜、食用菌等传统产业。 一、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科研优势,农业科技支撑十分关键。 农业科研是农业发展的源泉,缺少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力度,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充种质资源,不断选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引导,

建立信息网络,及时整理和发布农产品供求状况和价格涨跌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品种,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生产活动始终沿着市场需求这条主线运行,通过对市场的准确掌握,达到设施农业效益最**。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农民建立长期联系,实现农民、专家“面对面”,农民有地方科技咨询,专家有指导服务对象,从而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训,重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管理者对新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使他们尽快掌握农业科技管理技术,真正成为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行家、甚至专家。 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以项目建设带动培植区域性现代农业增长极,逐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我市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优势特色高效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加快种养结合和多模式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粮食作物研究室中长期及近5年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

农业产业化2020年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2020年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 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 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 营体系。下面是找总结网整理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2020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2020年,灵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 持用新理念开启新征程。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四个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求真务实作风、勇 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 出发点,抓好特色产业、巩固提升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水平,农民组织 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现将一年来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 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了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牵头,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主抓, 驻村干部和农业、林业、财政、畜牧等干部为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骆 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由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根据灵关镇的实际和市场需求,制订了粮食生产和发展茶叶、蜂蜜、畜禽、苗木、林木为主要特产的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灵关镇五年发展规划。 3、深入实际,掌握情况,挖掘信息,及时报导灵关镇产业发展状况,年内向上级报送农业及产业信息稿件12篇,有关材料、报表按时按要求上报。 二、基地建设 1.稳定粮油产业:鼓励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巩 固面积,加强管理,提高单产的方针,强化技术培训、并通过品种更新、割制改革、 推进测土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传统产业单产。粮食播面稳

浅析电子商务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浅析电子商务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的普及使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发展需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一大趋势,农业电子商务建设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吉林省“宽带吉林”建设正在向广大农村加快推进,光纤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和数字电视网络对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正在起着巨大推进作用。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传统农业思维和农业经营模式,电子商务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促进作用正在加速显现。 一、电子商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户 + 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开始形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公司加农户、农业合作社等模式给农民带来了产业化的发展机遇,这些模式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

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市场主体利益分配机制形式逐步完善,电子商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农业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模式,实现了农产品产销的无缝对接,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方式。而电子商务的快速普及,使农户直接对接广阔市场,农产品生产真正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了农户这个“龙身”。过去农户的生产普遍靠经验直觉,存在盲目跟风、你种什么我就种什么、哪个去年收益高种哪个等特点,造成部分农产品今年短缺明年过剩的现象,农产品的销路往往是最大难题。电商突破了资源地域限制,使吉林省很多仅靠传统渠道销售的农户到网上销售自家和本村农产品,突破了本地市场的局限,让农户获得直接对接广域大市场通道的便利;同时,电商让价格信息更加透明,让农户获得了订单权和定价权,改变了以往信息的不对称所导致的劣势地位,农民可以在网上直接谈价、拿单、发货,也可以了解其他地方的价格,增加了与农产品收购商讨价还价的余地。电商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打破了地方原有资源的局限,通过网上获得订单,就地组织生产,进原料、设备、材料等,更容易建立起以市场订单为导向的一个全新产业链。 二、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大数据对农业产业化将起到重要作用 发达国家农业目前已经完成了向产业化方向转变,从选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作者:宜都市农业局王本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来稿)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二、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今年计划新发展多经面积2万亩,其中:柑桔1.1万亩,茶叶8000亩,桑园1000亩。截至10月中旬,各乡镇处已收柑桔苗木定金83.69万元,预计发展面积44221亩,已定植35400亩;已收茶苗(或茶

籽)定金104.12万元,预计发展面积9963亩;已收桑苗定金22.85万元,预计发展面积1962亩。到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可实现人平拥有1亩经济林的发展目标;种植业和水产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明显加快;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科技入户显见成效。通过办《宜都农业》报、农业“科技110”热线、农业科技短信、科技宣传车、技术培训和精品园示范等形式,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创建、培育科技示范户,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到田率达到了80%以上。 1、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扎实。组织市、乡两级农技干部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82场(次),累计培训农民18.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3.4万份。编印发行《宜都农业》22期、8.8万份;编发《农民读本》8万册,发送农业科技短信息140万条(次)。推广玉米、水稻等各类良种18万公斤,合格率95%以上;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25个,选推高效种养模式17类。开展品比、肥效试验共计50项;创办油菜“一菜两用”基地100亩、“无盘抛秧”核心基地500亩,全市“无盘抛秧”面积达到了2000亩,推广面积居宜昌市首位;举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阳光工程在行动”两个电视专题栏目。市水产局组织水产技术培训58场(次),培训6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400份,先后邀请13名专家教授深入库区指导网箱养殖。今春库区鮰鱼遭遇暴发性鱼病危害,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力,成活率仍然达到70%以上。 2、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 4项,引导农民新购置农田耕整机械、水稻插秧机械、粮油牧草收割机械、茶叶修剪采摘机械、新型植保机械500台(套),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5.01万千瓦。今年完成机械耕整10万亩,机械收割5万亩,机械插秧3.09万亩,机械植保30万亩,机械化修剪茶叶 1.5万亩。池塘机械化清淤、水产养殖等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市农机局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近年来,**苗族乡人民政府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对比坝区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苗族乡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只能说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坝区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较差,发展速度慢,规模上不来,集中反映在地方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偏低,其关健是农业产业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乡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是**县乃至XX州的东大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蒙文公路穿境而过,是**县最偏僻边远的高海拔山区,最高海拔为2567.8m,平均海拔为1984m。全乡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984万亩。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26户,总人口11072人,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9%。我乡立足于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乡的重点工程来抓。全乡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三七、烤烟、大白菜、早实泡核桃。

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泡核桃、烤烟、三七、大白菜等4大特色产业。我乡农业产业化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根据我乡的自然资源优势,历史传统经验和近年来农业发展情况,着眼于市场需求,经过几年来的结构调整,我乡以大白菜、三七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前景看好。大白菜种植正在成为我乡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仅今年种植面积就达到12800亩,分布于**等三个村委会种植,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二是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开始凸现。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有些蔬菜老板自发到我乡收购大白菜,形成了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 特色产业初见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靠山吃山”的工作思路,目前,全乡完成了粮食播种面积 3.35万亩,杂交玉米1.1万亩。烤烟种植1200亩,狠抓三七、大白菜和泡核桃种植;全乡完成三七种植面积776亩,种七农户达到了160户,三七年销售量123.4吨,实现销售收入 370.2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8.93%。大白菜种植突破12860亩,实现年交易量1984万公斤,销售收达1091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6.33%。泡核桃的种植是继三七,大白菜、烤烟等特色产业新发展的产业。产业发展形式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农户自愿种植的方式大规模发展,目前已种植0.6万亩。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

十二五期间科学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科技信息产业,是我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较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要保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向“三化”目标迈进,率先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为加速我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为此,我们赴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和海南省海口市等地进行了考察调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几个概念 1、关于高新技术的定义,众说纷纭,但结合我区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提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医药和生物医学工程、新材料和环保、机电一体化四大主导产业。 2、关于信息产业,结合我区的现有基础及鉴于与我区条件相仿的重庆市渝中区的经验,我们认为应该提出科技信息产业这样一个概念,它不包含电子信息产业这个大概念里面的信息设备制造业,它的内涵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信息服务业(含电子商务),又分为互联网服务业、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业和电信运营业,这三块之间又是相互交叉融合的,电子商务服务产业是知识经济催生的新兴产业之一,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用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二是科技咨询业,主要涉及工程咨询、知识产权代理、技术交易服务等方面,红花岗区作为中心城区具有这样的人才集聚和市场需求。 鉴于以上所述,本文将从“基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科技信息产业”这个角度,探讨我区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二、基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科技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1、全国及相关省市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伴随互联网发展的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变了生产、商务和消费的方式,将人类真正带入信息社会。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成为经济竞争新态势。据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上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CN域名数达到1357.2万,较上年增长50.8%。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总体交易额达到24000亿元,其中:B2B(企业之间)交易额占总体交易额的89.5%,为21480亿元;B2C(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交易额占总体交易额的7.4%,为1776亿元;C2C(消费者之间)交易额占总体交易额的3.1%,为744亿元。2008年网络购物用户数达到74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60%。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扶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上海给予互联网企业税收优惠、融资担保、土地规费减免、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设立了B2B电子商务专项资金,出台了《上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这是全国第一部以电子商务命名的地方性法规。杭州提出了“建设数字杭州、构筑天堂硅谷”的互联网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转变发展 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攻坚期。为明确“十三五”农业发展的目 标任务和方向重点,进一步夯实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根据 **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对接上级主管部门规划,制定《**市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现实背景 “十二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旅游兴市、城市发展、产业支撑总体工作布局的突出位置,深入贯彻“一核一极三区三基地”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生态 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我市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建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药材、生姜产业两个“**第一市”建设,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 园区,强力抓好城郊商品蔬菜生产,奋力推进特色水果向“一村一品”发展,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成功 争创**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2015年,粮食总产万吨,油料总产万吨,种植中药材万亩,生姜万亩,建立城郊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场镇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发展“一 村一品”特色水果万亩;初步形成东北部低山区中药材、生姜基地, 东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优质粮油基地,中部浅丘区商品蔬菜和特色 水果基地三大板块;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 证种植业基地面积万亩。 ——新型主体快速成长。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到2015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家,其中省级重点家、**市级家,产值过亿元的家,农民专合社家,家庭农场拥有各类农业产业

最新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申请报告

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6) 第一节申报单位情况 (6) 第二节项目概况 (6) 一、项目名称. (6) 二、建设地点. (6) 三、建设年限. (6) 四、建设规模与目标. (7)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 六、结论. (9)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0)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10)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10)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1) 三、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和生产布局落实的需要. (11) 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11) 五、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 (12) 六、稳定农产品市场,满足人民肉类、水果蔬菜消费的需要. (12) 三、项目进展情况. (13)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 (13) 第三章产业园发展战略及目标定位 (14) 第一节指导思想 (14)

第二节园区规划理念 (14) 第三节园区规划总体思路 (15) 第四节园区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5) 第五节园区规划目标 (17) 一、总体目标. (17) 二、阶段目标. (17) 第六节园区发展战略 (19) 一、科技先导战略. (19) 二、市场引领战略. (19) 三、集聚整合战略. (19) 四、品牌立园战略. (19) 五、依托对接战略. (20) 第四章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21) 第一节粮食市场 (21) 一、粮食产业现状. (21) 二、市场前景分析. (21) 第二节水果市场 (22) 第三节生猪及肉牛市场 (23) 一、生猪市场. (23) 二、肉牛市场. (24) 第四节烟叶市场 (25) 一、烟叶行业现状. (25) 二、市场前景. (26) 第五节淀粉市场 (26)

咸阳市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咸阳市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9—2013年) 为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意见,特制定2009-2013年咸阳市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市各级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迅猛发展,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2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1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2.2%和20.5%。 (一)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成为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和奶畜基地。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204.9万吨,产值40.6亿元;水果总产388.4万吨,产值72.8亿元;蔬菜总产286.5万吨,产值67.5亿元;肉蛋奶总产74.5万吨,牧业产值61.6亿元,四大产业产值占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3.7%,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6%。 (二)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增粮工程,初步建成了关中优质小麦、高产夏玉米产业带和渭北春玉米粮食产业带。通过积极推广果园四项关键技术,初步建成了渭北绿色苹果基地和南部时令鲜果基地,咸阳苹果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初步建成了南部奶畜、瘦肉型猪、笼养鸡及北部肉牛、肉羊、肉兔六大畜牧养殖基地和渭北优质牧草基地。通过加快发展设施栽培,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初步建成了咸宋路和西宝高速沿线“V”字形反季节精细菜、沿渭清水莲菜、辣蒜、食用菌和渭北脱毒马铃薯等五大蔬菜基地。 (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坚持“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外抓招商引资,内抓培育壮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5家,建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1、市级重点龙头企业75家。 (四)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全市现有果菜营销重点企业41家、果品专业市场66个、蔬菜专业市场44家、机械化储藏冷库90余座,咸阳新阳光等五家市场被确定为农业部鲜活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泾阳龙泉市场被确定为省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 (五)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要求,制定完善了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成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4个、国家绿色果品基地118万亩、欧盟有机认证苹果基地3200亩、苹果良好农业规范基地2.3万亩,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苹果)180万亩,认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9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个。 (六)一村一品亮点纷呈。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创建区域优势品牌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全市共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354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60个,市级示范村100个,2008年省级示范村主导产业总收入17.4亿元,主导产业收入比重达到78%以上,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918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07元。培育形成了一系列一村一品知名品牌,涌现出了一系列一村一品先进典型,一村一品板块经济初具雏形。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咸阳农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尚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贫瘠,营养失衡,农作物产质量难以有效提高。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北部和旱腰带地区还存在一定面积的低产粮田,小麦品

XX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嘉峪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以发展精品、珍品、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基本情况(一)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质土豆、优质大葱、优质林果、优良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XX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一是洋葱产业逐年强大。XX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XX年完成播种面积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万亩。二是精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面积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三是制种产业稳步推进。建成了文殊、新城两大制种基地,并由制种玉米向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转变,效益逐年提高。四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万头(只),其中猪万头、羊万只、禽类万只、牛万头。

(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充分发挥市种子公司带动制种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了集农业科技推广开发、各类蔬菜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运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金汇果蔬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60万元,建成3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年保鲜蔬菜能力15万吨以上,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脱水蔬菜XX吨。建成了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和友谊特禽养殖场,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建成高标准暖棚养殖禽舍6座,引进大型全自动电脑孵化机1台,具备年繁育XX只蓝孔雀、年生产工艺孔雀标本500个的能力。友谊特禽养殖场,建成封闭式禽舍1600m2,孵化室、育雏室3000m2,购置年孵化30万枚种蛋的孵化设备一套,每年可提供特禽种蛋150万枚、孵化种雏能力达到1000万只。文殊胚胎移植繁育基地,建成标准化羊舍2500平方米,办公楼1栋,共引进陶赛特、萨福克种羊46只,现存栏羊218只,已完成胚胎移植手术168例。同时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厂和万吨棉籽油加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三)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一是积极建设和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市场,现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集贸市场3个。二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与农产品经销商和龙头

2016年三农电子商务策划农村电商可行性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目录 1.项目介绍 1.1提出背景 1.1.1 我国农业 1.1.2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1.2 三农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2.市场分析 2.1我国国情 2.2生产者角度的市场分析 3.项目实施 3.1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 3.2市场的调研 3.3市场策略 3.4咨询洽谈 3.5网上订购 3.6服务物流 3.7意见征询 4.项目预期 4.1预期效益分析 4.2预期经营规模分析 4.2.1加盟连锁经营

4.2.2分店连锁经营 1.项目介绍 目前电子商务已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在2013年,全世界通过Internet实现的商业销售猛增到20万亿美元以上。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交易活动,电子商务是推动未来经济发展增长的动力。它的推动将打破时空的限制,改变交易状态。大大加速整个社会商品的流通,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竟争力。同时也成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而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从生产地到顾客手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的全过程。农业电

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农业市场化转型,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还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国内,人们经常看到有些地方某些农产品丰收压市卖保护出去,而有些地方非常需要这些确不知道从哪里买。农业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帮助农业生产者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需求,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如何能够通过网络在农村把农业电子商务推动起来,使农资企业有个畅通的销售渠道,农民有个公信力强的农资网上购买中心,农民生产处来的农产品可通过互联网直接与超市等销售终端对接,那就可以减少流通环节,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农资产品,农副产品的销售与流通。这不仅给农民带来实惠,也给企业带来了利益。 1.1提出背景 1.1.1 我国农业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不断膨胀,耕地、城郊菜地减少的趋势却难以扭转,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三农”作为一个概念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