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育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发育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发育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发育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发育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1、发育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答:定义: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同时还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2、多细胞个体发育的两大功能?

答:1.产生细胞多样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中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

2.保证世代交替和生命的连续。

3、书中所讲爪蟾个体发育中的一系列概念?

答:受精:精子和卵子融合的过程称为受精。

卵裂:受精后受精卵立即开始一系列迅速的有丝分裂,分裂成许多小细胞即分裂球,这个过程称为卵裂。

囊胚:卵裂后期,由分裂球聚集构成的圆球形囊泡状胚胎称为囊胚。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胚轴:指从胚胎前端到后端之间的前后轴和背侧到腹侧之间的背腹轴

4、模式生物的共性特征?

答:a.其生理特征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b.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繁殖;

c.容易进行试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

5、所讲每种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点,优势及其应用?

答:a.两粞类——非洲爪蟾取卵方便,可常年取卵,卵母细胞体积大、数量多,易于显微操作。应用:最早使用的模式生物,卵子和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鱼类——斑马鱼受精卵较大,发育前期无色素表达,性成熟周期短、遗传背景清楚。优势:a,世代周期短;b,胚胎透明,易于观察。应用:大规模遗传突变筛选。

c.鸟类——鸡胚胎发育过程与哺乳动物更加接近,且鸡胚在体外发育相对于哺乳动物更容易进行试验研究。应用:研究肢、体节等器官发育机制。

d.哺乳动物——小鼠特点及优势:繁殖快、饲养管理费用低,胚胎发育过程与人接近,遗传学背景较清楚。应用:作为很多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e.无脊椎动物果蝇:繁殖迅速,染色体巨大且易于进行基因定位。酵母:单细胞动物,容易控制其生长,能方便的控制单倍体和二倍体间的相互转换,与哺乳动物编码蛋白的基因有高度同源性。秀丽隐杆线虫:所有细胞能被逐个盘点并各归其类;生命周期很短,只有2.5h;容易实现基因导入;已建立完整从受精卵到所有成体细胞的谱系图。

6、发育生物学实验技术:gene knock-out、RNAi、MO等?

答:Gene knock-out:基因打靶,通过外源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同源重组,对基因组进行精确的定点修饰和改造的一种技术。

RNAi:又叫RNA干扰,利用dsRNA的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的表达。

MO:吗啉代寡聚核苷酸,是一种利用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特定mRNA的翻译而阻断目的基因功能的方法。

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

1、细胞定型?可分哪两个阶段(特化与决定)?特化与决定的区别?

答:细胞定型;在细胞化为具有一定的形态和一定功能之前,细胞内部已经发生了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具有朝特定方向发生的潜力,这一过程为细胞定型或指定

细胞定型可分为特化与决定两个阶段,区别: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而已决定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2、细胞定型的作用方式(自主特化与有条件特化)?自主特化与有条件特化的区别?

答:细胞定型的作用方式:1、通过胞质隔离实现(既自主特化)2、通过胚胎诱导实现(既有条件特化)

区别: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通过胚胎诱导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字报的分化方向,相互作用开始前,

细胞可能具有不止一种分化潜能,但是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细胞的发育命运取决于与其邻近的细胞或组织。

3、镶嵌性发育和调整型发育?举例?

答:镶嵌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特定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他就会形成如同其在整体胚胎中将会形成的结构一样的组织,而胚胎其余部分形成的组织会缺乏分离裂球所能产生的结构,两者恰好相补。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如:栉水母、海鞘、环节动物、线虫、软体动物。

调整型发育:对细胞进行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如:海胆、两栖类、鱼类。

4、胞质定域?

答: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裂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5、形态发生决定子?

答: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成形素或胞质决定子,主要是特异性的蛋白质或mRNA,主要存在于卵子细胞质中,包括典型的镶嵌型与调整型胚胎。

第二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1、克隆动物的诞生说明什么?

答:说明绝大多数动物细胞的核都具有潜在的全能性.

2、基因表达差异的分子机制?

答:a.细胞内环境的差异分子机制:染色体水平基因活性的调控,转录水平的调控,RNA 加工水平的调控,翻译和翻译后的调控。

b.细胞外环境的分子机制:信号转导,各种信号通路的网络调控。

3、基因消减?基因扩增?基因重排?异染色质?灯刷染色体?举例?

答:基因消减:也叫基因丢失,

基因扩增: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象,它使细胞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基因产物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基因重排:使基因组中不相连的DNA片段连在一起而使正常基因顺序发生改变的现象。

异染色质:分为结构型异染色质和机动型异染色质。结构型异染色质在整个细胞周期内都处于凝集状态,从不进行转录。机动型染色质在某些情况下DNA序列折叠压缩的状况发生改变,成为常染色质,并有活性。

灯刷染色体:在两粞类卵母细胞染色体的松散DNA处可以看到昆虫染色体疏松区的类似物,这种结构就叫灯刷染色体。

4、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增强子和沉默子?

答: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须的基因为管家基因;在特定分化细胞中发挥特异功能的基因叫奢侈基因。

增强子和沉默子:增强子是一类具有顺式调控作用的DNA序列,远离转录起始点,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序列其发挥作用的方式通常无专一性,与方向距离无关;沉默子指有一类增强子对基因的转录起抑制作用,称为沉默子。

5、同源异形?同源异形突变?同源异形基因?同源域?举例?

答:最初发现的同源异形蛋白的突变可使身体的一部分结构转变成相似或相关的另一部分,即同源异形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突变称为同源异形突变,导致同源异形突变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形基因,由同源异形框编码的60个氨基酸残基称为同源域。例如果蝇。

6、母体效应因子?中囊胚过渡期?

答:母体效应因子:指卵母细胞贮藏的mRNA在受精前它们大多数并不起始翻译,在受精后,这些隐蔽的mRNA被质化,蛋白合成急剧增加,以满足快速卵裂的需要

第三章发育中的信号传导

1、信号传导?

答:信号传导:靶细胞通常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细胞外信号分子,并把细胞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引起细胞发生反应,这一过程称为信号传导。

2、重点掌握Wnt信号通路和HH信号途径?

答: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又称经典Wnt信号途径。主要受体是Frizzled家族受体,属7次跨膜蛋白。该信号途径的活化还需要另一个Wnt辅助受体LRP5/6。β-catenin是这一途径的效应因子。在Wnt信号没有被激活时,β-catenin与多种蛋白形成复合体,被磷酸化并经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被迅速降解。当Wnt配体与Fz/LRP6结合时,会诱导原蛋白复合体解聚,从

而β-catenin不再被降解而在细胞质中积累并进入细胞核与T细胞因子家族的转录因子一起激活靶基因的转录。该途径参与了脊椎动物胚胎体轴的建立与分化、果蝇的分节等发育过程。

第五章生殖细胞的发生

1、生殖质?在果蝇和线虫分别叫做什么?

答:生殖质: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特殊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在线虫中称蛋白质颗粒,果蝇中叫极质或极颗粒。

2、PGC?

答:PGC:指前体原生殖细胞,随细胞发育的进行,生殖质逐渐被分配到一定的细胞中,这些具有生殖质的细胞将分化为原生殖细胞。

3、生殖嵴?

答:生殖嵴:发育中的生殖腺原基。

4、小鼠PGCs迁移的机制?

答:小鼠PGCs迁移的机制:1、哺乳动物PGCs运动是其固有属性。2、生殖嵴释放的某些趋化性物质可吸引原生殖细胞。3、PGCs间的相互联系也对迁移有重要的影响(PGCs离开后肠时立即伸出伪足相互联系)4、PGCs迁移路径上的体细胞及周围的胞外基因对PGCs也有重要的影响。

5、精子发生过程?发生特点?

答:精子发生过程:当哺乳动物PGCs到达发育中的生殖腺后,PGCs分裂形成精原细胞A1,精原细胞A1位于近邻于性索外的基膜附近,以后精原细胞A1分裂,形成另一个精原细胞A1

和一个着色较浅的精原细胞A2。精原细胞A2分裂形成精原细胞A3,后者经分裂形成精原细胞A4。由精原细胞A4分裂形成过渡性的精原细胞。这些过渡性的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原细胞B,再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将进入减数分裂。初级精母细胞通过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一次成熟分裂完成减数分裂,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细胞称为精子细胞。精子细胞位于管腔的边缘,在那里失去他们间的细胞质连接进一步分化为精子。

发生特点:1、精子发生在曲精小管中进行,且在早期胚胎时就已开始。2、细胞质分裂是不完全的,形成生精皮(合胞体)。3、曲精细胞在变态期形成精子。(1)顶体泡形成(2)鞭

毛的形成(3)多余细胞质的排除(4)染色质凝缩和精液重构,鱼精蛋白质替换组蛋白(5)位于精膜上的卵子结合蛋白质产生(6)形成的精子进入管腔

6、生发泡破裂?

答:生发泡破裂(GVBD):核膜破裂又称生发泡破裂,染色体凝聚,纺锤体形成和第一极体排出,停顿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

7、精子和卵子发生的不同点?

答:精子和卵子发生的不同点:1、产生配子数不同2、静止期不同,精子只出现一次静止期,发生在出生前的原生质细胞进入精巢后,静止在G1期,对于卵子,早在胚胎发育第12周减数分裂就开始了,两次静止期,一是出生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二是在青春期后,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停在第二次减数分裂前期3、精子发生最终形成的精子实质上只是运动的细胞核,而卵子含有之后机体发育的全套机制4、出生后生殖细胞数量不同。父本有精子细胞存在,精子数量无法预测,而母本卵子在出生后的最大数量便固定了下来。

第五章受精机制

1、cAMP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什么?

答:抑制卵母细胞成熟的作用。

2、MPF的组成,活化MPF需要那些条件?

答:MPF由P34cdc2和cyclinB组成。活化条件:①P34cdc2和cyclinB必须结合;②P34cdc2的两个位点Tyr-15和Thr-14去磷酸化;③P34cdc2的Thr-161位点苏氨酸残基必须保持磷酸化状态。

3、精子获能及获能的主要部位?

答: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的现象。获能部位:子宫输卵管。

4、精卵识别有哪两种方式及其代表动物?

答:精卵识别分为距离识别和接触识别,前者是水生动物如海胆;后者有小鼠。

5、顶体反应?

答:精子同卵子表面接触或与卵膜分泌的物质相遇后,精子顶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6、顶体反应的磷酸肌醇调控机理?

答:多磷酸肌醇在磷脂酶C作用下产生4,5-磷酯酰肌醇二磷酸。PIP2被PLC水解,产生二酰甘油和1,4,5-三磷酸肌醇,在IP3作用下,细胞内非线粒体贮存的钙离子释放,使细胞

内钙离子水平提高,从而激活一些顶体反应所需的关键酶,作为第二信使DAG,它活化PKC,后者使蛋白磷酸化,诱导顶体反应。

7、卵激活?

答: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显示出的最早系列事件总称为卵激活。它包括皮质反应,减数分裂恢复,第二极体排出,DNA复制和第一次卵裂。

8、阻碍多精入卵的快速反应和晚期较慢的反应各由那两种离子引起?

答:由Na+内流和Ca2+释放。

9、皮层反应?论述皮层反应的机制?

答:皮层反应:是受精作用的反应之一,主要是防止多精受精,属于多精受精的二级阻断。机理是:当精细胞与卵细胞的细胞质膜融合时,激活了卵细胞的磷脂肌醇信号转导途径,引起卵细胞局部胞质溶胶中Ca2+浓度的升高,激活了卵细胞;定位于卵细胞质外周的皮层颗粒与卵细胞质膜融合释放内含酶类;释放的酶类快速分布到整个卵细胞的表面,改变透明带的结构,使精子不能与卵细胞结合。

第六章卵裂

1.与一般有丝分裂比较,卵裂有那些特点?

答:与一般有丝分裂比较,早胚卵裂的特点:受母型调控;两次分裂之间没有生长期,细胞数目的增加速度快,导致细胞质与核的比值迅速减小。

2.决定卵裂方式的因素?

答:1、卵质内所含卵黄的数量和分布

2、卵质中影响纺锤体方位角度和形成时间的一些因子

3.卵裂类型分为那两大类型?每种类型内又有那些亚类型?鸡的卵裂属那一种?

答:完全卵裂:辐射状卵裂;螺旋状卵裂;两侧对称卵裂;旋转型卵裂;

不完全卵裂:盘状卵裂(鸡即此);表面卵裂

4.一般无黄卵卵裂的基本规律?

答:完全卵裂,卵裂沟通过整个受精卵,把合子一分为二

5.为什么说卵黄蛋白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适应?

答:卵黄使动物胚胎在没有外源食物下得以发育。

6.两栖类囊胚腔的作用?

答:a、原肠形成过程中,囊胚腔利于细胞迁移

b、防止上下层细胞间不成熟地过早接触。

7.哺乳动物卵裂的特点?

答:1、卵裂速度慢2、卵裂球排列方式很独特。第1次卵裂是正常的经线裂;但在第2次卵裂时,其中一个卵裂球是经线裂,另一个卵裂球是纬线裂,这种卵裂就是旋转均裂3、早期卵裂不同步.4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组就已经开始活动

8.小鼠胚胎压缩出现在哪个细胞期以后?

答:8细胞阶段后

9.导致胚胎紧密化的机制?双胞胎?

答:(1)紧密化的机制:

A.极化作用。8-细胞期,卵裂球膜极化,一些糖蛋白分子, E-cadherin, 随紧密化的发生,主要集中分布于卵裂球相互接触的表面上。

B. 细胞骨架的重组在紧密化过程中,肌动蛋白微丝延伸形成的微绒毛出现在相邻细胞的表面,并在细胞间相连。可能通过肌动蛋白解聚,使微绒毛缩短,把卵裂球更紧密地拉在一起。

(2)双胞胎

异卵双生是两个卵分别受精的结果.

同卵双生个体是起源于同一个胚胎, 由不明原因造成胚胎细胞分离而形成双胞胎。

10.卵裂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取决于卵质中那两个主要成份?

答:周期蛋白Cyclin和依赖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

11.决定一个细胞成为胚胎细胞或成为胚胎的支持细胞,在出生时被抛弃掉的关键是什么?

答:完全取决于紧密化作用后细胞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外周还是内部。

第七章原肠作用

1.何谓原肠?原肠作用?

答:原肠:原肠作用中植物极板向内弯曲、内陷,当深及囊胚腔1/4到1/2时,内陷停止,此时陷入的部分称为原肠。

原肠作用:指囊胚细胞有规则的移动,使细胞重新排列,用来形成内胚层和中胚层器官的细胞迁入胚胎内部,而要形成外胚层的细胞铺展在胚胎表面

2.海胆初级间充质细胞的来源?

答:原植物极中央细胞内陷进入囊胚腔,表皮细胞转变成为初级间质细胞

3.原肠作用的细胞迁移的主要方式?

答:外包,内陷,内卷,分层,内移,集中延伸。

4.瓶状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其作用是什么?

答:爪蟾胚胎未来背侧即赤道下方向“灰色新月区”发生原肠作用,在“灰色新月区”形成背唇,而凹陷的小孔为胚孔,胚孔处的细胞顶端部位剧烈收缩,而基底部位扩张,变为瓶状。

作用:与胚胎外表面相通

5.海胆小分裂球的作用及海胆原肠作用的机制?

答:作用:

(1)小分裂球启动原肠作用,可诱导第二胚轴的形成

(2)海胆小分裂球可以使预定外胚层细胞分化为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

机制:

(1)内胚层的早期内陷机制:纤毛收缩使细胞变为楔形,成为细胞内陷的原动力

(2)内胚层的晚期内陷机制:伪足的收缩和细胞间的变形重排

6.为什么研究文昌鱼对探讨脊椎动物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答:文昌鱼是与脊椎动物祖先亲缘关系最近的无脊椎动物。文昌鱼的摄食、排泄和后口式等机能都和无脊椎动物相似,但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胚胎发生过程都有了脊椎动物的模样。而且在生物化学上已经具有了脊椎动物的磷酸肌和酸物质,但却不具备脊椎动物所有的血红蛋白和铁的化合物。所以,无论从形态、生理、生化和发生来看,都说明了它是无脊椎动物过渡到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7.鸟类原条是怎样形成的?

答:胚胎后端上胚层细胞层的加厚处。它由来自上胚层的中胚层细胞内移进入囊胚腔以及来自上胚层后端两侧细胞向中央迁移所致。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不断向前移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8.鸟类的原沟、享氏结在功能上相当于两栖类的什么结构?

答:胚孔;胚孔的背唇。

9.什么叫鱼类的胚盾,有什么作用?

答:下胚层形成后,上胚层和下胚层的深层细胞都会向将来发育成为胚胎背部一侧插入,形成一个加厚区域,称为胚盾。

作用:相当于两栖类的背唇,能够诱导形成次级胚轴。

10.鸟类最先通过原条进入胚胎内的细胞预定发育成那个胚层细胞?

答:前肠(内胚层)

11.何谓鸟类脊索的二次形成?

答:鸟类前部脊索由通过亨氏结内移的细胞向前迁移而形成。而后端脊索则是由通过原条内移的中胚层细胞聚集而成。

12.人体胚胎三胚层的建立及其命运?

答:约在受精后9~10天,内细胞团很快增殖与分化,分裂成两层,即外胚层与内胚层。两层细胞分裂都很快,并再各形成一空腔,即羊膜腔与卵黄囊,二者之间的组织称为胚盘,将来分化成为胎儿身体各部分。受精后第三周开始,在胚盘的内、外胚层之间,由外胚层分化出中胚层,此时胚盘已由内、外、中三胚层组成,也就是说已形成胚胎。日后外胚层将形成神经系统和表皮;中胚层将形成肌肉、骨骼、血液、结缔组织及泌尿生殖系统等;内胚层将形成消化和呼吸系统。

第八章神经系统发育

1、神经胚形成?

答:神经胚形成:胚胎由原肠胚预定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的过程。神经胚:正在进行神经管形成的胚胎。

2、初级神经胚形成和次级神经胚形成?

答: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次级神经胚形成:外胚层细胞下陷进入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在细胞索中心产生空洞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3、什么叫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

答:神经板:外胚层中线处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纵向变长加厚,形成神经板。

神经褶:神经板形成后不久,边缘加厚,并向上翘起形成神经褶。

神经沟:神经褶形成后在神经板中央出现的U型沟。

4、无脑畸形和脊髓裂?与哪些基因有关,如何避免?

答:无脑畸形和脊髓裂均为人类胚胎的神经管闭合缺陷症。人的后端神经管区域在27天时如不能合拢,则产生脊髓裂;若前端神经管区域不能合成,则胚儿前脑发育被停止,产生致死的无脑畸形。

它们与pax3、sonic hedghog和openbrain等基因有关。

约50%神经管缺陷可由孕妇补充叶酸加以避免。

5、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

答: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鸟类,哺乳类,两栖类动物胚胎的后端神经管及鱼类的全部神经管形成均采用次级神经胚形成的方式,所以斑马鱼的神经管形成也如此。

6、三个原始脑泡的发育命运?

答:前脑发育成为前端的端脑和后面的间脑,端脑最终形成大脑两半球,间脑形成丘脑和下丘脑区域及视觉感受区。中脑腔最终形成大脑导水管。菱脑再发育成前面的后脑和后面的髓脑,后脑形成小脑,髓脑形成延髓。

7、菱脑节?

答:菱脑节:在神经管闭合后,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节,成为菱脑节,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节内细胞可交换而节间不能交换(其是临时性结构,到发育后期逐渐消失,但部分由后脑产生的结构如颜面神经节仍保持分节性结构)。

8、脊髓背腹区域细胞的发育命运?各与哪些因子有关?

答:脊髓背部区域依次产生6种中间神经元(dI1-dI6),腹部则形成运动神经元和4种腹侧神经元(V0-V3)。

BMP和Shh信号在脊髓的背腹轴划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MP活性沿脊髓背-腹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Shh活性沿脊髓腹-背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与BMP相反。同时,Hedgehog和Wnt 信号分别在腹部和背部细胞分化起作用。另外,许多转录因子在脊髓不同背腹轴位置表达,将其分为不同区域,它们受BMP和Hedgehog信号控制。

9、原神经基因的功能?

答:a.抑制其周围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b.促进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而抑制其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

c.调节细胞周期

10、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

答: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在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元的最终停留位置不同。最靠近管腔的一层为室管膜层,其内的细胞维持了分裂能力;由于停止有丝分裂的细胞不断向外迁移,形成另外两层,外套层和边缘层.外套层:来自管膜层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边缘层主要为神经轴索和胶质细胞.

11、室管膜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

答:室管膜层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垂直分裂(verticol dision):分裂面与表皮细胞长轴平行,产生2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水平分(horizontal division):分裂面与表皮长轴垂直,只产生一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原因:notch和numb层的不均匀分布。

12、神经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

答: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神经轴突的生长首先决定于其自身表达的基因产物;神经轴突的生长也决定于其所处的环境,某些因素具有吸引作用,而有些具有排斥作用。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其伸展途径中的组织结构,胞外基质成分,相领细胞的表面特性。长距离引导:利用可扩散的分子对神经有吸引或是排斥的作用来导引神经细胞去的位置,有化学性引导和化学性排斥两种。化学性排斥:体节生骨区中的netrin 对motor neuron的生长起排斥作用。化学性引导:神经管中的netrin分层只对中间神经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具有吸引作用。短距离引导:利用接触方式来引导神经,有接触性引导和接触性排斥两种。例如:神经接触到cadherin会向其高浓度处移动,而神经接触到ephrin会向反方向移动。接触性排斥:昆虫肢体中跨膜蛋白semaphorin对感觉神经元的生长起排斥作用。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由靶细胞分裂的NGF,BDNG,WT-3/4/5等是近距离趋向因子。

13、突触的形成?

答:突触的形成:当神经元的生长锥抵达靶位,将在二者间形成特化的连接,即神经突触。

14、神经嵴细胞的发生部位,特点,分化命运?

答:神经嵴细胞:发生部位——神经管闭合处的神经管细胞和神经管相接的外表层细胞,它的间质细胞化而成为神经嵴细胞。特点:具有迁移性。

分化命运:因发生的部位和迁移目的地不同而不同,可分化为感员,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表皮中的色素细胞,头骨软骨和结缔组织等.

第九章中内胚层及相关器官发育

1、中胚层的分区及其发育命运?

答:中胚层的分区:一、背面中央的脊索中胚层。形成脊索;二、背部体节中胚层。形成体节和神经管两侧的中胚层细胞,并产生背部结缔组织;三、居间中胚层,形成泌尿系统和生殖管道;四、离脊索较远的侧板中胚层,形成心脏,血管,循环系统的血细胞、体腔衬里、除肌肉外四肢所有中胚层成分以及胚胎外膜。

2、脊索的形成,发育命运和功能?

答:脊索的形成:由原结部的头突产生,当上胚管中的预定中胚层细胞通过原沟迁移至内胚层之上形成中胚层时,兴突部的细胞迅速增殖,胚体纵轴生长延伸形成“脊索”。

脊索发育命运:在生骨节形成之后,大的数脊索细胞将退化,死亡,而位于椎骨之间的脊索的脊索细胞的形成椎间盘组织。

脊索的功能:它是低等脊索动物的终身支持器官,在高等哺乳动物脊索是一个临时性结构具有诱导脊部神经管形成和为早期胚胎提供完整的体轴的作用。

3、什么叫体节,功能及其发育命运?

答:体节:当原条退化,神经褶开始向胚胎中央合拢时,轴旁中胚层被分隔成一团团细胞块,即为体节。

体节的功能和发育命运:体节是胚胎的临时结构,在脊椎动物胚胎分节模式的形成中极为重要,如体节能决定神经嵴细胞和脊神经轴突的迁移途径,体节细胞能形成脊椎、肋骨、背部皮肤真皮、背部骨骼肌以及体壁与四肢骨骼肌。

4、脊椎动物体节形成的特点?

答:第一对体节在胚胎前端形成,后面新的体节从吻端轴旁中胚层开始,按一定间隔有规律地形成。

5、体节细胞的分化及其机制?

答:分化:体节开始形成时每个细胞能发育成体节任何衍生结构,但体节完全形成后其中的细胞只分化为某一类型的细胞。体节腹中部细胞经分裂失去上皮细胞特征,变成间充质细胞,它们构成生骨节,形成脊椎软骨细胞,最终发育成中轴骨骼。体节侧面细胞分散后形成四肢和体壁肌肉的前体细胞。生骨节、体壁和四肢肌肉前体细胞从体节迁移出后,最近神经管的体节细胞向腹面迁移,余下的体节细胞形成生皮肌节。其背面为生皮节,将来形成真皮,而生皮肌节内侧层细胞将来形成椎骨肌肉。

体节细胞分化机制:体节细胞的分化受周围组织分泌的诱导因子影响……

6、骨骼肌如何形成?骨发生的两种模式?

答:骨骼肌的形成是由多个单核的成肌细胞融合而成,分三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合成细胞退出有丝分裂周期;成肌细胞排列成链状;细胞融合。

骨发生的两种模式:由间充质直接转化为骨组织称为膜内皮骨,主要出现在颅骨发生中;若间充质细胞先分化成过渡型软骨,再由骨骼细胞取代软骨,称为软骨内成骨。

7、肾脏的发育?

答:肾脏的发育:羊膜动物的后肾是由输尿管芽和生后肾间质这两个来自中胚层的组织相互作用和互惠诱导形成的。

8、心脏细胞的分化?心脏如何形成?

答:心脏细胞的分化:鸟类和哺乳类的预定心脏细胞形成一个双层壁的管状结构,内层为心内膜,外层为心肌外膜,前者将来形成心脏内表皮,后者形成可以搏动的心脏肌肉层,为机体终生泵血。

心脏的形成:脊椎动物的心脏由脏壁中胚层与临近组织相互作用发育而成。心脏形成细胞先迁移到腹中线位置,融合成一个由能收缩的肌细胞构成的管状结构。然后这一管状心脏扭曲,形成具有单个心房和单个心室的S形结构。S形心脏继续发育,心房细胞以比心室细胞更快的速度增殖,使心室出现层状结构,同时隔膜把心腔隔开,形成瓣膜。

9、血管形成的两个过程?

答:一、由血岛形成血管;二、血管的出芽生长。

10、内胚层的分化情况?

答:胚胎内胚层构建体内消化管和呼吸道两根管道的内表皮。消化管贯穿身体全长,肝、胆囊和胰腺都由消化管突出形成,呼吸道也由消化管向外生长形成,它最后分叉形成肺。咽是消化管和呼吸道在胚胎前端区域共有的一个腔室。咽向外突起形成的上皮外囊产生扁桃体、甲状腺、胸腺和甲状旁腺。

第十章胚胎诱导

1、胚胎诱导?诱导者?反应组织?

答:胚胎诱导: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个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

诱导者:在胚胎诱导相互作用的两种组织中,产生影响并引起另一种细胞或组织分化方向变化的这部分细胞或组织。

反应组织:接受影响并改变分化方向的细胞或组织

2、感受性?初级感受性?次级感受性?

答:感受性:把反应组织以一种特异方式对诱导刺激起反应的能力

初级感受性:尚未决定的外胚层所具有的感受性

次级感受性:已经决定了的组织对刺激的感受性

3、感受性的特性?

答:感受性的特性:a时间特异性b区域特异性c种间特异性d受遗传控制(?作用手段种间相似性)

4、自动神经化和自动中胚层化?

答:自动神经化是没有诱导组织或不具诱导活性化学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外胚层外植块出现神经化的现象。

自动中胚层化:在没有诱导组织或不具有诱导活性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外胚层外植块出现中胚层的现象 (使用化学物质抑制其神经化倾向后才能表现出来)

5、异源诱导者?

答:异源诱导者:能诱导原肠胚外胚层形成一定的结构,并具有区域性诱导效应的组织。

6、次级诱导和三级诱导?

答:次级诱导:通过一种组织与另一种组织的相互作用,特异地指定它的命运

三级诱导:次级诱导的产物作为诱导者,通过与相邻组织作用指定它的命运

7、初级胚胎诱导的四个阶段?

答:3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卵裂期,为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区;第二阶段是脊索中胚层诱导背部外胚层转变为神经系统的神经诱导;第三阶段是中央神经系统的区域化。

8、组织者?Nieuwkoop中心?

答: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和其他的组织一起调整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Nieuwkoop中心:囊胚最背部的能诱导组织者产生的植物极细胞

9、邻近组织的相互作用?

答:a容许的相互作用:反应组织含有所有要表达的潜能,它只需要某些刺激允许它表达这些特性,但这不能改变它的后生型发育方向

b指令的相互作用:反应组织的发育潜能不稳定,其发育的方向和过程取决于接受的诱导刺激的类型

10、器官发育过程中,上皮分支的机制?

答:上皮分支的机制;a在肾和许多的器官发育中,间质可能通过引起上皮管状分支与相互作用。当上皮向外生长被一裂隙分开的时候产生分支。裂隙的任一侧产生小叶,这些小叶生长而产生分支,上皮管的分支依赖间质的存在

b裂隙的形成由胶原控制的间质细胞通过他们的牵引与胶原纤维连接形成切入的小叶上皮的嵴,从而形成裂隙。

第十一章果蝇胚轴的形成

1、图式形成?

答: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2、果蝇胚胎躯体前后轴线如何建立?

答:形态发生素调节首先表达的合子基因(缺口基因)。缺口基因表达区呈带状,带宽约3体节,不同缺口基因表达区之间有部分重叠,它翻译的蛋白质以其浓度效应调控成对控制基因的表达。成对控制基因的带状表达区将胚胎沿前-后轴划分成周期性单位。它翻译的蛋白质激活体节极性基因转录。体节极性基因表达产物进一步将胚胎划分成14体节。同时,缺口基因和成对控制基因的编码蛋白质,以及体节极性基因与同源异形框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同源异形基因的表达,而后者的表达产物则决定每个体节的发育命运。

4、什么是缺口基因?有什么特性?起什么作用?

答:缺口基因:沿果蝇前后轴最早表达的合子基因,它们均编码转录因子,参与果蝇胚胎前后轴早期模式的形成

缺口基因的特性:(1)编码转录因子(2)都在多核胚期开始表达(3)其产物的半衰期一般较短近数分钟,因而它们的扩散距离较短(4)其表达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其突变会导致胚胎在该区域及附近区域的缺失

5、成对控制基因的作用?

答:成对控制基因的作用:把缺口基因确定的区域进一步分成体节

6、什么是体节极性基因,有什么作用?

答:体节极性基因:在成对控制基因表达之后立即表达的基因,它们决定了体节的边界和体节内细胞的命运,这些基因的产物包括扩散分子,受体,转录因子等这种类型

体节极性基因作用:是确定体节和体节边界的关键基因,它在每个类型体节中的前部表达,占据一行细胞,从而确定了副体节的前部边界,体节出现后,它在每个体节的后部表达,将一个体节分成前后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内的细胞不发生交换,各自有不同的发育命运

7、同源异形基因?

答:同源异形基因:在体节边界建立之后,用来控制每个体节的特征结构发育的基因,它们编码homeodomain转录因子。

第十二章脊椎动物胚轴的形成

1、两栖类、鱼类、鸟类、哺乳类胚轴决定的最早时期?

答:两栖类:从精子入卵。

鱼类:鱼类胚盾的形成。

鸟类:囊胚期上下胚层的形成。

哺乳类:胚胎发育的第5.5天

2、两栖类胚轴形成机制?

答:胚胎背部细胞中的β-catenin使sms基因表达,SMS与TGFβ基因家族的蛋白产物协同作用使gcd基因激活,在SMS和GCD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组织者。Nieuwkoop中心的分泌蛋白激活位于其上方中胚层细胞中一系列转录因子,后者激活编码组织者分泌产物的一些基因。而一些组织者分泌蛋白也可作为BMP、Wnt等的抑制因子参与胚轴形成。另外,后端化因子调控神经管后端分化,而中侧轴转化因子则调控中侧轴形成。

3、哺乳类前后轴特化与哪个基因有关?

答:都是由hox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的

第十三章附肢的发育和再生

1、附肢骨的基本结构?

答:靠近体壁的肱骨、在中部的一个桡骨和一个尺骨、掌骨和远端的指骨。

2、附肢区(limb field) ?

答:附肢区:由能形成附肢的所有细胞所组成的区域。

3、肢芽?肢芽诱导的分子机制?前后肢的分化与哪两个基因有关?

答:附肢芽:附肢的原基称为附肢芽。某些基因在预定位置激活Tbx4和Tbx5,二者分别特化后肢和前肢。

4、顶外胚层嵴 (AER)?在肢体发育中的作用?

答:顶外胚层嵴AER:在鸟类和哺乳类中胚层诱导肢芽顶端前、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一个增厚的特殊结构。

作用:1维持其内侧的间质细胞增生能力,是肢体沿(P—D)轴曲线生长。2维持肢体A-P 轴线控制基因的命运3与控制肢体A-P和D-V轴线的饿因子互作,以指导细胞的分化。

5、渐进带 (PZ ) ?渐进区模式?

答:渐进带PZ:AER内保持了旺盛分裂能力的间质细胞区域,位于肢芽的顶端与AER紧邻的间质组织大约200μm的范围内

渐进带的模式:附肢中胚层细胞的分化是由它在渐进区中分裂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一个细胞的渐进区所花的时间越长,获得越多的有丝分裂的机会,而其构造越往远端发展,当附肢发育时,细胞必须不断离开渐进区,形成软骨组织,最早离开的细胞靠近体侧,最后离开的离体侧越远。

6、极化活动区(ZPA)?

答:极化活动区ZPA:在年幼肢芽和体壁后部连接处一小团能特化成前后轴的中胚层细胞所构成的区域。

7、细胞凋亡与趾形成的关系?

答:趾的形成依赖于趾间区和趾区生长速度的差异,决定细胞的死亡的是间质细胞,不是外胚层细胞。BMP2、BMP4、BMP7在趾间组织中表达,促进趾间组织的凋亡,趾间表达的noggin 可拮抗BMP,从而防止部分趾间细胞的凋亡。

第十四章眼的发育

1、哺乳动物眼睛的基本结构?

答:眼的基本结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

2、眼的形态发生过程?

答:眼的形态发生过程:由间脑侧壁2个向外突起部分形成视泡,视泡与外胚层接触,他们相互作用,外胚层增厚,形成晶状体板、晶状体窝、晶状体泡,并最终分化为外侧的晶状体上皮和内侧的晶状体纤维。视泡内陷形成视杯,分化为外部的色素视网膜和内部的神经视网膜,后者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称为玻璃体。在晶状体泡脱离表皮后,视网膜和晶状体泡与覆盖的表皮接触诱导其形成角膜。视杯边缘色素上皮向晶状体扩散形成虹膜和睫状体上皮。色素视网点膜外面,神经嵴起源的头部间质聚集形成脉络膜和巩膜。视柄发育成视神经。

3、神经视网膜主要分化为哪3类细胞,各有什么功能?

答:感光细胞:对光和颜色敏感。

双极中间神经元:传递电冲动从视杆和视锥到神经节。

神经节细胞:其轴突集合形成视神经进入脑中

4、视顶盖?视神经纤维投射的特点?

答:视顶盖:低等脊椎动物视网膜的神经纤维生长到的脑的特定区域。

特点:所有来自左视网膜的视神经纤维投射到右顶盖,所有右视网膜的视神经纤维投射到左顶盖。

5、晶状体的形态发生?

答:晶状体的形态发生:从预定的晶状体外胚层开始,经历晶状体板、晶状体窝、晶泡体泡,初级晶状体纤维和次级晶状体纤维等阶段,最后发育为成熟的晶状体。

6、转分化和晶状体再生?

答:转分化:由一种部分分化的组织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组织类型的充分分化的细胞。

晶状体再生:将成体的晶状体切除以后,可从虹膜的背缘再生出新的晶状体的现象。

7、角膜诱导?

答:角膜诱导:胚胎发育期间,覆盖视杯和晶状体表面的外胚层受二者的诱导作用形成透明的角膜的过程。

第十五章性腺发育和性别决定

1、哺乳动物乌尔夫氏管和缪勒氏管在在两性中的分化命运?

答:乌氏夫氏管的分化命运:在雄性中发育为输精管、附睾和储精囊,在雌性中退化。缪勒氏管:在雌性中分化为输卵管、子宫、子宫颈和上阴道,在雄性中退化。

2、什么是哺乳动物的初级性别决定,与哪些基因有关?

答:初级性别决定指由未分化的性腺发育为精巢和卵巢,与Y染色体短臂上的sry基因及可能与常染色体或与X染色体相连的“Z基因”等有关。

3、什么是哺乳动物的次级性别决定,与哪些激素有关?

答:次级性别决定指睾丸或卵巢形成之后,由他们分泌的激素引起的雄性或雌性表型的发育。雄性表型与AMH(抗缪勒氏管激素)、睾丸酮、二氢睾丸酮有关;雌性表型与雌激素有关。

4、果蝇的性别决定由什么决定?如何解释X:A?果蝇主要的性别决定基因在哪个水平如何如何进行调控?

答:果蝇的性别决定是通过平衡X染色体上的雌性决定因子和常染色体上的雄性决定因子实现的。

解释X/A:a常染色体在性别决定基因叫分母基因,X染色体在性别决定基因叫分子基因,X/A是性别决定的比率

b分子基因有无姐妹染色体和无姊妹染色体,分母基因有无表情基因等,都叫计数器转换因子。

5、举例说明环境决定性别?

答:依赖位置性别决定的例子是拖鞋样蜗牛,有机体的位置影响他们的性别决定,许多的个体彼此向上堆积,形成丘墩,年幼的个体是雄性,在此期之后雄性生殖系统退化进入不稳定期这时动物根据他们在丘墩中的位置成为雄性或雌性。如果一个蜗牛与雌性接触,它将变为雄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着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着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着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一课时) 赣榆县初级中学授课者:仲崇荣 教学背景: 这节课不同寻常——这是一节校际交流课:校领导指派我到班庄二中借班上课。我从思想上很重视这节课:备课上花了不少时间,进行了三轮备课,即备自己,备文本,备学生。其中的备学生,是指课前打电话向那边的任课老师了解学情。 教材分析: 《幽径悲剧》是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北大燕园内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作者将其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文章语言精练、通俗又雅致,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的灭美“愚氓”,感染力极强。编者将其安排在人与环境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对藤萝所流露的真情,对愚氓恶行的谴责,从而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品读课文,在寻美、赏美中体会作者对古藤的深情。 二.感受悲剧效果,增强爱美护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在寻美、赏美中体会作者对古藤的深情。 教学难点: 感受悲剧效果,增强爱美护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媒体: 多媒体,含图片、文字、音乐。 课前准备: 教师进行三轮备课,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概括段意,赏析妙词佳句——在书上留下预习的痕迹。 教学过程: 说明:[ ]里的文字为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一.开场: 绽放自信笑容,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巧用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但时间宝贵,只能简单的笑一笑、说一说。 ] 二.简洁导入,投影出示导语。 让我们走进美文《幽径悲剧》,这里有一条( )的幽径,有一棵( ) 的古藤,还有一个( ) 的悲剧! [小括号里的内容,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大多数应该能说出来。设计该导语的意图有3:1.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2.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3.尽量简洁,为后面的深入研读文本节省时间。 ] 三.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齐读目标。 1.品读课文,在寻美、赏美中体会作者对古藤的深情。 2..感受悲剧效果,增强爱美护美的思想意识。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浙江1月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 2.互训 3.犹 4.读曰 5.当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 意如下三点: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 谓的__________。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 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_________来改读古书中的 __________。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_________,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1

备考2014中考语文之散文阅读训练:幽径悲剧(含答案)

阅读《幽径悲剧》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0~13题。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0.“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1.“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也对藤萝“深表同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三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分) 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

训诂学试题(1)汇总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音韵学_、_文字学_、_训诂学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正义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释玄应,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释慧琳,凡一百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愧对一棵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愧对一棵树 1.愧对一棵树 矫友田 (1)老屋的院子里曾长着一棵香椿树,那是父亲从一位亲戚家移植过来的。它的主干虽然只有婴儿的胳膊粗细,却光洁挺拔,超过了老屋的屋脊。 (2)每到春天,香椿树便生出柔嫩的叶芽。我们就会把那些像雉鸡翎一样对生的,且散发着特殊芳香的嫩叶采摘下来。经盐水卤过之后,便成为一道鲜美的菜,可以直接就着玉米饼子或馒头食用。嚼在口里,香气四溢。 (3)另外,还有一种在当时看来较为奢侈的吃法,那就是将卤过的香椿叶用刀剁成细末,而后再打上几个鸡蛋,用油炒着吃,更是鲜美无比。 (4)那时候,母亲总是要把采摘下来的香椿叶分成许多份,然后打发我给周围的邻居送去,让大家伙都尝一尝鲜。因此,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里,时常会因为自家拥有一棵香椿树而感到骄傲。 (5)那年夏天,突然袭来一场台风。街头上那些碗口粗细的柳树,有许多都被连根拔起。我家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也没能幸免,被台风拦腰折断,只剩下半截光秃秃的树干。尽管我们一家人对它精心呵护,在它剩余的半截树干上,也曾生出过绿芽。可是不久,它便染上一种怪病,从断裂处到根部在一点一点地干枯,而我们只能期盼它奄奄一息的生命能够出现奇迹。最终,奇迹并没有发生,那一棵香椿树死了。没有香椿树的春天,我们一家人总是感觉少了一点东西。 (6)又一年春天,我和小伙伴在村头的树林里玩耍时,发现了一棵酷似香椿的小树苗。它伸展着几排像香椿叶一样的叶芽,令我激动不已。在几个小伙伴的帮助下,我们将那棵小树苗挖了回来,补种在先前那棵香椿树的位置上。 (7)傍晚,父亲从外面回来,他发现了院子里的那一棵小树苗后,惊讶地问道:“这是你栽的吗?” (8)我得意地说:“是啊,这是我在村头的树林里发现的。” (9)父亲俯下身去,摘下一片嫩叶,用手指揉捏了几下,而后放在鼻子上嗅了一下,继而笑着对我说:“它虽然长得跟香椿树一样,但它可不是香椿树,它的名字叫臭椿。不信你摘一片叶子闻一闻,上面有一股怪怪的臭味。” (10)我将信将疑地摘下一片叶子,像父亲那样将它揉碎,放在鼻子上嗅了嗅,果然有一股难闻的臭味。此时,我才相信父亲的判断,极其失望地盯着那一棵小树苗。 (11)这时候,父亲好像是在安慰我说:“反正院子里还缺少一棵树,就让它长在那儿吧,臭椿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12)父亲的安慰,丝毫遮掩不了我内心的失望。我像受到它的欺骗一样,越看它越不顺眼。第二天,我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愤懑,将它连根拔了出来,折成几段后,扔到一边去了。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 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 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即运笔时横、捺等笔画有如波浪起伏之状,某些笔画在收笔时,作向上挑起状。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 A. 《毛诗诂训传》 B.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C. 《说文解字》 D. 《尔雅》 2.魏晋隋唐时期是() A. 训诂的产生期 B.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C.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D.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3.《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梅膺祚 C. 段玉裁 D. 戴震 4.《墨子间诂》属于() A. 传注 B. 章句 C. 义疏 D. 集解 5.《释名》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刘熙 D. 黄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 2.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 3.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训就是,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 4.声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5.从训诂的体式来看,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叫,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的传住的一般叫。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乾嘉学派: 2.《经籍纂诂》: 3.以形说义: 4.义训:

5.同源词: 增字足义: 四、说明下列各例属何种训诂方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2、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 3、二足以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4、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诗政训传》) 5、天,颠也。(《说文解字》) 6、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礼记》) 7、采,采取也,从木从爪。(《说文解字》) 8、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者,得也。(《庄子·齐物论》) 9、乱,治也。(《尔雅·释诂》) 10、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课之绣。(《诗政训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义界的实质、原则是什么?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2.通释语义与随文释义的区别是什么? 3.解释?望文生训?的含义,并说明产生这一训诂弊病的主要原因。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难得糊涂》阅读练习及答案

难得糊涂 ⑴清代郑板桥提出来的亦书写出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一直到今天,二百多年过去了,但在人们的文章里,讲话里,以及嘴中常用的口语中,这四个字还经常出现,人们都耳熟能详。 ⑵我也是“难得糊涂党”的成员。 ⑶不过,在最近几个月中,在经过了一场大病之后,我的脑筋有点儿开了窍。我逐渐发现,糊涂有真假之分,要区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⑷什么叫真糊涂,而什么又叫假糊涂呢? ⑸用不着做理论上的论证,只举几个小事例就足以说明了。例子就从郑板桥举起。 ⑹郑板桥生在清代乾隆年间,所谓康乾盛世的下一半。所谓盛世历代都有,实际上是一块其大无垠的遮羞布。在这块布下面,一切都照常进行。只是外寇来得少,人民作乱者寡,大部分人能勉强吃饱了肚子,“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了。最高统治者的宫廷斗争,仍然是血腥淋漓,外面小民是不会知道的。历代的统治者都喜欢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有这两个条件的只是士这个阶层。所以士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眼中钉。可离开他们又不行。于是胡萝卜与大棒并举。少部分争取到皇帝帮闲或帮忙的人,大致已成定局。等而下之,一大批士都只有一条向上爬的路——科举制度。成功与否,完全看自己的运气。翻一翻《儒林外史》,就能洞悉一切。但同时皇帝也多以莫须有的罪名大兴文字狱,杀鸡给猴看。统治者就这样以软硬兼施的手法,统治天下。看来大家都比较满意。但是我认为,这是真糊涂,如影随形,就在自己身上,并不“难得”。 ⑺我的结论是: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 ⑻此事古已有之,历代如此。楚辞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谓“醉”,就是我说的糊涂。 ⑼可世界上还偏有郑板桥这样的人,虽然人数极少极少,但毕竟是有的。他们为天地留了点儿正气。他已经考中了进士。据清代的一本笔记上说,由于他的书法不是台阁体,没能点上翰林,只能外放当一名知县,“七品官耳”。他在山东潍县做了一任县太爷,又偏有良心,同情小民疾苦,有在潍县衙斋里所做的诗为证。结果是上官逼,同僚挤,他忍受不了,只好丢掉乌纱帽,到扬州当八怪去了。他一生诗书画中都有一种愤懑不平之气,有如司马迁的《史记》。他倒霉就倒在世人皆醉而他独醒,也就是世人皆真糊涂而他独必须装糊涂,假糊涂。 ⑽我的结论是:假糊涂才真难得,假糊涂是痛苦,是灾难。 ⑾现在说到我自己。 ⑿我初进301医院的时候,始终认为自己患的不过是癣疥之疾。隔壁房间里主治大夫正与北大校长商议发出病危通告,我这里却仍然嬉皮笑脸,大说其笑话。终医院里的四十多天,我始终没有危机感。现在想起来,真正后怕。原因就在,我是真糊涂,极不难得,极为愉快。 ⒀我虔心默祷上苍,今后再也不要让真糊涂进入我身,我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一个十字架。(选自《季羡林谈人生》) 14.请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5.文章开头引用郑板桥的四个大字有什么作用?(4分) 16.第(9)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作者在《幽径悲剧》一文中说:“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表达了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本文末也提及“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一个十字架”,在你的人生坐标里,有你愿意背负的“十字架”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不少于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近代史课后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

语文中考哲理散文阅读训练:幽径悲剧

语文中考哲理散文阅读训练:幽径悲剧 语文中考哲理散文阅读训练:幽径悲剧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

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0.“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1.“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也对藤萝“深表同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三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分) 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 参考答案: 10、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不愿意看到藤萝被毁的情景(1分),表现了作者悲哀至极的心情。(1分) 11、反衬人们缺少对藤萝生命的关怀之心(1分),也衬托出“我”内心的同情和无奈的感受。(1分) 12、内容上:强调了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和无助,表达了对人们无心关注一棵古藤生死的不满。(1分)表达上:采用拟人和反复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1分) (拟人:“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