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

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

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
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

面子是中国人日常话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

一个词,它作为人们对社会关系的一个常识性理

解,规训了人们的社会行动方式。面子作为一种

主观的感觉和体验,在所有文化中都是存在的,

它可以意会,但又很难确定其指代的对象。我们

认为任何从中华民族特殊性角度对面子的理解

都具有本质主义倾向,是我们反对的。任何试图

从脸面问题切入来解释社会结构性因素的企图

都会冒着简单化和颠倒解释顺序的风险。也就是

说,理解面子这个词语有助于理解社会关系,但

是不能立足于面子来解释社会结构,面子不是社

会结构关系的解释变量。

面子研究的回顾

南京大学的翟学伟教授致力于中国本土社

会和心理研究,对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做过详细论

述。在《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翟学

伟,2006)一文中,他对面子如何进入学术视野以

及脸面研究的历史脉络有过很好地梳理。为了与

他的文献回顾加以区别,避免重述,我力图进一

步对前人的研究加以理解和归类,以便从我自己

的角度对面子问题加以探讨。

(1)面子的本质主义研究面子这个中国人

的日常用语进入文本的时间是19世纪末,由美

国传教士史密斯(A.H.Smith,1894)在其著作中首

次把它作为中国人的首要性格特征。由于面子这

个概念是在传统的本质主义研究大行其道的时

代进入文本的,因此,史密斯在当时的主流话语

环境中发展出自己的概念。他显然认为中国人本

质上具有某类共同的性格(智力)特征,并试图用

这些特征来解释社会结构性因素。今天看来,它

在理论上是有巨大缺陷的,所以这一类型的分析

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

吴凯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挑战传统的面子研究,指出它们具有本质主义和整体性的错误倾向。

我们反对把面子作为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解释变量,认为它只是被社会建构的一种意识和行为,具有片段性和多元性特征。我们认为权力等级是造成中国人面子意识和行为的根本原因,而

文化为之提供了传播的环境,语言又是其传播的渠道。

关键词面子解构重构语言文化权力等级

吴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210093

本文系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项目“全球视野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的部分成果

152社江会苏社学

在现代西方社会思想研究中已经很少了(当然也

不是没有,如Bell Curve一书)。在他之后,许多中

外学者也是从本质主义立场来理解中国人的面

子观的,例如鲁迅试图从中国人的性格本质上来

解释面子,林语堂认为面子统治了中国人的行为

方式,一些西方学者也把面子当作左右中国人行

为方式的价值观或者力量。他们的研究有一些共

同之处:首先都深受史密斯话语的影响;其次都

坚信中国人具有共同的民族性格(爱面子);第三

都把面子当作一个普遍共同的存在,对它的社会

和历史构建过程没有深入挖掘;第四都有意无意

地从民族性出发来解释中国的命运,面子被当作

一个社会结构的重要解释变量,但是对面子在社

会结构中被理解和构建的方式则不太涉及。鲁迅

在其杂文中就总是有意无意地从中国人的劣根

性出发,来切入社会结构,在他笔下似乎所有中

国人天生都具有同样的性格缺点(林语堂也差不多)。所有这类有关面子的研究,我们都可以称之

为面子的本质主义研究,因为它们把爱面子看作

中国人固有的民族特性,并且用它来解释中国人

的行为甚至社会结构。社会理论研究发展到今

天,对普遍主义以及本质主义的叙事和解释方式

已经有了很多反思和批判。如果对这些批判有所

涉猎,我们会体会到这种研究的缺陷。这类研究

可以被看作面子研究的第一阶段,针对这种本质

主义倾向,我们的观点是:面子观在不同的社会

历史条件中是被重新构建并被个体重新解释的,

根本就不存在连续不变的、统一的中国人的面子

观(今天被推崇为有面子的事在过去可能是很没

有面子的)。面子这个概念应该被消解,被解析为

具体情境中的具体个体的主观感受和行为。

(2)面子的社会建构研究之后,一些中外

学者对面子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

把面子置于社会互动关系中加以思考,它们不再

强调脸面观念源于中国人特殊的民族性格,而是

人类共有的某种心理感受。戈夫曼(Goffman,1955) 对面子的定义是:“在特定的交往中,按照社会其

他成员对其社会价值的假设(期望),一个人有效

展示的(自身)正面的社会价值。面子是按照共同

接受的社会属性描绘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说,一

个人在承担某种职位或者角色时,社会对他(她)

的价值(作用、职责)必然产生某种期望,只有在行动中满足这类期望时,他(她)才有社会价值(面子)。这类研究摆脱了以前的民族性格取向,从社

会建构主义角度来分析人类对自我的评价和塑

造。它们试图从人类互动的客观情境中理解行动

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从而对面子作出科学的分

析。何友晖(Ho1974)基本上接受了戈夫曼的思想。他认为面子以个人地位为基础,在社会互动过程

中获得或者失去。占有某个社会位置的人如果不

能满足社会对他的要求或者期望,就是丢失面

子,同时就严重影响了他在社会中的有效作为。

个体在与不同的社会主体互动时,对面子的体验

是各不相同的。他分析了赢得面子和丢失面子的

不同的社会机制和社会情境,认为面子行为不是

个人决定,而是在相互接触的人类群体中产生

的。所以爱面子是人类普遍的现象,“面子”应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对这一类研究,我们可以称之为面子的社会

建构研究。它们试图在社会互动中寻找一些普遍

的规律,用来解释面子获得或者失去的机制。社

会建构研究的优点是在社会互动的情境中来解

释面子,指出了不同社会主体在体会面子时的差

异性;它不再把面子观念归结为某个民族的特

性,而是力图从具体的人类行动中理解它。我们

认为,这类研究的缺点就在于它们寻找产生面子

行为的普遍统一的社会力量,认为在这种力量构

建的社会情境中,个体必然以同样的方式产生自

己的面子行为。这种传统的理性和科学的研究取

向忽视了二个问题:(1)个体对文化和所处环境的

主观解释(2)文化横向的高度多元化和纵向的不

连续性。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个非洲部落很有面

子的事在西方社会可能就是很没有面子的事,在

30年前的中国很有面子的事目前可能很没有面

子,在同一个社会中某个人感到有面子的事会让

另外一个人感到没有面子。所以,这种传统的社

会学研究方式———寻求建立面子(观念和行为)的普遍和统一的解释模型---在今天这样一个大众

文化主导的信息社会(多元、片段、差异、信息快速传播)中是困难重重的。

(3)面子的宏观结构研究如果说上面的研

究侧重于微观社会情境中的面子观念和行为,那

么另外一些学者则从社会的宏观层面切入面子

研究。例如,翟学伟试图论证中国的社会文化背

景对面子思想的塑造作用,又力图用中国人的面

子观来解释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以及宏观社会运

行方式。他主要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习俗中寻找

面子观念的源头(翟学伟,2006),又从脸面观念出

发研究中国人的行为模式(规律)。最终,他试图从个体行为模式上切入,研究社会建构方式,他认

为:“真实社会的建构是社会个体运用行动策略

同现存的社会结构相权宜的产物。它在中国日常153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社会中以个人权威(权力)、道德品质(人品)、礼尚往来(人情)、连带关系(面子)为基础建构起来”(翟学伟,2006)。他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带有

本质主义色彩的文化决定论研究,主要从中国传

统的文化习俗中推演出目前的面子观念(行为),

再推进到社会的结构层面。我们可以把这类研究

称作面子的宏观结构研究,它立足于宏观的社会

文化背景来探讨宏观的结构性问题。

这类研究的优点在于探讨了宏观社会力量

对面子观念和行为的作用,不过它和上面的建构

研究有相似的问题。这类研究还没有充分注意到

个体对文化习俗在特定情境中的主观解释过程,

而是过于看重传统文化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

造作用。它的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对社会的物质

性力量探讨不足,例如,面子感受是如何被地位

不平等、权力关系等等所塑造的。他的第三个问

题是对历史的间断性关注不足,似乎今天的社会

和100年前的社会还相差不大。按照斯瓦德勒尔(Swidler,1986)的观点,个体并不是被动地为文化所控制和塑造,而是主动的理解和运用文化。符号、习俗、传统、价值观等等都是个体在世界中行动的工具,个体对这些文化工具加以选择,应用

到自己的社会行动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说,个

体不停地对文化、制度、经济等社会力量加以解释,并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行动选择。因为

个体的主观解释,所以试图在相似的社会力量中

确定相似的面子观念和行为是困难的。我们在研

究面子的形成过程时,应该注意文化的多元性、

历史的不连续性以及个体的主观性。我们应该更

多地在今天中国的社会权力关系中,而不是从文

化传统中,来理解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和行为。

面子观念和行为本质上属于微观人际互动

过程,但它又被宏观社会所制约。上面的归类并

不是绝对的区分,各种类型的研究之间其实有很

多相通之处,我们只是区分各个类型更倾向于强

调什么。例如翟学伟教授致力于微观行为研究,

但是他特别强调这种行为背后的文化力量以及

它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力量,所以我们认为他更偏

向于宏观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

对面子的解构

传统上,对面子的社会学研究都试图发展某

种普适性的解释模式,挖掘出一些确定的规律。

这种企图固然有其价值,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

性。我们更倾向于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讨论面子观念和行为,我们认为面子本质上是一种

话语,反应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社会互动关系)的

理解;在不同的社会结构(环境)中,它又会被行动者各自重新解释。面子观念和行为不能只是从文化传统中寻找原因,它也是被社会现实所塑造的。

(1)从语言角度理解面子意识的传播面子

这个词语能够长久流传,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表

达方式,必然有它让人印象深刻的特性。由于它

的出现让使用者用一个词语就能表达深刻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假设,面子这个词语是在某种

偶然的场合被提出来的,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它

应该很简洁又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互动

中关注的问题,有其社会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用模因理论从语言传播角度来分

析面子这个词语的大众化过程。“模因(memes)”一词由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Richard Dawkins,1976)中首次提出,它是基于基因一词仿造得来的,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作为

语言的基本单位,模因象病毒一样,可以感染别

人的大脑,而且寄生于受感染者的大脑中,通过

受感染者在语言交流中向其他人传播。这种病毒逐渐规训受传染者的行为,还推动他们去宣扬这

种行为模式,所以模因的核心能力是自我复制、

传播和规训人的行为。简单说,模因被看作是大

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它表现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器具制造等的模式。模因不只是有语言学上的意义,更有社会学上的意义,可以用来解

释文化的传播和对人的行为的规训作用。

我们说,面子一词是一个模因。它能够非常简

洁和形象地表达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所关注的问题,所以一进入语言就能满足交际、交流的需要, 因此作为语言模因而被广泛接纳和复制。模因理论认为,模因作为文化的基因,通过模仿将一些思想或意识加以传播,并代代相传下来。但是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模因在表现形态上会产生变异,如受传播者往往只是了解这个词语,但是并不能清晰的界定面子到底是什么。由于受到这个词语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面子问题,并且站在个人角度对它不断的加以诠释,影响自己

的日常行为。如果说的确存在面子行为的话,不同

个体也是在不同的环境中以不同方式来表现这种行为的。面子意识一方面影响人们对自我的评价, 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在目前这样一个片段化,高度差异性的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和观念是不可能被某种统一的民族文化思想所塑造的。所以,我们说,面子这个词语推动很多人意识到面154社江会苏社学

子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但是统一的中国人的面子行为模式是不存在的。

受当代文化研究的影响,我们还可以从常识

知识的角度来理解面子。正如在没有清晰定义的情况下,人们在交流中首先熟悉了这个词语,进

而获得了面子意识,这种意识反过来又影响了人

们的社会互动行为。面子最终成为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常识性理解,这种理解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

大的驱动力和约束力。面子这个词语进入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脑海之中,变成人们的日常知识。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知识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规

训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力量。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又认为,知识的力量是片断性和差异性的。面子常

识(知识)在目前的社会中仍然影响人们的意识, 但是这种影响发生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也

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我们还认为,普遍确定

统一的面子行为模式是很难产生的,面子观念和

行为在特定环境中由特定个体加以诠释和选择。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所

理解的面子可能根本不同,一部分人的面子意识

和另外一部分人可以完全不同。从历史过程中看,社会环境的改变也影响了人们面子意识的强弱,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

(2)从文化角度理解面子观念在前一部

分,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面子意识的产生和

传播。这种分析有其意义,但是它没有注意到面

子背后宏观的驱动和约束力量。话语传播对面子意识的产生影响很大,但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

观和制度力量如果不能强化这种意识,它即使产

生也可能难以大面积流传。过去很多研究都涉及到中国人特殊的文化思想对面子意识的决定作用。我们并不赞同文化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只

是认为它有一定的驱动作用。我们认为,面子起

源于社会互动中个体对自己社会价值的感受,失

去面子的感觉就是失去或缺少价值的感觉。这种感受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但是和个体性

格和主观的理解也密切相关。西方文化让个体自

己去体验自身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人们在

社会生活中通过他人的眼光来进行自我评价。

由于西方的个人主义强调一切以人为中心,

社会是个人达到最大福利的手段,社会价值由个

人来体验判断,所有个体相互是平等的。它怀疑

权威,强调个人权利的同时也强调尊重别人的权

利。在强调个人自我依赖,自我判断,平等,尊重

别人权利的西方社会,虽然权力、身份和经济的

不平等把个体纳入不同社会阶层,但在个体之间

进行比较时,分出高下的意愿并不强烈。本质上,

人际互动中相互比较的是各自作为人的价值的

高下。因此导致西方文化中有二点决定了人们相

互比较的愿望不太强烈。其一就是我们讨论的个

人主义理念,它让个体自我体验和判断其个人价

值,而不是通过别人来判断自己存在的价值。其

二就是基督教的影响,它认为人的价值是在神的

世界中得到评价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互动

中个体对他人评价的关注。

民族性格研究很难讲有什么科学价值,但是

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可以观察发现的,而这

种主流价值观又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中形成的。正如思想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从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中世纪的社会秩序

向自由-个人主义主导的社会秩序过渡,西方中

世纪社会的秩序是建立在封建力量和宗教寺庙

力量双重控制之下的,其社会分化也远远落后于

同期的中国社会。表现为绝大部分个体同时依附

于领主和僧侣(神),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发展的

极为简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的分化

把个体置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个人对自

己的价值评价也主要在现世的人际互动中完成。

因此,正如何友晖所言,爱面子成为人类普遍的

现象。但是我们前面也论证过,西方价值取向弱

化了个体的面子观念。这就是西方人能够理解面

子,但是这种观念并没有在西方语境中作为模因

而大规模传播的原因。

在国家权力之外,中国农业社会“相对”高度

发展,士、农、工、商、兵等等构建了一个相互依赖、较为复杂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

是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为了维护其秩序而发展起

来的。在中国,复杂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价值

是在现世社会的人际互动中加以评价的。我们说,

中国文化推动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他人的眼

光来进行自我评价。下面我们用中国儒家“礼”的

准则来说明这个论点。“礼”是社会按照每个人的身份地位规定的行为准则(规范),是维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则和道德秩序的需要。尊“礼”就是社会成员在自己的身份位置上表现出恰当的行为方式。如何才能算恰当则是社会定义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个人行为。所以,所有社会成员(被主流文化所塑造)对特定个体的行为方式都有某种期望,不符合这种期望就是失礼,会让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感到羞愧。这其实就是个人价值受到伤害,失去面子的感觉。在一个虽然分化,但是思想并不是多元化的社会中,个体总155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是在群体的(主流道德秩序)压力之下,做出适应性反应,也就是在别人的眼光中判断自己的价值的

得失。整个儒家思想构建了一个监视性社会文化环境,置于其中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在现世别人的注视下通过他人来评价自身价值。

儒家文化鼓励人们坚持操守(合天理),自强

自立。在社会关系中,它鼓励人们按照儒家的行

为准则行动,认为不符合准则的事就不能做,不

管压力或诱惑力有多大。儒家文化其实非常强调个体在天理的指引下,寻求自我完善和社会成就(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的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强调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和西方个人

主义的发育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又把个体置于一个道德秩序之中,通过其他社会成员来对之加

以评价和监视。儒家个人主义[1]的另外一个陷阱是,只强调个人责任,不推崇个人权利。我们发现,中国文化价值观一方面推动个体追求成就,

另一方面又阻碍个体独立地发展自我。追求成就会推动个体注意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为,不

能自我评价其价值会让人们渴望别人的认同。我们说,中国文化为面子意识提供了一个文化环

境,即通过他人来自我评价,但是这个环境只是

为面子观念提供一个传播的土壤,因此我们认

为,中国人的面子意识是在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中产生并被强化的。

(3)社会权力结构中的面子我们前面谈

到,面子是一种感受和行为,它本质上是个体对

自己在社会中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判断。中国文化推动人们寻求成就,但是又没有发展出西方

式的个人主义,因此人们更加期望他人的认同。

为了这种认同,很多人甚至做出极端非理性的行

动(不符合个人的最大利益)。

面子感觉是在人与人的比较中产生的,如果

不让别人知道,一个人哪怕再做错事、再失败都不会觉得没有面子。因此我们说,等级社会可以强化人们的等级意识,等级意识驱动人们因为相互之间的高下差异而体验价值的得失感。假设有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自由- 个人主义成为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推测,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不会因为权力、收入和地位的不平等而感受到社会价值的差异。于是人们肯定都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或完成社会职责的好坏可能会让人们产生价值上的得失感。所以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仍然会有何友晖所描述的面子意识, 但是不会有权力地位金钱带来的价值缺失或者满足的感觉。前面提到,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对自我有强烈的感受,严格的等级划分会让追求自我成功却又处于劣势社会地位的人产生巨大的价值缺失感。面子行为其实是人们弥补心理虚弱或者获得心理优势的做作式行为,它并不一定给人们带来实际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能够带来人们心理的满足感。面子意识和行为在中国流行,本质上是因为中国社会中权力意志构造了高度等级化的社会,弱者在其中产生深深的价值缺失感。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价值,求得他人的认同,即使这些方式有时会损害其个人物质利益,他们也在所不惜。社会中真正的强者虽然也具有面子意识,但是对自己优势地位的自信会让他们很少采取不计利益的面子行为。只有在他们遇到更强者时,面子意识有时才会作怪。在今天的中国,权力等级制造了一个等级差

异无处不在的社会,连死后怎么称呼、怎么开追悼会、怎么放骨灰盒都在权力安排下分出高下。它激发了中国人去攀登权力阶梯,分出高低。金钱、社会地位和官职大小都能把人打入权力阶梯的不同层级之中。这种强烈竞争的局面,加上中国价值观中对个人成就的推崇,塑造了人们的面子意识和行为。但是面子在一个社会被构建,在另外一个社会也可能被消解或者重构。

传统上,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时,常常

把面子意识和行为看作这个社会中一股强大的涌流,无处不在,规训和推动人们的社会行动,而这些行动又影响了社会结构的建构。面子此时已经成为一种解释变量,用来解释社会制度和文化。面子被他们看作解释中国社会独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面子本质上是

社会结构的产物(而不是相反),它是所有社会中

都存在的。我们的结论是,中国人片段性的面子

行为需要在中国的社会权力等级结构所构建的

社会情境中寻找源头,对面子的解释也应该是针

对个体的、片段性的。

面子的重构

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一书开头写道:“今

天,你只需要提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就可以轻

易地激怒别人。……最近有人问我正在写什么书,我说正在写一本关于美国人的社会等级的

书。人们听后马上会先紧一紧自己的领带,再溜

一眼衬衫袖口看看有没有磨损开线。几分钟之后,便悄悄地站起身来走开。”(保罗·福塞尔, 2002)按照作者的分析,中产阶级是美国最为虚荣和势利的阶层,原因则是由于他们像螺丝钉一样156社江会苏社学

可以被随意替换,因而最缺少安全感,生活也最

焦虑。在这样的心态中生活,首要的事情就是必

须得到他人的承认,要在他人眼里看起来生活过

的既得体又安全。因此他们的爱虚荣和喜欢炫耀在衣食住行和话语上必然体现出来。

面子不是价值观,它是由文化价值观和社会

权力关系构建的个体主观感受和行为。面子意识不是中国人独有的,它在所有存在等级权力的社

会中都会产生,但是不同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会

推动或者弱化这种意识。语言文字的不同也会影响这种意识的普及程度。在美国留学时,我接触

过不同国家的学生,感觉印度人的那种虚荣面子

心理也不比中国人弱,只是他们没有发展出一个

同样的词语来描述这种心理而已;受过理性主义

熏陶的西方人通常不会因为面子意识而采取非

理性的面子行为;日本人没有中国人那种强烈的

个人成就意识,不符合集体期望会让他们产生羞

愧感。面子观念在每个社会都存在,但是在中国

社会强烈的权力等级思想加上个人成就价值导

向对它有很高的强化作用,加上缺少西方式理性

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熏陶,中国人往往更喜欢相互

攀比,在比较中分出高下,找到面子感觉。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17世纪初),God,Nature, Reason成为了西方构建公民社会的三个基石(不

是权力技巧)。在自然法则(上帝的法则)之下,人类通过理性来体验这些法则,依赖人的善心构建一

个共同生活的社会。洛克和弗格森的这种思想至今影响西方人的思维,但是它被后来者所批判。

休谟和亚当.斯密试图从市场交换关系形成的人类互动网络中来定位社会的道德秩序,认为个体在追求自身最大利益时自然带来社会的最大利益,这个思想是西方传统的自由-个人主义思想的源头。黑格尔和马克思都发现了自由-个人主义的本质问题,即追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根本上是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人利益的无限追求会产生阶级的分化,从而造成资本压迫人,少数人压迫多数人。对整个社会来说,公共利益在个人利益追求中其实是受损的。黑格尔试图通过国家权力来解决这个社会矛盾,而马克思则认为这个国家完全是资产阶级国家,根本解决不了这个社会矛盾,因此希望通过革命来建立一个未来社会去解决问题。从这个简单的回顾中,我们发现,西方的近代思想史是一个依靠理性思辩而逐渐发展的思想史。理性和上帝的道德秩序控制了西方文明,从这个文明中产生的个体往往会精密计算个人的最大利益,在虚假的面子感觉和真实的利益之间往往会抛弃前者。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场

真正的文化和思想革命,而是在农业文明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控制方式统治着中国社会。今天的中国依然是一个等级化的权力社会,权力观念和行为深入社会每一个角落。社会的高度等级化创造了一个人们相互攀比竞争的环境,个人成就价值导向让人们产生超越他人,达到个人成功的强烈欲望。个人成功在中国文化中不是由个体自我评价和体验的,而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实现的。这种对攀比的强烈兴趣本质上是中国人面子意识和行为的源头,面子感觉其实就是攀比中产生的失落或者满足的感觉。虽然个体感觉不同, 但是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而且这些比较根本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

我们说,面子这个词语指代了某种意识和行

为,面子的重构就是面子意识和行为产生方式在不同环境中的重建。例如传统上,人们会因为其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并为人所知而产生丢面子的感觉,但是在今天的差异和多元社会中,一些社会成员会以违反传统和社会规范为有面子(我们还会问,在信息社会中,通过电脑在家里办公, 面子如何产生?)。面子重构的根源是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的改变。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是集体主义导向的民

族,其实西方文明中也存在强烈的集体主义传

统,例如基督教、自然法传统都强调人们的团结和合作。在工业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之后,这种传统受到了修正(但从来没有被放弃,团结和合作仍然是当代西方社会秩序的基础,不过这种团结和合作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带来的相互依靠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依赖传统的宗教、血缘和贵族统治等等)。尤其是商品史无前例的丰富带来了消费文化的兴起,在这种环境中人的欲望不断上升,观念不断改变。结果就是自我意识和个体意识的不断强化。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决定的,今天中国的大众消费方式就在不断的革新和创造其文化和道德秩序。目前中国进入一个快速工业化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方式也在快速改变。这种改变必然带来文化上的转型,也会带来社会权力安排上的转型。我们可以预期,相比于过去,市场力量会带来一个权力上更加平等的社会,自由-个人主义也会在西方文明和自身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在中国逐步扎根。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必然会让个体以新的方式来理解面子这个词语,从而展现157

出不同的面子意识和行为。同时,我们这个社会在逐步分化,差异和多元化越来越成为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所以面子意识和行为也会展现出高度的多元化,试图用普遍的面子(规律)来解释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构显然是不可能的。若干年后,面子这个词语很有可能在中国人的日常话语中消失,因为它会失去滋生的土壤。即使还有面子观念,也是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主观理解而随时构建的。

结论和讨论

研究面子的文字已经出现了很多,虽然角度

不同,但是本质上它们都试图发展普遍宏大的解释模型,展示面子意识和行为发生的规律。这种传统的社会解释模式对帮助人们理解社会现实作用很大,但是它也把人们引入了一种整体化、简单化的思维定式之中。在文章中,我们试图说明,面子是片段的,是由人类主体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构建的。我们还认为,面子意识和行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为它们产生的宏观环境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该在社会现实的结构中解释面子行为,而不是用面子行为来解释社会的结构。就是说,面子观念是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的共同产物,而不是相反。微观上,面子观念是通

过语言传播的,并被社会环境所强化。面子观念

能被西方社会所理解,但是难以大规模传播,其

原因在于西方自由-个人主义价值理念以及宗教

思想对其具有制约作用。文章中我们没有讨论西

方的社会结构对面子意识和行为有什么影响,但

是我们可以假设西方社会中理性的市场运作模

式对面子具有某种弱化作用。中国的权力社会运

行模式加上中国世俗传统文化中“出人头地”的

个人主义思想对面子观念(行为)起到强化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社会整体环境

的改变一定会弱化面子意识和行为。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到另外一个问

题。笔者认为,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是在特定社会

中建构出来并持续变化的。因此在某些时期,研

究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这种研

究极容易带有本质主义色彩,即往往从中国人的

民族性出发来解释中国的社会结构,而不是相

反。其实,中国不同于西方世界的是她的主流价

值观及其社会权力结构,这些决定了中国人的行

动系统。也就是说过多强调中国人行为的独特

性,对之进行描述,其实意义并不大。中国人很多

行为方式是人的本性决定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文

化情境中发生的。其它社会的人和中国人有许多

相同的行为方式,例如爱面子;在找工作时社会

关系都极为重要;血亲关系在每个社会都是社会

关系的根基;自私自利的行为等等,但是制度力

量和主流价值观会影响人类这些本能行为倾向。

所以,与其研究所谓的中国人的行动方式,还不

如研究中国人行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即制度和

文化价值观。制度和主流价值观共同决定人们的

思想和行为,但是人们自身的性格也会影响他们

对环境的理解,从而影响其行动。在今天这样一个

极其多元的社会中,差异才是最显著的,而共性

已经越来越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中国

人的共同的行为特征也是意义不大的学术活动。

注释

[1]儒家文化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精英文化,它规训了大众,

但是普通大众也发展出自己的下层文化。我们这里所称的儒家个人主义和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人的差序格局中所提到的自我主义是有区别的。自我主义似乎是下层百姓在农业社会生产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足自保文化,它远没有儒家提倡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气势。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第140页、第231页。

[3]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年版。

[5〔]美〕保罗·福塞尔:《格调》,石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

纪》,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A.H.Sm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w York:Fleming H. Revel Company 1984.

[8]Dawkins,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9]D.Y.F.Ho,On the Concept of Fa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1 1974.

[10]E.Goffman On Face-work Psychiatry,Vol.18 1955.

[11]Swidler,Ann Culture in action:symbols 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 1986.

[12]Seligman,Adam B.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The Free Press 1992.

〔责任编辑:方心清〕

158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理论)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是大多数基本形有秩序的排列,在方向上一致,而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异效果。 2、同一基本形的空间中的方向,也能得到近似的形状。 3、面具有长度和宽度,而没有。 4、打散构成是一种的构成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东西,分为各个部分、单位,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重新组合。 5、色光混合中,三原色光是指朱红、翠绿、。 6、色彩的三要素是、、。 7、光的波长是由两个因素决定。 8、黄金分割比的比例是1:。 9、色彩可以分为两大范畴。 10、在密集的训练中应该注意基本形的面积要小,要多,以便有密集的效果,形状可以相同或近似,不能组织涣散。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家具设计等,属于。() A、装饰设计 B、视觉传达设计 C、机能设计 D、环境设计 12、用色彩表现空间的远近变化,必须利用色彩的变化。() A、饱和 B、冷暖 C、色相 D、对比 13、决定一个色彩力量的三个因素是纯度、明度和。() A、位置 B、冷暖 C、面积 D、形状 14、构成设计作为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的描写手法。() A、色彩训练 B、造型训练 C、空间训练 D、技法训练 15、最白的表面对光线的实际反射率是。() A、85% B、90% C、95% D、100% 16、白色是无彩色,它在冷暖性质上属于。() A、冷色 B、暖色 C、中性色 D、相近色 17、在色彩构图中,突出形态主要靠。() A、色相对比 B、明度对比 C、纯度对比 D、冷暖对比 18、在毕加索的作品《梦》中,画面明确地分成了色平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9、形体中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的大小关系称之为。() A、条理 B、对称 C、均衡 D、比例 20、蠕变是指在不变载荷作用下,随着时间延续而逐渐增大的材料。() A、弹性应变 B、塑性应变 C、膨胀性应变 D、收缩性应变

传统色彩的解构与重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第19卷第4期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V o1.19.N o .4 2009年12月 Jour nal ofH unan I nstitute o fEng i n eeri n g D ec .2009收稿日期:2009-03-02 作者简介:胡 翔(1977-),男,湖南汩罗人,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传统色彩的解构与重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胡 翔,徐华春 (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摘 要:传统色彩的解构与重构,作为一种新颖的设计手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运用,可以使设计 具有民族文化内涵,进而丰富环境艺术设计表现语言。 关键词:传统色彩;解构;重构;环境艺术设计中图分类号: J52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81(2009)04-0124-03 一 传统色彩解构与重构的涵义 传统色彩解构与重构是指在充分了解传色彩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在设计过程中将传统色彩进行分析、解体、提取、重构、再创造,它是一种新颖的设计手法。在理解这种设计手法之前,我们要了解传统色彩的涵义,所谓传统色彩,是指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艺术代表性的色彩。以传统色彩作为主题,通过解构传统色彩向传统色彩艺术学习,可以从传统色彩风格中获取创作灵感。传统色彩的解构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从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中提取其色彩特征,根据设计需要加以运用。如从彩陶、青铜器、唐三彩等传统艺术形式中提炼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运用,能形成古朴、典雅的设计风格。 2.从民间艺术作品中寻找色彩感觉。这些艺术作品流传于民间,为广大民众所直接创造和拥有。它充满了原始的粗犷味,色彩单纯、艳丽。对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进行解构与重构,能形成既古典神秘又富有质朴内涵的艺术氛围。 3.从传统绘画色彩中提取色彩语言。传统绘画色彩的解构与重构在传统色彩中也占有重要比重,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绘画色彩语言。绘画色彩可分为中国绘画色彩和西方绘画色彩。 中国绘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绘画方式,用黑白两色描绘出人物风景,表现的是不同明度的黑、 白、灰,以及它们之间的皴擦、点染、虚与实、简与繁、动与静等关系,达到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微妙境界,总体上讲它是注重计白当黑的。在环境艺术设 计中注重整体气氛的营造与把握,营造出一种恬淡、娴静、空旷的空间环境。壁画由于是在墙上作画,决定了壁画的风格与特点是粗犷、有力,往往给人优雅、眩目的色彩感受。 西方绘画色彩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较为厚重和丰富。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相比较,呈现阶段性的发展,且每个阶段都发展得较为完备。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运用,一方面要了解绘画自身的配色组合,另一方面还要了解该绘画的流派、风格、画家的用色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画面的精神,在具体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 传统色彩通常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解构重组后加以运用,能触动我们的用色灵感,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色彩语言。 二 传统色彩的解构与重构在环境 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传统色彩凝聚着古人对色彩规律探索的经验与智慧,如果将视点移到这些传统色彩上,就会惊奇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并沉淀下来的色彩组合与我们平常所接受的对比与调和规律有何等相似之处。借鉴传统色彩,将本土传统文化和西方色彩构成理念融会起来,引导我们观察

从解构到重构中的传统图形创意研究(新)

《传统图形的善用与创意研究——重建》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古往今来,中国劳动人民以超人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作品或匠心独特、构思巧妙,或形象生动、美轮美灸,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诸如动物纹样中的龙、凤、麒麟、狮、虎、龟;植物纹样中的松竹梅菊牡月一莲花;人物中的门神、钟馗、寿星、八仙;符号纹样中的万字、如意、盘长、方胜;文字中的一团和气、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季平安等,还有各种器物及其表面的纹样和装饰,还包括书法、绘画等,还有民间戏剧、舞蹈、建筑等艺术样式。这些图形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凝聚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精华,这些图形构成了中国民族图形中坚实丰厚的传统基础,因为图形是文化的产物,图形的发展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必定会给图形设计带来蓬勃的生机。 一个国家的设计文化,是与其民族的设计历史、民族特色、社会观念和审美思维方式等特性密不可分的,我们不能脱离自己的文化背景去适应国际化的设计风格,而是要积极寻找能够与国际沟通又能够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民族图形资源,运用现代视觉设计语言和新技术表现手段,国际化的视觉审美标准,综合现代人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寻找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之路。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民族传统图形的创意研究核心是基于对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素材及其内在的信息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扩展其内涵的辐射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想象与再创造,对传统图形进行的二次的解构与重构,强调二次创造的原创性。 因此它的文化身份首先必须予以确认。它从民族的、地域的传统艺术中走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又绝不是前者简单的移位和复制,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不是革传统图形的命,恰恰相反,这是改头换面的对传统视觉文化的传承,因为传统不只是狭隘的时间、地域概念,它还包涵了一种延续的精神。 近年来,传统吉祥文字和图形大量应用于现代设计中,龙凤图形、云纹、如意纹等成为设计中常用的元素。然而从这些设计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个缺陷: 一、对传统图形所蕴含的意义理解较为肤浅,只是简单的套用; 二、许多设计往往只是照搬西方的设计手法,虽然作品中采用了中国的传统元素,但是却难以体现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 三、缺乏原创力,许多作品是跟在一个成功作品之后的再思考再创作,比如:自从靳棣强先生八十年代推出中国银行标志,运用古钱形象创造金融机构标志这一创意便成了后来者们进行再思考再创作的源泉,外圆内方的“孔方兄”也似乎成了中国金融机构形象的唯一象征物,这一方面映衬了原有创意巨大的成功和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在设计界缺乏原创能力,许多设计还停留在借鉴和再创作的创意水平上,没有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原创作品诞生。这些问题都是有待解决的。 80年代中后期,在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观念的同时,传统图形的价值也受到一些设计师的重视,在设计领域开始出现某种程度的回归现象,不过在具体的运用和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能够实现这种转换的鲜有其人,不过也不能对之完全否定,尽管这段时期对中国传统图形的运用显得粗糙、稚拙,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已经开始打破对传统图形的偏见与旧式的思考方式,己经开始思考传统图形的文化性、历史性和创造与再创造的问题,开始意识到民族文化差异性的价值。随着我们对于文化、艺术等问题的深化,设计界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 色彩是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各类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技能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美术与设计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教授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规律;熟悉色彩和色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能;并通过色彩训练诱发学生的色彩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和创作中熟练地组织和表现色彩打下基础。 3.教学要求: 色彩教学活动,要执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教学中,要把审美教育、造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美术素养,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设计)能力。 4.教学课时安排: 总课时:120课时。 5.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指导。要求初步掌握色彩规律和基本技法,着重强调色彩塑造和构成能力的培养。 2、审美性原则。选择能使学生得到美感熏陶的知识和训练内容,将审美教育贯穿始终。 3、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精选那些专业需要的,并适用于艺术设计技能型人才素质提高的内容。 4、实践性原则。以色彩理论讲授为先导,技能训练为主体,强调把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联系起来,把技能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生活,富于职业教育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模块色彩原理(8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在对不同光源色的探究分析中养成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了解光源色与物体固有色以及画面整体色彩的关系;初步体验色彩引起的视觉心理感应。 2、掌握色的三要素、色彩对比、色调等词汇含义;掌握色的混合、色彩对比手法和表现规律,理解色调的形成、变化及类型。 讲授要点: 1、光与色的关系。包括色彩的来源、光与色的关系等。 2、色彩的物理原理、生理原理、视觉心理。 3、色彩的常用词汇,主要内容有原色、间色与复色,色相、明度、纯度、条件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色彩空间透视、补色关系等一些基本概念。 4、色彩的基本规律讲解。 教学内容安排: 1、光与色的关系,色彩基本原理与视觉心理 2学时 2、色彩基本词汇和基本规律 6学时 第二模块色彩表现(104课时) 教学要求: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色彩的采集重构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的构成方法,是在对自然色和人工色彩进行观察、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分解、组合、再创造的构成手法。也就是将自然界的色彩和由人工组织过的色彩进行分析、采集、概括、重构的过程。一方面:是分析其色彩组成的色性和构成形式,保持原来的主要色彩关系与色块面积比例关系。保持主色调,主意象的精神特征,色彩气氛与整体风格。另一方面:打散原来色彩形象的组织结构,在重新组织色彩形象时,注入自己的表现意念,是构成新的形象、新的色彩形式。 1、色彩的采集艺术大师毕加索说过:“艺术家是为着从四面八方来的感动而存在的色库,从天空、大地,从纸中、从走过的物体姿态、蜘蛛网……我们在发现它们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必须把有用的东西拿出来,从我们的作品直到他人的作品中,”可见,从平凡的事物中去观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逐步去认识客观色彩中美好的色彩关系,和借鉴美好的形式,将原色彩从限定的状态中走出。注入新的思维,重新构成,使它达到完整的、独立的、富有某种意义的创作目的。 色彩的采集范围相当广泛。一方面,借鉴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从一些原始的、古典的、民间的、少数民族的艺术中祈求灵感;另一方面中从变化万千的大自然中,以及那些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各类文化艺术和艺术流派中吸取养份。总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形式: (1)对自然色的采集:浩瀚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实多采,幻变无穷。向人们展示着迷人的色彩。如蔚蓝的海洋、金色的沙漠、苍翠的山峦、灿烂的星光……具体的分,有春、夏、秋、冬,还有晨、午、暮、夜的色彩,有植物色彩、矿物色彩、动物色彩、人物色彩等。这些美丽的景色能引起人们美好的情感。历来许多摄影艺术家长期致力于大自然色彩的研究,对各种自然色彩进行提炼、归纳、分析。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中捕捉艺术灵感,吸收艺术营养,开拓新的色彩思路。 (2)对传统色的采集:所谓传统色,是指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在各类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特征。我国的传统艺术包括原始彩陶、商代青铜器、汉代漆器、陶俑、丝调、南北朝石窟艺术、唐代铜镜、唐三彩陶器、宋代陶器等等。这些艺术品均带着各时代的科学文化烙印,各具典型的艺术风格,各具特色的色彩主调和不同品味的艺术特征。这些优秀文化遗产中的许多装饰色彩都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最好范本。 (3)对民间色的采集:民间色,是指民间艺术作品中呈现的色彩和色彩感觉。民间艺术品包括剪纸、皮影、年画、布玩具、刺绣等流传于民间的作品。在这些无拘无束的自由创作中,寄托着真挚纯朴的感情,流露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与人情味,在今天看来,它们既原始又现代,极大地诱发了画家的创造性。 (4)对图片色的采集:图片色指各类彩色印刷品上好的摄影色彩与好的设计色彩。图片内容包括可能是繁华的都市夜景,也可能是平静的湖水,可能是秋林的红叶,也可能是红花绿草,可能是高耸的现代建筑物,也可能是沧桑的古城墙,

解构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角中的课堂教学

解构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角中的课堂教学 摘要:现代主义范式强调的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是导致传统课堂教学问题的重要原因。重构课堂教学应在解构和批判现代主义范式的基础上,力主师生平等,倡导师生对话,尊重学生差异,正视课堂的非线性特征,同时强调师生间的真实交往。 关键词:课堂教学;现代主义范式;后现代主义范式;解构;重构 一、核心概念界定 “范式”一词源自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库恩所说的范式,是指人们观察世界和实践科学的方法,也就是一门科学中一般人员所共同掌握的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等等的综合体[1]。哲学上把库恩的范式概念移植过来,用以表达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现代主义范式就是一种现代主义的世界观、现代主义的理念和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其特征就在于对基础、权威、同一的迷恋,在于视主体为基础和中心,在于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它主要表现在形而上学、理性主义、总体化倾向、机械决定论等方面。后现代主义范式具有以下特征:解构二元对立、驳斥理性主义、抗拒总体化、肯定不确定性和批判机械思维方式。 “解构”一词来源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德里达。德里达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解构”或“ 消解”的哲学,声明解构并非一种消极的行动,它并不是旨在消灭什么结构,而是要在理解其结构后,给以擦抹并重建。它的实质远非消除,而是改造后的重建[2]。可见,解构并不是破坏或毁灭,而是类似于分析和批判。解构并不是要破坏毁灭一切秩序,而是要防止秩序的僵化和极端化。同样,解构课堂教学,并不是要彻底否定传统课堂教学和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而是要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 哈贝马斯在论述其交往理论时运用了“重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者之间要达到理解所需的条件集合大体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条件构成:一是特殊设定的条件,二是一般设定的条件。在前一种情形中,说话者总是受特定的民族、习惯、风俗、信仰、教育、社会角色甚至时间和场合等特定条件的制约;在后一种情形中,说话者则受一般条件的制约。之所以说是“一般的”,因为它们是间接的,即只有在对前一类条件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方能构造出来。这种构造就叫“重构”。因此,“重构”无疑具有反思的作用,其任务不是描述现实中所是的东西,而是按应该是的样子确立现实的东西所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可见,重构不同于建构,它不是对客体原型的彻底推翻,而是在解构的基础上对客体进行新的构造,体现了对客体的应然期待,因而也为客体达到应然状态奠定了基础。同理,重构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完全摈弃,而是要在解构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一定理论基础的观照下,超越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朝应然的方向对课堂教学进行新的构造,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学理性基础和方向。

色彩解构在服装色彩搭配中的运用研究

色彩解构在服装色彩搭配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服装色彩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分体现着装者个性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色彩是服装的灵魂。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要擅于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运用多 种色彩装饰搭配方法到服装色彩搭配设计中从而更好体现 服装中的色彩功效。本文共分成三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服装色彩设计的概念、特殊性及基本方法第二章阐述色彩解构的相关概念第三章着重说明色彩解构在服装色彩搭配中的运用。本文通过对色彩解构、重构设计概念的论述和分析将其运用到服装色彩搭配应用上这不仅使服装色彩感觉呈现崭 新的面貌也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了我们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在服装色彩设计方面有了理论的支撑多了 一份理性少了一份盲目。 关键词服装色彩设计色彩解构 Abstract Clothing color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ashion design but also fully embodies the dress are an important means of personality can be said that the soul color of the garment. As a designer to be good at from other art forms for inspiration using a variety of decorative colors with color matching method to the design of clothing in order to better reflect the clothing of the color effec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设计色彩教案完成版

设 计 色 彩 教 案 主讲教师:崔若健 《色彩》授课计划 一、授课计划编订说明 二、授课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程名称:设计色彩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课程性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 考核形式:考试 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包括色彩基础理论、写实性归纳写生、平面性归纳写生、意象性归纳写生、设计性归纳写生、非写生性色彩归纳练习及各自的表现技法。通过理论教学及写生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色彩语言掌握色彩表现技法和提高色彩表现力,为今后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掌握色彩性能,了解色彩规律。 2、了解色彩装饰语言与形式语言。

3、提高鉴赏力和积累创作经验。 4、熟练运用色彩的各种表现技法。 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方面去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创意性思维和各种色彩归纳及应用的能力。 难点:对色彩的理性认识及在专业学习中的具体运用。 课程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色彩基础理论(10课时) 重点:从形与色的关系去发现设计色彩的个性特征。 难点:设计色彩的象征功能及艺术风格与个人情感的认知关系。 教学目标及要求:让学生认识到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能够正确分析设计作品形与色的关系。 教学方式:多媒体讲授和课堂辅导 第一章绪论 人类所占有的全部信息有90%以上是靠视觉获得的,而视觉对于色彩是最敏感的,色彩悦目的艺术作品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动人心,它不但影响着人的视觉感受,而且提升着人的精神和审美感受。借鉴自然色彩、现代色彩科学理论、传统装饰艺术色彩以及其他艺术的色彩形式是设计色彩的来源,它们对色彩设计具有指导作用。色彩设计的内容首先应从色彩的来源、形与色的关系以及设计色彩的个性特点等方面去研究。 第一节设计色彩之来源 五彩缤纷的色彩装扮了整个世界,我们在生活中尽情地享受着色彩的恩惠。不论是绘画色彩还是设计色彩,探其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个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色彩的启示,一个是现代色彩科学理论体系,还有一个就是对传统艺术和其他艺术色彩形式的借鉴。 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色彩 一年四季中的春夏秋冬,绚丽芬芳的大自然无不闪烁着灿烂的光彩。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波光粼粼的江河湖泊,万紫千红的花木园林,光彩夺目的鱼虫贝壳,美妙绝伦的珍禽羽毛,在这里,色彩对渲染自然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情趣盎然、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无论是色彩的对比、明暗层次,还是面积比例等都搭配得如此和谐与统一,自然之美的无穷魅力使人倾倒和臣服。设计师正在进一步深入大自然并在大自然色彩中捕捉艺术灵感和吸收艺术营养,从而开拓新的色彩创意思路。缤纷的大自然随时令的更替、色光的变化而时时刻刻变换着束装。春天的色调是青春焕发的少女,夏季把少女推向成熟与饱和,秋天似浓妆艳抹的贵妇人,冬天则红妆素裹分外妖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视野开始延伸,对自然色彩的视野已扩大到离我们十亿光年的宏观宇宙和肉眼看不到的微观原子中。自然的色调瞬息万变,展示了色彩美的自然属性,为创造色彩美感奠定了物质基础。受大自然的启示,向大自然索取色彩,在大自然中提炼色彩美感,并运用其规律实现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那么,色彩设计的思路和创意便会无限广阔。 二、现代色彩科学理论

色彩构成复习资料

一、 1.色彩构成 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创造和谐、理想的色彩效果,这种色彩组合的重构过程,称为色彩构成。 2.色彩的软与硬 淡而明亮的色彩会给人一种柔软、安静的感觉;重而暗淡的色彩会让人有强硬、厚重的感觉。 3.色立体 是人们借助三度空间概念来表达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空间秩序形式,较谁确地反映色彩的客观结构。 4.分割调和 当对比的各个色彩过分的强烈刺激或色彩过分的含混不清时,为了使画面达到统一调和的色彩效果,我们用相互连接的同一色彩加以勾勤,使之既连贯又相互隔离而达到统一的目的。 5.色彩对比 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时产生的色彩差别,这种相互比较关系就是色彩的对比关系。 6.解构色彩, 所选定色彩对象的原色格局进行打散重组,增减整合后再创作,对原图的色凋、面积、形状重新加以调整和分配,抓住原作中典型色彩的个体或部件的特征并抽取出来,按设计者的意图在新的画面上进行有形式美感的溉括、归纳和重构,将原有的视觉样式纳入预想的设计轨道。重新组合出带有明显设计倾向的崭新形式。 7.色适应 色适应就是指色觉的局部适应,可以说是眼睛对色的习惯过程,它是由于时间变化而带来的色彩的“漂白效应”。 8.视觉残像 眼睛注视了某种色彩后,将在一个短时间内保持着这一色彩或其补色的色相,这种人眼特殊的视觉残留现象称为视觉残像。 9.图和底 画面中的图形称为图,周围的背景称为底。换句话说,凡是被封闭的面,都容易被看成“图”,而封闭这个面的另一个面总是被看成“底’。在特定的条件下,面积较小的面总是被看作“图”,而面积较大的面总是被看成“底”。 10.色彩的冷与暖 在伊顿色相环中的红及靠近红的邻近色感觉偏暖,这个区域称暖色系,这些色彩称暖色,它们既有兴奋感又有热情感;色相环中的蓝色及靠蓝的邻近色感觉偏冷,这个区域称冷色系,这些色彩称冷色,既有清冷感又有平静感。11.统一调和 是通过强化同一要素、弱化差别,形成统一协调感的色彩调和方法,是用定量的方法谋求统一和变化。此调和的关键在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问是否有共同的因素。 12.色相

色彩构成作业

色彩构成作业 1、认识色彩 要求;用三原色与黑白色进行色彩调配练习,制作24色色相环,然后再运用平面构成的发射渐变法进行红、黄、蓝、黑、白5色的色相、纯度渐变练习,渐变步数9步。 尺寸:10x10cm,a3铅画纸上。 数量:色环1幅,5色色相、纯度渐变各1幅。小组完成。 材料:笔;水粉颜料;铅画纸;尺;圆规; 2、解构色彩 要求;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的自然景色作品(动植物、风光等),将图片打上1x1cm 小方格,将每个方格总面积最大的色彩或是最主要的色彩倾向,用颜料填在另一张 纸上打好的方格中,然后再将提取的色彩将原图重新组合构图成一幅抽象作品。 尺寸:10x10cm,连原图一起贴在a3黑卡纸上。 数量:色彩提取1幅,抽象重组1幅。个人完成。 材料:笔;水粉颜料;铅画纸;尺;圆规;刀;剪刀;胶水 3、解构色彩 要求;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传统色彩作品(脸谱、少数民族服装、传统建筑、年画等),将图片打上1x1cm小方格,将每个方格总面积最大的色彩或是最主要的色彩倾向, 用颜料填在另一张纸上打好的方格中,然后再将提取的色彩将原图重新组合构图成 一幅抽象作品。 尺寸:10x10cm,连原图一起贴在a3黑卡纸上。 数量:色彩提取1幅,抽象重组1幅。个人完成。 材料:笔;水粉颜料;铅画纸;尺;圆规;刀;剪刀;胶水 4、表述色彩 要求:结合平面构成方法,以抽象图形和象征色彩拼贴出抽象作品,主题为:《春》、《夏》、《秋》、《冬》、《甜美》、《粗纩》、《可爱》、《古典》、《动感》、《前卫》、《自然》、《优 雅》、《丰收》、《爵士乐》、《荷塘月色》、《节日》、《大笑》、《愤怒》、《悲哀》、《仇恨》、 《严谨》、《轻柔》、《郁闷》、《孤独》、《烦躁》、《忧愁》、《怪异》、《凝重》、《悠扬》、 《单调》、《热恋》、《酸涩》 数量:小组完成,每人4幅。配色不少于3种。主题不可重复。 尺寸:10x10cm,拼贴在a3黑卡纸上。 材料:笔;水粉颜料;卡纸;尺;圆规;刀;剪刀;旧杂志等印刷品;胶水

案例教学的解构与重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13517217.html, 案例教学的解构与重构 作者:陈萧 来源:《职业·下旬》2018年第07期 摘要:很多学生在学校期间一直不是很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甚至在临近毕业时也不知道所学的知识能应用到哪些方面。如何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并且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融合起来而不再是单独的某一门课,这是一个在教学中时刻困扰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就如何构建一个覆盖关键课程的总体综合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此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整理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应对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专业知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改革解构与重构 一、案例的寻找 寻找一个合适的案例是至关重要的,应遵循四个标准:一是案例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案例内容涵盖本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三是案例涉及的是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四是案例选择应注重实践性。通过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对照本专业的特征,同时要考虑学校教学的资源,能够实施案例的大部分内容,以机电专业的现有设备和教学计划为本,寻找适合教学的、易于学生接受的案例。 几经调研后,决定以南通中集的门梁自动化生产线为蓝本,构建适合机电专业的《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案例。门梁生产线系统由垛料转移部分、1#冲床部分、翻转部分和2#冲床部分 组成。门横梁主要由三次冲压工序组成,而底梁生产也是由三次冲压工序组成,同时由于与门横梁相配对,因此在工艺上需要对原料上下颠倒,考虑到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在第一次冲压完成后增加一道翻转的环节。另外,从生产效率角度出发,除满足门横梁、底短梁两种产品的生产任务外,还要完成鹅颈小梁产品的生产,鹅颈小梁生产比较简单,只要完成一次冲压即可。因此系统有三种工作模式,见下图。 这套系统中,采用了滚轮传送方式,这部分使用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翻转部分使用了变频器加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在推送、夹紧部分使用了汽缸,在上料部分还使用了液压平台,传感器大多数使用了光电传感器配合自动夹具中的机械式行程开关,整体控制使用了PLC加上触摸屏组态方式。这些机械在学院的实验室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实验器材,便于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大部分在专业课程中都有讲授,需要补充的内容较少。同时机电专业实验室中的现有设备能够模仿这套系统的部分功能,并且可以变化拓展,利于最终实现将子案例重构的教学目标。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构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构 ——阅读王怀庆的《没家的家具》 孙欣 \ Sun Xin “主观的国家是一只眼的人,而客观的画家是盲目者”(罗奥语)。在王怀庆作于2001年的《没家的家具》(四联)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清晰的物象结构,而真正让人记忆犹新的是那些分散在其思维空间的碎片式语言。这种语言标示着他的艺术进入到另外一种世界,不是简单追逐眼中所见,而是把视觉中的客观存在敲碎、锻造、提炼、重组成一个充斥着个性化、个人化情绪的黑白之隅。他的取舍,摆脱了一个艺术家心与眼的矛盾。在线与色的概括和选择中,完成了个人主体风格的确立。 《没家的家具》的出现,在实现其朴素而纯粹的表达语言的同时,附加与艺术家个性化精神所显现的世界观以一种新形式,新方向。那些纵横交错、看似毫无关联的黑色线条,隐匿着非柔软的木质桌椅的质感与痕迹,而所有这些,都让人联想到某个空间中曾经被制作成桌椅的木材,被拆卸零散之后所能承担的语义。有清醒地反思,却抛弃掉分裂所能引发的危险感;有解构的混乱,却又有秩序停留在分离的瞬间。 或许是受到老师吴冠中先生的影响,王怀庆把形式感从现实的结构中抽离出来,借助抽象化的表意,把最适合于表述个人情绪和观念的元素重构于画面当中。不只是吴冠中,西方不少画家,如克莱因(Kline)、苏拉日(Soulages)等也都在形式方面探索新的语言,甚至也汲取东方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视觉图像,如书法的黑白构架。王怀庆的图像结构不只是单一的形式,还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内在文化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命题嫁接到油画母题语言当中,比如国画“虚实相生”、“知白守黑”,使之产生一种特殊的欣赏样式。《没家的家具》的画面被艺术家一分为二,隐含着现实世界的天地,“天”与“地”被分割成两重精神区域,“天”指向一种晦涩的情绪,带有情节性的张力;“地”之物的错落与盘结,隐含着对于历史、自然、社会、文化、哲学等诸多存在问题的阐释与批判。 吴冠中的画风给人“春水船如天上坐”之感,点、线、面的形式组合凝聚了中国画的诗意气质,而王怀庆带来的是一种反叛。他从单纯的形式美之中超越出来,借鉴中国画的笔墨丰富个性化油画语言,并把它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和主体象征。笔墨是中国画最重要的语言方式,被艺术家分散在画面之中以表述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解构与重构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批判价值,而这种批判价值赋予其一种“当代性”,使之具有不可替代性与鲜活之感。与此同时,《没家的家具》也超越了其个人早期作品中单纯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呈现,更为清醒地去认识和考虑现实世界,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性与对抗性,走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意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批判。这一惊天动地的破局,不仅使王怀庆个人艺术创作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也进一步证实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