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校本教研如何才能校本

校本教研如何才能校本

校本教研如何才能校本
校本教研如何才能校本

校本教研如何才能“校本”

周菲

最近,因工作需要,笔者对—线校长和教师就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校本教研已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了解并熟悉,但校本教研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诸如认同度不高、缺乏内驱力、制度不健全以及存在不良作风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推进速度和推进质量,如果不解决将可能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推进。

让教师有行动的意愿和能力

问题──

首先,巨大的外在压力是教师投身校本教研的重大阻力。一方面,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过于重视学生学业发展的指标,过于强调学生和班级教学的成绩,分数仍然是教学成果的主要参照物,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围绕这此指标而奔波。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很大,据调查,有一些学校的教师工作量达到每周25~30课时,有的还兼任班主任工作,教师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备课和研讨。在诸多压力下生存的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兴趣、热情与精力参与到校本教研中去,致使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内驱力不足。

其次,教师缺乏进行研究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中,教师只是知识的接收者和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教育者关注的是如何让教师成为好的“教书匠”,而缺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教师即便有参加校本教研的意愿,有专业发展的需求,也不清楚如何去做。

对策──

1.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专业素养

压力过大,往往与个人的自信心和专业素养较低有关。目前,一些教师专业素养低,主要表现在:专业理论水平较低,思想相对僵化,问题意识不强,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思质量不高;校内同伴互动处于浅层次。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和思考,这是减轻压力的力量源泉,是提高自信心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第一,鼓励教师多读书。变革源于思想,思想来自学习,校本教研要想以发现问题为开端,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屋建瓴。学习是减轻改革压力的力量源泉。

在校本教研实践中,各地产生了许多好的做法,有的学校开展了“荐书—送书—好书导读—读书报告会”活动;有的学校举行了建立“书香校园”的活动;有的制定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规划;有的举办了“读好书论坛”。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麻园岭小学刘云燕校长深有感触地说:“课改实验以来,我读了许多教育教学书籍,做了四万多字的业务自学笔记,写了上百篇校长日记和管理随笔。读

书是我生命的第一要义。我爱读书,因为读书,我的生活多了许多趣味。因为读书,我的感情丰富而细腻,人变得更有灵性,才思更为敏捷。”

然而,许多教师认为工作忙,腾不出时间去学习,对此,我想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师越是感到忙,越是要多读书。出为书读多了,他的知识丰富了,每次备课的时间就少了。”

第二,提倡用心积累。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说过:“教师必须经常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东西记录在笔记本中,特别是要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经过思考后形成的设想写下来。然后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细致地观察、分析、比较、评价,把一切有关的资料都积累下来,到了一定的时候,改革效果就显露出来了,经验也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的确上过很好的课,但是疏于总结,很少把它们记录下来。对成功的课和有遗憾的课都不做认真的剖析和总结,没有用心积累,所以难于得到长足的发展。

我们提倡教师做有心人,用心教书育人,用心总结经验教训,只有用心,才能发展。

2.了解教师的内在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

要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资历的教师的需求是什么。教育部校本教研基地项目组组长顾泠沅教授在对上海青浦、宝山等八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所需要的帮助是不同的。新教师的成长可以更多地凭借校内专家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校内专家可以代替教研员和部分专业工作者的作用。经验教师,尤其是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更多地与教研员、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与支持有关。”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 10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普遍希望得到课程标准、新教材、教法方面的培训;10~20年教龄的教师关注的是教法、如何听评课和如何组织课堂教学;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关注教法、如何听评课的同时,更加关注教育研究方法和国内外教育思想与经典理论。

这表明,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成长是有内在需求的,但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据这些需求,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加以区别对待。

3.把学校建成学习型和研究型的组织,使教师学会学习和研究,保持经久不衰的内在活力

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是让儿童通过学习得到发展,因此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技巧。在选择学习内容方面,教师应具有自主性和主体性,而不是由外部强加进来。要建立学习型和研究型的组织,最基本的是校长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也能够参加学习和进修。而

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不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及学校管理,如改善班级基准、增加教师、补充人员、给教师减负等。

我们提倡建立研究型的学校,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的能力,要着力培养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省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使教师不仅有参加校本教研的意愿,而且具备参加校本教研的能力。

给学校松绑

问题──

现有管理制度制约了校本教研的开展,具体表现为:

──专业引领不够。受条件制约,许多学校得不到专业引领。用教师的话说:“我们在学校层面搞研究,得不到专业引领,就好像红萝卜炒白萝卜,炒来炒去还是一盘萝卜。”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尚未建立。教研室和教研员的工作定位尚未根本改变,教研员的主要精力还在研究考试和出复习资料上。

──学校受各方面的制约因素多、干扰多。例如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调研、检查、验收、比赛、评比等,牵扯了教师和学校相当大的精力,使校长和教师不能聚精会神地搞教学和教研。

对策──

1.完善教研制度,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校本教研离不开大学、科研机构等的专业引领。但是这些专家的数量和精力毕竟有限,而教研员在我国有十万大军,又熟悉教学一线,应该说他们是校本教研专业引领的主要力量。

因此,教研室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定位的转变,教研员的角色转变,成为最关键的问题。要淡化自上而下的教学管理职能,变教研员只是研纲、考纲的“专家”为深入到教学一线帮助教师发现与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的专家,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制度。

在转变教研员的工作思路方面,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展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上,像“诊断课堂教学”的活动,探索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研究、探索课堂目标落实的途径问题以及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等。

另外,针对教研员的素质现状,需要抓紧做好培养和提高下作。有关部门需要制订和建立教研员的选拔标准与认证机制;建立教研员的学习、培训与考核制度。

在对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培训方面,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导师制”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该区自2002年起,从高校、科研机构聘请专家学者与本区的教育专

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一起担任导师,形成一支内外结合、高层次、高质量、开放型的导师团。选拔思想素质好,有进取精神,身心健康,有一定成果的中青年教师为“导师制”学员。让他们通过“导师制”培训,树立新观念,获得新知识,培养新能力,作出新贡献。该培训采取固定导师带固定学员的方式,通过“系统理论学习—教育教学实践—课题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训。导师制培训时间为两年,共600个学时。理论学习时间一般不低于全部学时的四分之一,教改科研工作及撰写论文的时间不少于全部学时的二分之一。培训采取不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进行。

2.要减少对学校的人为干扰,使学校能聚精会神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校本教研中,特别要强调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对校本教研做好总体规划、组织、保障和管理工作。

总之,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去实践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在广大学校生根开花,使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特征,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一个学习的、研究的集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

浅谈如何搞好校本教研

浅谈如何搞好校本教研 摘要: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 关键词: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反思成长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把校本教研作为课改工作的先导,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校本教研不仅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效地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积极地实现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而且破除了教师对研究的迷茫,增强自尊、自信和自立。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校本教研,即满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又满足了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为此,校本教研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一、搞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形成良好教研组工作氛围,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前提。 教师教学创新需要教研组营造创新氛围,让新教学理念,新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研组新的方向,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课改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场所,大量的细致工作,研究成果的孕育均根植于这块土壤。能否换发出勃勃生机,取决他是否成为一个大家都离不开的组织,它是有吸引力的活动方式。这是学校与教师无不认同的结构。几年来,在广泛的教研工作和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并发挥这一载体的职能作用,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并取的一定的成效。教师在教研组中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集体研讨等活动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同伴有效互助,实现经验共享。确实加强了教研组间教师之间的亲密沟通,真诚合作,形成伙伴式的工作关系,把教研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教学团队。如语文课列《拉萨古城》基本上把开展课例研究的步骤展示出来。第一步: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前提出,确定本节课要解决的最有价值的,最切合本课实际的问题。第二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就是针对问题涉及解决方案,设想等。第三步:付诸实际行动。也就是课堂实践活动,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和设计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改革原来的计划,使设计更加合理化和动态化。第四步:进一步的反思。课后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在行动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或出现哪些没有考虑到的新问题?并思考所反馈的信息需要对原来的教学设计做哪些进一步的改进。

浅谈如何利用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利用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肥西山南中学桂守来 作者简介: 桂守来,中学高级政治教师,担任教研主任,从事中学政治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成果突出;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高级职称评审专家组成员,政治学科学术委员会常任理事 [摘要]: 校本研究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只有在科学、完善的校本研究制度下开展教研活动,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声誉。遵守校本研究制度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是学校开展多种教研方式的保障机制。坚持校本研究制度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校本研究制度教师专业化需要保障机制 【正文】 校本教研制度是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有了健全的校本研究制度可以很好地促进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利用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完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校本研究也不例外,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其行为,使校本研究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而行,以取得满意的成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各级教科研管理制度,推动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的形成。从学校到教研处、教研组、课题组,都要承担相应的教研工作任务,并制订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推动教研工作的开展。学校将教研工作纳入了常规工作中,并与有关工作考评、工作绩效有机结合,从制度上矫正人们的畏难情绪和懒惰作风,促使人们参加教研工作。 同时,让教师明白,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掌握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来说会产生新意,这种新意要求改变教师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给教师的专业活动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从而给教师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精)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对口帮扶曹古小学”讲座) 冕宁县城厢小学袁江远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机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校本教研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教研组活动。教研活动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教研组活动开展与否和开展效果如何,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学校教研组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呢?下面,我想就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和我担任教研组长以来摸索到的一些实践经验与各位老师做个分享,如有讲得不妥之处,下来以范主任讲的为准。学校教研组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呢?我认为: 一、领导重视,加强教研组的思想和制度建设。 俗话说“制度是工作成效的有力保障”,学校领导要为教研组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这一点,我们学校就做得很好,学校领导重视教科研,学校教科室有完善的教科研管理制度,每学期有切实可行的教科室工作计划,这为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指明了方向。每学期开学第一天,要进行全校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有专家的讲座,有本校教师的理论与实践交流,有网络、电子白板、课件制作等的培训,每学期还有校级示范课、研讨课。教研检查落到实处,每次教研活动,教科室都要走到每个教研组检查活动的开展,有时甚至坐下来听、参加研讨,这就迫使教研组活动不再流于形式,不再是“聊天会”、“批改作业会”,每个教师都认真参与,认真写好笔记(因为我们学校要求每个老师每期要写5000字的理论学习笔记)。所以,完善教研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研组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可以使那些“不愿研”、“不会研”的教师最大限度地投入进来。 二、有效教研活动的内容哪里来? 我认为,有效教研活动的内容应当来自日常教学,并从理论层面上指导日常教学,揭示教学规律,使教学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也使老师们明确自身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比如:案例式教研,就是对在教学中成

浅谈校本研修的重要性

浅谈校本研修的重要性 一、解读校本教研: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围绕课堂上以及我们身边呈现的问题,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二、我校校本教研的具体做法: 1、立足校情,研究校情: 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着学校的校本教研方向,即学校校本研究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预期效果如何等等都受到学校基本情况的制约。我校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学校设备设施简陋,师资不配套,教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接受新事物步伐慢。部分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教研能力不高,缺乏敬业、钻研精神。教师变动大,工作量重……但学校领导课改意识超前,近几年新教师的加入为学校又注入新鲜血液,他们工作热情高,愿意学。在充分研究校情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学校主研的方向、步骤,完善相关制度。 2、教研活动步骤: (1)解决认识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理论、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扑面而来。如何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的新事物中不茫然、不迷失,让教师与新课程改革一同成长,让教师行动起来,首先需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 a、让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解决认识: 学校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学习形式多样:有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织的学习;有学科教师,骨干教师组织的学习;有介绍推荐形式的学习;有学习后谈体会的学习。将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并将学习情况纳入到“六认真”考核。 b、让教师通过自身学习解决认识: 学校对教师自身的学习进行了引导,通过下发资料让教师学习。具体做法为:首先是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成员的学习。将我校订阅的与课改有关的报刊、杂志上教改中的一些动态、实践经验、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课堂教学点评等文章精选后,推荐给教导处。其次是由分管教学的校长或教导在精选的资料上面批注观点或意见,复印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然后中心校以学科为单位,村小以校为单位组织学习,让教师细读,圈点、勾划、密批、写感受。同时规定教师自学时,将课标、新理论、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的学习作为业务素质提高的重点。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校本教学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校本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6-06-20T16:13:44.897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6期作者:李勤[导读] 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比城区小学更需要,同时也更困难。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北沈联小255120 校本教研是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要求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主体。校本教研主张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实施校本教研是实施课程迫切的需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需要。专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学研究的三个核心要 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三种基本力量。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意识及能力都比较弱,农村小学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大都只有一个,同伴互助的条件受到限制;而且大部分农村小学地处偏远,接受专家引领有一定困难。因此,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比城区小学更需要,同时也更困难。面对这些现实问题,那么农村小学应该如何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呢? 一、广大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 对农村小学而言,更需要强化教师自我反思,因为他们同伴互助的机会少,在平常的教学中更多是“独来独往”,这样自我反思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农村小学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反思要有自觉意识,要形成一种自觉反思的行为和习惯,要勤于笔耕,写好教后感或反思日记。 2.反思要有问题意识,要围绕自己的教学问题展开。 3.反思要有研究意识,要有理性思考,注重本土研究,要对改进后的教学实践再次反思,不断在反思中改进。 4.反思要有过程意识。教学前的反思要有前瞻性,有效地提高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要有监控性,能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要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5.反思内容要有创新意识。可以记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审视程序的合理性;也可以记学生活动的反馈,以评估思维的创造性;还可以记同行课后的评价,以暴露思考的狭隘性;也记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记教师在上课中出现困惑引发的思考;记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经验体会,记学生在课堂中的闪光点,记教师在课堂之余所获得的心理感受等。 二、本校教师的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求教师是行动者、研究者,他并不是去做与教学无关的其他事情,他可以针对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去展开研究,也可以研究教师的教学意义如何在学生的身上得到体现。在课改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更要成为一名研究者,要把研究完全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按自己的想法去探究问题,体现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农村小学虽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往往只有一个,但我们可以把学校的年级分为低、中、高年段开展教学研究。我们可以采用交谈、协作、帮助的形式开展互助合作。交谈:可以有浅层次的,如交换信息和共享经验,也可以有深层次的交谈,如评课和专题讨论。协作: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中成长;同时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在互动、合作中成长。帮助:就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帮助和指导其他教师,使其尽快投入课改的潮流,这样可以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况。农村小学还可以尝试打破原来各完小校各自教研的旧模式,构建新型的校际教研网络。 三、中心校教研是校本教学研究的龙头 农村中心校相对于其他完小校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势:1.教师专业水平比较高;2.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人数比较多;3.校本教学研究氛围比较好。农村中心校在校本教学研究上要发挥以下三个作用:(1)导向与示范作用。中心校校本研究的做法应该给其他完小校一个导向,其经验应当是一个示范。 (2)参与和帮助。中心校可以派一些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完小校的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为完小校如何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3)承担与辐射作用。中心校要承担举办片区校本教学研究活动的任务,并将一些活动辐射到完小校,如“结对子”和“送教下乡”。总之,农村中心校是学区的教研中心,开展农村小学的校本教学研究要以中心校为龙头。 四、专家引领是校本教学研究的保障 校本教学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校本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保障。校本教研并不是不要专家,而是要在专家的引领下,教师真正融汇到教研中去。 农村小学的校本教学研究更是离不开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因为如果没有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农村小学的校本研究有可能在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农村小学的校本教学研究的专业引领人员主要是县有关教研人员,县教研人员要面向农村小学的实际,深入地了解农村小学,从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来展开指导和研究,不能一成不变地遵从理论观点,也不能从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想法出发。 教研人员特别要注意立足于提高教师独立教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来进行指导,要遵循“导是为了不导”的思想。在进行专业指导时,要注重实效,实事求是,不要搞形式主义,同时还要避免话语霸权,提倡学术对话,可以举办教研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教学现场对话、教学座谈等等。

如何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

如何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 强化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以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一、正确认识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强调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第二层含义是:“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确立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通过教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第三层含义是:“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首先要明确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力量。 二、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做法 校本教研强调以问题研究为核心,增强教研的目的性、减少随意性,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确定有自身特色的教研方式。 (一)发现问题 领导通过听课、观摩课例、研讨交流或者是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教学领导与教研组的教师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进行研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活动发现问题: 1、教研组听评课中发现问题 领导在听课时,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及时与学生和教师交流,在听课和交流中发现教研专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活动。因此,学校各教研组每学期都应该开展教学研讨课,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从听评课中发现问题。如:我校就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选择某位教师上课后,集体备课时,全组教师共同来备这节课,听课时全组教师共同参与,课后马上评课。评课时,先由授课教师谈本课的设计意图、要实现的目标、自己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再由本组教师进行评析,在评课的过程中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困惑提出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如我们在听评课中发现了“各学科在分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只注意分组的形式,而不注重效果”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就组织各教研组围绕“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自主学习”,展开研讨交流活动,使教研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2、课例观摩中提出问题 教师所有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最终的着眼点还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因此要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也应该经常组织教师进行课例观摩活动。可以把外出学习带回来的光盘选择有代表性的放给教师观看,全体教师共同去感受。也可以因地制宜,选择身边教师的课例进行观摩研究,把学校教师上公开课、评优课或教研课的全过程实录下来,放给教师们看,并进行研讨。在听评课中把发现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专题进行研究。 3、研讨交流中提出问题

浅谈教师如何进行校本研修

浅谈教师如何实行校本研修 要从专业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入手,通过校本研修的方式,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育好人、教好书,促动学校的发展。教师如何做好校本研修工作: 更新校本研修理念是基础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指导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一流的质量靠一流的教师队伍去实现,一流的教师靠持续磨练去成长。我认为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即从角色适合到经验积累,再到专业成熟。校本研修就是要回归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本体功能,通过校本研修,引领教师走出从角色适合到经验积累阶段,实现到第三阶段的跨越,成为专业成熟的优秀教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动课堂高效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校本研修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同伴引领、快速入轨。对新调入单位的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和管理制度,快速完成角色适合,能站稳讲台,带好班级。第二步是自我反思、自主研修。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多动脑筋,提出自己对教材、教案的修改意见,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积累属于自己的带班、上课经验,成为研究型教师。第三步是专业引领、提升水平。教师要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类专业培训活动,通过他主和自主研修方式,将自己的专业从经验总结上升到理性思考,能研究自己学科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科教师。

校本研修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只要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即可,教师可按照安排外出参加校外各类学习培训,也可在校内观看名师专家讲座,参加学科课堂教学研讨、做课题研究、自主研修读书等活动,在研修活动中,从学科原创教学走向注重教法研究,再走上学科教学高地,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学科教学中形成一定影响。成为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同行敬重和学生、家长喜爱的优秀教师。 促动课堂优质高效是关键 校本研修要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水平为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水平主要靠课堂效率来体现。所以,校本研修教师要聚焦课堂,狠抓课堂教学研究,以课堂高效和提升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积极参加讲研讨课、汇报课、优质课和示范课等教学活动,促动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要增强课前管理。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四个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教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细节上解读教材。研究学生就是熟悉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实际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分类情况。研究教法就是通过听、看别人的课堂教学方法,取它山之石使用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之中。研究学法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适合自身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追求各尽所能、异步前进。

浅议如何依托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

浅议如何依托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 【摘要】校本教研是教师培训的形式之一。本文就如何依托教研组为基本培训单位开展校本培训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从组风建设、制度建设、调动教师积极性、开展学情研究入手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在培训模式上应从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入手,注重校本教研活动内容的专题性、方式的创新性并与课题研究结合;应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情况的校本培训模式,重视建立双向互动的带教模式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关键词】校本教研依托教研组模式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发展为主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途径。而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内基地,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笔者就如何有效地依托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要做好前期工作 1.明确职责,制定计划 重视教研组制度建设,要求各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激活教研机制,以教研组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科培训的校内基地,遵循“加强针对性、强调互动性、注重实效性”的原则。在活动中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 2.注重良好组风建设 各教研组要以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扎实开展教研工作,切实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成效。校领导应加强对各教研组活动的指导与检查,重视活动的过程,使教研组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应重视对校本教研活动的调研,了解教师的想法与困惑,寻找问题,为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依据。 3.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校领导应坚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尊重、了解并鼓励每位教师,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校领导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研讨,虚心听取教师意见,及时鼓励和肯定教师的创见,为教师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指导教师开展研讨,使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可尝试引进竞争机制,在学年结束时评选出优秀教研组、教研工作积极分子。在教研活动中开展提高教师教育技能的竞赛活动,如教师优质课比赛、演讲比赛、基本功比武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浅谈如何让校本教研活动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3546126.html, 浅谈如何让校本教研活动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刘晓静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6期 【摘要】校本教研活动,是学校教研活动创新的主要突破口,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校本教研重构接地气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研究解决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为内容,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那么,如何让校本教研活动在当今的课程改革中,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探索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途径。教研活动应该是一种紧贴教学实践且面临教学现实情景的针对性很强并极富创造性的研究活动。下面结合本校的实践,谈谈几点认识。 一、重构教研载体,“小课”教研由先导走向协同 “小课”教研是以“小课”教学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小课”教学有三重含义:其一,是教学片段的含义,即把它看作是从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中,切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这部分可以是某个教学流程、教学环节,甚至是某一教学技能的应用。教学片段的实质是对课堂教学的局部定格研训。其二,是微型教学的含义,由片段作教学,比如语文课中以一篇课文的其中一个段落作为教学内容,是一个有完整结构的教学系统,是集约型内容、形式和精神的结合体。其三,以单位时间来衡量,出于经济、便捷的考虑,一节课为20分钟。可以有学生参与的实景演练;也可以是没有学生的课堂模拟,即当前盛行的试讲。 1、先导式教研点上突破 校长或学校中核心人物接受了一个新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引发了学校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 2、体验式教研面上带动 正所谓“听过易忘,看过易记,做过才会”,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能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体验式教研就是为教师创设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境或观察情境,营造多方位

怎样搞好教研活动

怎样搞好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搞好教学研究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长期坚持搞教研活动,有利于及时地传递新的教学信息,推广教学经验,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这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形式新,效益高的教研活动,更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 如何才能搞好我们的教研活动呢? 一、转变观念,实现三大转变 1、改变“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状况 在一些学校,领导口头上说:“要把教研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教育研究的积极作用”,“教育要改革,教研要先行”等等,但实际上不能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些学校只顾追求升学率,而把教研活动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要想真正把教研工作搞上去,领导必须明确教研与教改、教学的关系,带头参与,自觉遵守、依靠教研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彻底改变“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现状。 2、改变教研是教研员和教研组长等少数人的事的状况 确立教师全面参与教研工作的观念,走出“教学研究是少数人的事,一般教师高不可攀”的认知误区。教师中蕴藏着巨大的替能,开发教师潜能的重要途径是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业务指导等方法把教师扶上马,多送几程后再放手,引导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 3、改变“教好课,就可以了,没必要搞教研活动”的状况 教研活动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它体现了集体智慧,是对个人研究的补充,因此它有助于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上好课。 二、怎样组织教研组活动。 教研活动的组织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确立主题。教研活动的目的是立足于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探索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因此,要事先根据形势以及教师实际确立中心议题,最好每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并围绕中心议题拟好专题稿。第二,准备研究课。为了让参与活动的教师真正有所获,每次活动最好都围绕中心议题落实一个具体教学内容,组织者要与承担课的教师一起备课——试教——修改教案——再进行公开教学,以引起参与者深入思考一些问题。第三,展开讨论。组织者与参与者评课(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位中心发言人)。讨论时,提倡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第四,综合总结。组织者全面总结每次活动,并向教师们介绍一些最新的教改动态,提出具体的教育教学建议。这四

浅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浅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已逐渐形成。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加强了教研组的建设。在新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大环境下,充分挖掘教研活动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多种功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我们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让我们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快速的成长。 一、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研组要重视组员理论知识的积累,以便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如: 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方案》、《开放教学激活思维》和《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策略》等等书籍,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指导我们的教学。平时,在翻阅一些教育教学刊物时,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文章摘录下来,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探讨。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我们全组教师的共识。 二、加强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教研组成员的组成会有从教 6、7年的年轻教师,也会有从教十几年的中年教师,还会有从教将近30年的老年教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都有自己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因此,组内的交流互动,我们非常的重视,采撷个人之所长,弥补个人之所短,达到共同进步。 1、注重备课交流。教研组内实施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在学期初,教研组根据个人的情况,商量制定了一学期各个组员的备课任务,及完成的时间。每次教研活动,都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备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研究,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回去后,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完小,地域偏僻,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教研活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开展,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像昨天刘晓梅主任在报告中提到的苏薇和李晓敏两位老师便是我们学校的。这两位老师,可能在座的有些老师也比较熟悉,现在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苏薇老师是2008年6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同年9月参加工作,在太阳中心校任教,2016年9月调入我校。李晓敏老师是2015年毕业于淮南师范学院,2017年参加了我县教师招考,当时她的语文成绩是全县第一。她们俩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可以说她们的专业水平和自身能力都很强,工作也很扎实。她们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她们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与她们所处的环境分不开,因为我们学校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那就是大家都是积极地、努力地工作,可以说在我们学校,老师们的精神状态都是饱满的、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像昨天刘主任提到的部分教师的六种状态在我们学校是找不到的;同时我们学校有着浓厚的教研氛围,老师们都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所以我认为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要想开展好,学校校长、教师都必须主动参与,都应该是研究者,都应该是研究主体。同时好的校本教研活动还应能够切合本校实际,能够切切实实地解决本校师生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现结合我校实际与大家交流在农村小学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以校为本制定方案

以校为本,就是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本校的教研活动, 让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都符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就我校而言,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意识及能力都比较弱,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只有一个,同伴互助的条件受到限制;再加上地处偏远,接受专家引领有一定困难。因此,在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比城区小学更需要,同时也更困难。那怎么办呢?于是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教务处便根据学校教师的年龄特征和专业情况,给每位教师量身定制符合各自情况的教研任务。如给老教师的教研任务是上一节示范课,给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教研任务是上一节观摩课,而给刚入职教师的教研任务则是至少上一节研讨课。这样不仅使课的形式多样,同时更能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为了不因为上研修课而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造成班级空堂现象产生,学校分语数两个教研组分开开展教研活动,并在时间上进行合理安排。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校的教务主任韩安余老师,可能在座的有些老师也熟悉,韩主任是一位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同时也是一位爱好阅读、笔耕不辍的老师,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引领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和辅导作用,这也是我校教研活动能够很好开展的原因之一。 二、精心组织确保实效 学校要求教务处严格按照制定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活动,每位教师严格按照时间安排上好研修课。每节研修课按照备课-上课-观课-议课-反思的程序进行,因我们是校内进行公开课研讨,在议课环节

浅谈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胡正武转贴自:南溪教育网点击数:1807 更新时间:2008-2-4 文章录入:nxjxx]浅谈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南溪县教师培训中心胡正武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校长自主组织,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互动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专著、专业知识等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研修是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势下产生的新的教师培养形式,是为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了提高校本研修质量,我就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谈点个人看法。 一、因校制宜健全校本研修机制,夯实校本研修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打造既能适应现代教育又能开创教育美好未来的教师团队。 (一)、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学校要让教师们都能走近新课程,就要专门设立校本研修组织机构,要在学科教师中建立校本研修小组,要完善校本研修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制度,要加大校本研修的奖励和处罚力度,要努力使校本研修成为学校管理教师的重要杠杆,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助推器。 (二)、务实活动,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 学校组织开展校本研修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面对的具体问题和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等为对象,狠抓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学校要抓好以下几项活动的开展,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 1、教师的读书活动。 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现在的校长越来越不喜欢看书了,现在的教师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了。”“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部阅读史。有阅读习惯的人其道德基准不会有大偏差,精神世界不会萎缩。”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公民整体阅读水平,教师、校长的阅读习惯和水平对公民的整体阅读水平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古人云:“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上海一名有理想的教师也大声地呐喊:“失去书的滋养以什么底气竞争世界?以什么本领立足社会?以什么教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是最富有生命活力的事业,缺乏读书的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教育,缺乏读书的教师是没有希望的教师,不读书的校长是空洞的校长。 教师要大量阅读思想家、教育家的著作,学校要在校长、教师中形成浓烈的读书之风气。教师的读书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走进思想家、教育家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要读思结合、读用结合、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2、老教师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研究课、新教师上成长课要成为每学期的必做工作。

浅谈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 发表时间:2017-02-15T11:23:28.7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9期作者:王志恒 [导读] 教师生涯中有三种主要职业活动形式。 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730799 一、校本教研的类型 教师生涯中有三种主要职业活动形式。教师活动,就是以教学为着眼点的教学型研究;学习活动,就是以学为着眼点的学习型研究;研究活动,就是以研究为着眼点的研究型的研究。 1.教学型研究。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教研组、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这种研究是教学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2.课堂研究。这里的课堂不再单纯是数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它已经成为课程与数学活动的综合体,成为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课堂研究是一种学科研究,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工作者。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往往把课堂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深入到课堂的实际情境中去,目的在于从理论上真正地去阐释课堂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他与理论研究者不同,它不是指向新理论的生成或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自己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3.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教学课例和教学案例的目的和功能指向不同,一般而言,案例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的,并且实际情景的叙述、师生对生活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相对于案例,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比较典型的一个教学片段或一次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生动,活灵活现,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课例只有经过适当的加工,才能成为案例。从课堂到案例,这是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4.学习型研究。这种研究的着眼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型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是指不针对具体课例和研究专题而开展的所有研究的总体。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结果的主要呈现形式。 二、校本教研的途径 综上所述,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就是立足本校的实际,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围绕新课程的实施,解决本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以新课程实施为教学研究的导向。在教学研究上,我们应重视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重点开展对新教材教学实施的研究,如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新课标要求下应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等。 2.以学校为教学研究的阵地。以学校作为主要阵地开展教研活动,要注重个人学校实际问题。研究的主题来自本校,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其一是立足本校制订教学研究制度。在管理机制上,可以构建以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网络,突破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结合、优势互补、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教研机制。这样,教研组可根据本组实际展开教学研究,备课组可根据本学科教学具体情况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避免研究与学校实际脱节,在解决教学问题上更具有真实性。其二是立足本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必须致力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开展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核心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校本教研中,必须注重开展实践性的活动。如学习先进教学理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质量比赛,举办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电教课、课改实践课等。 3.以教师为教学研究的主体。现代教学,教师应该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专利,还应是所有教师的权力和责任。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让每一个教师都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并从中不断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一是让每一个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除了要建立好教研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务处、教研组的力量外,还要和教师直接面对真实的教学问题,并开展研究活动。教师是教学一线实践者,直接面临各种真实的教学问题,更应主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把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任何研究都应始于“问题”,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研究才有真实的意义。在教学中要解决教师自己遇到的问题、真实的问题,才能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对“问题”不断追踪,把“问题”转化成课题进行研究。可按“发现问题——制订方案——形成课题——展开研究——深入反思——形成理论”的步骤,不断深入探索。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刘萍 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目前现状 二、上述现象如何产生? 三、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教研活动的内容应当来自日常教学,并从理论层面上指导日常教学,揭示教学规律,使教学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也使老师们明确自身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如今学校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不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下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 一、目前教研活动的现状 ?论文拼凑; ?评课蜻蜓点水,不痛不痒; ?教研发言,意见雷同; ?集体备课,敷衍了事; ?教研活动拉家常; ?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理论和方法缺乏; ?教研活动效度不高,对教师提高帮助不大; 教研室组织一次论文评比活动,有部分教师的论文基本就是一些从网络或杂志上摘抄下来的理论的拼凑;(如2010年湖北省教研室英语教学论文评比,初评的一等奖论文中有30%的出现严重抄袭现象).一节公开课后,一个组内只有少数几位年长些的教师如蜻蜓点水般不痛不痒地评课;研讨会上,一些教师从网上摘抄一些现成的教材分析材料进行所谓的教材研讨,发言时经常出现“意见雷同”;一人写好教案,在小组内念一遍就是所谓的集体备课,课上完任务也就随之完成,等等。个别地方甚至还出现了集体拉家常等待教研活动结束的现象。 教师的日常感受: ?平时教研活动是萝卜煮萝卜,感觉没有什么提高,根本是浪费时间; ?从别的老师那里学到一些很好的招数,有时用起来很灵光,有时就是找不到感觉,甚至一塌糊涂;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反思,很多时候反思来反思去,没有反思出什么;有些时候反思了很多,但过后就忘记了; 实效性不高 二、上述现象如何产生

浅谈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师训处赵敏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校长自主组织,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互动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专著、专业知识等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 一种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研修是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 形势下产生的新的教师培养形式,是为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的促进教师专业 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要目标, 是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了提高校本研修质量, 我就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谈点个人看法。 一、因校制宜健全校本研修机制,夯实校本研修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打造既能适应现代教育又能开创教育美好未来的教师团队。 (一)、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学校要让教师们都能走近新课程,就要专门设立校本研修组织机构,要在学科教师中

建立校本研修小组,要完善校本研修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制度,要加大校本研修的奖励 和处罚力度,要努力使校本研修成为学校管理教师的重要杠杆,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的自 觉行动,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助推器。 (二)、务实活动,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 学校组织开展校本研修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要以教育 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面对的具体问题和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 等为对象,狠抓基础性的工作。例如:我市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提倡要抓好以下几项活动 的开展,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 (1)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我市许多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功还不过 关,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在全市教师中开展“钢笔字”“粉笔字”“说课”“评课”“上课”“课 件制做”“特长展示”等基本功训练,各学校都已以各种式形进行此项活动,各地区教师培 训部门以竞赛形式进行的检查。 (2)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市中小学教师的读书量 明显不足,而读书是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读书又是最简单易行的事情作为试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