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当代大题

现当代大题

现当代大题
现当代大题

1.《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形象 P191-192

她们天生丽质且观念开放,在她们的身上,革命的激情和性爱的冲动,追求圣洁的理想与寻求肉欲的享乐和刺激,复杂地纠结在一起。《蚀》三部曲通过对时代女性的身体大胆乃至放肆

2.吴荪甫形象 P194-196

《子夜》展开的是资本家吴荪甫奋斗、发达、失败的悲剧。他游历欧美、精明强干,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为了实现他大工业王国的梦想,他不断拼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公债交易市场上,他受到了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滔的打压;双桥镇的农民暴动,又摧毁了他在家乡经营的产业。他经营的丝厂工潮迭起。三条战线,条条不顺。最终因在公债市场上和赵伯韬的角逐而失败破产。他的性格具有二重性和矛盾性。他的性格矛盾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夹击中的必然命运

3.《子夜》的结构艺术 P195-196

《子夜》宏大叙事的追求,采用两条主线先后发展的结构方法,从复杂的内容突出中心,使得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文章还采用了开门见山和盘托出的手法,组成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以及设下情节因果关系的伏笔,从而构成《子夜》的网状结构。《子夜》中关于都市景物的讽喻性作用的揭示,可以说是贯穿全书的写作原则。

4.《子夜》的艺术特色 P194-198

作者善于根据矛盾冲突的各种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运用借题牵线、烘托对比、虚实处理、前后照应等艺术手法来安排情节,做到引人入胜而不落陈套,从而把人物线索有条不紊的组织起来。5.茅盾小说的创作特色(参考P191-197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编第二个十年第十章茅盾)茅盾注重细节的严谨。他还喜欢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也兼及新浪漫主义作品,但他也看中有深厚古典文学修养的作品。西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对茅盾最大的影响是“为人生”的文学观的确立和现实主义真实观的形成。

6.巴金短篇小说个性特点 P202

小说题材广泛,涉及的生活面也很宽:从国内到国外,从南方到北方。在形式上,巴金多用第一人称写小说。这是由于作家写的内容是感情,第一人称比较适合抒发感情。在人物塑造上,巴金注重对人的心灵的探索,并从人的心理角度去透视社会。从小说的结构上看,巴金早期的小说中往往是几个故事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

7.巴金创作的外来影响 P203-204

对巴金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外国作家有罗曼·罗兰、伏尔泰、雨果等。俄罗斯文艺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首先,巴金早期的作品战斗色彩浓烈,较少理性的分析,使得他在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时候,情感激越却思想厚度不足,其次,《爱情三部曲》在构思上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的影响,而在人物塑造上则接受了屠格涅夫《罗亭》的影响。第三,《激流三部曲》在塑造人物的经验上得益于托尔斯泰。四、契诃夫对“小人物”的关注在巴金的创作历程中也一直有所表现。

8.觉慧形象 P205-206

他是一个新人的典型。他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向改良主义和民族主义,最后又走向社会斗争。巴金在塑造觉慧时,揭示了他对人的思考的主题:只有反叛才是个性解放的唯一出路,逃离家庭仅仅是第一步而已。觉慧是20世纪初在现代心思潮的冲击下被五四运动首先唤醒的中国青年人,对封建主义大胆的、勇敢的叛逆者,也是满怀热情、可爱的革命者。觉慧作为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他已是高公馆内“激流”的原动力。

9.觉新形象 P206

他的软弱动摇的性格正是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族制度造成的,他的人生悲剧集中反映了这种制度对健康人性的迫害。觉新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青年。但实际上他却因择偶时一次荒唐的抓阄而断送了人生。他的聪明才智被依着长辈的意志躬行他反对的一切。封建宗族制家庭决定了觉新作为长孙必须承担维护这个家庭的任务。现实和理想的尖锐冲突,造成了他性格的两重性。觉新的形象也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

10.《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 P206-208

巴金善于以“三部曲”的形式反应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趋势。其中,以事件为主要线索,以场面串联故事的结构,使得巴金的小说规模宏大又有条不紊。《激流三部曲》结构宏伟且精于构思。

①“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②注重发觉人情美和抒情化人物塑造方法。巴金塑造人物时,重在刻画人物心灵美、人性美。③带有作家强烈道德批判的风俗画描写。

11.《激流三部曲》的文学史地位 P208

《激流三部曲》的文学史地位:①它是反映五四运动中时代青年生活的长篇小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它充分表达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反映了那一代青年人的痛苦、彷徨、苦闷与觉醒、奋起、追求,表现了新的对人的思考。《激流三部曲》是20世纪中国文学描绘五四时代的一幅社会人生的插图。②《激流三部曲》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弊端、和罪恶,诅咒着它的必然灭亡。《激流三部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③《激流三部曲》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文体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12.从《家》到《寒夜》巴金艺术风格的转变 P302-303

从《家》到《寒夜》巴金艺术风格的转变:与《家》相比,在《寒夜》中,作家之前对旧社会的不共戴天的仇恨和猛烈的抨击,已变成对黑暗社会更为冷静、客观同时也更为深刻的剖析;主观激情已化为客观写实;作品的笔调冷峻、肃杀。在主题上,青春理想变成了凡人琐事,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示重大主题,叙事的重点由外部事件转入内心世界。在《寒夜》中,作家一方面注重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另一方面着力于发掘人心;在心理刻画上,改变了《家》直抒胸臆的写法,而是揭示人物隐蔽的内心活动。

13.沈从文两类小说的特点 P210-211

第一类小说写城市与知识阶级。这类小说都是揭示都市阶级极端的利己主义导致物欲横流,揭示都市人在理性和情感、意识与下意识的矛盾冲突中的精神分裂和人格异化;第二类小说写乡村与无产阶级。沈从文在创作这类小说中,更多地投注了自己的热情,正面表现了自己的人性取向和情感评价。这类作品中,青年男女有真挚、热烈、活泼的生命活力,他们有浪漫而狂野的生命形态。这类作品的

乡下人,其道德风貌、人生形式与过去的世界紧密结合,俨然出乎原始的文化环境。但是,与此相伴的理性的愚昧又使他们无法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形态冲击的现实环境,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从而导致其精神悲剧。

14.沈从文小说的独特特征 P212-214

沈从文通过对人性世界和病态世界的对比,严肃地探索人生,讴歌健全的人性形式,从而构成一个从人性道德角度去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独特的人学观与美学观造就了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难以替代的独特性。他的小说在探索理想的人性形式、关于人的改造的理想时,是继承了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观念和改造国民性的传统的,他所坚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性立场和文化精神。沈从文广泛吸收外国文学,对契诃夫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对小人物、对平民众生的关注,对屠格涅夫的接受体现在小说的抒情性与自然性。从整体上,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在题材上,他喜欢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痛苦。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是他小说的特色。丰富多彩的结构样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是他小说的又一特征。他的文体和故事都不拘常格。他的小说语言是在杂糅古典文学的句式、提炼湘西的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15.《边城》的艺术特点 P215-217

《边城》是沈从文浓郁的怀乡情结的艺术结晶,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坚实柱石。《边城》以作者家乡所在的湘西为背景,满含审美理想地展开了“这个朴野边避地方”未被都市文明所扭曲的淳朴真实的人情味。湘西一个古朴的爱情故事,构成了小说的情节线索。作者无意开掘这一爱情故事的悲剧内涵,刻画悲剧性格,而是意在创造出一支审美理想化的田园牧歌。作者以诗情洋溢的语言和灵气飘逸的画面勾画出的新奇特的“边城”,是一个极度净化、理想化的世界。他将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朴的湘西风情有机结合起来,在边城明净的底色中,把自我饱满的情绪投注在边城子民身上,描绘了人性美和人情美。作者还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茶峒的淳厚民性,为湘西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注入美德和新的活力。古拙的湘西风情既是健全的人性形式借以寄托的不可或缺的背景,又是这一理想本身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们既为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刻画作了铺垫,又使得茶峒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

16.翠翠形象 P216

翠翠作为爱与美的化身,大自然养育了她清澈纯净的性格。她天真善良,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痴情的等待着情人。翠翠人性的光华,在对爱情理想的探寻和坚守中显得分外灿烂。

17.后期新月派 P218-219

后期新月派:“我们只为着诗才写诗”是他们的诗歌宣言。后期新月派诗人主张纯粹的自我表现和为艺术而艺术,严肃认真的艺术追求和唯美的艺术观使他们在艺术上取得耀人的成果。后期新月派是向内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的开掘,显示了与世界现代主义思潮的合流;他们向外扩展,部分新月派诗人跳出前期坚持的小我,显示出走向时代社会的新倾向。后期新月派的作品显示出了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

18.现代诗派 P219-221

《现代》所刊诗歌的“思想、风格、题材,都包含先锋意识,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

将其称为现代派。戴望舒是主将,还有禾金、史卫斯等名人。现代派诗植根于30年代的社会人生。现代派诗受益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与以李金发为首的初期象征主义倡导的“纯粹诗歌”一脉相承。现代派诗人们注重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绪,强调诗的词藻和形式要充分自由地表现诗人的情思。现代派诗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对于民族艺术传统的向心力,对新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现代派诗创作着重写自己内心的情绪,在中外诗歌的交汇点上融入自己的诗歌美学。

19.政治抒情诗 P221

其兴盛是30年代初重要的文学现象。郭沫若的《恢复》中的大部分诗歌格调高昂、激情澎湃,抒写了革命情怀,表达对敌人的愤怒和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是典型的政治抒情诗。其后殷夫、冯宪章等也创作了大量政治抒情诗。殷夫的政治抒情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鲜明的特点。由于他善于表达革命斗争的激情,洋溢革命英雄主义,因此这些诗被称为“红色鼓动诗”。在选材上抓典型,在艺术上语言凝练,有真情实感。

20.中国诗歌会 P221-222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杨骚﹑任钧(卢森堡)﹑蒲风(黄浦芳)等。中国诗歌会的任务是:“研究诗歌理论,制作诗歌作品,介绍和努力于诗歌的大众化”。在北平﹑广州等地建立了分会。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后又创办了《现代诗歌》、《诗歌季刊》等刊物。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共同特色是: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诗歌为武器,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在艺术形式上,大力提倡和实践诗歌大众化。《新诗歌》还出版过“歌谣专号”,刊登大量采用民歌﹑民谣﹑小调﹑鼓词﹑儿歌形式写作的新诗。1935年曾提出“国防诗歌”口号,1937年出版了“国防诗歌丛书”。1937年5月,该会宣告解体。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了大量体现他们的诗学主张的诗歌: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语言通俗,体式自由。1937年5月,该会宣告解体。

21.臧克家诗作 P223

臧克家是一位出自新月派之门又兼收各派之长的诗人。出版过《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他用冷峻中带有热情的笔触,写出中国农民的深远的苦痛和坚忍、仇恨和不平,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辟了天地。臧克家的诗显示他自称的“坚忍主义”:严肃地正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和苦难。臧克家努力追求生活的坚实与艺术完整的统一,注重吸收古典诗歌凝练含蓄的特点,苦心于词句与用字的锤炼。由于臧克家诗作重在表现中国的农村生活,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乡土诗人”。

22.田间诗作 P223

田间诗作: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开始创作。田间受苏联未来派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先后出版了《未明集》《中国牧歌》《中国农村底故事》。以短促、跳荡的诗行和变形的意象传达急促而紧张的时代节奏和自己内心的热情与骚动。

23.戴望舒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P225-228

戴望舒前期的作品,多写爱情苦闷和个人忧郁。忧郁、伤感的情绪,正是诗人在现实与梦想、生存环境与生命渴望的矛盾冲突中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无所依傍的精神状态。戴望舒诗中的内容,根植于

那一特定的社会人生,也同多年的挣扎只换来一颗充满泪水的心的自身经历有关。被历来的评论家拒绝的戴望舒那些更具探索意味的诗,被称为“观念和词藻的游戏”。戴望舒诗歌创作对新诗史的贡献之一正是他的现代诗艺探索。他是一位富有艺术自觉意识的诗人,善于将民族特点、个人特点和名副其实的现代风味融为一体。他带着中国晚唐温李那一路诗的影响进入诗坛,其时正值新月派诗人大力提倡新诗格律之时。在这一背景下,戴望舒接受了法国浪漫派作品的影响。20年代后期,他转向借鉴法国象征派诗歌艺术。《望舒草》时期,戴望舒转向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福尔那种更为自由、朴素亲切的诗风。这些影响是统一于戴望舒的诗艺的探索之中的,他把这种探索同民族现实生活、古典诗歌艺术融合,从而形成了他成熟的独特风格。他的诗作在表现内在灵魂的深度与传达的隐藏适度方面,体现着带有东方特征的现代审美原则与艺术追求。在诗歌对象的审美选择上,戴望舒成熟期的作品多是日常生活中寻觅抒情意象,在微细的琐屑事情上发现诗。戴望舒认为诗是诗人隐秘灵魂的泄露,他运用象征隐喻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手法,委婉地展现主观心境,把情绪和意绪客观化。这种表达特点使戴望舒诗歌具有朦胧美。这类诗歌打破了传统写实主义诗歌的表达方式,以简单的形式蕴含丰富内容。戴望舒摆脱了音乐的束缚,运用自然的现代口语,服从于诗人情绪展开需要的内在节奏,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现代自由体诗。1937年抗战爆发后,戴望舒的诗歌内容转而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民族苦难中审视个人的不幸,回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激情,格调明朗、雄健。

24.卞之琳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P228-231

卞之琳既吸收了从法国象征派到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又将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思想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卞之琳原是后期新月派诗人。他最初的创作,受到新月时期的徐志摩、闻一多的影响,同时又有波特莱尔的影响。1932年后,他广泛地接受了东西方诗歌的艺术手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现代诗风。卞之琳在1933-1937年的创作,诗艺达到顶峰。卞之琳认为写诗是把生活经验中那些最深沉的感受,通过艺术过程,使之结晶升华,成为艺术品,起艺术的社会作用。他写诗时的克制、陶洗与提炼,都是循着这个倾向而有意为之的。这一倾向决定了他诗创作的特征。就诗的内容说,诗作是诗人对人生体验与沉思的结晶。初期的诗多写下层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用冷隽的调子掩盖着深挚的感受。卞之琳在诗的技巧探求上,融会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戏剧性处境,化合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暗示,尤其是“常倾向于写戏剧性处境,做戏剧性独白或对话,甚至进行小说化”。卞之琳的诗,采用主体声音的分化和对话化方式,创造了中国新诗的现代文本。卞之琳诗艺的另一特点是以暗示和象征手法,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由于诗人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和主体表达的复杂性,并善于运用深层象征给自己的玄思赋形,也由于诗人重意象创造而省略意象之间的关联,繁复的组织造成了诗意表达的丰富和朦胧,所以读他的诗需要破译。他开辟了以冷静的哲理思考为特征的现代智慧诗,使内蕴意义无限延伸,表达出现代人复杂敏锐的感情,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卞之琳的诗歌“基于言语本身的音乐性”,讲究格律,尤其是音顿、音韵和体式。繁复的韵式是卞之琳的主要特点。卞之琳的新格律诗,是总结了闻一多等前辈诗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汲取其建设意见,澄清其迷误,然后逐步完善起来的。1938年以后,卞之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诗人在延安的创作,诗风趋向明朗浅白。他后来的诗“大多数激越而失之粗鄙,通俗而失之庸俗,易懂而不耐人寻味”。他的诗有严谨的格律体,节奏韵律控制自如,创作风格呈现着向30年代成熟期回归的趋向。

25.南国社 P234-235

五四时期,田汉带领下的南国社正以其富有青春魅力的感伤艺术激动着江南的青年。南国社的演出抒发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动摇与苦闷”的心声,以“泪的感伤情调”引起共鸣。田汉于1930年4月发表《我们的自己批判》,批判南国社的小资产阶级感伤倾向。

26.艺术剧社 P234

上海的中共地下党员沈瑞先等人策划于1929年6月5号成立艺术剧社,参加者有陈波儿、王莹等人,社长郑伯奇。艺术剧社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领导,意在使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主义潮流转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艺术剧社宣扬“普罗列塔利亚戏剧”主张,强调戏剧要以唯物论的立场、无产阶级的目的意识。艺术剧社于1930年1月、3月上演富有革命反抗色彩的剧目和反映工人与资本家斗争的独幕剧《阿珍》。

27.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P235

1930年8月,在沈瑞先的策划下,以艺术剧社为中心,联合辛酉、摩登、南国社等团体,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又改组为以个人名义参加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剧联)。左翼剧社有大道剧社、光华剧社、蓝衫剧社等。

28.国防戏剧 P235

从1936年开始的国防戏剧,是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的又一新高潮。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左联解散,配合国防文学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以代替“无产阶级戏剧”口号。1936年初,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制定了《国防戏剧纲领》。《赛金花》是“国防戏剧的力作”。

29.1930年代喜剧创作 P235-236

1930年代喜剧创作:在五四时期以介绍西洋戏剧著称的宋春舫创作了独幕喜剧《一幅喜神》、三幕喜剧《五五里雾中》,他的喜剧在幽默中富含机智和精巧,艺术技巧讲究。王文显创作了三幕喜剧《委曲求全》、《梦里京华》,在幽默中透出讽刺的锋芒与尖酸辛辣的嘲弄。沉钟社的杨晦在1933年发表了五幕历史剧《楚灵王》。袁牧之擅写喜剧,《一个女人和一条狗》《寒暑表》等构思巧妙,幽默机智,轻松活泼。

30.洪深的戏剧创作 P236-237

洪深与欧阳予倩、田汉并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30年代,洪深开始接受左翼革命文艺思想,他参加左翼剧团联盟,并创作了《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其以作者熟悉的江南农村为背景,展示了二三十年代农民的苦难遭遇,以及他们从苦难中逐渐觉醒,与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进行自发斗争的情形。《农村三部曲》显示洪深创作熟悉已从《赵阎王》时的社会问题剧转向政治宣传剧。此时洪深的戏剧创作思维侧重理性化,他以社会政治理论指导戏剧创作。洪深积极倡导国防戏剧。他的《走私》《咸鱼主义》反响强烈。洪深富有创造性地导演了《少奶奶的扇子》、《米》,在我国话剧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经验。他还是我国早期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22年他写了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文学剧本《申屠氏》。他编剧的《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步有声电影。31.李健吾的戏剧创作 P237-238

李健吾的戏剧创作观基于人性:“作品应该建立在一个深广的人性上面,富有地方色彩,然后传达人类普遍情绪”;他刻画戏剧人物重在人性中的“善恶并存”,重在描写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1933

年他发表了《梁允达》《村长之家》《新学究》等。这些剧作结构完整精巧,语言精炼讲究,内在戏剧性丰富深刻。这是他从戏剧描摹人性、刻画“善恶并存者”观念出发而创作的悲喜交加的戏剧美学品格,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这不过是春天》是其代表作。他创作的戏剧冲突多样而紧凑于人物的内心冲突,运用“佳构剧”的技巧处理情节的“突转”,做到结构严谨、精炼紧凑。

32.夏衍的戏剧创作 P239-241

夏衍是继田汉、曹禺之后,我国现代戏剧史上又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剧作家。1937年他创作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作《上海屋檐下》,将笔触伸向上海市民社会的一角,展示了一幅幅悲凉、无奈的人生画图。这一群生活在都市角落里的平凡的小人物,丧失了人的价值和生活的权利,只能痛苦地维系着非人的生存。作者对每个人的命运的描写,都是对黑暗现实的申诉。作者写的是几乎无事的悲剧,透过五户人家灰暗的生活和“人生的零碎”,暗示时代的风貌。从《上海屋檐下》开始,夏衍开始摆脱片面强调政治宣传的倾向。他遵循真实性的原则,选取平凡人物和日常生活;他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自然、平实地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透过这些琐事,看人看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相。与淡化戏剧冲突相一致,夏衍善于刻画人物复杂的情感、心理变化,用无言的动作、典型的情节,来透视人物心灵的秘密。夏衍的戏剧讲究结构艺术,他的戏剧重在创造和人物心境相契合的氛围,这种氛围带有明显的象征性。作者将自然气候和政治气候联系起来,将人们的感受、心境融合起来,创造出富有诗意的戏剧氛围。

33.周朴园形象 P243

周朴园的复杂性,在他对妇女和家人的态度中北揭示得淋漓尽致。他年轻时爱上了女佣侍萍。但为了迎娶有钱的门第小姐,逼得侍萍投河自尽。尽管此事是封建家长做主,但是周朴园本人是默认的。因此,他后来的内疚、忏悔是必然的、真诚的。但当活着的侍萍再次出现时,他的态度暴露出了他的本性。对待妻子蘩漪等人的态度,支配着他在剧中的主要行为。戏剧通过周朴园威逼蘩漪喝药的动作,让人看见他封建家长的作风。周朴园在剧中的贯穿性行为就是维持家里的秩序,这形成对他人的精神意志的压抑。

34.蘩漪形象 P243-244

蘩漪的灵魂中响彻着受到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一代妇女的抗议与追求的呼声。剧中蘩漪在双重悲剧冲击中走完她心灵的全部历程。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人,蘩漪在家庭生活中承受着周朴园的精神折磨和压迫;周萍背弃爱情的行径,又使得这位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女性在爱情的追求上遭受抛弃,又一次陷入绝望。双重的打击使蘩漪成为一个有着忧郁阴鸷性格的女性,终于从她那颗受尽折磨的心灵中升腾其不可遏制的力量。蘩漪精神上的主要对立面是周朴园,她与周萍的冲突反映了她与周朴园的深刻矛盾。她在剧中的贯穿行为是抓住周萍不放。戏剧着力表现她不顾一切地追求周萍、反抗、报复,以及对生活、爱情的渴望。她绝望中的反抗,充满着一个被压迫女性的血泪控诉,表现出对封建势力及其道德观念的勇敢蔑视与反叛。作者要赞颂的是蘩漪反叛封建道德的勇气。

35.陈白露形象 P247

陈白露的悲剧形象是剧本的灵魂。《日出》的主题是陈白露呼喊出来的,她内心的悲剧性冲突搭起了《日出》戏剧冲突的基本骨架。陈白露曾是天真可喜的女孩子,还是灯红酒绿的刺激,腐蚀了她纯洁的心灵,以致她与诗人的遇合以分手而告终,再次投入金丝笼而无力飞翔。陈白露拒绝方达生的

挽救,似乎玩世不恭、傲慢自负,但又不由自主地泄露了心灵的颤抖。她为出卖自己的美丽与青春、断送了人生希望而痛苦。她从小东西的遭遇终于明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痛苦地回忆昔日的悲剧,诗人的形象又一次出现在她眼前,唤醒她“竹均”意识。而历史的隐痛同时也被血淋淋地挑出来。她明白寄生的腐朽生活使她陷入深坑无力自拔,而又绝不愿再过那种出卖心灵和肉体的生活,终于断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心灵的悲剧是黑暗社会对人的精神的毁灭。陈白露怀着向往“日出”之心而死,反映了她内心对人的自身价值的憧憬。

36.《雷雨》艺术特色 P245、248

《雷雨》艺术特色:《雷雨》的美学思想与悲剧观中又有古希腊悲剧与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现代悲剧影响。戏剧情节的展开借助于血缘伦理纠葛,悲剧的结局染上了神秘的色彩,这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思想认识。曹禺透过现实世界的错综复杂来思考人生与人性,运用鲜明独特的形象来表现自己对人生与人性的感受,在思索中探究其悲剧性。《雷雨》从一个非常性的紧急事变提取戏剧冲突与中心动作,冲突紧张刺激,全剧贯穿激变与危机,从中产生激荡人心的戏剧性。

37.《雷雨》的结构艺术 P248

《雷雨》的结构艺术:《雷雨》的回溯式戏剧结构,主要得力于易卜生戏剧与古希腊悲剧。这主要取决于曹禺的创作意图和强化剧本紧张激荡风格的需要。《雷雨》以表现“现在的戏剧”为主,将“过去的戏剧”与其紧密结合起来,用前者不断来推动后者的急剧发展,从而把戏剧的几组重要抽屉交织在一起。

38.从《雷雨》到《日出》看曹禺思想与艺术的新发展 P246-249

从《雷雨》的家庭悲剧到《日出》的社会悲剧,曹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新的发展。《雷雨》主要是从家庭内部剖析人性,《日出》则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现象,进一步剖析人性的复杂与异变,探索人生出路。《雷雨》着力表现封建专制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与扼杀,《日出》则剖析金钱化社会中人性的迷失。曹禺对那个腐烂的社会抱着憎恶的感情与抨击的态度。在《日出》总的气氛里,有一股光明的力量在潜滋暗长。方达生尽管有书呆子气,但可以理解为光明的探求者。他是《雷雨》中周冲形象的发展,展现作者的心灵追求。《雷雨》《日出》的卓越艺术成就,是同曹禺多方面吸收西方戏剧艺术,又能融会贯通分不开的。两剧的戏剧艺术形式都基本上取自西方戏剧。《雷雨》和《日出》都是从一个非常性的紧急事变提取戏剧冲突与中心动作,冲突紧张刺激,全剧贯穿激变与危机,从中产生激荡人心的戏剧性。它们完成了以现代话剧艺术描写、反映中华民族的现代生活与精神的任务,证明西方戏剧形式以为我所有。

39.曹禺剧作艺术特色 P252-253

曹禺剧作艺术特色:从自己的创造个性出发,有机地吸收西方戏剧艺术与民族古典文学营养,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是曹禺戏剧创作的鲜明特点。在创作上,曹禺一方面保持戏剧风格中属于他个人特有的一些稳定性特质,一方面又发展了自己的戏剧艺术与特色。他独特而炽热的审美情感决定了他创作的艺术风貌:“雷雨”式的沉闷压抑和汹涌澎湃。曹禺笔下最成功的人物是心灵受到压迫的悲剧女性,他们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都是某种复杂情感的化身。他们都在拼命寻找出路,在同黑暗势力的盲目搏斗中苦苦挣扎。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剧中人物内心的自我交战。曹禺戏剧的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40.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杰出贡献 P253-254

曹禺的戏剧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出色地描写了封建没落家庭以及众多人生,并以《雷雨》《日出》《北京人》为代表,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曹禺戏剧发展了我国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艺术的表现领域与精神刻画的深度。曹禺式悲剧在我国悲剧艺术发展上的意义还在于悲剧人物和悲剧样式的发展。曹禺从现实生活提炼出来的冲突,描写平凡生活中受压迫与摧残而扭曲的悲剧人物,反映出悲剧的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悲剧只要不是呈现为悲壮崇高美,而是一种忧愤深沉、缠绵真挚的美。曹禺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去了决定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新生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41.论语派

因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论语派以林语堂为首,主要作家有周作人、陶亢德、邵洵美、章克标等。后又创办《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表现性灵的创作。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内容多为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的轶事趣闻和谈虎说鬼、品茶品酒、草木虫鱼,侈谈身边琐事的闲适文章。论语派文学上的主张及其作品,体现了三十年代一部分自由知识分子的心态。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30年代前期,引发了鲁迅等左翼作家对他们的严厉批评。论语派脱离现实、脱离时代的需要,但是论语派对小品文散文表现形式的解放、表现方法的丰富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42.林语堂的幽默理论 P264-265

林语堂倡导幽默。这种幽默好、既是美学观,也是人生观。他并非不讲面对现实,不过不想直接地针砭现实,而是以超然的姿态,对现实生活中的滑稽可笑之处加以戏谑。林语堂力主把幽默和讽刺分开,在他看来,二者的根本差别在于作者与现实的审美距离不同:讽刺与现实距离过近,趋于鄙薄;要去其酸辣,由此达到的和缓。同情便是幽默的基础。他的幽默理论,虽然有西方文化的背景,但却是在当时中国特定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发生的。他对幽默理论的倡导,是文化对人的发现,它不仅发展了中国现代幽默观,推动了30年代幽默小品的创造,而且对改变国民“合于圣道”的思维方法和枯燥的人生方式有所补益。

43.1930年代林语堂小品文的特点 P265-266

林语堂在小说题材上和风格上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他的小品题材丰富繁杂,大至宇宙之巨,小至苍蝇指微,无所不包。在他的小品中,较有特色且富有较高文化含量的是那些中西文化对比的文章。他主张中西文化融合论。这一文化立场使他能娴熟地用比较的新眼光看问题,常常能在中西方文化的互参下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引发出改造国民性的思考。林语堂的小品是一种智者的文化散文,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丰富,凸显真诚的性灵。他追慕纯真平淡,力斥虚浮夸饰,他的小说都显得朴素率真,这对当时文坛上的浮躁之气起一定的矫正作用。林语堂小说显示出浓郁的幽默情味,这是他突出的艺术个性之所在,为现代散文带来了中年式的睿智通达的情味,开辟了现代散文新的审美领域。

44.何其芳散文的特色P267-269

何其芳立志“以微薄的努力来证明每篇散文应该是一种纯粹的独立创作,不是一段未完篇的小说,也不是一首短诗的放大”,便显出了独立的散文创作意识和可贵的使命感。从内容上来看,其早期散

文耽于幻想、可以画梦。它们以独立体的形式抒写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现实出路的寂寞、孤独之情和有所期待而又无从追求的苦闷心理。他常用“独语”的调式,在孤独中玩味着孤独,在寂寞中吟哦着寂寞,探索并呈现了年轻知识分子内心灵魂的颤动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了在心灵的探索中追求纯粹的柔和与美丽,他力图以很少的文字制造出一种情调:有时叙述一个可以引起许多想象的小故事,有时是一阵伴着沉思的情感波动。这些独立体散文,一方面写出了处在边缘状态的青年知识分子孤独灵魂的独语,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现代散文向诗、纯文学的逼近,向散文艺术本体的回归。在艺术表现上,他善于运用绚丽精致的语言、繁复优美的意象和轻灵玄妙的笔调,委婉的传达内心的情绪,从而创造出瑰丽飘逸的艺术境界,具有秾丽精致之美。作者由于不满于社会现实的丑陋,便借助于想象到艺术王国里去寻找艳丽的色彩和美丽的图案,去寄寓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在30年代散文接受其它文学的样式的影响、日益向叙事化和议论化方向演变时,何其芳则为抒情散文发现并坚守了一个新天地,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创作。

45.1940年代文学、文化发展的新景观P277

一方面,抗日救亡的现实直接推动了时代文化发展中民族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以民族意识凸现化、普泛化、共性化和现实化为特征的抗战文化;另一方面,民族矛盾的突出和深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内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政治力量对立的格局。民族矛盾和政治对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新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和排斥性呈现更为复杂的局面。

46.1940年代文学思潮形成自身复杂性的原因P277-278

原因:①这时期文学存在的区域化状态对文学思潮发展的影响。文学被划分为国统区文学、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孤岛文学四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区域。各区域的文学思潮走向,变现为不同的目的指向和发展脉络。②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的复杂性,还表现为战争把文学与时代、社会、政治的关系连接的更紧密,不同文学观念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广泛争议就更复杂化。这些争议的主要内容,都可归属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和文艺与大众的关系等文艺理论命题。

4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P278-279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会议选出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丁玲、吴组缃、许地山、老舍、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姚蓬子、陈西滢、王平陵等45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文协”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38年5月4日创刊,至1946年5月终刊,共出版71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在民族意识召唤下民族解放时期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形成。会议提出了“文章入伍、文章下乡”的口号,号召作家们“拿笔杆代枪杆,争取民族之独立;寓文略于战略,发扬人道的光辉”。

48.战国策派P283

由西南联大教授陈铨、林同济、雷海宗、贺麟创办的杂志《战国策》而得名。他们的观点集中体现在重建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战国策派以恐怖、狂欢、虔恪为文学的“三大母题”。

49.1940年代国统区文学界在理论上展开的论争P279-283

论争: 一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随着抗战的胜利和国共两党斗争的加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也逐渐成为国统区文艺界的主要话题。在左派文艺界与沈从文、朱光潜等自由派文人的论争中,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已被革命文艺家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二是现实主义的问题。三是国统区文艺界对于民族形式问题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民间形式是不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问题。此外,还有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50.《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P288、289、29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3年10月19日,《讲话》全文在《解放日报》发表。

51.新秧歌剧运动P290-291

新秧歌剧运动:作为对《讲话》所确立的工农兵方向的积极回应,陕北根据地掀起了群众性的、轰轰烈烈的新秧歌剧运动。新秧歌剧运动的热潮,孕育与催生了民族新歌剧《白毛女》在1945年4月的诞生,也推动与促进了传统戏剧的改革,新编了平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52.《白毛女》P291

《白毛女》:主题:歌剧《白毛女》的主题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是农民追求解放惟一正确道路的思想。这一主题是通过剧情和人物形象得到生动深刻表现的。贫苦农民杨白劳是旧中国老一辈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形象。躲债七天,最后走投无路,只有以死来了却在丑恶人世间的苦恼。表明农民在那个社会里,已经到了连屈辱的奴隶生活也无法维持下去了。杨白劳的命运,是旧社会农民的共同命运,很有典型意义。喜儿是剧作的主要人物。她虽生活于贫苦中,但性格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但是,厄运接踵而来,父亲别逼死,自己被逼迫到黄家,遭黄世仁奸污,还要把她卖给人贩子。她逃出深山。非人的野人生活,使她头发全白,变成“白毛仙姑”,“人变成了鬼”。喜儿是一个身受苦难但不向命运低头,怀着深仇大恨决心复仇的坚强女性形象。她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反抗性,要向地主阶级报仇雪恨。但是,喜儿的复仇愿望和生存意志,只有在八路军到来,向黄世仁讨还血债。喜儿由“人变成鬼”的遭遇,表现了旧社会和地主阶级吃人喝血的凶残本质;喜儿由“鬼变成人”,表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把旧社会变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喜儿为代表的受苦难的人民群众,才能报仇雪恨翻身得解放。《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和在现代歌剧史上的意义:在音乐上,《白毛女》适当地运用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在艺术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中国戏曲歌唱、吟诵、道白三者三结合的传统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唱词高度诗化,富于感情,有许多歌词,简直就是一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白毛女》在继承民间歌舞剧的同时,也借鉴中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的某些表现手段,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富有民族形式的歌剧。《白毛女》以思想内容的战斗性和艺术上创新与民族风格,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树立起一个里程碑,表现新歌剧已经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新的道路。

5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P288-290

主要内容及其局限:第一,阐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服务与政治。第二,确认解放区文艺

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工农兵。第三,指明解放区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途径,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普及与提高的途径。第四,批评了解放区文艺争论中的各种糊涂观念和错误认识。第五,在批评标准上确立了必须遵守“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要求“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局限性: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简单化处理,强调文艺必须服从于政治并为政治服务,提出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回避文艺作品倾向性和艺术性、文艺家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之间存在的有机辩证关系,不承认存在超越阶级、政治的具有独立品格的艺术等等方面,对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及建国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应影响。54.《寒夜》P302

《寒夜》:是巴金继《激流三部曲》之后的又一力作,也标志着作家在艺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写上达到很高的境界。巴金在早期作品里常常直接向读者一泻无余地倾吐其奔放热情的话,那么,在后期作品中,他则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例如,对曾树生在赴兰州前夕内心“去”与“不去”两种心理因素,作者就写得真实、细腻、深刻,通过对人物内心两种心理因素反复碰撞的描写,把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非常感人。

55.1940年代中长篇小说创作丰收的具体表现P295-296

表现:首先,本时期发表、出版的中长篇小说数量超过了了前两个十年。其次,形成了一支颇为可观的创作队伍。最后,,本时期中长篇小说创作除量的大增之外,更显示了作家对于社会、人生、艺术多样化的深入探索。

56.1940年代对民族历史与现实进行文化探询与反省的文化分析小说P296

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沈从文《长河》,隐现着对民族文化机运的陈思;巴金的《憩园》、老舍的《四世同堂》对中国式家族文化进行了叩问;师陀的《结婚》抨击了畸形的现代都市文明毁灭人性的罪恶。《果园城记》、《马兰》、《无望村的馆主》等。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创作上体现了小说文体的自觉追求,小说、散文、诗的元素被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可称为诗化小说的样式。

57.1940年代表现知识者对人生与生存意义的求索追寻小说P296-298

钱锺书的《围城》对人的生存状况和存在价值进行了具有讽刺性的思考,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致力于对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探讨与拷问,冯至的\伍子胥》写出了对于人的生命的诗意感受。58.1940年代上海文坛以张爱玲、苏青为首的女作家小说P298-299

张爱玲深受《红楼梦》影响,又糅合西方现代心理分析小说艺术,在《金锁记》、《倾城恋》中刻画女性的变态性爱心理,精细深刻又缠绵沉醉。苏青是散文家,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以纪实笔法写现代女性挣脱家庭成为职业妇女的道路。苏青的短篇小说《蛾》是一篇女性启悟小说,由女人

而成长为母亲的缩微式的成长小说。梅娘的水族系列小说《蚌》、《鱼》、《蟹》,都是描写大家庭中的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道路。

59.1940年代以徐訏和无名氏为代表的都市大众传奇小说P299-300

徐吁《鬼恋》《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风萧萧》。徐吁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界最善于编织故事的人。富有生动性和传奇性的缠绵、奇特的故事,是他的小说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无名氏《北极艳遇》、《塔里的女人》,《无名书稿》包括《野兽、野兽、野兽》《海艳》《金色的蛇夜》《死的岩层》、《开放在星云以外》《创世纪大菩提》。《无名书稿》塑造了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印蒂,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提供了新的主体和新的人物形象。

60.1940年代沙汀的讽刺小说P301-302

《法律外的航线》采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通过叙写一艘外国商船在长江上航行的经历,勾勒了帝国主义分子对中过人民的欺凌,反映了30年代中国农村土地革命的生动情景。在《丁跛公》《代理县长》《凶手》《兽道》,作家开始转向对自己熟悉的四川农村社会的表现。《防控——勘察加的一角》抗战后开始后较早讽刺大后方的作品。《在其香居茶馆里》。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计》《还乡计》。61.从《家》到《寒夜》看巴金艺术风格的转变P302-303

从《家》到《寒夜》看巴金艺术风格的转变:与《家》相比,在《寒夜》中,作家之前对旧社会的不共戴天的仇恨和猛烈的抨击,已变成对黑暗社会现实更为冷静、客观同时也更为深刻的剖析;主观激情已经化为客观描写;作品的笔调是冷峻的,气氛是肃杀的,就像作品的标题一样,给与读者的感受是逼人的冬夜的寒气。与《家》等作品相比,《寒夜》的主题、题材也发生了变化,青春理想变成了凡人琐事,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巴金所展示的是一幅灰色的、充满家庭琐事的平常的图画,它的主人公也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寒夜》中,情节因素成为次要,作家一方面注意对于生活琐事的描写与刻画,另一方面着力于发掘人心,着重刻画汪文宣病态的灵魂。在心里刻画上,作家也改变了《家》的那种直抒胸臆的写法,而是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展示人物内心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62.从《四世同堂》看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发展P303-305

从《四世同堂》看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发展:《四世同堂》是老舍作品中规模最大的长篇巨构。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狠狠地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四世同堂》具有浓厚的文化反思色彩。小说中心的祁家,实质上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祁老者引为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结构。老舍抓住了维系这个堡垒的内在文化纽结,把它置于小羊圈胡同的具体环境和广阔深邃的民族抗战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加以表现,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思。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性的劣根性,显

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四世同堂》不但在思想认识意义上有重大的价值,在艺术结构上,也有巨大的发展。全景式、多线索的广阔场景。《四世同堂》从时间上来说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从空间上说,它的笔触遍及北平的小胡同、大杂院等,简直就是一副沦陷了的北平社会的全景图。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它以小羊圈胡同的祁家四代人为中心,间以多重矛盾,既有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又有维护民族尊严者与出卖民族利益者的矛盾,也有同一个家庭内部的上与下之间、正与邪之间的矛盾,但结构严谨、匀称、完整。

63.《围城》的主题思想P306

主题思想:《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对现代过程中中国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写尽了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在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这一社会面貌,构成了小说的特定背景。在这个背景上,小说展开了传统对于现代中国的自我围困的主题。

64.《围城》所包含的三层意蕴P306-307

《围城》所包含的三层意蕴:对抗战时期城乡世相的描写;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

65.《围城》的艺术特色P307

《围城》的艺术特色:《围城》对于人物的隐蔽心理有深入细致的把握与表现。与革命作家的暴露性讽刺不同,《围城》的讽刺自成一体,举凡道德、风俗、人情,无不笼罩在作品的讽刺之下,中外古今的警语妙喻,组成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文章。小说的叙事语言自成特色。议论是小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者善于经营新奇、犀利、多样的比喻,形成贯通全书的反讽。

66.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P308-310

艺术特色:张爱玲的创作与当时的主流文学有所疏离。张爱玲可以说是写上海市民人生的作家。张爱玲小说既有传统小说叙事的痕迹,又有现代派的味道。张爱玲具有清晰的时代感与把握能力,甚至通过环境的描写,将时代社会的变化表现出来。张爱玲小说具有雅俗融会的特征。她的小说是以对人性的探索为中心,具有充分的现代小说特征。张爱玲小说中丰富的意象具有鲜明的都市特征。67.山药蛋派

1940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西农村土生土长作家马烽、西戎、胡正、孙谦、束为等,他们的作品充满浓郁的山西地区的乡土气息,被称为“山药蛋派”。创作的基本特色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先进农民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努力使创作忠实于农村现阶段实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不回避生活的阴暗面;重视作品的民族性、地域性和通俗性,采取传统的表现形式,人物性格由人物语言和人物行动来表现,很少作静态的细腻的心理描写。目前仍有人在坚持与发展。

68.荷花淀派

1945年5月孙犁发表《荷花淀》,在文艺界影响很大;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作家先后受过孙犁的教育和培养,在创作中又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荷花淀》的艺术风格,在1950至60年代形成了被评

论界称为“荷花淀派”的文学流派。创作的基本特色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大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作品较少正面描写重大的政治斗争,而将笔触伸向冀中一带的农村,通过日常生活的画面,反映时代和社会风云;不回避环境的艰难和农民身上的某些缺陷,但努力揭示生活中的诗意美和劳动者的心灵美、人情美;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乐观向上精神,情节生动自然,心理刻划细腻,语言清新朴素,具有散文韵味,充溢诗歌情调,风格清新隽永。

69.赵树理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P328-331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赵树理小说多来自他熟悉的农村和农民生活。赵树理小说的总的主题就是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的过程中,精神上的转变—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并且通过这个变化过程,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赵树理小说可以称之为“问题小说”。抗战胜利后,赵树理小说主要表现农村的民主改革。赵树理对中国传统的评书体形式加以改造,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赵树理小说语言的独特,成就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民族化和丰富化作出了贡献。70.《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P328-329、330-331

艺术特色:作品通过边去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作品所着力刻画的小二黑和小芹,是解放区农村的新人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新人在成长过程最初阶段的精神面貌。从人物设置上看,人物之间不仅存在对应关系,而且每一方描写的笔墨大致相同,这使人物性格在相互衬托中更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情节结果看,作者写两组矛盾冲突,各自形成矛盾线索,使情节发展环环相扣;在小说语言上,作者注重使用经过提炼、纯化了的北方农民口语,加入必要的现代词汇,创造出一种既质朴通俗、简洁有力、生动活泼、幽默有趣的语言。

71.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P331-333

艺术风格:孙犁小说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描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人民的斗争与生活。他的小说善于抓取个别的生活片段,渲染上主观情感色彩,这形成了他小说的诗意抒情风格。他的小说在创作方法上虽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气息。这种艺术上的追求,使他的小说充满诗情画意。他的小说侧重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的层面上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和优美。他的小说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其刻画和赞美的主人公都是妇女。小说的描写、叙述语言清新自然,优美动人,人物语言个性化、口语化。小说具有散文的韵味。

72.《荷花淀》的艺术特色P332-333

《荷花淀》的艺术特色:作品的动人之处,作者不仅描绘出了荷花淀这诗情画意的环境,更写出了丈夫妻子们细致的内心情感活动。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来写小说,虽以抗战生活为题材,却不以金戈铁马的厮杀、尖锐激烈的冲突取胜,而是以一条简单的情节线索串联起几个场景,将写景叙事、抒情写人融为一体,从中发掘生活的诗意和人情美的光华。小说的景色描写很出色,不仅洋溢着冀中平原醇厚的泥土气息和荷花淀的幽幽清香,而且和人的心境、情节相结合。

73.七月诗派P336-337

七月诗派以文学杂志《七月》而得名,包括胡风以及艾青、田间、亦门、鲁藜等。七月诗人以胡风的理论为纲领,高举战斗浪漫主义旗帜。七月诗派用独特的感觉联想,营造战争氛围。七月诗派的

作品可分为3类:张扬生命强力,召唤战争,鼓动战斗;高举意志大旗,投入战斗,慷慨赴难;胸怀光明信念,歌颂战争,礼赞战斗的青春。

74.西南联大诗人群P338-339

由于当时西南联大聚集了一批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出名的学者、诗人:闻一多、朱自清、卞之琳等。他们大多对西方的诗歌了解较深,且颇爱写现代派风格的诗,这影响学生们形成一股爱诗、爱谈西方现代派的诗。师生们奉重知性的诗人为自己的楷模,加上特定的时代环境迫使敏感而多思的那一代知识者热衷于生命存在的探索,自我灵魂的拷问,这促成了一个以主知的现代主义为标志的西南联大诗人群。他们凝聚在《文聚》杂志上。

75.九叶诗派P345、346、347

九叶诗派这个40年代诗歌群体的名称,是80年代初期因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九叶集》而被学术界追认的。诗派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杭约赫、穆旦、郑敏、唐湜、杜运燮、唐祈、袁可嘉。企图超越现实,试图从生命原始的本源去认识生活,使九叶诗人在结成流派之前就已经对生活与诗的关系有了认识。九叶诗人是可以称为知性现代派的。九叶诗人运用现代派的感觉方式、意象抒情技巧,以及按反修辞逻辑构成的词语、反语法规范导致的跨跳句式等策略以造成一种特具张力的弹性语言。九叶诗派坚决反对白日梦和标语口号。九叶诗派的态度并非超然于时代而是拥抱时代。从情性感悟到向知性经验升华是他们的特征。

76.穆旦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P349-350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穆旦超越于一般40年代诗人的是在热烈拥抱时代中作民族历史底蕴的探求,更能以力的搏求者的姿态对自我精神裂变作拷问和导流。穆旦追求以超验感应生命真谛,其抒情思路显示为生命从肉性世界超越向灵界转型的过程。穆旦致力于让经验玄想直接成为可感对象。穆旦擅长于谬理悖论、反差对比、矛盾对撞中营建诗行,结构诗篇。穆旦这种追求,表现在抒情方式上的使用多重人称、角度,并以此来使主体自省、场景映衬、他人插语交织为一体,给与诗篇以多声部合奏的结构,表现出错综的张力效果。穆旦受西方影响,采用理性联想的途径来构造意象语言,想达到的目的是悖谬推论的理趣功能,而反对传统诗歌那种兴发感动的情味功能,所以他的诗歌语言貌似口语化。穆旦追求“发现底惊异”。这种对诗歌表现技巧的独特发现,确有令人惊异的效果。

77.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P352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78.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P361、363-365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屈原》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代表作,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戏剧之一。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通过楚国内部政治集团爱国与卖国两条线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屈原的形象,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反抗侵略、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反专制、反迫害、反投降,要求民主自由的共同心声。《屈原》一剧是以屈原情感的发展来构想全剧与结构剧情的。在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失去自由的情况下,他满腔的愤怒和爱国的激情,借助“雷电颂”作了尽情的喷发。剧中“雷电颂”是一首气势磅礴、高亢激越的诗,是慈宁宫屈原胸中发出的反抗黑暗的战歌,追求光明的颂歌。

79.郭沫若历史剧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P360-366

郭沫若历史剧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郭沫若历史剧取材于古代的人和事,但都面对现实说话,融合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战斗性。反侵略、反投降、反分裂、反独裁,彰扬历代志士仁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的共同主题。《屈原》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代表作。屈原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由仁义观念而产生的“舍生取义”的人生精神和悲剧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这是和郭沫若历史剧的政治主题并行的又一主题—人的主题。这个主题反映了郭沫若作为一个杰出的五四人文主义作家的一贯思考。郭沫若历史剧的现代人文主义精神以新的内涵发出时代光彩。郭沫若历史剧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但不拘泥于历史。这是他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本色。根据剧情和表达感情的需要,他往往适当改动历史情节,虚构人物和事件。根据主要人物性格来虚构次要人物,以烘托主要人物,是郭沫若浪漫主义历史剧创作的一个特点。郭沫若历史剧和他的诗一样,具有浓烈的诗意与优美的抒情,他的戏剧也是悲壮、激越、优美的抒情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郭沫若历史剧构思有浪漫主义诗剧的特征。他的创作主体与他所挚爱的历史人物交流沟通,融为一体。郭沫若历史剧都是英雄悲剧。他们有无畏的献身精神以及伟大的人格。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传承了古典悲剧美学传统,悲剧冲突庄重严肃,格调高昂悲壮。

80.“鲁迅风”杂文流派P367-368

“鲁迅风”杂文流派:“鲁迅风”杂文流派出现于孤岛时期的上海,主要作者有巴人(王任叔)、周木斋、唐弢、柯灵、孔令境等。1939年1月,《鲁迅风》杂志创办,是这一流派最终形成的标志。1941年,周木斋病逝,巴人奉调印度尼西亚,“鲁迅风”杂文流派解体。在这一时期,同人们合出过杂文集《边鼓集》、《横眉集》等。这一流派以继承鲁迅精神和杂文为己任,强调以杂文为武器进行战斗。“鲁迅风”杂文作家们在上海沦陷后,利用英法租界,围绕抗日救亡这一主题写出了许多战斗性杂文,确实发挥了“袭击当前大敌”的作用。

81.“野草”杂文流派P368

“野草”杂文流派:“野草”杂文流派因《野草》而得名。《野草》是一个专登杂文的小型刊物,由夏衍、宋云彬、聂绀弩、孟超、秦似等5人合编,1940年8月在大后方的桂林创刊,1943年6月出至第5卷第5期休刊。1946年10月,在香港复刊,续出11集,另有新集2本。“野草”杂文作家反抗日寇、反对投降,在批判周作人、“战国策”派等方面,较为集中地发表了笔锋犀利的文章。82.40年代杂文的特点P367

特点:①杂文创作向全国扩展。随着大批文化人向内地和香港转移,打破了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杂文创作格局,将杂文的火种播撒到全国各地。②作者队伍迅速扩大,在人数上远远超过30年代。③杂文数量大大增加。④在风格流派上更趋多样化。许多杂文作家自觉继承以鲁迅为代表的30年代左翼杂文的战斗传统,针砭时弊,犀利深刻;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讲究鼓动性、思辨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杂文。

83.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艾青是个具有独创性的诗人。艾青的情感世界是由忧患感、拼搏感和光明感组成的,而寄寓这三类感受的分别是土地。波浪和太阳这三个意象体系。艾青是个能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融汇于自己的创作个性而讴歌时代的诗人。艾青这位始终致力于为时代而歌唱的诗人又是个极重视诗歌

艺术的人。他有敏锐地捕捉和用语言来营造意象进行抒情的艺术才能。由于艾青采用这种以理性联想营构成的拟喻化语言意象才能得以动人地传达出来。这一种借意象抒情的艺术追求,还因其意象构成的繁复而膨胀,导致传统汉诗语言或一般书面语言难以承载,只有散文结构的口语才能胜任。因此艾青提倡口语美。艾青还进一步主张用自由体写诗,即根据情绪内在波动而生的自然语调来分行、分节写成自由体的诗。这使得艾青成了中国自由体诗传统发展到40年代的集大成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试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 复习资料 贾文丰 河南电大 二 OO五年十一月

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1)》的考试范围为课本内容。考题类型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填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同学们在答题中要注意简答题与论述题 的根本区别:论述题必须有要点、举例、分析(甚至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而简答只答要点即可,不用展开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牢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八个字,在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本资料的内 容。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本资料的论述题“提示”内容不 是唯一的,仅供参考,同学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 最后预祝大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贾文丰 2005年 11 月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周树人;豫才;现代]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 树人和。[周作人] 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 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 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 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天演论》]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 烦。”[眉间尺] 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离婚] 7 .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 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

当代文学题库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赵满囤是()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锻炼锻炼”》中两个落后的劳动妇女的名字分别是()和()。 3、()在195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4、《》是赵树理响应我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而创作的短篇小说。 5、1962年,西戎的短篇小说《》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6、马多寿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人物。 7、小飞蛾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人物。 8、老秦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9、马烽、西戎解放前曾合写过长篇章回体小说《》。 10、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 11、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的作者是()。 12、孙犁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13、蒋俗儿是孙犁的小说《》中的人物。 14、孙犁的《风云初记》中女性知识分子革命者是()。 15、《芸斋小说》的作者是()。 16、孙犁在建国后最早结集的小说散文集是《》。 17、妞儿是孙犁的短篇小说《》中的人物。 18、小满儿是孙犁的小说《》中的人物。 19、茹志鹃的小说成名作是《》。 20、()称誉茹志鹃的小说风格是“清新俊逸”。 21、()在五六十年代被人称为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作家。 22、茹志鹃的小说《》在新时期曾开反思文学风气之先。 23、“双百”方针是由()在()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 24、中宣部部长()1956年向文化界和科学界作了题为《》的报告,阐述了“双百”方针的政策。 25、1956年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申明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6、()在“百花”时期率先质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表著名论文《》。 27、王蒙的小说成名作是《》。 28、陆文夫的小说成名作是《》。 29、宗璞的小说成名作是《》。 30、邓友梅的小说成名作是《》。 31、前苏联“特写”作家()的创作对我国的“百花文学”具有重大影响。 32、“百花文学”在新时期曾结集为《》公开出版。 33、柳青在解放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34、徐改霞是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35、柳青建国后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36、《创业史》发表后,率先对梁生宝形象表示质疑的文学评论家是()。 37、周立波写“土改”的长篇小说是《》,写“合作化”的长篇小说是《》。 38、浩然在“文革”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当代文学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雪垠的长篇小说《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益言的《红日》等。 7、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__梁斌、郭小川、闻捷和瑛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白羽、、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9、自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0、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11、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12、《百合花》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13、《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14、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5、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最新西南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题库当代(3)

中国当代文学考题(第三套)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杨炼属于哪一时期的诗人() A、十七年时期的政治抒情诗人 B、“文革”期间的地下诗人 C、抗战期间的现实主义诗人 D、新时期的文化寻根诗人 2、在小说中发出“救救孩子”呼号的作品是() A、《班主任》 B、《伤痕》 C、《红高粱》 D、《乔厂长上任记》 3、主张“创造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的诗歌社团是() A、“他们” B、“非非主义” C、“整体主义” D、“新传统主义” 4、“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作者是() A、顾城 B、北岛 C、食指 D、舒婷 5、张贤亮塑造了像动物一样寻找东西吃以抵御饥饿的知识分子章永璘形象的作品 是() A、《河的子孙》 B、《绿化树》 C、《土牢情话》 D、《灵与肉》 6、由四十三封信件构成的小说《公开的情书》的作者是() A、北岛 B、靳凡 C、礼平 D、刘心武 7、十七年时期文学思潮的派别中,来自原解放区一派的代表人物是() A、胡风 B、姚文元 C、周扬 D、王蒙 8、追求苏州的地域文化意味和民俗价值的小说作家是() A、冯骥才 B、邓友梅 C、古华 D、陆文夫 9、第一阶段改革文学最突出的作家是() A、刘心武 B、张贤亮 C、张承志 D、蒋子龙 10、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时期是() A、延安时代 B、四九年建国 C、五十年代中后期 D、“文革”中 11、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单一化现象的会议是 () A、新侨会议 B、广州会议 C、大连会议 D、成都会议 12、路翎写于五十年代,后来又遭到批判的小说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2、1918年4月,胡适发表,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是,第一部现代长篇小说是,第一部新诗别集是。 4、“五四”以后,以描写小市民和中、小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而著称,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是。 5、1923年,同时出版了冰心的和,以及宗白华的,引起了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和兴趣。 6、闻一多的新诗诗集只有两部:和。 7、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和之 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标榜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派别是() A甲寅派B学衡派C鸳鸯蝴蝶派D新月派 2、提出“人的文学”的是() A胡适B陈独秀C李大钊D周作人 3、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 4、茅盾所谓“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一位诗人”指的是( )。 A.徐志摩 B.闻一多 C.冯至 D.李金发 5、“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以上诗句出自于 闻一多的:( ) A.《忆菊》 B.《一句话》 C.《发现》 D.《死水》 6、尚洁是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A《命命鸟》B《缀网劳蛛》C《商人妇》D《湖畔儿语》 7、“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 里受苦呢!“这句话出自() A《孤独者》B《超人》C《在酒楼上》D《沉沦》 8、“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喊出这妇女个性解放呼声的人物 形象是( ) A.子君 B.莎菲 C.爱姑 D.曾树生 9、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10、《一只马蜂》的作者是() A欧阳予倩B田汉C洪深D丁西林 三、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上海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

上海大学历年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分析: 08年 文学史: 一、谈谈对五四后“启蒙文学”向“革命文学”转变的理解。(35分) 分析:考察“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主要从转变的背景入手,可以以创造社(郭沫若,郁达夫)为讨论对象。答题要点可以看王光东的论著《现代乡土民间》中对郭沫若的论述以及《三十年》中的论述; 二、简述曹禺话剧创作的历程,并阐述其基本特点。35分) 分析:详见陈平原论著《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之间》,钱理群《三十年》曹禺部分。(注意:鲁郭茅巴老曹,这六个人每年都会涉及至少其中一位。初试是必考的,比如2012年第一题,复试也必考。要加大复习力度); 三、谈谈你对八十年代“朦胧诗”的看法,并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说明。35分) 分析:这一题典型的体现了上海大学对于80年代重写文学史被重新发掘出来的作家及流派的重视(详细见洪子成教材上对于重写文学史的论述); 四、试以池莉的《烦恼人生》和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作品为例,说说八十年代“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特点。35分) 分析:答题要点既可以是陈思和教材上对与《一地鸡毛》的分析(这一题和2012年的最后一题都凸显了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重要性),也可以使王光东论著《朴素之约》和《现代浪漫民间》上对于新写实小说的解读以及蔡翔论著《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这一题也凸显了导师论文和论著的极端重要性); 作文:就你熟悉的作家或作品,或某种社会现象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0字,诗歌除外)(150分)(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右下拐有个网站: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上面的文章可以经常看看,很适合写这样的作文。作文既需要文采,更需要观点。观点来源于我推荐的那些理论书。哪怕你比别人多看一本这样的书,你就多了一根救命稻草。) 09年

北师大文学院历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现当代文学历年考题 一、名词解释 1999年: 沉钟社《鲁迅风》京派四铭《田野的风》 2001年: 新月派 2001年: 1、浅草-沉钟社 2、京派小说 3、散文年 4、开拓者家族 2005年: 爱美剧 "新感觉派"小说《屐痕阵阵》 2006年: 《终身大事》沉钟社《绝对信号》 2007年: 1 《财主底儿女们》 2 《雅舍小品》 3 《会唱歌的鸢尾花》 2008年: 1、大河小说 2、“独幕喜剧圣手” 3、“雨巷诗人” 二、简答: 1996年: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哪位作家的创作“自叙传”的性质最鲜明,这种特色是否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 2、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群的共同特点。 1999年: 1、谈谈你对郭沫若创作的""诗剧合一""特点的看法 2、简述巴金<<憩园>>的思想内涵 3、简述穆旦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4、简述何其芳<<画梦录>>的思想情绪和艺术特色 2000年: 1、试论小说《围城》的艺术成就(25分) 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池莉小说的艺术特点(25分) 3、试述田汉话剧创作艺术成就(25分) 4、结合下面所给的作品,谈该诗作者的艺术风格(25分)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的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话,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2001年: 1、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和象征手法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胡适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一文,具体地提出了他的文学主张,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2、二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主要作者有蒋光慈和( )。 3、鲁迅曾说过,阿Q“有( )式的质朴、愚昧,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4、1936年在革命作家之间发生了“国防文学”和“()”两个口号的论争。 5、三十年代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的作者是( )。 6、卞之琳、李广田和( )因合出《汉园集》而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7、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为《》。 8、1945年1月《希望》创刊号上发表了( )的《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引起了文艺界有关“主观论”问题的争论。 9、沙汀在抗战时期写出了著名的“三记”:《》、《困兽记》、《还乡记》这三部长篇小说。 10、《荷花淀》开头部分写水生代表庄上的参军青年回家与亲人告别,着意刻画了月下编席、( 夫妻话别)、亲人送行三个场景。 11、徐文霞是小说( )中的人物。 12、历史剧《海瑞罢官》的作者是( )。 13、北岛的著名诗篇《回答》写于( )之中。 14、小说( )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15、1978年4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艾青复出后的第一首诗( 《红旗》)。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35分) 1、下述哪一组人员都属于创造社成员?( D )

A、郭沫若、鲁迅、周作人 B、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 C、沈雁冰、成仿吾、许地山 D、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 2、中篇小说《短裤党》的作者是( ) A、许杰 B、王统照 C、蒋光慈 D、郭沫若 3、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收了哪三篇小说?( B ) A、《沉沦》、《银灰色的死》、《茑萝行》 B、《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 C、《沉沦》、《南迁》、《迷羊》 D、《沉沦》、《迷羊》、《出奔》 4、鲁迅《野草》中的散文最初陆续发表在哪个刊物上?( ) A、《新青年》 B、《语丝》 C、《晨报副刊》 D、《莽原》 5、“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这段诗句出自徐志摩的哪首诗?( C ) A、《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B、《为要寻一颗明星》 C、《沪杭车中》 D、《再别康桥》 6、1931年9月编选《新月诗选》并为其作序的是( ) A、梁实秋 B、徐志摩 C、何其芳 D、陈梦家 7、与曹禺的《日出》、芦焚的《谷》一起获得了1937年《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散文集是( ) A、《画梦录》 B、《画廊集》 C、《缘缘堂随笔》 D、《汉园集》 8、茅盾以日记体形式写的小说是( ) A、《蚀》 B、《虹》 C、《林家铺子》 D、《腐蚀》 9、艾芜的第一部也是最有影响和成就最大的小说集是( ) A、《南国之夜》 B、《夜景》 C、《芭蕉谷》 D、《南行记》 10、刘凤仙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A、《上海屋檐下》 B、《名优之死》 C、《日出》 D、《雷雨》

(完整word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 2.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 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隍》和 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之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 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 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 的杰出代表作家是——·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 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 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o 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 他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 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老 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17.在“革命文学,,e

(完整word版)现当代文学备考题库

一、填空 1、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和 是推动文学革新的两个代表性人物。是当时主要的文学期刊。 (陈独秀、胡适、《新青年》)2、鲁迅的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狂人日记》) 3、巴金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是由三部中篇组成的。(《雾》、《雨》、《电》) 4、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 (《卓文君》、《王昭君》、《聂荌》) 5、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的代表诗人。(“现代派”) 6、艾青,现代著名诗人。一诗抒发了对抚育他的保姆的深 情的追怀。(《大堰河我的 保姆》) 7、现代女作家丁玲的代表作有日记体小说和长篇小 说。(《莎菲女士 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8、老舍的作品很有北京韵味。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和话 剧。(《骆驼 祥子》、《茶馆》) 9、张天翼是现代文坛杰出的作家。他写的短篇小说不仅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史上的名篇,还被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 (讽刺、《华威先生》) 10、茅盾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和短篇小 说 。(《子夜》、《林家铺 子》) 11、赵树理是中国农村题材的优秀小说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中篇小说。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12、中国当代文学是指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史。(1949)

13、舒婷是新时期的新诗潮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 有、 。(《致橡树》、《双 栀船》) 14、《人生》的作者 是。 (路遥) 15、《尘埃落定》描写的是族的事。(藏) 16、《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 17、顾城的《一代人》中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 是: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8、林语堂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他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 说曾获诺 贝尔文学奖提名。(《京华烟云》) 19、张恨水是通俗社会小说家,他的作品语言精练、明白晓畅,其代表 作是三十年代销售量最大 的长篇小说。(《啼笑因缘》) 20、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长篇。(通讯) 二、选择题 1、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是() C A陈独秀《文学革命论》B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C胡适《文学改良刍议》D周作人《平民文学》 2、现代最早的白话新剧是胡适的() D A《新潮》B《少年中国》C《尝试集》D《终身大事》 3、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 A A文学研究会B新潮社C少年中国社 D创造社 4、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是() B A《孔雀胆》B《屈原》C《虎符》 D《高渐离》 5、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是() A A《新青年》B《时事新报》C《小说月刊》 D《京报》 6、下列哪一个不是老舍笔下的人物() C A祥子 B觉慧 C四凤 D鸣凤 7、下列哪部小说不是金庸的() B A《连城诀》 B《萍踪侠影录》C《飞狐外传》 D 《白马啸西风》8、8、《海瑞罢官》是()的作品 A

现当代文学真题及答案

现当代文学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 )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2014年贺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2.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 。(2017年安徽省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统考试题 3.胡适的( )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2017年广州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4.鲁迅在《自嘲》一诗中写道:“( ,。)”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2011年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 。(2013年齐齐哈尔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6.《藤野先生》是( ) 回忆自己的日本老师藤野严九郎的散文名篇。(2013年湖北民族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7.1918年, ( ) 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8.鲁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说的名称是( ) 。(2014年安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9.鲁迅的( )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2016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0.( )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团体,于( )年1月在北京成立。(2014年蚌埠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1.在我国,第一个提出“人的文学”的学者是( ) 。(2012年天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2.194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 ( )在重庆首演。(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戏剧影視文学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3.话剧《虎符》的作者是( )。(2013年安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4.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 ,他的著名诗集是( ) 。(2014年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5.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 )等。(2014年宝鸡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6.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中风格独异的“汉园三诗人”分别是 ( 、、 ) 。(2015年黄山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7.寻梦?撑一支长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2012年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8.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 ) 。(徐志摩《偶然》)(2013年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19.新月派理论家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包括( 、、 ) 。(2016年黄山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20.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是( ) 。(2017年上饶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 言);《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 、谢惠敏是小说《班主任》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烦恼人生》中 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作者是(残雪);《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刘震云);《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10 分,每题2 分)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B)。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5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 )。 A 、绿原的《重读< 圣经>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三、名词解释(20 分,每小题5 分) 1 、“三突出”创作原则: 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 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1 分)。”“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1 分) 2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 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2 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3 分) 3 、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 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先锋文学、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006年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856现代中国文学

2006年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856现代中国文学 2006年南开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填空(每空15分,本大题共15分) 1.与国防文学争论的另一派是 2.矛盾创作的一部日记体小说是 3.五四以后,杂志成为现代散文的重镇,发表了很多好作品 4.太阳社的代表性作家是 5.小说是废名创作中的名篇 6.姚木兰、三仙姑、颂莲、陆文婷分别是小说小说小说小说的女性人物 7.1980年初,以自己家乡为背景的小说创作中,汪曾其和贾平凹的小说分别取材于他们的家乡江苏 的地区和陕西的地区 8.小说《狗日的粮食》、戏剧《狗爷儿涅盘》、诗歌《尚义街六号》、散文《女孩子的花》均发表于1986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二.名词解释(任选6题,每小题5分,30分) 1.爱美剧 2.侨寓文学 3.“激流”三部曲 4.初期象征诗派 5.重写文学史 6.矛盾文学奖 7.《负喧琐话》 8.《胡适文存》 三.简答(任选3题,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 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说的解析 2.简述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3.分析曹禺话剧《日出》中陈白露这一人物形象 4.以《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例,分析食指在“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特征 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四.论述任选2题,每题30分,本大题共60分) 1.现代中国散文成长与思想启蒙的关系 2.从抗战题材的书写角度比较老舍《四世同堂》、钱钟书《围城》、张爱铃《倾城之恋》 3.199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的身体描写 4.比较《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论述余华小说创作的变化

最新西南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题库当代(1)(1)

中国当代文学考题(第十四套)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装腔作势、才智浅薄的官僚主义者是 A、刘世吾 B、韩常新 C、林震 D、王清泉 2、诗人曾卓属于哪一流派 A、九叶诗派 B、现代派 C、军旅诗群 D、七月派 3、建国后第一部以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三里湾》 B、《青春之歌》 C、《灵与肉》 D、《红旗谱》 4、小说《锻炼锻炼》的创作背景是 A、抗战时期解放区民主运动 B、解放战争时期土改运动 C、五十年代末农村“整风运动” D、“文革”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5、小说《百合花》中质朴清纯的百合花的象征意义是 A、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爱情 B、“我”和通讯员之间纯洁的友谊 C、作品主人公纯净美好的心灵 D、新媳妇与丈夫之间美好的爱情 6、下列诗歌中写于十七年文学时期的诗是 A、《苹果树下》 B、《相信未来》 C、《重读〈圣经〉》 D、《哎,大森林》 7、山西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土”气是指 A、他们大量运用“黄土”这一意象 B、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农民形象 C、他们通篇采用笨拙的农民口语 D、他们的作品比较贴近农民生活,语言平易朴实 8、作家孙犁的长篇小说是 A、《风云初记》 B、《荷花淀》 C、《铁木前传》 D、《李家庄的变迁》 9、诗歌《慕尼黑》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联想 10、属于悲壮派战争小说的作家是() A、峻青 B、孙犁 C、杨沫 D、路翎 11、诗人胡风属于哪一个创作流派() A、七月派 B、山药蛋派

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综合真题 1999年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左联 2、论语派 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是林语堂,代表刊物《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是一个标榜“性灵文学”的文学流派,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发生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 论争:发生于1934——1935年,这是一场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论语派的代表人物是林语堂,他强调自我表现的文学观,强调人的性灵,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面对世界纯采取逃避的态度,鲁迅等左翼作家这样指责林语堂、周作人的性灵文学的实质,“在风沙面前,虎狼成群的时候靠着低诉或微吟,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地平滑,这是十足的抚慰劳人的圣药,麻痹民族灵魂的麻醉性的作品”。 3、东北作家群 产生于30年代中期,指九一八事变后一批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家所形成的创作群体,主要代表: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人,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关东粗犷的气息,并表露了他们所承载的亡国之苦和顽强的反抗精神,从而形成了一幅使人震颤、愤懑的图画,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这批青年作家,有的并未加入左联,然而,他们以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创作与左翼文学连接起来,显示出东北人民的生活力量和抗争信念,其中萧红是最富才情,备受瞩目的一个女作家。 创作特征: 群体意识,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正确对待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成为时代愿望的体现者和时代思想的表达者 题材选择与形象塑造大多选取沦陷区血腥的故事和浴血奋斗的场景,集中写日寇的暴行,人民的苦难和人们的抗争,塑造受难者和反抗者的群像 风格基调,粗犷雄浑的格调,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力,大多抒发悲哀,愤怒,豪迈的激情,作品呈现出的强烈的主观性。 在小说体式,风格方面的探索远胜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代表作家:萧红 4、好一计鞭子 5、海派 6、新写实小说 二、论述 1、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精神状态分析 2、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徐志摩诗歌艺术特征 3、80年代寻根文学与20年代乡土文学的异同比较 4、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概述

(完整word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及答案(1/10)、试图呈现“河流上的人‘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的,是下面哪个作品? (2分) ?A、周作人《鬼的生长》 ?B、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C、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D、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 (2/10)、“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此话出自那篇文章? (2分) ?A、何其芳《独语》 ?B、沈从文《烛虚》 ?C、废名《三竿两竿》 ?D、周作人《鬼的生长》 (3/10)、周作人《水里的东西》的写作意图在于() (2分) ?A、引起人们关注社会人类学与民俗学 ?B、“文抄公体”的写作实验。 ?C、突出自己对于水的情分。 ?D、从另外的角度研究历史。 (4/10)、鲁迅《女吊》的主题是什么? (2分) ?A、复仇

?B、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C、申冤 ?D、批判传统文化 (5/10)、“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句话出自哪个作品? (2分) ?A、胡适《追悼志摩》 ?B、周作人《鬼的生长》 ?C、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D、林语堂《忆狗肉将军》 (6/10)、鲁迅《死火》中,“死火”是怎样存在的? (2分) ?A、火中包含着冰 ?B、火把冰融化 ?C、冰冻住了火 ?D、冰把火冻灭 (7/10)、曹禺《北京人》中的曾思懿、曾文清是什么关系? (2分) ?A、父女 ?B、姐弟 ?C、夫妻 ?D、兄妹 (8/10)、闻一多《发现》的情感抒发之所以获得火山爆发般的效果,主要在于() (2分)

?A、直接从感情的爆发点开始。 ?B、每两句一韵,节奏明快。 ?C、以“血泪”和“不对”的否定开始。 ?D、每一句分成两个短句,节奏急促。 (9/10)、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所呈现的形式美在于() (2分) ?A、每节四句,结构齐整。 ?B、梦和现实的交织。 ?C、“依洄”吟唱的风格。 ?D、一句话反复呈现。 (10/10)、卞之琳《尺八》的抒情方式最为独特的是() (2分) ?A、诗中加插了括号中的注释文字。 ?B、历史感的营造 ?C、诗的小说化和戏剧化。 ?D、借物抒情。 (1/10)、鲁迅《影的告别》中,“影”就是要告别黑暗,投向光明。 (2分) ?A、正确 ?B、错误 (2/10)、鲁迅《铸剑》来源于古代小说《干将莫邪》。 (2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真题.doc

辽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真题 [1999年】: 1、从确立中国新文学的基石的意义上,比较论述鲁迅的小说《狂人口记》与周作人 《人的文学》这两部著作的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20分) 2、举出曹禺三十年代三部话剧代表篇目初版时间及剧中的主要人物。(10分) 3、评述《红旗谱》、《播大论》在长篇小说创作史诗化和民族化探索方面的成就与 缺点。(20分) 4、比较分析北岛的《一切》和舒婷的《这也是一切》这两首诗作,并由此论述舒 婷、北岛诗作的不同艺术风貌。(20分) 一切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 始一切都是稍纵及时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 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 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 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这也是一切 ——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雨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里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暗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都象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弥 补;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 弱者头上;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争斗,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2001年】: 1、从篇幅和数量来看,鲁迅不过几本薄薄的小说,但他为什么被称为现代小说之 父?请谈谈理由。(10分) 2、郭沫若历史剧的诗意特征都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3、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形成以杨朔、秦牧、刘白羽为代表三种创作模式,这三 种创作模式对当下的散文创作还有没有借鉴意义?今天该怎样评价。(10 分)4、八十年代朦胧诗都有哪些是和诗篇?请概述之。(10分) [2002年】: 1、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语言特色。(15分) 2、论30年代左翼小说(15分) 3、评论写作:鲁迅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30分) [2003年】: 1、以郭沫若、戴望舒、艾青为例,谈中国现代新诗情感基调的变化和诗体变迁。 (25 分) 2、比较曹禺、老舍话剧创作的风格。(25分) 3、概述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成就。(25分) [2004年】: 1、辨析关于《孔乙己》主题的一下两种提法(50分) 一、批评封建科举制度 二、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要求:充分引证作品文句,与一篇小论文) 2、概述新时期以来小说发展进程(25分) (要求:结合具体作品,分阶段描述) [2005年】: 一、简答(每题15分,共60分) 1、从新文学理论和新文学创作(包括诗歌、话剧)两方面概述胡适对文学初期建设 的贡献?

山东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题(1998-2006) 1998年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填上下列人物所属的文学作品题目。 方凌轩(《丹心谱》);婵娟(《屈原》);春妮(《霓虹灯下的哨兵》);陈白露();蔡文姬();程疯子(《龙须沟》);魏莲姑(《获虎之夜》);黑子(《我这一辈子》);匡复(《上海屋檐下》);白洁(《报春花》) 2:填上下列作品的作者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周作人);《菜园小记》(吴伯箫);《鹰之歌》(丽尼);《小橘灯》();《月迹》(贾平凹);《雨前》(何其芳);《囚绿记》(陆蠡);《风景谈》(茅盾);《山之子》(李广田);《乌蓬船》(周作人) 二:简答题(选答5个题目。报考文化传播即影视方向的考生第6题必答,其他方向的考生任意选答。每题10分,共50分) 1.鲁迅小说刻画的农村妇女祥林嫂与爱姑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说艾青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 3.概述赵树理和孙犁在小说艺术是各有什么特色?(必须联系作品) 4.简略比较杨朔和秦牧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联系作品简析) 5.简要地对梁三老汉和许茂这两个艺术形象进行比较。(联系作品) 6.文学作品改拍成电视剧,在艺术表现上有何突出特点?(必须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现代注意文艺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以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和新时期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为例,论述三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1999年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填上下列作品的作者。 《终身大事》(胡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一只马蜂》(丁西林);《金锁记》(张爱玲);《斯人独憔悴》(冰心);《野百合花》(王实味);《背影》(朱自清);《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水滴石穿》(康濯);《三年早知道》(马烽);《李慧娘》(孟超);《大淖记事》(汪曾祺);《老马》(臧克家);《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茫茫的草原》(玛拉沁夫) 2:填上下列人物所属文学作品的题目。 爱姑(鲁迅);梅行素(《虹》);汪文宣(《寒夜》);梅娘(《回春之曲》);方鸿渐(《围城》);钱文贵(《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杰(《咆哮了的土地》);马多寿(《三里湾》);佑亭(《山乡巨变》);倪吾诚(《活动变人形》);郑子云(《沉重的翅膀》);朱自治(《美食家》);安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丙崽(《爸爸爸》);白音宝力格(《黑骏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