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小康社会观论略

中国小康社会观论略

中国小康社会观论略
中国小康社会观论略

中国小康社会观论略

王处辉宣朝庆

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重要理论范畴,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并且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先秦时代至今,随着社会与政治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的小康情结历经春秋战国、秦汉至隋唐、北宋至清前期和近现代以来四个发展阶段。一位历史社会学家曾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格。小康社会思想在上述四个时期分别以安宁与稳定、保民与自保、均平与和合、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为主要特征,表现出巨大而丰富的差异。从社会理想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小康社会制度的起因、基础和生命。汉朝前期的小康社会承载和实践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小康社会理想,而现阶段从总体性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军也同样承载和实践着社会主义的小康理想。二千多年来,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历程复杂而艰辛。北宋以后,儒家知识分子在小康社会理想的设计上殚精竭虑,企图为社会均平与平等开辟道路,但在君主专制集权等强制性因素的控制下,始终难有建树。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国上下激发出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昂热情,以及热烈的讨论。回顾各个历史时期对小康社会的认识及追求,对于进一步形成共识,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建设新小康社会,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求安与求稳: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对小康社会的展望

小康社会思想产生于春秋时代。目前学术界公认,“小康”一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就是稍稍能安居。远古的诗歌是一个世界观的具体表现。1小康社会思想从它萌芽的那天起,就与社会普通民众的社会观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刺激小康社会观萌芽的是压在普通民众身上沉重而无休止的劳作。在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这种长期的对民力的压榨与攫取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列国的区域开发和地缘政治的拓展;第二,是贵族阶级的“自杀性”内争;第三,列国间的兼并战争。2这三个因素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共同构成了先秦时代的社会变迁。长期的社会变迁,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剧烈变迁,让社会与个人均付出了无法估量的社会成本,百姓或因沉重的赋役,或因战争而流离失所,遭受损耗与痛苦,陷于贫困潦倒之中。许多人针对时局发表意见,表达出要求社会走向小康形态的意愿。总结这一时期对小康社会的构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张文弛武,重建秩序。从春秋到战国,长时间的“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3,战争成为社会思想家们关注与反对的社会事物。他们指出,“兵者,不祥之器”4,反对兼并战争,或呼吁各国安于“小国寡民”的状态,各守封疆,“虽有兵甲,无所陈之”5;或呼吁睦邻友好,“修文德”以化解冲突与纠纷,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平。有人甚至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反战”立场,如墨子强调“兼爱”、“非攻”,孟子要求对“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6。在反战的同时,思想家们对战后社会重建提出了各自的想法。老子主张在未来“复结绳而用之”,启用民间固有的风俗,使百姓在和平的环境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孔子立场与老子不同,视野也较老子为宽。他心中的美好社会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7,老年人能安度晚年,朋友之间保持诚信,年轻人接受关怀与良好的教育。建设这样的社会既要根据实际损益周礼(社会制度),又必须“克己复礼为仁”,赋予“礼”以“仁”的内涵,克制社会行动者非理性的欲望,以确保礼的正常运行8。孟子发扬孔子“仁”的精神,主张在社会关系中由近及远地贯彻和推展“仁道”,

1【英】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第5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2详见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第70-77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吕氏春秋?谨听》

4《老子》三十一章

5《老子》八十章。

6《孟子?离娄上》

7《论语?公冶长》

8《论语?为政》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建立起“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9的理想社会秩序。墨子主张尚贤,强调“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三公……诸侯国君……正长”10,来重建和捍卫社会秩序。韩非从法家的立场出发,提出应“寄治乱于法术”,用法律来重建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的和平与安定。

(二)丰衣足食,家成小康。春秋战国时代,劳苦中的民众普遍生活于困苦之中,“富民”成为小康社会理想的当然组成部分。这里的“富”,是“使衣食足够”的意思,就是俗话说的“小富”,而不是“富贵”的富。后者与“贵”相连,是“大富”,它是一种使人在社会上向上流动的力量。前者仅代表着原生活于贫困中的人们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因此,在当时围绕“食”产生了许多新词,如“衣食足”、“仓廪实”11,“足食”12,“有余食”、“有余用”、“有余财”13等。孟子把富民的要求发展成为“小康之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制民之产”。具体的办法他称之为“井田制” 14:一个社区的住户按八家为一组,把小组拥有的土地划分成面积相等的九份,每家得自留地一份(约一百亩),留出公田一份,公田的产出用来交国家的赋税或作社区的公共开支。平时八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相扶持”,一同出工劳作,救急应困;农忙时,大家收、耕互助,以抢农时。这样,“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15。如果全家还较为勤俭,在房屋和打谷场的周围种上桑树,在家中养上鸡猪蚕等物,那么逢年过节家中五十岁以上的人就能穿上锦帛做的衣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能吃上肉食,而小孩子也能去学校读书,不必待在家中帮大人打理农活了。其次,他提出,要维持这样一个小康之家,统治者必须“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否则,严厉的肉刑剥夺了农民的劳动能力,沉重的税赋给他们的家庭套上沉重的枷锁,都会导致百姓跌入贫困的境地;而滥用民力,耽误了农时,百姓同样也要挨饿受穷。

(三)君子爱人,寡欲无为。思想家们把社会冲突和动荡的原因归结于统治者的欲望。所谓“天下安宁,要在一人”16。例如,季康子曾以盗多为患,向孔子咨询解决之道,孔子责备道,如果你不过分追求财物,就是奖励偷盗,百姓也不会去做。由此出发,儒家要求统治者行仁义,施仁政;道家主张统治者要清静无为。他们的中心议题其实非常一致,就是劝导统治者克制自己的欲望,尽量别打扰百姓的生活。为此,他们提出,君主应“绝圣弃智”,“少思寡欲”,“不贵难得之货”17,最好能“无为而治”,治天下仅“恭己正南面而已”18,做到制物欲,不妄为,使天下太平,百姓能过上殷实富裕的生活。19无为思想的盛行,表明社会开始接受这样的观念,即为了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幸福,统治者克制他的欲望是一种善。为了进一步规训未来的统治者,先秦诸子还煞费苦心地塑造了一个个理想的古代帝王形象,作为后世的楷模。参与这项工作的主要是孔子、孟子,还有墨子。《论语》在九处地方提到尧、舜、禹、稷、文王和周公,称赞他们的品行。《孟子》七篇,在三十三处地方提到上述六人和商汤、周武王,称颂诸帝的德性和为人,追述他们所代表的历史上的治世。《墨子》一书,在五十五处地方提到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以尚贤、节葬、兼爱为他们的模范行为。与儒、墨两学派相反,道家和法家对古帝的行为持批评态度。如《庄子?盗跖篇》称“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又说“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韩非认为“贤尧、舜、汤、武”,乃“天下之乱术”20。但是,后世对两家的这些言论并不采信。这主要是因为,对帝王理想形象的塑造,符合当时拨乱返治、天下统一的普遍愿望。不过,无论是对古帝的赞美还是诋毁,都是对当时出现不久的君主专制与暴政、虐政的反对,都希望统治者们能从古代帝王的身上吸取经验或教训,推动社会早日进入小康时代。在时代的强烈要求下,战国后期的吕不韦组织各学派的人,著作了《吕氏春秋》一书。该书首次提出并阐发了“君主无为”的思想,为未来小康社会的统治者设计了“寡欲、无为”的行为规范。

9《孟子?滕文公上》

10《墨子?尚同上》

11《管子?牧民》

12《论语?颜渊》

13《荀子?王制》

14《孟子?滕文公上》

15《孟子?尽心上》

16《文子?道德篇》

17《老子》十九章

18《论语?卫灵公》

19《庄子?应帝王》:“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20《韩非子?忠孝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康社会思想处处流露出“复古”的色彩,如希望回到“小国寡民”,渴望古代贤名的君主等。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从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考察,理想的事物同时也被投射为过去的“往昔时光”,被当成人们从中而来并企图复归到其中的事物,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一切神话与哲学之中。21从社会理想的构成规律来看,人类在构造理想社会时,往往会发现所需的重要材料和成份在现时现地社会中找不到,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就要用自己的智慧、历史中兴盛时期的社会经验等,以建造一些全新的成份,以补不足。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礼记?礼运篇》,它把理想中的小康社会投射到过去,是不足为奇的。《礼运篇》中的小康社会,君臣有规秩,父子有真情,兄弟和睦,夫妻和顺,而且如果统治者违背了礼,人们还可以赶他下台,恰好反映了春秋战国人对当时社会混乱与君主专制的否定。

二、保民与自保:秦汉至隋唐时期小康社会观的实践与再发展

秦朝统一六国后,社会各阶层认为安乐的小康社会即将到来。因此,秦始皇刻石于碣石,又刻于会稽,分别书:“初一泰平”、“嘉保太平。”22泰平,就是“太平”。《诗经?小雅?南有嘉鱼》的《诗序》中有“太平”二字,孔疏解释是指“周公、成王太平之时”。琅琊刻石又书:“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在本意上是想偃兵息武,与民休息。但实际上,秦帝国并没有停止用兵,因而天下不得太平,百姓也未得安宁。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种理想到西汉初年方才实现。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十世纪,中国社会出现了汉唐盛世,也遭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之乱。前者是对较前时期形成的小康社会思想的实践,后者则孕育了对小康社会思想的继续探索。

(一)汉初与唐初统治阶层以“保民”思想为指导进行的小康社会实践

汉唐盛世有着极为相似的社会背景。两个王朝均建立于农民大起义之后,开国的帝王将相都亲身参加了这一社会运动。他们既来自农民,对社会下层有着天然的同情,又目睹了农民阶级的巨大力量,所以在上台后能自动采取一些“保民”的社会政策,进行小康社会思想的实践。

西汉前期进行小康社会实践的是刘邦、吕后、文帝、景帝和他们的布衣将相。他们的理想国是陆贾提出的“至德”社会。这个理想社会的总体面貌是:“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驿无夜行之吏,乡闾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乌不夜鸣;老者息于堂,丁壮者耕耘于田;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于是赏善罚恶而润色之,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然后贤愚异议,廉鄙异科,长幼异节,上下有差,强弱相符,大小相怀,尊卑橡承,雁行相随,不言而信,不怒而威。”23分析以上描述,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官府兵役不兴,无所事事;百姓相安无事,没有争讼,没有生活之忧;个人在社会上尽忠履仁,老有所养,少有所教;人们在社会等级中自然而亲和,没有强制与暴力的色彩。这是依据“无为而治”原则所作的最全面、最理想的设计,“清静无为”的特色十分明显。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理想,陆贾又作《无为》篇,专讲统治者应无为而治,开篇明义即说“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历数秦始皇设酷刑、筑长城、烦乱百姓诸事,述说虞舜和周公无为而治的丰功伟业,向刘邦等人宣讲安民、保民,使百姓安居乐业的道理。《新语》十二篇围绕着无为而治的主题论述了社会道德、社会行为、选贤用能等事,据司马迁记载,“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24书中所言,反映了汉初要求安定,要求休养生息,要求总结秦亡教训,要求改弦更张的心声,上至刘邦,下至屠狗卖缯出身的功臣,听者无不点头称是。

汉初的“无为而治”被后来的史家视为一种政治传统,而忽略了它作为社会思想和社会制度的特征。西汉前期,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终于被正式的法律和规章所取代,表现为:清理秦的苛法,形成较为宽松的汉律;轻徭薄赋,力行节俭,与民休息;开放山林川泽,奖励勤劳种田,富裕百姓。其中为后世称道的是减轻赋税。汉初四十五年间,大抵遵循高祖遗制,什五税一(按主要农作物的6.67%计纳),景帝二年又减半为三十税一。经过三四代人的努力,西汉前期初步达到了“治安之国、温饱完给”25的小康社会目标。《汉书?景帝纪》赞曰:“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

21保罗?蒂里希:《政治期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页。

22刻石文均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下同,不注。

23陆贾《新语?至德》

24《史记?陆贾列传》。

25《风俗通义?正失》,西汉后期的刘向在回答汉成帝问文帝事时语。

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礼记?礼运篇》把周成王统治期间称为小康社会,《汉书》把文景之治与它相提并论,显然是认为该时期的西汉社会已经达到了当时人们心目中之小康社会的标准。

唐初,针对“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末复,仓廪尚虚”26的社会状况,李渊父子自觉地执行“无为”“保民”之策,建设小康社会。除了减免课役,减轻刑罚外,唐前期小康社会实践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实行均田制。唐代均田之制本是承袭北魏以来齐隋之制,但因唐初特殊条件而有所不同。《旧唐书?食货志上》记载,当时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每一男劳力给田一顷,其余孤寡残疾给田不等。所授之田,十分之二给农户永久保留,成为私有财产,其余的死后要交回官府。《困学纪闻》卷十六引范氏曰:“唐初定均田,有给田之制。……其后给田之制不复见。”又引林勋曰:“周制,步百为亩。百亩仅得唐之四十亩。”这是后世对唐均田制度的赞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唐朝社会空前繁荣,到“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27老百姓基本上过上了足衣足食的小康生活。杜甫回忆当时的社会状况时,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28用文学的形式,形象地反映了唐前期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二)社会动荡与分裂时期“自保”心态下对小康社会的探索

魏晋南北朝时期,军阀混战与西北各民族入侵中原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混乱与最黑暗的时代。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荒废,城市破坏,手工业和商业急剧凋敝。中原地区的居民为了生存自保,举家渡江南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两种小康社会理想:

一是流民的小康社会理想。从东汉末年农民战争开始至陈亡,北中国的人民一直在向南迁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流民潮。经过长时间、长距离的漂泊与流离,流民们在偏僻的山野中定居下来,开始垦荒殖民。原本在背井离乡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孤立感和疏离感,此时被新生活的热情所取代,开始构建安居后的小康生活。总结这一时期流民的小康社会理想,第一个特点是社区封闭。这一时期,流民的迁徙多采取整个宗族迁移的方式,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后,往往聚族而居,建立庄园,构筑坞堡。这样,一个宗族生活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第二个特点是百姓安居乐业。陶渊明《桃花源记》与《诗》形象地描写了这样的理想状态:封闭的社区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各家都拥有一块土地,田里遍种粮食、桑竹,家中各养鸡狗等禽畜。人们生活安康,“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老人与儿童“黄发垂髫条,并怡然自乐”,“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

二是士大夫的小康社会理想。动荡的社会,社会上层也同社会下层一样时刻感到危机和难以自保。他们的小康社会思想表现出本阶级的特色:一是生活水平维持温饱以上,但不奢华。“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寒饥乏”,只求全家上下能够吃饱穿暖,“常以二十口之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 29。二是生活日用基本能够自给自足,所谓“稼穑而食,桑麻而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耳。”30除了食盐以外,衣食住所有器用均可以通过自己的生产来解决。这种较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在当时经济条件下,不是平常人家能办得到的。

以上两种小康社会思想,都要求家庭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能用土地所产,以及一个封闭社区中的劳动分工,来满足各自的生活所需,在经济上达到自给自足。这种理想在唐前期的小康社会实践中已经实现。

三、求均与求和:北宋至清前期小康社会思想的嬗变

中国古代社会至北宋为一大变,这是因为经过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洗礼,汉唐时代存在的强宗豪族不复存在,家族的力量与功能减弱,平民暴露在国家的直接统治之下;同时,时过境迁,在汉唐时代小康社会里农民拥有的权利现在不再享有,国家不再实行计口授田,并且对土地买卖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土地买卖造成的

26《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唐纪十》。

27《元次山文集》卷七《问进士》第三。

28《杜少陵集详注》卷十三,转引自尚钺著《尚氏中国古代通史》上卷,471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9《颜氏家训?止足》

30《颜氏家训?治家》

土地占有不均,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巨室宿财之家,谷陈而帛腐”,贫困者“耕不免饥,蚕不得衣”31,贫困问题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自北宋开始,农民喊出了“等贵贱,均贫富”和“均田免粮”等口号,要求平均土地,缩小贫富差距;降低赋税负担,提高生活水平。儒家知识分子适应“社会平等”要求,设想了财富平均、宗族和合的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理想的主要特点是:

(一)实行井田制。儒家知识分子认为,平均土地是解决百姓衣食不足的首选途径,而平均土地最佳方式是井田制。所谓“井地立则田均,田均则耕者得食,食足则蚕者得衣,不耕不蚕,不饥寒者希矣”32。北宋至清代前期,许多人提出了井田的思想,比较著名的有李觏、张载、林勋、朱熹、陈亮、黄宗羲和颜元等。这一时期的井田思想并非对孟子井田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以井田之名,求“耕者有其田”之实。就思想性而言,以张载井田思想最为深刻。张载提出,把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按照一夫(一个劳动力)一百亩的标准,把土地划分为面积相等的矩形,按户论人平均分配。而要平等地划分土地,关键的问题是要有土地可分。当时,社会上普遍认为夺取富人的土地无异于与虎谋皮,将会遭到强烈反对。张载的建议是:“其多田者使不失其为富。……随土多少与一官,使有租税不失故物。”33把地主多余的土地分给别人后,作为一种补偿,授予他“田官”职位,使做官的收入基本可与以前收取的地租数相当。采取这一措施后,富者“所得虽差少,然使之为田官以掌其民,使人既喻此意,人亦自从”34。他认为经过一番思想说服工作,再委任以官,收入即使有所减少,但社会地位却得到提高,地主们应该可以欣然从命。以上只是计划的第一部分。按照设想,井田制实施一二十年后,还要另立新法,使田官的任命由用富取官改为选贤任能,收入改为俸禄,地主最终因融入官僚阶层而消失。北宋中期以后出现的井田思想,受种种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都未能实现,直到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后,农民才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基本实现了一千年来未能实现的梦想。

(二)和合宗族。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是家。社会上存在的贫富分化,从微观来考察,往往表现为一个家族的贫富分化,因此儒家知识分子希望能够把社会贫富问题纳入家族的范围内予以解决。这就是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说的,“吾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儒家知识分子当时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和合宗族。这一做法始于北宋中期的范仲淹。他曾买田十余顷设立义庄,用所得租米,供宗族上下“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35。义庄之外,又设义学,给年轻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这两个措施扩展了家族的功能,是以家族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小康社会理想的新尝试。明朝中后期,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支派——泰州学派探索了新的和族形式。一个是王襞创建的“宗会”。王氏原为盐场灶丁,至王襞时已经“不下数百门,数千食口”,“富贫不均”。王襞建宗会,规定每月全族聚会两次,并置义田,立义学,“以联一家和睦之亲”,“永俾吾族为慈孝忠厚之族,而吾乡为仁善和义之乡” 36。另一个是何心隐主持创办的“聚和堂”。“它是一个以宗族为单位,既管教化又管经济,并统一向官府交纳赋税的自发的社会基础组织形式。”37聚和堂实行义务教育,全族子弟不分远近、贫富,都住在一起,伙食统一,过着待遇完全平等的集体生活,而且学生的生活起居,都有规章制度。同时,聚和堂内部对鳏寡孤独者实行集体救济。族人的冠、婚、丧、祭、赋役等事项,均统一组织办理。经过实施,“数年间,一方几于三代遗风”38,社会贫富差距明显缩小,多数族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这些“和合宗族”的实验,推动了中国近古社会向小康社会的进程。

宋以后小康社会理想及其实验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儒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自北宋中期开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成为知识分子极为重视的典籍。我们上文已经论述过的《论语》、《孟子》中的小康设想和《大学》中修、齐、治、平思想深深影响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想象力和行动方向。朱熹曾说:“国初人便已崇礼

31《李觏集?潜书》。

32《李觏集?潜书》

33《张载集》,《经学理窟?周礼》,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下面引文的版本同此。

34《张载集》,《经学理窟?周礼》

35《范文正公文集?建立义庄规矩》

36《王东崖先生集?告合族宗祖文》

37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下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38《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序》

义,尊经术,欲复二帝三代。”39这种以“三代之治”勾画小康社会蓝图的做法构成北宋以后社会的共同意识形态,一直流传至明清社会。以上文提到过的张载与何心隐为例。与张载同时代的司马光曾指出,“窃惟子厚(张载的字)平生用心,欲率今世之人,复三代之礼者也。”40认为张载的社会思想就是回到宋儒心中美好的上古三代小康社会。明末清初的黄宗羲这样评价何心隐,“谓《大学》先齐家,乃构萃和堂以合族”41,聚和堂就是继承了《大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以齐家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一步。

四、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新时期中国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十九世纪后半叶,古老的中国蹒跚曲折地走上了对外开放与现代化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调适“天下之中”到“世界弱国”的心理落差,尽早改变不平等的国际身份,当时的知识界、政治界均赞同“大同”社会说,以全世界即将走向大同社会为号召,推动社会开放与变革。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康有为1919年发表的《大同书》,认为当时的西方已经是小康社会,以西方为参照系,将救亡图存、政治改革和社会理想结合了起来。在此背景下,小康社会观基本处于附属于大同社会观的地位,或者因为承认私有财产而被忽略掉了。1979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重新进行了总结与反思,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总产值也还是很低。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42以此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小康社会”思想宣告确立。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中国已经完成了总体小康社会目标,正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回顾20多年的小康社会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部分。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段话集中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小康社会战略在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并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载体。邓小平也曾经强调,要建立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43同时,小康社会的实现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曾经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44因此199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对小康的内涵作了如下的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综合上述观点,中国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与近代以来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具有本质性区别的。

(二)小康社会追求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走向富民强国之路,这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精神。”45消灭贫困构成了小康社会的经济起点和要求。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提倡一部分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的方式,最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社会整体走向共同富裕。1979年7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人均

39《朱子语类辑略》卷8

40《张载集》附录《司马光论谥书》

41《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序》

4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43《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64页。版本同上。

44《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204页。版本同上。

45刘志光《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在中国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载《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000美元的生活目标。1984年3月,他向来访的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46他还说:“我们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与那种“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式的小康社会,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理想。

(三)实现小康社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经验表明,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确保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的关键条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小康社会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把它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同时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的进展,人民群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到2000年我国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一个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正在向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快速前进。正如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2002年11月16日的一篇文章所说:“两个世纪以来,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和开放”,“依照目前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到2015年争取使国民生产总值赶上甚至超过美国的雄心并非痴心妄想。”47毫无疑问,这些事业与荣誉的取得应当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在十六大进一步作为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出,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标志。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小康社会更加全面的描述,是对小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2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高潮。

46《邓小平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47摘自《法刊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速度惊人》,载《参考消息》2002年12月5日第8版。

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A .是低水平的小康 B .是不全面的小康 C .是不平衡的小康 D .实现了现代化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总体小康的正确认识。漫画表明我国目前的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 相比是落后的,这是不全面的体现,本题选 答案:B 3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是要坚持 A .以政治改革为中心,建设民主社会 B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大力发展政治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如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正确认识。 要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物质文明,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教实验版必修 1)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 .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的正确认识。 ①从标准、②从生活质量、③从社会 发展状态等角度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作了正确的对比,均应选; ④以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来区别总体小 康与全面小康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B 2 ?下边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课时训练(人 解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中 “根本” 一词。 故选

我眼中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课程论文-2016.10.12

全面小康全面富强 ——我眼中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姓名:杨静焕 班级:农教15-2 学号:20155065 指导老师:邵紫英 2016年10月至11月

目录 1.全面小康理念 (2) 1.1前言 (2) 1.2全面小康生活在我们身边 (2) 2.全面小康全面富强 (3) 2.1我国全面小康的现状 (3) 2.2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4) 2.3青少年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 (5)

全面小康全面富强 ——我眼中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1.全面小康理念 1.1前言 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所描绘得诱人的理想社会,也表现了许多老百姓对富裕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向往。据考证,"小康"一词语出《诗经大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从狭义理解,她指的是一种生活状况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已经有余。从广义上理解除经济生活外,它还涉及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而在我心中的美好社会,具体就是: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小康,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小康,是指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阶段。 具体含义:低水平、指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也就是说刚刚“达标”,主要是指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不全面: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不平衡: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全面小康,是指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 那么,如今全面小康的理念又更加全面。五位一体全面小康,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小康。“五位一体”的发展正汇聚成百姓全方位的幸福感。它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 1.2全面小康生活在我们身边 每个人对全面小康社会都有着自己的期盼和憧憬。不同成长时代,不同生活,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心目中的全面小康社会肯定有所差别的。环卫工人说,全面小康是城市的干净整洁;医护工作者说,全面小康是医疗保障系统更健全,人们就得了医、看得起病;大学生说,毕业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全面小康;企业老板说,节能减耗,工厂走上生态发展之路是全面小康……职业、生活环境等等的千差万别,不同的人谈起全面小康,就有不同的理解。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此,我充满憧憬与向往!我不禁问自己:我心中的全面小康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是衣食无忧,山珍海味么?是有车有房,灯红酒绿么?还是工作舒适,天伦之乐呢?如果仅是这样,绝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详解

第二课立足国情强国富民 第三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更加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2.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比较研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取得的一些成就和我们还存在的一些不足,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的信心;了解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课前准备 1.查找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变化的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 2.查找抗震救灾和举办奥运会中发生的不怕艰难困苦的感人故事。 3.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8月8日至22日我国成功地举办了29届奥运会,请问有多少同学亲自光临了比赛现场?有多少同学坐在家里,开着空调,很舒服地看了奥运会? 【学生活动】回答(略)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大家都经历的一件事,重新勾起美好的记忆,同时导入新课)师: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逐渐进入了一种“不愁温饱、较为宽裕的生活状态”。这种小康状态正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己所追求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社会状态,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较为宽裕,也包含社会的平等有序。 历史上的“小康”是什么状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5“知识窗”。 师:我们的小康社会与历史上的“小康”理想有一定的区别,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

范文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 [2012宿州模拟]“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 ?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 2. [2012潍坊质检]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A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 D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 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 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6%。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 A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 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C. 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D.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 [2011潍坊模拟]2011年10月9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外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一意见的实施有利于() ①统筹城乡发展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④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 A.①②③ B .①②④C.②③④ D .①③④ 5. [2012东城模拟]我国主导完成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TD —LTE,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成为耀眼明星,印度、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都宣布将采用TD —LTE技术建设4G商用网络。4G技术的发展,有利于 () ①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④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6. [2012南京质检]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B .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D.实现了现代化 7. [2012沈阳质检]辽宁省加大沿海经济开发,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重点开发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等沿黄海、渤海的5个区域,包括6个沿海城市。辽宁省的做法体现了() A .统筹城乡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优化经济结构D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8. [2012福州模拟]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筹城乡发展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 远利益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论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世界能源形势、发展前景、中国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人类社会进步发展都必须以能源的充分供给为前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能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上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两次海湾战争,其根源正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占有石油资源而进行的军事行动。在能源供需双方的博弈下,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似乎使持续高温的能源市场暂时冷 却了下来,但随着各国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显现以及各国抵御危机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必将重新走上高速发展的轨迹,能源作为各国恢复经济的关键因素,其需求将出现报复性反弹,而目前的低迷状况必将导致未来国际能源供给短缺。世界性能源供给紧张状况将长期持续下去。 当今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表现为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具体体现在能源生产增长缓慢、能源消费快速增长。能源生产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局部战争、气候变化等。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状况为石油储量小幅上升;石油反降为升。天然气的发展异常引人注目,非常规天然气占总量的一半,其特点是更为分散、各地区发展差异大、面临环境安全方面的质疑。2010年能源消费急剧反弹,主要是因为经济开始复苏,能量消耗加大。其中最为明 显的则是油价的上升。同时世界大部分能源资源被西方国家控制。非洲尽管石油丰富,但如尼日利亚就因为缺乏资金技术而继中东后落入了西方的控制。 从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看,西亚、北非动荡使得一定的石油设施在战争中被摧毁,同时也影响到石油价格的变化。由于局势的局势及其不确定性,国家担忧供给而储存石油,从而油价的波动亦影响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日本核事故对国际核能的生产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核危机后,许多国家正在重新考虑其核能计划。日本开始调低核预期,多国核政策变得更加谨慎,欧盟“压力”测试,而韩国的核政策不变。 世界能源的发展前景从短期看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长期看石油供需矛盾仍在,中东北非局势不定,产业投资前景不明,所以石油价格上涨压力仍将存在。天然气发展前景看好,将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如下:非传统天然气开发飞速、与石油相比相对廉价、成本效益优于其他能源、清洁度高利于环境保护。由于核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开始质疑核电的发展,所以核能产业可能需要五至十年才能逐步恢复。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能源领域将面临着一系列不可避免挑战: 一是资源的可持续供应面临较大压力。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的国家,2003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了67.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41.5个百分点,能源的多元化结构更是远未形成。从化石燃料的资源量来看,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亿-2.0亿吨,然后将逐渐下降。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很低。此外,在尚未利用的精查储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专业临床医学 班级 1304 学号 6300613166 姓名陈铭

【摘要】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建设小康社会全面 【正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处的现状 我们之所以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是因为我们还处于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国际现状 从全球来看,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正孕育新突破,世界经济正在调整、变革,变化的本身其实就是机遇,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机遇不是等来的,机遇转眼即逝,挑战长期存在,关键在于主动寻找机遇,善于抓住机遇。(二)国内现状 1.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最近10年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科技实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2.国内有广阔市场,扩大内需、城镇化的提升均将提供巨大潜在的经济需求,中国人口众多,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都会有很强的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

——之民生问题 材料物理与化学班姓名:刘维娜学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地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地中国特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旗帜、道路、理论三者地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地伟大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统一地整体,构成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地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地旗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于理论上如此完善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是否早已成为了富强民主文明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过上了我们心中理想地小康社会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摆脱了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却十分贴近我们生活地实际问题呢?答案恐怕是否定地,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孩子上不起学,有多少后买不起房,又有多少人因为看不起病而放弃就医,最终因痛离世,种种现象不得不令我们对我们心中神圣或者说是完美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思考,甚至打上一个大大地问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就调查显示,每年“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总是两会讨论地热点问题,这也是老百姓甚为关注地问题.老百姓唱道:“教育把父母逼疯,住房把钱包掏空,医疗把生命送终”.可见这所谓地“新三座大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地正常生活,可是令人好奇地是,国家政府始终在强调地、百姓怨声载道地“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地问题却一直看不到有实质性地突破进展.我想政府人员应该对此做出回应,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地原因有以下几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一,我国是民主社会,但是国家政府赋予老百姓地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和发挥它应有地作用.以对社会和谐关系重大地医疗改革为例,当初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很多部门都可以参与,却偏偏不让患者与老百姓地代表参与.可以说,改革新方案是由相关部门地首长们讨论定案再加上所谓地专家学者地意见综合拟定而成.医疗服务与每个人地利益切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地实际生活水平地提高.而相关部门和专家们,恐怕不能深刻体会到广大民众及生活在最低层地百姓,对医疗服务这个公共产品地具体需求和承受底线.因而,医疗改革不成功也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二,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过于以营利为目地而忽视了其本职作用.众所周知,我们去一个公立医院,一个普通地感冒甚至可以被说成很严重地疾病,结果是医生给患者开了一大堆药,当然这其中会含有适合病症地药,那其他地药呢,我想应该就是为了拿药商地回扣吧,更夸张地是有些医院开地药在市场上是买不到地,这就不得不使百姓去医院花高额来买这种药.而上学呢,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公立幼儿园而在门外要排上几天几夜地队,而结果却是可能能进入到这个幼儿园,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各种变相收费又在上演.我想这样地医疗和教育部门应该深刻反省一下,本应该是服务大家地社会机构却变成了从老百姓手里赚钱地机构,他们完全忽视了自己地本职工作是救死扶伤,教育祖国地下一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至于“住房难”这一问题,我想有太多地解释了,什么房地产商过于炒房抬高房价等等,那我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在新的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分作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 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空间布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 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就是用大约20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进入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牢牢把握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 (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 (4)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在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距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歌曲〈好日子〉 教师:这首歌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那大家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吗? 学生: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了十几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收入越来越多了,日子越过越舒心了。过上好日子的人们需要有一首歌来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好日子》这首欢快喜庆的歌曲诞生了。它反映的主题就是——小康社会。 教师:要全面的认识小康社会得先从小康一词的提出开始。 【授受新课】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小康社会的提出及“三步走”战略目标。 材料1:小康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民 亦劳止,岂可小康”。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 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 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材料2::1978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最直接最深刻的回答,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它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深深植根中国大地,着眼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 从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形成发展起来的。十八大报告用简明的语言,精辟阐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高度概括了每一时期我们党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建树。从理论和实践成果看。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报告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个方面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有充分的现实根据。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能够显著提高,最根本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我们党的旗帜更加鲜明,方向更加明确。这是我们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我们党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也说明我们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是一个思想解放、充满活力的党。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着眼于未来的。 面向未来,在前进道路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要以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 摘要:“小康”首先意味着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摆脱贫穷与困苦,并走向富裕,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的第一要务不能动摇。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建设小康社会就已经成为中国人民跨世纪的理想和行动目标。进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文化建设,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全球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为了适应世界的发展提出来的。 关键字:小康社会转变发展方式文化建设意义 一、小康社会的含义和特质 (一)小康社会的含义 小康,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古老的社会思想,所谓小康就是衣食丰足、生活平安的意思。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了“小康”,“小康社会”新的内涵。他所说的“小康”,“小康社会”不仅仅是指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安定生活,而是把小康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起来。他也明确的指出,小康社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他所说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它是低水平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经过30年的发展,小康社会的含义也越来越丰富了,水准也越来越高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关键阶段。[1] (二)小康社会的主要特质 第一,小康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社会。经济是基础,发展生产力是小康社会的经济特质。为了使小康社会具有强固的经济基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措施。 第二,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社会。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公平公正,这是小康社会的政治特质。小康社会要想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就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发达的资本民主,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一个更真实、更广泛、更文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小康社会是精神文明和文化繁荣高度发展的社会。小康社会不是一个精神文明缺乏的社会,而是一个文化生活丰富、精神文明高度繁荣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是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内涵,是小康社会的精神和文化特质。[2] 第四,小康社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小康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小康社会发展的特质。 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型,正是因为我们对传统发展模式

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能性

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 能性 应数141 罗晓芸 141111012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落幕已经将近又一年了,虽说如此,它的一些内容仍让我们牢记在心。还记得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党制定了“十三五”计划,强调了计划的关键点之一“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并将其作为了计划的核心,那么中国是否真正能够实现2020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小康社会,根据网上查询到的资料我们知道了“小康”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原意是指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是比理想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我们可以将小康社会理解为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那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有什么要求呢,在党的十六大中国家制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定了十个基本标准,分别为: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 三、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城镇化率达到50%,七、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大学入学率20%,九、每千人医生数2.8,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我们根据上述基本标准来简略分析我国现在的情况与未来的可能性,根据2015年统计的结果201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280.09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0772元,恩格尔系数达30.6%,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大约在30平方米左右,城镇化率达56.1%,互联网普及率达48.8%,大学入学率达40%,每千人医生数2.99,全国各地城市低保标准最低达200元以上,农村低保标准最低达100元以上,将以上数据与各个标准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到2015年为止我国已经基本上能够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但有的数据远超于标准线,而又的数据与标准线的差距却不大,具体是指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和每千人医生数,这两个指标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切切相关并十分重要的指标。那么是什么影响了这两个数据,首先是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中国作为世界上土地面积第四大的国家住房问题本不应该成为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那又是因为什么呢,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就是人口的原因,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的人口大国,人口问题一直影响着中国各个方面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住房面积的分配,由于地少人多,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十分高,许多人都正作为房奴打拼着,还有许多人连成为房奴的能力都还没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实行着计划生育,虽然对人口数的增长速率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人口数仍是呈增长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

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3、“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分及其现代化思想,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通过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所谓中国式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实际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祖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曾经是个长期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认识到:照搬外国的模式我们并没有进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我能口奂酉星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熊云 “小康”这个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它大致有三层含义,即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和十六大所规划的小康社会。这三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为了比较准确、深刻地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本文对小康的三层含义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 小康,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产生于中国。现在国外也使用小康概念,是由中文翻译过去的。译法各种各样。有的翻译为“a society in which people lead a fairly comfortable life”,即人民过着比较舒适生活的社会;有翻译为“comparative prosperity”,即相对富裕的生活;有的干脆用汉语拼音,翻译为“xiaokang”。十六大报告的英文译本把小康社会翻译为“well-off society”。这些翻译都很难说是贴切,很难把小康丰富的内涵揭示出来。一个民族特有的一些的概念正是这样,要把它翻译成对应的外文是很难的。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时间距今大约2500年。《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诗经》中讲的小康就是这个意思。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所讲的小康也是这个意思。作为一种生活理想,小康在中国老百姓中有着经久不息的魅力。 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这实际上是对普通老百姓小康理想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是在战国末年或秦汉时候成书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得到比较系统的描绘。在这本书中,“小康”被描述为一种比“大同”差一点的理想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的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社会文明、秩序稳定、保障健全。而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天下为家”的社会,仍然存在私有制和等级制,“礼”是维系社会制度的重要手段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 儒家宣扬复古思想,把不可考究的远古时代(如三皇五帝时代,实际上是原始社会)描述为理想的大同社会,把夏、商、周时的好年代(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代)描述为理想的“小康社会”。儒家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混乱时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是,首先恢复到夏、商、周时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回到远古时代的大同社会。这实际上一种“托古”的思想,即假托远古宣扬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

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是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的。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政治体制都已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巨大的社会变迁自然也反映在政治领域,“主义”、旗帜的认同和选择在所难免。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和民主社会主义就曾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四大思潮或主义,从本质上看,都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选择自由主义就是要重复西方发展的道路,就是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死路一条;选择传统的社会主义(或新左派),不改革、不开放,僵化保守,抽象地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人民的利益不能实现,也是死路一条;选择狭隘民族主义,闭关自守或争霸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既不能拓展发展空间,还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是一条邪路;选择民主社会主义,也是既不符合国情(民主社会主义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条件相联系的),也不能团结人民,最后只能是重蹈苏东剧变的覆辙,葬送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在吸收、借鉴和超越其他“主义”的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才是超越各种阶层、集团、群体的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应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上与其他选择不同,是一种“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我自岿然不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办”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办” 时间: 20XX-08-07 栏目: 综合教育论文 年前教办按照市教体局的文件精神,发出通知在全镇中 小学教师中进行大讨论,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 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的阶段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在这次大会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要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充分说明教育在事实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为了把我镇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根据教体局党委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决定从20XX年元月开始,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全镇各中小学校和全体教师中深入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

管理、深化教育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得人才支撑和智力贡献。 二、目标要求 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要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实现五个目标。 (一)要把大讨论活动与发展特色教育结合起来,积极灵活、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特色教育体系的构建,形成充满活力的特色教育运行机制。 (二)要把大讨论活动与贯彻落实《教体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十条规定》结合起来,实践“三个代表”,提高领导班子执政为民水平,提高教职员工思想道德修养,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要把大讨论活动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办学活力,创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加大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全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模板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 【内容提要】采用文献、逻辑、理论等方法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目标、任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内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 【摘要题】全民健身 一、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我国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民族素质的普遍提高既有利于构建未来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也有利于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合理地享受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2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以“明显改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体育作为社会事业的构成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更多地被作为“大事”来抓,特别是20世纪后期,体育开始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要作为实现小康的内容,服务于建设小康,“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为20世纪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把全民健身体系纳入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自党的十二大使用“小康”概念以来,党的重要文献首次将“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是继中共中央20XX年8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后,党中央又一次从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肯定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说中共中央20XX年8号文件提出要把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成为一个面向全体国民、重点突出、能够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党的十六大则把全民健身体系进一步具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能够量化评价的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指标。从“大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其中蕴含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思维,它赋予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内涵,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是对当代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贡献。 二、关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