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11月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规划背景 (4)

第一节现实基础 (4)

第二节发展环境 (6)

第三节重要意义 (7)

第二章总体思路 (7)

第一节指导思想 (7)

第二节基本原则 (8)

第三节战略定位 (9)

第四节主要目标 (10)

第三章空间布局 (12)

第一节产业布局 (12)

第二节城镇体系 (15)

第四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9)

第一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19)

第二节全面提升传统产业 (22)

第三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24)

第四节加快发展服务产业 (26)

第五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28)

第一节构建区域供水体系 (28)

第二节提升区域通达能力 (30)

第三节优化区域能源结构 (32)

第四节加快信息网络建设 (33)

第六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4)

第一节岭脊生态廊道建设 (34)

第二节乡村生态体系建设 (35)

第三节美好乡村环境建设 (36)

第四节工业污染综合治理 (38)

第七章提高改革开放水平 (39)

第一节完善对外开放平台 (39)

第二节构建区域合作体系 (39)

第三节推进统一市场建设 (40)

第四节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41)

第八章保障措施 (42)

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 (42)

第二节坚持规划引领 (43)

第三节加大支持力度 (43)

第四节强化监督检查 (44)

前言

江淮分水岭地区(以下简称岭区)位于我省中部,是连接皖江城市带与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纽带,在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促进岭区经济和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形成南北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3—2020年。规划范围包括合肥、六安、滁州、淮南4市的肥东、肥西、长丰、金安、裕安、寿县、定远、凤阳、明光、南谯、全椒、来安、田家庵、大通14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48万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约937.2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109.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7.9%、15.7%和12.3%。

第一章规划背景

江淮分水岭是我省长江、淮河的分界线,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综合开发治理,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现实基础

岭区人口众多,自然、文化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强。1997

年,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决定对岭区进行综合治理开发。经过持续十多年的重点扶持,尤其是随着周边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岭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全面改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肥西、肥东和长丰成为全省经济强县,生产总值分别位列全省县域经济的第一、第二和第五位。

1997—2007年,岭区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关键、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路修通、把结构调优四项工程,着力改善区域水利、生态、交通条件;2008—2012年,积极实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文明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旱涝保收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提高到71%和29.5%,分别比1997年增加9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23%,与全省的差距缩小到4.4个百分点;岭区农民收入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形成了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道路等相衔接的农村公路网。

皖江示范区建设以来,岭区开发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目前,岭区共有省级(含筹建)以上开发园区19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家、省级开发区10家、省级筹建开发区7家),初步形成了滁州经开区、肥西桃花工业园区、明光工业园、全椒经开区、南谯工业园区的家电产业集群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六安经开区、裕安经开区、寿县工

业园区、金安经开区的生态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六安经开区、寿县工业园区的棉纺织和服装产业集群,定远盐化工业园的盐化工产业集群等,积极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夯实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发展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我省也相继推出了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施。岭区位于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皖北“四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叠加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合肥、淮南、六安和滁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逐渐增强,将带动岭区县域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岭区的大部分县(市、区)属皖江示范区范围,是我省未来大规模工业化的重点区域,随着自主创新和转型发展持续推进,岭区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竞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新10条”进一步实施和落实,也将有利于岭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同时,岭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也日益凸显。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岭区人均地区生产总最高与最低比值超过5倍,地区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现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相对不高,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农业比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带动效应不强;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约束;农业人口多,市场意识薄弱,市场适应能力差。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第三节重要意义

加快岭区发展,有利于我省按照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建设空间和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之间的合理匹配,建成美好安徽;有利于促进合肥等中心城市产业优化升级,形成错位发展的梯度产业分工格局;有利于加强农业优势产区建设,加快构建全省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体系;有利于岭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集聚人口和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带,实现南北联动发展,改变“南强北弱”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第二章总体思路

根据岭区资源禀赋、经济区位和产业基础,按照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统筹谋划,扎实推进。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深化合肥经济圈发展分工,创新合作方式,促进区域联动,

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口集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着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努力把江淮分水岭地区建设成为与中心城市有机融合、县域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第二节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岭区发展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统筹产业、基础设施、资源和环境四大要素,坚持生态化建设,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

——工业主导,集群发展。依托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合芜蚌自主创新平台,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关联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构建区域合作竞争共赢机制。

——产城融合,集聚发展。按照宜业、宜居、宜游的要求谋划园区和城市发展,努力提高工业用地综合利用率,以“产业密集”、“和谐人居”和“生态休闲”为三大特色,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

——城乡统筹,和谐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解

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臵,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统筹协调城镇化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第三节战略定位

依托岭区连南贯北的区位条件,促进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与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相互对接融合,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构建以合肥为中心,以淮南、六安和滁州为重要节点,以中心城镇为支撑的区域城镇体系,着力推动合六、合淮同城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岭区各地积极融入周边中心城市,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优化配臵,形成岭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

——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新高地。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引领,坚持工业主导、以工促农、三产协调,打造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省前列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家用电器产业配套基地、重化工业基地。

——特色农业和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区。努力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率,促进以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立足岭区生态环境条件,坚持规划引领,发挥县级主体作用,统筹现代农业示范区与中心村建设,逐村逐片整体推进,形成岭区特色乡村风貌。

——江淮地区生态安全大屏障。以岭脊地带、岭脊两侧生态敏感区以及岭脊沿线村庄为重点,建设江淮分水岭岭脊森林长城,实施低山、丘岗地森林保育、水源涵养、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工程,打造我省长江与淮河之间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第四节主要目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个强省”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框架内,力争到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20亿元,人均超过超过全省县域经济平均水平;实现财政收入5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0:50:40;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岭区主要城镇实现到合肥“1小时通勤圈”,各县(市、区)点对点通达条件全面改善,县乡公路和农村路网全面优化;三网融合覆盖范围达到80%乡镇;农村水利条件明显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千公顷,抗旱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交通更加便利。

优势产业形成竞争优势。家电信息、装备制造、硅基新材料、盐化工、凹土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成为在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其中盐化工和硅基新材料成为千亿元级产业,并呈现高端化发展态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

物播种面积达40%,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0%以上。

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建立。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镇化率达到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066元,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077元。

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发展方式实现转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地区和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和谐,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配臵进一步优化,旅游、文化、卫生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旅游综合接待功能配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章空间布局

依托合肥、蚌埠、滁州等中心城市,优化产业分工,促进主导产业集聚,增强中心城镇城市功能,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城镇体系和错位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

第一节产业布局

依托重要交通节点和综合运输通道,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为开发重点,构建“两横两纵”经济带,培育四个集聚人口和产业、实现合作和联动发展的对接区。

一、构建“两横两纵”经济带

按照皖江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衔接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规划,构建岭区经济增长轴。

加快滁合六经济带发展。依托宁西铁路1和合六工业走廊,发挥合肥2和六安3的交通枢纽优势,引导要素向沿线集聚,打造岭区南部横向经济带。以滁州为节点,促进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相互融合、一体化发展,构建“宁合城市群”,成为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的“桥头堡”。向西加强与中原经济区联系,形成支撑中部地区崛起、促进东中部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

1南亚欧大陆桥,自东向西贯穿滁州市区、全椒县、肥东县、肥西县、合肥市区、六安市区等,是一条横贯我国中部新的东西大干线,填补了陇海线与襄渝线、汉丹线之间四五百千米内无东西向铁路的空白。

2淮南线、合九线与宁西线的交汇点。

3阜阳—景德镇铁路与宁西铁路、合武客运专线的交汇点。

增强六淮滁经济带实力。依托淮河黄金水道和阜六铁路1,以淮南为核心,充分发挥寿县、定远、凤阳、明光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岭区北部沿淮工业带;挖掘淮南“豆腐文化”、寿县古城、蚌埠双墩遗址、定远汉墓、凤阳明皇城等人文旅游资源,传承和发展花鼓灯、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构建岭区特色文化旅游带。

提升合淮工业走廊水平。充分发挥合淮同城效应,以206国道合淮段、合九路(合肥—水家湖—九龙岗)、合淮大道(合肥蒙城北路-淮南中兴路)三条主要干道为主轴线,以淮南现代产业园和长丰水湖工业园为启动区,加快形成合肥北部组团、淮南南部组团以及下塘组团,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布局,构建“一轴一区三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打造岭区乃南北经济发展轴,成为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培育和壮大合明经济带。南起肥东县,沿省道101和309交通干线,延长合肥经济圈“合定发展带”到凤阳和明光,形成“合明发展带”;通过合肥经济圈建设带动滁州市域西部板块加快发展,在西北方向实现与皖北中心城市蚌埠对接;发挥矿产和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千亿元级盐化工、硅基和凹土新材料基地,成为合肥和南京的产业配套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1北起阜阳市,途经颍上、霍邱,至六安市与宁西铁路接轨,是国家铁路干线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两淮”煤炭生产基地建设及霍邱铁矿资源开发,保障沿江乃至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打造“合淮滁六”对接区

根据岭区各地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依托“两纵两横”经济发展轴,引导要素向开发园区集聚,促进各地融合发展。

合六对接区。包括肥西、金安、裕安、寿县四县(区)。依托合六快速通道、合六城际铁路以及合六高速,着力推进合肥高新区与六安东部新城产业分工协作,打造合六产业走廊;积极推进合肥新桥机场临空产业园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依托重点镇、交通干道,布局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增强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合淮对接区。包括淮南山南新区和长丰县。依托山南新区的高新技术园区和东南工业园区产业优势,通过启动区建设,加快培育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光纤光缆、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打造合淮工业走廊的北端产业高地,成为合淮蚌地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大滁城对接区。包括南谯、全椒、来安三县(区)。依托苏滁产业园、滁州经开区和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南谯工业开发区、琅琊经开区、来安经开区、来安汊河开发区和全椒经开区,重点发展家电信息业、机械(汽车)业、精细化工业,提升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合肥和南京联动发展的融合区。

凤定明对接区。包括肥东、定远、凤阳、明光四县(市)。依托定远工业园区、盐化工业园区、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区、明光工业园区、明光涧溪凹凸棒粘土工业集中区、明光桥头镇农副产品加工园,在确保岭区生态安全前提下,重点发展盐化工、硅基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日用化工、凹凸棒粘土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岭区北部县域工业经济集聚区。

第二节城镇体系

以合肥为核心,以淮南、滁州和六安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以主要交通通道沿线重点城镇为节点,构建五级城镇体系。在注重塑造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推动岭区县城积极融入中心城市,加强在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衔接,构建梯度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一、提高合肥核心地位

发挥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用,按照“中心集聚、组团拓展、区域协同”的思路,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深入推进“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优化提升主城区,打造高端服务集聚、综合承载力强的长江中下游重要中心城市,成为滁合六经济带的增长极、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引领包括岭区在内的皖中地区加快发展。

二、加快中心城市发展

提高淮南辐射能力。按照“东进、南扩、西调、北联”和“一主两副四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升田家庵和大通区的城市功能,通过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山南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带动南部城市协调区重点乡镇以及寿县、定远等周边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发挥滁州门户作用。发挥地处合宁之间的区位优势,实施“滁来全同城化板块、凤定明一体化板块、天长省际融合板块、一岭三带生态战略板块”市域空间发展战略,以及“中部江淮分水岭生态发展带、东部滁来全天城市服务及先进制造业发展带、西部定凤明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带”的区域联动战略,打造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的“桥头堡”、促进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融合发展的门户枢纽。

支持六安加快发展。实施“东向发展,呼应合肥西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按照“中心突出,县域突破、择优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六安中心城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引导城市发展重心向东拓展,积极发展东部新城,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具有滨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大别山革命老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三、提升县城综合实力

把县城作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着力提高县城能级。岭区各地要抢抓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机遇,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主动接受中

心城市辐射,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积极推动产城一体,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肥东、肥西和长丰是合肥经济圈核心圈层,按照“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肥东县城西扩,肥东县城南扩,融入合肥主城区建设;按照合肥副中心城区定位,优质建设长丰城区。发挥长丰县城区位优势,与淮南山南新区加强联系,密切产业协作,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部分高新产业转移,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打造合淮一体化共建平台。

发挥南谯、来安和全椒城区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把握南京跨江发展的重要机遇,依托滁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南谯工业开发区、来安经济开发区、来安汊河开发区和全椒经济开发区,加强与南京都市圈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大南谯新城建设力度,全力打造“大滁城”副中心。来安县按照新型工业园、魅力后花园、宜居新家园的定位,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商贸物流枢纽、山水休闲圣地。全椒县按照“东扩、南移、北进”的总体思路和“二城、三片区、开放式、多组团”的开放结构,全面启动以土桥水库为中心的城北新区建设,实现与滁州主城区对接。

充分发挥定远、凤阳、明光沿淮水运优势,依托定远工业园区、盐化工业园区、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区、明光工业园区、明光涧溪凹凸棒粘土工业集中区,加强与合

肥、蚌埠和淮南产业分工与协作。定远按照“一带、二核、三星、三轴、多点,开放式网络结构”,构建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格局,强化县城和炉桥—永康片区功能,形成县域经济的增长极核,推动炉桥片区与淮南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凤阳按照“一主一副一山多廊道”的空间布局结构,着力打造凤凰山南部府城片区,建设城市核心区,注重与蚌埠的一体化发展;以凤凰山北部的门台片区和临淮关镇区为重点,建设以工业、居住、商贸、仓储物流为主的城市副中心,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沿淮区域的次中心、以硅产业为主导的生态旅游城市。明光按照“一核四片两带”城镇空间分布格局,打造由管店、石坝、苏巷、桥头四个卫星镇组成的主城区,依托沿104国道及京沪铁路沿线的“张八岭—三界—管店—明光城区—桥头”城镇密集带,实现与五河联动发展。

优化提升金安、裕安六安主城区城市功能,按照“一核、两轴、六区”的网络状城镇结构,打造“寿春—正阳、炎刘—安丰”城镇集聚区。加快推进寿县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寿县与淮南一体化发展。加快老城区和城南新区建设,把寿县建设成为展示楚文化魅力、彰显山水特色的旅游基地,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安徽省重点旅游城市。

四、扩大重点城镇规模

加快发展一批综合型、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各具

特色的新型名镇。选择合肥市的三河、长临河、下塘,淮南的草庵、上窑,滁州的汊河、炉桥,六安的椿树、毛坦厂、苏埠、固镇、炎刘、正阳、安丰等经济重镇,按照小城市规模,试点规划建设镇级市,提高规划建设标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发展特色壮大经济,赋予更大自主发展权限,增强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五、培育中小城镇发展

把中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支持一批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城镇化潜力大的中小城镇,发挥其自然、生态、产业和文化优势,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特色产业集聚,彰显发展特色。通过政府推动、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的模式,按照市政设施标准改造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和人口集聚,形成城镇化规模效应。

第四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挥皖江示范区和皖北振兴政策叠加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岭区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

第一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根据分水岭地区发展条件,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导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

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活动,落实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任务,以产粮大县为依托,扩大小麦、玉米、水稻核心区建设规模。加快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改善积肥设施、机耕道路及桥涵、农田林网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落实土坡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大型灌区节水灌溉和大型灌排泵站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小型水利工程改造升级步伐,完善田间灌排沟渠及机井、节水、小型集雨蓄水设施。支持滁州市“百亿粮仓”工程和六安市“粮食双百亿”工程。力争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200亿斤,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5%,新增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600万亩,高标准农田比重提高到30%。

积极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以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为支撑,着力提升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推进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以合六对接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和苗木花卉,推进肥西三岗花卉苗木基地、肥西老母鸡物流园区建设,建设一批肉类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和精品城市生态园林绿化苗木基地。合淮对接区大力发展畜牧和果蔬产业,加快推进以畜禽、乳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依托春然食品、益益乳业等,完善养殖、屠宰加

蔬菜全国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报告

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 2011-11-30 我国蔬菜(含西甜瓜,下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不稳定。制定并实施《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下同)将有利于促进蔬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化生产布局,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地位突出,对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成效 1.生产规模稳步增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90年代,随着全国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瓜菜播种面积在上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近10%,90年代年均增长14.5%,本世纪前7年平均增长1.9%,到2007年达到 2.94亿亩,总产量6.41亿吨。其中,蔬菜2.6亿亩,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7公斤。设施蔬菜发展更快,1980年设施蔬菜不足10万亩,到2007年达到5050多万亩,增长504倍。另据FAO统计,2006年我国蔬菜产量占世界的49.6%,居世界第一。 2.供应状况明显改善。随着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和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依托气候、区位优势,沿路、沿海、沿边建立规模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华南、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基地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基地稳步发展,设施蔬菜特别是节能日光温室快速增长,形成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使我国冬春和夏秋淡季蔬菜消费,由过去的有什么吃什么变为吃什么有什么,缓解了供需矛盾,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蔬菜播种面积列前10位的省区(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四川、江苏、湖南、广西、湖北、安徽)播种面积都在1000万亩以上,共计1.68亿亩,占全国的64.6%;产量共计 3.86亿吨,占全国的68.4%。 3.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农业部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业部200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按照国家标准判定,37个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5.3%,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7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 4.国际贸易快速攀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蔬菜出口增长势头强劲,比较优势逐步显现。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累计出口蔬菜817.59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长1.55倍;出口额62.14 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2倍;贸易顺差61.06亿美元,居农产品之首,与2000年相比增长2.04倍。我国蔬菜出口量占总产量的1.4%。 (二)产业地位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摘要: 区域规划是协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区关系的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方案,对明确区域开发战略、认清其发展方向、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协调区域矛盾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区域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区域规划在经济发达国家开展较早,包括德国、法国、荷兰等,成效显著。日本、韩国等一些后发展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通过区域规划工作,有效解决了影响经济发展的许多国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区域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是同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际关系应运而生的。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须要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区域规划,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等特点,对发挥地区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区域关系有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首先能够有效地处理“外部不经济”事件,协调 经济发展、国土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其次能够协调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推动共同富裕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三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终究要落实到区域,形成若干区域化 的市场。区域规划能够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问题,通过生产力布局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和各地区利益,协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区域规划是高层次、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因而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看,区域规划工作仍需要大力加强。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其内涵 什么是区域规划?目前还很难下确切的定义。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区域规划这一具有很强实践性 的概念,其外延与内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规划实践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区域规划的传统定义 区域规划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作的总体部署。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在我国,可以是跨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如上海经济区区域,包括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城市;也可以是一个省范围内的区域,如少‘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区域。’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有各种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案,可以出现许许多多的状态和空间景象。区域规划就是要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中确定适合规划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蓝图。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载体。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国民经济建设的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的安排不能分割。因此,从规划工作的实施而言,区域规划实际上就是对区域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轮廓性的部署。正是由于经济建设布局与土地利用紧密相关的缘故,所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区域规划与地区性的国土规划两个概念互相通用。例如,在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称为区域规划的工作,在日本、朝鲜等国却称为国土规划。 从上述不难发现,区域规划就是地区性的国土规划。比较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两者在性质和内容上基本相似,都是属于以国土开发利用和建设布局为中心的地域性综合规划。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区域规划是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 (二)现代关于区域规划的定义 区域规划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的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来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产业集聚与经济园区规划

区域发展战略、产业集聚与经济园区规划 中国园区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园区内产业不断地从集中到集聚,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版图中扮演着“增长极”的角色。经济园区同时也担负了中国技术创新和现代化产业建设的重任,在对外出口、土地开发、吸引就业以及城市化进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中国园区的发展历程是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城市、再到西部整体的全国开花的过程。而园区的类型,由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逐渐向多功能、专业化发展。但是,在中国园区建设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园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困境: 1、产业定位不清 工业的园区化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但园区化只解决了产业集中或集聚问题。许多园区盲目的仿效、复制国内外成功园区的模式,缺乏功能分区,专业化分工不明确;许多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种类太多,范围太广,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总体产业定位不清,不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使得主导产业的主导作用淡化,不能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从全国来看,除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园区将服务业作为其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外,其他园区,特别是中西部园区基本都以装备

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作为其重点发展领域。但就经济基础、研发环境等因素而言,除少数地区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外,大部分园区提出了与自身条件不相符的产业发展计划。 2、产业链多而短,产业关联度不高 国内成功的工业园区,除了有良好的产业定位,还必须有协调的主辅产业关系。如上海张江科技园突出发展生物医药和电子息产业,信息技术又集中在集成电路和软件领域,园区内芯片设计公司、硅片制造公司、光掩膜和封装测试企业以及相关的配套和设备供应公司,使园区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链。但很多工业园区在吸引产业方面似乎过于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渗透性,没有适当引进上、下游产业,导致园区内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因而无法产生企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园区也就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 3、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中国多数园区产业群的企业组织结构均明显地表现为对核心大企业的过度依赖,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之间实力悬殊,中小企业的发育相对不足。而地方政府又往往在资源和政策上更多地向园区核心企业倾斜,又加剧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难度。园区企业外资化、大型化,严重制约了培育中国本土国际性企业的空间。 4、园区政策使用不当,造成资源浪费和“候鸟企业”现象出现 90年代以来,园区发展规模急速扩大,地方政府不断规划新的园区。为了吸

区域规划案例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区域规划案例分析 云南省十二五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分析 班级:11级地理科学2班 时间:2013.11.21

组长:侯开仙(2011022208)组员:王露菡(2011022221)张懿萱(2011022207) 马启美(2011022219) 姚建霞(2011022224)

云南“十二五”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摘要:云南是祖国的西南大门。在我国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中,云南就有长达4060公里的国境线,约占我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云南地理条件优越,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它不仅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而且可以通过中南半岛进入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是连接亚洲大陆腹地与中南半岛和西亚次大陆的链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纽带。正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突出的区位优势,云南历史上就是祖国的西南门户,是中华民族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通道。在云南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当中,构想把云南建设为一个铁路四通八达的地方,充分突出云南在祖国西南的各方面优势。 关键词:云南铁路十二五基础设施规划

“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山路十八弯给云南带来了富饶的自然资源外,也给云南交通运输制造了一道难题。因此,云南一直把铁路运输工程作为重点加以投入。 一、云南现铁路发展状况 在云南铁路的发展有着百年的历史,早在1910年云南就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但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当中云南铁路却发展缓慢,建成的铁路线屈指可数,甚至在1999年到2009年间云南没有任何一条新建成的铁路。而且,建成的铁路多集中于滇东和滇中地区,建成的铁路大多速度慢,载客量低等,利用不充分。因此,云南铁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早、发展慢、滇东多、滇西少、高技术铁路缺乏的特点。 二、十二五及中长期铁路规划 1、前期回顾: 在十一五规划当中,铁道部对云南铁路发展提出了四个工程:一是大理到香格里拉,大理到瑞丽;二是成昆铁路、贵昆铁路、南昆铁路增加二线;三是玉溪—蒙自—河口,玉溪—思茅—磨憨铁路建设;四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枢纽改造和物流中心建设。然而,在诸多原因有影响下云南的十一五铁路规划并没有完全完成。因此云南在“十二五”时制定了新规划以及中长期规划。 2、规划目的:

硅晶圆产业发展规划

硅晶圆产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市场规模和产能均得到明显提升, 其中,6英寸及以下产品的产能和市场份额占比都趋于下降,而12英 寸产品的重要性得到明显提升,预计未来硅片尺寸增大化是必然趋势。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新型产品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产 能合作,有效提高区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xx省产业发展 规划,结合区域产业xx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 真贯彻执行。 第一部分规划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满足国 内需求,以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坚持原则

1、区域协同,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打造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格局;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2、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3、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稳妥推进产业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政策、资金投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4、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统筹协调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高端产品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5、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报告

第二章:规划区现状及重点问题分析、 第一节:规划区现状: 1.地理位置: 武汉理工大学鉴湖校区位于北纬30°30’59.72″,东经114°13′27.62″,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为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四大校区之一,在呈带状分布的马房山校区中处于中间地段,连接着西院与南湖。鉴湖校区位于雄楚大道,由北部的洪达巷,东部的工大路,南部的雄楚大道以及西部的武汉科技学院包围而成。如图所示: 2.校园区域布局 鉴湖校区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齐全,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容纳量可谓不小。鉴湖校区主要是教学任务以及学生住宿的场所,平面基本成正方形(缺了左上角西北方向上的正方形,同时右上角东北方向多了三角形的草坪),其边长为530米,粗略估计面积0.280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绿化休闲区等部分。其中,鉴湖校区较之于其他校区尤为独特的是它是最具有人文气息,同时也是理工大景色最具有观赏性校区之一,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鉴湖的存在,鉴湖校区也是因此而得名。 (1)教学区: 教学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鉴湖校区的东南部,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分布,边长300米,宽度为100米,面积为0.03平方公里。包括鉴主,鉴一,鉴二,鉴三以及处于工大路东侧的鉴四(外国语学院),为鉴湖校区总面积的10%。鉴主教学楼是鉴湖校区乃至武汉理工大学的最高建筑,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全称是“鉴湖校区主教学楼”,二十层将近四百个教室的庞大容纳量也使得它承担了鉴湖校区众多院校的主要教学任务。鉴一教学楼位于鉴主教学楼的西侧,主要承担学校会议以及部分教学任务。鉴二教学楼位于鉴一教学楼西

侧,因为学校文艺活动众多,需要一些专业的场地来满足学校社团的排练需求,在鉴湖校区其他楼栋足以满足鉴湖师生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鉴二的主要用途被定位给学生社团诸如大学生艺术团等提供排练场地以保证大学生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鉴三教学楼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楼栋,楼高五层,每层设教室四个,全部为百人以上的大教室,为鉴湖校区各学院的跨学系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室保证。鉴三教学楼还是鉴湖校区各个教学楼中空调设施最为齐全的,也成为了酷暑隆冬时节同学们自习的首选。鉴四教学楼是鉴湖教学楼中唯一处于工大路东侧的教学楼,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相邻。鉴四教学楼主要是用于外国语学院与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日常教学,学术报告,艺术学院学生作品展等种类繁多的活动,作为仅次于鉴主教学楼高度的鉴湖第二高楼,鉴四教学楼同样也为其他学院提供了充足的教学平台以及学生自习室,满足了广大鉴湖师生的学习需求。五大教学楼充分保证了师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课后的自习,同时也提供了对外交流以及学生课余素质拓展活动的展开,很好的完成了教学区的任务。 (2)运动区 运动区包括学海公寓西侧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以及学生活动中心,还包括西11舍旁自然草坪足球场和篮球场。总面积约为0.03平方公里,占鉴湖校区总面积的10%,与教学区面积大致相当。为了便于学生的课余时间锻炼身体,因此运动区总是伴随着生活区一同存在。鉴于鉴湖校区有两个学生生活区,因此运动区也是分为两个部分。学海公寓西侧的运动区是最为全面的,包括一个80*100人工草皮足球场,40个标准大小塑胶地面篮球场,八个标准网球场以及四个标准排球场。如此规模的运动设施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鉴湖同学的课余身体锻炼,也为同学们业余爱好能力拓展提供了一个很广大的平台。午后以及周末经常可以感受到操场同学们矫健身姿带来的热气息,这也为鉴湖校区平添了许多朝气与活力。另一个运动区是西11舍旁边的足球场以及篮球场,但是因为年久失修,曾经的真草标准足球场如今早已经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中部也因为同学们为了方便而走出了一条土路,丝毫不见足球场的样子。篮球场的损毁要轻微一些,但是石灰地面也已经坑坑洼洼,球框也已陈旧,但是仍然能保持篮球场的功能,为西宿舍区的同学们提供必要的场地进行运动。相较之下,西宿舍区的运动区功能要单一许多,并且承载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总体来说鉴湖校区的运动区已经能够很好的承担同学们课余的运动需要。 (3)生活区 鉴湖校区是武汉理工大学居住人数最多的校区,生活区分两部分,分别是位于学校东北部的学海公寓,以及位于校区南部的西9~西11公寓。学海公寓包括A~G栋共七栋公寓楼,主要居住人群是学生资环、信息、材料、管理等学院的大二至大四学生。每栋公寓楼约有宿舍120间,一共能够容纳540人左右。其中一楼到五楼是四人间,六楼及七楼是六人间。每间宿舍都带有独立卫浴,四人间配备书桌与床铺一体的设施,也是最为方便的设施。六人间咋显得有些拥挤,两个上下铺与两个上铺,下面摆放六张桌子,会因为没有衣柜的原因而给生活带来些许不便。学海公寓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活体系,每个楼层的一楼都开设了一些诸如超市、小卖部、台球室、洗衣店、奶茶店等生活娱乐设施,同学们下楼进行购物消遣等活动都会方便很多。楼下还有大片的草坪,又给同学们的休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每到傍晚,草坪上都会聚集来自周边生活区的人们,或与宠物玩耍,或与朋友聊天,或与爱人相依,为校园带来了阵阵温馨与欢笑。西7~西11舍多为研究生宿舍,也是鉴湖校区较为悠久的公寓,从外观就可以看出些许

产业园区规划与发展

产业园区规划概述 目录 一、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二、产业园区规划服务内容 三、产业园区规划基本框架 四、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 五、产业园区的规划方法和新的规划理念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孵化器、加速器等以及近期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长期以来,我们围绕园区的发展与运营等问题,帮助地方政府或地产商在园区产业发展问题上明确方向与重点。 产业园区可以说是某产业的聚集区或是技术的产业化项目,简而言之,孵化平台,是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集中区域。“产业园区”是执行城市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园区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大多数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创意产业已不仅是一个发展的理念,

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只有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创意产业的效益。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而目前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创意产业园区,毕竟会受到传统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素组合和产业的深化。 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的规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中研普华通过整合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要素,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的理论、客观的实践和详实的数据,对产业项目作宏观的、方向性的计划、筹划和谋划。 一、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如何从产业链的角度对现有的区域产业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寻找缺失环节和关键环节; 如何结合区域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产业定位和产业规划布局,选择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学习区域经济规划课程心得体会

学习《区域经济规划》课程心得体会 通过对《区域经济规划》课程的学习,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当前,我县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要求,就要进一步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格局。一、以项目求突破,着力建设“工业强县”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经济突破主要是工业突破,工业突破主要是项目突破,工业项目的主体是民营项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要突出以工业为主导,靠项目来拉动。一是抓招商引进项目。要采取全新、大胆的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进行宣传发动,充分挖掘各种社会关系,想方设法联络感情,锲而不舍地争资跑项。要抓紧研究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意见,规划论证好项目,推介好项目,储备好项目。已有意向的项目要紧抓不放、看死盯牢,保证引得进、留得住。对签约的项目,已明确了牵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逐一进行立项督查、定期通报,要强化服务、多方协调、跟踪问效,确保按期实施,尽快投产经营。要加强与外派招商人员的联络,沟通信息,督促指导,以尽快见到成效。要建立高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职能,提高招商成效。二是抓产业带承载项目。围绕重点企业和资源特点,要合理规划好产业聚集带。要积极采取措施,抓紧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引进的项目要落实科学工作机制;对已有的项目要进行跟踪服务、规范引导、重新整合,滚动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三是抓重点做大项目。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扶持好龙头企业的发展,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创条件、开绿灯。企业自身也要创新理念、放宽眼界,有更高的发展目标。四是抓改革盘活项目。对实施改制的国有企业,要坚持联系领导和工作组包保责任不变,分类指导,一厂一策,强力推进。对亏损严重、救活无望的企业要实施“安乐死”,避免激化矛盾,确保职工稳定;对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要通过依法破产、股份制改造和兼并重组等方式,创新机制,盘活资产,实现国有产权退出、债务包袱化解和职工身份置换,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二、以特色增优势,着力建设“农业特县”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农业发展要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育强势。一是基地带动。大规模才有高效益。要在适宜地区大力扩种优质高效产业。各个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服务,加强督查,保证本地区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市场牵动。市场是桥梁和纽带,只要有大市场,小产品也能有新天地。三是龙头推动。龙头企业是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一环。四是科技拉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十分重视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大打“绿

区域分析报告与区域规划

区域:是指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1地球表面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的划分:按概念划分:一种是区域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此来区别其他区域,这称为均质区域。另一种是结节区或称为功能区、枢纽区。按特性划分: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特性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围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发展的新趋势: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的明显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分发展的主题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自然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条件)2.自然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少影响区域生产规模的大小(2)其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活动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的评价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行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区域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他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涵:1时空涵2社会经济涵3可持续发展涵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1有限性2动态性3可增强性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2自然资源的代分配(1)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2)同一国家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互相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2自然环境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3区域发展是生态保护的前提4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在一定围,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分工规律、区域利益

区域发展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

20121103694 钟梦琪教科院12教育学汉 区域发展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 一~城市区域经济职能分析——城市区域观 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要从区域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的发展战略,从整体上找到优势特色产业做大,但更要从区域产业全局考虑。 二~城市容量观 (1)人口判断 先预计城市的人口数量,在开始进行城市用地规划。但通常都要建造比预计人口大得多的用地,因为需要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速度,以及外来人口流入的情况。 (2)用地判断 本次规划的城市,主要人口是非农业人口为主,用地中心应是商业中心,周围郊区多为工地等,在郊外设厂子也有利于城市内部环境的空气,是环境优良。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话,经济发展多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务。外来及进城人员到来,可在城市近郊处设农业人口及暂住人口区域。 要计算用地标准,根据国家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一致,人口数宜以非农业人口数为准。”但要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城市多会有大量外来暂住人口和农业人口,他们在城市里使用公共设施,基础服务设施都和非农业人口一样,所以也要考虑这些人的用地因素。 要考虑人均用地指标,公平的取合理的人均用地标准,为未来城市规划突破做预防。但不能过大的扩大规模,这样不仅引起土地资源浪费,也增加管理难度。 (3)供给约束分析 根据逾渗理论,当所有城市建造区域超过区域内可建区域总面积的50%时,即将发生过量转变城市空间将会迅速连绵形成一体,而难以再实施区域生态修复。结合碳氧平衡理论,现有城区范围内的极限开发建设用地量,做规划时,测算生态平衡用的是整个规划范围内的生态用地去与建设用地比较,这种算法得出的数据,虽然能说明宏观的生态环境状况,却无法对规划范围内的各地块的具体人居环境状况做出解释。在城市里面多建造公园,植物多了,环境自然就好了。在环城地带,森林覆盖率要高,因为城市中心是商业中心,人口多,居住紧张,依旧要增加绿地区域,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2016-2020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内容简述 区域产业规划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相关产业的路线图。特定区域内某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当地政府以前瞻性的眼光拟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特别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和培育规划。通过区域产业规划来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为招商工作确定方向和框架。 从区域规划文件的区域角度分类看,除了省级、市级,还有跨区域规划。而从规划内容分类,则有产业规划、综合规划等。其中,资本市场最为关心的是规划中涉及产业发展新思路方面内容。在当前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新的经济增长点亟待发现的背景下,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往往能够刺激投资者的敏感神经。 2012年以来,地方版产业规划密集出台,涉及投资额动辄上万亿元,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新一轮投资潮来临。这些规划提出依据地方要素禀赋优势,通过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地方十二五规划中,以京、沪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淡化了GDP指标,转而更加关注结构调整;而诸多西部省份则提出未来五年GDP翻一番的目标。在产业布局方面,京、沪等地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重点指向现代服务业,而西部诸多省份仍主打能源产业。 早在2014年4月召开的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已着手启动和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当前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编制工作的继续进行,随着《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政策的不断出台,未来各地区各项产业规划将会不断出台,为各项产业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及思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共创经济新繁荣。

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发展规划报告

《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2009年—2020年)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00九年十月 前言 滇中城市经济圈是指云南中部以昆明为核心,半径约150~200公里左右包括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四个州市组成的行政辖区,总面积9455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2008年该区域人口169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4%。该经济圈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南端,是在滇中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城市间功能不断聚集、运作不断协同、点-轴-圈式空间结构布局日益突出所形成的城市集群,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是中国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陆上枢纽,也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核心区域,对促进我国东西互动、海陆并进的完整开放格局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7月视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国家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特色和优势,形成和强化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主导功能,明确滇中城市经济圈协调发展的方向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滇中区域一体化,使滇中城市经济圈在实现国家“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战略中发挥带动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功能,不断巩固提升云南在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战略地位和辐射作用,引领云南不断向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和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特制定《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协调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云南省滇中地区“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09~2020年,其中:启动期:2009年~2010年; 推动期:2011年~2015年; 深化期:2016年~2020年。

新站区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原区域为核心,包括瑶海区、长丰县、肥东县委托管理区域,面积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约万人。为加速推进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十七次五中全会和《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文件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将合肥打造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总体规划框架下,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现状 (一)经济稳步增长。 一是近几年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10年预计实现115亿元。二是工业投资和工业经济贡献率跨越式增长,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大幅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其中工业性投资年均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和%。三是商贸经济持续繁荣。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预计2010年达到183亿元。四是财政收入稳步提高。2006年,全区综合财政收入亿元,2010年预计达到亿元,五年间增长68%。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试验区“大建设”成效显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站南商圈已经成型,建设品位逐步提升,站北城市路网相继建成和开工,环卫、水电气、通讯等公用设施不断完善。一批环保设施、园林景观和道路景观陆续建成,园区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综合承载不断提升。截止2010年上半年,十一五期间实际完成新建道路48.6公里,改造道路9.2公里,带状公园万平方米,桥梁7座,新增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道路交通设施、路灯、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配套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实际完成工程建设投资亿元。 (三)产业发展实现大跨越。 “十一五”期间,围绕“工业立市”发展战略,试验区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施“新型工业、现代商贸及服务业”双轮驱动,积极打造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狠抓“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了京东方六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LED产业化、太阳能光伏等重大项目,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以新型平板显示为代表的泛半导体产业已成为试验区新的支柱产业,园区新型工业的布局和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四)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试验区以民生工程建设为中心,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建成34平方公里现代化新城,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自2007年以来,全区共承担合肥市6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6856万元,基

中南房地产业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草案 中南房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008—2015年) 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第一部分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1)国际环境基本稳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尽管国际上对于全球发展和中国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中国周边大国林立隐患没有根本改变,台湾问题尚未解决,日本寻求政治大国的进程影响着中国的发展,美国依然在国际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多极化作为国际发展的主线引导国际格局深入发展,为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关系中赢得了有利条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中国抓住了良好的时机,抓住了发展的主线,取得了全球化发展的较高地位,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控制权。同时中国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中日韩和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和欧盟的经济联系,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加强和非洲大陆的经济关系。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外部经济环境。正如国家“十一五”规划所指出:“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但是,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一是基于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冲击,一级能源、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进入低迷状态,老牌的发达国家将重新洗牌。二是全球通胀压力将居高不下。国际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世界范围内的低利率政策,导致借贷成本过低,资金泛滥,形成全球的流动性过剩。三是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体同时衰退的现象,将拖累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但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为首的“四大金砖”正在快速发展。 (2)中国的政治稳定,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上升的态势。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发展,十五期间,

区域产业规划的三种思维模式

区域产业规划的三种思维模式 区域产业规划是指导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性 文件,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一段时间,各地在编制区域产业规划时将面临以下三个新的挑战: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明确提出:“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同时要“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在这样的要求下,地方政府除了要更加重视产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外,还需要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及时调整规划思路。二是我国的产业升级转型趋势不可避免。在保持经济合理增长的前提下,提高质量效益、促进均衡协调、实现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是未来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必然会对地方编制和实施产业规划产生重要影响。三是在四万亿及随后的追加投放结束、经济增速适当放缓的条件下,企业的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决策更加慎重,对项目的行业投向和区域性选择更加“挑剔”。从2012年后我们与多地政府和产业园区专业开发商的合作中,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种现象是非常明

显的。我们认为,根据上述变化,在编制区域产业规划时,应该重新调整规划思路,建立以下三种思维模式,以确保产业规划能够真正为经济发展服务。一、要建立以招商为导向的竞争性思维模式制定区域产 业规划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无外乎两条道路,一是立足自身求发展,二是借助外力求发展。因此,区域产业规划除了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外,还应该与城市营销、招商引资紧密关联,从而对引入外部经济增量起到应有的积极促进作用。在经济总体增速放缓、企业投资决策慎重的条件下,在编制区域产业规划时,必须建立起竞争性的思维模式。但是这里提到的竞争性思维,并不是不讲形象的与周边地区抢资源、抢客商,而是要进一步明确区域的自身定位,重点是区域定位、产业定位和形象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与城市营销、招商引资形成一体化的体系,既有利于自身的对外宣传,也便于让外部投资者清晰地认识到区域的特点和适宜发展的产业方向。而这一点,是过往各地在编制区域产业规划时欠缺的地方。例如,今年十月份和君咨询参加了某发达省份一个县的招商推介会。在会议上了解到,该县与省会城市隔黄河相望,距离省会机场、高铁站比省会城市的大部分区还近。该县原来有紧邻黄河的63平方公里属于洪灾保护区,30年没有开发,处于原生态状态。由于黄河目前得到有效治理,该区域解除了保护,可以投入

2017-2022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目录) 中国报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4493501.html,

2017-2022年中国区域产业规划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目录) 【价格】纸介版:7200 电子版:7200 纸介+电子:7500 【交付方式】电子版Email / 特快专递 【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4493501.html,/shangchang/287830287830.html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形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1.1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市场 要想带动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要注重该地区内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经济时期,要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采取区域合作,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与此同时,还要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会为社会发展带来充足的物质保障,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对该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城市规划都要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指引、引导及经济基础的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影响城市规划的总体方。其次,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 1.2城市规划增加了客户群体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地区,城市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乡镇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对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促进消费,为该区域内的一些服务性产业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使区域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性的提高。城市规划工程的建设,会促进该区域内各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内客户消费群体数量和消费额度的增长,也为农业创新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信息和渠道支持。 1.3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