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原稿)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原稿)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原稿)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原稿)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邮票的张数优秀教案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李焕燃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x=3的方程。 二、学习重点 1、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三、学习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PPT 五、教学设计: 1、复习 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验算→写答 2、探索新知 问题一: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1)、师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求姐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2)、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先

画线段图。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试一试:选两题进行板演试一试:第二题: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邮票的张数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邛崃市南街小学马洪宇 一、说【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邮票的张数》。 二、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四年级下册所学的字母表示数,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解形如“aⅹ±ⅹ=b”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二)过程和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 学会解形如“aⅹ±ⅹ=b”的方程。

五、说【教学难点】: 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说【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探究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对姐弟,他们特别喜欢集邮。瞧,姐弟俩正与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课件出示69页主题图)(设计意图:简短的话语直接引入课本情境,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二)探究新知。 1、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提问:从这幅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2)你想知道什么呢?(鼓励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有关“邮票的张数”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解读情境中呈现的数学信息,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时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揭示课题就水到渠成了。) 2、分析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从哪儿入手呢?(方程、分析题意)请同

文明礼仪备课教案

文明礼仪备课教案 第一课见面礼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基本的见面礼节,能礼貌与他人交往。 2、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时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礼节。 3、通过演练,纠正不正确的姿势,掌握正确、优雅的技能规范。 教学难点和重点: 1、各种礼节的动作要领及适用场合。 2、纠正学生在见面礼节演练中出现的错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互动) 情景模拟:两人一组模拟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从而引出一些见面礼节。——文章窝——(便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大家积极性) A 情景一:机场接待及朋友 B 情景二:拜访他人后,准备离开时 C 情景三:表示恭喜、祝贺时 教学内容 师:阅读课本3页情景再现,谈谈你的体会。 生:分组发言。 师:辩一辩:

1、请你做一回礼仪专家,说说李华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2、读了上面的故事,你学到了哪些文明礼仪? 生:分组发言。 二、礼仪规范 师:同学之间谈吐举止要讲究文明,要使用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和礼貌的体态语言。 握手礼: (1)握手礼的基本概念: (2)握手礼的起源及典故 (3)握手的时机和场合: 遇到较长时间没见面的熟人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认识的人道别; 在以本人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访者时; 拜访他人后,在辞行的时候; 被介绍给不认识的人时; 在社交场合,偶遇亲朋好友故旧或上司的时候 别人给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励;或帮助时 表示感谢、恭喜、祝贺时 对别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时 得知别人赠送礼品或颁奖时 得知别人患病、、失业、降职或遭受其他挫折时

向别人赠送礼品或颁奖时 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或者双方原先的矛盾出现了某种良好的转机,或者彻底和解时习惯上也以握手为礼 (4)握手的顺序:遵循“尊者优先“原则。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 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闲场合,它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婚否。 (5)握手的方法:正确的握手姿势、握手的力度、握手的时间、多人握手 握手时,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 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向受礼者握手。 (6)握手的禁忌:A、避免掌心向下握手B、使用右手C、握 手时一般需要脱帽、手套D、注意力要集中E、握手时应起立 实践:A 亲身示范动作要领 B 将学生分成俩人一组,进行练习 2、脱帽礼 A、脱帽礼的起源 B、脱帽礼的要领 实训:A、亲身示范动作要领 B、两人一组进行示范练习 3、拥抱礼: 拥抱礼的要领:俩人相对而立,各自左臂偏上,右臂偏下,右 手环抚于对方的左后肩,左手环抚于对方的右后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14633282.html,腰,彼此将胸部各向左倾而

邮票的张数教案确定上课用的教案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老师和学生会背古诗词的数量的问题,学会解决形如ax±bx=c 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会解形为ax±bx=c的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用方程解答。 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学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并会用多种方法(方块图,文字)表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上课前:喊口号。 一、导入 师:孩子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爱好,来说一说你们的爱好。(会踢足球,未来的库利;爱好舞蹈,未来的杨丽萍;爱好主持,未来的周涛,爱好唱歌,未来的彭丽媛;)(学生说自己的爱好),好,孩子们大家的爱好很多,除了这些爱好,我还知道,今年咱们班孩子学习语文有一个共同的特别的爱好,就是背诵古诗词,是吗? 生:是的 师:那我现在调查一下,看咱们班每个孩子会背多少首古诗词?(发调查

表) 师:那我就收一小部分,一点带面,看谁是那个今天的幸运者,(收几个孩子的调查表) 师:现在我来给大家读一读,(读几个孩子的名字)孩子们,(剩一个孩子)想知道他会背多少首吗? 生:想 师:那你想知道我会背多少首吗? 生:想 师:我不直接告诉你们,我给你一些信息,看你能不能重这些信息中发现答案。 课件出示:我和(某一个学生)一共会背120首古诗词,这是第一个信息,我会背的古诗词数是(某一个学生)的2倍。 师:孩子们,找一找里面的关键信息。 生:耿老师和梁笑凯一共会背120首,而且耿老师会背的古诗数是梁小凯的2倍。 师:好,信息清楚了,我们再来看问题,我们的问题是,耿老师和梁小凯各会背多少首古诗词? 师:孩子们,请用我们学过的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用方程来解决,先要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现在请孩子们找出等量关系,写在你的探究表上。 学生自主探究: 写出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 17《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邮票的张数》,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流程建构、板书的设计等几个环节完成我的说课:教材分析 (一)说教学地位与作用 《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会解形如3x+2=5这样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课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基于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而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在问题解决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

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列方程的主要步骤。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学习的有效性,突出《邮票的张数》这个内容的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我激情导入:同学们。你喜欢集邮吗?看这姐弟俩也在集邮,(课件出示情境图),看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呢?这姐弟俩遇到了数学问题?你觉得是什么数学问题呢?你能帮助他俩解决吗? 【设计意图:创设这样一个帮助淘气解决问题的情境,既引出了新课,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尝试用方程解决 (1)指名完整的描述问题。 (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思路。 (3)提出找一找题目中等量关系的学习要求 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进行表示 对于找实际问题中数量的等量关系,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所以我让

《集邮》说课稿 反思

《集邮》说课稿 古城九年制学校周丽霞 一、说教材 《集邮》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里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安排了估算和笔算两种方法,估算是让学生算出大概的结果,它的最终目的是为学会笔算服务的,如果用于检验笔算结果的准确性及试商等。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首位不够除)的笔算计算方法,再加上大量的练习,因此一些基本的计算过程及格式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应该不难,关键还是要把握住“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一,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这个知识点。 二、说学情 教材呈现了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帮助学生体会估算、笔算不同的特点。本节课有一个新的知识点,即当被除数第一位不够除的时候就用前两位去除。相对来说,这些算式的数字较大,学生容易算错,教材中提出了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教学时,组织学生讨论当百位上的2比除数5小时,商几?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意见统一后,再继续探究商5究竟写在哪一位上。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探究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比除 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难点: 掌握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 正确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集邮吗?笑笑喜欢集邮,我们一起去看看她集邮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集邮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开展教学,不但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向新知识转化,学生易于接受新知。 二、探究新知 1、估一估 出示问题:笑笑有285张邮票,放在集邮册中,每页放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邮票的张数教案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 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三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以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解决问题。然后,选用两个信息“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我和姐姐一共180张邮票”,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调查一下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呢? 生:我的兴趣是…… 师: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家人,他们家人的兴趣爱好呢,就是集邮。其中的姐姐和弟弟都收集了一些有票,现在就来考考大家,帮忙算一算。 出示教学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们能够得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我能够的得出的数学信息是:1、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2、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 师: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我想知道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你找出的数学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完成导学单第一题。 (1) 根据姐姐的邮票数量是弟弟邮票数量的3倍,写出数量关系: 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3 根据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写出数量关系: 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180 (2)你能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吗?(学生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等量关系) 三、小组讨论: 刚才同学们都通过自学找出了等量关系,现在同学们就小组间交流一下你们找出的数量关系,比一比谁的等量关系更准确,总结出你们小组的等量关系。 (学生小组之间讨论自己找出的等量关系,交流想法。) 四、交流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已经得出了自己的等量关系,现在就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交流自己找出的等量关系,包括文字和图形的等量关系。)

五数说课稿《邮票张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说课稿新庄小学梁婧 说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字母表示数以及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的方法提升和知识点延伸。 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前面学生学习的方程解题都是只有一个等量关系,本节课出现了两个等量关系,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如何设数,高效的列方程解题。 知识技能:学会解形如ax±x=b 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 义。 使学生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过程方法:通过识图、操作,理解并得出等量关系,掌握设数及列出方程解答应用 题。 在作图中渗透设数的思维模型,在设数中掌握方法。 说教学重难点:1.找出等量关系。等量关系式是方程解题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根据信息会列出正确的等量关系。 2.会设数、列方程。学生在设数上往往有困难,只有突破思 维,才能养成良好的设数方式,也为解题打好基础。 说教学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

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说学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列方程的主要步骤。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说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四)、总结。 教学时数;1 课时课型: 新授教学准备:课件 说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我很想知道你们的名字?能告诉老师吗?名字就是一个人的代号。今天我们就要想办法先用代号来代表未知的量,再通过列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方程解题。(方

社交礼仪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 2014年

襄樊护校教案班级:第1次课学时2节课型理论时间 教学课题:社交礼仪的概述 教学重,难点:社交礼仪的起源、发展 教学媒体: 教材、资料 教学过程[含教法、学法]见续页 检测题及作业: 社交礼仪的起源 课后评价: 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 第一节: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 1.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传统源远流长,其产生 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礼”字构成的奥妙 “礼”的繁体写作“禮”,左边的“示”指神灵,右边的“豐” 是一种专门用开祭祀活动的盛美满食的器皿,所以,“礼”的意思就是端着供品向神灵表示敬意。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道: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说,“礼”是一种敬神祈福的仪式,它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 2. 人类不仅敬畏力量强大的自然诸神,而且崇拜对人类发展做 出重要贡献的前辈英雄。 例如:传说中的造人补天氏女祸。 教人农桑的伏羲氏。 他们由人升格为神,受到后世的祭奠,进而,人们觉得死去的祖先也须享受祭祀,活着的长辈更亦应该受到尊敬。因此,礼仪不仅是人神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是人与人文间的交流方式。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开始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形成一种天然的人伦关系。并随着历 史的演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但这种关系还需 要以一些特定的人际交往方式加以确认,于是礼仪便形成了。二.中国传统礼仪的发展

1 .传统礼仪的滥觞期在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已形成了一套社会生活的礼仪规范,包括敬神礼仪,政治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等。 距今几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 尚无灵魂观念 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已产生灵魂不死,丧葬 礼仪的萌芽期 距今六七千年前陕西半坡人 ----- 丧葬礼仪的进步期 炎黄时代,我国的原始社会慢慢的解体,礼仪最初是一种氏族社会的习惯,用以体现男女长幼等方面的差别。发展到炎黄时代,则逐渐转变成一种阶级社会里分辨上下尊卑的制度。 尧舜时代,各种礼仪的发展更加系统。 “五典”即五种人伦道德------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即:人与人之间一切交往的道德规范,而这些道德规范需要一定的举止行为加以强化,于是跪拜,作揖,拱手等礼节更广泛地应用到交往中了。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崇尚圣贤的典范作用,礼仪道德的制定和倡导者应该成为遵行礼仪的模范,舜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含义:礼仪作为外部的行为规范,应该以内心的仁德为支撑。一方面端 正内心,提高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修正行为,培养良好的修养。 只有自己身心俱正,才会具有巨大的道德高召力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用方程解决问题 邮票的张数》公开课教案_0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9-70页《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要求同学们能够准确分析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3.在列(解)方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图。 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过去的教材有专门的应用题单元,系统性强,学生很容易掌握每一类应用题的结构,从而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但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常常是应用题“不应用”。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出发,新教材中不再有单独的应用题单元,应用问题大多穿插在计算、估算等学习内容的练习中,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悟其策略。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相关数学信息,以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选用两个信息“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我和姐姐一共180张邮票”,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 【学生分析】 《邮票的张数》是学生认识方程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是能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当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就

会引起学生的疑问而束手无策。因此,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同时,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必须引导先设一个未知数,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进行解方程的指导。另外,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后,还要引导学生用“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考察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 【教学过程】同学们,欢迎进入今天的状元大课堂,用列宁的一句话开始这节课的旅行(齐读)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有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瞧,姐弟俩正在与爸爸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知道他们在交流些什么吗?(教师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 (2)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师:估一估,姐姐和弟弟各自可能有多少张邮票? 学生估计数量,并说明估计理由。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要求同学们能够准确分析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3.在列(解)方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新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说课稿教学提纲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邮票的张数》,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流程建构、板书的设计等几个环节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地位与作用 《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会解形如3x+2=5这样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课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基于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而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过

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在问题解决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列方程的主要步骤。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学习的有效性,突出《邮票的张数》这个内容的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我激情导入:同学们。你喜欢集邮吗?看这姐弟俩也在集邮,(课件出示情境图),看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呢?这姐弟俩遇到了数学问题?你觉得是什么数学问题呢?你能帮助他俩解决吗? 【设计意图:创设这样一个帮助淘气解决问题的情境,既引出了新课,也调

形体礼仪教案社交礼仪

形体礼仪教案社交礼仪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形体礼仪》教案设计 社交礼仪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交谈礼仪中:交谈的作用、交谈的技巧以及敬语与谦语的使用 2、介绍礼节中:懂得自我介绍和自我推荐、怎样介绍他人、名片的使用; 3、通讯礼仪:注意时间的把握、语言的文明、举止的文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交谈的技巧以及敬语与谦语的使用 2、懂得自我介绍和自我推荐 3、通讯礼仪:注意时间的把握、语言的文明、举止的文明;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视频欣赏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故事一:有一个大学招生新学员要面试,第84位女学生面试结束后退出教室时随手把门轻轻地关上了,这时,大学校长追上那位女同学并告诉她被学校录取了。校长说,在你前面的83位同学面试后都没有把门关上,只有你把门轻轻地关上了。 故事二:有一位男士去某公司应聘,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穿着笔挺的西装,打着领带,准时到了公司的楼下,当他上电梯后并将关上电梯门的一刹那,迎面跑过来一位女士,请求他不要关上电梯门等等她,但是这位男士怕耽误应聘时间,就关上了电梯门并上了楼。当他进入应聘的公司时,工作人员告诉他公司的老板还没有到,请他等一会儿,当他看到老板时,正是刚才请求他不要关上电梯门的那位女士。可想而之,老板因为他不懂得基本的礼仪而拒绝了他的应聘。 这些生活中看似很小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和素质。生活中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你和有的人相处,感觉处处很舒服,很放松,但是,和有的人在一起,常常让你感到不舒服。什么原因呢其背后可能和礼仪有关。一个有教养的人,你可能感觉不到礼仪的存在,但一位不注意礼仪的人,你一定能感受到这个人身上的毛病。礼仪可以这样来形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补充解释说,礼仪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难说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个人的失败却可能是决定性的。 礼仪的核心价值是尊重。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但这种尊重是互动的过程,从来没有说你不尊重别人,别人却会尊重你。礼仪可以说是社会公认道德行为的外化,它基本上是超越国家、民族、阶级,为全人类所共同遵守的。它没有权力的包装,没有阶层的区

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精品教案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会解“ax±bx=c”类型的方程。 2.学生会用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会解“ax±bx=c”类型的方程。 难点:找到复杂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解方程。 2x=11.6 9+x=13 6x=24 x-5=15.3 2.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方程的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1)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姐姐的邮票张数+____=180张。 姐姐的邮票张数一弟弟的邮票张数____。 (2)画图分析: (3)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弟弟有z张邮票,姐姐有____张邮票。 x+______=180 ______=180 X=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姐姐比弟弟多90张。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____。 三、过关检测

1.解方程。 3x+0.2x=2.56 7.5x+3. 5x=11 6y=11.4 4. 2x-2.7x=4.5 10x-6x=12.8 4m-m= 42.6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解方程,同时可以指名板演,订正时重点看学生解方程的方法、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等。 2.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题。 (1)学校开展“环保周”活动,小华和小军共回收废电池210节。小华回收的是小军的2倍。请你算一算他们二人各自回收废电池多少节。 答案:设小军回收废电池z节,则小华回收了2z节。 x+2x=210 x= 70 2x=140 答:小华和小军分别回收废电池140节、70节。 (2)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答案:设陆地面积为z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2. 4x亿平方千米。 x+2.4x=5.1x=1.5 海洋面积:2.4x=2.4×1.5=3.6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3)食堂买来白菜和萝卜共360千克,白菜比萝卜的2倍还多30千克。食堂买白菜和萝卜各多少千克? 答案:设买萝卜x千克。 x+2x+30= 360 x=110 白菜:360-110=250(千克) 答:食堂买白菜250千克,萝卜110千克。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小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编范文】听邮票的张数一课有感word版本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听邮票的张数一课有感 篇一:听《认识分数》一课有感 听《认识分数》一课有感听了白老师的《认识分数》的课,深受启发,这是一 堂值得借鉴的好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 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整节课的设计,更多相关范文>>听《认识分数》一课有感 听了白老师的《认识分数》的课,深受启发,这是一堂值得借鉴的好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整 节课的设计,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环节紧扣,过渡自然。充分体现了教师为 学生服务的宗旨,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本节课自己收获之处:1、创设复习情境导入,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巩固了平均分,并以次为衔接, 顺利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2、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教师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等,培养 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善于比较是本节课的又一亮点:平均分得以强调,通过比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可以把一个物体也可以把一 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通过比较,明确了几份的几和几分之一的几的意义;练习也是在比较中进行。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在比较灵活运用知识,掌 握了知识。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在突破难点的处理上,平均分成两份是1/2, 有的学生表示为2/4,在这里可不可以为以后所学做个小铺垫,不要否定学生 是错的,分法的确实是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1份答案为1/2,但是学生是怎 么想的?可以适当的追问会更好,虽然都是2个桃子,答案一样,但是分法不同,觉得用哪个分数表示比较合适。我认为是学生在认识1/4的时候,没有真 正理解1/4的4是表示4份,1/4的1是表示1份,老师在这里有过强调,但 是学生还会把这里的表示4个桃子;1个桃子。那么刚好设计的题中是把4个 桃子平均分成2份,学生可能在数字上产生了误觉。因此,后面的练习还会出 现错误答案。我觉得老师是否可以料到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意识地在学生上台 分一分的时候,加些分的标记,这样就很清楚看出意义来了,或者说媒体的展 示应该配合分的过程,加以巩固。其实最后面一道题分小棒正好是巩固练习这 里的,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深入展开很遗憾。 篇二: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邮票的张数》

社交礼仪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Social etiquette lesson plan

社交礼仪教案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常用的称呼 1、社交、工作场合中常用的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 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就高不就低。 一般在较为正式的官方活动、政府活动、公司活动、学 术性活动中使用。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而且要就高不就低。这种称呼,具体来说分三种情况: a)、只称职务。如:董事长、总经理等。 B)、职务前加姓氏。如:王总经理、张主任、刘校长等。

C)、职务前加上姓名。适合于极为正式的场合。如:×××市长等。 2)、职称性称呼 对于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可用职称相称。 a)、仅称职称。如:教授、律师、工程师等 b)、在职称前加姓氏。如:龙主编、常律师、叶工程师。 C)、在职称前加姓名。适合于正式的场合。如:杨振宁教授、谢玉清研究员等。 3)、学衔性称呼 这种称呼,增加被称者的权威性,同时有助于增加现场的学术气氛。有四种情况: a)、仅称学衔。“博士” b)、加姓氏。刘博士 c)、加姓名。刘选博士 d)、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后面加上姓名。如:法学博士刘选。这种称呼最正式。

4)、行业性称呼 在工作中,按行业称呼。可以直接以职业作为称呼,如:老师、教练、会计、医生等。在一般情况下,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或者姓名。如:刘老师、于教练、王会计等。 5)、泛尊称 就是对社会各界人士在一般较为广泛的社交中,都可以使用的。如:小姐、女士、夫人、太太。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其婚否称“女士”。男的叫“先生”。不分男女叫同志。 2、生活中的称呼 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 对亲属的称呼: ① 对自己亲属的称呼。与外人交谈时,对自己亲属,应采用谦称。 ②对他人的亲属的称呼,要采用敬称。 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①敬称。

邮票的张数-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邮票的张数。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三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以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解决问题。然后,选用两个信息“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我和姐姐一共180张邮票”,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 2、教学地位:本课是在学习了等式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较复杂的方程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路图。 教学难点: 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学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列方程的主要步骤。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列方程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社交礼仪教案全解

社交礼仪教案徐萍

襄阳市护校教案 班级:1409第 1 次课学时2节课型理论时间2014-9-19教学课题:社交礼仪的概述 社交礼仪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社交礼仪的起源、发展 教学媒体: 教材、资料 教学过程[含教法、学法]见续页 检测题及作业: 社交礼仪的内涵 课后评价: 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 第一节: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 1.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传统源远流长,其产生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礼”字构成的奥妙 “礼”的繁体写作“禮”,左边的“示”指神灵,右边的“豐”是一种专门用开祭祀活动的盛美满食的器皿,所以,“礼”的意思就是端着供品向神灵表示敬意。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说,“礼”是一种敬神祈福的仪式,它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 2.人类不仅敬畏力量强大的自然诸神,而且崇拜对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前辈英雄。 例如:传说中的造人补天氏女祸。 教人农桑的伏羲氏。 他们由人升格为神,受到后世的祭奠,进而,人们觉得死去的祖先也须享受祭祀,活着的长辈更亦应该受到尊敬。因此,礼仪不仅是人神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是人与人文间的交流方式。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开始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形成一种天然的人伦关系。并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但这种关系还需

要以一些特定的人际交往方式加以确认,于是礼仪便形成了。 二.中国传统礼仪的发展 1.传统礼仪的滥觞期 在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已形成了一套社会生活的礼仪规范,包括敬神礼仪,政治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等。 距今几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尚无灵魂观念 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已产生灵魂不死,丧葬礼 仪的萌芽期 距今六七千年前陕西半坡人-------丧葬礼仪的进步期 炎黄时代,我国的原始社会慢慢的解体,礼仪最初是一种氏族社会的习惯,用以体现男女长幼等方面的差别。发展到炎黄时代,则逐渐转变成一种阶级社会里分辨上下尊卑的制度。 尧舜时代,各种礼仪的发展更加系统。 “五典”即五种人伦道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即:人与人之间一切交往的道德规范,而这些道德规范需要一定的举止行为加以强化,于是跪拜,作揖,拱手等礼节更广泛地应用到交往中了。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崇尚圣贤的典范作用,礼仪道德的制定和倡导者应该成为遵行礼仪的模范,舜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含义:礼仪作为外部的行为规范,应该以内心的仁德为支撑。一方面端正内心,提高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修正行为,培养良好的修养。只有自己身心俱正,才会具有巨大的道德高召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邮票的张数教案 (1)

《邮票的张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 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三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以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解决问题。然后,选用两个信息“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我和姐姐一共180张邮票”,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调查一下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呢? 生:我的兴趣是…… 师: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家人,他们家人的兴趣爱好呢,就是集邮。其中的姐姐和弟弟都收集了一些有票,现在就来考考大家,帮忙算一算。 出示教学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们能够得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我能够的得出的数学信息是:1、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2、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 师: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我想知道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你找出的数学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完成导学单第一题。 (1) 根据姐姐的邮票数量是弟弟邮票数量的3倍,写出数量关系: 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3

根据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写出数量关系: 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180 (2)你能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吗?(学生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等量关系) 三、小组讨论: 刚才同学们都通过自学找出了等量关系,现在同学们就小组间交流一下你们找出的数量关系,比一比谁的等量关系更准确,总结出你们小组的等量关系。 (学生小组之间讨论自己找出的等量关系,交流想法。) 四、交流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已经得出了自己的等量关系,现在就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交流自己找出的等量关系,包括文字和图形的等量关系。) 师:能不能根据等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小组之间继续交流。把你们的方法写在导学单第二题上。 五、归纳总结: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选择的解题方法。 学生先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带着学生板书解方程的过程,提出注意事项。 生:因为姐姐和弟弟的邮票张数都不知道,所以设弟弟的邮票有X张,那么姐姐的邮票就有3X张。根据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可以列出方程:X+3X=180。 师:对于这个方程你们会解吗?3X就是3个X,加上1个X,就是4个X。所以就是4X=180,X=180÷4,X=45。现在我们求出了X,相当于求出了谁的邮票张数? 生:弟弟的。 师:那我们还要求出姐姐的邮票张数该怎么来求呢? 生:姐姐的邮票张数是3X=3×45=135 师:注意一下,这里的135后面有没有单位?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设X的时候就已经设了单位了,所以在最后的结果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带单位了。 师:解完方程之后,我们怎么判断我们算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多做一步,叫做方程的检验。所以,养成好习惯,把你计算出来的未知数的之代入方程中去检验一次。(口头检验) 师:刚才那个小组选择了解方程,同时也说了他们的想法是设弟弟的邮票张数有X张,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