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舞蹈史

舞蹈史

舞蹈史
舞蹈史

关键词:舞剧反面人物塑造

绪论

纵观世界舞剧的艺术舞台上,导演无外乎着重刻画两种人物形象。一种是正面人物,另一种是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主要塑造人性“善”的一面,如正义、伟大、崇高等;而反面人物主要是刻画人性“恶”的一面,如邪恶、贪婪、猥亵等。两种人物的分工不同,所以产生的艺术表现结果也就不一样。在舞剧中正面人物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反面人物的衬托,那么它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就会减少很多,这也正是反面人物存在的意义所在。就拿小说《白鹿原》来说,它是一个整体性的世界,自足的世界,饱满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白嘉轩,还有鹿子霖,一正一反的两个人物,正是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显得完整。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曾经说过:“《白鹿原》是一部关照我们民族灵魂的镜子。”我想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为过。

历经三载,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出品的舞剧《白鹿原》终于上演了,这部舞剧凝结了太多人的心血,为了舞剧我们都在努力和付出着。如果说话剧版的《白鹿原》用一种鲜活直接的语言形式与观众见面完成了交流,那么舞剧版《白鹿原》则是在肢体所演绎的爱恨情仇中与观众实现心灵的连线。很荣幸我能在舞剧《白鹿原》中扮演“鹿子霖”这一反面人物角色,同时于大雪老师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课程讲解》让我了解到戏剧表演学,正因如此,如何用所学的理论体系知识塑造好这一反面人物形象变成我不断追求的目标。

一、中国当代舞剧反面人物类型与特点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舞剧也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并揭开了更加灿烂的篇章。舞剧作为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在中国的舞蹈史可以提供查证的史书典籍中,还尚未见到有舞剧艺术起源的记载。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过“外来艺术”的引进和吴晓邦、戴爱莲、梁伦等新舞蹈艺术先驱的探索,在建国初期由戏剧家、舞蹈家、音乐家、舞台美术设计家通力合作,推出了一部由著名的舞蹈家戴爱莲主演的大型舞剧《和平鸽》,这才是中国舞剧的开始。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激发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强烈渴望和追求。而艺术,一如我们日新月异的的生活一样,也在快速变革,这也就推动着中国舞剧事业的蓬勃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舞剧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在变化,其中反面人物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众多的舞剧反面人物中,要数《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和《白毛女》中的黄世仁最有代表性。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编演以来,以其鲜明的主题、生动的剧情、新颖的表现形式和洋为中用的艺术手法,久演不衰。而舞剧版的《白毛女》保留了原作中的基本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浓缩了情节,深入刻画反面人物,深受群众欢迎。

在舞剧《红色娘子军》序幕“冲出牢笼”的表演中,反派人物南霸天出场后站在那里的第一个亮相,从神态里透出一副凶恶残暴,十足恶棍的嘴脸。在接着的鞭打琼花、脚踢女囚等情节中,在形体动作和眼神与面部表情的运用上,刻意表达了这一凶狠恶毒的黑恶势力代表对贫苦人民的残酷压迫与欺凌,使观众从骨子里看透了这个人物的本性与本质,对其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与厌恶。还有南霸天被捕后乘机逃跑,南霸天捂了一只眼,只留一只眼活动,充分突出了人物的狡猾。舞剧《白毛女》中黄世仁第一次见到喜儿,黄世仁用手绢捂嘴一笑,只轻轻一点,就增加了悬念,使观众为喜儿的命运担心了,同时又把黄世仁的阴险、虚伪、贪婪、狡诈、凶恶的人物性格生动地勾画了出来。

《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中反面人物的表演都属于脸谱化表演类型,反面人物不仅猥琐愚蠢而且毫无人性,这是由当时中国国情决定的,在那个年代由于对斗争性的强调而略少了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纠缠性,由于对敌我阵营的鲜明区别而略少了人物动机的多样性和矛盾性。特别像“南霸天”和“黄世仁”这样戏份相对比较重、形象较丰满的反角,通过脸谱化的表

演,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观众对大善大恶的虚构叙事的偏爱以及崇拜和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审美趣味。

所以演员表演人物基本是公式化、概念化,而略少了人物性格的丰富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二、鹿子霖人物形象的特点

舞剧《白鹿原》中有一正一反两种人物,正面人物的代表是白嘉轩,面对白嘉轩,我们会感到,这个人物来到世间,他本身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民族精神进化史。在他身上,凝聚着传统文化的负荷,封建社会得以维系两千多年的秘密就在于有他这样的栋梁和柱石支撑着,不绝如缕。同时作为活人,他有血有肉,作为文化精神的代表,他简直近乎人格神。

而作为反面人物的鹿子霖身上则更多的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消极的一面。他虚伪、贪婪、损人利己。如果说白嘉轩是道德人格,那鹿子霖就是功利人格;如果说白嘉轩代表着一种正,那么鹿子霖就代表着一种邪。

特别是鹿子霖他巧设风流圈套拉白孝文下水,以白嘉轩最器重的人来打击白嘉轩,并用当时为人们所不齿的风流事作为圈套,此计可谓毒辣。他拉白孝文下水的目的就是想侮辱白嘉轩,正如他对小娥所说:“你能把孝文拉进怀里,就是尿到他爸脸上了”。当他看着因捉奸而气昏倒地的白嘉轩,没有一丝的怜悯之情,反而“像欣赏被自己射中倒地的一只猎物。”在白嘉轩惩罚白孝文的时候,他又精心策划了一场求情的假戏。在这件事上,充分表现了鹿子霖的阴险毒辣和虚伪,更表现出鹿子霖丑陋的嘴脸。

还有鹿子霖是白鹿原的“乡绅”,是政权布置在村社里的爪牙。他在贫苦百姓中有巧取豪夺、投机倒把、见钱眼开、势利、为人处事对人对已有两重标准等一系列特征。所以他表现出来的是贪婪、阴险、自私、淫荡的嘴脸,舍不得放弃任何眼前利益是他的本性。

同时他也耐不住半点寂寞,一方面他被欲望和野心燃烧着,他想当白鹿原的族长,充分体现他“官瘾比烟瘾还难戒”;另一面在田小娥身上发泄疯狂的占有欲,小说里的一句话说的最形象“见到女人就抜不动步”。冷先生一句“你要能掺上嘉轩的三分性气就好了”道破了他极端自私的卑污人格,这些都是他人物形象的特征。

三、鹿子霖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心理与人物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很看重演员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把握,他曾经说过:“每一个优秀的演员都应当感受到,而且应当确实地感受到他所表演的一切,不仅要在研究角色的时候一次再次地体验人物的内在情感,并且在他每次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他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去体验人物真实的内心情感。”

如何扑捉“鹿子霖”的心理特征呢?在小说中鹿子霖是贪婪、自私、好色、阴毒、道貌岸然的代名词。而要把这些性格特征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通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解读,我总结一下三点:

首先,我把人物的年龄定在四五十岁,因为这个时候的男人一般是思想成熟,行动稳健。处事不惊,临危不乱的。鹿子霖是“乡绅”,作为鹿家的掌门人他要表现出大度,有威严,一个领导者的形象。古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在这个年龄层面抓人物心理特征就一个字——“稳”。

其次,鹿子霖是典型的小地主豪绅阶级的代表,他的一切为人处事都是按照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去行事的。与白嘉轩相比,鹿子霖只能是代表着封建社会中伪道学家的代表,他在贫苦百姓中有巧取豪夺、投机倒把、见钱眼开、势利、为人处事对人对已有两重标准等一系列特征,特别是他的“官欲”和“性欲”。相比来说,大封建社会中白嘉轩是正人君子,也没有再比白嘉轩有如此的道德约束自己的力量了。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像鹿子霖这样的土豪劣绅还是占绝大多数,他们的言行代表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本质。所以这个层面人物的心理特征也是一个字——“奸”。

再次,鹿兆谦(黑娃)的女人小娥是鹿子霖的后辈了,可是当有一天鹿子霖发现原来自己完全有机会去占这个女人的便宜的时候,他也是想方设法地去做了,并且在人前还满口仁义道德地去隐瞒这件事。对待小娥上,以及和小娥发生的总总关系上,他表现出一个邪恶男人的“原始力”,如果这个层面的心理特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我想这个字应该把人物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最淋漓尽致——“色”。

一个演员在扮演角色前一定要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稳? 奸?色”是我把握鹿子霖这个人物的根本,几乎所有的表演都是围绕这三个字展开的。所以创造角色时演员不仅要运用整个躯体,而且要调动整个心灵,将内心体验与形体体现完美结合起来,融为合一,就一定会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肢体与人物

“演员要在舞台上使自己的体态、站姿、步态、手势、眼神、习惯动作以及动作的节奏和频率等创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这就意味着演员要按照角色的要求对自己的形体做出必要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要精心地设计,并且还要经过反复地艰苦地练习,最终使演员所创造的一切都能在表演时达到下意识的程度,绝不会流露出造作的痕迹。只有做到这一点,人物形象才会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舞蹈是一门律动的艺术,在解决完人物心理特征后就要切入到人物的肢体语言上来了,要塑造出具有独特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创作过程中,要善于从貌似相同的人和事中,抓住这一人物透过细节表现出来的特征,即从塑造人物的形态上入手,借助这些特征把握人物形态上的特质,运用想象和虚构,创造出强化及突出这些特征的表现形式。

刘青弋老师在她的《现代舞蹈身体语言》一书中说到:“现代舞蹈家们都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强调,舞蹈是一种经验。格莱姆着重指出,它不属于理智,而属于精神反应作用。丹尼丝强调舞蹈是一种生命的经验,是一个更加接近人类内心欲望的世界。魏格曼强调,舞蹈是无法压抑的种种人类的经验,人是由于内心的狂喜或欢娱的冲动而跳舞,由于内在的感情,使舞蹈家们将生活的步伐变成舞蹈步伐。”

拉班观察到:“令人惊叹的人体构造和它可能表演的神奇活动是天地间存在的最大奇迹。人体动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重心的细致转变,人体任何部分每一个简单姿态都显示出我们内在生命的某些特点。没一动作发源与神经的内在激动,其原因或由于即时的感觉印象,或由于存储在记忆里前些是经验过的感觉印象的复杂连锁,形成意识或下意识的动作冲动。”所以说任何一个人物都会有自己特有的形体方面的特征。尤其每个人物的出身、年龄、职业、经历等等不同,就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性格,而这种性格特征自然而然会在人物的形体特征上反应出来。

舞剧《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动作是刚健,有力,大气的,特别是在“祠堂祭祖”那一幕中白嘉轩大手一挥,把黑娃和小娥挡在祠堂门外,这一动作成为舞剧中的“招牌动作”。然而鹿子霖的动作却是和白嘉轩正好相反,在剧中他的大多数动作是表现人物贪婪和奸猾的。

就拿“祠堂祭祖”一段来说,我总结出鹿子霖形体动作三个特点。

1、出场动作的特点,鹿子霖一出场走的步态应是稳重的,因为鹿子霖是乡绅,这时他应表现的沉稳一些,有威严。所以,鹿子霖迈的步是四方步,在体态上要挺拔,有长者的风范,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单手背后,一手托起烟袋,这里就要体现他性格中“稳”的一面。

2、情节发展中的特点,当小娥在祠堂前出现时,鹿子霖的体态马上就变了,这时就应露出他“奸、色”的本质。所以身体在挺拔的基础上要降低些,头向前伸,脚要不由自主的往前走。当他发现小娥要不见时,这时他要顾不得一切,快速的往前跑几步,这几步一定要急促,手同时在自己的身前成环状。当小娥站住时,鹿子霖也同时站住,眼睛要不断的打量小娥,这时人物可以直起腰,手要不断摸着烟袋,一副思考的状态。当鹿子霖把鹿三拉过来时,他的体态应是下沉的,同时把手搭在鹿三的耳旁,因为他不想这话让别人听到,所以他的动作幅

度是小的。当鹿三相信了这些转身去质问黑娃时,鹿子霖体态应该是放松的,因为他的计谋得逞了,所以他的身体应是直立的,手拿起烟袋同时放在嘴边,慢慢的吸上一口,然后悠然自得的吐出烟圈,得意的看着鹿三和黑娃。

3、下场动作的特点,当黑娃领着小娥不顾一切闯入祠堂的时候,鹿子霖马上要把自己变得有威严,同时脚步要走的沉稳,每一步都带着威严,烟袋外伸,挡住黑娃眼前的一切。

只有这样细密的动作设计,鹿子霖的人物形象才会让观众印象深刻。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的:“在舞台上不能为奔跑而奔跑,为痛苦而痛苦,在舞台上不要…一般?地动作,不要为动作而动作,而是要动作的有根据,恰当而有效果”。

(三)表情与人物

中国戏剧界有句老话:“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鹿子霖这一人物性格多变,这种变化需要用眼睛来传达。

比如在“祠堂祭祖”那一幕,鹿子霖第一次露面,他代表的是长者,一位身份和白嘉轩一样的人,这时候他的眼睛应该是平和中带着一点威严,这种威严要和他的身份相符。

同样在“祠堂祭祖”中当他第一次看到小娥时,他的眼神应该是瞳孔放大的,几乎是目瞪口呆的样子,因为小娥太美了,这种美把他惊呆了。这时候就要求鹿子霖要目不转睛看着小娥,眼神中要流露出强烈的占有欲。当他进一步靠近小娥时发现旁边还有黑娃,这时他的眼神又有变化了,要从强烈的占有欲的眼神变成狐疑思考的眼神,眼睛要由瞳孔放大变成瞳孔缩小,眼珠并且不断的在旋转,这时候的鹿子霖是在不断的思考(因为他要从中间挑拨离间)。当鹿子霖把小娥的身世告诉鹿三,鹿三并质问黑娃时,鹿子霖露出了狡黠的笑容,这时候他的眼睛是微微半闭,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

“祠堂祭祖”这一幕是鹿子霖第一次和观众见面,在短短的十分钟内鹿子霖的心理变化经历了稳——惊——思——喜四个过程,同样他的眼神也经历了由正常——放大——旋转——半闭四个过程。所以说着重对人物的眼神的刻画会把人物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正如巴兰钦所说的:“从一个演员的眼睛里我能看到他的整个艺术世界。”

“笑”在舞蹈中的运用广泛,特别是反面人物的笑,如奸笑,坏笑,冷笑等等,往往坏人的笑能把人物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在下半场中我就运用了大量的笑,比如在下半场第一幕中,鹿子霖趁着夜色要去找小娥,因为他怕见到人,所以刚露面时要表现的鬼鬼祟祟。当他发现没有人时,心里才不由得冒出一丝欢喜,这时候他的笑容是嘴角微微上翘,不漏牙齿,感情应由心而生。突然一个人影闪过,这时他马上收起笑容,身体变得非常紧张。可当他再次向前走发现没有人的时候,紧张的身体松弛下来,脸上露出“自嘲”的笑容,这时心里的笑容应该大过脸上的笑容。有一种“自欺欺人”后的嘲笑的感觉。剧情继续发展,当鹿子霖来到小娥的破窑前,他脸上流露出的是“色迷迷”的笑容,这时候的心里应该是极度高兴,鹿子霖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即将得到。上文中提到的鹿子霖的“色”要在这一刻的“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我选择到舞台的最前沿,离观众最近的地方,心里想着马上就要得到小娥,笑容慢慢的挂上嘴角,然后向脸上扩散,最后笑的声音从嗓子里缓缓的发出,慢慢的侵入观众的耳朵,进入他的内心,让观众有种毛骨悚然的,一种想逃离剧场的感觉。这样整个鹿子霖的“色”就表演的很到位了,同样他的“笑”会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最后鹿子霖把小娥按在炕上,他知道他已经得到了天下最漂亮的女人,他现在已经不是兴奋,而是亢奋。一种他自以为男性价值的最高实现。所以在炕上我选择了放声大笑,笑的整个白鹿原都在颤抖,这种笑能穿过云霄,能潜入深海,在他心里没有什么能比现在更让他满足的了。

“眼神”和“笑”都是我平时不断练习积累下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对我塑造鹿子霖这一形象起了很大的帮助。

对于我们演员来说,不仅要能记住并再现他在生活中能看到的东西,而且还要能记住并再现出他在想象中创造出那些看不见和听不到的东西,这样我们就离艺术中的“我们”不远了。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那样:“演员在舞台上所描绘的形象的灵感是由演员用他自己活的心灵的各种元素,他自己的情绪回忆等等配合和组合而成的,演员的艺术和所寻找的心里特征应当在于以自然的方式在自己心里找到本来就具有的作为人的有点和缺点的种子,以后就为所扮演的某一个角色培植和发展这些种子。”

四、当今舞剧角色创作与以往舞剧角色创作的异同

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中南霸天和黄世仁的人物性格是单一化性格特征,采用的是“脸谱化”的表演手法。导演往往看重敌我的对立斗争和敌我分明的道德评价构成作品人物塑造和性格刻画的既定方式,这种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突出,对矛盾冲突的情节营造,对善恶分明的人物安排,使得作品中人的丰富性被进行了一种艺术性的必要压抑,削弱了人物的真实感及表演深度。导演塑造人物往往是采用公式化、模式化、刻板化、简单化的方法。人物表现出来的是里外都邪的人物形象,所以演员无论从神态里还是动作中都透出一副凶恶残暴,十足恶棍的嘴脸。让观众看到就十分憎恨。

然而舞剧《白鹿原》中鹿子霖这一人物具有双重性格特征,一方面他虚伪、贪婪、损人利己。另一方面他又具有与时俱进与积极行事的优点。不像《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中的反面人物一样,鹿子霖的表演则是要还原人的全面性。所以在舞蹈中鹿子霖的形象动作设计不能是公式化、模式化、刻板化、简单化。而是要从生活出发,探索反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独特个性,揣摩角色的心里活动。要反“脸谱化”的表演手法,以多种手段揭示本质,使人物形象真实自然。

同时鹿子霖感情的流露与表现都要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 不能像《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那样塑造的单一化,形体动作的质量与优美感,又对感情的准确充分表达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形成的艺术感染力才会渗入到观众的心目中。这对舞剧演员塑造角色是很高的考验。

五、塑造好反面人物需要的因素

(一)心象

首先演员在进行角色的创造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先产生角色的人物形象,我国著名的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把这种在创造舞台人物形象时首先在心中产生出来的形象称之为“心象”。所谓“心象”,就是演员在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对生活素材的筛选,通过想象的加工而在心中呈现出来的角色形象的蓝图。在表演创作中,“心象”建立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演员对于角色的形象构思过程。

我们可以把“心象”的实践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孕育心象,第二阶段是将心象转化为形象。前一阶段是“角色生活于演员”,后一阶段是“演员生活于角色”。

所谓“角色生活于演员”,指的是演员必须首先获得对他所扮演的角色的感性认识,或者说,要让角色的形象在演员心中具体地、感性地显现出来。就像我在自己心中所“看”到的鹿子霖这一角色形象那样,他不是概念化的、干瘪苍白的,而是血肉丰满的、栩栩如生的;我能从中感受到角色的外在形体特征和内在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人物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动作上表现这个人物,而且还要去发现、开掘、强化、人物心理特征,将它与人物融为一体。心象必须内在与外在、形与神的统一。

“演员生活于角色”,这就是说,当演员大体上培育起角色的心象,并能够生活于角色的时候,他仍然必须进一步地使心象更加丰富和完善。到了这个阶段就要求我们在扮演角色时,首先必须了解全剧,搞清历史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具体环境以及剧中给予角色的任务,然后要通过舞蹈语汇的优美表达和音乐节奏的准确配合,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情感等特点来。这里切忌为表演而表演,把对人物的刻画变成单纯的技巧卖弄。

“心象”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角色生活于演员”阶段培育起来的心象,还只是一个概

念,只是一个理性的认识,还不能称作是一种真知;这个“心象”还只存在于演员的想象中,他自身和这个“心象”还有着距离。而且,这个“心象”的认识是否正确,他能否生活在这个“心象”里,也还不得而知。只有当演员进入“演员生活于角色”阶段,在具体的规定情境里,在和其他人物的接触中,去切身地感受、体验角色的生活,他才能修正、充实和发展人物。所以抓住人物“心象”,是关系到人物是否能在表演中存活的根本。只有弄懂人物内心世界,个性化的人物才会从我们的表演中显现出来。就像皮娜最有名的那句话:“我不关心怎样去动,而关心为什么而动。”

(二)“七力”与“四感”

对于一个称职的演员来说还要具备“七力”与“四感”。“七力”即:

1) 敏锐而又细致的观察力

演员的这种观察力,是在演员有意识地、长期不懈地观察生活地努力中培养起来地。它要求演员时时刻刻都应该是目中有人,把目光总是投向生活中千差万别、风采各异地人群。有的演员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目中无人,总是想着炫耀自己,结果他们在与人们接触时,不仅不能观察别人,反而成为人们观察与议论的对象。

2) 积极而又稳定的注意力

演员在创作中的注意是一种有意识的注意。也就是说,演员在创作中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积极地、稳定地集中在行动的对象上,并且随着行动的发展而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这种注意力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演员在创作中应该能够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

3) 丰富而又活跃的想象力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谈到想象力对于演员的重要作用时特别强调:只有在演员的丰富而又活跃的想象力参与创作的情况下,丰富与发展了剧作家和演出的其它创作者所给予我们演员的一切材料,才能使在舞台上创作的人和观众厅里观看的人的心灵的各个角落活跃起来和激动起来。只有这样演员自己才能过着他所扮演的人物的丰富的内心生活。由此可见,演员具备丰富而特殊的想象是多么重要。它是演员在艺术工作和舞台生活的每一瞬间所不可缺少的,无论他在研究角色也好,或者在再现角色也好。想象力成为一个演员创作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4) 敏锐而又真挚的感受力

演员所应具备的感受力是一种能够在艺术虚构的情境中感受客观事物刺激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演员,应该能够非常敏锐、非常真挚地去感受剧情所提供的事件、事实所产生的影响,布景和灯光所营造出来的气氛,表演对手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微妙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叹息等所给予的刺激,从而引发出相应的情绪体验。

5) 真实、准确而又合理的判断与思考力

演员判断与思考的能力,就是要去演员能够在表演时,在虚构的情境中,也能像在生活中一样“此时此地”、真实地、即兴地去进行判断与思考,用表演中的惯用语来说就是“真思考”,而且还应该成为演员的创作天性中的一个部分。

6) 灵敏而又细腻的适应力

具有灵敏而又细腻的适应力的演员,在表演上常常能够创造出十分准确、鲜明、微妙、多彩的适应,使其创造出来的人物生动感人;而缺乏这种能力的演员往往会在表演上千篇一律,所创造出来的人物不会是十分鲜明和生动的,其结果只能是使观众感觉到枯燥乏味。

7) 鲜明的形体表现力

演员在创造人物形象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既有真挚、深切、细腻的内心体验,又有准备、鲜明、生动的外部体现。只有这样,演员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才可能是表里如一,和谐统一的。因此,一个演员,在创作素质上除了应该有能够在表演中去真实的进行体验的能力,即内部的心里素质外,还应该具有能够非常鲜明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体验的能力。

“四感”是:

1)由于演员的表演创作总是在虚构的情境中进行,所以演员应该具有真挚的信念与适度的真实感。

2)由于演员需要创作出各种各样,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所以演员应该具备善于扑捉人物特征的形象感。

3)由于演员要给观众带来愉悦感,或者说总不可避免会在表演中遇到喜剧情境,所以演员应该具有恰到好处的幽默感。

4)表演上的“平”、“温”、“拖”,都会给观众一种无精打采的感觉,所以演员应该具有适应行动发展所需要的节奏感

这些最基本的创作素质,必然包含有天赋的因素,它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只不过有多少、强弱的不同而已。但是为了适应表演艺术创作的需要,这些素质,应该成为演员的创作天性。因此,演员就要努力去培养它,发展它。

(三)画龙点睛

再次就是重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刻画人物的时候,通过一两个精心设计的动作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复杂感情揭示出来。

特别是在某个突出的地方、节骨眼上点那么一笔,这样戏的色彩就浓了,就像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南霸天被捕后乘机逃跑,南霸天捂了一只眼,只留一只眼活动,充分突出了人物的狡猾。舞剧《白毛女》中黄世仁第一次见到喜儿,黄世仁用手绢捂嘴一笑,只轻轻一点,就增加了悬念,使观众为喜儿的命运担心了。还有我在小娥家门口露出的奸笑也是一样,只在某一个地方,啪!一跃动!人物就出来了!这样整部戏处理的就很自然,很生动,很不费力气。而且观众在欣赏的时候也会得到满足。

所以说演员要学会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自我中体现角色,使二者融合。真正高超的表演艺术可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统一,到达“我就是”的艺术境界。

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的那样:“优秀的演员必须达到:演员与角色的统一;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

总结

小说《白鹿原》是一个浓缩了的庞大生命,他隐括了生活的内在节奏,它的血脉,筋络,骨骼以至整个肌肤,都具有一种强力和辐射力。正是因为这些因素,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才有信心把这样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变成一部舞剧。

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文字还是舞蹈,它的本质都是艺术作品。对于一部好的舞剧来说而言,它是否具有全景性、史诗性,并不在于它展现的外在场景有多大,时间跨度有多长,牵涉的头绪有多广,而是它挖掘的民族灵魂有多少。

正是有了“鹿子霖”的反面衬托才显现“白嘉轩”的仁义,也正是有了“小娥”“黑娃”“孝文”的衬托才把“鹿子霖”的丑陋揭露的淋漓尽致。在整个人物的塑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老师细心的指导。在这里我要对帮助过我的老师再次说声:老师您辛苦了。

还有表演是一门通过演员的演出完成的艺术,演员是表演中艺术形象的直接体现者,演员的任务就是塑造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所以在我们跳舞的时候,一定要产生身体与心灵之间,动作与情感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有这种相互影响,外部动作才会帮助内心情感,内心情感则会激起外部动作。这样舞蹈才会打动人,也就会让人物与自身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

以上都是我理论体系知识学习和艺术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个人体会,肯定有许多缺点和不足的地方,还希望老师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给予我鞭策和指导,我会更加努力去完善自己的表演。

外国舞蹈史主要人物.docx

外国舞蹈史主要人物 早期芭蕾 皮埃尔?博尚 博尚是法国芭蕾编导家、教育家,皇家舞蹈学院首任院长,被誉为“芭蕾舞之父”。他的舞艺精进,深得路易十四的喜爱,从而成为路易十四的芭蕾教师,并与路易十四同台合作演出过多部芭蕾舞剧。博尚是芭蕾历史上第一个使芭蕾技巧和训练规范化的芭蕾艺术家,最重要的贡献是规范了芭蕾的五个脚位;对芭蕾技巧进行了有效的推广,为西方舞蹈界建立了标准。 玛丽?卡玛戈 卡玛戈是法国芭蕾表演家,被认为是18 世纪法国最早、最出色的专业女舞蹈革新者之一。卡玛戈以追求纯舞而闻名,舞风强劲洒脱,在独舞中,她增加了跳跃和击打动作,甚至有空中击腿的动作。她最大的功绩是大胆地将女舞者的曳地长裙剪短,并在舞蹈时将高跟鞋换成了软底舞鞋,促使芭蕾的表演风范和肢体美学能够轻盈飘逸地进入随后的“浪漫时期” 。玛丽?萨莱萨莱是法国芭蕾表演家,主要擅长细腻的内心体验和强烈的戏剧表演。在表演上,她反对单纯地炫耀技巧、主张技巧要服务于一定的情节内容。她最大的贡献是使芭蕾成为富于戏剧真实性和自然表现力的舞台表演艺术,并身体力行地推行了“还历史本来面目,让每个角色穿上符合其历史真实的服装”等观念。 让?乔治?诺维尔 诺维尔是法国芭蕾表演家、编导家、教育家、理论家,18 世纪最重要的芭蕾革新家,被称为“情节芭蕾之父”。他一生编导过150 多部作品,并著有理论著作《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他极力主张芭蕾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反对它继续作为歌剧或戏剧的附属物,提出演出要有意义,要体现启蒙主义基本思想,极力推崇情节芭蕾。 浪漫芭蕾 塔里奥尼父女 菲利普?塔里奥尼是意大利芭蕾表演家、编导家。他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把女儿玛丽?塔 里奥尼培养成为举世闻名的浪漫主义芭蕾演员。他的作品多属于浪漫主义题材,最著名的作品是《仙女》。玛丽?塔里奥尼是意大利芭蕾表演家,菲利普?塔里奥尼的女儿。她的表演优美轻盈。1832 年成功主演了浪漫芭蕾代表作《仙女》,开创了白裙芭蕾的崭新时代,并使轻盈的脚尖舞步和飘逸的过膝长裙成为后世芭蕾女演员必须尊崇的舞蹈形象,使得“三长一小”的肢体特征成为后世芭蕾女演员的审美标准。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硕714中外音乐史或中外舞蹈史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硕714中外音乐史或中外舞蹈史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音乐与舞蹈学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考试科目包括《中外音乐史》与《中外舞蹈史》两大部分。(注:报考“音乐理论与键盘/声乐表演艺术实践研究”方向的考生只考《中外音乐史》部分,报考“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考生只考《中外舞蹈史》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所报考的一级学科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学科前沿研究的趋向,综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外音乐史》要求考生对音乐知识及基础理论的概念、原理具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中外舞蹈史》要求考生全面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概念及原理,对不同风格的舞种及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并能够熟练掌握。 二、考试内容 中外音乐史(150分) 1、中外音乐史 中外舞蹈史(150分) 1、中外舞蹈史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实际考题在上述范围内略有突破当属正常。 四、考试形式与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复试参考书目: 1.复试笔试科目 (1)考试科目:音乐作品分析与艺术呈现命题学院:师范学院 注:供报考“音乐理论与键盘/声乐表演艺术实践研究”方向考生选考。 参考书目: 《汉族调式及其和声》,黎海英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音乐表演艺术论稿》,张前著,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彭志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杨儒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考试科目:舞蹈编导基础理论与艺术呈现命题学院:师范学院 注:供报考“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考生选考。 参考书目: 《舞蹈编导基础教材》,李承祥著,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舞蹈编导教学参考》,于平著,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中国舞蹈编导教程》,孙天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大型晚会编导艺术》,吕艺生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双人舞编导教材》,张建民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现代舞的理论与实践》,欧建平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一)

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一) 内容摘要:中国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制度的交替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各种历史转型,从这些历史转型中,我们可以窥探中国舞蹈发展历史上的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原始娱神与娱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赏的歌舞性、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当代舞蹈的专业性等几个渐次的变化,我们可以获知中国舞蹈发展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中国舞蹈历史发展娱人娱神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

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中外舞蹈史)考试大纲

(中外舞蹈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中外舞蹈史》是报考音乐与舞蹈学、舞蹈〔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考试科目之一,要紧考核考生对中外舞蹈历史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情况。为关心考生明确考试的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考试的范围和内容要紧分为两大部分:中国舞蹈的进展历史和外国舞蹈历史的进展。〔一〕中国舞蹈史 1.原始舞蹈产生与进展的轨迹 〔1〕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 〔2〕生殖崇拜与“求偶舞” 〔3〕反映征点生活的古武舞 〔4〕原始祭祀舞 2.夏商奴隶制时代舞蹈的进展 〔1〕舞蹈步入表演艺术领域 〔2〕祭祀舞的进展及甲骨文中的有关记录 3.两周时期舞蹈的进展和变革 〔1〕强化舞蹈的才华和政治作用 〔2〕“礼崩乐坏”与民间舞兴盛 〔3〕表演性舞蹈的进展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妨碍 〔4〕儒家的乐舞理论 〔5〕墨家的乐舞理论 4.舞蹈艺术取得重大进展的汉代 〔1〕“百戏”是流传量广的表演艺术形式 〔2〕“女乐”的舞蹈活动 〔3〕社节性舞蹈与即兴起舞 〔4〕雅乐舞蹈的继承与创新 〔5〕民族关系的进展与乐舞文化交流 〔6〕技艺结合,注重舞情舞意的刻画 〔7〕群舞的编排 〔8〕舞具舞服的巧妙运用 〔9〕闻名舞及其艺术成就 〔10〕乐舞理论与审美特征 5.各族乐舞在纷呈交流中进展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1〕《清商乐》的进展与演变 〔2〕以舞相属“与即兴起舞

〔3〕各族乐舞文化大交流及其深刻妨碍 〔4〕舞蹈的技艺水平与审美特征 6.辉煌唐舞 〔1〕节日歌舞游乐 〔2〕自舞成风 〔3〕歌舞艺人在街头、广场、酒肆献舞 〔4〕宗教祭祀舞蹈的艺术化与世俗化 〔5〕舞蹈艺术的丰富多彩 〔6〕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 7.舞蹈艺术进展的转折期——辽、宋、西夏、金代的舞蹈〔1〕辽代舞蹈的兼容精神 〔2〕辽承唐舞倡诸舞 〔3〕辽代遗存的舞蹈形象 〔4〕宋代——古代舞蹈进展的转折点 〔5〕繁盛的民间歌舞 〔6〕继承变革中的宫廷宴乐和歌舞大曲 〔7〕纯舞渐衰时的优秀舞者 〔8〕唐、宋舞乐传高丽 〔9〕宝贵的德寿宫舞谱 〔10〕金承辽舞融宋舞 〔11〕西夏舞迹 8.元、明、清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变异 〔1〕元代的宫廷宴乐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2〕明代宫廷乐舞和失堉载的舞论及拟古舞谱 〔3〕清代的宫廷宴乐和舞蹈家裕容龄 〔4〕汉族民间舞 〔5〕少数民族民间舞 〔6〕戏曲舞蹈的进展 〔二〕外国舞蹈史 1.芭蕾的起源 〔1〕古代希腊的舞蹈 〔2〕古代罗马的拟剧 〔3〕中世纪杂耍者的技艺 2.芭蕾的雏形 〔1〕文艺复兴与芭蕾的形成 〔2〕路易十四与宫廷芭蕾 〔3〕皇家舞蹈院与皇家音乐院 〔4〕最初的芭蕾理论书籍 3.前浪漫主义芭蕾 〔1〕启蒙主义及其对前浪漫主义芭蕾的妨碍 〔2〕18世纪的法国芭蕾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早期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被认为是第一部芭蕾舞剧。导演:博若耶。1581年演出于皇后胞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婚礼庆典之上。这部作品在舞剧的戏剧结构上,第一次成功地把若干不同故事情节放到一个完整的戏剧构架之下;在舞蹈构图上,第一次充分体现出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格拉斯的“几何能表现思想”的观念;在形式上包括了朗诵、歌唱和舞蹈等多种成分。 《关不住的女儿》 《关不住的女儿》是一部两幕三场的芭蕾舞剧。编导:让·多贝瓦尔。1789年在法国首演。这部作品在芭蕾史上意义重大:1.在剧中,舞蹈不是再是歌剧的附庸和技巧的炫耀; 2.第一次用充满贵族风范的芭蕾表现当时法国第三等级平民现实生活; 3.将民间舞改编搬上舞台,为性格舞模式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4.芭蕾双人舞的程式化结构在这部作品中初步形成。 浪漫芭蕾 《仙女》 《仙女》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是芭蕾史上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处女作和早期代表作。编导:菲利普·塔里奥尼。1832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该剧一反旧式舞剧大团圆、华丽终场惯例,以悲伤场景结束全剧。剧中,玛丽·塔里奥尼第一次将脚尖舞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仙女白纱裙和背上的翅膀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象征。 《吉赛尔》 《吉赛尔》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编导:科拉利、佩罗。由巴黎歌剧院于1841年6月首演。《吉赛尔》是芭蕾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悲剧代表作和中期代表作,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成就。这部作品第一幕中的“吉赛尔发疯”和第二幕中的“维丽斯女鬼”的舞蹈场面分别是“情节芭蕾”和早期“交响芭蕾”的范例。《海盗》 《海盗》是一部三幕五场芭蕾舞剧,有些书中翻译为《海侠》。编导:马季利耶。由巴黎歌剧院于1856年1月首演。该剧根据英国诗人拜伦的同名长诗改编,是浪漫主义芭蕾的

中外舞蹈史题

中外舞蹈史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作答,每题7分,总计35分) 1、雅乐 2、傩舞:傩是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因此在古代亦名“逐除”。傩祭的舞蹈特点很鲜明,故人称“跳傩”,其“跳”的部分叫做傩舞。 3、云南花灯 4、多丽丝·韩芙莉(1895—1958):生于美国伊利诺依州的奥克帕克,卒于纽约市。她最重要的舞蹈理论是倒地—爬起,动作要素:1、节奏2、力度3、图形 5、戴爱莲 6、巴兰钦 1、《葛天氏之乐》 2、“拟古舞谱” 3、六代舞 4、《巾舞》 5、阿热热 6、《倒喇》 7、《观音舞》 8、《坐部伎》 9、朱载堉10、裕容龄11、《白纻舞》12、《明君舞》13、《西凉乐》14、《高丽乐》15、《巴渝舞》16、六小舞17、《盘鼓舞》18、兰陵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总计40分) 1、简述新秧歌运 2、简述福金芭蕾改革的五项原则动及其意义 3、简述中国民间舞的五种文化类型 4、简述玛莎·格雷姆舞蹈技巧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题:(任选35分与40分各一题作答,总计75分) 1、论述你对舞蹈功能的认识(35分) 2、论述唐代舞蹈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35分) 3、论述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40分) 4、通过对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分析,论述中国古典舞风格舞蹈艺术在当代的发展(40分)

《西方舞蹈史》 一、填空题 1、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1581年诞生的(《王后的喜剧芭蕾》)被公认为历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 2、在路易十四执政的法国宫廷,芭蕾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吕里)、(博尚)和(莫里哀)是法国宫廷芭蕾的重要奠基人。 3、18世纪芭蕾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安芝奥林尼)奠基人之一,他将芭蕾的体裁分为(怪诞)、(喜剧)、(半性格)和(崇尚)四种,代表作有《唐·璜》和《谢米拉米哒》等。 4、18世纪前浪漫主义芭蕾的杰出代表,法国著名舞蹈革新家(乔治·诺维尔)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情节芭蕾”)的理论主张。 5、诺维尔的学生(多贝瓦尔)将“情节芭蕾”的改革思想应用于舞台的最古老芭蕾名作,也是最早一部反映当时法国第三等级贫民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舞剧。 6、与前一时期相比,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变得更加富有诗意,更直接,能够更深刻地诉诸观众的感情,芭蕾舞剧(《仙女》、《吉赛尔》和《割蓓莉娅》)分别是这一时期三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 7、(玛丽亚·塔里奥尼)是第一位立起足尖翩翩起舞的芭蕾明星,她和她的父亲是浪漫主义芭蕾的重要代表人物,而该时期的舞剧中出现的(吉赛尔)这个角色被称为是“考验女舞蹈家是否成熟的试金石”. 8、(彼季帕)是所有来俄国工作的外国人中间对俄国芭蕾贡献最大的一位,被看作是“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芭蕾舞剧(《睡美人》)是彼季柏创作的顶峰。9、前苏联芭蕾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阶段)、(戏剧芭蕾时期)和(交响芭蕾时期)三个阶段。 10、交响芭蕾是20年代由(费多尔·洛普霍夫)提倡的,他的名著(《舞剧编导

中外舞蹈史考试试题

《中外舞蹈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计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被誉为“浪漫芭蕾时期悲剧代表作”的芭蕾舞剧是()。 A、《吉赛尔》 B、《海盗》 C、《葛蓓莉亚》 D、《仙女》 2、以下舞种享有“舞蹈皇后”美称的是()。 A、探戈 B、维也纳华尔兹 C、伦巴 D、华尔兹 3、《六大舞》和《六小舞》标志着我国宫廷舞蹈的正式建立,是()制定的。 A、汉代 B、唐代 C、西周 D、明清 4、()是汉代著名舞人。 A、西施 B、公孙大娘 C、谢阿蛮 D、戚夫人 5、制礼作乐中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乐舞教材是()。 A、《六小舞》 B、《六代舞》 C、《云门大卷》 D、《大武》 6、15世纪意大利和法国的宫廷演出中,幕与幕之间插空表演的舞蹈叫()。 A、幕间芭蕾 B、喜剧芭蕾 C、心理芭蕾 D、席间芭蕾 7、我国最早学习和引入欧美舞蹈的是()。 A、杨玉环 B、裕容龄 C、陈宝珠 D、吴佩倩 8、在汉代,文人宴集时重要的一种交流形式是()。 A、饮宴起舞 B、以舞相会 C、以舞相属 D、以舞为重 9、我国民间舞蹈的分类是根据生态分类和()。 A、自然生态分类 B、经济生态分类 C、形态分类 D、舞者分类 10、民间舞蹈按经济生态分类可分为狩猎舞蹈、游牧舞蹈、农耕舞蹈,其中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A、以蒙古族为主 B、以维吾尔族为主 C、以东北秧歌为主 D、以朝鲜族为主 11、()属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机构和场所。 A、乐府 B、太常寺 C、教坊 D、学堂 12、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是()高举民族舞蹈大旗。 A、李淑芬 B、陈宝珠 C、戴爱莲 D、吴晓邦 13、杨贵妃所表演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是()。 . A、《掌上舞》 B、《白柘舞》 C、《霓裳羽衣舞》 D、《屈柘》 14、根据民谣、民歌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创作的芭蕾叫()。 A、民间芭蕾 B、民俗芭蕾

中外舞蹈简史

一些成为流行的民俗舞蹈,一般都具有两个特征:性感与技巧。 踢踏舞分为两个流派:爱尔兰踢踏舞,美国踢踏舞。 流行舞有两大舞系: 1 拉丁舞: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斗牛 2 摩登舞: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舞维也纳华尔兹 什么是纪功舞蹈:反应和歌颂统治者功绩的舞蹈。中国历代统治者在取得王位以后,一般要将自己的功绩或德政以乐舞的形式进行表现和宣传。所谓“功成作乐” 东周的“礼崩乐坏”: 1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西周王权的崩溃,周初精心建立起来的的“礼乐政治”出现危机,致使“礼崩乐坏”的局面逐渐形成,在加之当时清新活泼,充满人间真情的民间乐舞涌入宫廷和贵族之家,严重冲击了雅乐的统治地位,加速了“礼崩乐坏”的进程; 2 “礼崩乐坏”的形成,还与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休戚相关,在周初《六大舞》被固定下来后,长期用于宗庙祭祀变成经典的“先王之乐”,势必导致原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活力的丧失,充满生机的“桑间濮上之乐”就会顺应时代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 《六大舞》:黄帝的《云门》尧的《大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 汤的《大濩》武的《大武》 《六小舞》:《帗舞》《羽舞》《里舞》《旄舞》《干舞》《人舞》 武的的《大武》:周武时期的乐舞,是武王克商后命周公而作,颂武王伐纣除其害的德能功绩。 周代雅乐的主要功能:教化与祭祀 “百戏”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演出形式 “以舞相属”是汉代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性舞蹈,其形式为一个人自舞——他人继舞为报——相属另一人,其目的是在相属过程中增进人际关系和人际情感。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从形式上看): 1 纵向继承。对战国楚地民间舞蹈的翘袖折腰之姿,轻盈曼妙之态的继承。 2 横向吸收。一方面,从同时代的姊妹艺术如杂技,武术,幻术等方面吸收养料;另一方面对各地少数民族的舞蹈兼合并著。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从思想上看): 1 神仙幻想,代表作《总会仙唱》,其以歌舞的形式表现了汉代人对神界歌舞的幻想,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对人生永恒延续的希冀。 2 “人一己”意识,代表“以舞相属”,汉代人在向往神界的同时也积极于现实生活,“以舞相属”通过人民有来往的舞蹈过程,获得一种社会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使个体的“人一己”意识得以表现并强化。 清商乐舞的特征: 1 抒至言情 2 飘逸娴雅 3 以目传情,眼神的运用 4 以轻见长,“体轻如风”“纤腰袅袅” 5 以妙取胜,“独特的意蕴” 宫廷宴乐:指旧时王朝的宴飨典礼,娱乐欣赏中所运用的乐舞。 主要包括“九十部伎”“坐立部伎”“健软舞”“大曲”“歌舞戏” 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其实雄伟。 堂下坐奏谓之“坐部伎”:人员较少,精巧典雅,温馨致雅。 宋的“队舞”的定义:是以唐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基础的结果,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 什么是芭蕾舞: 广义的说,芭蕾泛指各种舞蹈或舞蹈剧。 狭义的说,芭蕾是一张特定的舞种,是古典芭蕾的略称,专指15世纪出现于意大利,经过300年的发展而形成的,有特定的审美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欧洲古典舞蹈。 “席间芭蕾” 1581年《皇后的喜剧》 芭蕾三大奠基人: 1 吕里路易十四的芭蕾老师,他与戏剧家莫里哀合作创作了十余部舞剧。 2 博尚路易十四的老师,1651年被任命为皇家舞蹈院第一院长 3 莫里哀 诺威尔的思想核心:情节芭蕾。《关不住的女儿》多贝瓦尔

舞蹈考研中外舞蹈史真题

舞蹈考研中外舞蹈史真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小舞 2 俗舞 3 缀兆 4 入破 5 勾队 二 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 “翘袖折腰之舞”形容是哪一朝代的舞蹈? 2 “队舞”是哪一朝代盛行的舞蹈表演形式? 3 “天鹅之死”的编导是谁? 4 欧洲古典芭蕾进入浪漫主义高峰期是十几世纪? 5 芭蕾舞史上第一部“无情节芭蕾”舞剧是哪一部作品? 6 我国古代的乐又称乐舞,是指哪些表演形式? 7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也。长言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以上这段话出自我国古代哪部著作的哪一篇? 8 首次让演员立起足尖的舞剧是哪部作品? 9 我国最早学习和引入欧美舞蹈的宫廷舞蹈家是谁? 10 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欢迎的《飞天》《荷花舞》是谁编创的? 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 为什么说戴爱莲打开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宝库? 2 为什么说伊万诺夫是俄罗斯芭蕾的骄傲? 3 浪漫主义芭蕾的三个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是什么?请通过作品说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4 柴科夫斯基对芭蕾发展的贡献何在?

科目:中外舞蹈史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芭蕾 2 轮舞 3 乔治 巴兰钦 4 六舞 5 霓裳羽衣舞 二 选择题 (每题4分,共20分) 1 被誉为“浪漫芭蕾时期喜剧代表作”的芭蕾舞剧是哪部? A《吉赛尔》B《海盗》C《葛蓓莉亚》 2 被誉为“古典芭蕾之都”的城市是哪座? A《圣 彼得堡》B《莫斯科》C《巴黎》 3 被誉为“现代芭蕾之父”的芭蕾舞编导大师是哪位? A 马里于斯 彼季帕 B 米歇尔 福金 C 乔治巴兰钦 4 被誉为“美国舞蹈第一夫人”的舞蹈家是哪位? A 露丝 圣丹尼斯 B 依莎多拉 邓肯 C 玛莎格莱姆 5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机构和场所? A 乐府 B 太常寺 C 教坊 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米歇尔 福金 改革芭蕾舞的主要主张有哪三点? 2 何谓“图腾崇拜舞蹈”? 3 美国“古典风格”的现代舞三大技术体系是什么? 4 在芭蕾舞史上,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转折点的芭蕾舞作品是哪部? 5 哪一朝代制定的《六大舞》和《六小舞》标志着我国宫廷舞蹈的正式建立?

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

内容摘要:中国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制度的交替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各种历史转型,从这些历史转型中,我们可以窥探中国舞蹈发展历史上的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原始娱神与娱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赏的歌舞性、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当代舞蹈的专业性等几个渐次的变化,我们可以获知中国舞蹈发展的一些规律。关键词:中国舞蹈历史发展娱人娱神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据《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就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乐舞,该乐舞共分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乐段,每段都表现鲜活的主题,表现了先民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 1.舞蹈的定义:顾名思义是手舞与足蹈。东方以手舞为主,力度上偏阴柔,空间上向内搜寻。西方以足蹈为主,力度上偏重阳刚,空间上向外拓展。 2.同音乐美术比,舞蹈可称为人体动作的艺术。同武术体操比,舞动更趋向与抒情性特征。同哑剧比,舞蹈更趋向于概括性的特征。 3.舞蹈包含有舞蹈表情、舞蹈节奏和舞蹈构图三个基本要素。节奏是舞蹈动作的时间因素,构图是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和节奏的变化构成的,含有空间因素;造型性舞蹈表情是通过舞蹈家创造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情绪,亦不只限于面部表情,而主要是通过“力度”、“速度”和“幅度”去体现。这些对比的形式和舞蹈的节奏,结合着表情构成了舞蹈上动的构图。通过动的构图,表达了人物形象特定的思想感情,创造出各种美的舞蹈想象空间。因此,舞蹈这三要素的互相结合,互相作用,形成了舞蹈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舞蹈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舞蹈形式中却有不同的侧重。一般自娱性舞蹈多侧重于节奏,而舞台表演的舞蹈则是三者结合起来,密切不可分的。 4.爱尔兰民间舞:麦克尔。弗拉特利编导并主演的《大河之舞》。造成踢踏舞律动特色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天主教历来禁止以任何方式表现性爱本能,而只能允许腿脚踢踏出各种节奏。二是早

期的爱尔兰人不愿让英格兰统治者发现自己的快乐,以免自找麻烦。三是这些舞蹈大多表演于酒吧这样狭小的空间,而为了不碰及客人的酒杯,舞者们的胳膊和躯干便不能随意乱动。5.《大河之舞》为各国民间舞蹈家提供了极其成功的经验:在动作的编排上,他加快了原有的节奏,提高了舞步的难度,丰富了原有的调度,突出了群舞的气势;在舞美上,他充分利用了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声光电器材,使原本凝固而有限的舞台时空,可随时根据需要加以切割,灵活给与重组,极大的提高了作品本身的视听感染力和动觉冲击力,更无限的拓展了观众自身的想象超越力和时空穿透力。 6.国标舞:全称国际标准舞。分为现代舞五项,又称为摩登舞五项,包括:华尔兹(慢三步),探戈,狐步,快步,快步华尔兹(快三步)。拉丁舞五项包括:伦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五项现代舞均来自欧美,五种拉丁舞来自拉丁美洲。7.华尔兹:维也纳是华尔兹之都。施特劳斯是华尔兹之父。速度规定在每分钟三十小节以上。 8.探戈:起源于中美洲。阿根廷的国舞。其动作讲究抑扬顿挫的强烈对比,而舞步的调度则大多需要突出直线进行和直角变化的力度。速度规定在每分钟33小节之上。 9.狐步:基本舞步比较简单,音乐类似进行曲,因而确保舞者容易踩上拍子,而脚下的舞步则自由灵活。名字由来:首创这种舞步的美国人姓Fox,即汉语的狐狸。速度规定,每分钟30小节

中外舞蹈史

673-中外舞蹈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外舞蹈史》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要求 1.准确掌握《中外舞蹈史》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2.理解并掌握《中外舞蹈史》中的理论问题。 3.能运用《中外舞蹈史》知识与理论分析相关问题。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舞蹈史 1.原始舞蹈的发生 2.三代舞蹈的分流 3.汉代舞蹈的发展 4.魏晋南北朝舞蹈的变革 5.隋唐舞蹈的盛景 6.宋元舞蹈的规范 7.明清舞蹈的转型 8.雅乐舞蹈与民间舞蹈的演进 9.近古舞论与舞谱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 1.近现代中国舞蹈(1840-1949) 1)在社会急剧变革中发展的中国舞蹈 2)伴随着革命前进的舞蹈艺术 3)黎明前夜的中国舞蹈 2.当代中国舞蹈(1949-1996) 1)舞蹈历史新纪元的起步(1949-1952) 2)舞蹈事业的初步繁荣发展(1953-1957) 3)在迂回和曲折中前进(1958-1962) 4)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理论和实践(1963-1965) 5)建国后第一代舞蹈编导家及杰出的组织工作者 6)十年浩劫,畸形流变(1966-1976)

7)三载复苏,再展风采(1977-1979) 8)走向繁荣发展的新时期(1980-1989) 9)多向发展,奔向新世纪(1990-1996) 10)新时期舞蹈事业的突出成就 3.香港、台湾舞蹈发展概况 1)香港舞蹈发展概况 2)台湾舞蹈发展概况 4.中华舞蹈的传播与中外舞蹈交流 1)在海外的华人、华裔舞蹈家 2)中国与亚洲一些国家的舞蹈交流 3)频繁的中外舞蹈交流活动 第三部分西方舞蹈史1.西方芭蕾史纲 1)芭蕾的起源 2)芭蕾的雏形 3)前浪漫主义芭蕾 4)浪漫主义芭蕾 5)俄罗斯芭蕾 6)世纪之交的芭蕾改革(20世纪) 7)前苏联芭蕾 8)当代欧美芭蕾 2.西方现代舞史纲 1)20世纪前期的西方现代舞 ①先驱一代舞蹈家的舞蹈 a. 洛伊·富勒的整体舞蹈 b. 伊莎多拉·邓肯的自由舞蹈 c. 露丝·圣·丹尼斯的宗教舞蹈 d. 泰德·肖恩的美国舞蹈 ②奠基一代舞蹈家的舞蹈 a. 玛丽·魏格曼的表现主义舞蹈 b. 库特·尤斯和汉娅·霍尔姆的舞蹈 c. 玛莎·格雷姆的心理表现舞蹈 d. 多丽丝·韩芙莉的人道主义舞蹈 e. 查尔斯·韦德曼的哑剧舞蹈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教学资料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早期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被认为是第一部芭蕾舞剧。导演:博若耶。1581年演出于皇后胞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婚礼庆典之上。这部作品在舞剧的戏剧结构上,第一次成功地把若干不同故事情节放到一个完整的戏剧构架之下;在舞蹈构图上,第一次充分体现出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格拉斯的“几何能表现思想”的观念;在形式上包括了朗诵、歌唱和舞蹈等多种成分。 《关不住的女儿》 《关不住的女儿》是一部两幕三场的芭蕾舞剧。编导:让·多贝瓦尔。1789年在法国首演。这部作品在芭蕾史上意义重大:1.在剧中,舞蹈不是再是歌剧的附庸和技巧的炫耀;2.第一次用充满贵族风范的芭蕾表现当时法国第三等级平民现实生活;3.将民间舞改编搬上舞台,为性格舞模式的问世奠定了基础;4.芭蕾双人舞的程式化结构在这部作品中初步形成。 浪漫芭蕾 《仙女》 《仙女》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是芭蕾史上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处女作和早期代表作。编导:菲利普·塔里奥尼。1832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 该剧一反旧式舞剧大团圆、华丽终场惯例,以悲伤场景结束全剧。剧中,玛丽·塔里奥尼第一次将脚尖舞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仙女白纱裙和背上的翅膀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象征。 《吉赛尔》 《吉赛尔》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编导:科拉利、佩罗。由巴黎歌剧院于1841年6月首演。《吉赛尔》是芭蕾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悲剧代表作和中期代表作,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成就。这部作品第一幕中的“吉赛尔发疯”和第二幕中的“维丽斯女鬼”的舞蹈场面分别是“情节芭蕾”和早期“交响芭蕾”的范例。 《海盗》

体育舞蹈发展简史

体育舞蹈发展简史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舞蹈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情感,是一种人体文化。舞蹈艺术居艺术之首,它随着人类的社会演变和文化进程而发展。研究表明,各种舞蹈都起源于原始舞蹈,体育舞蹈也不例外。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原始舞蹈——公众舞——民间舞——宫廷舞——社交舞——新旧国际标准舞等发展阶段。体育舞蹈的前身就近来说是社交舞,也称交际舞、交谊舞。 就体育舞蹈的艺术本质而言,“脚下功夫”是一切舞技的基础,一旦地板上的运步练好了,再跳各种花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所说“学了50只步规范的花步,不如学好1只规范的舞步;学好了一只规范性的舞步,可以演化出500只花步”。 体育舞蹈是一种表演性、竞技性舞蹈。为什么观众喜欢看体育舞蹈?因为舞蹈是美的化身。体育舞蹈艺术的本质,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情感的结晶,生命的象征。体育舞蹈艺术的特征是以人体动作作为表情达意、体现生命意识的手段,前者是魂,后者是体,魂依附于体,体展现着魂。 舞蹈的基本属性包括人体动作的表情、节奏、构图三大要素。体育舞蹈是一种有音乐节奏的舞蹈运动。对于体育舞蹈艺术高层次的追求,不能停留在“舞步要踏在音乐节拍上""动作要与音乐相一致”,而要不断的探索节奏的本质,把握节奏性规律,做到“借助音乐伴舞,

并利用音乐为展现自身的舞姿服务”。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为一体的新型体育项目,他之所以能风靡世界、覆盖全球,比尤其独特的功能,除了教育性、锻炼性、竞技性、舞蹈的自娱性娱人性等特点之外,还可以将任何几种特点进行组合,从而显示出体育舞蹈的多功能特性。他是人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因此,体育舞蹈以他固有的娱乐和锻炼价值,载入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史册。其特点可归纳为:教育性、锻炼性、竞技性、社交性、国际性、自娱性、娱人性、群众性。 2010年12月26日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代表作品是和。 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 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的特点,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等等。 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和 。 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的统称均为“”。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着名代表作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 10、、的抒情性,是部分唐代舞蹈的特色。 11、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 12、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另外明代着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 1、百戏: “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

中外舞蹈史复习提纲

中外舞蹈xx复习提纲 第一章原始舞蹈 1 1973年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饰陶盆把中国舞蹈历史的发展追溯到了5300多年前。 2崖画上的舞蹈包含有: 图腾崇拜、祭祀礼仪、生殖崇拜、狩猎征战四方面的内容。 3传说中的舞蹈有 《xx》: 反映xx发明农具,教人耕作的乐舞。 《扶来》: 反映xx发明结网,教人捕鱼的乐舞。 《大韶》: 歌颂先帝舜的乐舞。孔子盛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 《xx干戚》: 在炎、黄二帝之间的争战中,炎帝的臣刑天在被砍去头颅的情形下,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手执干戚而挥舞。干是盾,戚是长把斧。“干戚舞”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舞蹈形式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 4原始舞蹈的特征: 强烈的功利目的、高度的生命情调、热烈的全民性、完全的娱神性。 5探索原始舞蹈的途径有:1)通过记载原始舞蹈传说的古文献;2)通过原始舞蹈的文物、岩画等;3)考察流传至今的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第二章xx奴隶制时代

1女乐的出现、发展和壮大及历史作用 夏、商时代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改变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状况。私有制产生,阶级开始分化。伴随整个社会发展而来的舞蹈,步入了随着个人权力日益增长而来的声色追求的娱乐范围——舞蹈进入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中,从事表演艺术的乐工人员,即女乐队伍开始发展并庞大起来。史籍记载,夏桀宫中女乐三万人之多,追求“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豪华奢侈乐舞场面。 这些女乐经过一定训练,具有一般人不能掌握的技术,她们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音乐舞蹈家。尽管在她们的创作和表演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在声色娱乐上的奢侈追求,但她们创造的精美乐舞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她们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2甲骨文中出现的乐舞人员“万”或“万人”的记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舞蹈的文字记载。 3奴隶制时代,被形容为: 那柔软的身肢,旋绕折缩,似可“入怀袖也”的舞蹈是《旋怀》。 第三章两周时期的舞蹈 1、xx体系的建立及社会功能是什么? 西周建立之初,为了巩固其统治,极力加强等级观念,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礼作乐,集中、整理、增删了前代各氏族具有代表性的乐舞,用于祭祀天地祖先,朝贺等大典。它以“礼”来区别等级贵贱,以“乐”来协调人际关系和情感。意在通过礼乐的并举,促使社会的外在规范最终化为人们内在心灵的愉快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情感力量,以致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导致群体和谐。它首开中国古代雅乐(舞)之先河,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西周制定的雅乐舞体系分歌颂那些杰出的氏族首领的《六舞》(或称《六代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及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小舞》(或称《六小舞》)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舞蹈 广义的舞蹈指的是凡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组织美化、具有节律的动态的人体文化现象,均可看做是舞蹈或亚舞蹈,它既可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兼有其他功能。狭义的舞蹈指的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生活、创造艺术形象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舞蹈是文化也是艺术,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行为之一,舞蹈是人类历史累积和演进的结果,它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层面,就像考古学中的“历史文化层”,今天的舞蹈是累积演进和层层叠加的结果,不同历史形态和功能的舞蹈产生于与之相应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并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沿着各自进化线路发展着,有的消失,有的并行发展,有的被改变;有的发展迅速,经过进化成为今天舞蹈艺术的主体;有的自然传衍,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变化缓慢,前者是今天的剧场舞蹈,而后者是舞蹈中最复杂和最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部分。 原始舞 广义地说,原始舞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舞蹈,它与原始社会人类的刀耕火种、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紧密相关,也同当时人类的宗教信念和七情六欲等精神需要密切相连。狭义地说,原始舞是对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后所跳舞蹈的总称,时间跨度大约在数百万年之前至公元前4000—5000年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入现代时期,全球范围内仍有某些地区的部落处在原始社会的状态之中,因而继续保持着原始舞的形态和功能。原始舞可谓原始人类“感觉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最直接、最本能、最鲜明、最形象的身体形式与综合表现。 民间舞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民间舞常以自娱性和仪式性为特征,并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 原生态民间舞 指完全土生土长,不曾受到任何外来经济、文化影响的民间舞。因此,在当代的大工业社会中,当乡村日益城市化,农业日趋工业化,人们以消除城乡差别为己任之时,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及其舞蹈可谓早已荡然无存,仅具有相对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 宗教舞

中外舞蹈史

一)中国舞蹈史 (1)原始舞蹈产生与发展的轨迹 1)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 2)生殖崇拜与“求偶舞” 3)反映征点生活的古武舞 4)原始祭祀舞 (2)夏商奴隶制时代舞蹈的发展 1)舞蹈步入表演艺术领域 2)祭祀舞的发展及甲骨文中的有关记录(3)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和变革 1)强化舞蹈的才华和政治作用 2)“礼崩乐坏”与民间舞兴盛 3)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4)儒家的乐舞理论 5)墨家的乐舞理论 (4)舞蹈艺术取得重大发展的汉代 1)“百戏”是流传量广的表演艺术形式 2)“女乐”的舞蹈活动 3)社节性舞蹈与即兴起舞 4)雅乐舞蹈的继承与创新 5)民族关系的发展与乐舞文化交流 6)技艺结合,注重舞情舞意的刻画

7)群舞的编排 8)舞具舞服的巧妙运用 9)著名舞及其艺术成就 10)乐舞理论与审美特征 (5)各族乐舞在纷呈交流中发展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1)《清商乐》的发展与演变 2)以舞相属“与即兴起舞 3)各族乐舞文化大交流及其深刻影响 4)舞蹈的技艺水平与审美特征 (6)辉煌唐舞 1)节日歌舞游乐 2)自舞成风 3)歌舞艺人在街头、广场、酒肆献舞 4)宗教祭祀舞蹈的艺术化与世俗化 5)舞蹈艺术的丰富多彩 6)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 (7)舞蹈艺术发展的转折期——辽、宋、西夏、金代的舞蹈 1)辽代舞蹈的兼容精神 2)辽承唐舞倡诸舞 3)辽代遗存的舞蹈形象 4)宋代——古代舞蹈发展的转折点 5)繁盛的民间歌舞

6)继承变革中的宫廷宴乐和歌舞大曲 7)纯舞渐衰时的优秀舞者 8)唐、宋舞乐传高丽 9)珍贵的德寿宫舞谱 10)金承辽舞融宋舞 11)西夏舞迹 (8)元、明、清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变异 1)元代的宫廷宴乐及其他表演性舞蹈2)明代宫廷乐舞和失堉载的舞论及拟古舞谱3)清代的宫廷宴乐和舞蹈家裕容龄 4)汉族民间舞 5)少数民族民间舞 6)戏曲舞蹈的发展 (二)外国舞蹈史 (1)芭蕾的起源 1)古代希腊的舞蹈 2)古代罗马的拟剧 3)中世纪杂耍者的技艺 (2)芭蕾的雏形 1)文艺复兴与芭蕾的形成 2)路易十四与宫廷芭蕾 3)皇家舞蹈院与皇家音乐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