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提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提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提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提纲

榆林市第十中学课堂六步教学导学提纲年级高一班级学生姓名

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

新闻

课时 1 责任教师

小组名称本节组长提纲完成情况

三维目标1.了解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作者自己心理感受细致地表现出来的方法。

3.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增强对遇难者的同情和对法西斯的痛恨。

本节学习重难点1.品味文中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

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本节学习

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

六步教学导学过程

教师主导∣提出问题(根据教学要点或重难点和教学思路等设定问题,问题的设

置应该注重诱导思维,启发探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一、字词积累

和煦()枯萎()废墟()雏菊()

呆滞()扼住()踉跄()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二、文本解读

1.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学习笔记

学生探求∣发现问题(学生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3. 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主体互动∣研究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以上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并深入探究。)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5.写作手法: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课堂整理∣解决问题(目标达成情况、学习得失小结、学习方法整理等。)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请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角度思考,写一段颁奖词?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根据本节教学要点设置练习题。)

一、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

二、完成《新新学案》

反思小结∣信息反馈(请同学们将本节学习研讨或学习得失等值得反思的内容记录于此,以资后学。)

奥斯维辛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型:新授授课人:雷苗2014.11.5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与一般新闻相比独特的叙述角度。 (2)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2)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会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难点:体会新闻中所灌注的作者的个人感情。 【教学方法】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M.罗森塔尔:生于1922年美国记者,曾获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1958年,《纽约时报》基和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津卡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多少记者来过了,昔日法西斯的屠宰场已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善良与罪恶的对立,以波澜的情感抒写了《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2、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于1958年8月,当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年,时间已经磨平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残酷地屠杀被占国人民的集中营还在警醒着世人,法西斯集中营的牢房、毒气室、鞭刑柱、焚尸炉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文便是作者A.M.罗森塔尔目睹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将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的强烈愤怒,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化传承与理解:牢记历史教训,培养学生远离战争,抵制暴力与罪恶,热爱和平的思想。 【学习重点】 1.分析作品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预习说明】 1、结合学案内容,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2、梳理文章结构,划出本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部分。 3、根据以往所学,小组讨论本文的独特之处。 【知识链接】 ⒈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⒉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⒊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学过程】 一、基础落实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凝重(nínɡ)纳粹(suì)焚尸(fén)雏菊怒放(chú) B.婆娑(suō)嬉笑(xǐ)撰写(zhuàn)明媚温暖(mèi) C.沼泽(zhǎo)凋谢(diāo)废墟(xū)步履蹒跚(lǚ) D.戕害(qiānɡ)窒息(zhì)祷告(dǎo)销声匿迹(lì) 2.下文横线处的句序已被打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①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

【奥斯维辛】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简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新闻作品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学会牢记历史的惨痛教训,珍爱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设计理念】提升学生思维的层次,使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认识到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激起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世间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它们或壮丽巍峨,或婀娜秀美,或充满风土人情,或洋溢人文气息……可是,有这么一个地方,被人们称为“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那么,它在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被称为“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呢?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当然,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 二、浏览文本 请找出本文中的导语、主体、结语。(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 导语(1-3段)主体(4-15段)结语(第16段) 三、整体感知 再读文本,回答问题: 1、作者在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都看到了哪些情景? 明确:牢房,毒气室,女监房,试验室,绞刑室,鞭刑柱,焚尸炉和纪念墙等建筑物。此外,还看到这里明媚温暖的阳光,婆娑起舞的白杨树,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追逐游戏的儿童。 2、作者参观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沉重而欣慰。当了解到奥斯维辛作为“杀人工厂”存在的那段历史时,你感到人性泯灭,你的心情不能不沉重起来;欣慰的是,现在的奥斯维辛有明媚温暖的阳光,有婆娑起舞的白杨,有和平、安宁的环境…… 四、探究文本 提示语: (西方)新闻写作有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要求,那就是“零度情感”,就是在新闻写作时,记者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正如“焦点访谈”中所说的: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我们也要知道有这么一类新闻,他会把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因素掺杂在作品当中,这类作品打破了“零度情感”的常规,反而会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此类作品的典范之作。 问题展示:请找出文中表现或流露作者主观感情的语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

精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 (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

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⑴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 ⑵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⑴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⑵文本细读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闻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通过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呢?下面,我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第41页,用30秒的时间浏览这则新闻,回答以下问题:1、奥斯维辛在哪里?布热金卡在哪

里?2、人们访问了哪些地方? 二、背景知识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三、课文赏析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讲课稿

短新闻两篇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3、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2、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3、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2、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1、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 2、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闻,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知道奥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概述。)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体)。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毒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得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死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初读感受 师:读过本文,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 虽然我们了解的程度不同,但我们的感受却是一样的:压抑、窒息、悲愤、沉痛… 三、写作背景介绍 1、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2、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3、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 4、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该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下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章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6、纳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子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 四,文本研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文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

奥斯维辛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授课人:张丽平 学习目标: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法西斯的残暴,反对战争,维护世界的正义与和平。 一、导入:青山不老人易老,岁月无情人有情。六十多年过去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在中国进行的惨无人道的细菌试验。而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份子,我们更加不能忘记,在德国法西斯种族灭绝的政策下,掩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下面的400多万冤魂。 二、课文研析 (一)前言:奥斯维辛,德国法西斯的集中营,60年前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杀人工厂”,今天它还在默默滴着血泪。男人、女人、老人、儿童,没人能逃脱魔爪,就算幸存下来的,也终日守着痛苦梦魇,无法自拔。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还有死难者的声声哀鸣和仓库里的遗物,还在诉说着集中营的惨绝人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和美国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以参观者的身份,悄悄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老师就是大家的解说员,让我们一起去见证那段可怕的历史。(二)奥斯维辛之旅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5秒钟之后睁开。 解说:(边放图片边解说)这是一次悲伤之旅。列车已经缓缓驶入奥斯维辛,今天的我们是参观者。然而,60多年前,这却是一辆开往死亡的列车。放眼望去,集中营的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电网,壁垒森森,令人毛骨悚然。可是,即将进入集中营大门,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先抽学生再问问题)(1)这两段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极为深刻的词语? (2)怎么理解“最可怕”? 明确:在奥斯维辛大门,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怎么样景象?——“绿草如茵,阳光明媚,孩子在追逐游戏。”一派祥和和安宁。 可是,在作者眼里,这里应该是怎样的景象?——“不该有阳光……百花凋谢的地方”为什么?——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总结:人间地狱就该是灰暗的,不见天日的。可是,当现实的祥和与安宁与人间地狱搭配在一起时,无法不令人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 (3)深入思考:除了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人感到可怕之外,为什么今天的集中营就不该是一幅安宁祥和的景象? 明确:因为,这样会让人们被现实的美好蒙蔽,从而忘记了曾经残酷的历史。作者在警醒世人,不要忘记历史。 在这片祥和中,我们来到了大门前。伫立门前,斑驳破旧的大门上写着:“劳动使人自由”。可是,只有上帝才知道,在奥斯维辛,只有死亡,没有自由。踏着沉重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曾经的人间地狱。风在耳边呼啸,我们似乎听到了死难者的声声哀鸣。然而,事实上,今天的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死难者的喊叫了。有的只是参观者对死难者们无声的敬意和哀悼。 2、请同学们朗读第7.8自然段。回答老师问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3级中文一班梁渝【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新闻写作,这篇新闻稿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整篇新闻稿突破了以往新闻写作所采用的零度语言,在语言风格上更具有文学色彩。本文运用对比,侧面描写等诸多表现手法,一方面表现出纳粹杀人无数的残酷罪行,一方面又暗示和平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希望仍然会笼罩在世界上空,人们的生活将幸福美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寻找作者在文章中交代的有效信息。观看图片,身临其境地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氛围。分析文章中侧面描写的句子,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深刻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感受战争的残酷,树立崇尚和平维护和平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法西斯的罪恶。 分析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感悟作者对和平的歌颂和对战争的控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图文情景创设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通读课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秒) 有这样一个地方,叫做布热津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暖和,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四周的草地上,儿童在追逐游戏。但这里曾是最恐怖的杀人工厂,见证者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作者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 二、整体感知(一分钟) 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都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哪些地方? 点拨: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和绞刑室。 三、品语言、悟情感(三分半) 思考,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分析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深刻体会生命的价值。) 接下来,大家抬头看着课件,我当大家的导游,带你们去看一看这四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列列火车把囚徒们从这道门中运送进去,从这一刻起,人便不再是人,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沿河第二中学谯莉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新闻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把握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新闻写作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正视历史,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不要忘记历史,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2.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学会新闻写作。 三、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1课时 2、教学策略:图文情景创设法导学法强调对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见证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和文字,烘托气氛,让学生先动情,为课文讲解奠定感情基调,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课题与作者 1、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他被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他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本文则在1960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 2、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高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整体感知——动情 以带问默读的方式进行整体感知。 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记者为什么还要去报道,这个题目取得好不好? ①“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奥斯维辛集中营教学设计

《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罪行,了解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德国法西斯的残酷罪行。通过材料解读,理解德国法西斯为何要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民族平等、珍惜和平意识;培养热爱祖国,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犯下的罪恶。 难点:奥斯威辛集中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警示作用。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幻灯片出示“布满电网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师: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图片的解说词是“这座用石头砌成的建筑物是奥斯威辛一号集中营,周围布满了带电的铁丝网,牌子上写着:‘危险!高压!’但当时确有许多被逼得发疯的囚犯成批的扑向这些铁丝网而自杀身亡。”这一切都说明集中营里的犹太人难以忍受集中营里的非人待遇 设问:集中营里到底有哪些残忍恐怖的事呢?德国法西斯又为何要如此残忍地迫害、灭绝犹太人呢? 【新课教学】 (一)罪恶篇 奥斯维辛集中营承载着二战中一段惨绝人寰的沉痛历史,因此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人们来次参观,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一些照片来参观一下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 1.集中营概况 (1)建立时间:1940年4月开始建造,6月投入使用;地点:波兰。 幻灯片展示《鸟瞰集中营》照片

设问:纳粹为何在这里建立集中营? 学生观察图片,得出结论: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师:死亡之路通往死亡工厂,当年就是沿着这条铁路,无数个无辜平民被运往这里。 幻灯片展示:“奥斯威辛集中营”分布图和“奥斯威辛集中营内牢房、囚室”格局图等图片,使学生了解集中营的布局和犹太人在集中营里的条件十分艰苦。(2)布局: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1号营,主要是行政区;2号营是灭绝营;3号营是监禁营和劳役营 2.集中营里的罪恶 幻灯片展示:关于“最后解决”方案的具体运作办法的材料 “必须加快步伐,把他们迁移到东方去──主要是波兰……这些被迁居的犹太人,可以作为劳动力使用。把有劳动力的犹太人按性别分开,编队送到波兰等地去筑路。许多人在这样的劳动中肯定会受到自然淘汰。剩下能活下来的人,可能是犹太人东山再起的祸根,必须受到相应的处理。” 设问:问题一:“‘最后解决’方案主张分几步怎样处理犹太人?” 问题二:“‘最后解决’方案的实质是什么?” 通过材料阅读,使学生了解“最后解决”方案包含了把犹太人进行迁徙、监禁、奴役和灭绝等几个步骤,认识“最后解决”方案的实质是对犹太人实施最终的种族灭绝。 在“最后解决”方案的指导下,奥斯威辛集中营对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虐待和屠杀。 幻灯片逐步展示历史图片并配合一些文字描述,学生观察图片概括纳粹党卫军在集中营里犯下的滔天罪行。教师讲解时注意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一个悲情氛围,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集中营里的罪恶: 1.奴役; 2.监禁; 3.灭绝 4.掠夺 5.人体实验 (二)根源篇 设问:为什么纳粹德国要如此地残忍地对待犹太人呢? 幻灯片展示材料: 材料一:希特勒:“耶稣不是犹太人,犹太人是出卖耶稣的那个犹大的后裔,因而犹太人是一个罪恶的民族”——《犹太文化精神》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一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客观的事实主观的印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 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 一、精巧的结构 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二、精彩的细节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几方面概括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一、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导语: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1~3)。 三、背景:引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4~6)。 四、主体:随参观者脚步而行(7~15)。 五、结语: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6)。 2、这篇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本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新的事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3、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还要去报道?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4、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四、精读课文 1、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不协调的事物叠合在一起。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2、文章开头写“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结构上:首尾呼应,显得文章首尾连贯,浑然一体。 (2).写法上:以乐景衬哀情。 (3). 内容上:突出文章主题,表达出了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4.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教案 开课学校:龙岩八中 开课教师:段慧慧 开课班级:高一(1)班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 【教学难点】 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教学设想】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受 1、展示银幕再现的历史。结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用一个词来形容罗森塔尔笔下的奥斯维辛给你带来的感觉。并且从文中找到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说这个词。(“恐怖”“讽刺”“噩梦”“挣扎”等) 2、那么文中的参观者又有何感觉呢? 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浑身发抖——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沉思——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里有不忍,有愤恨,有震惊,有惊惧。 二、探究细节 1、那么作者有没有更不一样的感觉呢?作者是通过什么来传递出这种特别的感触?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出示图片——集中营的大门上有三个词,组合起来就是:“劳动使人自由”。)看了这一细节你会有什么感觉? 2、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讨论,找出文中细节,思考它们所引发出来的思想。 ①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哪一个词表示了作者的惊讶? 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②“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③文章中“参观着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为什么? 这就是灾难岁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消亡,更是尊严的绝望。为什么会“羞红了脸”?因为尊严受到冲撞。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 案详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新闻写作,这篇新闻稿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整篇新闻稿突破了以往新闻写作所采用的零度语言,在语言风格上更具有文学色彩。本文运用对比,侧面描写等诸多表现手法,一方面表现出纳粹杀人无数的残酷罪行,一方面又暗示和平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希望仍然会笼罩在世界上空,人们的生活将幸福美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寻找作者在文章中交代的有效信息。观看图片,身临其境地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氛围。分析文章中侧面描写的句子,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深刻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感受战争的残酷,树立崇尚和平维护和平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法西斯的罪恶。 分析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感悟作者对和平的歌颂和对战争的控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图文情景创设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通读课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秒) 有这样一个地方,叫做布热津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暖和,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四周的草地上,儿童在追逐游戏。但这里曾是最恐怖的杀人工厂,见证者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作者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 二、整体感知(一分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然如此漂亮,这节课不仅是本次听课活动中最精彩的一节课,也是近年来难得的好课。后来,我到网上查王老师的获奖情况,发现她曾获得深圳市语文优质课第一名,广东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中南六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在一定程度上,王老师这节课代表了深圳的水平。我自叹弗如,并从中学习很多。 上课流程如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特殊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题目很有意思。本来是新闻,却说没有新闻……罗森塔尔说没有新闻,一经刊载,却吸引很多人眼球,各大报刊转载,最后获得了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原因何在?原因有很多,但这个标题功不可没,它吸引我们的眼球。这篇文章写作不合常 理。大家预习文章,文章中不合常理的地方有很多。要求同学们找出这篇文章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 【多么巧妙的一个切入点啊。由题目导入,引出“不合情理”,这是适合本文本课,亦成为全课的总纲。妙!】

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有感

罪恶的源头是信仰 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有感读这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觉得文章的艺术构思很简单,就是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从观览的角度,向世人展现了各种纳粹屠夫们的杀人恶行,不,准确来说是杀人手法!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除了对遇害者的同情,对纳粹党们的憎恨外,有些穿越灵魂,来自思想深处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 有些人,比如和尚,不杀生! 有些人,比如普通百姓,少量杀生—逢年过节杀鸡宰羊 有些人,比如刑警,适当杀生—比如在执行死刑 有些人,比如杀人犯,意外杀生—无论是否有预谋 但绝对服从希特勒的的那些纳粹卫兵,这其中甚至有医生、科学家、工人、作为帮凶,如此大规模有计划的杀人,准确来讲是屠杀,表面上来看,卫兵们只是服从领袖的命令,但更深处的那些原因,值得我们去探讨。 世人多以为希特勒是因为种族歧视而大量杀生。从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们提出的“杀尽犹太人,使波兰人绝种,把吉普赛人完全消灭”的口号也能看出来!这其中兴许也有一些战争需要的因素在里面!所以他们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来实现他们的目标!这其中有“强盗”来掠夺以犹太人为主的各个种族的财物,财物甚至包含、女人的头发、

金牙齿,有“工人”来给各种各样的财物进行分类,如:衣服,鞋子,手表,配饰品等等,有科学家用活人做实验,如:舒曼博士是专门从事不生育的实验,他靠着管理照射X光的强度和照射的时间,把高强度的X光集中在女人的卵巢上,在这手术之后许多人吐的厉害,死去的也有不少,还割下这些人的部分性器官。有“医生”挑选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人然后进行屠杀,制造所谓的“艺术品”,如:纳粹“医生”们建立“病理学部”,活剥刺花的人皮做为展览的珍品,这些人似乎不是医生,而是艺术家!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有着各种各样职业的人,来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屠杀活动!也许你会问,他们没有人的感情么?怎么会对同类下如此重的杀手? 我们从世人的角度来分析下! 普通人也许逢年过节会杀鸡宰羊,我们将这些动物看做是食物,所以,我们在杀鸡宰羊时心理上也许会觉得有点不舒服,但我们还是能下得去手的,当然,胆小的女性除外。 杀人犯杀人,有些是意外杀人,就是说不是故意的,因为一些意外而杀了人,有些是故意杀人,因为一些矛盾,有预谋的杀人,或受情绪左右,一时冲动而杀了人! 诸如狱警、法官之类的行政人员“杀人”,他们所杀的大多都是罪大恶极之人,不得不杀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是冤杀,但这样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