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间故事传说 (5000字)

民间故事传说 (5000字)

民间故事传说:迪庆州有着神奇而深厚的民间文学的土壤,折射着藏族等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神话、故事、传说作为远古的、神圣的对人类本身、对自然万物的诠释,在今人看来更意味深长。藏族民间有歌体形式和散文体形式淬的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人类再生神话,有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及各类英雄神话和各类降妖伏魔神话,还有来源于经典的和民间的解释自然万物的神话。

迪庆境内各民族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各民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有动物故

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蕴含着各民族的智慧与朴素的人生观。民间歌舞歌谣:迪庆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千人以上的民族就有9个。在迪庆这个“歌的海洋,舞的故乡”里,各民族的歌舞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有藏族的锅庄舞、弦子舞、情舞、热巴舞,傈僳族的阿迟目刮瓦克、瓦克克、阿朴比克,纳西族的东巴舞、阿里利、满达,彝族的跳乐、打歌,普米族的对歌比赛??。每当雪山披上银衫,草原穿上了月光织成的纱良,山寨燃起彤红明亮的篝火,随着弦子的声音或嘹亮的歌声,人们汇集拢来,尽情歌舞,这里便成了歌舞的海洋。迪庆各民族世代蕴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往往就体现在世代蕴育、常盛不衷的民间歌舞歌谣中。特别是藏族,在俯娱乐时要歌舞助兴,在人生礼仪中以歌舞贯穿,在劳动生产中以歌相伴,在山野原野中也常常绰吭高歌,年轻人谈情说爱更离不开歌。

民间工艺美术:迪庆各民间对工艺与美术情有独钟,在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民居中,可要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所表现的多为佛教内容,宗教色彩浓厚。有佛像、菩萨像、宗教人物像、说法图、寺庙图、佛经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还有各种雕塑、唐卡画、酥油花、东巴画、地毯、土陶等。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充分表现了迪庆各民族对生活的热爱

有这样一首古老的藏族诗歌,叫《情人般的木碗》。诗只有两句——“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

藏民酷爱饮茶,也酷爱饮茶的茶具——木碗。茶碗有瓷碗“噶玉”、银碗“俄泼”、玉碗“央池”、木碗“辛泼”之说。最好的木碗是“察牙”和“纳抛”,香格里拉尼西乡出产的木碗就叫“察牙”,其色如琥珀,经久耐用。

产木碗的尼西上桥头村,离香格里拉县城约40公里,再往下走18公里就到了奔子栏。上桥头村有一座“红军桥”,这里又是巴拉格宗峡谷的出口,硕曲河从里面狂啸而出,冲向一山之隔的金沙江。我们拜访的鲁茸卓玛家就在桥墩旁边,她家是做木碗的世家,过去茶马古道的马帮将奔子栏一带的木碗运往昌都销售,马帮的驮子里就有她家做的碗。

走进鲁茸家,客厅的木架上一溜放着盛酥油茶的玻璃杯,vcd机里正播放南斯拉夫的老电影《桥》。二楼的经堂外面挂着一位老匠人的大幅照片,据说这曾是某著名杂志的封面。

二楼狭窄的楼道里,鲁茸卓玛正在用一把牦牛尾巴毛制成的小刷子,给做好的木碗上漆。片刻工夫,木碗已从纯白色变成淡黄色,又变成深棕色。这神奇的土漆,其原料从维西县买来,经过本家秘方加工制成,能让木器几十年光亮如新。

卓玛说,“父子不共碗,母女不共碗,兄弟不共碗”是藏民的规矩。人到哪里,碗到哪里,人在碗在,形影不离。人死之后,还用木碗盛满茶酒供在遗体面前。“甚至男女所用木碗的样式都有所不同”,卓玛拿出一对木碗说:“看,这一只是男的,这一只是女的。”仔细看去,男式木碗碗口大且外开,碗身低;女式木碗则正好相反,开口含蓄,碗身纤细??它们颇像一对要好的恋人呢!

在许多国家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旅游手册中,在谈到香格里拉的民间艺术时,都会出现孙诺七林的名字。孙诺七林有许多出国的机会,他的作品多次被运至国外展出,主办方都热情邀请他去,他说什么都不出门。一次一个日本艺术家为表示诚意在他家等了他一个月,他还是笑眯眯地对人家说:“我就不去了,你再多玩几天嘛。”孙诺七林很少出门,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昆明,那是1999年6月去领“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的牌牌。他只去了三天,除掉路上花去的两天,在昆明只呆了一天。平常孙诺七林至多在节日去离汤堆村50公里的奔子栏乡看看亲戚,其它就哪儿都不去了。

告别了孙诺七林,我们去寻找尼西的另外一件特产:木碗。谁知这短暂的探访,竟与一首浪漫的古诗歌有关。

迪庆民间工艺文化博大精深,工艺技术精湛高超,民间工艺品多如繁星,种类齐全。毛纺织品有地毡、披风、氆氇、邦锦等;绘画有唐卡、吉祥八宝、壁画、东巴画等;金银制品制作精美,历史悠久。糌粑盒、木碗、弩弓等独具特色,无不充分显现出迪庆各民族的睿智和灵秀。

制陶在迪庆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香格里拉县尼西就有土陶制作。土陶选料精细、做工精美、陶器品种众多,常见的有茶罐、茶壶、火锅、火盆、酒具等。尼西土陶畅销藏区,深受顾客喜爱。

藏族人喝茶,一般爱用木碗。按藏族传统,一般使用得最多的餐具也是木碗。

在西藏,无论是有钱人也好,穷人也罢,喝茶都用木碗。即使有玉碗和瓷碗,藏民仍垂青于木碗。在家用它,出门也带着,形影不离,浪迹天涯的旅人的怀里都揣着个木碗,人在碗在,碗不离人。这种对木碗的喜好,从一首藏民歌中便可见知:

丢也丢不下,

带也带不走,

情人要是木碗该多好,

揣在怀里头。

将木碗与情人等同,可见藏民揣碗的习俗。出门都揣着木碗,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方便,而是社会习俗使然。

木碗除了有不易破裂,不烫嘴、不变味,喝茶香的特点外,杂木碗还有防毒的作用。木碗价廉物美,平民百姓承受的起,木碗光滑、细致、美观、携带方便,更重要的原因和藏民不共碗的习俗有关。

对怎么用木碗,藏族很有讲究。小小一个木碗,在家有在家的用法,出门有出门的讲究。木碗虽小,内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

藏家人客厅的藏式茶几上总是摆放着一大一小两只木碗,大的是父亲的,小的是母亲的。关于父母之碗大小之别。一般说法有二: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一般都认为这是为了尊重父亲,父亲的地位高于母亲。或许这种说法源于西藏历史。旧西藏地方政府的法典规定:“人有上、中、下三等,每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级。”这样藏人就被划为三等九级。即使偶有一对夫妇串门到别人家,主人招待客人的茶碗,女士的定比男士的小,反之,则被视为失礼。平日,父母的木碗总是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地摆放在碗橱里,用时取出,用后放回,各用其碗,井然有序。有“夫妻不共碗,父子不共碗,母女不共碗,兄弟不共碗”之说。若有哪位少不更事的孩子,一进门端起父亲的碗便喝,就会遭到母亲的责备:“你这样,以后不会交好运的。”

夫妻情分也体现在木碗上,若遇丈夫出远门,妻子送丈夫上路以后,回家喝茶时,先将丈夫之碗添满,然后给自己添。喝罢茶后,将丈夫碗中之茶往干净处泼了,把碗收拾干净放好。待远行人归来时,盛满热茶,双手奉上,为其洗尘。

孩子们长大以后另立门户,各过各的日子,回家看望父母时,仍用自己以前的木碗。所不同的是,儿子和儿媳一同前往时,儿子仍用他以前的木碗,儿媳则没有,给她的碗是临时用的,同儿媳一样,女婿上岳父母家也没有他的专用木碗,若是上门入赘的女婿,则另当别论,因为他是未来的一家之主,不能没有专用木碗。

人故世后,家人在他生前用过的木碗里盛满酥油茶,供在遗体面前。天葬后“一七”这天,家人亲朋等与天葬师一起到河边举行送亡人灵魂平安的仪式。他们将亡人生前用过的木碗放在面前,添满茶,表示给他送行。最后把这个木碗里的茶泼了,收拾干净后送给天葬师,从此,这个碗就归天葬师所有了。这是丧葬习俗中的一种规矩:每葬一个亡者,他的碗必须归天葬师,不得有违。如若家人欲留下亡人生前所用的木碗做纪念,必须花钱从天葬师的手里赎回。

如果木碗的碗边出现裂口,藏民视为不吉,忌讳一大清早用裂口碗喝茶,裂口碗也不能用于待客。一定要换一个新的才行。如无意中遇上此种情况,讲究的人则一天不出门,以躲灾祸。

同样一只木碗,因家境的不同,又大有讲究。一般人家,每个家庭成员拥有一个木碗就不错了,而家境好的人家,木碗还配有银盖和碗托。银碗盖成塔形,雕银嵌金,顶端一颗红玛瑙为手柄。银盖上镌刻着吉祥图案。更甚者,木碗通体镶银雕花,碗腰处只留有指宽的部分,让你明白碗胎是木质的。其上为碗盖,下为碗托,均为银质。

碗托尤为别致,成盛开的八瓣莲花状,每瓣上有一幅吉祥图案,八瓣合成传统的八祥

瑞图案,美仑美奂。

藏民还多用皮质碗套,方便携带。

僧人喇嘛也用木碗。其木碗造型各异,熟悉寺院生活的人,竟能从碗的造型上看出碗的主人所属的寺院,木碗已成为寺院的标志。僧人中的铁棒喇嘛的木碗既不揣怀里,也不装在碗套里,而总是拿在手上的,像玩具般在两手间跳来跳去,令人眼花缭乱。每到宗教法会上,铁棒喇嘛持棒维持秩序,木碗已具有权力的象征,直往那些不守秩序的人的头上敲去,受罚之人不敢不服。

往日西藏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随身携带的木碗,是装在碗套里。俗官挂在腰边,既是一种装饰,又是官阶大小的标志。俗官挂在腰边的这种餐具叫“贾赤布雪”。“贾赤”是汉式小刀,“布雪”是装在缎制碗套里的木碗。每逢各种聚餐的场合,贵族们都毫不犹豫地拔出小刀切割大块的牦牛肉和绵羊肉,掏出木碗啜饮酥油茶或喝碎肉“土巴”。喝过茶,四品以上的官员还能得到一勺酥油红糖人参果米饭,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它装进木碗,再以绸布包裹严实,带回家当。

藏族木碗的种类很多,有大碗、小碗、盖碗、套碗、木钵等多种。,用途广泛:有抓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的小碗,还有储存物品的盖碗。

木碗一般选质地坚硬的桦木、杂木的树干、树节或树疙瘩做原料雕琢而成,质地结实,不易破裂,花纹细腻,较为美观。

木碗的制作过程有五:选材、风干、制坯、细磨、上色。

制作木碗非易事:

一,上山选材,以节大、疙瘩多的树为佳;

二,是风干,造出的树节、树段须风干10天左右,以免制成后破裂;

三,是制坯;

四,细磨。这道工序要求精工细作,做到四周厚薄匀称,划线准确,碗底平稳;五,上色。一般用西藏山区一种加鱼草挤汁涂抹碗壁内外,成为桔黄色,使木碗美观、色鲜。

木碗的来源,一是西藏地区自己产,还有是云南迪庆产的,通过市场上交换或购买而得。

西藏地区,如林芝地区的朗县、察隅,山南地区的加查、隆子、错那,阿里地区的噶尔等地均产木碗。其中尤以错那生产的“察牙”木碗和噶尔生产的“堆旭”木碗最负盛名。这些地方的木碗原料选择树根或树瘤,车制而成。选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使好木碗的花纹各异,或磷火纹,或猪鬃纹,或猫头鹰眼纹,这些木碗都很名贵,与普通木碗之间的价格也很悬殊,一个上等木碗价值10头牦牛,一般人家是不敢问津的,但也尽量想方设法弄个像样的,以慰平生。人们对一个好木碗就像对情人般迷恋。有时把心上人比做木碗,欲揣进怀里一同浪迹天涯。

木碗本为平常物,进入社会生活以后,便打上了社会生活的烙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交通条件的便利,以及文化观念的改变,揣碗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从我们的生活中逐渐远去。但它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将会长久地留存

尼西汤堆村位于香格里拉县西北部,介于北纬27度51秒—28度51秒,东经99度21秒—99度37秒之间,海拔2960米,距县城33公里。汤堆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带,粮食作物以青稞、小麦、包谷、洋芋为主。全村总人口140余户,700多人,均为藏族,其中有22户家庭制作黑陶,生产陶器时间大多是在农闲时进行。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德钦永芝、纳古、石底,香格里拉县尼西、幸福、奔东等地发掘300余座石棺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黑陶随葬品。其中出土器物的典型器大鉴耳陶罐,与尼西汤堆现今烧制的黑陶罐无论是从制作工艺、器型、质地等都具有众多的相似处,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迪庆的土著先民就已经熟练掌握黑陶制作烧造技艺。

尼西乡汤堆村黑陶工艺不仅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而且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近年来,在香格里拉知名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迪庆,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尼西乡成立了“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独克宗古城和汤堆村德维路开设了10余家黑陶销售网点,使产品远销国内外。

尼西黑陶制作程序编辑本段回目录

尼西乡汤堆村藏族黑陶制器使用黏性大,可塑性强的陶土,制作黑陶用三种材料混合而成:一种是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一种是白色黏土;一种是红色黏土。汤堆村藏族黑陶制作工具极其原始简单,只有七八件木拍、木刮、木垫、木榔头之类的木器。

尼西乡黑陶制作工具全为木制,看似简单,实则有完备的一系列工具,林林总总,大小共有50余件之多。制作流程主要分为:

1、采土——主要采集白黏土和红黏土两种。

2、晒土——把采好的红土与白土分别装袋,按比例混合后晒晾。

3、舂土——用陶棰“腊土”敲击土块,使之细碎。

4、筛土——敲碎土块后,用筛子筛出细泥后装袋。

5、和土——从袋中倒出羼好的沙子泥,堆成圆堆状,往沙堆倒入水后,迅速用双手搅拌沙堆,取搅拌好的沙泥揉搓成圆状陶土,用塑料布裹好备用

6、制坯——从火塘取炭火至作坊区,摆放好火盆,作为一天的烘烤。取出一天需要的土块量,敲好一天需要的瓷片量。用铁圈把操作台板上残留的黏土刮削干净,然后制成需要的陶泥坯并再作阴干处理。

7、烧陶——以两根木柴并排放为一组,依次摆放大小陶器于底架上,再把木柴直立插入柴堆空隙及外围,形成一个火焰状,木柴堆架中间留出气孔,再备锯木灰一堆,先堆在柴堆附近。在堆放的木柴、陶器四周均匀摆放一圈易燃的栗树枝叶,准备完成后以刨花引火,点燃柴堆边缘,火势由外及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不断在柴堆周围添加苹果枝、栗树枝以助燃烧,并不断用长木棍戳火堆以透气,待木柴燃尽则陶器就烧好了,燃烧时间大约20分钟。

8、埋陶——柴堆燃尽,则手握长棍戳挑被烧制过的陶器迅速至旁边堆放的锯木灰上,用铁锄帮助埋于锯木灰当中,陶器颜色随即变黑。埋陶器具10分钟后,以木棍扒开灰堆,再把埋烧的陶器一一翻身,然后继续埋放,如此,翻埋工作完成。在埋陶过程中要以长木棍不断戳灰堆以透气。

9、起陶——埋陶15分钟后,把埋在灰堆里的陶器一一挑出,摆放地上冷却约5分钟后,迅速用松叶蘸滚烫的酸奶渣水或米汤水在烧埋好的陶器内壁刷一圈,以防渗漏。

10、打磨,把烧制好的陶器用毡布认真打磨后,放进专门房间摆放好,然后待售。制作陶坯均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技术要求较高。首先取来揉拌均匀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条状后置于基座上,再根据所需的器物用手捏制成大体轮廓,紧按着磨光内外器壁和沿口,镶嵌白瓷片,点饰动物和几何纹图案,然后进行高温烧制处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一件精美的黑陶制品就产生了出来。

汤堆村藏族黑陶手工艺产品,根据不同的用途有40多种,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两大类,在藏区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一应俱全,并融使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体现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香格里拉,尼西土陶是如今卖得最畅销的特产之一。这种黑色的土陶所用主要原料是当地独有的一种红土,制作时还要与另一种也是当地特有的黏性白土混合。尼西黑陶无需窑烧,也不用抛光,特点是胚质细腻,坚硬光亮,实用耐用,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紫、靛、银等色泽,有“黑如漆,亮如镜”的美誉,同时兼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堪称土陶家族中的黑色经典,从而成为中外游客和收藏界争相购买、收藏的陶中珍品。

汤堆是香格里拉县尼西乡的一个藏族自然村,离县城只有30余公里。这个村子自古就以黑陶远近闻名,如今更是靠制陶名扬四方,发家致富。孙诺七林是村里的制陶高手,这位从11岁就开始学习制陶手艺的花甲老人现在几乎把全村人都教会了,据说村里162户中现在已有98个村民掌握了这门技术。孙诺七林毫不保留地传帮带不仅使尼西黑陶大大提高了产量,延伸和拓展了品牌知名度,也牢牢抓住了商机。由于制作逐渐规模化,品类从过去的

一、二十种增加到了百余种,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也结合得更加完美了。

出自黑陶的美味:千百年来越吃越香

过去曾经有人认为尼西黑陶的历史至多不过一千多年,但几年前考古专家在尼西附近的开香村发掘出了距今三千多年的陪葬黑陶制品。自古以来,无论普通藏民还是土司贵族,都爱用这种黑黑的天生透着油气亮光的土陶器皿,毗邻地区的少数民族家中也同样少不了一两件通过茶盐交换得来的尼西黑陶罐,主要用途都一样——煨茶、熬汤、煮肉,因为用这种黑陶罐做出了的食物除了味好,还养人。科学研究也证明,尼西黑陶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铝等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用它煮食物容易保留自然成分,常年使用可起

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黑陶、木碗、土鸡和绒巴椒素有尼西“四宝”之称。在尼西,用黑陶炖本地土鸡,用木碗喝土鸡汤,佐以辣气冲天的土产绒巴椒,用黑陶酒具喝家酿青稞酒,不仅是一次特殊的美食经历,也是一种充满藏文化气息、乡土之味绵长的美好享受。

近年来,尼西的黑陶经销店和黑陶土锅鸡特色饮食店生意特别红火,四方山野派吃家慕名而往,或径自入村寻户租吃租住,或一住几天赏黑陶吃土鸡,绝不怕落下什么贪吃的笑话。可以说,千百年来尼西藏家人从黑陶里吃出了美味,吃出了健壮的身体,而今又从做黑陶卖黑陶中尝到了甜头,真是“一千年,一百年,越吃越香千百年”啊。

制陶大师的心愿:传好技艺,创好品牌,多出精品

孙诺七林已经说不清制陶手艺在尼西传了多少代,只记得祖父就是一位会制陶的手艺人,如今他把手艺又传给了儿子洛桑和村里的下一代。在尼西,过去有“制陶不富贵,富贵不制陶”的古训,据说是因为制陶费时费劳力,投入的成本太大,所以专业从事制陶的艺人一直很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尼西黑陶和孙诺七林引起业界注意,游客们也对这种外表朴拙宁静,制作精细巧妙、彻身乌亮的“土特产”发生了浓厚兴趣,竟然出现空前销量,由此带动了尼西汤堆村制陶产业的蓬勃兴起,也使孙诺七林焕发出从未有过的传授制陶手艺的热情。1999年,孙诺七林被云南省文化部门收入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名单,并荣获“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中国国家博物馆给他的三件陶艺作品“黑陶火盆”、“酥油茶壶”、“凤仪茶罐”颁发了收藏证书,先后创作的其他黑陶精品也在相关展会中频繁亮相、获奖。2008年,孙诺七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孙诺七林不仅手艺精湛,而且喜欢琢磨,什么藏八宝、麒麟头火盆、龙凤火锅、茶壶、鸽型酒具、小茶杯、cd盒、笔筒、花瓶等等这些既有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又有鲜明的现代时尚文化个性的作品,都出自他的双手,据说在陶体上镶嵌白色瓷片增加艺术效果的做法,也是他的独创呢。

传统的尼西黑陶以实用为主,品种不多,其貌不扬,难以引人瞩目,也难以进入市场,经过孙诺七林等新一代尼西艺人创新改观的黑陶,除了保持传统的优良品质外,还增添了民族艺术的直观性。

异香发一枝:土陶家族中的黑色经典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香格里拉,尼西土陶是如今卖得最畅销的特产之一。这种黑色的土陶所用主要原料是

当地独有的一种红土,制作时还要与另一种也是当地特有的黏性白土混合。尼西黑陶无需窑烧,也不用抛光,特点是胚质细腻,坚硬光亮,实用耐用,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紫、靛、银等色泽,有“黑如漆,亮如镜”的美誉,同时兼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堪称土陶家族中的黑色经典,从而成为中外游客和收藏界争相购买、收藏的陶中珍品。

汤堆是香格里拉县尼西乡的一个藏族自然村,离县城只有30余公里。这个村子自古就以黑陶远近闻名,如今更是靠制陶名扬四方,发家致富。孙诺七林是村里的制陶高手,这位从11岁就开始学习制陶手艺的花甲老人现在几乎把全村人都教会了,据说村里162户中现在已有98个村民掌握了这门技术。孙诺七林毫不保留地传帮带不仅使尼西黑陶大大提高了产量,延伸和拓展了品牌知名度,也牢牢抓住了商机。由于制作逐渐规模化,品类从过去的

一、二十种增加到了百余种,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也结合得更加完美了。

出自黑陶的美味:千百年来越吃越香编辑本段回目录

过去曾经有人认为尼西黑陶的历史至多不过一千多年,但几年前考古专家在尼西附近的开香村发掘出了距今三千多年的陪葬黑陶制品。自古以来,无论普通藏民还是土司贵族,都爱用这种黑黑的天生透着油气亮光的土陶器皿,毗邻地区的少数民族家中也同样少不了一两件通过茶盐交换得来的尼西黑陶罐,主要用途都一样——煨茶、熬汤、煮肉,因为用这种黑陶罐做出了的食物除了味好,还养人。科学研究也证明,尼西黑陶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铝等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用它煮食物容易保留自然成分,常年使用可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黑陶、木碗、土鸡和绒巴椒素有尼西“四宝”之称。在尼西,用黑陶炖本地土鸡,用木碗喝土鸡汤,佐以辣气冲天的土产绒巴椒,用黑陶酒具喝家酿青稞酒,不仅是一次特殊的美食经历,也是一种充满藏文化气息、乡土之味绵长的美好享受。

近年来,尼西的黑陶经销店和黑陶土锅鸡特色饮食店生意特别红火,四方山野派吃家慕名而往,或径自入村寻户租吃租住,或一住几天赏黑陶吃土鸡,绝不怕落下什么贪吃的笑话。可以说,千百年来尼西藏家人从黑陶里吃出了美味,吃出了健壮的身体,而今又从做黑陶卖黑陶中尝到了甜头,真是“一千年,一百年,越吃越香千百年”啊。

制陶大师的心愿:传好技艺,创好品牌,多出精品

孙诺七林已经说不清制陶手艺在尼西传了多少代,只记得祖父就是一位会制陶的手艺人,如今他把手艺又传给了儿子洛桑和村里的下一代。在尼西,过去有“制陶不富贵,富贵不制陶”的古训,据说是因为制陶费时费劳力,投入的成本太大,所以专业从事制陶的艺人一直很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尼西黑陶和孙诺七林引起业界注意,游客们也对这种外表朴拙宁静,制作精细巧妙、彻身乌亮的“土特产”发生了浓厚兴趣,竟然出现空前销量,由此带动了尼西汤堆村制陶产业的蓬勃兴起,也使孙诺七林焕发出从未有过的传授制陶手艺的热情。1999年,孙诺七林被云南省文化部门收入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名单,并荣获“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中国国家博物馆给他的三件陶艺作品“黑陶火盆”、“酥油茶壶”、“凤仪茶罐”颁发了收藏证书,先后创作的其他黑陶精品也在相关展会中频繁亮相、获奖。2008年,孙诺七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孙诺七林不仅手艺精湛,而且喜欢琢磨,什么藏八宝、麒麟头火盆、龙凤火锅、茶壶、鸽型酒具、小茶杯、cd盒、笔筒、花瓶等等这些既有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又有鲜明的现代时尚文化个性的作品,都出自他的双手,据说在陶体上镶嵌白色瓷片增加艺术效果的做法,也是他的独创呢。

传统的尼西黑陶以实用为主,品种不多,其貌不扬,难以引人瞩目,也难以进入市场,经过孙诺七林等新一代尼西艺人创新改观的黑陶,除了保持传统的优良品质外,还增添了民族艺术的直观性。

香格里拉汤堆村:白马雪山下的黑陶之乡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抛开路边矗立的碉楼,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逶迤,靠近香格里拉县尼西乡的汤堆村,该村是远近闻名的黑陶之乡。远处,是终年积雪不化的白马雪山;近处坡度平缓悠长的高山间夹着一片开阔的平地。高寒地带特有的矮小灌木丛随着坡势的柔和渐次变换着颜色,绚烂多彩。高原上似乎触手可及的蓝天把汤堆村的碉房衬托得小而零落,村里有好几处青烟升起。路人告诉我们,那些烟火处正在烧制土锅(当地人把很多黑陶器皿都叫做土锅)。

土锅王子烧土锅编辑本段回目录

“土锅王子”娴熟的黑陶烧制技术让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一门民间工艺

浓缩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并展示在我们面前。根据当地考古部门的考古资料显示,早在两千多年前,当地就有了黑陶制作工艺。与其他地方的陶器制作不同,汤堆黑陶的烧制不需要土窑,只要一个通风的地带便可以,而且只有村子附近的陶土才能烧制黑陶,因此,当地的黑陶远近闻名,而这个藏族小村也因黑陶而富甲一方。

措央拉姆的丈夫在农闲时也烧制黑陶,正是黑陶为他们家挣来了拖拉机。“村里会这门手艺的人都是孙林大爷的徒子徒孙。”措央拉姆告诉我们,孙林在村里教会了很多年轻人制作黑陶,帮助年轻人靠手艺挣钱致富,而他自己什么都不收取,“孙林大爷是我们村的‘土锅王’。”措央拉姆告诉记者。

村里的几家人正在建造新碉房。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端庄稳固,住在里面冬暖夏凉。富裕起来的房主人在碉房的细节装饰上狠下工夫,尤其是对碉房屋檐的装饰更是极尽能事。一色厚实的松木做檐,上面雕刻着各种精巧细致的图案,图案上涂抹的色彩鲜艳夺目。各种图案配合着不时出现的“卍”符号,传递着浓郁的藏族文化气息。

村里建新房的人多了,靠着帮人建房和雕刻屋檐的匠人们便也有了钱。洛桑恩主的二弟在碉

房屋檐和经堂佛龛方面的木雕工艺是远近闻名的。虽然不烧制黑陶,但是他的日子也过得红火。“这些,都是黑陶带给我们的。”洛桑恩主说。

美味的土鸡锅编辑本段回目录

村里道路边随处可见到烧制黑陶留下的木炭灰,也能见到烧制过程中坏掉的黑陶碎片。“烧制黑陶的木炭灰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村里人积攒起来之后会把它倒进地里去改良土质。”洛桑恩主告诉我们,村里人最喜欢用黑陶罐炖鸡,炖出来的鸡汤洌而不腻,鸡肉鲜美,这道菜传出去之后,很快便成了当地的名菜。这也难怪从香格里拉县城到汤堆村的路上,很多饭馆的招牌菜都是“土锅鸡”。很多人专程从远处赶来汤堆村,在品尝鲜美的土锅鸡的同时也欣赏了当地优美的风景,体验了浓郁的藏族风情。洛桑恩主告诉我们,有一位重庆游客在村里品尝了土锅鸡后,一下子买了8只土锅空运回重庆,说是要让亲戚朋友也感受一下土锅鸡的鲜美。

尼西鸡编辑本段回目录

产地(或分布):主产于云南省中甸县尼西区。

保种方式:保种区保护

数量:2002年存栏1万只。

主要特性:属高原蛋用型鸡种,属于藏鸡一个类型。体型轻小,羽毛紧凑,平头,单冠直立,冠、髯、脸为红色。公鸡羽毛多为大红、纯白、黑白花三种。大红公鸡主翼羽、尾羽和镰羽黑色镶边;颈羽、鞍羽金黄色或红褐色。母鸡羽色较杂,纯黑占45%,纯白占24%,黄麻花

占19%

,杂花占8%。皮肤白色,少数乌黑色。喙有黄、青、铁灰等色。胫黑、青、黄、石板色,无胫羽,虹彩金黄、橘红色。成年鸡体重:公1400克,母1230克。屠宰率:半净膛,公76.4%,母70.6%;全净膛,公69.9%,母64.4%。开产日龄180~210天,年产蛋150~180个,蛋重48克,蛋壳呈白色。

私人建的白塔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藏区,白塔和玛尼堆很常见。我们在村里转悠时,先后碰到了两个佛塔群和一个大大的玛尼堆。

据洛桑恩主介绍,以前生活比较贫困的时候,村里每年集体修建一座白塔,以祈求风调雨顺,村民平安。现在,很多人家都可以独自修建白塔了。有祈福或者驱邪需要的藏民,都可以修建白塔。白塔最里面是金银珠宝,金银珠宝的外层是当地传统的经书。“有了白塔,我们的家里人就平安了,我们的耕种也会受到老天爷的保佑。”在村边小山上的白塔群前,恩主说。

汤堆村的白塔群

白塔群旁边有一个玛尼堆。玛尼堆上的哈达和多彩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飘扬。在藏族人的传统中,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白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洛桑恩主带着我们从左往右转了一圈后,指着玛尼堆上的石头告诉我们,每一块石头上都刻着六字真言“吽吗呢吡吡吽”(藏语音)。问及六字真言的含义,洛桑恩主严肃了起来,他告诉我们,藏族人都相信来世,每天颂念六字真言,祈求身边的人都平安吉祥,念得越多越好。经常念六字真言的人,来世一定会“人才好、身体好、家庭好,一切都平安”。

在洛桑恩主家肃穆的经堂里,我们感受了那种渗透到骨子里面的虔诚。经堂是一间宽大的大屋子,屋子的后墙前,一个高大的柜子直达楼顶。柜子的正中是佛龛,供奉着佛像。佛像前一排擦得明晃晃的铜盏里装满了清水。“每天早上,我们都要起来念经,给铜盏里装满清水。到了晚上,我们把铜盏里的清水倒掉,在佛像前点起一盏酥油灯,直到点完灯中的酥油为止。”洛桑恩主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