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为贵

民为贵

民为贵
民为贵

嫩江高级中学语文学科学习指导---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民为贵》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感受孟子“民本思想”的精神内涵。体会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熟读、精思、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操。【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感受孟子“民本思想”的精神内涵。学习难点: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①孟子思想的核心是。

②《孟子》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等七篇。

2、名言名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熟读课文后注音

社稷.粢盛

..汤放桀.伐纣.弑.君

走圹.獭.驱爵.鹯.三年之艾.

淑.胥.溺.谆谆

..践.朝觐.暴.之于民讼.狱讴.歌篡.荐.2、解释加点字词

(1)是故得乎丘民

..而为天子

(2)牺牲

..既成,粢盛既洁

(3)然而

..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4)汤放.桀

(5)于传.有之。

(6)得天下有道.

(7)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8)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9)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10)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11)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

..

(12)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13)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14)天与之者,谆谆然

...命之乎?

(15)以行.与事.示之

(16)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17)使之主事,而事治.

(18)夫然后之中国

..,践天子位焉

3、注意古今异义词。

(1)牺牲今义是______________古义是______________

(2)中国今义是______________古义是______________

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则诸侯皆为之驱矣_________

二、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1、翻译全文

2、重点语句翻译(先解释加点字)

1)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

社稷

..:

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贼.:一夫

..:

3)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尔.:犹.:

4)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声.:得.:

善政.:民畏.之:

三、整体感知、简要分析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6、结合文章的内容,体会一下《孟子》行文的特点:

语言犀利,论述深刻,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善用比喻说理

四、问题探究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学习反思】

作家作品

①仁政②《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熟读课文后注音

jì zì chéng jié zhòu shì kuàng t? què zhān ài shū xū nì zhūn jiàn pù

cháo jìn sòng ōu cuàn jiàn

2、解释加点字词

(1)丘民:指庶民、众民。(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粢盛: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4)然而:这样却(5)放:流放(6)传:指传记(7)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8)道:办法。(9)斯:这样。(10)犹:就象。(11)为:介词,替、给。(12)欲:想。得:能够。(13)畜:通“蓄”,积聚。得:得到。(14)忧辱:忧愁受辱。(15)淑:善。胥:皆。(16)与:给。诸:“之乎”的合音。(17)谆谆然: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18)行:行动。事:事件。(19)暴:显露,公开。(20)治:处理的好(21)中国:这里指帝都、国都。

3、注意古今异义词。

(1)今义是"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古义是"祭祀所用的生畜"。(2)今义是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是指"中原"

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被动句,标志词是"为"字

6、重点语句翻译

1)翻译: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

2)翻译: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

3)翻译: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4)翻译: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二、整体感知、简要分析

1、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一个人贵为天子,并不意味着他的统治、为所欲为就是合理的。天子贼害仁义,那他只不过是独夫而已,这样的人理应被诛灭。国君危害国家,臣民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在这一则内容中,强调了只有得民心者,才具备统治天下的合理性。)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三、问题探究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民为贵原文

民为贵 【原文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原文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原文】3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 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 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原文】4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原文5】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高中语文:现实生活类材料作文试题解析及范文

高中语文:现实生活类材料作文试题解析及范文 此路不通,另辟蹊径,一样成功 据《自然》报道,当蚂蚁出行遇到拥堵时,它们采取了废话少说的态度,干脆将其它蚂蚁挤出队伍,逼迫它们另选道路。它们的这种策略使得它们在搬运食物时节省了很多时间。 在巢穴和食物之间,蚂蚁在道路上留下气味,引导巢穴里的其它蚂蚁来搬运食物,当越来越多的蚂蚁过来时,这种化学气味也就相应越来越浓,而同时就又有更多的蚂蚁被吸引过来。当太多蚂蚁出现在这条道路上时,问题就出来了,发生“塞车”。 法国的研究者发现,蚂蚁对待这种“塞车”有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尽力把其它蚂蚁挤出“高速路”,逼迫它们走“辅路”。 立意提示:竞争、变通、方法、双赢、智慧 竞争,让生命奔跑 如果没有汉堡,肯德基也不会这么好吃;如果没有百事,可口可乐也不会如此可口;如果没有狼,藏羚羊也不会让生命疯狂地奔跑。 快速奔跑,是生命的本质特征。而奔跑需要动力,鹿的动力来自于身后的狼,是狼告诉他这个社会是快狼吃慢鹿,所以他们知道了竞争,超过跑得最慢的同伴。因为奔跑,因为竞争,鹿这个家族得以欣欣向荣。 竞争,为生活注入活力。

伦敦奥运,是竞争,使得李宗伟和林丹的巅峰之决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和心灵的盛宴,是竞争让他们彼此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当我们为QQ越来越得心应手在心底暗自叫好时,我们是否也在关注微博、微信、阿里旺旺的发展。是竞争让它们每天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每天都被寄予不同的期许,是竞争让他们不断被超越、又不断超越。是竞争,为生活注入了活力。 竞争,让社会向前奔跑。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华期。孔子的“以政为德”,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庄子的逍遥,老子的无为而治,墨子的“仁爱、非攻、尚俭”,韩非的“以法治国”……因为百家的争鸣,使社会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生机,以一种飞快的速度前进,这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你看,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市场经济,因为在竞争中不断借鉴、各取所长,才使得两国走出经济滞缓的泥藻。是竞争,指引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竞争,让国家不断成长。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锁”,如果没有抗日战争唤起中国人民沉睡的心,我想中国依旧会沉睡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是竞争,让中国有了改革开放的腾飞。走出去,驻足于世界竞争的潮流中,不亢,不卑,不惧,不怕,是竞争与自身的成长成就了我泱泱华夏大国。是竞争让我们的心不得不勇敢,是竞争让我们在国际化的潮流中站稳了脚跟,散发着属于中国自己的魅力。竞争,让中国成长。 人生总有几处风口浪尖,风大时,就做一只风筝,逆风飞翔;浪

民为贵教案

课题:【民为贵】 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 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2、诵读文言文,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 2.技能目标 准确翻译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分析文章内容;借鉴和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说理艺术) 3.情感目标 领会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重点:本章包括五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每章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学习本章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此外结合前几章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 学法点拨: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要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写作训练法:通过写作来阐述你对本文一些观点的看法,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第一张图片(材料1) 【简介】:解放前夕,人民的“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 【说明】:说明:由于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货币急剧贬值,再加上战争期间的物资短缺,致使国统区大批民众陷了饥饿和死亡的困境。与此同时,官僚资本家却疯狂掠夺财产,搜刮金银,大发国难财。 2、第二张图片(材料2) 【简介】:解放区土地改革 【说明】:土地改革使许多赤贫的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实现了千百年来农民拥有土地的梦想。补充修改孟子

民为贵探究案答案

第三课时探究案答案 一、课内研究 1、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

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上。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2、朱元璋认为:“若非天生人君以育之,又何言斯民之有哉?”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是丝毫不能侵犯的。他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为的是收所谓“礼教明于朝庭,而后风化达于四海”之效,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所以,尽管朱元璋尊崇儒学,优渥孔氏,但对儒学中不利于达到此一根本目的的思想内容仍十分反感,严加摈斥。譬如,他“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特命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阉割《孟子》,将该书《尽心篇》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梁惠王篇》中“国人皆曰贤”和“国人皆曰可杀”、《离娄篇》中“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万章篇》中“天与贤则贤”诸章,以及诸如散见于各篇中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不合“名教”的言论尽行删除,编选成一部只剩下170余条的《孟子节文》。透过这部足堪被专制君主们视为“洁本”的《孟子节文》,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不许说人民有尊贵的地位和权利、不许说人民对于暴君污吏报复的话、不许说人民有革命和反抗暴君的权利、不许说反对征兵征实

材料题专项训练

七上期末材料题专项训练 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关于“百家争鸣”的有关问题: (1)古代思想领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是在什么时期? (2)各派之间互相争论和批判,请问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派各提出什么主张? (3)各派之间互相争论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关于“商鞅变法”的有关问题: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一国?当时支持商鞅变法的国王是谁? (2)商鞅变法措施较多,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出2条?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关于“张骞通西域”的有关问题: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各是什么?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3)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西域地区? (4)张骞通西域之后,形成了一条贯穿东西方的交通线。这条交通线的名称是什么?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有何作用? 4.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北魏)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改革后将自己的姓改成了什么?

(2)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4)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5.读图后,解答有关问题。 (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3分)分别由何人建立?(3分)(2)分别写出D、E战场进行的战役名称。(2分) (3)F为今天的什么地方(1分),当时被称作什么?(1分) 6.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民为贵教案

3.民为贵 【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可贵以及在当时背景下的先进性。 2、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3.培养重视国家、亲和民众的情感态度。 本课节选的五则材料:第一则提出了民为贵的中心论题,第二则提出了民为贵的理论依据,不仁不义的君主可以被人民堂堂正正地诛杀。第三则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分析失天下与得天下的真正原因是民心向背,第四则提出民为贵的事实依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最后一则提出善政不如善教。 【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文言现象 2、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可贵以及在当时背景下的先进性 【教学难点】1、第三则得民与失民的辩证关系 2、第四则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士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 (下臣听说,国家的兴起,看待百姓如同对待受伤者一样加以抚慰,这就是它的福德;它的灭亡,把百姓视作粪土草芥,这就是它的灾祸。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尚书》)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板书】民为贵 二、检查预习 (一)、正音 社稷(jì)粢盛( zì)(ch?ng)汤放桀(ji?)伐纣(zhòu )弑君(shì)走圹(kuàng)獭(t?)驱爵(qua)鹯(zhān)三年之艾(ài) 淑(shū)胥(xū)溺( nì)谆谆(zhūn)践(jiàn)暴之于民(pù) 朝觐(cháo)(jìn )讼狱(sòng )讴歌(ōu)篡(cuàn )荐(jiàn ) (二)、字形并组词。 稷(社稷)桀(桀纣)圹(空圹)鹯(鹯鸟)淑(淑女)谆(谆谆) 谡(马谡)粲(粲然)犷(粗犷)颤(颤抖)椒(辣椒)淳(淳朴) 觐(朝觐)讼(诉讼)讴(讴歌)践(实践)篡(篡权)溺(溺爱) 靓(靓丽)忪(惊忪)呕(呕吐)栈(客栈)募(招募)搦(搦管) 三、朗诵并疏通课文 (一)、实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常见实词意义) (1)社稷: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2)丘民:指庶民、众民。 (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粢盛: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4)然而:这样却(5)放:流放(6)传:指传记 (7)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8)道:办法。(9)斯:这样。(10)犹:就象。(11)为:介词,替、给。 (12)欲:想。得:能够。(13)畜:通“蓄”,积聚。得:得到。(14)忧辱:忧愁受辱。 (15)淑:善。胥:皆。(16)与:给。诸:“之乎”的合音。 (17)谆谆然: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18)行:行动。事:事件。 (19)暴:显露,公开。(20)治:处理的好(21)中国:这里指帝都、国都。 (22)声:声望。(23)得:赢得。(24)善:好的。畏:畏服。 二、虚词 “乎”用法例析 “乎”在文言中主要有三种用法,现归纳如下:

(完整版)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3.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完整版】《民为贵》导学案&带答案

民为贵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统治者都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人,把老百姓看成是受自己统治的。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老百姓成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但是在几千年,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纵观历史,凡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统治者,他的统治就会太平,如唐朝的李世民。反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即使是今天,我们读《论语》《孟子》这样的著作,仍然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一、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稷______________ 粢______________ 桀______________ 圹______________ 谆______________ 朝觐______________ (提示:jì、chéng、dié、kuàng、zhūn、jìn)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 为丛驱爵者,鸇也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提示:\"鸇\"通\"雀\") 3、解释下列加红词语的意思。 (1)民为贵,社稷次之______________ (2)于传有之______________ (3)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______________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______________ (5)所欲与之聚之______________ (6)所恶勿施,尔也______________ (7)其何能淑______________ (8)谆谆然命之乎______________ (9)暴之于民而民受之______________ (10)使之主事而事治______________ (提示:(1)本指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2)传记(3)残害(4)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5)为、替(6)如此、这样(7)善(8)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9)显(10)治理得好) 4、注意古今异义词。 (1)牺牲今义是______________ 古义是______________ (2)中国今义是______________ 古义是______________ (提示:(1)今义是\"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古义是\"祭祀所用的生畜\"。(2)今义是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是指\"中原\")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浙江省苍南县勤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民为贵》

《民为贵》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的“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学习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 预习案 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三年之艾()社稷()粢盛()汤放桀()弑君()走圹()暴之于民()驱爵()朝觐()讼狱()胥()谆()篡()鹯()獭() 2、解释画横线字词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3)牺牲既成,粢盛既洁(4)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5)汤放桀(6)于传有之 (7)残贼之人谓之一夫(8)得天下有道 (9)得其民,斯得天下矣(10)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11)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12)善政,民畏之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为丛驱爵者,鹯也(2)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4、指出词语的古今异义

(1)牺牲 ..既成古义:今义: (2)然而 ..早干水溢古义:今义: (3)贼.仁者谓之贼古义:今义: (4)夫然后之中国 ..,践天子位焉古义:今义:(5)得乎诸侯为大夫古义:今义: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祭祀以时 (2)苟不志于仁 (3)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4)尧荐舜于天而天授之 探究案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3、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4、谈谈你对孟子民本思想的认识及对后世的影响。

训练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社稷jì粢盛zì chéng 汤放桀jué伐纣zhòu B、弑君shì 走圹kuàng 獭t?驱爵què C、溺nì谆谆chún 践jiàn 暴之于民pù D、朝觐zhāo jìn 讼狱sòng 讴歌ōu 篡zuàn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于传有之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①得天下有道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C、①以行与事示之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然而 ..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C、牺牲 ..既成,粢盛既洁 D、夫然后 ..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4、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民为贵

《民为贵》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清文意,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3、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论证风格。 能力目标: 1、学会拓展迁移,探究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感受孟子“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和“为民造福”的仁人之心。 【教学设想】 本课包括五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首先检查预习,整体把握。对每则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其次,熟读课文,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 最后,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此外要结合前几课,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3、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统治者都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人,把老百姓看成是受自己统治的。(天子,君权神授等)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老百姓成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但是在几千年,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纵观历史,凡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统治者,他的统治就会太平,如唐朝的李世民。反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即使是今天,我们读《论语》《孟子》这样的著作,仍然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二、朗读全文(在预习的基础上)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四、理清大意,探究主旨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1)材料l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着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

高中语文选修之民为贵 Word版含解析

三、民为贵 一、夯基训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牺牲既.成既:已经 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畜:牲畜 C.暴.之于民而受之暴:显 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践:登上、承袭 项,畜:积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于传有之. B.所欲与之.聚之 C.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D.谆谆然命之.乎 、B、D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C项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于.传有之 ②战于.长勺 B.①所欲与.之聚之 ②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C.①祭祀以.时 ②以.行与事示之者 D.①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②而居尧之宫 项,①②两项都是“在”的意思。B项,①介词,为、替;②连词,和。C项,①介词,按照; ②介词,拿,用。D项,①连词,表顺承,就;②连词,表假设,如果。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 B.夫然后之中国 .. C.讴歌者不讴歌 ..尧之子而讴歌舜 D.牺牲既成 项,古今意义相同。A项,死亡,古义:被诛杀或者逃亡。今义:死,失去生命。B项,中国,古义:古人称中原地区为中国,这里指国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D项,牺牲,古义:用来祭祀社稷的牲畜。今义: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导学号50730019)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欲与之聚.之聚:积聚 B.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圹:原野 C.苟不志于人,终身忧.辱忧:隐忧 D.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淑:贤能 项,淑:善。 6.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桀、纣之.失天下也 B.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 C.民之.归仁也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项,助词,的;A、C、D三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7.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君主)得民心有办法:百姓想要的东西就设法为他们积聚,百姓厌恶的东西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 (2)现在天下诸侯暴虐无道,如果有一位国君喜欢施行仁政的话,那么百姓就会在这些暴君的“驱使”下归附他。 道,办法;与,给予;施,施加。(2)则,那么;为,被。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9题。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孟子·万章上》)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天受.之受:接受 B.天与.之,人与之与:参与 C.舜相.尧二十有八载相:辅佐

先秦诸子选读民为贵翻译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民为贵》翻译-译文() 1.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2.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是弑君一类的事情。” 3. 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4.万章问道:“尧把天下送给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没有。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人。” 万章问:“那么,舜拥有的天下是谁给的呢?” 孟子说:“天给他的。” 万章问:“所说天给他的,是天反复告诉他的吗?” 孟子说:“不,天不说话,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是天给了他天下罢了。” 万章问:“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天给了他天下,这怎么说?”

《民为贵》教案

《民为贵》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 2、讲解本文。 3、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为官者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贪污腐败,吃喝玩乐者有之;搞关系,找门子,升官发财者有之;违法违纪,公款赌博,大肆敛财者有之;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授受贿赂者有之;贪图享乐,生活糜烂者有之……着实让老百姓深恶痛绝。也正是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一度令一些正直和善良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大思想家荀子也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以民为本”是何等重要。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提出仁政学说和一系列民本思想时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把“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熟读成诵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三、解释本文 【注释】 ①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 “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②丘:众。③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④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四、讲解本文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哩。 或许,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有所局限。其实,又何止是孟子有所局限,就是进化到两千多年后的民主时代,我们不也仍然在花大力气清除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和桎梏吗? 五、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渊源久远,它的萌生可追溯到“五帝”与夏禹传说期,它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成为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孔孟儒家创立仁学,标志民本思想成熟阶段的到来。汉代以后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了对人的关注,重视民

马原材料分析题

第一章 《1》[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 答:(1)材料1、2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3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材料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材料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材料三、民为贵,社稷次之 (1)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即超越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辩证否定的本性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在实践中贯彻辩证否定观,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辩证地看待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重民”、“爱民”思想,看到人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进步意义,但其归根到底是为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4》材料1,2010年5月6日国务院.... 材料2、南昆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问:材料1体现了什么哲理材料2南昆铁路建成说明了什么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意识还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 材料二说明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材料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材料2: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的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材料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下落的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答:(1)材料1与材料2的观点不矛盾。材料1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材料2在肯定时间标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的同时,指出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厉害要就经受实践的检验。(2)材料3说明不能把实践标准抽象化、绝对化,实践的历史性、条件性决定了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以及逻辑证明的重要。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重要补充,但不是与实践并列的两个标准,归根到底,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