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科学出版社课后参考答案第五章答案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科学出版社课后参考答案第五章答案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科学出版社课后参考答案第五章答案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科学出版社课后参考答案第五章答案

5.1 (a)因为基极通过R

b

与发射极等电位,发射结零偏,所以不能放大

(b) 没有基极电阻,不能放大

(c)因为基极电位高于发射极电位,使发射结反偏,所以不能放大

(d)因为基极在动态时将交流电源短路,所以不能放大

(e)因为当电路工作在动态时,C将交流电源短路,所以不能放大

(f)可以

(g)因为电容C阻直导交,所以当工作在静态时,集电极无电位,故不能放大

(h)当工作在动态时,输出被短路,所以不能放大

5.2 (a)放大(b)饱和(c)截止(d)放大

5.3 (1)I

BQ =-0.13mA I

CQ

=? I

BQ

=-5.2mA U

CEQ

=-8.2V

(2)若管子坏了,换上?=80的晶体管,则I

CQ =? I

BQ

=-11.2mA, U CEQ=-0.8V<0

所以电路工作在饱和区,不能达到放大效果

5.4 (1) I

BQ =0.0314mA I

CQ

=?I

BQ

=1.53mA U

CEQ

=8.94V改为:I

BQ

=0.0314mA

I CQ =? I

BQ

=1.57mA U

CEQ

=8.86V

(2)u

A.=-43改为:-44 R i=1.1KΩR o=2 KΩ

(3)u

i

的有效值大于25.2mV时将出现失真,首先出现截止失真

5.5 (1) I

BQ =20.4μA I

CQ

=? I

BQ

=1.632mA U

CEQ

≈4V

(2) u

A.= -13.6 R i=1.6KΩR o=3.3 KΩ

(3)U

max

o

=3V

(4)R

b

=122KΩ

5.6 (1) I

BQ =24μA I

EQ

=1.224mA I

CQ

=? I

BQ

=1.2mA U

CEQ

=16.8V

(2) u

A.= -62.5 R i=1.2KΩR o=3 KΩ

(3)U

max

o =1.8V U

max

i

=28.8mV 所以U

i

有效值大于28.8mV时将首先出现截止失真

5.7 (1) I

BQ =20μA I

CQ

=? I

BQ

=1mA U

CEQ

≈3.6V

(2) u

A.= -12.7 R i=5.8KΩR o=6 KΩ

(3) 若C

e 开路,则u

A.= -1.21 R i=10.3KΩR o=6 KΩ

5.8 (1) I

BQ =96μA I

CQ

=? I

BQ

=7.68mA U

CEQ

≈-4.06V

(2) u

A.= -0.97 R i=9.19KΩR o=14.77Ω

(3)U

max

o

=3.06V

5.9 (1) I

BQ =31μA I

CQ

=? I

BQ

=1.65mA R

1b

=8.6KΩ

(2) u

A.= 0.99 R i=8.06KΩ改为:u A.= 0.44R i=18.06KΩR o=0.1099KΩ

5.10

5.11 (1) I

1

BQ =42μA I

1

CQ

=? I

1

BQ

=1.07μA 改为:I

1

BQ

=31μA I

1

CQ

=? I

1

BQ

=775μA

U

1

CEQ

=8.26V

I

2 BQ =-10.7μA I

2

CQ

=? I

2

BQ

=1.07mA U

2

CEQ

=-4.18V

(2) u

A.= -102.25 改为:u A.= -160.9 R i=1.5ΩR o=4KΩ

5.12 解:u

A.=-17.84 R i=6.688KΩR o=0.083KΩ

5.13 解:u

A.=3346 R i=1.2KΩR o=2KΩ

5.14 (1) U

i

=4V<5V 工作在截止区

(2) U

i

=8V 工作在放大区

(3) U

i

=12V 工作在可变电阻区

5.15 静态工作点:I

DQ =1.8mA U

GSQ

=6V U

DSQ

=12V

u

A.=-12 R i=100ΩR o=10KΩ

5.16解:u

A.=0.9 R i=1.3MΩR o=10KΩ

5.17解:u

A.=0.94 R i=10MΩR o=10KΩ

5.18解:f

L

=11.7Hz

5.19解:um

A.=-100 f L=25Hz f H=106Hz

5.20解:(1)由两级阻容耦合电路组成,每级的下限截止频率都是10Hz,上限截止频率分别

为105Hz和106Hz

(2)f

L =10Hz f

H

=9 104Hz

5.21解:u A .=-??? ?

?+???? ??-510110131f j f j 5.22(1)静态时负载中电流为1.1A

(2)若将D 1或D 2的极性反接,则不能起到功率放大目的

(3)最大输出功率9W ,最大效率为78.5%

(4)每个管子的最大管耗是18.5W

(5)U CEO BR )(至少为24V

5.23 (1)静态时电容两端电压为

6.4V ,调整R c 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2)最大输出功率0.8V ,最大功率78.5%,最大管耗0.16W

(3)应将R L 上移,或将R c 下移

5.24解:U o =9.3V I om =1.875A P om =10.6W η=68%

5.25

5.26

C++程序设计基础课后答案 第八章

8.1 阅读下列程序,写出执行结果 1.#include class Bclass { public: Bclass( int i, int j ) { x = i; y = j; } virtual int fun() { return 0 ; } protected: int x, y ; }; class Iclass:public Bclass { public : Iclass(int i, int j, int k):Bclass(i, j) { z = k; } int fun() { return ( x + y + z ) / 3; } private : int z ; }; void main() { Iclass obj( 2, 4, 10 ); Bclass p1 = obj; cout << p1.fun() << endl; Bclass & p2 = obj ; cout << p2.fun() << endl; cout << p2.Bclass :: fun() << endl; Bclass *p3 = &obj;

cout << p3 -> fun() << endl; } 2.#include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getxy( int i,int j = 0 ) { x = i; y = j; } virtual void fun() = 0 ; protected: int x , y; }; class A: public Base { public: void fun() { cout<<"x = "<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解。 答: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角度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社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 动; ②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③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个体: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3)综合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总之,教育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答: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 ①从广义上说,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②从教育综合性的定义出发,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 体社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 (2)学习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均不同。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