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纪传体的大量编修

纪传体的大量编修

纪传体的大量编修
纪传体的大量编修

第八章纪传体的大量编修

甲:唐修记传史举要

第五节:《晋书》介绍

一、作者

参加编修者共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房玄龄以宰相监相修国史,故题房玄龄等撰,由于唐太宗曾为宣帝,武帝二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位传写了四篇史论,故又题“御撰”。

“晋书”是一部房修,贞观十年修《随书》纪传开官修史书之先例,但调动人力不如修《晋书》之众,自修《晋书》以后,历代的史沿此成规,几乎非管修不可这是中史史学史由私人修史到官后修史的一个转折点。

二、《晋书》的史料来源

唐修史出《晋书》相传有十八家,以《随书》经志中所载出和淅蝇唐书所载统计则不上十八种球辑《晋书》及有二十三家,这许多《晋书》中就体例可分两类

第一类属纪传体的:

王隐《晋书》虞预《晋书》的书上于西晋。何法盛《晋中兴书》朱凤《晋书》谢据远《晋书》萧子云《晋书》藏荣绪《晋书》谢沈(沉)沉约等的《晋书》也属纪传体。

第二类是编年体的有:

干宝《晋纪》习齿《汉晋阳秋》邓粲《晋纪》孙盛《晋阳秋》刘谦云《晋纪》徐广《晋纪》曹嘉云的《晋纪》,檀首家续晋阳秋王云的《晋书》除上述纪传编年之外,尚有陆机郭秀产等人的著述。

除十八家晋书外,崔鸿的《十六国春秋》一百二十卷方等《三十国春秋》三十卷也是康修《晋书》的重要依据,还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晋书》也大量采用。

三、《晋书》体例,记载265-420从晋武帝秦始元年至帝元二年《晋书》记载西晋、东晋及十六国历史的史书纪传体,一百三十卷,其中本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1646年开修到22年成书,修撰时主要以藏荣绪《晋书》为蓝本,再参酌群书,兼综互订而成,为还别藏荣绪《晋书》时称《亲晋书》后藏书亡佚,复称《晋书》修史体例由敬播等拟订,但未流传下来,《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风之手最为可观,会孤德荣等擅长文学,其纪传叙事皆爽洁老幼,并运用载记一体叙述十六国事,但对于当时尚存的各家晋史及晋代史料没有充分利用和选择考核,不好宋小说入史,故成书后曾受指责,认为它好来诡谬碎事,以广异闻不求事实,同时记载前后矛盾亦不少,又缺《艺文志》和史表因藏荣绪等诸家晋代史书今已亡佚,仍不失为研究晋代及十六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民。

《晋书》体例承袭前史

1、本纪于司马懿《宣帝纪》司马师《景帝纪》司马昭《文帝纪》此三人本无帝号,陈寿《三国志》亦来立传,大抵自干室《晋纪》以后,修《晋书》者多立三帝纪,唐修晋书立此三纪及承袭前史所致。

2、诸志叙述自汉末始,这是因为《三国志》无志必须补足此段,以擅前史,诸志材料多采自沈约《宋书》在诸志中向来为后人所称道的是天文,历律二志,这是天文历律家李淳风所撰,较为精确可正前史之失。

3、《晋书》列传七十卷是做的比较好的,是于目录者共七百七十二人,颇多合传。

列传多载有用之文是《晋书》一个长处,69《举史》

4、载记:史书体裁之一,记载割据政权的事迹,东汉明帝时,班国奉命撰述开国以来史事,始列此目,唐修《晋书》将十六国史事编为载记,清修《四库全书》史部列有载记一类37 四、《晋书》的成就39

《晋书》保存史料有重要价值,编慕体例也有可取但有其缺点:

(一)《晋书》为官修类书,忌讳较多71《举要》

(二)就史料而言,除志末有给人满意外晋为佛教初盛时代,亦为天师道流行时代《晋书》于道教与士大夫关系零量载之,不成系统而佛教记载而不祥72

优点:

1、体例上的创造,主要是载记

2、《晋书》虽是集体之作,就真部分为专人所修,能发挥各人所长,保证了一定的历量

3、对封建统治者的腐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

载记史书体裁之一,记载不属于正统五輣的割据政权的更史事迹汉班国作史时最早到此目后《晋书》《四库全书》等沿用之

第十一节:《通志》介绍

一、作者:

郑樵(1104-1162)年,南宋兴化年莆田(今属福建)人,字渔仲,青年时不应科举,筑草堂于夹漈山上,刻苦读书三十年,学者称为夹漈先生,出外访书十年,遇藏书家必借住,读尽乃去,广游名山大川,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于经史、礼、乐、天文、地理、草木、虫鱼、文学音韵等学,无不究通,皆有论著绍兴十九年(1149)携所著书十八种,一百四十卷至临安,上于朝庭,高宗诏藏于秘府,数年后由于体讲王伦、贺允中的推荐的高宗召见任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为史部叶义问所劾,改潭州南岳庙网罗旧籍贯串历代,著为《通志》进献深受重视,被任为枢密院编修官,他反对空谈心性,不满辞章之学,诉为“欺人”“欺天”之妖妄邢学,推崇司马迁刘知已治史重要“合通”之精神,谓天下之理不可以不通治史皆在通“古今之变”其史学著作“通志”总汇随唐五代以前文献,向谓集“天下书为一书”“成一家之言”,主张研究学向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知识以及对文物阅谱的研究,生于著作丰富达八十四种,但大多散佚,其《通志十二略》集中反映了作者之史学思想,尚著有《夹漈文献》《尔雅注》等。

二《体例》:

《通志》南宗郑樵撰,二百卷,纪传体通史。凡本纪十八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二卷,世家三卷,列传一百一十五卷,载记八卷。仿司马迁之作,于《史记》五体外,本《晋书》为载记,又改表为谱,改书为略,记事上起三皇、下迄于隋,。惟二十略中涉及典章制度之处至唐,本纪、世家、列传、载记录综合诸史旧文损益而成。惟年谱略出于新创,二十略尤为精心编撰之作。其中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五志,系节录《通典》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谥、器服、乐、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十五略,则为多年搜讨,独出心裁之作,如氏族略记载了各个氏族的由来,校雠略阐明整理图书、辩章学术的方法,图谱略指出了图表与书籍的相互作用,金石略扩大了史料研究的范围,六书略、七音略开启了文学、音韵之学的新途径,均为诸史所不及载(金石考古学的前身)见P294《举要》,P教材116。

三、成就:P118

1、《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这是他的第一个成就。P118-119

2、《通志》的另一成就,是“二十略”内容丰富,发凡起例颇有见解。P119

四:《通志》之不足:P举要295

第九章:编年体的发展

第一节:《资治通鉴》介绍

一、作者:

司马光(1019--1096)北宋陕州夏县(属山西)漱水乡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漱

水先生。宝元进士,授奉礼郎,签苏州判官事。累迁天章阁侍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学士。尝撰通志八卷,颇得英宗赏识。治平三年(1066),受诏继续编写,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与王政见不和,乃求外任。熙宁三年(1070)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陕西西安),次年(1071)改制西京御史台,从此住在洛阳。六任冗官,皆以书局自随,专意编修《资治通鉴》。

元丰七年(1084),书成,迁资政殿学士,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右仆射,任相年余,尽罢新法。卒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司马光学士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但不喜释老之学。尚著有《稽古录》、《漱水纪闻》、《潜虚》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发言集注》、《太玄注》、《义说》等。

《资治通鉴》是一个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被誉为儒家三圣之一。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其父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时代官宦,其父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便能熟练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概况讲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宋仁宗宝元初年(1038)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可谓功名早成,然而他并不以此自满自傲,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耶”。这反映出了青年司马光不图虚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成圣称贤。此后他一直朝这个方向发展。

司马光历来朴素节俭,不喜欢奢侈浮华的东西,考中进士以后,皇上赏赐喜宴,宴席上只有他一个人不戴红花,同伴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这件事,到了司马光晚年,被他写进家训来教育他的儿子司马康要注意节俭。

此外,司马光对父母特别孝顺,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在杭州做官,他便请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离父亲近些,可以奉养双亲。

司马光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担任并州通判时,西夏人经常入侵这里,成为当时的一大隐患。于是他向上司庞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然后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庞藉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郭恩去办理此事,但郭恩是一个鲁莽之人,带领部队连夜过河,因为不注意设防,被敌人消灭,庞藉因为此事被罢免,司马光过意不去,三次上书朝廷自责,并请求辞职,但未得批准,庞藉死后,司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为自己的母亲,抚养庞藉的儿子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司马光是一个贤德之人。

步入仕途后的司马光任然潜心学习,力求博古通今,他通晓音乐、律历、天文、数学。而对经学和史学的研究尤为用心。当时北宋建国已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参与政事,力图挽救国家,但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变法,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

司马光治学严谨勤苦,一生大部分精力都致力于编修《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治平三年1066--神宗元丰七年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道“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二、史料来源:

《资治通鉴》记载一千三百六十年史事,所用史料,除十七史外,凡前代史书在宋代还存在的都收集参考,但究竟《通鉴》引用了多少史料,这是一个不易答复的问题,在《四库全书》据宋人高似孙所撰的《纬略》记载,说《通鉴》引书有三百二十二种。清代光绪中胡元常刻《通鉴全书》时曾根据《通鉴考异》所载书名录出,凡二百七十二种,包括十七史在内,却不包括文集和材料。从《通鉴考异》中提到的书名来看,已有如此之多,《考异》

所没有提到的书,一定还不少,这只能大体估计,说明《通鉴》史料丰富。更重要的一点,《通鉴》所采的史料,今天存佚参半,如果《通鉴》当时不收入则已烟消云散。如果《考异》不提书名,我们更不知道那些书中是些什么内容。

从《通鉴》全书来看,史料多少亦不平衡。从战国至三国一魏,大致用《战国策》前四史,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之类,七家《后汉书》当时尚有存者司马光参考司马彪、华山诸家书。

晋至随的一段,除正史外,诸家《晋书》至南北朝P232《举要》虽于杂史文集,材料渐多。唐五代一段,材料来源于欧阳修、宋初《新唐书》《五代史记》司马光还很重视五代《康历》、《通鉴》于五代事多取《旧五代史》

《通鉴》的记载可以分三个时期

战国至三国六百四十六年共七十八卷

晋邑随三百五十三年共一百零六卷

唐五代三百四十三年共一百十卷

三、体例

1、这是第一阶段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2、如何处理类料,研究史料,修成全书

《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目录》《考异》各三十卷,司马光尝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意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初成《通志》八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为黄宗赏识,治于三年(1066)年,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写先标事目,排此史料,以为丛目;继优史事异同详略,考订整理,以成去编,均由协修负责,最后由司马光删为定稿,历时十九年,于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神崇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崇显法六年(959)年记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事,是编年体通史,所用史料除十七史以外,征引杂史诸书三百二十二家,于唐五代史事,所采史籍最多,史传文集之外,还有实录,谱蝶、家传、小说等。经著者剪裁熔铸,成一家言,遇史实记载互歧者,并注明世斟酌取舍,以为《考异》书中还选录一些前人史论,又以“质光日”的形式撰史论一百一十八篇。书成后于元佑六年(1086)年标定完毕,送杭州周佳板,七年刑印行世,今元祐刻本已不可见,南宋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注释本书的有南宋史炤的《通鉴释文》王应鹿粦《通鉴地理通释》宋未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明未清初严生衍的《通治通鉴补正》本体例上《通鉴》是编年史,从《史记》以后,作纪传体史的人多,作编年史的人罗少,编年史流传的更少,可以借鉴的不多,司马光要编写一部原著,首先要考虑体例不能不接触下列几年问题。

第一是限断问题,一般来说,既然是编冷峻历代君往事迹,应该从古到今,一直沿袭下来,可是《通》既不是从古代写起也不是到宋代为止,而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起到后周世宋显清六年(959年)止。为什么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这是司马光的独传见解,如果从古代起,编年有困难,司马光认为这一年周天子命韩、赵、魏三家为诸候,是周至宝衰落的一大关键。《通鉴》在这一年有论一篇以为“三晋不请于白天事而自立,则为pan 屴之原,今请于天事而天事许之,是受天事之命而为诸候也,谁望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候,非三晋之坏礼,乃天事自坏之也”。这是司马光在本书中开崇明义的第一篇论,揭示出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和原有的政治制度的意愿,和书以《资鉴》命名是完全一致的。

下限为什么止于五代?这由于宋代自有国史,不依据国史而另编一年,有困难,况且事关本朝,不便直书司马光黄宗治平元年进《历年图》已明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周显德六年止,这是《通鉴》的雏形可见原定计划早就如此,司马光别有《稽三录》的二十卷,是极简单的编年史,重要的事情加论断,显法六年以后,又补上他自己所作的《周朝百官公卿大事记》(此书今天传本)直到英芝治平四年神崇邵位上,另外司马光还写了《淑水记闻》一书,那

是专述当代的史事的。

第二是起草长编的问题

像做《通鉴》这样一部大书,不可能毕其功于役,中间有个工属问题,司马光决定先做长编,然后犹长编删定成书,长编的要求心醉魂迷冰妨广泛,年日必须清楚,把所有比较重要的历史事实都按年日排比起来,这是浪费力的事情,也是极细致的工作,从纪传体的材料改为编年史,常常苦于时间不明确。

长编的分量是很大的,相传唐朝一代就有六百多卷,但经司马光删定的只有一百多卷,可见在长编上加工也还有一段艰若的历程。司马光卒后,洛阳尚有两间屋子的残稿多半是长编氏本,可惜没有留下来。

第三是纪年问题P236(举要P236)

以上是第一阶段工作上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如何处理史料、研究史料、修成全书的问题。

(1)、是要哪些史料、不要哪些史料的问题(取舍问题):

①、偏重政治史,《资治通鉴》是要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既是为政治服务的书,他的选择,无疑是要偏重政治史了。

②、史料异同(这是考异问题)P239

③、因事立论的问题(P240)

④、全书的目录问题。

四、《资治通鉴》的价值(教材P158及《资治通鉴》)

1、取材广泛,网罗宏富。

2、治史严谨。

3、编年史书的典范之作。

4、史学巨著,文采飞扬。

5、据实直书,褒贬自见。

五、《通鉴》的优缺:

优点:举要P242

1、史料

2、编撰方法。

缺点:

1、体例:(尤以纪年上)

2、立场观点问题。

第十章:证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政书是记述历代王朝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书籍。政书这个名称,目录学上以前无定名,是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开始用的。

政书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论述历代店长制度的“通史式政书”,以“十通”为代表,主要代表作是《通典》。

二是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要”。如《唐会要》、《五代会要》等。

司马迁的《史记》八书首记典章制度,班固的《汉书》将八书改为十志,后世史书多以志来记述各朝典章制度。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文献通考》、《续通志》、《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十部书的总称。

第一节:《通典》介绍

一、作者:

杜佑:(735-812)唐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由济南参军至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德宗时,受宰相杨炎器重,历任岭南、淮南节度使,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等职。顺宗时,进检校司徒,宪宗时拜司徒,封岐国公。精于吏治,勤于学问,以富国安民为己任,认为儒家诸经“多记言,罕存法制”,故究心于历代典章制度之沿革得失。开元末,刘秩著《政典》,他以该书条目未尽,遂积三十六年撰成《通典》二百卷,叙述远古至唐肃宗、代宗时历代典章制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融纪传、编年为一炉,开创史书中“政书”体裁。注重财政经济,反对聚敛,提出节用、裁冗员以减轻百姓负担,认为历史的进步在于“法度得失”反对“非今是古”。他还著有《理道要诀》十卷,《管氏指略》二卷,《宾佐记》一卷。

二、史料来源:举要P284

《通典》的材料来源,唐以前主要是把各史的志系统起来,魏晋以后的文集和其他资料,也被充分利用;唐朝的材料,取自实录、国史及政府档案等,内容丰富。是书最重要的一点是“通”。书虽止于天宝末,但天宝以后的事并不是一概不记。

该书以刘秩的《政典》为蓝本,扩充其内容,以唐前诸史而撰成《通典》。

三、体例:

《通典》二白卷,成书于贞元十七年(801),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史,始于传说中的唐虞时代,止于唐天宝末年,间及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各冠总论,下系条目,凡有一千五百八十四条,正文约一百七十万字,注文约二十万字,取材博、综古今。广采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诏诰文书、政令法规及私家撰述等。皆按时间顺序分类纂次。备典于历代制度多究于其原本、明其始末,并引前人议论,参以己见,见其得失,其中以食货、职官、边防各典为优。为中国典制文化专史的首创之作,对后世史书编篡影响甚巨,内容略古详今,唐代部分约占全书四分之一,多数原始资料。

从杜佑当时的政治地位来说,他自地方官做到淮南节度使,后来又做到宰相,当是统治阶级中的主要人物,他对古代的典章制度有一定的研究,对唐代经济制度、礼乐兵刑沿革,很多是出自经历见闻。所以言之有物;另一方面,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唐朝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开元天宝间,又是唐代经济政治具有相当高度发展的时期,在史学上,已不能满足于分散的的片段的记载,而是需要有系统的全面的记载和研究了,《通典》起于古代,止于天宝,正是反映了这种时代的需求。

《通典》的内容编纂次序和以前纪传体史书中的“志”有很大的不同,前史中有志的如《史记》八书是礼乐居首,律历次之,平准第八;《汉书》十志中律历居首,礼乐次之,食货第四。《晋书》十志是天文第一,地理第二,食货第八;《隋书》十志是礼仪第一,音乐第二,食货第六。《通典》不载天文、五行等与政治、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这是其高明之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典》把食货列在第一,这是前史从来没有的。自序云:“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这是提出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这是杜佑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看法,他和离开实际生活高谈礼乐的唯心主义思想有显著的不同。

《通典》每类都有序论,很多是精辟的见解,且见解都是针对唐代的实际问题。

《通典》对文学的社会功用有很深刻的认识,他写作《通典》是为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他需要通过第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考察,来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活动提供直接有益的指导。《通典》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它的结构具有严密的内在联系。杜佑在《通典.自序》里对此作了明白的说明“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夫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皆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职官设然后兴礼

乐焉,教化毁然后用刑法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狄焉。是以食货为之首,选举次之,职官又次之…边防末之。”这个逻辑构成,体现了杜佑对封建制度的全盘理解,在每一门目之中,杜佑又分子目。每事以类相从。他叙述各种制度及史事,大体按照年代顺序,原原本本详细介绍,在有关事目之下,还引录前人的有关评论,或写下自己对此的看法,评述结合的写作方法,提高了《通典》的学术和经世致用价值,从总体看,全书编排整齐有序,条理井然,眉目清楚,很便于读者阅读、查考。

《通典》在历史编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典章制度走史的开创之作,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于纪传体史书中让志部分,在史实容量和撰述体例上都有诸多限制。无力承担完整记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变化历史的任务,落后于社会的客观需要,《通典》把这一体裁独立出来,为这一体裁的成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开天地,从此以后典制史成为传说史学的表现能力,也促进了史学服务于社会这一优良传统的发展。

杜佑在书中除提供了详尽,系统的典章制度史料外,还表述了自己对封建政治、经济的系列为法,阐发了他进步的历史思想。

他认为社会经济是治乱安危的先法条件与关键因素,治理国家的关键是进行教化,而教化的前提是丰衣足食,不能满足百姓基本的生存需要,安定社会的一切环节都形日虚设,他对经济重要性的强调,对于古代思想观念的发展进步有一定影响,他在书中把食贷放在各类问题的首位,在史书中也是没有先例的,杜佑在长期理论实践中体会到粮食、土地和人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有了粮食就使国家用度充足,尽地力就使人不愁衣食,人户清楚就使赋得均匀,这三样事情做好了就自然会使民富国强,在经济上他提出要处理好国足与家足的关系,他指出家足是国足的基础,家足才能使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他还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薄俭”和“节用”以减轻百姓负担,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这些主张都是很切实际的。

杜在《通典》中阐述了历史发展变化的观点他反对是从古到今之论,指出汉、随、在唐、海内一统、人户三代莫传。用社会发展进步的史实批改历史例退的观点不,他还独具慧眼地从当时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中,推论古代先民的社会历史状况,指出“古之中华、多类今亡责独”存在着人殉、巢居穴处饮血同姓婚娶等陃小,当时二中华与少数民族落后状况的对比心生动反映了中华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的历程,这个论证已有一定的科学因素,在古代可谓石破天惊。他还重人事而非天命。

四、成就P203

五、不是

1、社会部分占了过多篇幅,验人以全局失衡之感

2、兵刑部没有记载军事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文献通考》

一、作者

马端临(1254-1323)年宋末元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其父马迁鸾为宋右承相,曾任南宋国史编修官与实录院检讨官宦,以忤買似道归里,在历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马端临早年师从朱熹学派的蓸泾问学,深受其影响,20岁漕试第一(漕试选举制度,宋代贡举考试名目之一,考试合格者解赵省试)荫补承事郎,其父离职回乡后,马端临随父侍奉父亲,1279年南宋为无所禹、马端临以隐居不化进行消极抵抗,自其父去世后,在元朝压力下,马端临被迫出任慈湖书院和柯山书院院长,1322年又出任台州儒学教授,三个月后又告老还乡,不久病逝。享年七十岁。

马端临家中藏书丰富,外加其父治学严谨,对其教育也及其严格,同时马端临天资聪明,学习勤奋,为以后的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青年时代,马端临就“有志于綴辑”,准备撰写历史著作。但因“顾百忧熏心”等原因,而未曾动笔,因此,他平时很注重学问的积累和资

料的收集整理,认为这是自学的重要门径。对于以往的史学家及其著作,他特别推崇唐朝杜佑的《通典》和南宋郑樵的《通志》。而对于班固等写断代史的作家则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们丢掉了“会通之道”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考察历代统治者兴亡盛衰的原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经验教训,这就必须对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做一番考订工作,所以从早年起,他就决心以《通典》为蓝本。“采集诸书”重编一部记述我国典章制度的专著,他从宋朝咸淳九年(1273)年开始准备,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开始撰写直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经多年努力方始完成取名《文献通考》同年刊行于世《文献通考》总汇宋宁宗以前历代典章制度以类相从原始要终,指出其沿革,尤承郑樵《会通》之意,“申论历代变通张弛之故”说明典章制度演变之历史联系,反对灾祥之说,主张对史事和人物持客观态度,反对违反“实录”的褒贬观点,在史学史上开启由文献编撰转为历史研究之端绪,尚著有《多实录》《主根守墨》等均佚。

二、史料来源P298

《文献通考》的史料来源有如下几个方面

1、杲以前用诸史及《通典》(主要《通典》为蓝本)

2、宋朝一代主要是据国史、会要及诸儒议论。

3、书中选举学校刑法诸门引“先公曰”即其父马廷鸾之说也P298

端临自序谓:“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此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致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古代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家为稗官。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凡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故此书名为《文献通考》。

三、体例:

《文献通考》马端临著,三百四十八卷。杜佑《通典》叙述历代典制,至唐天宝而止。其后阙而未备,段临乃因杜书而广之,撰为是书。始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前后,告成于大德十一年(1307)历时二十余载,凡分二十四门,其田赋、钱币等十九门皆因《通典》成规,而离析其门类P214教材。天宝以前,加以补充,天宝以后,续写至嘉定之末。其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则是《通典》所未有。采录诸书以成之。其中所载宋朝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简严稍逊《通典》而详瞻则过之,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史籍。

《文献通考》就具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此外《通典》以食货为首,说明杜佑对国家经济的重视,郑樵《通志》移之于选举刑法之后,而马端临更将之列于全书之首,其增加为八门之多可知马氏对经济的重视更超过杜、郑。《通典》的《礼典》一百卷占全书的二分之,而《通考》的《社郊考》则三门才六十卷,不及全书的五分五一又《兵考》一门详列古今兵制沿革,使《兵典》只叙用兵方法的偏差得到改正这些都是《通考》的优点。

马端临是古代进步的史学家之一,他发展了杜佑所创立的新史书目体裁,即以事类为中心叙述历史发展的典志体,又推进郑樵所倡导的会通之意,《通考》与《通典》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扩大和提高;《通考》与《通志》相比,《通志》只做到旧史书的粗略总和,《通考》则予以重新组织,表达了若干新思想、新看法。如商鞅变法和杨炎的两税法,对古代封建社会发展均具有重大作用,马氏明确指明其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不因自己对二人的否定态度而否定其经济政策,又如五代时期参加过唐末农民起义的张全义,对恢复洛阳一带的

经济生产起过有利的作用,欧阳修作《五代史记》因他出身于“群盗”仅略记数语而马端临不仅详记其事,而且加按语云:“全义本出群盗乃能劝农力本,生聚,教诲使荒墟为废实,观其规划,虽五季之君号为有志于民者所不如也,贤哉”作了有力的颂扬。

马端临写《通考》在《自序》中反复说明一方面为续补杜佑《通典》天宝以后之事迹,一方面要配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略如纪传体史书中的纪和志,总起来说,是使“有志于经邦藉古者,或有考焉”这有形成了这部书的消极面,虽有同情人民之处但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立言,又因全书规模宏大,某些部门便容易失于疏略,如《职官考》全文录自《通典》之文,于五代部分则叙述很少等。

因此,历代学者对二书的看法是《通典》以精密见称《通考》以博通见长,各有独到之处,应互相参证而不可偏废,《四库提要》论之云:大抵门类既多,卷繁帙重未免取彼失此,然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案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祥,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瞻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书都以贯通古今为主旨,又都以“通”字为书名,故后人合之称为三通“三通”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文献通考》的成就

第十一章、纪事本末体的创始

第一节《通鉴纪事本末》

一、作者

袁枢(1131-1205)字机仲建州建安人,1163年试礼部词赋第一,安任温州判官。兴化军教授,1171年为礼部试官,乾道九年1173年,任严州教授,其后历任太府承,兼国史院编修官,权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吏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出知常德府,江陈府等职,喜读《通鉴》苦其浩博于是以《通鉴》为蓝本,区别事目,分类编纂每事自立标题,按年代顺序辑成《通鉴》纪事本末一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袁枢精研,《通鉴》苦其浩博,难以寻究史事起迄,乃自出新意,因《资治通鉴》原文,区分事目,撰为是书,书中以一事为一篇,自为标题,详具本末,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共二百三十九篇,去取剪裁颇为精密,以前史书只有编年史,纪传两体因事命篇不为常格,与现代史书体裁最为接近,是对历史编纂法的一个重要创造,章学城评价为“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梁启超说“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时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

第三十章: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的产生

一、概论

史学评论:又叫史论和史评,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可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判(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刚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证误码异同等。

我国的史论源选流长,早在先秦时期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诸子借评论史事,论证本源政治观点的正确性,形成我国早期史论的一种形式,在先秦史籍中,又出现“左传”中的“君子日”的另一种形式的史论,这种体例为后世史家所沿用,自秦汉以来,出现了如《史记》“一在类公日”,《汉书》的赞《汉记》的“论”《东观汉记》的“序”三国志的“评”以及后史的“史后日”如《通鉴》里面的“臣公日”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序论”于史篇之前,加入史家说明著作的宗旨,体例源流,评论人物史事的文字,如《史记》《汉书》等,都有这类序论的文字。

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史学批评也随之开展起来,出现一种以论述史籍得失,评论史学体例,研究撰史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史论形式,这种新的史论发端于秦汉而完成于唐代,到了唐代刘知几继承前人的批判精神,写出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史通》已兼有史学理论和史学批判两方面的内容,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宏伟后著。

一、作者

二、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徐州彭城(今江苏)生于唐代名门,父刘藏器,兄刘知柔

都是当时的官僚,并以词章知名于世,刘知几因家学渊源,自幼博览群书,攻读史学后又致力文学,他20岁时中进士P262(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任获嘉县主簿圣历二年(699)年任定王府创曹奉命与李峤、徐彦伯、徐坚等共同编纂《三教珠英》长安二年(702年)任著作郎兼修国史,迁左史,撰起居住次年(703年)奉命与李峤、朱敬则、徐彦伯、徐坚等撰修唐史,成《唐书》八十卷,长安四年,改任凤阁舍人,曾探究本家族史,撰成《刘氏家史》和《刘氏谱考》,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任著作郎兼修国史,二年(706年)与徐坚、吴兢等修成《则天实录》景龙二年(708年)专掌修史迁秘书少监,因修史不得意,上书于中书侍郎监修国史萧至忠具言官修之弊,在史馆修史,深感宰相大臣监修。多所干预不能秉笔直书难以发挥史才,遂私撰《史通》详论史书之体例及内容,阐述其见解。

二、《史通》内容

《史通》二十卷,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体统》,《纰缪》、《张弛》三篇,在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之前已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已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它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论赞、序例、题目等作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认为“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之言,主张对当时各种“杂史”应分别其长短而有所选择,对以往各种记载中存在的“异辞异事,学者宣善思之”关于作史原则,鲜明提出直书《史通》反对同,曲笔,其《直书》《曲笔》两篇,在认识上把中国史学上的直笔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展了。外篇的《史官建置》是一篇简要的史官制度史,《古今正史》叙述历代史书源流,间或也有一些评论,《疑古》《惑经》对古代史事和儒家经典提出一些疑问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严肃态度和批判精神。《杂说》等篇本是读史札记,涉及到以往史家,史书的得失有的地方反映作者在哲学思想上的见解和倾向。

《史通》对史学工作也有一些论述,如它把史学家的工作分为三个等第,一是敢于奋笔直书,彰善显恶,二是善于编次史书传为不朽,三是具有高才博学,名重一时,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史学是历史知识,史识是历史见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史识的核心是忠于历史事实,秉笔直书,三长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撰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论史家,史书和史学工作的开创性著作,它是八世纪初中国史坛和世界史坛上的一部重要的史学评论著作。《史通》也是有缺点的,它对史书体裁的看法仅仅局限于对过往的总结,未能提出新的设想,它说的史书编纂超不出编年纪传二体,亦不够全面,它过分强调史书的体例的整齐划一,以致要求以生动的客观历史去适应体例的模式,因而对已往史书的批评亦往往有失偏颇。

三、《史通》的成就

第十七章:史论、史考著作举要《日知录》

史论: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文章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苏州昆山人,初名绛字忠清,清兵攻陷南京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傭,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少时加入复社,阅读邸报,留心经世之务,二十七岁时秋试被黜退而读书,遍阅各地郡县志书及章奏文册资料,研究彊域、形势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社会实际问题。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陷南京于昆山参加南京活动,失败后离乡北游,往来鲁、燕、晋、陕、豫等省,遍历关塞,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访学问友,康熙时举博学鸿儒,荐修《明史》均不就,后卜居陕西华阴以终。论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大事,都应失窃原委,

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治学方法主张博瞻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研究经学,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为清代乾嘉汉学开启先河,著书撰文贯读独创,反对因袭,盲从和依傍,一生著述宏富《日知录》一书,尤为其心力所瘁,又著有《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

二《日知录》

为顾炎武积三十余年之读书笔记汇编,不分门目,编次略以类从,大抵一致七卷论经义,八至十二卷论政事经济,十三卷世风,十四十五卷为礼制,十六十七卷为料举,十八至二十一卷艺文,二十二至二十四卷名义,二十五卷古事真妄,二十六卷史法,二十七卷注书,二十八卷杂事,二十九卷交通兵制、边彊、外国,三十卷天象、术数,三十一卷地理,三十二卷杂考。顾炎武学识渊博,每事皆详其始末,其言经史则会通其义旨,言经济则洞悉其盛衰。

第三节:《文史通义》介绍

一、作者:

章学诚(1738-1801)清朝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实斋,号少岩,原名文敩(xiao)乾隆进士,曾任国子监典籍。自以迂拘,不合世用,未入仕途。先后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又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协修《续资治通鉴》,主编《》湖北通志,并借其力编纂《史籍考》,多年未生活所迫,未得安定。其代表作《文史通义》大多撰于旅途之中,直至病终,尚未定稿。本拟改变《宋史》,未能如愿。因此致力于方志的编纂,先后撰修“和州”、“亳州”、“永清”等志。,但均未完整保留下来。

他总结前人编撰方志的得失,提出修志义例和理论,建立方志学。强调修志要实地调查。重视乡邦文献,要求相近略远,反对追求形式,坚持学术研究,要“经世致用”,对义理和专务考索两种倾向均予以反对,主张编修通史。提倡发挥图表在史书中的作用,所著《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外,大多散佚。全部文稿生前委托萧山王宗炎代为校定,1922年刘氏嘉亚堂依王氏所定之目加以补定,刻为《章氏遗书》。

二、《文史通义》

作者从三十五始撰,历三十余年至逝世时尚未完稿,如《圆通》《春秋》等篇,未能完成。逝世前将全部文稿委托萧山王宗炎代为较定,其中《文史通义》分为内篇六卷,外篇三卷是为《章氏遗书》本,道光十二年,(1832)章学诚次子章华绂在开封另行编印《文史通义》内篇五卷,外篇三卷,此即广为流传的大梁本。

两种版本,内篇除排列顺序及分卷不同外,前者多出七篇,大体无多殊异,惟外篇差异较大,前者为“驳、议、序、跋、书、说”,后者为“方志之文”。1956年古籍出版社曾据《章氏遗书》本排印,大梁本未收入。该书虽文史并论,而侧重于史,书中着重阐明“六经皆史”之旨。提出史家必有“史德”,论文必有“文德”,探讨史体发展及长短得失、学术演变及源流、评论当时学风流弊、世教民俗。提倡学术经世,反对专务考索和空谈义理,论述文字流变及文章得失,反对追求形式;主张著作要有“别识心裁”。成一家之言,创立一套修志义例和理论。是论述史学和方志学的重要著作。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区别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时期的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与《》、《》、《》合称“”。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写作的史书称“”。它上起传说中的(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十七年(1644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编写。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 《春秋》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1.编年体。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等。 2.纪传体。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创始人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3.纪事本末体。主要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4.国别体。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撰,共分十二国策。《国语》左秋明 5.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下面对我国古代几部着名的史书作简要介绍: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着。

纪传体

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 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共计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表为大事年表,书记礼制、官制及经济制度等,世家、列传记各诸侯国以及武帝以前的各类重要历史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的史实,其中世家与列传就占了一百篇。司马迁为了写完这一巨著,费时二十余年,多次跋涉全国各地考察古迹民俗,倾尽毕生心血。〈史记〉的古史资料价值特别高,有许多记载成为今人研究古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史记》的史实分析和评价也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科学性,例如肯定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进步作用,用「世家」体裁为之作传,这是古代史家中所罕见的。《史记》既是不朽的史着,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善用白描手法刻划人物形象,鲁迅甚至把《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史记》只写到汉武帝为止,故汉代续补《史记》者丛出,其中以班固撰的《汉书》最为后世推崇,它是一部叙述了西汉二百二十九年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自〈汉书〉着成后,以纪、表、志、传为主要形式,以断代为史的史书体例,便成为后世修「正史」的标准形式。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二十四史还附志、表等作为附录。朝鲜、日本的一些史书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但纪传体也有其弊端,即「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分头叙述人物,历史事件则被分记到人物传之中,产生重复矛盾的缺陷。到南宋,始出现了克服编年、纪传二体缺陷而综合其优点的纪事本末体。 纪传体首创于司马迁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种体例,以人物为中心,通 过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传记。因而,纪传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记叙集中而清楚。 自《史记》问世以后,中国史书大多以这种体例写成,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除《史记》为通史外余为断代史),可谓纪传体的一统天下。纪传体深受史家的青睐,这还应归功于其较合理的编排体例。以《史记》为例,它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组成。本纪以帝王事迹为纲,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大事;世家中的部分内容以朝代或诸侯国的事迹为纲,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大事。表又分为世表、年表、月表,是以表格形式,分别按世代、年、月排列的简明大事记,以补纪、传叙述之不足。书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分门别类地记叙了礼仪(《礼书》)、音乐(《乐书》)、军事(《律书》)、历法(《历书》)、天文(《天官书》)、祭典(《封禅书》)、水利(《河渠书》)、经济(《平准书》)等方面的知识和发展概况,具有专门学科史的性质。如此一来,这部史书不仅体例完备,包举全面,规模宏大;而且纲目井然,点线交织,铺陈有方,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郑樵《通志考》)。到了《汉书》(第一部断代史),它取消“世家”,并入“列传”,称“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并增加了《地理志》、《艺书志》等纲目。自此以后,其他纪传体史书虽由于时代特点或史家个人价值取向的差异,在设立条目时有增易,但大都没有跳出《汉书》所创的体例。自《汉书》以后的纪传体史书,便以纪

史模板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令狐采学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

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5、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小结: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中国古代史学三种主要体例的差异和特色

中国古代史学三种主要体例的差异和特色 2009-6-14 13:56 提问者:sjyazzy|悬赏分:10 |浏览次数:925次 2009-6-15 02:02 最佳答案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而史书则是其中的一枝奇葩。这些史籍在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又形成了多种体例,犹如奇花异放,色彩纷呈。 先秦史籍,有记言(如《尚书》、《国语》、《战国策》等)和记事(如《春秋》、《左传》等)之分,有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等)和编年体(如《春秋》、《竹书纪年》等)之别。但这些史书,有的失之简短,有的流于散碎,不具有系统性,就其规模和体制而言,仍尚欠成熟。 史书的真正成熟始于汉代。自汉以后,中国史书(不包括笔记野史)的体制大致可以分为纪传体(有通史和断代史之分)、编年体(也有通史和断代史之分)和纪史本末体三类。如究其特点,则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纪传体首创于司马迁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种体例,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传记。因而,纪传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记叙集中而清楚。 自《史记》问世以后,中国史书大多以这种体例写成,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除《史记》为通史外余为断代史),可谓纪传体的一统天下。纪传体深受史家的青睐,这还应归功于其较合理的编排体例。以《史记》为例,它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组成。本纪以帝王事迹为纲,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大事;世家中的部分内容以朝代或诸侯国的事迹为纲,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大事。表又分为世表、年表、月表,是以表格形式,分别按世代、年、月排列的简明大事记,以补纪、传叙述之不足。书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分门别类地记叙了礼仪(《礼书》)、音乐(《乐书》)、军事(《律书》)、历法(《历书》)、天文(《天官书》)、祭典(《封禅书》)、水利(《河渠书》)、经济(《平准书》)等方面的知识和发展概况,具有专门学科史的性质。如此一来,这部史书不仅体例完备,包举全面,规模宏大;而且纲目井然,点线交织,铺陈有方,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郑樵《通志考》)。到了《汉书》(第一部断代史),它取消“世家”,并入“列传”,称“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并增加了《地理志》、《艺书志》等纲目。自此以后,其他纪传体史书虽由于时代特点或史家个人价值取向的差异,在设立条目时有增易,但大都没有跳出《汉书》所创的体例。自《汉书》以后的纪传体史书,便以纪为纲,包举大端,以列传和志为目,详述其事,从而构成了一种以线带点,以点补线,较为系统而完备的史书体系。这样,要了解历史发展的脉胳,可以在纪中找到线索;要掌握人物事迹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可以在传中得知详情;要获得天文地理、经济

章回体.纪传体.编年体

章回体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话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明代中叶以后,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西厢记》、《金瓶梅》等著名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体裁上还保持着讲史的痕迹。这就是清代写作的《红楼梦》还是有“看官”、“且说”等词句的原因。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第一章。有的读者会问,既然是小说,其中的“列位看官”、“待在下”等等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红楼梦》是我国典型的“章回体”的小说,而“列位看官”、“话说”等则是章回体小说特有的形式。·章回体小说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就是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由于“讲史”很难在一两次“说话”中把一段历史兴亡争战故事讲完,“说话人”就分次连续讲述,每次“说话”前用题目向听众提示本次主要内容,这就成了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我们阅读章回小说,经常可看到“话说”“且说”和“各位看官”字样,这就是章回体小说与“话本”之间承继关系的体现。经宋元两代长期的积淀,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章回体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到明代中期,章回小说更趋成熟,出现《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清代,章回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高峰。由于章回体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强的中国民族特色,一直是中国读者所喜爱的文学样式。现在我们较为常见的明清及近代章回体小说,大致有文言体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方言体章回小说,如清代韩子云的《海上花列传》,全文多用吴方言;弹词体章回小说,如陶贞怀的《天雨花》;排偶体章回小说,如清代陈球的《燕山外史》等。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话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明代中叶以后,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西厢记》、《金瓶梅》等著名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体裁上还保持着讲史的痕迹。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区别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 《春秋》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1 ?编年体。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

2 .纪传体。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创始人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3 .纪事本末体。主要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4 .国别体。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为单位, 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撰,共分十二国策。《国语》左秋明 5 .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 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下面对我国古代几部著名的史书作简要介绍: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著。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是分国记载一些重要史事的国别史史书,相传作者为左丘明。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 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

纪传体与编年体比较

纪传体与编年体比较 班级:历史师范姓名:胡月箫 我国史书的撰述主要分为两种纪传体和编年体,二者各有其优劣。并且都在某个阶段适应了历史的发展,互为表里又相互斗争。 纪传体是司马迁创造的,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纪传体最大的特点是体大思精。体大主要是指记、表、书、世家、列传五体形式,能容纳大量的历史内容;思精,是指纪传体史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体大思精的体系形象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结构。本纪、世家、列传具有不同的载述笔法,就是一种等级序列。所以纪传体是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历史,适应了封建统治的思想体制。 从编纂学的角度来看,纪传史的结构能容纳丰富的历史素材。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刘知几评评论说:“《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序其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此其所以为长也。”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它最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纪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如:“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因为以人物为写作重心,所以纪传体能够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人物,使其栩栩如生。而纪传体通过对人物的评价,也能较好的反映出作者的史观。其中项羽虽不是帝王,但司马迁却将其归为本纪,足以看出此人物在作者眼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所以可知纪传体能够很好的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自己的憎恶。 但纪传体又有四个缺点:1.记述人物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宣扬英雄史观,人民群众的活动被抹杀,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和重大的发明都归之于少数英雄人物身上。由于体现作者的爱憎,所以不够客观。2、纪传史“虚美隐恶”,宣扬君权神授的天命史观,为封建王朝制造合法的理论根据3、纪传体制造所谓“正统”的理论,以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所谓正统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同时对立的几个王国,确立其一国为主体纪年,而以其余各国为…闰位?,即正名分,为本朝回护,二是隐讳篡夺事迹,编造“禅让谎言”4、因事立目,褒贬人物,以维护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 编年体是我国上古记载史事所普遍使用的一种史学体裁形式。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是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来记叙当时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种以时间为经,以事实为纬的描述历史的方法,不仅给人以时间概念,而且提供了各种事件相互联系的可能,从而可以了解到历史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各种事物的堆积,这就为研究历史演变的因果关系创造了条件,给人一种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编年体有三大长处:1.编年体宜于考察一时之大势。由于是按时间记述的,所以对事物的联系、因果、发展趋势都能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2.编年体适合长篇,可以较为简洁,避免纪传体的"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的弊病.更便于贯古通今,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以达到鉴前世之兴衰的目的。3、编年体宜于录存史料。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区别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区 别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时期的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与《》、《》、《》合称“”。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写作的史书称“”。它上起传说中的(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十七年(1644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编写。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 《春秋》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1.编年体。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等。 2.纪传体。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创始人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3.纪事本末体。主要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4.国别体。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撰,共分十二国策。《国语》左秋明 5.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下面对我国古代几部着名的史书作简要介绍: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着。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是分国记载一些重要史事的国别史史书,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古代史书四种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都是哪本

古代史书四种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 都是哪本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1、纪传体是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2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3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著史体裁。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

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 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 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4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 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编年体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如:《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补充: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起源于春秋。编年体史书数量极多。著名的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其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断代史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创于中国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断代史,分为12篇纪、8篇表、10篇志、70篇传,共100篇,80来万字。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历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纪传体 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共计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表为大事年表,书记礼制、官制及经济制度等,世家、列传记各诸侯国以及武帝以前的各类重要历史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的史实,其中世家与列传就占了一百篇。司马迁为了写完这一巨著,费时二十余年,多次跋涉全国各地考察古迹民俗,倾尽毕生心血。〈史记〉的古史资料价值特别高,有许多记载成为今人研究古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史记》的史实分析和评价也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科学性,例如肯定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进步作用,用「世家」体裁为之作传,这是古代史家中所罕见的。《史记》既是不朽的史着,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善用白描手法刻划人物形象,鲁迅甚至把《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史记》只写到汉武帝为止,故汉代续补《史记》者丛出,其中以班固撰的《汉书》最为后世推崇,它是一部叙述了西汉二百二十九年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自〈汉书〉着成后,以纪、表、志、传为主要形式,以断代为史的史书体例,便成为后世修「正史」的标准形式。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二十四史还附志、表等作为附录。朝鲜、日本的一些史书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但纪传体也有其弊端,即「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分头叙述人物,历史事件则被分记到人物传之中,产生重复矛盾的缺陷。到南宋,始出现了克服编年、纪传二体缺陷而综合其优点的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

编年体简介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为中心,按年、月、日来编撰、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编年体最早起源于中国,其他地区类似形式的历史书则称为年代记,编年体也是年代记的一种。 基本定义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2发展进程 在几种主要的体裁中,编年体出现较早,其特点是“以天时记人事”,这大概同古老的历法知识有关。如《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等书,或出现在春秋末年,或出现在战国时期。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时、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这是它的优点。但编年体史书不易于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也不易于写出同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事迹,这是它的缺点。 刘知几评论编年体的长短说:“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有些重要历史人物,“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当然,编年体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其早期形式中的某些短处,在后来的发展中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东汉荀悦撰《汉纪》、东晋袁宏撰《后汉纪》,他们在这两部编年体皇朝史中,运用了连类列举的体例,从而扩大了编年体史书容纳人物、史事的范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杰作。它不仅包括的年代久远,而且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所以章学诚称它是“合纪传之互文,而编次总括乎荀、袁”,谓之“正编年之的”《文史通义· 释通》)。在《资治通鉴》的影响下,南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朱熹撰《通鉴纲目》,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夏燮撰《明通鉴》,形成了历史编纂上的“《通鉴》学”。 自汉、唐以后,编年体史书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历朝的“起居注”和“实录”。唐代温大雅撰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和韩愈主修的《顺宗实录》,是现存较早的这类著作。《明实录》共2909卷,《清实录》多达4433 卷,是现存卷帙最大的实录,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史书体例常识 编年体 纪传体 国别体 断代体

1、编年体——史书编着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着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着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5、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着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小结: 1、编年体——史书编着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着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区别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区别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时期的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与《》、《》、《》合称“”。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写作的史书称“”。它上起传说中的(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十七年(1644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编写。 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 《春秋》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1.编年体。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等。 2.纪传体。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创始人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3.纪事本末体。主要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4.国别体。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撰,共分十二国策。《国语》左秋明

5.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下面对我国古代几部着名的史书作简要介绍: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着。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是分国记载一些重要史事的国别史史书,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编年体——史书编着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

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如:《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补充: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起源于春秋。编年体史书数量极多。著名的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其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共计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表为大事年表,书记礼制、官制及经济制度等,世家、列传记各诸侯国以及武帝以前的各类重要历史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的史实,其中世家与列传就占了一百篇。司马迁为了写完这一巨著,费时二十余年,多次跋涉全国各地考察古迹民俗,倾尽毕生心血。〈史记〉的古史资料价值特别高,有许多记载成为今人研究古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史记》的史实分析和评价也比较客观,

编年体 纪传体 断代史 通史 国别史

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期间的历史大事。其记述内容基本可信,史料价值很高,但是不完备。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是中国第一部通史。还有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

著名的通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通史可以理解为贯通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世界的从最早文明到现在的历史。既然叫通史,就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所有重要事件和研究课题(军事、文化、艺术)涉及内容不深但都要涉及到。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 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也称《前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书(纪传体的)。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