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吴传钧, 1985)。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吴传钧等,1997)。

2.区域:在经济地理学中,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

3.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4.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5.关联产业: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6.基础性产业: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7.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也研究区域为整体的农业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侧重于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土地利用,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形成与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结构和区域农业经济活动分区(功能分区)等。

8.霍夫曼比例: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9.区域空间结构: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10.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的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的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11.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成为讨论经济活动区位最重要的环节。

12.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学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关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区域。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仅仅研究上述问题还远远不够。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他不同于其它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比如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等等。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13.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14.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或制约性条件(区位因素)或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区位条件。

15.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16.区位理论——简称区位论,研究人类选择活动场所的理论或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17.需求门槛:经济活动要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18.技术贸易是指以设备、器材为对象,或以技术为对象所进行的贸易。它包括两项内容:即成套设备交易和技术交易。

19.技术引进是指在国际间技术转移活动中,一国从他国购入先进技术,以提高本国技术水平的活动。其主要内容为:购买专有技术知识(如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测试方法、材料配方等),以及掌握专门技术知识的人员培训、邀请专家指导、搜集技术资料等,但不包括进口设备。技术引进可以使引进国家迅速获得成熟的先进技术成果,不必重复别人已作过的科学研究和试制工作。它是世界各国相互促进经济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技术引进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从外国引进适用而先进的技术。

20.区域学派:代表人物:巴朗斯基、科洛索夫斯基和萨乌什金。学术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或经济区。研究其形成过程、功能、内部结构、空间形成、内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地理配置规律。

21.第一产业:又称第一次产业、第一部门、初级产业。是对自然界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收集和初步加工的部门,通常指生产工业原料或生产不需经深度加工即可消费的产品部门。

22.第二产业:又称第二次产业、第二部门、二次产业。指将第一产业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或精练的部门。是西方现代经济学为研究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影响而划分的三大产业之一。第二产业最初仅包括制造业。

23.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第三部门、三级产业。指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

24.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25.增长极: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26.支配效应:增长级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支配作用。

27.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28.极化效应:增长级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增长极流动。

29.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30.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是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

31.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

32.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33.经济类型区:经济类型区是指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

34.部门经济区: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区。

35.综合经济区: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一般所指的经济区即为综合经济区。

36.产业机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37.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在组织上,管制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私营公司、压力群体等。在组织关系上是合作而非上下控制。)

38.经济网络: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以经济中心为核心,围绕经济活动,通过各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和交通网,连结各类城镇及其吸引范围,组成一个点、线、面紧密联系的有机体。

39.综合发展:地区内部各经济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即在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区内各生产部门以合理的比例关系相结合,彼此在再生产过程中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全区经济获得全面协调发展。综合发展从地区经济结构看,主要包括:地区专业化部门,为专业化部门服务的生产部门,和为当地服务、具有自给性的生产部门。正确处理这三者的比例和相互关系,是研究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的主要内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观认为,所谓发展是一个地区在解决贫困、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40.“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41.经济效益:又称经济效果。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劳动成果与所消耗和占用的劳动之间的对比关系。亦即产出和投入、所得与所费的比较。经济效益大,指产出多,投入少;经济效益小,指产出少,投入多。讲求经济效益,就是在一定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量条件下,尽可能多地获得劳动成果,以最少的物力和人力消耗来增加工农业产品或增加新产品的生产。

42.生产布局又称生产力布局(配置)、生产配置与生产分布。指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地理分布,即生产的具体位置(地区)、形式、规模、部门结构与地域组织。

43.区域科学又称空间科学(spatial science)。是将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进行研究的科学。以揭示区域矛盾和区域分异规律(自然、社会、经济以及综合方面)为目标,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4.区域经济系统又称空间经济系统(spatial econo- mic systems)。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种经济活动有机组合的统一体,从属于更大的社会、经济系统。由于区域经济包括区域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领域,区域经济系统与任何一个系统一样,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

45.新经济地理学派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里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其一是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夸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经济规模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其二是不完全竞争模型。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创立的不完全竞争模型,被克鲁格曼引入到区域经济的分析当中,例如,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其三是运输成本。假设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形式存在,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有

一部分丢失了,而不是设计一个单独的运输业的存在。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一外围模型”。这个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46.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7.连锁效应: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效应的概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48.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特点——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49.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重要性——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50.区域空间结构: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51.集聚经济:即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

52.规模经济:在一定区域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产生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此即规模经济。它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是随着该企业本身产出量增长而获得的。图3-4中P点对应的规模OM,即为达到规模经济时A企业的生产规模。

53.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Scale Economies)是一种空间集聚经济,即多数不同的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产生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54.区位经济: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从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利益,这就是区位经济。它来源于企业外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这种经济合理性是随着由于该区位的该部门或行业的总产出量增长而产生的。

55.地区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 :类似的工厂或企业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集聚而产生的成本节约。可促进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关系的加强以及专业信息与技术的快速传播,进一步发展专业化分工等。

56.交通网通达度(accessibility)——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

57.交通网连接度(connectivity)——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衡量指标用贝塔指数。

58.城市化经济: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谓之城市化经济。它来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的经济合理性,它与一群工业部门或行业的总体规模而不只与一个部门或行业的总产出量有关。

59.地区生产专业化: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60.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区域经济合作实际上是非实物贸易,是广义区域贸易的组成部分,是任何开放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合作也日益向纵深发展。

61.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

62.经济区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它具有如下特点:(1)经济区的区内一致性和区外差异性。任何经济区的存在都必然在客观上具备区内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通常表现为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同一性,共同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共同追求经济发展的特定目标、共同享受政府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等等。这种一致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促使经济区的各子区域密切联合为一体,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共同付出努力。(2)当经济区的层次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他的合理发展通常受到政府的重视,并通过经济区划和制定区域规划来规范经济区的发展。因此,经济区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空间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持或制约作用。经济区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他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经济区存在的客观性得到科学的认识,并通过经济区划来实现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便能够极大的促进国民经

济的发展。

63.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64.加速原理: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

65.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66.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67.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6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69.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和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

70.梯度理论:在国家或大地区经济开发中,按照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分期逐步开发的理论。

71.跨国公司的定义:“多国公司就是在它们的基地所在的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这种企业并不总是合股的或私人的公司,它们也可能是合作社或国有的实体。”

72.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

73.产业(industry):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industry’即‘产业’”。

74.经济区划: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对全国领土进行战略性的划分。目的是指明各地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地区生产发展条件和经济结构特点,指出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长远方向和解决途径。

75.地域分工又称劳动地域分工,指一国、一地区按某一优势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化生产,是社会劳动分工在地域上的表现形式。

76.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指某地区某工业部门在全国该工业部门的比重与该区整个工业占全国工业比重之比。

77.地域生产综合体: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它根据某一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按照国民经济的当前和长远发展规划,把建立代表地区经济特点的专门化部门、与其协作配套的辅助性部门以及满足地区生产、生活需要的自给性部门与基础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78.生产地域结构:生产力运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存在形态。即生产力在各个地区的分布及其组合状况和比例关系。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主要研究生产力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79.经济吸引范围亦称经济吸引地区、经济腹地。指经济中心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辐射与吸引影响所及的地域范围。它是经济中心与其周围地区客观存在的经济联系地域形式,其大小以经济中心实力和吞吐潜力(包括市场、技术、金融与信息等吞吐能力)强弱为极限。

80.经济影响区域:某一经济实体对周围地区的投资区位选择、市场分配、产品流通、技术转让、产业扩散等多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所及的最大地域范围。

81.经济圈: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

82.经济区又称综合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83.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84.经济区划系统指经济区划的分级系统。社会生产地域分工既有全国范围内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分工,也有局部范围在一定时期内的分工;作为形成经济区基础和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中心城市,其性质、规模以及吸引和辐射范围也很不相同。为把涉及不同地区范围、具有不同内容和规模的地域分工、地域生产综合体以及吸引范围不同的中心城市相区分,经济区可划分不同的等级,从全国到地方,上下衔接,构成一个系统。各国经济区分级系统的确定,依据各自的地域范围大小,地区的自然、

经济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各国情况不同,经济区的分级系统亦应因地制宜,即使是同一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经济区划体系也会有所不同。(毛汉英)

85.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的构成方式。是国民经济各个要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系下所结成的有机整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生产方式的结构,包括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狭义单指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结构。经济地理偏重研究生产力结构,特别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结构。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

86.部门经济区:以国民经济某一部门为对象,根据其特有的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结合各地区具体条件进行的部门经济区的划分,如工业区、农业区和商业区等。

87.经济中心: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居重要地位,并与其它城镇和广大农村经济联系密切、且能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城市或镇。它们不仅是所在地区的政治中心,而且大多兼具交通、贸易中心、物资集散地和工业生产中心等多种职能。

88.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一般而言,通过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能影响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主导产业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即它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它与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关联效应强。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89.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把关联产业分成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前向联系产业是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联系产业则是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

90.部门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各社会经济部门生产布局的规律。由于社会劳动部门的分工,分离出许多不同的经济部门,围绕这些经济部门的地理问题研究,产生了部门经济地理学。其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出现更多跨学科的部门经济地理学。

91.础性产业则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成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有的学者则把基础性产业分成以下三类。一是消费趋向性基础产业,其产品的可运输性差,只适宜在主要消费地区就近发展;二是广布性基础产业,它的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地区广,布局受地域条件限制较少;三是产品不能在空间上流动的产业,如运输业。

92.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93.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94.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如传统的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

95.技术密集型产业就是其生产主要是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如高新技术产业。

96.夕阳产业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的产业。

97.朝阳产业则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3]。

98.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一般用收入弹性系数进行测度。

99.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调节产业之间的数量和规模关系。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100.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通常,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其二、原料地指向。其三,燃料动力指向。其四,劳动力指向。其五,市场指向。

101.地区经济专业化由地区内一些专门化生产部门体现的地区经济发展方向。这些部门不仅为本地区需要,还要大量满足其他地区和出口需要。它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主要形式,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

102.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同类区位,这就带来经济活动在少数地方的集聚。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某一适宜地区。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可见,集聚机制的形成是必然的。集聚过程一旦开

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从而加速集聚过程。

103.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所谓集聚不经济就是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限度而发生的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如人口稠密、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生活费用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环境污染等。面对这些问题,一些经济部门以及相关的资源、要素就不得不从原来的集聚地区迁移出去。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如集聚地区的部分企业、经济部门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主动到周围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新的发展据点;集聚地区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为了减小竞争压力不得不到其它地区开辟新的市场;集聚地区在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去寻求立足之地,等等。第三,政府的政策作用。地方政府为了解决集聚地区因经济活动过密、人口膨胀而引起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会制订出一系列政策,诱导和鼓励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等向其它地区扩散。

104.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17]。研究表明,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

105.技术是一个人们熟知却又存在理解差异的概念。对技术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28],是“人类在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活动时,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连同它们的经验形式)而创造的各种活动手段,包括生产工具、工艺流程以及它们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等”[29]。狭义的技术“一般是指劳动工具的总称,或者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 [28]。

106.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是,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技术创新标志着某些领域或全面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产生出强大的推动力。因而,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07.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108.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区域经济增长体现了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变化。所以,区域经济增长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109.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110.乘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111.经济地域综合体是一个基本涵义相近但具体说法颇多的概念。常见的就有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等。这些名词的差别反映了有关研究内容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至整个经济领域,乃至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化。不过,从研究的具体内容看,基本上是在经济领域,重点是生产过程。

112.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13.区域管制是为了协调经济区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发展关系而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与协商机制。其目的主要是处理好经济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动员各种组织和机构广泛地参与到经济区的发展之中,通过合作,平衡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区发展的协调。

114.经济区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形成各具特色,其内部具有共同经济生活和长期经济联系,且在全国或地区担负专门化生产任务的地区生产综合体。”

115.经济特区“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

116.国土规划: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性计划,是编制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

117.资源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介于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间的边缘科学。研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的数量和质量的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合理利用、合理保护和经济评价,最终提出对资源开发的远景估计与战略规划,并从中揭示资源利用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118.国土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物质实体。其特性为:①数量上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有些资源属于可持续不断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辐射能、风、水力、潮汐能及地热等;有些属于数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资

源,如几乎全部矿物资源;有些资源现有数量虽有限,但可在短期内繁殖、再生和发展,称可更新资源,如动植物、地下水、劳动力等;②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资源的地理分布往往是不平衡的,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③开发利用上的可变性。有些资源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其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中国国土资源绝对数量大,种类齐全,其中有不少在世界上居优势地位。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19.环境资源:又称地理环境资源。围绕人类的空气、陆地、水、能量和生命系统等资源的总和。与自然资源比较,其特点相同,但范围较宽,可分为十大类:矿产、土地、草原、森林、生物、野生动植物、水、海洋、气候、风景。

120.自然资源泛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

121.社会经济资源:国土资源的组成部分。国土范围内除自然资源以外的所有其它资源的总称。包括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条件。

122.人力资源:总人口在经济上可供利用的最高人口数量,或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就学人口、家务劳动人口和军事人口。

123.自然资源经济评价:从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出发,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按照经济观点、综合观点和历史观点,综合论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方向和经济合理性,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和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124.信息资源: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的一切信息的总称。是一种非实体性、无形的资源,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领域之中。信息同物质、能量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是构成一切事物的三大要素之一。

125.工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工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着重从区域与综合角度,研究工业发展条件,各种工业布局因素与特点和不同类型工业地域组合(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式、发展与分布规律。

126.工业布局:又称工业配置、工业分布或工业区位。指工业在地域上的动态分布或工业生产的地域组织。

127.工业布局原则:为实现工业布局总目标的指导准则。是在深刻认识工业布局客观规律基础上的科学概括,并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原则是工业布局必须遵循的最主要原则。

128.工业区位论: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受众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特定场所的组合构成区位引力场,工业企业依据一定原则选定其最佳区位,从而实现其经济目标(最低成本、最大利润或其它既定目标)。

129.据点式开发: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战略。其理论基础是发展极理论。按此理论,一个地区的开发应当从一个或若干个“点”开始,并使其逐步发展成中心城市,进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

130.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131.外延扩大再生产:在生产技术和资本有机构成都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追加投资和增加劳动力数量,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132.内涵扩大再生产: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通过革新工艺、改进设备、采用新材料、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133.工业生长极又名工业发展极。借用生物物理学中的概念,表示在特定的时空点上工业经济活动的产生、发展和集聚现象。泛指通过发展中心城市有活力的产业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34.经济(1)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和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赖以树立的基础。(2)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

135.自然经济:生产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本身需要的经济形式,叫做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占统治地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自然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所代替。

136.渔猎经济:也叫狩猎经济。指以猎取自然界现成动物为生的经济形式。原始社会初期,人们用棍棒,石矛等猎取禽兽,捕捉鱼鳖。弓箭、罗网等工具发明后,狩猎成为谋生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懂得了驯养某些动物,从狩猎经济中产生了原始的畜牧业。

137.采集经济:以采取自然界现成植物为生的经济形式。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生产斗争能力很低,人们用石块等简陋工具采集植物果实或块根等作为食料。随着人们对植物生长规律认识的逐步提高和对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了人工栽种,从采集经济中,产生了原始的农业。

138.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称。劳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产品。各个生产部门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联系,这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叫商品经济。

139.国民经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非生产部门的总称。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对外贸易、信贷等部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的存在和发展同国民经济有密切关系。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计划经济。因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联合成统一整体,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国家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及价值规律的要求,并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条件,进行综合平衡,制订出国民经济计划,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发展过程中能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140.国民经济总产值指用货币表现的社会产品总量。即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度)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它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成果。计算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方法有两种:①先分别计算出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商业、物资供应等各部门的总产值,然后加以总计。②按消费者(生产单位或个人)所支付的价格计算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和建筑业等产品的全部价值加以总计。

141.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制度同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基础是同义语。

142.生产资料亦称“生产手段”。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需使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指劳动者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机器设备、工具、生产用的建筑物、道路、桥梁、运河等;劳动对象指人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如制造家俱的木料、纺纱用的棉花、炼钢用的生铁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区别,主要以物质资料的用途为标志。如工业用布属生产资料,生活用布则属消费资料。

143.消费资料亦称“生活资料”或“消费品”。是用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一部分社会产品。它既包括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也包括为了丰富人们生活需要享受的各种资料。

144.经济危机亦称“经济恐慌”。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地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批工厂、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者剧增。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这一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全面性经济危机在1825年发生于英国,以后每隔十年左右便重演一次。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在1847—1848年。

145.社会分工是指社会中不同部门(如工业、农业、商业等)之间,各部门内部(如工业内部又分为冶金、机械、纺织等)的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分工将愈来愈细。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三次是商业的出现。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社会分工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146.生产社会化亦称“生产社会性”。分散的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叫做生产社会化。它起始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它同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同生产社会化是相适应的,为社会分工、生产专业化和大规模劳动协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147.国民收入亦称“国民所得”。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各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从价值形态上看,等于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的纯收入的总和。国民收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综合指标。一个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基本上可以反映该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人数的增加;社会对生产资料耗费的节约情况等。

148.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指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1)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即地理环境;(2)人口的增长,居民密度的大小;(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前两个条件是社会物质生活所必需的,并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但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是决定一种社会制度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制度的主要力量。

149.经济规律也叫“经济法则”。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间普遍的,必然的内在联系。经济规律有在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作用的共有规律,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就是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发生作用的规律;又如,价值规律是在具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规律。还有在某一社会形态中才发生作用的特有经济规律,例如,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并随着经济条件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消灭或创造经济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经济规律作为一种自发的力量控制着人们的行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开始有可能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150.经济形式通常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表明生产资料归谁占有这样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经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我国除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经济形式以外;还有中外资合营、国家企业与海外侨胞私人资

本合营等公私合营的经济形式;还有个体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经济形式。其中,全民所有制居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是由公有制来保证和体现的,其它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必要的补充。

151.经济体系有两种含义。如果经济是指生产关系,那么,经济体系就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系。如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以大量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为助手,以少量的其它经济成份为补充的经济体系。如果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国民经济,那么,经济体系就是指由国民经济各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构成的国民经济体系。以此类推,还可以有工业经济体系、农业经济体系等。

152.经济结构有两种意义:(1)一定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总和。(2)从各种角度考察的国民经济构成,如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等。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各种生产要素的结构,如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153.发挥经济优势是指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根据自身的有利条件和特长,把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经济效益较好、成本较低的产业和产品上,从而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154.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投入量一定,产出量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大;产出量一定,投入量越小,经济效益就越大。所谓投入,它可以是积累额、投资额、占用的资金额、消耗的资金额、劳动的消耗额、原材料和动力的消耗量等等,按我们所考察的对象而异。所谓产出,它可以是国民收入额、产值、生产能力、产品量等等,按我们所考察的对象而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定特定的投入同特定的产出进行比较,以便从特定的方面衡量经济效益。

155.计划经济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从国民经济具体情况出发,由社会制定计划统一管理国民经济,称为计划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特别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计划综合平衡以及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有计划地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使生产力布局合理协调,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有步骤地采用和推广科学技术新成果,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地迅速发展。

156.基本建设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属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和安装。例如:工厂、矿井、铁路、道路、桥梁、农田水利、住宅、商店、医院、学校等工程的新建、改建,以及机器设备、车辆、船舶、飞机等的购置。

157.基本建设投资指社会主义国家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它是反映基本建设规模的主要指标。包括用于建筑安装工程的费用,购置设备、工具、器具的费用和为实现基本建设所需的其他费用,例如,拆迁费用等。

158.货币贬值通常就是指减少货币含金量,降低本国货币对外汇价。一般说来,货币贬值有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的作用。因为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价格用未贬值的外国货币计算势必降低,可以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扩大国外销路。所以,货币贬值往往被垄断资本利用作为打击竞争对手,扩大出口,攫取超额利润的手段。另外,货币贬值后,以本国货币计算的外国商品价格大涨,势必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从而进口减少。

159.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财政入不敷出,造成巨额赤字,依靠滥发钞票弥补,结果造成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大大超过实际需要量,使得物价不断上涨,货币越来越不值钱,这就叫作通货膨胀。所谓通货是指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包括政府发行的纸币及使用支票的银行活期存款(即存款通货)。

160.失业率指失业人数在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数中所占百分比。

161.国民经济军事化帝国主义国家在发动战争或进行扩军备战时,把它们的国民经济转上战争轨道。集中表现为军事生产大大增长,民用生产相对或绝对地萎缩,工业生产越来越畸形和片面。同时,由于军事开支激增,必然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物价高涨。

162.单一经济有一些国家,主要依靠生产和出口一、二种原料或农产品来维持国民经济,这样的经济结构叫做单一经济。单一经济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长期压迫和掠夺的结果。形成单一经济的国家主要有亚、非、拉国家。

163.国民经济管理国家代表全体劳动者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思想政治工作和现代管理技术,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再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总体性的计划、领导、组织和监督,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与“部门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在于“部门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是对国民经济的某一部分进行管理,而“国民经济管理”则是总体的管理。通常说的宏观经济管理包括国民经济管理和部门经济管理,而微观经济管理是指企业管理。

164.经济管理体制简称“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的总称。合理的经济体制必须同生产社会化的程度相适应,才能有利于调动国家、企业、职工的积极性,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在坚持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国家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和运用价值规律;对于带全局性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活动,要加强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对于不同企业的经济活动,要给以不同程度的决策权,同时扩大职工管理企业的民主权利;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做法,把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

起来,注意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法规来管理经济。

165.服务业一般是指利用一定的场所、设备和工具,通过服务性劳动,为人民日常生活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旅店、浴池、理发、洗染和照相五个行业。

166.旅游业为旅行、游览等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与旅游有关的交通业(航空、海运、铁路、汽车等),旅馆业(旅馆、饭店、汽车游客旅馆等)、饮食业(餐馆、点心店等),娱乐业(剧院、电影馆、音乐厅等)及制造业(土特产品、纪念品的制造和销售)等。它能增强各国人民的交往和文化科学的交流;也能为国家获得外汇收入,有利于国际收支,故常常被称为“无形出口”。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目前旅游业收入较大的国家有美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等。

167.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9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举行石油生产国会议,决定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这是第三世界第一个原料输出国组织。这个组织的产生,反映了亚、非、拉石油输出国摆脱国际垄断资本的控制,维护民族经济利益的强烈愿望。目前,除上述五个成员国外,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也先后加入该组织。近年来,石油输出国组织同石油垄断资本集团进行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

168.跨国公司也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它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际性大垄断组织。跨国公司一般是由一国的垄断资本建立的,只有少数是由两个或更多国家的垄断资本合资经营。它以垄断资本所在国为基地,设立跨国公司总公司,并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有的是由总公司独资经营的分公司,有的则是与当地私人资本或政府资本合资经营的子公司。为了在争夺国外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廉价劳动力的斗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跨国公司利用它们设在国外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就地从事投资、生产、销售及其它活动,以获取巨额利润,并使其不断发展。

169.农业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育,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通常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部门。狭义的农业仅指农作物的栽培。在我国农村中,农业泛指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人民生活提供吃、穿、用等物质资料,保证社会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劳动力及为工业品提供市场;还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

170.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过程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控制下的生物再生产,它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同经济再生产过程交错的领域。农业生产必须依靠土地,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加上历史上的生产习惯不同,就形成了在粮食作物种植上具有北麦南稻的地区差异;又如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在不同季度对光、热、水等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一年中随季节变换农事活动有一定周期性,不能任意推迟或提前。

171.自然再生产指自然界生产过程的不断反复,并经常更新,主要指生物自身的生产——种的繁衍。

172.经济再生产即社会再生产。再生产是指生产过程的不断反复和经常更新。生产过程指从劳动对象进入生产领域到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主要包括必需的原材料储备阶段;劳动过程和劳动的暂时中断三部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过程。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再生产的规模来看,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不改变原有规模的情况下,生产重复进行,所生产的产品只能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没有积累;扩大再生产是在扩大原有生产规模上的生产重复进行,所生产的产品除了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这些剩余就成为积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不仅扩大再生产的社会产品和劳动力,而且维持或扩大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因此,它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73.原始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的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在从事集体的渔猎和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的基础上,开始栽种植物,喂养牲畜。原始农业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石器、木器,生产主要靠人力劳动。

174.传统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经历的社会阶段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主要靠人力和畜力。生产工具是手工工具和铁器,生产技术主要靠传统经验。肥料是粪肥和绿肥。生产规模小,以自然经济为主。

175.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十九世纪下半期开始一直到今天。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由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业技术主要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农业生产区域化和社会化不断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农业全部实现了现代化,称为现代农业。

176.农业科学化也称科学化的农业。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例如遗传育种,杂交优势的利用,培育矮秆的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高产良种,化肥的使用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都属于农业科学化的范畴。

177.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广泛应用机械化操作,石油、

电力、化肥、农药、除草剂广泛应用,同时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把工业的物化劳动转移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换取大量的农产品和劳动力;(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如良种栽培,施肥,排灌,植物保护以及农业新技术的运用等。形成一个与机械化适应的农业技术体系,能动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3)农业生产管理化,农、林、牧、副、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形成产,供,销,农、工、商结合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目前,国际上有三种不同的农业现代化类型,即苏美型,西欧型(法国,西德,丹麦)和日本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78.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简称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工业的支援下,用各种现代农业机器代替人力畜力工具,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拥有足够数量的农用拖拉机和动力,而且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机器体系。农业机械化又有基本机械化和全面机械化之分。全面机械化指农作物的田间作业、农产品的运输、清选、烘干、入库的整个过程都使用机器。

179.农业生产的水利化通过各项工程技术措施,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利资源。如灌溉、除涝排水、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沼泽地改良等措施,改造对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调节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和地表水情,从而防止旱、涝、洪、碱等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稳产和高产。

180.农业生产的社会化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出现了农、工、商联合企业,产、供、销结合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使农业生产从个体的落后的小生产逐渐转变为社会的大农业的过程。我国实现农业社会化包括生产关系的改造和技术改造两个方面。

181.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亦称“农业生产区域化”,或“农业区域专业化”、“专门化”。是农业生产以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一个地区专门从事某种或某几种农作物或牲畜的生产,这种农业经营方式叫农业生产专业化。实行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部门的配置和作物的安排尽可能地集中在自然经济条件最有利的地区,便于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机器设备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生产费用,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地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行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条件是,能保证及时、充足地供应区内所需的其他农产品;本区所生产的农产品能方便地运出或加工。我国社会主义农业专门化是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使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

182.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也称“集约经营”。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经营集约化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产品的总量。农业上广泛地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叫做农业经营的集约化。经济发达的国家通常都采用这种经营方式。

183.农业生产布局也叫农业生产配置。是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形式。农业布局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并受历史、经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在国家计划统一指导下,研究和评价当前农业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的情况与存在问题,评价农业各部门,各种作物的生态适应地区,为农作物和农业部门的分布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的科学依据和建议,从而为实现农业地域分工和农业地区专门化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布局有所改变,逐渐趋于平衡合理。主要措施是:恢复和加强了原有农(牧)业区的的建设;配合新工业基地的建设,建立了新的农业基地;根据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建立与调整副食品与原料工业基地等。

184.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外,还能根据最有利的地域条件,提供大量的商品性农产品,供应其它地区需要,进行区际间的交换。它是随着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各地区农业中的商品性生产,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标志。农业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就形成农业生产的专门化。

185.农业生产基地也叫“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以生产某种农(牧)产品为主的农(牧)业地区。比如,或以粮食为主,或以棉花、油料、烤烟、甘蔗、茶叶、甜菜、果树、羊、牛等等为主,能稳定地提供数量较多的作为商品的农产品,在地区上连片的农业地域单元。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必须考虑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别确定不同的重点,发展具有区际意义的专业化部门或作物。

186.农业区划根据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特点,把全国、省、地区或县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农业区,科学地揭示出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发展方向和增产途径的地区共同性和区间差异性。农业区划是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科学依据。广义的农业区划包括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农业部门区划、农业技术改革区划、综合农业区划等一整套区划。它以地区为纲,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实行农、林、牧、副、渔和各种农作物的合理布局,建立商品性生产基地;有计划地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以及实行农业技术改革等任务,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查明地区差异,分区划片,发挥地区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地提出科学建议和论证。因此农业区划是一项重大的综合性的科研和实践任务。

187.农业总产值农业生产单位、个别农业部门或整个农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农业总产值包括农业所生产的全部主产品和副产品价值,不扣除本单位内部消耗的自产农产品(如种子、饲料等)的价值。农业总产值反映农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是研究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和计算国民收入等指标的依据。

188.土地利用率在一块田地上,实际播种作物的面积与田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称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土地利用率反映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

189.因地制宜在发展农业生产,考虑农业布局时,必须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别确定不同重点,发展具有区际意义的专业化部门或作物。农业生产的对象——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地域性特征。每种作物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如果适合于它的生长习性,就能顺利地生长发育;否则,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必将受到不良影响。

190.单一经营亦称狭窄经营。同多种经营相对,指只种一种作物的农业经营方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往往只种一种获利最多的作物,采用这种经营方式以获取最大利润。

191.复种制度即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一年种植作物二次或三次的复种,称一年二熟或三熟,二年内种植作物三次的复种,称为二年三熟。复种次数的多少受各地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各地的积温数及生产条件制约。我国是北方少而南方多,比如,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积温逐渐增加,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在1600—3400℃,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为3400—4500℃,为二年三熟;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积温为4500—8000℃,为一年二熟或三熟;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及云南南部积温为8000℃以上,为一年三熟。一年种植四次以上的复种,主要用于蔬菜栽培。

192.复种指数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对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复种指数表示耕地在一年内被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它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例如某生产单位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为20000亩,耕地面积为10000亩,复种指数为200%,说明该生产单位种植农作物平均能达到一年两熟。

193.轮作耕作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田地上按预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叫做轮作。轮作是以利用各种作物的耕作栽培条件不同,在轮作中相辅相成的作用,达到恢复与提高土壤肥力,培养地力,减少病虫害、清除杂草、促进作物持续增产的目的。轮作可以是水旱轮作,如以水稻与旱地作物轮作,水稻和棉花,水稻和甘蔗,水稻和麻等隔一年或多年轮换种植。也可以都是旱田作物轮作如小麦与玉米等。

194.倒茬在同一块田地上,换种不同作物称“换茬”,又叫“倒茬”。倒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田地上,在不同年度的同一季节,换种不同作物;另一种是同一田地上,前作收获后,换种另一种作物。如小麦收获后种大豆,称为“麦茬豆”。小麦叫作大豆的“前茬”(前作),大豆叫作小麦的“后茬”(后作)。倒茬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田地的光热、水肥条件,培养地力,促进作物持续增产。

195.种植业农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种植业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等的栽培。

196.经济作物也称“工业原料作物”、“特用作物”、“工艺作物”。指主要供作工业原料的作物。按用途可分为: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淀粉作物、嗜好作物、饮料作物、橡胶作物、染料作物、药用作物、香料作物、芳香油作物等。

197.投资环境,又称投资气候,是一个广泛的综合性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投资环境是指在投资过程中影响国际资本运行的东道国的外部综合条件。投资环境可分为不同类型,通常从表现形态来划分,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又被称为硬环境,社会环境则被称为软环境。

198.高新技术产业:指所采用的是现代高技术或者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如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工程产业、海洋开发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咨询服务业等。

199.“本土化”,是指企业跨国经营时,根据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政治制度、文化氛围、消费者偏好等人文因素与经营环境,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在东道国进行优化配置,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适应当地环境,满足当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200.工业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工业品原料及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为人民提供日用工业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工业水平,常常是衡量该国家、该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根据工业制造产品的方法,可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或称制造业)两种。就其产品的性质来讲,又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

201.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进行采掘,或对工业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的生产过程叫做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同农业的生物生长过程不同,它主要是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过程,也有少量的微生物(食品工业的发酵)过程。工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象农业那样大,一般不受季节和地带的约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较小,生产比较稳定、可靠。只有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如制糖业)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带性。但土地、矿藏、水等自然条件也是工业生产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202.第一次技术革命十八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以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够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如英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工业中心——曼彻斯特、

伯明翰等。

203.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电气化为标志。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工业生产;煤、铁资源的开采规模迅速扩大;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等新工业部部门出现。在工业生产上,美国、德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世界上形成西欧和美国两大工业地带。

204.第三次技术革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出现,进一步使动力生产摆脱了能源的地域限制;由于技术进步,使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被发现、被有效地大规模地开采出来,并加以综合利用,这不仅扩大了工业的原料来源,从而推动了工业向新区扩散。如美国西部和西南部新兴工业的发展。由于技术的进步,工业分布地点的选择有了更大的机动余地,从陆地到海洋,极大地扩大了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形成了新的工业区。如欧洲北海海底油田的开发,使北海海域形成了新的石油工业区。

205.现代工业是指采用现代生产技术设备的工业企业。在我国四个现代化中的现代工业,是指广泛运用先进工艺、新材料,并用先进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工业。其主要特征是:(1)拥有大量文化水平高,操作技术熟练的生产工人。(2)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在工业职工中占有较高比重。(3)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主要部分实现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4)具有先进的科学管理水平,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06.工业体系是由一系列在再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工业部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内,部门齐全,相互协作,既能生产各种主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满足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需要、又能生产各种消费品,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我国已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决不意味着闭关锁国,必要的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也是不可缺少的。

207.工业部门结构各工业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表明工业部门结构的主要标志是: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各工业部门(如钢铁、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的产值在全部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独立工业的数目及新工业部门的增加;工业各部门在发展中的相互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工业部门结构除用产值表示外,还常用各种工业部门的职工人数、投资额等指标所占的比重来表示。资本主义的工业部门结构往往是自发形成的,经常出现比例失调的现象。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有计划地分配积累,建立各工业部门发展的必要比例和部门结构,从而能保证工业生产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

208.第四产业从三次产业中(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称)分化出来的知识密集部门的统称。主要包括:设计和生产电子计算机软件的部门,电脑服务部门,咨询服务部门,应用微型电脑、光学纤维、激光、遗传工程等新技术部门,以及高度电子化和自动化的产业部门等。

209.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燃料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工业的产品大部分用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但也有一部分供生活消费之用,如生活用的电力、煤炭等。

210.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皮革工业、造纸工业、钟表工业、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轻工业产品的大部分是生活消费品,但也存一小部分用于生产方面,如工业用的织物和纸张等。

211.采掘工业开采金属、非金属矿物和捕猎或采集自然生长的动植物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煤炭工业、采矿工业、伐木工业、工业捕鱼等。采掘工业的特征是以大自然作为它的劳动对象。

212.森林工业从事木材采伐、运输、成材以及木材粗加工的工业部门叫做森林工业。它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作为生产资料使用的。

213.资金密集工业为“劳动密集工业”的对称。在资本主义国家称为“资本密集工业”。劳动者技术装备程度较高,需要花费大量投资的工业部门。如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重型机器工业等。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工艺过程复杂,设备庞大,原材料消耗量和投资较大,能容纳的劳动力较少,并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214.知识密集工业又称“高度加工工业”。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工业部门。多数属于需要花费大量科研与技术开发的时间和费用,能生产高级、精密、尖端工业产品的工业部门。如电子计算机工业、飞机和宇宙航空工业、原子能工业等。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技术先进,科技人员比重大,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最新成果;设备较复杂,投资大;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容纳的劳动力和耗费的原料较少;污染较少。

215.劳动密集工业“资金密集工业”的对称。劳动者技术装备程度较低,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工业部门。如家具工业、服装工业、玩具工业、皮革工业等。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投资省,能吸收较多劳动力;劳动比较繁重,科学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工具比较简单。随着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生产过程中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劳动密集工业部门,将逐渐转化为资金密集工业部门。

216.工业分布亦称“工业配置”或“工业布局”。是工业生产的空间组织形式。即工业生产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地理分布。工业分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收益的大小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工业地区分布及其

发展变化的规律。工业分布的特点,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但也受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如:原料来源、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市场消费、劳力资源、技术水平、环境因素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分布,往往是在企业主或垄断资本追逐利润中盲目地、自发地形成的,具有不平衡和不合理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充分利用、合理发展原有工业基地和积极发展内地工业;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的消费地区;促进各地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注意大中小型项目的结合,工业的地域分工和区际联系;注意环境保护等等。

217.工业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工业分布相对较为集中的地区。在本区范围内的一些工业部门,一般联系紧密、内部结构比较协调,并有一定的共同利用市政工程设施的基础。在工业区内,主要包括生产厂房、仓库、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生活福利、管理设施以及空间绿地等。工业区按性质可分为综合性工业区和专业性工业区两种。

218.综合性工业区是指集中配置若干不同性质的工业企业的工业集中区域。综合性工业区内各个工业企业之间在生产上并没有有机联系,而只是为了共同使用电源、水源、交通干线以及城市公用设施而配置在一起的。综合性工业区的规模不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219.专业性工业区是指一些专业相近,生产上密切联系的若干企业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集中区域。其特点是企业的生产联系比较密切,能集中供水、供电、供热,经济效果较好。但企业集中布局必然造成污染源集中,危害环境,所以必须采取妥善措施予以解决。专业工业区的规模一般约占地几平方公里,但一些大的钢铁工业区也有多达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人口集聚一般在10万人以下(以三、五万人居多)。较大的专业工业区往往形成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镇。如北京的燕山石油化工工业区;上海闵行的机电工业区;太原河西化学业区等都属于专业性工业区类型。

220.工业点由一个或几个工业企业组成,是工业布局地域类型的最小单位。工业点一般企业规模较小,而且部门结构简单,影响所及基本上限于地方意义。有时一个较大的工厂孤立布置,也可成为一个工业点,如北京的琉璃河水泥厂。

221.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而生产,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由甲地运送到乙地,生产和消费不完全在同一地区,劳动地域分工是以不同地区之间的产品互相交换为前提条件的。

222.经济区这里主要是指综合经济区而言。它既不同于行政区,也不同于部门经济区。行政区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生产地域单元。部门经济区(如工业区、农业区等)虽然也是客观存在的生产地域单元,但它是仅就某一部门为对象而进行的区域划分;综合经济区是由多部门所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每一个经济区都是由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各生产部门所组成,是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因此它的结构是有规律性的。经济区内各生产部门是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交通运输联结各生产部门。各级经济区虽然都具有工业、农业、运输业各种部门,但各级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任务和具体条件不同,因而在部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223.生产专业化是社会分工发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专业化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工业部门、企业、企业内部车间、工段以及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专业化生产的特点:一方面专业分工不断深化,即从原来的工业部门、企业中不断分离出新的专业部门、专业化企业;这些专业部门、企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配备有专门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专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等。另一方面同类生产集中到专业化企业、部门,以增加批量,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可以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设备,充分发挥专业化生产的经济效益。所以专业化不仅分工愈来愈细,而且是同类生产的集中,是一种大批量、高效率的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

224.生产协作是专业化部门、企业为完成同一产品所建立起来的生产联系和协作配套关系。专业分工与协作是密切相关的。专业分工是协作的基础,而协作又是分工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分工愈细,协作就愈密切,这两者必须同步发展。

225.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依法进行登记、批准手续,并在银行开设单独帐户。我国的企业按产业标准可分为:工业企业(如工厂)、交通运输企业(如铁路局)、农业企业(如农场)、商业企业(如贸易公司)等。按所有制或资金来源可分为: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按规模可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等。

226.工业现代化:是指工业落后国家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改进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工业技术和生产水平赶上世界工业先进国家的过程。工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在生产中使用蒸汽机就算是现代化了,而现在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应当在全世界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体系进行比较。这个标准体系至少应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1)劳动资料现代化。(2)工业结构现代化。(3)工业管理现代化。(4)工业人员结构的变化。(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劳动资料现代化是核心,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227.补偿贸易:是属于记帐易货贸易性质的一种贸易方式。又称做对销贸易。其基本内容是:交易买方不以现汇支付,而以商品进行全部或部分偿付,可以一次付清,也可以分期分批支付。近年来补偿贸易的范围更加扩展,一国引进外国的技术、设

备用以建设工厂或开发自然资源,不须支付现汇,待建设项目竣工后,以其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它类似商品补偿。拖欠时间可长达10—20年,或者更长。

228.市场经济直接根据市场需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进行调节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229.运输业是指人类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置移动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线路、动力、运输工具和通讯设施,是构成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四大要素。当代主要的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交通运输是联系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可以促进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运转自如,从而有效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仅如此,交通运输业对于巩固国防和加强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与工农业相比,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表现在:(1)交通运输业不能生产出新的物质产品,它的唯一产品,是以吨公里(或人公里)表示的客货位移。(2)表示客、货位移的运输产品不具实物形态,它不能脱离生产过程而单独存在。(3)各种方式的交通运输业只生产同一种产品。(4)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一般说来,交通运输业布局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农业生产布局小,但比工业生产布局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通线路的通畅。②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的走向、质量、线路投资和分布状况。除此以外,交通运输业的布局还受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条件、技术条件的影响。

18春福师《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20世纪上半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此时期,引入的经济活动区位论包括() A: 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B: 克里斯塔勒的以商业为主的“中心地理论” C: 廖仕的“区位经济论” D: 皮鲁的“增长极理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克拉克产业分类又称为() A: 产业功能分类 B: 四次产业分类 C: 三次产业分类 D: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区位因子”最早由()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 格林哈特 B: 哈特向 C: 艾萨德 D: 韦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区域。 A: 纯自然资源型 B: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 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 资源缺乏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A: 产业结构 B: 收入分配结构 C: 技术结构 D: 职业结构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 进口替代 B: 出口替代 C: 工业赶超 D: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 A: 农业区位论 B: 工业区位论 C: 市场区位论 D: 运输区位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 统一原则 B: 发挥优势原则 C: 兼顾全局原则 D: 效益原则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 )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 A: 扩张效应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2012秋季福师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二及答案

福师《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A. 目标驱动 B. 利益驱动 C. 宏观调控 D. 市场调控满分: 3 分 2.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 A. 生产力水平高低 B. 资源丰富程度 C. 产业结构优劣 D. 区域经济政策导向满分: 3 分 3. “区位因子”最早由()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 格林哈特 B. 哈特向 C. 艾萨德 D. 韦伯满分: 3 分 4. ()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 A. 扩张效应 B. 回程效应 C. 涓滴效应 D. 极化效应满分: 3 分 5. 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A. 产业结构 B. 收入分配结构 C. 技术结构 D. 职业结构满分: 3 分 6.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 库茨涅兹 B. 科林?克拉克 C. 配第 D. 熊彼特满分: 3 分 7. 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 ndort,是由()。 A. 杜能 B. 高次 C. 韦伯 D. 哈特向满分: 3 分 8. 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

A. 《史记》 B. 《山海经》 C. 《禹贡》 D. 《汉书》满分: 3 分 9. ()城镇体系又称城市金字塔或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A. 双中心型 B. 网络型 C. 星型 D. 顺序-规模分布型满分: 3 分 10. ()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 统一原则 B. 发挥优势原则 C. 兼顾全局原则 D. 效益原则满分: 3 分 二、多选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1.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包括()。 A. 工业贸易合作 B. 资金合作 C. 劳务合作 D. 科学技术合作满分: 3 分 2.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 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 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 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 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满分: 3 分 3. 著名的柯布一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述为P=AL a K B其中P代表工业产出,a B代表常数,那么 A 、L 、K 依次代表()。 A. 雇佣劳动量 B. 固定资本量 C. 消耗资源量 D. 综合技术进步因素满分: 3 分 4. 现代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市场而开展的,以获取更多()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A. 高科技劳动力 B. 商业信息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分)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本教材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 3.了解经济地理学科的构成体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3分) 4.掌握区位因子的定义与类型。 5.熟悉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和工业区位论(简答题、论述题10分) 6.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掌握其形成机制、主要内容,了解其意义和 缺陷。 7.掌握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基本概念与三种区位指向。 (1)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2)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3)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No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最小的区位)。No2: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当节省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最低点,转向劳动费最低点)。No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8.了解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意义和缺陷。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5分) 9.掌握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熟悉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性、货物供给范围、中心地等级等。 掌握3大原则——(1)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2)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4原则。(3)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7原则。 了解:三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意义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20分) 10.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

经济地理学课后作业

第一章: 1.珠江三角洲为什么比较发达? 第二章: 3.试分述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4.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5.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 综述韦伯运费、劳动费用和集聚三种指向的工业区位原理。 第七章: 1.怎样理解区域空间结构? 2.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3.试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4.运用实例说明一个区域的空间结构。 08城市规划与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经济地理学的理解。 2.影响区位因子有哪里,分析珠三角发展中的主要区位因子。 3.分析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要点,并举实例说明。 4.什么是主导产业?其特征是什么?结合实例谈谈怎样确定主导产业。 5.谈谈你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试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区域或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 6.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以某一区域或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中这两种机制的作用如何? 7.分析中国或者广东或者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8.谈谈经济全球化对珠三角或者广州城市的影响,及其如何保持其地方化。 5.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劳动力特色 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 人口密集地区(大都市)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 (二) 劳动力素质 1.普通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 2.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需求成为影响现代经济活动区位 (三) 劳动力成本 1.劳动力的空间上分布不均及其空间移动性 2.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四) 劳动力移动 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也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部分)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 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背景 (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心得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地理学 姓名郭付友学号2013200345 专业人文地理学年级 2013 院、所地理科学学院年月日2013年11月25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学科,也可以说,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发展机制、条件要素、结构网络、构造类型、系统调控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两者的交叉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用地理学的传统,采用地域综合性的思想,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以地域性与差异性为研究思路,以经济地域与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系统类型为表现形式,以区域关系与协调为最终目的,遵循条件环境—结构功能—系统类型—区域关系与协调的研究路线。 学习《区域经济地理学》首先使我更深入的明晰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即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要产品。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基础上的,正是由于各人类经济活动区域在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状况和历史基础及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才为劳动地域分工提供了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个前提,劳动地域分工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也必然表现在一定地域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充分揭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学科的一条理论主线,全面而深刻地联系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学的相关诸理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分(物质成分与非物质成分)、结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功能规模(经济实力与地域范围)、等级(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层次)性质等在不可逆时间序列中有机的空间演变过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对地域运动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它通过对经济运行的基础要素,地域运动的载体和轨迹,物资流动和组合,企业和部门组合,地域运动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地域之间的物质运动、地域的分化与组合和地域系统整体运动的机制和规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城市规划学者以及经济学者等分析和解决区域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使我知道了条件论,并且可以运用条件论分析区情。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体而言,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三个方面。确切来说,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和科技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五个方面。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任何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部门门类、规模、形式,对区域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乃至区域的发展方向等,均有直接影响;人口劳动力和科技条件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劳动力保障与动力源泉,也是区域消费的主体,任何一个经济地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作业题】 ●题型 ◆不定项选择题(选做) ◆填空题(选做) ◆简答题(选做) ◆判图题(必做) ◆实练题(必做) ●布置作业时间:09月19日,统一上交作业时间:09月30日晚24时。 ●交作业模式:所有同学均采用电子版,直接做到每题要求的合适位置上。最 后交作业的WORD文档标题为:某某班+第一章作业+学号+姓名+时间。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A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E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A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D)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7.下列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ABCDE )。 A.旅游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商业地理学 E.农业 地理学

8.下列关于地理比较法,说法错误的是( C )。 A.经地学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内容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两个不同侧面 C.运用比较法时,要注意对象属性的不同,在相似属性的对象比较科学意义不大 D.运用比较时,要注意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时间 9.下列属于系统的特征的有 ( ABCD )。 A.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B.子系统目标服从高层次系统的目标 C.系统的结构性表现为内部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或秩序 D.为了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0.关于抽样考察与典型考察,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二者都是非全面的考察方式 B.抽样考察对考察对象是有意识的,典型考察对象却是任意的 C.典型考察是通过典型数据推论分析总体,抽样考察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D.二者都可克服全面考察工作量大的缺点,轻便灵活,节约人财物 二.填空题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2.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介于、和的一门边缘科学。 3.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泒和泒。 4.1760年,俄国学者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学科名词,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本质及其构成,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科的形成。 5.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核心问题是 6.经地学科体系包括的经济地理学和的经济地理学。前者又叫 或普通经济地理学,后者又叫经济地理学。 7.交通运输两重性表现为:既是工农业生产的,又是一个的部门。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经济地理学原理考试试题(J)

经济地理学原理试题 经济地理学原理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一名词3分,共24分) 配第——克拉克定理区位重量中心地横向一体化 霍夫曼比例需求收入弹性区际联系“第三意大利” 二、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胡佛将运费分为___________费和___________费两部分。其中,前者随运输距离变化呈规律性变化,后者则与运距无关。 2.按照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最小运费原理,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且原料地与市场各分别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当原料指数大于1时,工厂区位应选择在___________,当原料指数小于1时,工厂区位应选择在___________。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汽车产业发展与布局变化的最大特点,就是生产的_________趋势与产品开发的_________趋势并存。 4.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对一国来说,外国直接投资区位主要趋向于下列三种地区:①经济中心区。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5. β指数是度量交通网络发达程度的一个常用指标。其值等于交通网中______的数量与______的数量之比。 6.在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中,日本学者赤松提出了___________学说;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循环学说)是由美国学者___________提出的。 三、选择(下列各题均提供了4个答案,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答案的代号上划√。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杜能的“孤立国”中,由中心城市到孤立国边缘,6大农业圈层的分布依次是: A①自由农作圈②林业圈③轮作农业圈④三圃式农作圈⑤谷草式农作圈⑥畜牧圈。 B①林业圈②自由农作圈③轮作农业圈④谷草式农作圈⑤三圃式农作圈⑥畜牧圈。 C①自由农作圈②轮作农业圈③林业圈④谷草式农作圈⑤三圃式农作圈⑥畜牧圈。 D①自由农作圈②林业圈③轮作农业圈④谷草式农作圈⑤三圃式农作圈⑥畜牧圈。2.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热属常规能源、核能属新能源。 B煤炭属一次能源、沼气属二次能源。 C风能属含能体能源、水能属过程性能源。 D生物能属一次能源中的常规能源、汽油属二次能源中的新能源。 3.下列中心地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在市场原则下,一个一级市场区的面积等于3个二级市场区的面积。 B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在交通原则下,二级中心地位于一级市场区六边形的顶点。C廖什理论与克里斯泰勒理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是自上而下构建的中心地与市场系

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指由于专业化水平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成本下降,规模扩大,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P115 2,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人口,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P94 3,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P174 4,互补产品:指两种产品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 5,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产生的阶段扩展。P117 6,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的扩大。P117 7,范围经济:指企业由于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P115 8,霍夫曼比例:是一个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比利式,其重点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此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增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增值。P181 9,增长极:指区域经济中,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成的经济中心。P209 10,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长生示范、祖师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其与周围的联系,而在此过程中受到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的扩大和强化,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大的效应。P209 1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的效应。P209 12,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效应。P209 13,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P209 14,区域管制:指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变化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P228 二、简答题 1.简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P38 答:土地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其自身特性的主要表现,它一般以一下两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经济活动。 其作为劳动对象,如在农业农业活动中自然特性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为作业的空间活动场所影响经济活动,如在城市的交通、建设用地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2,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形成机制P60 答:农业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合理行动。其研究认为交通工具唯一时,运费与距离成比例,运费率也因作物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度能给出了地租收入的公式: R=PQ-CQ-KtQ=(P-C-Kt)Q 其中,R为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K为生产地距离城市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3.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P69 答:运费指向论: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最小运费原理和综合等费线的提出等三个方面。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李小建_全本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经济地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经济地理学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洛蒙诺索夫首次提出的,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至发表》的《经济地理学得任务》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特点 2.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当前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的重要性:增大区位主体的收益,增强区位主体的竞争力,对经济活动空间行为产生强制性约束 3.区位理论是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理论,他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是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包括农业、工业、商业、聚落区位理论等构成了人文地学的理论基石 4.区位理论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另一层与前者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5.区位理论解决的问题: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配置问题 6.按照区位主体的分类: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商业区位论,交通区位论,居住区位论,服务区位论,城市区位论 7.区位条件:某一地区的属性或资质 8.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分原因(区位因子1经济因子A成本因子a运费因子b非运费因子B收入因子2非经济因子) 9.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成为讨论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环节 10.企业人为因素:要素投入,交通运输,市场因素,区域环境 11.土地的概念:地球表面固有的部分,是人类基本的生存空间 12:土地的特性:自然特性:自然性,差异性,耐久性,固定性 经济特性:稀缺性,报酬递减性,增殖性 13.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是作为劳动对象,另一种是作为作业人的空间或者活动场所 14.市场活动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所考察区位的市场影响力的地域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源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市场需求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需求偏好,市场竞争环境和管理秩序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 15.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的需求才能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16.交通要素:一是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二是人和物质的移动即交通流,三是地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