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 医 治 疗 男 性 病 的 心 得 和 体 会

中 医 治 疗 男 性 病 的 心 得 和 体 会

中 医 治 疗 男 性 病 的 心 得 和 体 会
中 医 治 疗 男 性 病 的 心 得 和 体 会

中医治疗男性病的心得和体会

【摘要】:本文在综合研究了当前我国男性病中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有限的医疗实践,主要讨论了当前国内男性病中医临床治疗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尝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辨证辨病辩体论治

1.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健康也越来越关注,以前不太受重视的一些疾病,如男性病等慢性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西医对男性病等慢性疾病疗效较差,或者说可以诊断,但没有好的办法治疗,或者根本诊断不出疾病,只能归结为功能障碍,而且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在此背景下,中医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中医男科学也得以建立和发展,其理论发展也已成熟,并也成为教科书的内容。在中医外科学中成为泌尿男性疾病,包括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护等各项内容,还详细论述了一些常见的男性疾病的诊治。[1]

教材较为全面,但是教材也存在缺陷,如缺乏案例,辨证论治不够细致,对方剂论述过少,对药物则毫无论述。即教材有些脱离缺乏临床实际,缺乏对初学者的经验指导,经依靠学习教材,无法成为合格的临床男科医师,编写的再好,学完了也被大多数学生抛弃了。

男性病中医临床中存在的问题更多,最常见的是大多数男科中医师,临床中依靠的是化验单,先确定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就是用西医套用中医中药。如确定为前列腺炎,那治疗方法即为抗生素加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方剂,水平高的再加些活血化瘀药,再高点的加点理气止痛药,再高点加点补气血阴阳之类的药。忘记了最基本的中医辨证,更不要谈什么辩体、论治了。教材上的辨证论治都抛之脑后了。有的医师还可能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中西医结合了,看的很好了,效果不好纯粹是病人病的太重,或前列腺炎是看不好的,为自己的平庸推卸责任。传统的理法方药,他们是彻底的忘了个精光,理没了,法、方、药更不用谈了,或者这也是当代中医的悲哀,患者的悲哀。当然前列腺等男性疾病的治疗确实有较大难度,但是不等于毫无办法,传统中医在此病的治疗上还是有较好疗效和较大优势的。

下面主要讨论下男性病中医辨证和论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以及几个案例,希望男性病中医治疗能不断改进、提高,同时也对自身进行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能和服务水准。

2.辨证

首先强调要重视辨证,绝对不允许现在很多医师的所谓中西医结合辨证法,必须坚持传统的中医辨证,如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有些病还涉及经络辨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具体辨证时,应结合疾病和治疗需要选择辨证种类。在病位上,以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为主;辨证内容包括单一辨证、复合辨证。

临床中辨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辨证时往往只重视脏腑辨证。如重视膀胱病辨证,尤其是治疗前列腺炎、淋症、睾丸炎等病时。重视肾病辨证,如治疗阳痿、早泄、不育等病时。辨肾病时重视肾阳、肾气,忽视肾阴等。近来又很重视瘀血辨证,而往往忽视心、肝、脾、肺辨证,更忽视气血津液辨证。在辨病因时重视湿、热,忽视寒、风、暑、燥。辨病机时重视脏腑、血瘀,忽视气、经络。即使

是脏腑病机也分析的不全面,往往只重视膀胱湿热夹瘀这个病机。忽视肾、膀胱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这一男性病发病主要病机。

此外,临床还存在一个问题,即重视辨证、辨病,但忽视辨体。而男性疾病有明显的体质因素,辨体也联系了辨证和论治。在临床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就要进行论治,即到了理法方药的法方药阶段,此时辨体就需要辨体了。

辨证基本相同但法方药不一定完全相同,根据就是患者的体质不同。如《景岳全书》中说:"当识因人因证之辨。盖人者,本也;证者,标也。证随人见,成败所由。故当以因人为先,因证次之。若形气本实,则始终皆可治标;若形质原虚,则开手便当固本。"体质是产生证得重要物质基础,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一个重要原因就源于此。

所以说,临床不仅应重视辨证和辨病,还应强调和重视辨体,重视患者的体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辨的全面,才能做到治病求本,标本兼顾。

3.论治

1.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犬的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犬对本病也很易感,世界各国都有发生。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由于感染的菌型不同,其临床特点也不一样:有的症状明显,病犬呈现高热、粘膜出血、黄疸、溃疡或坏死,血红蛋启尿;有的病例呈隐性经过,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 钩端螺旋体的菌型不下数十种。我国已从犬中分离出8个型。犬型最常见,其次为黄疸出血型及波摩那型。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感染,而且可以长期存在于感染动物体内,成为主要的贮存宿主。如鼠类感染后,大多是健康带菌者,带菌时间长,并可通过尿液向外排菌,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家畜中,猪、犬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带菌的动物,可随尿排菌,污染水源、土壤。当犬接触这些染菌的水、土壤或尿后,就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及消化道感染。通过性交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因公犬有用鼻和舌嗅舔自己或母犬生殖器的习惯。[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病的发生多与接触病犬或带菌鼠的尿有密切关系。通常公犬发病较多,幼龄犬比老龄犬发病多,常散发。 (2)临床特征,病犬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特征:其一,由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病犬,开始高热,但第二天就下降至常温或以下。不久在眼结膜和口腔粘膜上出现黄疸。病犬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呕吐,精神沉郁,四肢(尤其后肢)乏力。尿量减少,呈黄红色,大便中有时混有血液。其二,由犬型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病犬,黄疽症状不明显,一般表现呕吐,排带血的粪便,腹痛,口腔恶臭,粘膜发生溃疡,舌部坏死,溃烂,腰部触压时敏感,多尿,尿内含有大量蛋白质、胆色素,病大多因尿毒症而死亡。 (3)剖检特征:通常以黄疽、各脏器的出血、消化道粘膜的坏死为特征,腹水增多,且常混有血液,肠粘膜有小出血点,肝肿大,胆囊充满带有血液的胆汁。根据以上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靠病原学检验和血清学检查。 [防治措施] 第一,避免犬与带菌动物(尤其是猪与鼠类)及被其尿所污染的水,饲料接触。被污染的环境,可用2~5%漂白粉溶液,或2%氢氧化钠,或3%来苏儿消毒。 第二,驱鼠、灭鼠。 第三,严禁饲喂病畜肉及带菌动物的生肉及其他产品。 第四,对较大的犬群每年进行1次检疫,发现病犬及可疑感染犬,应及时隔离。青霉素、链霉素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在早期应用,效果更好。但必须连续治疗3~5天,才能起到消除肾脏内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第五,采取药物预防。目前,我国尚无犬用钩端螺旋体菌苗,国内外有与其他疫苗结合的多联苗,可给犬预防接种,但菌苗必须包括当地主要流行菌型。如无菌苗,可在流行期间采用药物预防,即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每千克饲料加入土霉素0.75~1.5克)或四环素(按1~1.5毫克/千克体重),连喂7天,可控制犬的感染。 第六,饲养病犬的人员,不要再与健犬接触。

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黄仙钟广东省卫生监督所 一、概论 医源性疾病:指在诊治或预防疾病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各种言行、措施不当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的营养缺乏症等。病人由社会角度转变为病人,当医患关系处理不当时易造成医源性损害。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本身受到各种职业因素影响,例如,在职业接触中本身受到感染,常见的乙型肝炎、肺结核等;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照射等。 医源性疾病大致可分为诊断性医源性疾病和治疗性医源性疾病两大类。 医源性疾病按发病环节来分有: ①与诊断有关:如医生在判断力所及的情况下发生的误(漏)诊; ②与药物有关:不合理用药引起,有时合理用药也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③与手术有关:如的术适应证或方法错误,操作失误,以致损伤健康组织或器官,术后处理不当; ④与器械有关:如在使用腔道窥镜或导管等技术中,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各种并发症;非创伤性处理不当,如止血带使用过久,石膏绷带包扎过紧,均可造成损伤; ⑤与放射或理疗有关:包括X线、γ射线、核素及各种理疗方法,如使用不当、照射量过大、防护不周,引起损伤; ⑥与用语有关:医护人员使用医学用语不当引起病人心理创伤; ⑦与预防措施有关:如免疫制剂使用和接种方法不当,引起损伤。 医源性疾病按引起发病因素来分,可分为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医疗服务因素及机体因素五个方面。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因素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主要是医院内感染。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他们所携带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且密度高,而病人又是特殊的敏感人群,易感性高,所以生物因素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物理因素:医院中存在的物理因素主要是放射线和放射性核素。在肿瘤治疗和疾病的诊断中,如果放射性核素和X射线使用过量,很容易给病人造成损伤而引起放射性疾病。

2020年参加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两篇

2020年参加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学习 心得体会精选两篇 2020年参加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一) 2020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的指导支持下,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组织举办的第一期心血管病介入护理技能进阶培训班学习。并通过理论和实操考核,于2020年x月xx 日取得了由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专家委员会颁发的第一期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专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 2020年x月xx日—2020年x月xx日期间,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邀请了18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国内知名医疗和护理专家,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历时六周的时间,为我们40家心血管病护理及介入培训基地的125名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心血管介入诊疗理论课程。这一场场学术盛宴精彩纷呈,使我们领略到各位名师风采,同时又学习到了心血管专业理论知识。他们以丰富的医疗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运用通俗易懂结合实际案例的授课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专业性强,清晰、易懂的理论知识,为我们精准护理急、危重症介入患者贮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导管室的工作既紧张又快节奏,护士除了掌握临床基础护理技术外,还要娴熟地掌握多项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术中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压力波形的变化以及各项生命体

征监测,做好病人的病情观察,如有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只有坚实的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作保障,才能够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疾病的转归有清楚的认知,在出现紧急情况下,处置得当,化险为夷,为抢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第二部分为专业护理/技术课程。每一位护理专家的授课既专业又具有实用性,譬如改善治疗的基础条件,建立完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密切配合缩短介入治疗时间及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医护技的团队协调沟通合作,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病人与医务人员的关系,从而更有利于病人配合治疗和康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医院实现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证医疗安全有据可循,科学规范,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对医疗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加强和改善内部控制,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学习,使我们对急、危重症患者介入抢救治疗、护理和仪器设备使用有了深一步的了解,对临床护理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弥补了我们在工作中的不足,真正做到胸中有数遇事不慌,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些在导管室对急、危重症患者精良护理技术上,在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准确预见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紧急状况下护士能运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早发现、早说出”,快速有效地配合施救,从死神手中挽救生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导管室有一个口号“时间就是心肌,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措施

早期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维生素B和C以及容易消化的饮食;并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出血严重者应立即输血并及时应用止血剂。肺大出血者,应使病人保持镇静,酌情应用镇静剂;肝功能损害者应保肝治疗,避免使用损肝药物;心、肝、肾、脑功能衰竭者治疗可参考有关章节。对各型钩体病均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卧床休息和就地治疗,减少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二)抗菌治疗为了消灭和抑制体内的病原体,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治疗过晚,脏器功能受到损害,治疗作用就会减低。青霉素应早期使用,有提前退热,缩短病期,防止和减轻黄疸和出血的功效,首次剂量为40万u,以后治疗剂量每日120~160万u,分3~4次肌肉注射,避免发生赫氏反应,儿童剂量酌减或与成人基本相同。疗程7天,或体温正常后2~4日。重症病例剂量加大至每日160万~240万u,分4次肌注,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等亦有一定疗效。近年来国内合成的咪唑酸酯及甲唑醇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取得满意的效果,两种药物均可口服,副作用不大。咪唑酸酯的剂量成人首次1g,以后每日4次,每次0.5g,待体温恢复正常后2~4天停药。重症患者可增至每日3g,分3次口服,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2g,平均疗程5~7天。约8.1%的病例出现赫氏反应,较青霉素的赫氏反应轻,不需要特殊处理。本品口服后迅速被消化道吸收分布全身,并通过血脑屏障,可作预防用药,主要的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皮疹等。甲唑醇的剂量成人首次口服剂量1g,以后每日3~4次,每次0.5g,疗程5~7天或热退后3天停药。本品治愈率达94.31%,无赫氏反应。仅部分病人有头晕、腹痛、肠鸣、偶有皮疹、口干等反应。赫氏反应多发生于首剂青霉素G注射后30分钟~4小时内,因大量钩体被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其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呼吸加快,原有的症状加重,并可伴有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休克、体温骤降等,一般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偶可导致肺弥漫性出血,应立即应用氢化考的松200~300mg静滴或地塞米松5~10mg静注,伴用镇静降温、抗休克等治疗。(三)后发症治疗一般多采取对症治疗,可取得缓解,重症患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加速恢复。 1.葡萄膜炎扩瞳,用1%阿托品溶液滴眼每日数次,如虹膜粘连不能使瞳孔充分扩大,可再用10%新福林溶液滴眼,1%新福林结膜下注射或用强力扩瞳剂(1%阿托品、4%可卡因、0.1%肾上腺素各0.1ml)结膜下注射等;使瞳孔扩大至最大限度,尽量使已形成的虹膜后粘连拉开。扩瞳后每日以1%阿托品点眼1~3次,至痊愈后2周。眼部热敷,每日2~4次,每次20分钟。局部用可的松滴眼或结膜下注射。重症患者可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可用1%~2%狄奥宁滴眼,内服水杨酸钠;对后部的葡萄膜炎可用烟酸、妥拉苏林、654-2、碳酸氢钠静滴以及维生素B1、B2等。治疗均无效时可用免疫抑制剂。 2.脑内闭塞性动脉炎多采取大剂量青霉素G、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亦可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氢溴酸樟柳碱(AT-3)、氨茶碱、理疗及针灸等疗法。争取迟早治疗,否则可能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医学教育网搜集)

药源性疾病汇总

药源性疾病 一、概念 药源性疾病又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或药物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的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它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药源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一)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人类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早已有所认识,但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有关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正式调查报告。1880年英国医学杂志报告了用氯仿麻醉可以导致人突然死亡。1922年英国医学研究会报告了用胂剂治疗梅毒引起黄疸。1935年前后,欧美等地约有一百万人使用减肥药二硝基酚,结果造成很多人患白内障,又有一万人因此而失明。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和随后的广泛应用,引发变态反应性多形态药物性皮炎。40年代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的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引起了多次过敏性休克、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骼抑制等不良反应。1954年,法国由于制售一种用于治疗疮疖的药物二碘二乙基锡,结果造成270人中毒,其中110人死亡。自60年代开始,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孕妇因服用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反应,结果造成了10000 多例海报肢畸形婴儿的悲惨药害灾难,即“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震撼和对药源性疾病的重视。于是各国的卫生管理部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药物安全机构,1970年国际药物监察制度开始实施。我国卫生部于1989年也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和推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二)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导致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性是其最主要原因。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的滥用、选药不当、违反用药禁忌症、用法不合理、无用和配伍错误。在正常用药情况下尚可发生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更导致对机体的损害。机体易感性则包括种族和遗产多样性、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等。

医学课件---第四单元 先天性心血管病

第四单元先天性心血管病 先天性心血管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畸形。 先心病以室间隔缺损最多,其次是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房间隔下缘不能与心内膜垫接触,则在房间隔下部残留一间隙,形成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分类 继发孔缺损 为第一房间隔吸收过多或第二房间隔发育障碍所致,此型临床多见。 原发孔缺损 多由第一房间隔过早停止生长所致,此类较少见。若伴有二尖瓣前叶裂缺又称之为不完全性房室通道。 房间隔缺损血流示意图 临床表现 症状 1.体循环供血不足的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乏力、多汗、活动后心悸气短等 2.肺循环充血表现 易反复呼吸道和肺部感染,久咳不愈 3.潜在青紫 凡使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时可出现暂时性青紫

体征 1.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界扩大 2.杂音 位置胸骨左缘2~3肋间 强度Ⅱ~Ⅲ/Ⅵ级 性质 3.P2↑ 4.L→R分流量大时,可听到三尖瓣区舒张期杂音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缺损小心影可正常 缺损大 心外形不同程度扩大,以RA和RV为主,PA突出明显,可见肺门“舞蹈”,肺野充血,主动脉影缩小 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 RA、RV增大,RV流出道增宽,主动脉内径缩小 二维超声 可见房间隔连续回声中断,缺损部位及大小 Doppler超声 可直接见到分流的大小、位置和方向,能评价分流的大小 心电图 心电图对诊断ASD具有重要价值 主要特征

心电轴多右偏或不偏 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可有右心室肥厚 1/4病例可有P波轻增高 治疗 (一)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适应证: (1)继发孔型ASD直径≥5mm伴右心负荷容量增加,≤36mm的左向右分流ASD。 (2)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开口距离≥5mm,至房室瓣距离≥7mm。 (3)房间隔直径>所选用封堵器左房侧的直径。 (4)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禁忌证: (1)原发孔型ASD及静脉窦型ASD。 (2)已有右向左分流者。 (3)近期有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以及左心房、左心耳有血栓。 (二)手术治疗 对所有单纯房间隔缺损已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即已有肺血增多征象、房室增大及心电图相应表现者均应手术治疗。 患者年龄太大已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应慎重。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1)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按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以慢性居多;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其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损害;右心衰竭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包括由胃肠道及肝瘀血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及劳力性呼吸困难等。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了解既往病史。 (二)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深度、有无气促及肺部啰音。 (三)评估患者有无劳力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评估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 (四)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及周围血管灌注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大、出汗、皮肤发凉等。 (五)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二、护理问题 1. 气体交换受损 2. 体液过多

3. 活动无耐力 4.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三、护理措施 1. 根据心功能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 急性心衰时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在湿化瓶内加入30%~50%乙醇以消除肺泡内泡沫,保证足够的血氧分压。 4.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5. 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并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7. 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教育 1. 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心衰的诱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指导。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源性疾病主要是指因医务人员的措施不适当引起的疾病。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与种植学说相关,指因医源性穿刺、破裂、手术局部创伤,手术切口未予保护,操作粗糙,未按操作规程,经期妇科检查等引起疾病发生或播散。具体如下。 1 经期妇科检查 虽属“小事件”但若对月经史询问不清,尤对后位后屈子宫等,检查子宫时,挤压易致经血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或留置在输卵管,引起相应病变。 2 穿刺 目前,仍存在一些医师不详细询问病史便进行妇科检查,更对超声检查不重视,不会读片或不亲自阅看超声图像,仅依赖超声医师报告的结论,对肿块性质分辨不清,对肿块的诊断更是采用老观念而行肿块穿刺、抽吸囊液。众所周知,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囊液黏稠,细小针头难以抽吸,即使采用输血针头样粗的穿刺针也难以吸净,更不能抽吸完全。但不论针头粗细,拔除后,由于囊内压相对较高,均有囊液会自穿刺口溢出,易致子宫内膜在其他部位种植,致疾病扩散,也是造成粘连及相应盆腔疼痛、影响生育、包裹性积液

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穿刺针通过腹壁也可在腹膜、腹壁各层内种植形成医源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此外羊膜腔穿刺,甚至取卵等均应注意医源性问题。 3 开腹或腹腔镜手术 术时切口等未保护,均可能因牵拉、挤压使子宫内膜在盆腹腔、腹壁、肠道、浅表膀胱浆膜层等部位种植,或收集标本袋在盛装标本或取出腹壁时有泄漏,或剥离时囊肿破裂,囊内液外溢,手术中未冲洗干净或使用冲洗液少,均有形成医源性疾病的危险,使临床上原有病灶复发或医源性播散后形成新病灶,有时两者难以区分。 4 人工流产术 釆用负压吸引时,如取出吸管时未解除负压强行拨出吸刮管,宫颈管外突然转为正压,而宫腔处于明显负压状态,瞬时宫腔内由负压突然转为正压,易致宫内血液和子宫内膜组织、蜕膜等经输卵管进入输卵管或流入盆腔,日后形成输卵管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诊刮或宫腔操作时使用有齿宫颈抓钳等,对宫颈造成损伤,日后可能形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能忽视。 5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04章 先天性心血管病(讲义)

先天性心血管病 房间隔缺损 病理生理 分流 (杂音) (心衰) (心律失常) 房间隔缺损心脏杂音产生机理是 A.血流通过缺损口 B.肺动脉瓣相对狭窄 C.主动脉瓣相对狭窄 D.二尖瓣相对狭窄 E.三尖瓣相对狭窄 『正确答案』A 临床表现 1)症状:一般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咳嗽、咯血、发育差,易患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心功能失代偿时可发生心力衰竭。 2)体检: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第二心音亢进与分裂。 比较:室缺:第三、四肋间

15岁,男孩,肺动脉瓣区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无震颤,伴第二心音亢进、固定分裂,心电图示右室肥大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口狭窄 E.主动脉窦瘤破裂 『正确答案』A 8岁,男孩,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口狭窄 E.主动脉窦瘤破裂 『正确答案』B

3)特殊检查: 超声心动图:心房间隔回声失落,多普勒超声显示心房处由左至右分流,可有右室肥大。 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手术治疗 对所有单纯房间隔缺损已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即已有肺血增多征象、房室增大及心电图相应表现者均应手术治疗。患者年龄太大已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应慎重。 室间隔缺损 以膜部缺损最常见。 病理生理 分流 (杂音) (心衰) (心律失常) 分类 ①膜部缺损,最常见;

②漏斗部缺损又可分为干下型和嵴内型; ③肌部缺损。 临床表现 一般根据血流动力学受影响程度,症状轻重等,临床上分大、中、小型室间隔缺损。 (一)小型室间隔缺损通常无症状,沿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Ⅵ级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心音可有轻度分裂,无明显亢进。 13 (二)中型室间隔缺损 听诊除在胸骨左缘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外,可在心前区闻及舒张中期反流性杂音,P2心音可轻度亢进。部分患者有劳力性呼吸困难。 (三)大型室间隔缺损 常有继发性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导致右向左分流而呈现青紫,并有呼吸困难及活动能力下降;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常减弱至Ⅲ级左右,P2心音亢进;有时可闻及因继发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而致的舒张期杂音。 特殊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见室间隔连续中断,多普勒超声可测得高速湍流,在室间隔处有左至右分流,可伴有左、右心室肥大。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血---进入肺动脉(连续性杂音) 肺血流量增加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急性传染病。 重点 病原治疗的药物及其注意事项 一、病原学 钩端螺旋体菌体细长,有12~18个螺旋,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革兰氏染色阴性,为微需氧菌。生长缓慢,培养基上1周才生长。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1~3个月。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可通过皮肤、黏膜感染人。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夏秋季(6~10月)为流行高峰。农民、渔民、屠宰工等易感。

三、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

【后发症】 后发热:热退3~4日后再次发热,T38℃左右,1~3日自愈。无钩体血症,不需抗生素治疗。 反应性脑膜炎:在后发热同时或稍后出现脑膜炎症状及体征,但检查无异常,预后好。 眼后发症:出现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巩膜炎、球后视神经炎、玻璃体混浊。 闭塞性脑动脉炎:因反应性动脉炎导致脑缺血而出现偏瘫、失语,可短暂反复发作。多数l~2个月后恢复正常 【例题】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 A.长期持续高热 B.发热、咳嗽、咯白色粘痰 C.发热、头痛、结膜充血、腓肠肌痛 D.发热、恶心、呕吐、腹痛 E.发热、咳嗽 【正确答案】C 【例题】急性肾功不全是哪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 A.单纯型(流感伤寒型) B.肺出血型 C.黄疸出血型 D.胸膜炎型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例题】钩端螺旋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单纯型(流感伤寒型) B.肺出血型 C.黄疸出血型 D.胸膜炎型 E.脑膜炎型 【正确答案】A 【例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钩端螺旋体病后的并发症 A.后发热 B.虹膜睫状体炎 C.闭塞性脑动脉炎 D.反应性脑膜炎 E.肾损害 【正确答案】E 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尿常规可有轻度蛋白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管型。 3.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显凝试验或凝溶试验)最常用。一周出现阳性,效价≥1:400阳性,不能作为早期诊断。 4.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可用于早期诊断。 5.血培养生长缓慢,1周才生长。 6.核酸检测:DNA 7.胸部X线:肺出血型双肺呈毛玻璃状或有弥散性点状、片状或融合性片状阴影。 六、诊断及确诊依据 1.根据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显微镜凝集试验(简称显凝试验)1: 400以上有诊断价值 七、病原治疗 1.首选青霉素,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连用5 ~7日。为避免赫氏反应,青霉素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2.庆大霉素8万U肌注,每8小时l次。疗程5~7天。 3.四环素0.5g日4次口服,疗程5~7天。 【赫氏反应诊断】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冠心病)

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教材 第一章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放射防护 一放射线损伤 确定效应与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相关,并存在阈值剂量概念,人体分次接受相当于阈值剂量的X线辐射,可不出现确定效应;因此确定效应的阈值剂量通常指单次电离辐射致放射线损伤的阈值剂量。这一阈值剂量并不适用于累积剂量,即使患者接受多次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累积剂量达到或超过阈值剂量,可不出现明显的放射线损伤。皮肤损害、白内障等属于确定效应。 随机效应在自然界中呈概率分布,其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并不相关,不存在阈值剂量的概念。诱发肿瘤以及可遗传的基因异常属于随机效应。随机效应出现的概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机效应与累积剂量有关,因此,虽然多次接受相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可以较少确定效应,但并不能减少随机效应。 二放射防护的基本知识 (一)X线成像原理 X线是一种电离辐射,其光子能量约为可见光的5000-7500倍,因此产生与可见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X线光子具有穿透性,可不同程度地穿透人体的不同组织。X线在人体内衰减的程度不仅与X线光子的能量有关,还与人体组织内的化学组成、密度和厚度有关。X 线光子的能量越高,其穿透性越高,能量越低,其穿透性也就越差。 (二)接入性诊断和操作中X线成像过程 1.X线的产生X线管有阴极、阳极;在阴阳电极间电场的作用下,阴极发射的电子加速向阳极移动并高速撞击阳极金属,电子能量的一小部分转换为X线。阴极电流(mA)决定阴极释放的电子数量;阴阳极间的电压(kV)决定电子撞击阳极的速率。因此阴极电流决定X线光子的数量,X线管电压决定X线光子的能量。 2.X线在人体的衰减及影响成像的因素 (1)X线管电压; (2)X线管电量; (3)X线光束滤过; (4)散射; (5)减少图像噪声; 三如何减少)X线对患者和介入人员的放射线损伤 (一)设备参数 相关参数涉及电压、电流量、记录帧数等;现阶段使用的X线接受装置有两种类型:影像增强器和平板探测器。 (1)X线脉冲频率; (2)控制图像的放大倍数;X线成像系统的辐射剂量因放大倍数的增加而增加。 (二)介入人员操作时的可控性因素 1.减少透视及影像采集时间; 2.使用遮光器; 3.控制透视和摄影时的辐射剂量; 4.调整X线接收装置和球管的位置; 5.控制投照角度; 6.增加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药源性疾病习题

一.单选题 1. 药源性疾病按病因学可分为A型和B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A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不能预测的 B、B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可以预测的 C、A型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D、B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死亡率 2. 引起药源性疾病的药物指的是 A、西药 B、中药 C、西药、中药、食物 D、西药、中药 3. 血液系统药源性疾病占药物不良反应是 A、5% B、10% C、20% D、40% 4. 血液系统药源性疾病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一种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的血液病 B、同一种疾病可由许多不同的药物引起 C、药物之间存在交叉反应 D、一种药物可以引起一种血液病 5. 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是 A、增强血管阻力 B、收缩血管 C、增强心肌收缩力 D、水纳潴留,增加血容量 6. 硝苯地平,茶碱,硝酸甘油引起头痛的原因是 A、收缩血管 B、扩张血管 C、降低血压 D、引起发热 7. 75岁以上老年人药源性疾病最易发生在下列哪组器官系统 A、心血管系统和造血系统 B、消化和造血系统 C、呼吸和消化系统 D、内分泌和呼吸系统 8. 儿童中应用巴比妥类药、吗啡和其他麻醉剂可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A、心力衰竭 B、肾功能衰竭 C、呼吸抑制 D、休克 9. 青霉素的过敏反应主要原因是 A、个体对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B、个体对青霉素所含杂志的不良反应 C、个体对青霉素敏感 D、个体免疫力下降 10.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首先要正确用药时间与临床症状发生的关系 B、了解病人的用药史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史 C、排除除药物以外的其他因素可能造成的假象 D、考虑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第四章 先天性心血管病

第四章先天性心血管病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疾病,简称先心病。常见的三种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检查超声心动图。 第一节房间隔缺损 一、分类 从房间隔缺损的发生学方面可将其分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和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两大类。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严重者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咳嗽、咯血、发育差,易患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心功能失代偿时可发生心力衰竭(右心衰竭多见)。 2.体检: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第二心音亢进。 3.特殊检查 (1)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显示心房处由左至右分流,可有右室肥大。 (2)心电图:可正常,也可见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大,右房增大,电轴右偏。 (3)胸片:肺血流增多,肺门血管影粗大且搏动增强,肺动脉段突出,右室右房肥大。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的心脏听诊、心电图、X线表现可提示房间隔缺损存在,超声心动图可以确诊。 应与肺静脉畸形引流、肺动脉瓣狭窄及小型室间隔缺损等鉴别。超声心动图可资鉴别。

四、治疗 (一)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1. 适应证: (1)继发孔型ASD直径≥5mm伴右心负荷容量增加,≤36mm的左向右分流ASD。 (2)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开口距离≥5mm,至房室瓣距离≥7mm。 (3)房间隔直径>所选用封堵器左房侧的直径。 (4)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2. 禁忌证: (1)原发孔型ASD及静脉窦型ASD。 (2)已有右向左分流者。 (3)近期有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以及左心房、左心耳有血栓。 (二)手术治疗 对所有单纯房间隔缺损已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即已有肺血增多征象、房室增大及心电图相应表现者均应手术治疗。患者年龄太大已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时应慎重。 第二节室间隔缺损 一、分类 根据缺损的部位,室间隔缺损可分为: 1. 膜部缺损,最常见。 2. 漏斗部缺损,又可分为干下型和嵴内型。 3. 肌部缺损。 二、临床表现 1. 小型室间隔缺损:通常无症状,沿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Ⅵ级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2. 中型室间隔缺损:听诊除在胸骨左缘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外,由于二尖瓣相对狭窄(室间隔缺损导致肺血多,回到左心房的血液多,过多血液流经二尖瓣导致二尖瓣相对狭窄),可在心前区闻及舒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方案规范标准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1年版) 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主要包括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室和重症监护室。 1.心血管内科。 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

少于40张。 2.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 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 3.血管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心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血氧检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5)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还必须配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以及心血管有创压力监测仪;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还必须配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必须配备八导联以上(含八导联)的多导电生理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

钩端螺旋体病防治知识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防治知识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病。全年均有病人发生,但常在夏秋季(6~10月)、稻田收割季节和洪涝灾害引起发病和流行。 我国已从67种动物分离出钩体,其中危害最大的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动物(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以及家畜(猪、犬和牛)。 传染源:主要为野鼠和猪。黑线姬鼠为稻田型钩体病的最重要传染源,而猪为洪水型钩体闰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钩体病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传播。人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血症。 人群易感性:人对钩体病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发病较多(但由于目前大多数青年劳动者外出务工较多,故感染大多以在家留守的老年人为主),职业分布主要是参加农业劳动的人群、渔民与屠宰工人等。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28天,一般10天左右。早期通常表现为“重感冒样”症状。病人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和触痛,有的病例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极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部分患者早期得到及时有效抗菌素治疗后,即可痊愈,而另有部分病例发展到中期(约在起病后3~14日),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如鼻衄、咯血、肺弥漫性出血;皮肤粘膜黄疸或出血点;肾型患者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肾功能损害;脑膜脑炎型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及脑脊液成分改变。为了临床诊治和抢救方便,一般将钩端螺旋体病分为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及肺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和肾型。 诊断原则 (一)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30天接触疫水或动物尿或血。 (二) 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 1.发热: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内体温可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 2.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

10儿科学试题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阿一斯综合征 2. 艾森曼格综合征 3. 差异性发绀 4. 蹲踞现象 二、填空题 1. 心室前负荷过重引起的小儿心力衰竭的病因包括、、。 2. 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是、、。 3. 原始心脏于胚胎第周开始形成,约于第周起有循环作用,至第周房室中隔完全长成,即成为四腔心。 4. 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根据左、右两侧及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分 为、和三大类。 5. 法洛四联症由、、、四种畸形组成。 6. 法洛四联症突然昏厥、抽搐的原因是。 7. 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提示,肺动脉第二音减低提示。 8. 法洛四联症常见并发症为、、。 9.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共同特点是、、、。 10. 室间隔缺损杂音部位,杂音性质;动脉导管未闭杂音部位,杂音性质。 三、选择题 A1型题 1. 小儿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新生儿平均120~140次/min 1岁内为110~130次/min 2~3岁为100~120次/min 4~7岁为80~100次/min 8~14岁为60~70次/min 2.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在: 胚胎第2~4周 胚胎第4~8周

胚胎第3~8周 胚胎第2~8周 胚胎第6~8周 3. 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和固定分裂多见于: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法洛四联症 艾森曼格综合征 4. 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的共同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潜伏青紫 胸骨左缘有粗糙收缩期杂音 影响生长发育 易患肺炎 肺循环量少 5. 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提示: 左心室肥厚 右心室肥厚 主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狭窄 6. 可能出现水冲脉及枪击音的先心病是: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 艾森曼格综合征 7. X线检查肺动脉段凹陷的先心病是: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由于现代生活的提高、工作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呈增长趋势。此文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作用,知道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更好的了解心脏病,了解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病种、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如何保持合理膳食,学会心血管疾病病种与症状的护理,在病人发生疾病时可以很好的护理病人,让病人的心脏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为心脏病的发作而感到害怕,让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射血器官,具有泵的功能,推到血液循环,主要功能是给躯体供氧和清除体内代谢产物。而现代社会的生活提高了,人们不注意身体的健康,过度的饮酒、吸烟、紧张、疲劳、激动、饱餐,在些情况下常常会出现一些心脏疾病。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疾病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其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表现,而针对不同疾病应有不同的预防与护理。心脏一旦出现症状即可危机生命。 心脏常见疾病及护理有以下几种: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类;按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类。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应注意劳逸结合,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进刺激性食物、不可过饱;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进行心电监护,特别注意有无引起猝死的危险征兆;注意观察用药情况,防止发生不良反应;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护理:心电监护24h注意起搏频率和心率是否一致;卧床3~5d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不要压迫置入侧,指导病人6周内应限制体力活动,定期复查,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卡” 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又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性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维持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按部位分为左心、 右心和全心衰竭;按发展速度分为急性、慢性心力衰竭,以慢性心衰居多;按有无舒缩功能障碍分为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心衰病人的护理:限制体力活动:慢性心衰的病人可适当的活动,不可长期卧床,以防引起静脉血栓、压疮等问题;

钩端螺旋体病

第十章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1印tos江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不同血清群和血清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起病急、高热、倦怠无力、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病原学)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细长,有12—18个螺旋,长6—10/1m,一端或两端屈曲成钩状。革兰染色阴性。钩体在湿土中能存活半年以上,在水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最适pH值为7.2一7.4,孵育温度以28℃左右为宜。钩体对干燥、常用消毒剂均极敏感,加热60℃1min 即 被杀灭。 全世界已发现有19个血清群180多个血清型。我国至少有16个血清群49个血清型的 钩体,根据实际情况暂规定13个血清群14个血清型为国内通用标准菌株。其中波摩那群分布最广,为我国洪水型和雨水型的主要菌群,黄疸出血群毒力最强,是长江流域稻田型的主要菌群。 (流行病学] 本病遍布世界各地,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我国除西藏、内蒙、西北高原外均已发现本病,尤以西南和华南各省多见。好发季节为7~9月。青壮年农民多见,农村儿童亦不少见,男性占80%以上。主要流行形式有雨水型、稻田型和洪水型。降雨连绵,村庄内外积水,带菌 动物的粪尿外溢污染环境,可引起雨水型;鼠在稻田中偷吃稻谷,排尿于田中,农民接触疫水 而感染,可引起稻田型;洪水泛滥,有钩体存在的猪舍、厕所等被冲溢,使水被污染,多呈暴发 流行,可引起洪水型。 一、传染源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为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猪分布广、带菌率高、排菌期长,易成为雨水型或洪水型的传染源。患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小。 二、传播途径鼠和猪的带菌尿液污染外在环境,人群接触疫水和土壤,钩体经破损皮 肤侵入机体。如土壤偏碱、气温22℃以上(钩体容易生长),与疫水接触时间长、次数多,获得 感染的机会多。进食被鼠、猪带菌尿液污染的食物,钩体也可经消化道粘膜进入人体。三、易感人群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较强的同型免疫力,疫区人群多有一定 的免疫力。新入疫区的人员及常与疫水接触的农民、渔民、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饲养员,发 病率较高。 (发病机制和病理] 一、发病机制钩体经破损或正常的皮肤与粘膜侵入人体,迅速经淋巴管或微血管散 布全身,在侵入局部无炎症反应。钩体在血和组织中大量繁殖,播散成为钩体败血症。钩体及其毒素进一步引起不同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的健康教育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的健康教育 (1恩施市妇幼保健院湖北恩施 445000;2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卫生院湖北恩施 445033)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血管病预防保健教育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346-02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简称先心病,为胎儿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份停顿所造成,婴儿出 生后即有心脏血管病变,是最常见而且病种繁多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占全部活产婴儿的0.6%~0.9%,大部分患者在婴儿期或儿童期死亡,仅少数可存活至成年期。随着检查和治疗 技术的进步,先心病已可在婴儿或儿童期得到准确诊断,并进行姑息性或纠正性手术治疗, 促进了儿科心脏病学的发展,也使成人患先心病的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成人先心病病人可包 括未经手术治疗自然成长入成年期者,在儿童期已经手术纠治得以成长达成年期者。目前,我 国先心病发病率约为1%,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有15万~20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尤其是复杂 先心病患儿的出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先心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治疗 至关重要。先心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90%以上的先心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所以,先心病的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预防“先心病”应从妊娠期做起 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期心血管发育过程中,受某些内因或外因的影响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 小儿科首位的心脏病。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现已确认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另外,还与孕母的健康情况及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孩子有先天性心脏 病呢? 1.1首先应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与哪些因素有关,做到心中有数。 (1) 妊娠早期(前3个月内)妊妇病毒感染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如流感、腮腺炎、风疹等。心脏 在受精卵26~27天开始发育,在这一时期受病毒感染,有可能使心脏发生缺陷。 (2) 孕妇患有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低氧血症、营养不良或大量饮酒、长期吸烟等,胎儿出生 后常有心脏畸形。 (3) 孕妇长期接触农药、除草剂或放射线,可使胎儿发生多指、小头儿以及心血管畸形。 (4) 孕妇用药不当,怀孕前三个月内服用四环素、磺胺类、苯妥英钠、氯丙嗪、激素类、抗肿瘤 药物等可引起心血管畸形。 (5) 胎儿受机械压迫,如束腹或从事长期腹部受压的工作,可使胎儿发生畸形。 (6)有先兆流产史的妊妇往往使胎儿发育异常。 1.2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出生后会出现一些不正常迹象,家长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