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4第三章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1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9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20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23 第七章项目节能方案??26

第八章项目组织与劳动定员?30

第九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35

第十章项目招投标方案??38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0 第十二章社会评价??42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46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乡村绿化美化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林业局

四、项目负责人:xxx

五、项目建设范围:##县7镇1办124个行政村。

六、项目建设期限:2018年1月-2020年12月,3年。

七、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实施##县124个行政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内容为:

1、通村公路两旁绿化314300米,株距5米,栽植苗木125720株。

2、行政村庄绿化美化;

(1)村巷道、宅旁绿化945700米,株距3米,栽植苗木378280株。

(2)广场绿化、美化:每村平均面积20平方米,总面积2480平方米;每村栽植苗木100株,总栽植苗木12400株。

3、水旁绿化:溪流、河流两岸及塘堰周边200000米,株距5米,栽植80000株。

4、绿化苗木管护。

八、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8101.44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5813.4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47.18万元,预备费1340.85万元。

项目建设申请国家乡村绿化美化专项资金10860.86万元,占总投资60%,省市县配套7240.58万元,占总投资40%。

九、项目效益:

1、社会效益分析

(1)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等到了良好的保护。

(2)乡村绿化美化提高了乡村绿化率。

(3)提升乡村林业发展质量助力林业精准扶贫。

(4)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生态效益

(1)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改善了区域小气候

(3)改善乡村空气质量

(4)维护乡村的生态安全

1.2 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乡村绿化技术规范》(LY/T2645-2016);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

【2018】1号);

7、《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规发〔2016〕60号);

8、《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林规发〔2016〕44号);

9、《##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

10、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制定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1、林业专业有关设计规范。

1.3 结论和建议

1.3.1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对改善##县乡村生态环境,维护乡村生态安全,改善乡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同时生产林特产品,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建设为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乡村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县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生态环境,能发挥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符合国家林业政策、##县总体规划、乡村规划,符合##县“四五六”发展战略,工程设计合理,建设方案切实可行,建设条件具备,建议尽快实施。

1.3.2建议:

1、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相关部门给与大力支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2、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3、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4、加强乡村绿化宣传,制定好管理养护措施。

5、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018年1月4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启动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绿化覆盖率力争到2020年达到30%。

会议确定,将分两步走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到2025年,使人居环境接近或达到城市水平;到2035年,乡村人居环境达到或优于城市水平,基本建成生态和谐、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

据了解,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全国行政村有63.5万个,其中,平原区有24.2万个,丘陵区19.7万个,山区有19.6万个。目前,国家林业局已启动编制《全国乡村绿化规划(2018-2025年)》《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方案》,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从五方面发力,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态基础。

一是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统筹考虑乡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严格保护乡村地形地貌、水体山体,严格保护库塘、沟渠等具有历史价值,仍能发挥作用的生产生活设施。

二是加快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态基础,建成四季有景、处处是景的美丽乡村。乡村绿化覆盖率力争到2020年达到30%,到2035年达到38%,到本世纪中叶达到43%。

三是提升乡村林业发展质量。通过提高林木良种使用率、加强森林抚育经营、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方式,提升乡村森林质量,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通过改培大径级用材林、珍贵树种、经济林及竹藤花卉等,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四是发展乡村林业产业。深入推进林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区域优势与特色,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林产品的供给,让“叶子、果子变票子”,助力林业精准扶贫。

五是传承发展森林文化。保护好民居风貌,传承好当地文化习俗,营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营造一种崇尚民族、守护民俗、回归民间的文化氛围。

##县作为陕西省渭北山区县,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近年来,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实施退耕还林等,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乡村绿化覆盖率低,受干旱等自

然条件制约,树木成活率低,生态环境差,急需加大乡村绿化工作力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在国家提出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提出##县乡村绿化工程建设项目。

2.2##县概况

2.2.1 地理位置

##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联结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内##河而得名。##县地处东经109。16′-109。45′,北纬35。4 ′-35。27′之间,东隔洛河与澄城县相望,南接蒲城县有五龙山相隔,西接铜川市郊区与渭北黑腰带相连,北以黄龙山、雁门山为界,与宜君、黄龙、洛川三县毗邻。

全县总面积986.6平方公里,恰好是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其中耕地面积72万亩。

2.2.2 地形地貌

##县境内地貌复杂,地形破碎,表现为三山(西北雁门山、东北黄龙山、东南五龙山)盘踞,五塬(大杨塬、史官塬、尧禾塬、北井头塬、雷村塬)起伏,两河(南面##河东面孔走河)沿界通过,1178条沟壑纵横交错。塬面从北向南倾斜,海拔落差446-1568米,平均海拔850米左右。洛河西北向西南穿境而过,将##切割成河南、河北两大块。地貌总体分为中低山区,黄土梁塬、黄土台塬和黄土沟谷四种类型。

2.2.3气候

##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形复杂影响,境内四季气候差异很大。主要特点:春季升温快,多干燥,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多有阵雨性降水;秋季降温快,阴雨较多,多有潮湿;冬季寒冷漫长,干燥多风。

年平均气温11.4°C,年平均降水547.9毫米,且分布不均,变率较大。年湿润指数0.50,大陆度59.8%。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28.18千卡/平方厘米.年,优于同纬度的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按中国气候分类标准,##县处于暖温带湿润去后区。在陕西省境内,属关中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2.2.3 土壤

境内土壤种类较多,共有7个土类、9个亚类、17个土属、40个土种,主要有黄土、垆土、红土、褐土4种类型。

2.2.4植被

##县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有乔木型、乔灌型、灌草型。除零星分布的侧柏、栎类为天然林外,其余均为人工林。全县乔、灌木种类共有45科、168个种,是陕西省重要林区之一。

自然植被分为两类地区:北部浅山区和东南原区及洛河以北地区。

人工植被分为三个区:西北浅山刺槐、油松防护用材林区、中部残原刺槐、花椒农田防护林区和东南台塬杨树、泡桐“四旁”

绿化农田防护林区。

2.2.5社会经济概况

##县辖7镇1办,124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县先后荣获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国家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中国魅力生态县、陕西创新型试点县。

四圣故里,历史悠久

##县因境内##河得名,建制距今2300余年,素有“四圣故里”之美誉——仓颉造字开华夏文化之先河,杜康造酒始中华酿酒之滥觞,雷公造碗执中国陶瓷之牛耳,蔡伦造纸创世界文明之传承。境内有各类古遗址、古战场40余处,其中仓颉庙是国内现存唯一集庙、墓、碑、书、柏五位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48棵古柏与山东曲阜孔庙古柏群、黄帝陵古柏群并称“中国三大古庙古柏群”。下河西遗址和永垣陵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豆腐、九龙木雕雕刻技艺、##杜康酒酿造技艺、医陶始祖与雷公庙会、谷雨祭祀文祖仓颉典礼5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灵秀胜地,资源富集

全县分布49条大小河流和6座水库,水资源总量4956万立方米,煤炭储量28.9亿吨,有火电厂2座、水电站5座,年发电量7亿度。全省最大的10万亩槐花林,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60类500多个。有“渭北明珠”美誉的林皋湖,山清水秀、景

色宜人,水面2200亩、总库容3300万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荣获陕西十大魅力湖泊荣誉称号。以林皋湖、方山、云台山为主体的“两山一湖”开园迎客。

果酒之乡,美名远扬

##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是全国最早命名的“中国苹果之乡”,是全国最大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全县果园面积55万亩,矮砧苹果示范基地建成17.5万亩,有机果园认证6万亩,先后荣获“中国十大苹果品牌”“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和“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等多项殊荣,果品畅销欧美市场。规模化龙头企业63家,24家有自营出口权,年营销量超过200万吨。##已经成为西北最大的鲜果集散基地、外贸出口基地、苗木繁育基地、果品加工基地,同时兼具国内苹果价格形成中心。##杜康酒年均产量万吨以上,“##杜康”先后荣获APEC指定用酒、中国白酒领域十大民族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白酒品牌价值50强等荣誉称号。

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西延、西包、黄韩侯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在建的渭黄、菏凤高速和342国道、209、308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了“两纵两横、陕西中心节点”的交通网络,全县城镇化率49.4%,县城免费WiFi,公共交通便捷,“四纵八横、一绿环”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河生态走廊环绕城区,县城生态宜居宜业宜游。

魅力##,蓬勃发展

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72.23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02亿元,同比增长5.2%。全县苹果面积38.91万亩,其中:苹果挂果面积达到33.58万亩,苹果总产量达59.45万吨,增长1.47%;实现产值32.37亿元,增长4.6%。

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5家,实现增加值16.02亿元,增长1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6%。

全年公路运输业完成客运量230.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010万人公里;货运量417.7万吨,货运周转量26715万吨公里。

目前移动电话用户2.95万户,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2.56万户。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1805万元;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3.28亿元,比上年末下降2.2%。

全年全待县共接游客38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9.87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856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883元,增长9.3%。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乡村绿化美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开展乡村绿化,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发展能力,美化村容村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筑和谐村镇,为开展生态、民俗、观光旅游和扩大农民通过生态建设就业奠定基础,对全面推进##县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构建渭北生态区,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3.1项目建设的目标

实现乡村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村内集中绿地人性化、水旁公路风景化、基本农田林网化,加强村委会、学校、医院、文化站、养老院和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建设“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景观,为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目标奠定基础。到2010年,山区行政村的村域林木绿化率达到50%;平原行政村的村域林木绿化率达到25%。

3.2项目规划的原则

1、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村镇出发,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周边大环境的绿化格局相协调的原则。

规划设计的总体功能目标要突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作用,发挥绿化、净化和美化的功能。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点的绿化,主要是农民住宅庭院、乡村社区、乡村公共场所和民俗景点的绿化;线的绿化,主要是指街道、公路、水旁、环村林带等;面的绿化,主要是指乡村周边的片林、山区的工程造林、平原的农田林网等。

绿化的规划设计要依据乡村总体规划,根据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突出农村特色、展现田园风格,充分利用树木花草的形态、色彩、轮廓之美,营造出乡村绿化优美的景观。如乡村地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范围内,还应符合其整体保护要求。

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选苗木

要依据乡村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选择树种、优选苗木,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各类树种和绿化植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对气候、土壤、光照、水分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范围。选择适当的树种和植物栽植到适合其生长的立地条件之上,就叫做适地适树。要做到适地适树,一是要了解各类树种和植物的特性;二是要了解植树绿化场所的自然环境条件。做到树种和土地选择对路、相互适应,才能获得植树绿化成活率高、生长健壮的良好效果。

乡土树种是本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的常见主要树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树种。乡土树种适应本地区的气候、

土壤等自然条件,生长稳定、抗逆性强、病虫害较少,应成为本地区植树绿化的首选。

对于已经过引种驯化试验,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高又能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树种,也可推广应用。

3、结构优化、景观优美、效益显著

根据乡村绿化类型的目标功能,选择具有不同绿化效益的树种和植物材料,优化植物配置结构,营造优美景观,发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乡村道路绿化要选择具有抗汽车尾气、滞尘、有大块浓荫的高大阔叶乔木;水旁绿化应选择喜水湿、根系发达、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的树种;农民住宅庭院绿化可选择有花、有果、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效果的树种;环村林带和集中片林要选择多种针阔、乔灌树种,合理混交;乡村公共场所、民俗村乡村应注重选择春季开花、秋季彩叶等美化村容村貌、具有观赏价值和景观效果的树种。

4、集约发展、节能节资、注重实效

在乡村绿化的树种选用、栽植技术和管护措施等方面,要遵循节能、节水、节电及节约资源、资金和充分利用现有土地的原则。

乡村绿化要选择容易栽植成活、抚育管理简便的树种和植物,以省工、省水、省肥,节省资金、降低管理成本;推广应用生根粉、菌根剂和保水剂、蒸腾抑制剂等抗旱促生制剂,普及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