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2 自然环境

6.2 自然环境

6.2 自然环境
6.2 自然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亚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教材安排在学习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之后开始学习显然是因为亚洲气候的形成与位置范围以及地形有直接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又能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联系。本节课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气候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

『结构分析』这节课教材主要通过地图与图片资料的呈现,以及一些突出亚洲的气候对人类活动、农业影响的资料个案,来分析亚洲的气候特点,从而突破重点。我将亚洲气候的影响因素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利用“亚洲经纬度图”、“冬夏季风图”等几幅图和对应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识图用图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系列探究活动中学会分析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尝试分析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有关世界的气候类型与分布的知识。这一章以亚洲为案例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七年级学生对生活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有生活体验和感受,但对其他地区的气候特点没有感受,为了让学生对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直观的感觉,设计由“世界园艺博览会”引出亚洲各地系列景观图片,学生由景观可联系相应地区气候的典型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图,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得出亚洲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成因。掌握分析气候的方法(2)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了解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点,联系家乡的实际思考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气候资料图,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北美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提高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我国的气候,加强学生防灾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的气候分布与气候特点。

『难点』通过阅读资料得出气候特点及分析气候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学习、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

引入新课示“世园会”

园林园艺精

品景观

亚洲图

配以各地区

植被景观

(可点击放

大)

吉祥

物欧叶,对

亚洲的气候

特征产生了

系列疑惑问

题,请同学

们帮助他。

冲浪,激发

学习兴趣。

识亚洲各

地植被景

观和欧叶

带来的疑

问。

识活动目

标,明确本

课学习任

务。

用生活热

点实例引

入,

高学生兴

趣,激发学

习探究欲

望。

图识气候

寻依据活动一:“找一找”

疑惑1:亚洲的气候特点?依据?

一、亚洲气候的特点

1.找出亚洲气候类型有哪些?

2.季风气候的分布有何特点?

3.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记忆大比拼游戏:

展示课件(各种气候名称由鼠标点击而显示)限时记忆空间分布。

穿越旅行寻找依据:

A.欧叶沿300N自东向西横穿亚洲:依次经过哪几种气候类型?世界的十一种气候,亚

洲共有____种气候。

PPT:出示

《世界气候

图》及导学

题1。

指导学

生阅读教材

P10第一段

文字,自主

完成导学案

活动一(1)。

然后

小组比赛,

看哪个小组

能把亚洲的

气候特点表

达得完整准

确而又简

练。

借助课

件点拨、分

析、总结。

学生

认真读图

并结合教

材P10第一

段文字,提

取信息,查

找亚洲气

候特点

学生

小组代表

举手抢答,

积极踊跃。

纳总结出3

个特征。

空白图

检查,当堂

巩固。

过系列疑

问,引导学

生自主探

究,培养自

主学习能

力、读图分

析能力、归

纳总结能

力。

通过游戏,

学生愉悦

的理解并

掌握新知。

B.欧叶自亚洲东部沿海向南部沿海地区行:与其它大洲相比,季风气候的面积范围明

显_______。冬夏季风造成东部地区的气候:冬季?,夏季?。

C.《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边界图》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设问:①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与亚洲其它气候区面积比较情况怎样?____

②总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降水,冬夏气温。

借助

课件组织活

动,帮助学

生巩固记

忆。

教材P10页

第二段文

字,结合

(PPT)不同

气候类型景

观图及气候

图,感受亚

洲气候的复

杂多样性。

引入

小组竞赛:

把学生分为

三个大组,

每组寻找一

个方面的证

据。由组长

抽签决定探

究任务A、B、

C:

倾听学生

发言,及时

鼓励、评价。

借助课

件点拨、分

析、总结。

学生小组

内合作完

成导学案

活动一

(2),认真

读图提取

信息,并组

内交流讨

论,展示汇

报。

组派代表

发言,结合

课件板演

展示,解决

疑惑的问

题。

过分组竞

赛活动,加

强学生的

感官认知

印象。

活动二:“议一议”:

引入小组竞赛:把学生分为

组合作探

究,认真完

通过

读图和对

应的探究

活动,培养

探究问题

析成因

疑惑2: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导学题A:①请仔细读图,说说亚洲经纬度位置。②这种经纬度位置对亚洲气候的

影响如何?

承转:音乐---“黄土高坡”……

导学题B:①请仔细观察冬夏季风的风向,源地。②说说冬夏季风的性质如何?对

气候有何影响?

三个大组,

每组由组长

抽签决定探

究任务A、B、

C:

深入

学生讨论,

个别引导分

析,掌握学

情。

倾听

学生发言,

及时鼓励、

评价

出示:

“亚洲经纬

网图”、“冬

夏季风图”

(特别标注

临沂,使其

发亮并闪

烁。)引导学

生板演展示

组织活

动,及时评

组织

学生小组竞

赛填表:感

成导学案

活动二。

组之间相

互质疑补

充。

内交流

示汇报

生读“亚洲

经纬线图”

查找亚洲

所跨经纬

度范围。并

讨论纬度

对气候的

影响;

读冬

夏季风图

分析、归纳

季风气候

的性质及

影响,明确

海陆因素

对气候的

影响。

形的影响。

小组竞赛,

合作探究:

(根据课

堂时间随

机调控)

并提高学

生识图用

图能力,以

及从各种

资料中提

取相关地

理信息、综

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

培养

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

能力

过竞赛填

表,培养学

生的合作

能力以小

组竞赛形

式,面向全

体学生,充

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

积极性。

导学题C:①山地不同高度景观有何不同?差异的原因是?②亚洲地形特点对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如何?

趣味游戏:竞赛填表

拓展迁移:根据我们的现实生活思考一下,季风气候对我们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呢?受对照比较

两种季风的

性质。

引导

学生对所学

知识迁移拓

展。

总结

并对表现好

的同学进行

鼓励。

思考,

回答,各抒

己见

展示

汇报

解决欧叶

的疑问

归纳提升

我最棒设问:

1.为什么亚洲气候具有这样的特点?

2.归纳一个大洲的气候分布特点的角度?

通过前

面所学,你

收获了哪

些?

引导学

生交流学

习,

及时评

价。

思考,

回答,各抒

己见

举手

抢答,积极

踊跃发言

强对学生

学习方法

的指导,培

养学生归

纳总结学

习方法的

能力。

学以致用

能迁移活动三“试一试”:

指导学生

运用亚洲气

候的学习方

法,尝试分

析北美洲。

引导

学生对所学

知识迁移拓

展。

深入

合亚洲气

候的学习

方法

组合作探

究,认真读

图提取信

息,完成导

学案活动

三。

系列探究

活动中学

会分析大

洲气候特

点的方法,

并能学以

致用,尝试

分析北美

洲的气候

特点。

附:课堂小结(PPT 表格)

1.认识北美洲气候的分布

①找出北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并找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2.了解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②找出40°N 、80°W ,说出它们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

拓展提升:结合北美洲地形图分析,西部气候区为什么呈狭长分布?

学生讨论,个别引导分析,掌握学情

承转:综上所述,归纳北美洲气候特点?

组织

学生交流

总结

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鼓励。

组内交流讨论,展示汇报。

强对学习方法的讨

论交流,培

养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学习方法的能力。

养学习地

理的兴趣。 课堂小结 谈收获

投影PPT 表格,请同学们填写完整(或多媒体可以用鼠标点击显出参考答案)。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结束语:

在帮助欧叶解决了难题的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盘点收获

各抒己见

所学知识形成网络体系。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掌握学

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提示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知识框架 考点解析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地形 地形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明显,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村落的形状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村落集中,且规模较大;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或山区,村落沿河或谷地伸展,形态多呈带状,村落分散,且规模较小。 水源 聚落一般都尽量靠近水源,多沿河流两岸、湖泊四周分布。一般而言,在水源供给充足的地区,聚落比较集中,规模较大。在水源供给匮乏的地区,聚落比较分散且规模较小。在干旱的沙漠地区,聚落则分布在绿洲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气候 降水:降水丰富的地区,聚落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下流;降水多,植被一般较好,建筑材料多为木竹;降水多,一般也较潮湿,故一些少数民族的竹楼和吊脚楼下部要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降水少的地区住宅屋顶为平顶,建筑材料多为土石,如黄土高原窑洞。 气温:气温高的地区,住宅墙壁薄,房间大,窗户小或出檐远以避免太多的阳光辐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厚,房间小,窗户大,以充分接受太阳辐射。 风向:冬季寒冷的地区,迎风的墙壁往往不开窗。在我国北方冬季盛行偏北风,因此窗户一般不朝北开,门也朝南开,院落布局也非常紧凑。

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地形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 地形城市分布区位优势 <200米的平原80%的大城市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城市 扩展,减少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 利) 热带地区的高原如巴西利亚、亚的斯亚贝 巴 低地湿热,高原凉爽 山区的沿河谷地如汾河谷地、渭河谷地 水源充足,水运条件便利,但进一步发展受地形 条件制约 气候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 ①气候影响城市区位 影响因素:气温和降水。 影响分布:大部分城市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而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以及过分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城市相对较少。 ②气候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 日照与街道方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当地子午线成30°~60°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由于大气环流条件不同,风向不同,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污染大气的企业的布局与风向的关系。其原则是:第一,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第二,、在季风区,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风对吹的风向,将其布局在与对吹风向相垂直的郊外;第三,在无主导风向的地区,将其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对城市的影响 ①影响城市分布 原因: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 分布: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地区和大河河口处;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转运点、水运起点和湖岸地区。 ②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矿产资源对城市的影响 ①依托矿产资源而形成和发展的城市 世界: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德国埃森和杜伊斯堡等。 中国:依托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如内蒙古的包头、四川的攀枝花、安徽的马鞍山等;煤炭工业城市如山西的大同、黑龙江的鹤岗等;依托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如新疆的克拉玛依、黑龙江的大庆、山东的东营等。 ②城市的规模: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 ③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随资源的枯竭需考虑城市的转型,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地势高、气候寒冷差较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地形与地势】地形是地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导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2、三大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辽宁省东部,辽东半岛上; 山东丘陵:山东省东部,山东半岛上; 江南丘陵东南丘陵: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闽浙丘陵两广丘陵。 三、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 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2、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时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探究题】1、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 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等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挡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 能资源丰富。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十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亚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

亚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导学案6.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2 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及对农业的影响; .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4 重点和难点 .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 2.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导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与学生共同认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自主学习 ,东、中、北、南三面濒临大洋,和.亚洲地跨、 1 内部。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西面深入到 气候分布广的特点。、显著和有 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 2 易发生灾。;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强的年份,降水 害。 3.亚洲主要气候类型有:气候、气候、气候、气候、气候、气候、气候、气候。 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气候,它主要位于 (分区)。 5.南亚主要是气候;东亚主要是和气候;西亚主要是气候;地中海和黑海沿岸主要是气候;赤道附近地区是气候;北冰洋沿岸是气候。

1 气候.北京主要的气候类型是6 。 7.北回归线经过的气候类型自西向东依次为气候、气候和气候。 8.青藏高原地区属于气候。亚洲东海岸气候类型以气候为主。 9.蒙古气候属于性气候。 10.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亚洲地处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三、展示交流:小组间相互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矫正 四、合作探究 1.读图6.9~6.10,说出亚洲的几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和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所经过的亚洲地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和气候。 3.分析造成孟买与雅库茨克气温差异的原因;哈尔滨与乌兰巴托降水差异的原因。 4.读图6.12,说明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 五、达标拓展 1.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有关亚洲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B.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主要是由于地形复杂的原因 C.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D.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3.每年6~9月经常影响亚洲南部的季风是()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020年高考高三地理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含答案)

2020年高考高三地理复习区域生态环境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题。 1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2.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据此回答3-4题。 3. 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是( ) A. 产生药材,调蓄洪水 B. 产生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水源

4. 保护若尔盖湿地的措施是( ) A.挖沟排水,疏开沼泽 B. 停止一切经济活动,实行封闭管理 C.修建水库,发展水电 D. 设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 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在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实验,下图示意风速为 11 m/ s 时在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高空输沙量 B.近地面输沙量 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 6.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能( ) A.稳固沙土 B.削减风力 C.减少水分蒸发 D.适应恶劣环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障城镇用水②开发水能资源③蓄水灌溉农田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8.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常常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乙地和丙地 10.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 荒漠化。据此完成11-12题。

保护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盲目地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造成了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面对日益加剧的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在环境中的地位,并希望通过全球的共同行动来改变这种危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会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 一、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协调发展 所谓协调发展是指在以人类为核心和主体的全球生态经济系统中,人类通过它不断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以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协调人类的持久生存,世代福利与资源分配的当前与长远关系,从而实现全人类寻求的总体目标的最优化。 (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会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涵义: 其一,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其二,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应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其三,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应该指出,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处于半贫困或贫困状态,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贫困问题。 可见,持续发展包括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及社会持续三个内容。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重要保证,社会持续是发展的目的。 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自200—300万年前古人类的出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环境”系统中,人类长期习惯于以“大自然主宰者”的地位思考问题,认为人类可以主宰一切,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可以向大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在工业革命前,人类社会生规律,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使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整体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必然。这是我国振兴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唯一战略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是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的可行性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就有许多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如道家的“与物成春”、佛教的“万物平等”、儒家的“天人合一”等思想。近代以来,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行着不息的探求,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 山地百分之三十三 高原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百分之十九 平原百分之十二 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 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4、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走向是:大兴安岭--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5、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三、季风气候显著 1、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被称作季风。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作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作非季风区。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漳州市自然环境概况

漳州市自然环境概况 漳州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概况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北纬23° 24′~ 25° 15′,东经116° 51′~ 118° 08′。东邻厦门,东北邻厦门市同安区和泉州市安溪县,北邻龙岩市漳平县和永定县,西邻广东省大埔县和饶平县,东南临太平洋,与台湾隔海相望。总面积12600平方公里,占福建总面积的10.4%。 漳州行政区域包括襄城、龙文区、龙海、漳浦、小芸、诏安、东山、南京、平和、长泰、华安等县(即两区一市八县),总面积12600平方公里,占福建总面积的10.4%,XXXX总人口456万。地形学 这座城市的特点是西北部是山区,东南部是沿海地区。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阶地和平原。 西北部的薄冰山和北部的戴云山形成了西北部的中山地貌。山峰海拔800多米,山脉规模相对较大。河流切割强烈,山陡峭,山谷深而浅,土层浅,占城市总面积的5%。 低山位于中山与丘陵的过渡地带,范围狭窄,海拔500 ~ 800米。沿海地区多为古代岛屿崛起形成的孤山。这些山脉规模不大,但被流水强烈切割,山谷发达,地形破碎。这些山仍然很陡。该区约占XXXX 福建省第二土壤分类系统的1/2。漳州市土壤类型分为7个土壤类型、13个亚类型和31个土壤属。 九龙江流域(漳州段)土壤主要有四种类型:赤红壤、红壤、黄壤和水稻土。它们的分布面积约占盆地总面积的95%。其中,红壤最大,约占全流域的62%,赤红壤次之,约占16%,黄壤和水稻土分别约占8%

和9%。此外,还有少量紫色土(约占2%)、冲积土、红石土、滨海风沙土和盐渍土。区域土壤中微量元素汞、镉、锡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福建省和全国的背景值。与全国土壤背景值相比,砷、铬、镍含量较低,而铅、锌等元素与全国土壤背景值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富集。 植物 漳州地带性植被属于闽南博平岭湿润的亚热带雨林群落。主要植被是亚热带雨林。由于历代王朝的破坏,它很少被保存下来。目前,除了南京虎脖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华安西坡仍有小块具有雨林特色的森林外,其余大部分已演化为次生植被。 漳州市位于南亚热带或中亚热带。它位于地球上几个主要植物区的过渡区。再加上长期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影响,决定了该盆地植物种类多,区域成分复杂,过渡特征明显。共有野生高等植物258科1256属3091种,其中蕨类植物42科89属228种,裸子植物10科25属60种。根据XXXX被子植物遥感调查,九龙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502.2km2,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0.38%。流域漳州段水土流失总面积为956.1公里,占整个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3.65%,占该段土地总面积的14.13%。其中,轻度侵蚀面积546.96km2,占土壤侵蚀面积的57.21%。中度损失面积250.84 km2,占损失面积的26.24%;强度损失面积为151.66 km2,占损失面积的15.86%;极端强度的损失面积为6.65 km2,占损失面积的0.70%。气候特征 漳州市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雨量充沛,雨季长,年、季降雨量变化大,地理分布不均。受季

第1章第1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 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2■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分析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重点)3■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成因的基本思路。(重、难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区域和区域差异 ⑴区域概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 )区域特点 (3)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区域和区域差异研究 ①研究方法:比较法。 ■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六占』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②研究重点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 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③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 据。 [特别提醒]区域间的界线不一定都鲜明。如国家、省等行政区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明确的,但气候区、自然带等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

渡性的特点 2.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影响区域差异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 (2)自然区的划分 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 (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特别提醒]季风区的范围不等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的主要依据为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非季风区,两者的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而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二大自然区之一,与西北干旱半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人类生存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环境有 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些条件的异常改变,如果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破 坏人的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对立统一而生病。如《内经》说:“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日:高下之理,地势使然,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 者先天,阴胜者后失,此地理之常也,生化之道也。高者 其气寿,下者其气天,地之大小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性,所患疾病 及防治方法也不同。这种不同,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适应 性表现。 由于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所以古代养生家很 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与改造。据传古代名医孙思邈晚年选 择山青水秀之乡造屋植木种花修池,独自在那里养老。清 代养生家曹慈山也“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 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至九十余乃终”。这 和今天提倡美化环境和绿化环境意义相同。不同的是,在 工业不发达的古代,不存在象今天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要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一个成 年人平均每天要呼吸二十六斤空气,进食三斤食物,饮入 五斤水。生命所必需的氧气、水和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 源于自然界。并且,人类在生命发展和新陈代谢过程中, 也与自然环境形成了某种物质交换的平衡关系,从而适应 了地球的环境条件。近些年来研究发现,在人体的背部器 官和组织中,含有地壳中所存的六十多种化学元素;将人 体血液和地壳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比较,除了构成血液 原生质的主要成分(碳C,氢H,氧0,氮N)和岩石的主 要成分(硅Si)以外,其它许多元素平均含量所占的比重 极其相似。这是人类与周围环境长期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果。自然界中,大气、水、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许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检测(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检测 (总分:100分时量:60分钟) 班级:姓名:计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l. A.气温、气压B.气温、降水 C.降水、风向 D.风向、气压 2.下列关于南方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B.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C.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多,有结冰期 D.水量小,水位小,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4.有人说:“南县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偏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分配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变化D.降水的周期性 5.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 ) A.蒸发量的多少 B.降水量的多少 C.径流量的多少 D.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多少 6.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B.地上河C.地势低平D.工农业用水多7.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的水文特点是( ) A.含沙量大B.水能丰富C.流量小D.落差小8.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湖北两年三熟 B.黑龙江一年两熟 C.四川一年一熟 D.湖南一年两到三熟 9.一天中,南县气温最高的时间应该是( )

10.下列不属于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柴达木盆地D.三江平原11.当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洪涝时,说明该年份( ) A.夏季风弱B.冬季风强C.夏季风强D.冬季风弱12.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B.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地形多种多样D.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13.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重庆以上 B.宜宾以上 C.湖口以上 D.武汉以上 14.关于我国盆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B.我国唯一湿润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C.沙漠面积最广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盆地15.下列关于平原地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有面积广布的黑土分布区 B.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条河流冲积而成 C.华北平原西到贺兰山,东到海滨,北到阴山,南到淮河附近 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 16.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一组是( ) A.冈底斯山和阴山 B.秦岭和太行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巫山和雪峰山1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A.西高东低的地势 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 D.冬季风势力太强 18.巫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B.汾渭平原和海河平原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D.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19.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电站B.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C.下游修筑大堤D.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20.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淮河处在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附近 B.我国外流河的汛期,由东南向西北逐渐缩短 C.冬季,北方河流水位下降,南方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有些中小河流断流D.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河流在9、10月间普遍进入汛期 21.人工裁弯取直工程位于下列四省中的哪个( )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亚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6.2 亚洲自然环境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两部分,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内容吗?(学生回答)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叙述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亚洲地形地势有何特点?(配合展示课件相应内容)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亚洲复杂的气候 (二)讲授新课 课件:投影图6.2亚洲的范围。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亚洲的纬度位置,并请一位同学说出亚洲兼跨的纬度。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不太准确或表述不明的情况,教师帮其指正,并与学生共同得出:10°S~70°N附近) 课件:原始五带划分图,并让学生指出亚洲所跨的温度带。 同学回答: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 教师:可见热带类的气候、温带类的气候、寒带类的气候在亚洲都可以找到。 板书:跨寒、温、热三带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各个温度带都有哪些气候类型吗?(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 活动:读图6.10回答: 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两地的气温状况,分析造成两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雅库茨克气温变化大,最低温在-40℃,最高温不超过10℃,而孟买全年气温变化不大,各月均在20℃以上。雅库茨克在寒带,孟买在热带,形成二者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课件:再次投影图6.2,让同学指出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的大洋及东、北、南三

面的气候类型。(学生回答) 教师:亚洲三面临洋,一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各地海陆位置不同。近海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就多,远离海洋的内陆,降水就少;近海而受不到海洋吹拂的地区,降水也少。因此,更加剧了气候的多样性。 板书:海陆位置不同加剧其复杂性 活动:读图6.10,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两地降水状况,分析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的省会,其全年降水变化大且集中在夏季;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其全年降水变化不大且各月降水都少,形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海陆位置不同。二者基本位于同纬度,但哈尔滨离海洋较近,能受到海洋上湿润气流的影响,而乌兰巴托深居亚欧大陆内陆,得到的海洋水汽少,所以全年降水很少。 课件:投影6.9亚洲的气候类型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图并回答: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回答) 课件:投影更正 活动: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哪种?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讨论) 教师提示:可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气候知识和图6.10中乌兰巴托和雅库茨克的图为例来总结。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活动:看看30°N附近地区的气候,回答: 1.30°N附近的大陆东岸,是什么气候类型? 学生回答:亚热带季风气候。 2.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呢? 学生回答:有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气候? 学生回答:高山高寒气候。 教师:可见,海陆位置不同,气候类型不同,同样,地形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板书:受地形影响,出现了高原山地气候

区域环境介绍

在班里,除材料之外,活动区对幼儿影响最大的就是区域环境。区域环境可以有效地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支持幼儿的学习,还可以成为与幼儿互动游戏的一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我们将区域环境划分为展示性环境、操作性环境、支持性环境、提示性环境。 一、展示性环境 主要用于展示幼儿作品,为幼儿提供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环境。 美工区:贝壳拼画 设计意图: 我在班级的绘画区里面投放了大量的乡土材料,小朋友们很感兴趣,尤其是各式各样的贝壳。孩子的心最是玲珑剔透,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玉米棒,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这时,引导他们从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考虑到大班幼儿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贝壳,让他们根据贝壳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颜料和橡皮泥来装饰,并请幼儿集体创造适合贝壳造型的背景图。这样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合作创作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贝壳进行作画,发展个性化表达能力与创造力。 2、体验用贝壳作画的乐趣。 材料准备:各种贝壳、彩色卡纸、白乳胶等。 玩法提示: 将贝壳装饰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植物、小玩具。 指导要点: 幼儿的作品一般比较粗,教师可指导幼儿使用多种辅助工具和材料,帮助幼儿把贝壳装饰得更加生动与形象。 二、操作性环境 能与幼儿进行游戏互动的环境。 益智区:《挑战创意拼图》 目标: 1、学习统计作品中各种形状与数量方法。 2、感知不同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和图形守恒。 材料:各种颜色、大小的几何图形,教师提供几种拼摆的半成品及轮廓线,记录表格。 操作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辨认出几种动物的外形轮廓线,让幼儿任选自己喜欢的形象拼摆,并提醒幼儿摆好后在墙上的表格里记录自己用了哪些图形,每种用了几个。 三、支持性环境 能够支持幼儿活动的环境,如方法提示、扩展思维、解决方法等作为环境呈现,支持幼儿的学习。 科学区:造纸机的使用 将幼儿新学的技能用照片形式呈现方法,直观形象。并将孩子们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用绘画的方法在墙饰上进行展示。(集体讨论,绘画记录) 四、提示性环境 一方面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对活动常规进行提醒提示的相关环境。 大班幼儿自主性增强,所接触的生活范围也大大扩展,他们通过讨论与协商,已经开始可以自制规则,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我是小值日生》

电视剧中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

电视剧中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 电视剧之所以离不开自然环境,是因为电视剧通过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而故事中的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的。观众看到的是具体空间环境中的人物,只要看到的不是人物的特写镜头,一般都能看到人物身边的自然环境。 中国论文网/7/view-12768806.htm 根据电视剧中自然环境对主人公的影响,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可以大致分为平行关系、和谐关系以及对立关系。 平行关系 平行关系,是指自然环境既没有阻碍主人公的意愿,也没有促进主人公的意愿,自然环境没有对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任何影响,自然环境和主人公

两者之间互不干涉、互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几乎感觉不到自然环境的存在,把注意力全放在剧中主要人物的身上了,这种情况下自然环境对电视剧悬念的产生基本不起任何作用。 在一部分电视剧中,几乎看不到自然环境,例如情景喜剧《家有儿女》第一部,主要内容是夏东海、刘梅、夏雪、夏雨、刘星等五人在家里的故事,观众几乎听不到风声、雨声和雷声,几乎看不到山川河流,偶尔看到楼外的墙壁、道路、花草树木,这些已被社会化的物质和剧情联系不大,只是起到缓解故事节奏、调节观众情绪的作用。 还有一部分电视剧,观众能够看到有限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镜头在整部电视剧中所占的时间比例不大,和剧情的联系也比较小,这种自然环境对电视剧悬念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例如在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藏在路边的树丛里伏击刺杀汉奸李海丰,余则成到树林土路边迎接妻子翠平,

翠平按上级命令撤到城外,自然环境只是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空间,映衬了剧情的真实性,对电视剧悬念的产生所起的作用很小。 和谐关系 和谐关系,是指自然环境基本上满足了主人公的意愿,对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加深了观众对主人公的印象。例如,电视剧《老子传奇》第一集开始是水珠慢慢地滴落在湖面上,圈圈涟漪荡漾开来,月影渐渐显现,然后是一轮红日从海面上冉冉升起,这样的自然环境喻示着阴阳变化,道法自然。最后一集的结尾是老子骑着牛,迎着夕阳映照的云雾慢慢地走向远方,然后是无尽的星空,象征着无欲无争,归隐自然。没有这样的自然环境,老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就很难表现出来,有了这样的自然环境,就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 由此看来,恰当的自然环境能够促使电视剧悬念的产生。这种情况在各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重点知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重点知识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这种分布对气候有什么影响?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对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 对资源的影响?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和内陆之间的联系。 2.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地形的影响:有利:1)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2)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和生态旅游。不利:1)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2)山区面积广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2)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 4中国的气温特征: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 越低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1)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比南方白昼 时间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小)(2.)北方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 的严寒。 6.中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比南方虽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但是白昼时间长。 7.中国的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特征强 8.中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 (1)纬度: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2)海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距海远近不同。西部深入亚洲内部,大陆性特征强,东部 海陆热力差异大,形成显著地季风气候。 (3)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10.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产生的影响是: 1)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2)开展多种经营。 3)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1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13.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搭配得当,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有利影响的表现: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不利:1)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时间不一,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2)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其他季节降水少易发生干旱。 3)冬季风反常,易导致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14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偏高,原因是我国的气候大陆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理位置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地理位置比优越。 我国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位于北纬53。31’;最南境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附近。南北相距5500千米。南北之间,太阳入射角大小和昼夜差别很大。海南岛南部一年内最短白昼为11时2分,最长为13时14分,差值为2小时;漠河一年内最短白昼为7小时左右,最长达17小时,差值为10小时。由于太阳入射角不同,气温随纬度而有较大差异。我国陆地约有98%位于北纬20一50。之间,亚热带、温带所占面积最广。 我国大陆西起东经73。40’,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抵东经135。5’,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的耶字界碑东南,东西跨经度62。。东西时差达4小时以上。 从海陆分布看,我国位于全球最大陆地与最大海洋之间,因而季风气候显著,加以青藏高原的影响,使季风气候更加发达,季风在一年内的交替与进退,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及地域差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东部海洋性湿润气候至西部大陆性干旱气候间的水平变化使得自然景观的经度方向的干湿带性差异颇为显著。此外,我国大陆东海岸的地理位置,使得西风带影响微弱,即使在东部季风区,大陆性气候也有所表现,夏季较世界同纬度地区气温高,而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气温低。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使我国具有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我国自然环境的持点,最突出的是: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也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季风的强弱和影响的范围,各年不同,各月不同,但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交,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我国亚热带有着广阔的面积,从南到北跨纬度12。之多,我国的亚热带植物在世界同类植物中所占面积也最大。广大亚热带地区不像世界同纬度许多地区那样表现为荒漠或草原,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发达地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国土面积的25%。我国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其间也散布着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中,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犬牙交错。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垂直带结构,从而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持性。特别是育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约为国土总面积的l/4。它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高原上的土壤、植被既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不同,属于垂直地带性的高寒类型,又与同纬度的山地土按植被有明显区别。而类型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远比同纬度的山地为高,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纬度的山地强烈。 3)独持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在我国,某些从地质时期(主要是新生代)承袭下来的因素,在现代自然界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月。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远没有欧洲、北美同纬度地区那样广泛、强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响较少,所以生物种属(包括特有种届)特别繁多,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亦比较混杂。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很广,主要

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n s ub Saharan Africa

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 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案示例2 —— [教学重点]1.本区热带草原为主的气候 2.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 [教学难点]热带草原气候 [教具]非洲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非洲气候带分布、非洲矿产分布图 [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撒哈拉以南非 洲的纬度位置,现在请大家推断一下,这样的纬度位置条件下该 地区应以何种气候类型为主?(大部分都是热带的气候类型)[引导读图]:非洲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 [提问]

① 本区绝大部分地方的年平均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0°C以上) [补充提问]这一点与北非相比如何?(情况类似)因此非洲还有一个别称,叫做“热带大陆”。 ② 该地区的年降水量大部分在多少毫米以上?(1000mm以上) [补充提问]这一点是不是也与北非相同?(不同,北非的降水非常稀少,大部分都在200毫米以下) [引导读图]:非洲气候带分布图 [提问] ③ 该地区有哪些气候类型?其中什么气候类型的范围最广?(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北非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热带沙漠气候) ④ 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基本上根据赤道对称)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仍然是纬度位置)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各气候类型之间的界线与什么气候要素密切相关?(年降水量) [转折]既然热带草原气候在本地区面积最广,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