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的蒙古人

河南的蒙古人

河南的蒙古人(待整理)2008-03-11 23:39河南的蒙古人

南阳的蒙古族是河南省蒙古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境内有蒙古族6万人,占全省蒙古族人的90%以上,在各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回族,居第二位。分布于13个县(市、区),其中,尤以镇平最多,占全区的50%以上。在1000人以上的县(区)为:淅川、南召县、社旗、内乡、新野、卧龙。其他诸县多在百人左右。

一、来源与分布

在南阳境内的蒙古族中,以王、李二姓为最多。他们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宗脉:一支是自称为元代皇室后裔,在元朝覆灭以后,流落到这里的王姓,分布在镇平、内乡、淅川、南召几县境内;另一支是元代功臣木华黎的后代,最初落居在洛阳西陡沟一带,后世中一支迁到唐河、社旗境内的李姓。这两支元代贵族的后裔,于明代初叶,因故滞留于内地,在群众的掩护下,更名易姓,与汉族通婚后繁衍生息,发展至今。此外,尚有一部分国家职工,因工作调动或由于婚姻关系,从外地迁入境内。

据镇平的王姓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铁木花儿,在晁陂单传四世,至五世祖王东溪生四子,辂、轲、轼,第四子夭殇。三个儿子的后代分散在镇平、内乡、南召、南阳诸县。这一支王姓的始祖无真实名字,号“二老”,二世祖号“大老”,三世祖名贵,四世祖名宗祥。他们的墓碑上只有“王公之墓”,均没有名字(名字是五世祖墓碑上才出现的),有明显的隐讳之意。只有二世祖的墓碑文字较多:

昔元纪,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今安徽应涂县)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逐移祚。公睹乞运迭嬗,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晁陂。

此碑立于明嘉靖十一年,清咸丰六年重刻,文词虽有隐讳,但大意却明确记录着他们是元代的后裔。在王姓家庭中,广为流传的祖先牌位对联是“宗祖蒙古,元迁燕京,明卜镇邑;初由二老,业创晁陂,统垂赵营”,末尾的地名可随着各自所居住的村名,自由变更。横额是“我祖是皇”,对宗族的来历刻骨铭心,世代不忘。

1942年,十九世孙王元继在续修家谱时,为追本溯源,考查宗族历史,曾进行过许多调查,还下决心开掘始祖坟墓,打算从中寻求文字根据,但没结果。谱中记载:

族谱乃一姓之大典……急遽从事,恐遗后悔,故壬午之春,约同族众,于始祖墓所,开一隧道,寻觅墓志,以证实事,乃连掘数隧,均属堆土成坟,地层不变,俨然疑冢,于此益征先人真亡国之族,而惧祸心深也。

再者族谱前面列有自十九世起,后续宗派四十字:“元运兆昌,邦基安康,铭勋建功,道普德常,崇儒作士,化庆朝堂,登策文武,炳辉典章,海中永清,天廷之光。”字里行间不仅流露对元室宗祖的赞扬与追思,更兼有对下世子孙的慰勉和期望。近年来,两支王姓家庭中竞相洗印谓之成吉思汗的一幅半身画像照片,对其倍加珍爱,显示出怀念先祖的至诚。

另一支王姓的先祖相传为司(四)陀王,亦有称镇殿王的。淅川(原属邓县)现存始祖墓碑的正面写道:“镇殿始祖考王公讳成、妣孙氏恭人之墓”,碑的序文中有“吾家始祖王

公讳成者,本元宦也”等辞句。

1985年8月,在淅川九重王氏祖茔出土了明万历六年(1578年)《明唐府典仪正王诏墓志铭》一方。铭为正方形,边长60厘米,楷书铭文1202字,有扣合严密的上盖,篆书“明将仕郎王公墓”七字。文中详细记述了王诏的生平事迹,上溯先祖成及曾祖、祖父史料,记录其子孙的名字,为王氏宗族六代的信史。王诏墓志的文字记录,叙事之详前所未有,当为蒙古族源流支脉的最宝贵资料。

社旗的李姓中也有一支蒙古族后裔。李姓本居唐河县李店乡(现归社旗姚冲)。蒙古族人李允中墓碑有:“溯我李氏,系明洪武初年,始祖文秀由洛阳西陡沟徙唐之北半陂村的记载。”李家早年与洛阳孟津麻屯乡军帐村李学仁有联系,据该处族谱记载,始祖讳孔温窟哇,札刺尔氏,蒙古部人,佐元太祖殉难。谥忠宣并追封鲁国王,世居斡难河之东,长子木华黎,次子袋孙,三子无传,二世祖木华黎,谥忠武,赐东平县,赐鲁国王,享年五十四岁,赐庙祀于东平,敕题其碑“元勋世之碑”。子孛鲁及四、五世均袭王爵,六世祖迁移松江为万户,八世祖可用。洪武初因款附意缓,谪戌洛阳易李姓,子二:英、茂。九世祖英讳文秀,札刺尔氏易姓李。洪武年间,时以流寇猖獗,岁次歉收,克勤克俭,肩负两担,迁徙外乡。李文秀南迁来到唐河(今属社旗县)境内落籍,乃为这一带李姓的始祖。

附:洛阳地区的李姓蒙古族资料:

洛阳地区的蒙古族一律姓李。这支蒙古人多居住在孟津县。孟津县麻屯乡君帐村老人李学仁@@藏的《李氏族谱》云:李出有元,札刺尔氏。自始祖忠宣生忠武,以开国勋封鲁。忠武生忠定,食采东平,遂居州之阳谷马儿庄。忠定子七,可传者长忠烈,次武靖王霸都鲁,子五,长子忠宪安童,忠宪生司徒兀良台,司徒生文忠拜住……这里的忠宣、忠武、忠定分别指孔温窟哇、木华黎、李鲁。稍有不同的是,李鲁长子塔思没有忠烈溢号,霸都鲁乃其三子而非次子。霸都鲁只直四子而非五子,其他都与《元史》吻合。木华

黎是元代颇有权势的家族,他本人及父亲、儿子均曾封王,孙子拜住、玄孙安童任过右丞相,一门显赫,职高位崇,受封于鲁,定居东平。霸都鲁的六世孙怀远任松江(今属上海市)万户府,怀远之子咬儿袭父职,举家迁往松江。明军占领松江,咬儿之子可用因“款附意缓,滴戌河南……世居洛县之南关,是为河南祖。”所谓

“款附意缓’云云,分明是说投降迟了,因此获罪滴戍河南。由于他们是胜朝遗民,不敢再姓札刺尔氏,以免招来祸患,于是“易氏日李,从木从子,志所自也。”取“札”的偏旁“木”字,下面加上“子”字,就成了“李”字,表示仍是札刺尔氏的子孙,这就是洛阳一带蒙古人改姓李氏的由来。作家李准即孟津的蒙古人、他自己就说,“姓札刺尔氏,不讳其祖为鞑人。”

二、风俗习惯

南阳的蒙古族,因先祖是更名易姓隐避下来的缘故,对于故有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字以及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风俗习惯等,一贯被视为禁忌,隐讳很深,致使断绝了流传。但因该支蒙古族在元代均为仕宦名门,其子弟多有文韬武略者。明代时其社会政治地位跌落以后,为隐蔽民族成分,数代人忌习文事。九重王诏墓铭中“曾祖铎,祖纪,咸有潜德”,到了嘉靖年间,他的父亲王希周就曾出任四川垫江主簿,王诏本人虽不曾出任,但也出钱捐了个唐王府“典仪正”的头衔。他的三个儿子有两个为邓州儒学的庠生。到了清代,入学的、出仕的代不乏人。在风俗习惯方面,镇平晁陂等地,惟一保留下来的是本姓不能通婚。他们

长期坚持同姓同族是一家,通婚即为乱伦的传统。社旗李店乡李姓蒙古族更有特殊的礼俗:(1)亡人家属于当天晚上,列队为其向北方送行,称为“送路”。而不例行当地群众送亡人去附近的土地庙报到(报庙)的习俗。(2)亡人绝气以后,横向停尸于正房明间,与汉族的竖向停尸不同。(3)各家都供奉一幅身穿蒙古贵族服饰的老少两代人的画像,称为大仙。(4)除夕之夜,在祭祀先祖的时候,还要把一根用红绸裹着的扁担供在先祖牌位之前,一并受众人膜拜。据说是为了纪念先祖李文秀用一根扁担挑着儿女来唐河的艰辛经历。

内黄清丰的蒙古族人

河南内黄清丰的董.李.马.关.陈五姓蒙古族人是当年豫王铁木黎为了逃避明兵追捕,令五子改姓,随其妻姓:铁木清(董清)、铁木明(李明)、铁木能(马能)、铁木杰(关杰)、铁木俊(陈俊),分居五处,这便有了今日的豫王铁木黎为了逃避明兵追捕,令五子改姓,随其妻姓:铁木清(董清)、铁木明(李明)、铁木能(马能)、铁木杰(关杰)、铁木俊(陈俊),分居五处,这便有了今日的五姓并《五姓宗谱》。经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满昌等三位学者,2007年2月r对《五姓宗谱》进行考证,确认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代曾孙铁木黎后裔在今河南内黄、清丰一带。

史记记载,忽必烈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四子拖雷的儿子,即成吉思汗的孙子。当时,元世祖忽必烈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的曾孙铁木黎任御史中丞,赐豫王封地河南。

大元帝国于一三六八年覆灭,当时中国各省的蒙古人为了逃避明王朝的追杀,隐姓埋名四处逃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满昌、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族哲学史教授武国骥,内蒙古科技出版社民俗学博士、研究员布林特古斯三位学者,对现存于河南内黄、清丰县大清时期的《五姓宗谱》考证后认为,豫王铁木黎由于来不及后撤,隐居到今内黄县、清丰县一带。

大元豫王铁木黎第二十三代子孙,即铁木明后裔内黄县卜城乡马次范村村名李希顺告诉记者:“直到清初后裔才得以公开身份,并立碑祭祖,凭吊古贤,《元御史中丞河南行省右丞文贞公墓》对这段史料也有明确记载,我们五姓家族的族称应是蒙古族。”

目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研究所认定了河南省内黄县等地区有关成吉思汗后裔一事。他们还称:这段史实,

平顶山地区的蒙古族人

平顶山地区的蒙古人姓马、宣二姓。市效北渡乡荆山村有一千三百六十多人,已延续二十八世,全姓马。叶县廉村乡宣疙瘩村有数百人,全姓宣。其他村庄还散居有不少宣姓的。马庄村有一百多人,全姓马。他们分别是元朝蒙古族官员马秃塔儿、宣贴木儿的后裔乾隆时修的《叶县志》提到马秃塔儿时说:到正间累官昭勇大将军,@@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追

封范阳郡侯,侨居于县北荆山下。马氏祖坟至今仍完好无损,其中

一通石碑写道:

先始祖范阳侯(即马秃塔儿),有功于元,敕赐荆山。明兴,马氏子孙俱以胜国名臣之后获罪新朝(指明朝),因仆茔中碑石及一切天禄辟邪翁仲之属而埋之,隐胜名不仕。久而失记,不知墓碑所在。

明朝推翻了元朝,原来高贵显赫的蒙古人,一下子从峰巅跌入了谷底。马秃塔儿的后人因得罪新朝而招致罪戾,便推倒了祖坟中的石碑、翁仲,隐去了本来姓名,不敢出仕,摘取其祖先马秃塔儿的马字为姓,以免明朝统治者识出他们的庐山真面目。宣帖木儿的后人也照此办理,改称宣姓。

###中牟校氏蒙古族见下面链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7271082.html,/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2812993103&z=282626031& pn=0&rn=30&lm=0&word=%D6%D0%C4%B2%CF%D8#2812993103

蒙古族在滑县2008-10-03 20:12

河南省滑县的内蒙古右其特殊的历史情况,在沉没五百年后的今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各项民族政策中于一九八五年底又重新浮现出来,除外地来的转大寨乡一户蒙古人外,牛屯乡张营村500余人可姓,均属此类情况。

据获县《狮子营五性坟墓文》(清道光十年即公元J 835年)现保存碑文和获嘉县狮子营私人家谱《袭职小谱云》记载,其可姓蒙古族祖藉是关东迈阳城人。自元朝入中原,系元大祖宗室,1368年元朝覆灭明朝兴立时,睿(张营村可姓之祖)未能东归,投顺明朝。此后,在白沟河大战中建功,被册封为百户官;洪武二十一年(公元J389年)并滑县宁山卫。睿死后,在获嘉县洛周建立坟墓,传两世至旧公,生有五子、依次为哈利、吐礼、忽泰、失同、把都。明弘治十四年(公元)502年),奉“凡夷狄归顺之人,即为中国(汉族)之民,必依中国(汉族)之姓,无论伯叔兄弟,俱烈本国百姓任其姓,不尊者斩”的圣旨,其旧公之五子分别改姓为:哈利改姓可、吐礼改姓王、忽泰改姓冯、失同改姓石、把都改姓张、一家分为五姓后,王姓与石姓俱失传。从明弘治十四年(1502年)该族人认姓起,至清朝道光(公元1821年)的三百年问,历经两个朝代,他们(蒙古族)分居耕渎。随着人丁日盛,本故人相迁多有不相识者,以使知其源本者忧愁悲叹,故于请道光十年(公元)83J年)经可、冯、张三姓族人商议,决定继承旧公之志,立碑撰文,铬记其源流,宗派,以晓示后世子孙。后滑县张营村可姓因坟地穴满,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8年)捐资立了可姓碑,并由哈利七世孙可天思拟文。对于获嘉县可姓与滑县可姓的祖迁问题,我们分析认为;获嘉县志中“今滑县之可姓想系其子孙之分居牛屯者”的记载是符合史实的。

可姓蒙古族居住牛屯镇张营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他们基本上汉化了,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上同汉族基本一样,在婚姻关系上也元任何禁忌,以致在登记填表上也以“汉族”填写,所以,可姓蒙族在滑县沉没了。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各民族之间空前团结,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们才无忧无虑的提出了恢复自己民族的要求。

一九八五年以来,可姓人接连向乡政府,县统战部反映要求恢复其蒙古族。根据乡党委均申请报告,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于一九八五年元月下旬派人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报告上报省市委统战部,宗教局。按照国务院(1981)民政字第610号文件规定,滑县人民政府经过研究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日以滑政(1985)154号文件下达了《关于恢复我县牛屯乡张营村可姓蒙古族的通知》。县委统战部,县政府办公室、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并邀请县人大,县政协负责同志协同张营村党支部,村委会于一九八六年元月五日在张营村召开恢复可姓蒙古族的庆祝大会,会上公布了政府通知。以此,张营村可姓蒙古族又浮现出来,他们摆宴喝酒,塔台唱戏,热闹非常,以示庆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