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

内尔·诺丁斯当代美国杰出的教育思想家,担任过美国哲学教育学会主席,1977年~1998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先后3次获得优秀教师奖,2001年~2005年担任美国科学院的院长,曾获得哈佛大学杰出妇女贡献奖和美国教育研究学会终身成就奖,作为著书颇丰的研究者,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内尔·诺丁斯3年前就度过了80华诞,可她依然笔耕不辍,依然奔走于世界各地,宣传她的教育理论。春节前夕,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引进出版了《内尔·诺丁斯文集》,内尔·诺丁斯的教育模式,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前不久,借内尔·诺丁斯来到中国访问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谈及为何如此执著地热衷于教育改革的探索和思考,内尔·诺丁斯哈哈一笑说:“因为我始终爱着这个世界。”

学会合作互相欣赏

眼下,不少人谈起教育,往往振振有词——百舸争流针砭时弊;论及出路,确又简短笼统——不得要领不知去向。采访中,内尔·诺丁斯首先谈了21世纪的教育,她认为现在教育面临很多挑战,如何超越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面临的课题。“中国和日本已经考虑应试教育的有害性,但是美国却将考试越来越标准化,这种倾向非常不好。”内尔·诺丁斯说:“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们发现他们最适合做什么,他们应该选取怎样的人生道路,而不是靠应试教育强迫每一个孩子走同一条道路。”

说到教育的目的,内尔·诺丁斯提醒说:“不能忘记3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合作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内尔·诺丁斯曾经在美国的公立学校教了很多年数学,对于美国的公立学校强迫所有的孩子学数学她极力反对。她说:“我们已经忘了在真正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数学的东西。代数、几何,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学校里面教得太多了,这导致现在美国已经很难发现人们可以做手工的焊接,就只好到欧洲找做这样事情的人,在美国已经很难找到了。”她认为,现在的社会很重要的是人和人之间,就像国家和国家之间,是互相合作彼此依赖的。孩子是人类的未来和财富,我们应该热爱和尊重孩子,因而教育应该减少个人主义的思考,帮助孩子们学会互相欣赏。

教育是培养关心人的人

内尔·诺丁斯撰写了18本著作,这些著作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教育研究者的必读书目。令人汗颜的是后9本著作,都是内尔·诺丁斯在70岁之后的成果。

内尔·诺丁斯一向研究关心伦理,她的教育主张就是探讨关心的本质及运用。1984年问世的《关心伦理》一书,成为内尔·诺丁斯的成名代表作品。201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内尔·诺丁斯文集》中,其中《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就是内尔·诺丁斯重返关心伦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内尔·诺丁斯从女性经验的角度追诉道德发展,认为道德发展与母性本能直接相关。她说:“关心伦理更多的是从女性的经验中自然地产生,这不等于宣称男性不能投身于关心的内容,就像很多女性接受并且身体力行关心伦理一样,很多男性接受并且身体力行关心伦理,以关心伦理为指导,对道德教育命题进行了非常广泛深入地研究。”

内尔·诺丁斯的大量文章阐述了道德教育模式,就是以榜样、对话、实践和认证为途径培养关心人的人,这个道德教育模式是对目前以灌输美德为主的传统教育的超越,人格教育者往往强调在孩子们身上下工夫,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而关心教育者主张改善环境,为孩子们的道德生活提供支持。内尔·诺丁斯反复强调在学校里建构符合道德的制度、文化以及人际关系,远比一味向孩子灌输美德重要,从而使“关心”不仅成为一种个人的美德,而且成为一种人际关系,一种文化条件。

内尔·诺丁斯的学术兴趣和贡献远不只是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她的另外一个学术兴趣

集中在精神问题上。1989年,内尔·诺丁斯出版的《女性和罪恶》一书,从女性的视角分析恶的概念,书中审视历史上各种组织对女性的压迫,对两性不平等地位的维护。她指出罪恶应该包括有目的的给她们施加痛苦的行为,被迫的分离以及孤苦无助的状态。内尔·诺丁斯立足于社会现实,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习俗方面解析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从而在世界范围引起人们的认同和共鸣。

写作是一种思想享受

为了写好18本著作,内尔·诺丁斯付出了很多的精力。

内尔·诺丁斯笑着告诉记者,她除了写作外,还领养了5个孩子。另外,内尔·诺丁斯还喜欢养花养草,喜欢外出散步,最令她得意的是有一手非常好的厨艺,家人都夸赞她做的饭菜很好吃。

内尔·诺丁斯说:“我很少研究人类怎么产生和如何维系这方面的问题,我就是做自己真想做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拿写东西来讲,就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写起来就有活力。”

写作是一项很累的事务。对此,内尔·诺丁斯也颇有感受,但她更多的时候说“不”,她认为写作的累是有需求的,是自己思想价值的再现,是一种满足读者要求和期盼的快乐的累,这种累就不会成为自身的负担,恰恰相反,这种累是个人的一种思想享受。

内尔·诺丁斯写作有个习惯,总要花费很多时间编写大纲,有了这个基础,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在写作的过程中,内尔·诺丁斯总是感觉时间不够,这是她遇到的最为突出的困难。当然,写作也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内尔·诺丁斯说:“有时,我写着写着便要停下来调整写作心境,梳理写作思绪,因为所写的内容与原先设想的内容不符。”

内尔·诺丁斯认为人生活的空间,总是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写作有压力,身心会感到难受,但不写作思想会无聊,精神上也会感到空虚。对此,她觉得这种带有幽默感的生活,才有享受的节奏,才有陶醉的趣味。

再读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2009-04-02 11:23:01)转载▼标签:教育政治主体间性诺丁斯关怀教育杂谈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关怀。她认为:关怀就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她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关怀,对人或事要付出感情。

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

关怀伦理学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美国,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伦理学流派,其中理论最具深度和最为系统的当推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

如何具体地实践关心教育?诺丁斯告诉我们,需要因地因人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严厉或温柔;对严肃者要敬慕和尊重,对温柔随和的人可以通过拥抱;有时,关心只需几分钟的注

意,有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她提醒我们,智力上的注意力并非就能转移到人际关系中去,很多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对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形式毫无兴趣,漠不关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追求高学历,教育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其显著特征就是“应试”。随着改革大潮,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然而,目前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异化为升学教育。在此情形之下,曾出现过的“重点学校”逐渐消失的同时,却出现了不少的“名校”。随之而来的就是择校、择师、择生。而教师面临着“双择”,即:学校选聘和家长择师。有的学校生源过于拥挤,教师面临的学生越来越多,有很多班级的学生人数超过标准,而且许多教师同时负责好几个班级,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仅仅限于知识讲授,师生之间缺少充足而必要的对话———关怀实践。多数情况下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评价则偏重于学生的学科成绩,这样往往会使教师只抓学生成绩、只看重学生的智育,而忽略了学生的身体成长、道德成长等,从而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越来越枯燥,越来越没有激情。这些问题是学校目前急于解决的。学校需要育人的高素质教师,学生渴求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教师想成为优秀的育人园丁。学生想要快乐的学习生活,教师需要职业的幸福感。

教育本是一件幸福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需要教师与学生主体双方全身心投入,教师幸福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缺少师生主体间关怀实践的教育又如何成就幸福?

现今社会存在着一些伦理失范、道德滑坡、诚信不足、礼仪缺失、人际疏离、生态恶化、贫富分化等不和谐因素,正在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长期以来教师用心血和汗水所筑成的师德之堤正面临强大的冲击。目前,在中国教育界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如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八仙过海,“生财有道”;从教不廉,以教谋私,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学术腐败、品德堕落;师生关系疏离化、庸俗化,等等。使部分教师在拜金主义浪潮冲击下,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倾斜。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它败坏了教师的崇高形象,侵蚀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肌体。如何培养和塑造有道德、有责任的健康向上的人,自然成了教师肩负的重任。而要完成好这一历史的重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

怎样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呢?诺丁斯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和可行的办法——学会关心。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效果主要是由学生来反馈和评价的。诺丁斯认为:教师应当认可学生,应该给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而不是将一种主观的期望强加给学生,如此学生才能产生力量感,才能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传统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割裂与学生的关怀联系,只看中学生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表现,与学生整体性发展割裂开来,非全面的评价将教师陷入两难境地。教师不仅要关怀学生现时的幸福,更应关怀学生一生的幸福,不仅要关怀学生某一个方面的发展,更应关怀学生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现存社会的人,更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健全的人。学生自主成长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我们在评价时也很难把握,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能否对教师认可的考验。不仅学生需要认可,教师也需要认可。对教师最好的认可就是学生对教师关怀的敏感反应,其次,就是整个教育界要有认可教师的正确标准,否则容易使教师心灰意冷,不知所措。

诺丁斯认为“关怀者虽说不必然都是教师,但是教师则必然应成为关怀者”。教师在作为关怀者时应完全沉浸在与学生的关怀关系中,不必以教育者的姿态对待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扮演了朋友的角色,聆听他的心声,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又要以教师的身份进行教学;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又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除此教师还要扮演自己生活圈中的各种角色。

改革升学教育趋向下教学只注重学生成绩的现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

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关心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教育教学成为成就师生幸福的创造性活动,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诺丁斯告诉我们:学会关心的首要秘诀在于专注。专注在此并不意味着疯狂或者痴迷,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当真正关心一个人,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种专注或者关注可能仅仅持续片刻,以后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但在任何关心的交流过程中,它都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说:当一个陌生人向我问路,我们之间的交流就可能变成一种关心关系,即使这种交流的时间很有限。我专注地倾听他的问题和需要,然后认真地回答他。当他接受了我的专注、认真和答案,这种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主张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和感受,倡导师生主体间性关怀,坚持活动与互动的关怀实践观,并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幸福的主要源泉就是师生主体间性关怀的实际运行过程。现行教育教学活动忽视了教师的幸福体验和感受,教师对师生主体间性关怀的认识存在偏差,师生缺少主体间的关怀实践,外在评价制约,以及教师多重角色的压力,导致教师幸福缺失。基于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构建教师幸福的具体策略有:重视教师的幸福体验和感受;提高教师的关怀素养,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师生主体间性关怀实践;改善对教师的外在评价。

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我已多次拜读,每次读完都会沉浸在长久的“头脑风暴”中。做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我的内心充满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热情。对自己不断剖析,不断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我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关怀教育。我想:不能再保留“戴一副眼镜,着装保守,一脸严肃,循规蹈矩”的中国传统的教师形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成为一名“幽默、时尚、懂得关怀、会关怀、懂得爱学生,也值得学生爱的“好教师”。而这些变化,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需要,做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学习型教师。

明天的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育观念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转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学会关怀,学会感恩,在教育工作中享受快乐的幸福人生。

读《学会关心》有感

近日,有幸拜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一书,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而教育就是培养关心人的人。

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

诺丁斯认为“关怀者虽说不必然都是教师,但是教师则必然应成为关怀者”。教师在作为关怀者时应完全沉浸在与学生的关怀关系中,不必以教育者的姿态对待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扮演了朋友的角色,聆听他的心声,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又要以教师的身份进行教学;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又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做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我的内心充满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热情。对自己不断剖析,不断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我校的校训就有一条:关心学生,教在心灵。我想:不能再保留“戴一副眼镜,着装保守,一脸严肃,循规蹈矩”的中国传统的教师形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成为一名“幽默、时尚、懂得关怀、会关怀、懂得爱学生,也值得学生爱的“好教师”。而这些变化,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需要,做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学习型教师。

明天的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育观念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转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学会关怀,学会感恩,在教育工作中享受快乐的幸福人生。

关爱学生情况总结

关爱贫困生总结 马庄乡唐营小学 2017年秋

关爱学生情况总结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倡导“关爱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关爱工程”,确保留守学生“留守不失守,缺爱不失爱”。针对这些实际,我校及时实施了“关爱助我成长”—成长困难学生关爱工程,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效。 随着市场经济和劳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留守学生40人,留守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大多形成了孤僻、悲观、厌学、叛逆等心理障碍。针对这些实际,我校及时实施了“关爱助我成长”—成长困难学生关爱工程,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效。 为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我校积极开展“关爱工程”,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建立起“留守儿童”档案和统计表,记录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以便学校与其家长联系沟通,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在校园里,为了使学生有个舒适的学习环境,2010年,学校出资10000多元,为全校29个教室全部安装了电扇,每个教室配备了饮水机,让学生每天能喝上干净的水;近三年来,学校每年更换旧的课桌凳,已更换课桌凳450套,每学年学校会买好笔、本等文具送给贫困留守学生;学校关心贫困留守学生身体健康,学校免费为贫困学生发放学生饮用奶;学校开展了“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一个教师认领一个留守儿童”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方面等予以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教师负责掌握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以“师生大手拉小手,感恩教育”为载体,帮助留守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制订了留守学生关爱计划,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监护网络,使留守学生“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小学五年级@同学,由于家庭贫困,父亲患病,母亲长年在外务工,性格变得偏激、孤僻。老师连续半年与他谈心,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每年学校拿出500元做为贫困资助给他,@性格逐渐开朗,学习有了较大进步。

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

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整理了范文《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关爱学生》,欢迎阅读。 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人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都说明,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学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但是,如果教师的爱不得法,也不一定会有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人们常说:“爱学生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关爱学生呢? 一、大爱无疆。把关爱给予每一个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类的本能,是母鸡都能做到的事。要爱别人孩子,只有老师才能做到。而不仅爱那些漂亮的、听话的、成绩好的孩子,还要爱那些长得丑的、调皮的、成绩差的孩子的老师,才是高尚而伟大的老师。教师的爱应该是超越亲情、血缘,超越父爱母爱的大爱。 我班有一名叫马良红的学生,平时沉默寡言,成绩落后。她的父亲在服刑,母亲外出打工。她是家里的老大,放学后,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一天课间操时,刺骨的寒风吹在我们的身上,我在巡查时,看到她瑟缩着做操,再一看她,身上只

穿着一件薄薄的单衣,我问她为什么只穿这点衣服,她对我说,她的外套洗了还没有干。我听了,心里涩涩的,因为我知道她家里贫寒,母亲很少寄钱回来,吃的小菜都是她利用课余时间种的,根本没有多余的衣服。我立刻跑回家,找了一件妻子穿的码子比较小的冬衣,给她送去。我对她说:“别嫌弃这是穿过的衣服,它很保暖,你穿上上它。”看到她红着眼眶穿上了那件衣服,我知道,这衣服不光温暖了她的身子,更温暖了她的心。寒假里,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深情地说起了这件事,她还说,正是因为那天老师给予的关怀,让她爱上了这个学校,爱上了老师,爱上了语文这门课程。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打动的不仅是她,其他学生,也是我自己。下雨时的一把伞,郁闷时的一封信,摔跤时的一只手……这些无言的关怀,都是架起师生之间和谐关怀的桥梁。 二、关爱学生要学会宽容和尊重 “要想别人宽容你,你必须懂得去宽容别人”对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特殊的职业,因为他面对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好奇无知的孩子,他们缺乏对是非的判断能力,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要宽容他们的不足,宽容他们的失误,宽容他们的个性。同时,教师也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指出学生的缺点,并教他如何改正,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改

精选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精选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来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

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

关爱作文之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篇一: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老教师,已经从事近二十多年教育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 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 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1、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 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 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 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 行教育。 2、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 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 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 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 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 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 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3、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 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 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 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 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 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 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4、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 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

心得体会 精选关爱学生心得体会范文

精选关爱学生心得体会范文 从教至今,虽然只有3年,却感触颇多。刚毕业的我就走上了班主任的工作岗位。这对一个刚刚走出校门、不善言谈的我,可算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那时的我凭着一颗赤诚之心,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学生身上。通过这两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更加了解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关爱学生的重要性。 一、关爱学生是教育的永恒呼唤。 教育的本质追求就是关爱学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教师只有充满爱,才能真正从内心去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表现的最高境界,是否关爱学生是衡量我们师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关心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高尚的师德情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师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巨大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没有爱,何谈教育? 二、关爱学生蕴含丰富的内涵。 公平教育的核心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公平公正的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依法维护学生权利,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失误,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要尊重学生,因为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开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三、关爱学生需要教师身体力行。 教师的工作是用心灵来哺育心灵,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悲天悯人的温暖心怀。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又要求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克制怒火中烧的好性情,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教师的好脾气对于当好教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的真正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尊重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不断实践。 关爱每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一直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准则,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会一如既往的认真贯彻执行。因为关爱每个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所在。 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

教师有效关爱学生总结

教师有效关爱学生总结 一、避免爱的伤害,是有效关爱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一组矛盾关系。学生对教师多的是敬畏、服从,少的是沟通与交流。如果教师主动找学生,大多数学生自觉不自学地会在情感上设防,心理上处于一种本能的防守态势。这种状态对于情感的交流和教育的实施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就要拆除学生心理这道屏障,为实施有效关爱创造前提条件。 克服攻击性心理。面对有过错的学生,尤其是少数“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难免会产生急躁甚至恼怒的情绪,这种情绪也易引发过激的言行。如果不加以克服,还可能导致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产生。如果不加以克服,还可能导致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产生。事实上,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还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应该允许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教师要做的是呵护、引导帮助他们完善、成熟。明白此理,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和不满,而应有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遇事尽量克制自己,尽快稳定情绪,以健康、包容的态度去完成教育任务。 杜绝攻击性语言。基于爱和严,不少教师常是“刀子嘴,菩萨心”,然而学生感受到的可能只是你的“刀子嘴”,很难领会到你的“菩萨心”,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学生通常会摆出一付“不吭气,任你”的架势,此种状态下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常言道:良言一名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除文明、规范外,还必须杜绝攻击性。增强亲和力,既不要用温柔的软刀子——唠叨来“磨”学生,更不能用套话、气话、伤感情的话来“刺”学生,而是应该用道理说服学生,用真情来打动学生。 防止准备攻击性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体罚学生的行为已为千夫所指,但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准攻击性行为给学生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用眼瞪、鄙视、用手指戳、随手推拉等等,这些行为虽算不上体罚,但它对学生心理、人格的侵害程度是不可低估的,它往往是引起师生对立、冲突的重要诱因。我们应予以重视。 有关举止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表明,人们互相注视频率高,表示彼此喜欢和情有良好意向。如果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表示出对学生的了解、信任和肯定,会使学生更倾向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抑制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一个视线都有如此的魅力,那我们何不把瞪着的眼睛、鄙视的目光变得和蔼、友善起来,把指戳、推拉之手变成关爱的轻抚呢如果我们坚持做到以友善、关爱的行为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情,别说是批评,即便是合理的“惩罚”,他们也会乐意接受,实现有效关爱。 二、营造爱的氛围是有效关爱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读懂你的爱,你必须要付出爱。这种“付出”还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给予,而是在给予的基础上,多方的构建、营造一种爱的氛围,更是有效关爱的基础。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陈自己倾注强烈的爱心外,还要通过教育活动,让家长懂得如何关爱孩子,让学生懂得如何互相关爱,教师还要指导他们适时、适事地付出自己的爱。这样,教师、家长、学生才能共同形成一种关爱的合力。大家互相尊重理解、互相关心鼓励,在这样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不能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吗所以“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学会自己爱。如前所述,教师爱学生是无疑的,但这种爱是否存在着主观和盲目的因素,是否是学生所渴求的那种爱,恐怕就另当别论了。教师爱学生,必须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学生,要弄清他们需要什么,尤其是心理的需求。换言之,教师要让学生读懂你的爱,你就必须先读懂学生的心。实际上,如今的学生心理承爱着相当大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甚至嫉妒,家长过高的期望,教师严格的要求,自身成绩、相貌、身高等的困挠,如此等等。学生思想上的这些压力。教师如果不给予充分的关注、真心的理解和及时地疏导,那么你的关爱很可能是劳而无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关注学生,读懂他们的

(完整版)关爱特殊学生总结

关爱特殊学生总结 仁怀市中枢三小 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情况 总结 我校针对今年来制定的《关爱特殊群体活动实施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着力点,旨在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对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学生给予关爱。让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沐阳光雨露,让他们身心快乐、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结合目前我校开展的特殊群体学生关爱行动,从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等方面全方位地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注重活动的延续性、广泛性和实效性。 一、工作成效 1、启动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通过开通亲情电话,思想汇报专题为特殊群体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了学生与家长的感情。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教学管理月”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

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引导特殊群体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不但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更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2、各班教师通过与特殊群体学生谈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与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3、通过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学生树立了遵纪守法意识、了解了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让学生保持身心都健康。 我校动员各方力量关心特殊群体学生,通过我们系列活动的开展,特殊群体学生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一名优秀的学生,来报答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家长对于我校的做法纷纷给予好评,我校的青年教师积极响应,主动地投身到关爱行动中,希望奉献自己的爱心,从而形成了一股关心特殊群体学生生存情况的浪潮。 二、经验总结 关心和保护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校要继续把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的服务范畴,让所有学生共享一片蓝天,进一步采取措施,广泛宣传,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和管理力度,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生活状况,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0XX年12月28日

心得体会关爱学生

老师关心学生的事例 乾县城关高庙小学:王怡 六年级(4)班,赖秋凤,女,14 周岁。在一次题为《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习作中,她这样写道:老师,我恨我的妈妈。她在我小的时候就狠心地抛弃了我,离开了人世。爸爸一直在外。老师每当我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时,伤心的眼泪就会簌簌地从脸颊上滚落下来。……老师,您能告诉我吗?我恨我的妈妈对不对,请您为我保密……当我看到这段令人酸楚的文字时,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颗挚热的爱心促使我决定要亲近她,关爱她,帮助她,以弥补亲情的缺欠,抚平她心灵上的创伤。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一到教室,就搭着她的肩膀走出教室,和她谈心,我告诉她:“恨妈妈,显然是不对的,她选择自尽肯定有她的苦衷,但是愚昧的,不理智的。你聪明、可爱,现在要发奋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做一个有理智,有出息的女强人,来告慰九泉下的母亲。”她听了,大大的眼睛巴眨巴眨了几下,豆大的眼泪滚闪了下来。后来,我们之间的距离渐渐地缩小了,沟通,辅导作业、作文的次数多了,她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阳光。

老师关爱学生的作文 乾县城关高庙小学:李西宁凌凌看上去是一个冷漠、自傲、言语刻薄的女孩。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她眼中与那年龄极不相符的冷漠形态时,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在内心深处甚至有一种排斥心态,但是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我便耐心等待时机,寻找教育的契机。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凌凌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还算尽人意,但就是待人刻薄,对人冷漠,因此也就导致同学们都疏远他。作为班主任,我深知这样的恶性循环对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会使她具有不健全的人格和不健全的心灵。 从其他熟悉她家境的老师口中得知,她的这些个性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妈妈在外打工,她长期和爸爸生活在一起,虽然她爸爸是爱她的,但

教师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篇一: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老教师,已经从事近二十多年教育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1、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3、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4、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5、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学生就是关爱未来。对学生赤诚的关爱,是人民教师起码的品质,让我们做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 赵家蓬中学蒙杰篇二:为人师表_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崇高的职责。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在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4月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关爱学生活动。我深刻感觉到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的新的教育思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等方面的修养。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首要职责,为此,教师要严格执行校纪、校规和教学方面的各项规定。严肃学习纪律。对学生严格要求。对违犯学习纪律的学生

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如今,正值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大浪潮,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打工地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近上学,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担由谁来承担?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我班有留守儿童25名,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看管人的情况,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习惯,建立好个人档案做到对每名留守学生“因人施教”。 其次,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倾听孩子诉说的同时,并且,我还争取更多的机会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

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最大可能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班的六名留守儿童与其他幼儿相处融洽,学习、生活能力、性格发展等方面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围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副主任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我利用写信的方式,让所有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作文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应当帮助,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我班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范文2020【精选】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师爱是有原则的、公正的、理智的,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的、偏袒的,师爱是关爱性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统一。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加困难。师爱必须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认识性理解和感情性理解。前者是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者是指教师徐展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忧伤,痛苦和实际需要。师爱还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缺乏自信,他们更需要教师的体贴信任和鼓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爱的作用,切实把握好师爱的分寸,潜心付出,爱严结合,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学生应有的回报。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几年的接触,有人说: 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我不禁想起“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这些成语,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就像春天的阳光去融化冰雪一样,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一步步诱导,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经常听到家长诉苦,孩子大了,叛逆了,不听家长的话怎么办?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严训或说教,要想办法在生活中慢慢渗透教育,人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只要真心关爱,孩子会受到感化的。当然,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在我平时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当学生做了一些触犯规则性或不道德的措施时,我一定会及时指出其错误,并严厉要求其改正,以后不准再犯。其他一些不是原则性错误,我会尽量耐心开导,不伤害学生的情感。所以有的学生总说对我是又“爱”又“恨”。在课余,我经常多与学生亲近,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开玩笑,一起唱歌,其乐融融……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里的“心”是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的爱心。充满关爱的心是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是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充满关爱的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护送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心得二: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爱学生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关爱学生心得体会(一)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倔强、不听话、不爱学习。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特别需要老师的热爱、关心、帮助和信任。一个被教师所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倔强、不听话、不爱学习。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特别需要老师的热爱、关心、帮助和信任。一个被教师所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一、学生对老师的不够尊重的态度有时并不是冲老师本人而来的,他可能正因情绪不佳,找不着机会发泄自己的情感。如果老师不能冷静理智地对待和处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老师需要用自己博大的胸怀、诚挚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宽容学生一时的不当,并努力探究这种外在表现的深沉原因,运用自己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适时地给予疏导和并通。 二、要细心的观察,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很多学生的心理、想法并不直接暴露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发现、了解,善于分析和探究学生的深层心理动机,找出问题症结,抓住教育引导学生的最佳契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学生所产生的一些困惑和心结,可能远远大于教师所了解的程度。学业上困顿时,生活上不如意时,交友不当时,与老师相处不融洽

时,与父母关系不良时,面对竞争压力不善调节心情时,等等,都有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使学生感到难于启齿,故而在灵魂深处隐瞒下来,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就会积淀产生一些严重心理问题。但无论何种状况,学生总会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对自己的心理有所显露。这时,教师更应慎重处理,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关爱,耐心细致地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引导家长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二)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 这一见解十分精当。教师关爱学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 总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倔强、不听话、不爱学习。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热爱、关心、帮助和信任。许多事实表明,一个被教师所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心中的很多症结就会打开,会主动拆掉隔阂高墙,沟通情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由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对老师的不够尊重的态度有时并不是冲老师本人而来的,他可能正因情绪不佳寻找着机会发泄自己的情感。如果老师不能冷静理智地对待和处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老师需要用自己博大的胸怀、诚挚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宽容学生一时的不当,并努力探究这种外在表现的深沉原因,运用自己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适时地给予疏导与沟通。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邓彦芬 热爱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来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

关爱学生师德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师德心得体会 篇一: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邓彦芬 热爱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来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

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