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泥与沥青

水泥与沥青

水泥与沥青
水泥与沥青

14 水泥与沥青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学会物质的变化有二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学习难点:设计实验证明水泥和沥青的变化特点,并能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学习准备:

少量的水泥与沥青,方便杯,水,酒精灯、石棉网、放大镜。学习过程:

一、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说说对于水泥和沥青,你知道它们的什么知识?

二、开展观察和实验

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水泥和沥青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一说

第二步:1、猜想:往水泥中加入少量的水,会有什么变化?

2、讨论如何做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提示:实验中不要加太多的水。拌和后仔细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3、讨论。根据生活实际和刚才的实验,思考: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4、教师讲解:水泥加水干燥后,变成了坚硬的块状,不能再变回原来的那种粉状的水泥,这是一种不可逆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水泥生成了另一种新物质。板书:

三、认识沥青

1、过渡:水泥加水后变成了坚硬的块状,产生了新物质,是不是所有的物体变化后都会产生新物质呢?

2、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猜想

3、学生实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完成表格,比较:

5、小结: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形成可以

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它又会还原成原来的固态,这是一种可逆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四、回归生活

1、请列举生活中与水泥和沥青变化类似的例子,并给列举的变化分类。

2、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又会产生什么危害?

五、小结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方案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方案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XX集团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 土建工程X标段X工区 二○年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人员及机具配备 (2) 四、施工工艺 (3) 1、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拌制工艺 (3) 2、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工艺 (3) 3、板底及底座杂物的清理 (3) 4、板底及底座雾湿 (4) 5、轨道板封边 (4) 6、轨道板压紧 (5) 7、砂浆的搅拌 (5) 8、砂浆质量检测 (6) 9、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 (6) 10、砂浆的养生 (7) 11、砂浆车与机具的清洗 (7) 12、拌制工艺信息储存 (8) 13、轨道板灌浆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 (8) 14、砂浆灌注注意事项 (10) 五、安全环保措施 (11)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3.《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科技基[2008]74号); 4.《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 5.“关于印发《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材料储存管理办法》的通知”铁道部工管技[2009]12号; 6.京沪线《CRTSⅡ型无砟轨道施工培训资料》马克斯·博格建筑有限公司. 二、工程概况 X标段范围内德禹特大桥DK368+026~DK385+400(17.374km)段无砟轨道施工任务,轨道板铺设共计5346块。本段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底座板施工、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精调、轨道板灌浆、张拉连接及侧向挡块的施工。 本段地震基本烈度为0.05g(注意采用相对应的标准图)。 本段年平均降雨量在560~800mm左右,70%的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温度在11~14℃,极端最高气温为40℃,最冷月平均

水泥乳化沥青

水泥—乳化沥青路面基层施工 作者:王成龙 所在单位:安徽省华通路桥工程有线责任公司日期:2012.2

目录 一、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作用原理 (3) 二、原材料及混合料组成设计 (3) (一)原材料 (3) (二)集料级配 (3) (三)原材料试验 (4) (四)配合比设计 (4) 1、一般规定 (4) 2、设计步骤 (5) 三、力学变形性能试验及试验段 (6) (一)抗压强度 (6) (二)回弹模量 (6) (三)劈裂强度 (6) (四)干缩试验 (7) (五)试验段铺筑 (7) (六)试验总结 (7) 四、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 (9) (一)施工前准备 (9) 1、下承层处理 (9) 2、施工作业段组织 (9) 3、设备选择 (9) (二)拌和 (9) 1、一般要求 (9) 2、乳化沥青的加入 (10) (三)摊铺与碾压 (10) (四)施工时接缝的处理 (10) 1、横向接缝 (10) 2、纵向接缝 (11) (五)养生及交通管制 (12) 五、质量检验与后续观测 (12) (一)弯沉 (12) (二)芯样检测 (12) (三)回弹模量 (12) (四)裂缝观测 (12) 六、结语 (12) 参考文献 技术报告评论意见表

水泥乳化沥青半柔性基层技术及应用 【摘要】半刚性基层沥青砼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在全国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然而,近年来不少新建的沥青砼路面在通车运营2~3年后,便出现不同程度的早期损害,如何解决半刚性基层出现的质量通病,特别是防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纹,以保证沥青砼面层的使用寿命,减少中后期养护费用。本文通过进行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的试验,并结合施工实践,重点探讨了水泥乳化半柔性基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以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水泥乳化沥青、半柔性基层、配合比、路用性能薄层沥青混凝土 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其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水稳性和板体性,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对重载交通的敏感性大,收缩系数较大,抗变形能力较低;透水性差,破裂后不能愈合裂纹难以解决。抗车辙能力并不比柔性基层好,半刚性基层的疲劳和强度衰减控制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尤其是早起裂纹引起的沥青面层反射裂纹的出现,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柔性基层已经是许多发达国家常用的路面结构形式,目前我国交通主管部门积极鼓励、支持各地加强柔性基层的试验研究并加以推广工作。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刚柔并济的新型基层材料,其优越的技术性能对提高路面的整体结构的抵抗变形能力有着显著地作用。 一、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作用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来源主要是水泥水化胶凝作用,通过水泥水化形成的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当ph值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粘土矿物中的部分SiO和AiO的活性将被激发出来,与溶液中的Ca进行反应,生成新的矿物,具有凝胶能力。生成的这些胶凝物质包裹在颗粒表面,与水泥的水化产物一起逐渐由松散状态经过胶凝状态向结晶状态转化。随着时间的延续,结晶体逐渐增多,强度与刚性不断增大。乳化沥青的加入使得水泥稳定碎石在拌合、摊铺、碾压过程中更具流动性,因沥青分散在集料与水泥混合入中,可以减少颗粒间的移动摩擦力,使得混合料的成型更加均匀而不易离析,同时这种润滑作用也使得水泥混凝土在受力变形时具有更高的适应变性的能力,即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这对于抵抗因干缩或者温缩产生的裂纹具有更直接的意义。并且因为乳化沥青的用量较小,不会破坏水泥胶凝形成的整体作用。因此,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乳化沥青可以提高其抵抗干缩、温缩裂纹的的能力。 二、原材料及混合料组成设计 (一)原材料 水泥采用P.O 32.5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用于稳定集料,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已经遭受潮变的水泥。宜采用标号32.5或者42.5级的水泥。石料采用石灰岩,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25%,乳化沥青采用符合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JTJ032-94)表C.3要求的BC-2型慢裂慢凝阳离子乳化沥青。经试验检测,以上原材料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集料级配 集料级配是影响混合料性质的重要因素。本次试验的合成级配接近规范要求的中值级配,如下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 沥青砼路面的优点: 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2、沥青里面平整且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里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 3、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4、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缺点 1、石油价格较高,导致沥青价格较高,沥青路面造价高于水泥路面 2、行驶舒适但是以油耗为代价,60KM时速时沥青路面油耗较水泥路面高约8%。但本项目非高速公路,里程也较短,故对经济性影响不大。 而沥青玛蹄脂路面比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更为优异,在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抵抗车辙性能更为突出 缺点是对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和素质要求更高,面层造价也高于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优点: 1、强度高,耐久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损的力学强度 2、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影响很小 3、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 缺点 1、水泥路面接缝较多,使施工和养护增加复杂性。接缝还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也增加行车噪音。 2、施工及维修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本项目滨江大道段通行多为重型汽车,势必造成路面维修周期较短频率较高,故水泥路面对及时开放交通影响不利。 3、挖掘和修补困难:路面破坏后挖掘和修补工作都很费事,且影响交通,修补后的路面质量不如原来的整体强度高。尤其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4、阳光下反光太强,影响驾驶员视线和行车安全 5、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如设模板、布置接缝及传力杆设施等 综上所述,结合本项目为市政道路的特点,虽然沥青路面造价较水泥路面高,但是在行车舒适程度,后期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均优于水泥路面,故推荐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

《水泥与沥青》教学设计

《水泥与沥青》教学设计 实验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十四课 实验名称:观察水泥和沥青有哪些特点 实验班级:五(2)班 实验设计理念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这个课,主要有两个探究实验过程:一是观察水泥加水干燥后的变化,二是沥青加热后及冷却后的变化。探究活动一般要经历观察发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搜集整理资料、得出结论等,这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水平、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素养起到极大作用。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学时要体现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根据学生状况摆正自己的位置,确定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水准,确实做到学生才是探究活动的真正主体。教会学生准确的实验方法,体验实验的乐趣。 3、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水平、良好操作习惯、不怕困难热爱科学等方面的科学素养。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公路”单元的第一课,本节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的过程,教材围绕水泥加水干燥后的变化,沥青加热后及冷却后的变化两部分内容,为凸显不可逆变化和可逆变化,水泥加水干燥和沥青加热及冷却的实验是

铺垫。 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科学探究水平,不但喜欢学习科学,而且特别爱做实验,通过上学期的科学课积累了大量的相关实验、观察、收集证据的方法。所以在本课学习中,主动探究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又因为学生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一些科学知识的构建还需要辅助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才能突破思维限制有所上升。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需继续增强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⑴.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理解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教学活动与方法: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实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即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准确结论是重要的。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概括发现得出结论实验方法:分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教师可另备酒精灯、坩锅、坩锅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导入: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特性及应用

《新型路面材料》结课论文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特性及应用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cement emulsified asphalt concrete 长 春 工 程 学 院 : 袁其华 : 道路工程 : 2013级 : 王文华 : 2014.5.11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所在年级 任课教师 完成时间

摘要 乳化沥青水泥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路面材料,能够把沥青稳定类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特性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具有综合柔性和刚性路面结构层次优点的新型材料,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工程应用

目录 1 前言 (2) 1.1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概述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 原材料的技术特点 (4) 2.1 组成原材料的要求 (4) 2.2 原材料对混合料的影响 (5) 3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硬化机理 (6) 3.1 水泥水化机理 (6) 3.2 水泥的凝结和硬化过程 (6) 3.3 沥青与集料的作用 (7) 3.4 沥青裹附水泥颗粒后的水化机理 (7) 4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特点 (8) 4.1 强度 (8) 4.2 稳定性 (8) 4.3 低温抗裂性 (9) 4.4 水稳定性 (9) 5 工程应用 (10) 5.1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处理桥头跳车 (10) 5.2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在路面基层的应用 (10) 5.3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11) 6 展望 (11) 7 参考文献 (12)

《水泥与沥青》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水泥与沥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教师可另备酒精灯、坩锅、坩锅钳。 三、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先介绍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沥青,然后请学生说说关于它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仔细留意学生讲到的各种已有认识,有些学生已经说到的可能会在后面的教学中用到。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产中是如何使用它们的也谈一谈,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 (二)开展观察和实验 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为各组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工具,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 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后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时间段水泥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积累的对干燥后水泥的认识,或出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水泥块,展开讨论: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三)认识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 1.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

原来的形状,形成可以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它又会还原成原来的固态。从而比较这种变化与前面水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2.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与水泥和沥青变化类似的例子,并说说人们是怎样利用的。在学生列举时,教师应不满足于学生仅仅讲出事例本身,而是要求他说出更加细致的变化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的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 3.最后,要求学生按这两类给列举的变化分类。

2020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14水泥与沥青》word教案 (1)-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 2020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14水泥与沥青》word教案 (1)-精装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20xx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14水泥与沥青》wo rd教案 (1)

水泥与沥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教师可另备酒精灯、坩锅、坩锅钳。 三、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先介绍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沥青,然后请学生说说关于它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仔细留意学生讲到的各种已有认识,有些学生已经说到的可能会在后面的教学中用到。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产中是如何使用它们的也谈一谈,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 (二)开展观察和实验 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为各组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工具,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 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后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时间段水泥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积累的对干燥后水泥的认识,或出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水泥块,展开讨论: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三)认识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 1.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形成可以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它又会还原成原来的固态。从而比较这种变化与前面水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 比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沥青砼路面的优点: 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2、沥青里面平整且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里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 3、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4、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缺点 1、石油价格较高,导致沥青价格较高,沥青路面造价高于水泥路面 2、行驶舒适但是以油耗为代价,60KM时速时沥青路面油耗较水泥路面高约8%。但本项目非高速公路,里程也较短,故对经济性影响不大。 而沥青玛蹄脂路面比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更为优异,在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抵抗车辙性能更为突出 缺点是对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和素质要求更高,面层造价也高于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优点: 1、强度高,耐久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损的力学强度 2、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影响很小 3、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 缺点

1、水泥路面接缝较多,使施工和养护增加复杂性。接缝还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也增加行车噪音。 2、施工及维修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本项目滨江大道段通行多为重型汽车,势必造成路面维修周期较短频率较高,故水泥路面对及时开放交通影响不利。 3、挖掘和修补困难:路面破坏后挖掘和修补工作都很费事,且影响交通,修补后的路面质量不如原来的整体强度高。尤其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4、阳光下反光太强,影响驾驶员视线和行车安全 5、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如设模板、布置接缝及传力杆设施等 综上所述,结合本项目为市政道路的特点,虽然沥青路面造价较水泥路面高,但是在行车舒适程度,后期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均优于水泥路面,故推荐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对比

水泥路面好,还是沥青路面好?这是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应该说两种路面各有优缺点,会长期并存。 从路面质量比较:沥青路面平整,驾驶舒适性高;水泥路面的平整性相对差,但采用现代水泥路面摊铺设备施工,可以保证较高的水泥路面平整度,也能铺筑高质量路面的高速公路。 从路面寿命比较:沥青路面有老化、耐水性差的缺点,设计寿命15年;水泥路面设计寿命30年。我国目前两种路面的设计寿命均难实现,一两年内就需要开始维修的状况非常普遍,与建造质量不高和超重现象普遍有关。对于重载交通、坡度较大的公路,水泥路面的优势比较明显。 从道路维修比较: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从造价比较:现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对于高等级公路(II级以上),两种路面造价差别不大。但从造价/寿命比(寿命成本),水泥路面占优势,但在中国‘寿命成本’目前还没有用于设计决策。 目前状况:高等级公路以沥青路面为主,约占九成。在中国,低等级公路以水泥路面为主,这与中国水泥产量高、当地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有较大关系。 说重点吧,总的来说现在趋向于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关键就在于其行车舒适性更好!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什么舒适性不如沥青混凝土路面?这关键就在于水泥混凝土几乎没有塑性,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要留伸缩缝,而且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还需要设置施工缝,这些缝使得水泥混凝土的行车舒适度降低。(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哦,应为沥青混凝土塑性较好,不必设伸缩缝,也没有施工缝。) 总的来说,相对于水泥砼,沥青砼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2.沥青里面平整且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里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 3.施工方便快速,能及时开放交通。 4.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相反的就是混凝土砼的缺点了~但沥青混凝土有一缺点就是不耐水,水会使其老化。而水泥混凝土则完全不怕水,但也会被其他酸、盐腐蚀,而且影响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比如酸、盐的侵蚀,二氧化碳使其碳化,可能会发生减-骨料反应,冬天冻融循环破坏等,这些都会破坏混凝土。 在我国水泥产量大,价格低,所以很多路还是用水泥混凝土。 以上两位的说法很正确。我重申一下: 沥青路面属于柔性路面,修补方便; 混凝土路面属于刚性路面,修补时间较长。

水泥砼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区别

城市道路技术标准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及主要技术指标

城市道路路面分级

对水泥砼路面和沥青砼路面两种方案比较如下表: 两种路面的优缺点对比分析 1、沥青路面的优缺点 沥青路面业内人士俗称“黑道”,又称柔性路面,其优点为: (1)沥青路面由于车轮与路面两级减振,因此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 (2)柔性路面对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强; (3)沥青路面修复速度快,碾压后即可通车。

柔性路面的缺点: (1)压实的混合料空隙率大,耐水性差,宜产生水损坏,一个雨季就可能造成路面大量破损; (2)沥青材料的温度稳定性差,脆点到软化点之间的温度区间偏小,包不住天然高低温度,冬季易脆裂,夏季易软化; (3)沥青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使用数年后,将产生老化龟裂破坏; (4)平整度的保持性差,不仅沉降会带来平整度劣化,而且材料软化会形成车辙。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俗称“白道”,又称刚性路面,其优点是: (1)水稳定性较高,在暴雨及短期浸水条件下,路面可照常通行; (2)温度稳定性高,无车辙现象; (3)水泥混凝土是无机胶凝材料,主要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既是其强度的主要来源,既耐老化,又无污染。但在更长时期,会与所有岩石一样,产生风化现象,水泥石风化与沥青老化相比,时间长10倍以上,不构成工程问题。 (4)平整度的保持期长。 (5)在相同技术和工艺水平下,水泥路面大修前的使用年限长。高速公路水泥路面的设计基准期30年,沥青路面的设计基准期15年。我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超载和重交通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可使用5年,水泥路面可使用10年。 水泥路面的缺点: (1)在相同平整度条件下,由于刚性路面不减振,因此行车舒适性不及沥青路面;噪音较大,我国对低噪音水泥路面尚未开展研究和应用; (2)在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条件下,易形成脱空,附加应力很大,极易

2019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14水泥与沥青》word教案(2)

2019 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14 水泥与 沥 青》word 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教师可另备酒精灯、坩锅、坩锅钳。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先介绍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沥青,然后请学生说说关于它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仔细留意学生讲到的各种已有认识,有些学生已经说到的可能会在后面的教学中用到。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产中是如何使用它们的也谈一谈,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二、开展观察和实验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为各组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工具,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

后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 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时间段水泥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积累的对干燥后水泥的认识,或出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水泥块,展开讨论: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三、认识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形成可以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它又会还原成原来的固态。从而比较这种变化与前面水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可逆变化 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的基本概 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与水泥和沥青变化类似的例子,并说说人们是怎样利用的。在学生列举时,教师应不满足于学生仅仅讲出事例本身,而是要求他说出更加细致的变化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的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最后,要求学生按这两类给列举的变化分类。

水 泥 与 沥 青 教学设计

《水泥与沥青》实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类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并能够有根据地进行科学预测,同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学习难点: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认识物质变化的一些规律。 学习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每小组均备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酒精灯、坩锅、坩锅钳等 2. 师备:(1)凝固时间长短不同的水泥块。(2)水泥变化记录表(3)水泥公路、沥青公路、建造大桥、搅拌混泥土、铺沥青等水泥和沥青应用幻灯图片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人们铺路架桥等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讲一讲图意,说说铺路架桥经常要用到什么材料? 2、相互交流:关于水泥与沥青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在生产中人们是如何使用它们的?(出示课题,板书学生典型认识) [设计理念:此环节用课件搜集人们铺路架桥等生产情境,立足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对水泥与沥青认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已经知道的和想要知道的,这样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实验探究 1、教师介绍各组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实验工具,并演示搅拌及坩埚加热、酒精灯的使用要领。 2、小组进行观察与实验 活动一:观察并交流水泥与沥青有哪些特点?(如颜色、形态) 活动二: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后,可能出现什么情形? (2)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活动三:讨论:干燥后水泥的是什么样的?

小学科学 水泥与沥青

第十四课水泥与沥青 1、水泥加水干燥后变成了坚硬的块状,不能再回到原来的粉状,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2、沥青加热后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冷却后又变回原来的状态,这是一种可逆的变化过程。 3、举例说明哪些变化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哪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形态发生变化的有:盐溶解、水加热、水结冰、糖溶解、沥青加热等 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有:烧煤、铁生锈、炒菜、食物的腐败、水泥加水等 第十五课盘山公路 1、像这样斜搭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人们把它叫做斜面。 2、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斧头的刀刃、公路引桥、菜刀的刀刃等都是利用斜面工作的。 4、山上的公路为什么要修成盘山公路? 答:盘山公路就是一个斜面,因为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所以把山上的公路修成盘山公路人和车登山时就会省力些。 第十六课桥 1、桥的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相同。波纹形的桥承受力最强,拱形桥其次,平直的桥承受力最弱。 2、写出制作桥的几个步骤? 答:(1)选择好制作材料。(2)用木棍制作桥墩(3)用吸管制作桥面(4)用胶带、吸管或棉线把桥面固定在桥墩上。 第十七课车的运动 1、描述一个正在运动着的物体需要从位置、方向和快慢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十八课自行车 1、齿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即改变物体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方向。 2、自行车的传动部分是由齿轮和链条连结起来的,齿轮用来改变自行车的运动 速度。 3、我们研究的杠杆、斜面、滑轮、齿轮等都是简单机械。机器就是由这些简单 机械组成的,自行车就是一部简单机器。 第十九课常见的农作物 1、我们家乡常见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玉米、大白菜等。 2、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一般在春季3~4月份播种,9~10月份收获;小麦是一种耐寒、适宜低温季节生长的农作物,一般在10月下旬播种,来年的5~6月份收获。玉米是喜温好光的农作物一般在春季3~4月份播种,8~9月份收获。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期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生长习性不同造成的。 第二十课农作物与土壤 1、我们可以采用用放大镜看、用手捻、用鼻子闻、用火烧、用水泡等方法观察土壤。 2、土壤中含有的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等,人们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不同把土壤分成三类。沙和黏土含量大致相同的是壤土;含黏土多的是黏质土;含沙多的是沙质土。 3、红薯适合生长在沙质土里,水稻适合生长在黏质土里,豆类豆苗适合在壤土里生活。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14水泥与沥青-导学案-鄂教版

水泥与沥青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知道物质的变化。 2.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介绍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沥青,请说说关于它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开展观察和实验 第一步:观察,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 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组织进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时间段水泥变化的观察,回忆生活中积累的对干燥后水泥的认识,展开讨论: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认识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 1.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教案 14、水泥与沥青

14 水泥与沥青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理解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实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教师可另备酒精灯、坩锅、坩锅钳。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先介绍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沥青,然后请学生说说关于它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仔细留意学生讲到的各种已有理解,有些学生已经说到的可能会在后面的教学中用到。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把在生产中是如何使用它们的也谈一谈,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 二、展开观察和实验 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为各组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工具,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 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能够先让学生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后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实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第三步:组织学生实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时间段水泥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积累的对干燥后水泥的理解,或出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水泥块,展开讨论: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三、理解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 首先能够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形成能够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它又会还原成原来的固态。从而比较这种变化与前面水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与水泥和沥青变化类似的例子,并说说人们是怎样利用的。在学生列举时,教师应不满足于学生仅仅讲出事例本身,而是要求他说出更加细致的变化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的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最后,要求学生按这两类给列举的变化分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