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科学

三年级科学

三年级科学
三年级科学

第一单元

第一课

1、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2、怎样使物体运动起来呢?

答:对一个物体施加足够的力(或说对物体施加一定的力)。

3、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答:推力和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推力和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慢。

4、垫圈拉小车运动时是利用了垫圈的重力,垫圈越多,产生的重力越大,拉动小车越快。

5、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6、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

答:小车在斜坡上有向下跑的惯力;斜坡对小车阻力较小。

第二课

1、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的轻重有关。物体的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的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3、玩滑梯时,坡度陡,下滑速度越快。

4、怎样使斜面上的木块向下滑的快呢?

答:减小木块与斜面的摩擦力;增加斜面的高度。

5、举例说明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事例。

答:摩擦力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麻烦。摩擦力既有对人们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们不利的一面。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对人们有益的)如:机器皮带和皮带轮之间摩擦力太小,皮带会打滑,如果将皮带绷得紧一点,或将松香涂在皮带表面,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止打滑。自行车、汽车轮胎上有凹凸的花纹,结冰的路面上撒上煤渣等,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对人们不利的)如:机器在开动时,滑动的部件之间因摩擦而浪费动力,还会使机器的部件磨损,缩短机器寿命;人们穿的鞋子被磨破,自行车轮胎的花纹被磨平,也都是因为摩擦的缘故。

6、滑冰鞋冰刀与冰面间摩擦力越小越好,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滑冰鞋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冰面对滑冰鞋的阻力就越小,人在冰面上滑行就越灵活,速度就越快。

7、鞋底制有花纹,这是因为能增大摩擦力。一些工具的把手,如钳子把、自行车把,都刻有花纹,这也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给自行车的链条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第三课

1、在使用杠杆工作时,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2、如何正确使用天平?

答: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主要结构包括托盘、指针盘、游码、底座以及砝码和镊子等附属部件。天平是称量物品质量的仪器,在称量物品时,左盘放被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当放置的砝码。当放置的砝码合适时,天平左右会平衡;如不平衡,再调整游码,使之平衡;最后,根据砝码和游码的指示判断出物品的质量。取用砝码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要用镊子夹取。称量结束时,应尽快使托盘停止摆动。

3、杠杆尺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尺平衡时,不仅与所挂钩码数量有关,还与钩码到支点处的距离有关。)

4、每台天平都有一盒配套使用的砝码,盒内装有1g、2g、2g、5g、10g、20g、20g、50g、100g 的砝码共9个。

第四课

1、什么叫弹力?

答: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2、举例说明弹力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答:如沙发里面用弹簧增加沙发的弹性,使人坐到上面感觉到舒适;在蹦蹦床上玩可以借助其弹性使人“跳”得更高;用弹力原理做成的玩具;摩托车减震器中的弹簧可以防止摩托车在行驶中零件被震动损坏等。

3、物体只有在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时,才会产生弹力。

第五课

1、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

叫做北极,用N表示。

2、磁铁有哪些性质?

答:①任何磁铁都有南北两极,南极(S极)指南,北极(N极)指北(既磁铁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②磁铁能够吸引铁、镍、铬等金属;③磁铁两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④磁铁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第六课

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罗盘。

2、指南针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3、怎样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答:在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时,首先要把指南针放平,等指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出南、北方向。转动底盘,使底盘上表示南、北的刻度线与指针重合,根据底盘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周围各种景物的方向了。

4、平时生活中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答:根据树冠枝叶的茂盛程度,枝叶茂盛的是南边,稀疏的是北边;太阳下人的影子,早上人的影子朝西,傍晚朝东;傍晚的北极星与北斗七星的位置,以北斗七星勺口两颗星连线,朝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找到北极星来确定方向;高山上的积雪,融化快的那边是南;沟渠里的积雪,融化快的那边是北;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

5、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

答:①用磁铁沿同一方向把缝衣针摩擦几十次(使缝衣针磁化),做成小磁针。②把摩擦好的小磁针插在吹塑纸上。③把它放在水中,转动盛水的容器,观察针尖的指向。④根据磁针的指向,在容器变贴上:“东、西、南、北”。

第二单元

第七课

1、太阳是一个怎样的星球?(你对太阳了解多少?)

答:太阳石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气体球,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氢气,产生巨大的能量。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2、你能从距离、直径、体积、质量方面比较一下太阳与地球的不同吗?(太阳和地球的不同。)

答:距离: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直径:太阳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体积:太阳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太阳是地球的33万倍。

3、假如没有太阳,世界会怎样?

答:地球上大量的能源都来自太阳,太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将是一片黑暗,地面上的水无法被蒸发,导致海平面升高,陆地大面积地被水淹没。没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植物会大量死亡,而吃植物的动物也随之饿死,吃素食动物的食肉动物也会随之消失。没有了太阳,地球的温度会大幅度下降,最终成为一个无生物的天体。(地球上将不会有温暖,不会有任何生命存在。)

第八课

1、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2、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有东往西运动的。影子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3、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答:早晨,太阳在东方,物体影子在西方;中午太阳在南方,物体影子在北方;傍晚太阳在西方,物体影子在东方;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候是中午,最长的时候是早晨和傍晚。

4、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

答:①长短:物体的影子从早晨到中午越来越短,而从中午到傍晚又会越来越长,即一天中物体影子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②方向:物体影子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如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影子就会在物体的右边。

5、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早晨,太阳在地平线附近,温度比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普照大地,温度逐渐回升,正午,温度达到最高,然后温度逐渐回落。

第九课

1、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与长短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太阳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古人采用沙漏、日晷、水钟等计时。

3、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组成,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改变。人们根据晷针在晷面上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4、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圭平置于南北方向,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根据正午表投射在圭面上的影长,来判断冬至日、夏至日及其他节气。

5、中国古代有两种计时法,一种是天色计时法,一种是地支纪时法。

第十课

1、沙漏的制作方法:

答:①将两个饮料瓶的瓶颈部分剪下来作为“漏斗”,瓶口处带有瓶盖,刀子、胶带是可能用到的工具;②在瓶盖上打孔。孔不要打得太大,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孔的大小来调节沙子的流速;③将“漏斗”部分的大口部用塑料布及胶带封住;④在一个“漏斗”里装沙子;⑤将两个瓶口相对,让孔对着孔,用胶带连接起来;⑥将装置立起来,使装沙的“漏斗”朝上,会看到沙子从小孔中流出。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

1、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

2、电池种类有干电池、太阳能电池、蓄电池、银锌电池等。干电池有两个电极:正极和负极,正极带正电,负极带负电。

3、当用导线把电池的正极、负极和小灯泡连接起来时,小灯泡会发出亮光,这说明小灯泡的灯丝有电流通过。

4、像电池、发电机等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5、电池夹的作用是用来固定电池,小灯座的作用是固定灯泡,开关的作用是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通断。

6、小灯泡发光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这个回路叫做电路。

7、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伏打电池。伏特研究发现,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放入一种酸性液体中,连接成一个电路就能产生电流。他对若干种导体进行了长期实验,终于在1799年研制成第一个长时间的持续的电源——伏打电堆,接着又发明了伏打电池。

8、手电筒为什么会发亮?

答:手电筒里有电路以及电池,当电池的正负极接上了电线的正负极,电流会流到灯泡,通过灯泡的钨丝产生热和光。

第十二课

1、电路连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我们家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2、两个灯泡成串的连接在电路里发出的光暗,并列的连接在电路里发出的光亮。

3、干电池一端的“金属帽”处是正极,用“+”号表示,另一端的锌片是负极吗,用“-”号表示。

4、交通路口的红、黄、绿灯能够交替发亮指挥交通,连接电路采用了并联的方法。

5、举例说明什么是串联?

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例如:节日里的小彩灯。

6、举例说明什么是并联?

答:电路中的各用电器并列地连接到电路的两点间,用电器的这种连接方式叫做并联。如:家庭照明用电就是并联。

第十三课

1、电能从电线等物体中流过的现象叫做导电。一个物体能使电流通过,我们就说这一物体能够导电。

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铜丝、铝丝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塑料、陶瓷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叫做半导体。

3、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干木材、塑料梳子、陶瓷都是绝缘体。

第十四课

1、电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使用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如:触电死亡、触电致人伤残、电打火造成火灾、电负荷超载造成家用电器烧坏等。

2、家里的电线,插座里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当有较大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使人受伤或死亡。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电安全。

3、我们平时安全用电应该注意什么?

答:我们平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修理电器要先断开开关、不在电线上晾晒衣服、不到高大建筑物或树木下面避雨、不在高压线下面玩耍、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触电者等。

4、调查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电的现象?并说明人们是如何节约用电的。

答: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电的现象:不随手关灯、长时间看电视、经常打游戏机、玩电脑等。人们节约用电的例子:使用节能灯、声控灯、节能空调等。

5、当发现有人触电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①让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如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断开电源开关,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棍等绝缘物体挑开电线,千万不能用潮湿的物体或金属物体拨电线或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②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转移到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③及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集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 XXXXX: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 XXXXX: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 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最新三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1、我看到了什么 一、判断 1、每一种大树的表皮都是相同的。(错) 2、大树不会开花结果。(错) 3、要想了解大树,我们先从观察入手。(对) 4、树干上除了有一些寄生在上面的植物外,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活跃在大树上。(对) 二、选择 1、树木的(B)是输送水分和养料的通道,所以保护它十分重要。A、叶B、表皮C、根D、枝叶 2、大树的( C )能使大树牢牢矗立在土地上。A、叶 B 、皮C、根 D 、枝 3、每一种大树的叶子( A )A、各不相同B、都相同 C 、形状相同 4 树瘤是( C )原因造成的A、生病B、天生的C、树皮或树枝受到了伤害 2、校园的树木 一、判断: 1、所有的植物秋天都落叶。(错) 2、画树的拓片是用圆珠笔把树皮画出来。(错) 3、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对) 4、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对) 二、选择题: 1、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 b )组成。A 树皮B 种子C 树冠 2、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是树的形态是( a )。A 整体B 部分C 粗细 3、一棵树都有生长、发育和( c )。A 开花B 结果C 生殖 4、树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c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 3 大树和小草 科学概念: 1.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小草和大树的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分(对) 2.小草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错) 3.小草的寿命一般都比较短(对) 二.选择1.下面不属于大树和小草共同点的是(D)A.都长在土壤里 B.都需要阳光,水分C.都有根,茎,叶 D.寿命都很长 2.下面哪种植物不是陆生植物(B)A.蒲公英 B.水花生 C.狗尾草 D.车前草 4、观察水生植物 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金鱼藻生活在水中,所以它的生长不需要空气(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5、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三年级科学试卷

三年级科学第一学期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题后的答题表格内。) 1.下面不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狗尾草 B.浮萍 C.水葫芦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有() A.叶纹 B.叶线 C.叶脉 3.蚂蚁和金鱼的共同点是() A.身体上长有足 B.遇到危险时有反应 C.用腮呼吸 4.在水中不会下沉的是() A.实心铁块 B.砖头 C.木片 5.观察完蜗牛后,我们应该() A.把蜗牛放回家 B.把蜗牛随便扔掉 C.把蜗牛踩死 6.水是一种液体,空气是一种()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7.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A.千克 B.公斤 C.毫升 8.在科学观察中,我们研究物体一般不采用的方法是() A.摸 B.尝 C.闻 9.最常见的塑料可乐瓶(小瓶装)可以装水的体积是() A.500毫升 B.5毫升 C.50毫升 10.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是() A.金属 B.陶瓷 C.塑料

打√,错的打×) ()11.植物不能运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12.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13.用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形状的物体。 ()14.科学课本的封面是用一种复合纸制成的。 ()15.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的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为:纸、木头、金属。()16.沙堆上的沙会滑下来,说明沙是液体。 ()17.没盖盖子的空杯子里没有空气,只有盖上盖子后杯子内才有空气。 ()18.珠海的水很多,因此浪费一点也没有关系。 ()19.世界上森林正在急剧减少,因此我们应该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20.生活中的物品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的。 ()21、金鱼在不断喝水,会涨破肚皮。 ()22、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23、纸、塑料、金属等材料的原料来自于自然界,可以源源不断地取用。 ()24、为了便于观察蚂蚁的身体,我们可以把蚂蚁毒死再进行观察。 ()25、金鱼游泳时不断地张嘴,是因为它不停地寻找食物。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各小题的横线上答题。)26.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看,用手摸,用听,可以用鼻子闻。还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它的长度。 27.我们观察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虽然它们的大小、颜色、形状不同,但它们相同的结构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8.蜗牛用_________爬行,金鱼用_________呼吸。 29.水和空气都是、、会流动的。 30.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和塑料等。

科学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目录: 水 1.水到哪里去了 2.水沸腾了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6.加快溶解 7.混合与分离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空气 1.感受空气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3.压缩空气 4.空气有质量吗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6.我们来做“热气球” 7.风的成因 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认识气温计 3.测量气温 4.测量降水量 5.观测风 6.观察云 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课题水沸腾了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 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 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科学探索 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科学态度 1、认识到正确使用试验设备的重要性 2、培养严谨实验态度 重点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 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 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难点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同学们,大家一定见过热气腾腾的饭锅吧。如果我 们不停地给里面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发 思索,进入学习 角色 讲授新课一、探索1:怎么测量水温 1、承接聚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说一说或画一 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教师点拨: 水温很高,水会沸腾,热气腾腾,…… 2、怎么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教师指导: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 壁。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 温度时除外)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实战演练 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说明理由。 教师点拨: 学生或说或 画,互相交流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演练 培养学生先对现 象进行猜测,为 下步的验证做准 备 掌握温度计的使 用方法 巩固温度计的使 用要领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第五册《科学》练习题 第一单元探访生物王国 一、填空。 1、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常常需要借助一些。 2、、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番匣的果实里有、、等。番茄的花可以分成、、、,它的颜色是,形状。 4、植物的形状虽然,但大部分的植物都像番茄一样,具有、、、、和等器官。 5、小白兔的身体可以为、 、、等部分。小白兔喜欢吃、、等不喜欢吃、、。 6、有生命的东西是可以、 ,它们都需要和。有生命的东西统称为,没有生命的东西称为。 7、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善于伪装, 它们能在捕食者面前瞒头过海。比如:、、、等。二、简答题。 1、纸锅能烧水吗?为什么? 2、说说你从哪些方面了解小白兔? 3、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从哪里 来的呢? 第五册《科学》练习题 第二单元走进水世界 一、填空。 1、可以、的 物体叫液体。是水的基本性 质。 2、用和方法能把浊 水变清。用、、 可以加速物质在水里的溶解。 3、生活中有些物质像茶叶一样,既含有的成分,也含有 的成分,如、、等。 4、一种物质像糖和盐一样,可以 在水中,就说它在水中了,生活中、、、 也能在水中深解。 5、自来水不是“自来”的,它是经过过程生产出 来的。自来水厂的水来源于,我们要和自然界的水源。、、、 、、是自然

界几种常见的水体。 6、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人每天都需要。水的多少可以用表示,可以 用、测量,我一天共喝了亳升左右的水。 7、是生命之源,不但人和动物需要它,同样也离不开它。如果缺乏水的滋润的生长会受到影响。 8、生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份,如西红柿含水份,柳树枝条含水份,人体内含水份,水母含水份,鲜鱼含水份。 二、简答题。 1、你对保护水资源有什么好建议? 2、海水很清澈呀,为什么不能喝 呢? 3、请说一说水是什么形状的? 第五册《科学》练习题 第三单元 一、填空。 1、空气是一种、、 的气体。 2、空气具有和可以 的性质。 3、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有,压缩空气具有。 4、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和也离不开空气。 5、我们需要、 的空气环境。 6、生活在水里的动物,也需要呼吸,它们有的呼吸水里溶解的 ,有的每隔一段时间就浮到水面上呼吸。 7、在生活中, _____________利用了压缩空气。 二、判断。 1、水里也有空气。() 2、空气是混合物。() 3、空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液体。 () 4、空气是不流动的。() 5、用嘴吹进塑料袋中的气体是空 气。() 6、汽车轮胎是利用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空气有哪些性质? 2、压缩空气的应用有哪些? 3、我们的教室和家里,为什么要经 常打开窗户通风? 第五册《科学》练习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涵盖了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试卷分为五种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和问答题,符合三年级的学生特点,试卷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中,检测内容比较全面、到位,突出了以教材教辅为主. 二、学生得分分析 1、填空题共20分,每个空1分。学生在做填空题时,能够写出正确的答案,但写较多的错别字. 2、判断题共8分。这个题学生普遍做得比较差,失分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马虎造成的。如第4小题:“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大部分学生失分。 3、选择题6分,学生在做题时,有的存在不理解题意的情况,有的是由于学生马虎造成的。 4、连线题5分。本道题是请同学把下列工具和它的作用用线连接起来。大部分学生只得一半分。原因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 5、简答题11分,计二个小题。学生基本能完成,但答案有的不完整,不具体。失分情况不严重。 三、反思及建议 仔细分析考试试卷,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题目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这提醒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余仞有余。 3、学生书写较差,错别字太多。 4、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来源渠道,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现象。这是与新的课程观不相适应的。 纵观《科学》试卷,我提出这样几点建议: 1、题目出得太死,好像只需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考出好成绩。科学思维及科学观察在考试中体现不充分。 2、只考了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却没有考出对知识的应用。 2015--2016四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分析一、本套试题涉及面广,对课本四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可以说面面俱到。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本人认为,试题紧紧围绕《科学课程标准》,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紧随最新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特点,另外,从试卷本身来看,题量适中,灵活多样,紧紧围绕本册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二、答题整体情况分析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 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热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三年级科学试题汇总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判断 1、汽车轮子上有花纹,这是为了增强和地面的摩擦力,这样车轮在柏油路上就不会打滑,也容易刹车。() 2、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3、树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4、汽车做成流线形主要是为了美观。() 5、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将它拆开研究。() 6、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重要。() 7、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8、垃圾是没有用的东西,不用分类。() 9、体温计也可以测量热水的温度。() 10、常温下,热水的温度一开始降得很快。() 11、量筒是测量液体温度的工具。() 12、太阳和人类没有关系。() 13、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14、日晷是通过观测日影长短计时的仪器。() 15、沙漏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 16、现代计时工具比古代计时工具更准确、更方便。() 17、用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观察一段的时间后会发现:每天同一时刻日晷晷针影子的长度是一样的。() 18、水是绿色的。() 19、牛奶是液体。() 20、地球上的水的总量里淡水占很大部分。() 21、石头落入水中,是因为不受水的浮力。() 22、树叶漂浮在水面上,说明受到了水的浮力。() 23、水的浮力是朝上的。() 24、救生衣、海面上的浮标是利用水的浮力原理制造的。() 25、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浮在水面上,因为铁比水重。() 26、物体的浮沉是可以改变的。() 27、改变物体形状使本来下沉的物体上浮,则物体所受的浮力变大。() 28、篮球始终漂浮在水面上,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它沉入水底。() 29、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

5、棉花、塑料和钢材都是天然材料。() 10、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6、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11、砖和陶瓷都不容易吸水。() 7、用过的纸不能再用,应丢弃它们。() 12、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8、我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13、金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9、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14、一瓶矿泉水大约有50毫升。() 三、选择题。 1、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 植物B生物 C动物 2、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A 透明度 B黏度 C轻重 3、锅一般用金属制作,但锅把却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这是因为木头或塑料()。 A易传热 B不易传热 C不易导电 4、下面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 A),承受拉伸性能最强的是() A宣纸 B作业本上的纸 C牛皮纸 5、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会流动 B都是透明的 C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6、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7、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的性质。

A.能导电 B.容易传热 C.有光泽 D.有延展性 8、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 )。A.天平B.温度 计C.量筒 9、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占空气体积最多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 C氮气 10、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是利用了空气()的性质。 A占据空间 B可以流动 C能被压缩 11、下列哪种不是我们描述树叶时用的方法( )。 A画图 B 拓印 C搜集实物标本 D用放大镜 12、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 导电性 B有光泽 C延展性 13、鲫鱼的鳃不断张合,是它在()。 A喝 水 B呼吸 14、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也同样也有( )的完整过程。 A. 生长 B. 衰老 C. 生长和衰老 15、观察一种不熟悉的液体时,能做的是()。 A用鼻子闻B用嘴巴尝 C用眼睛看 16、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是()。 A 蝗虫B螺蛳C蚂蚁 17、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 A头上的触角B声音C舞蹈 18、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树叶,主要看叶子的()是不是差不多。A 大小 B形状 C颜色

三年级科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三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1、我看到了什么 一、判断 1、每一种大树的表皮都是相同的。(错) 2、大树不会开花结果。(错) 3、要想了解大树,我们先从观察入手。(对) 4、树干上除了有一些寄生在上面的植物外,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活跃在大树上。(对) 二、选择 1、树木的(B)是输送水分和养料的通道,所以保护它十分重要。A、叶B、表皮C、根D、枝叶 2、大树的( C )能使大树牢牢矗立在土地上。A、叶 B 、皮C、根 D 、枝 3、每一种大树的叶子( A )A、各不相同B、都相同 C 、形状相同 4 树瘤是( C )原因造成的A、生病B、天生的C、树皮或树枝受到了伤害 2、校园的树木 一、判断: 1、所有的植物秋天都落叶。(错) 2、画树的拓片是用圆珠笔把树皮画出来。(错) 3、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对) 4、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对) 二、选择题: 1、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 b )组成。A 树皮B 种子C 树冠 2、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是树的形态是( a )。A 整体B 部分C 粗细 3、一棵树都有生长、发育和( c )。A 开花B 结果C 生殖 4、树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c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 3 大树和小草 科学概念: 1.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小草和大树的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分(对) 2.小草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错) 3.小草的寿命一般都比较短(对) 二.选择1.下面不属于大树和小草共同点的是(D)A.都长在土壤里 B.都需要阳光,水分C.都有根,茎,叶 D.寿命都很长 2.下面哪种植物不是陆生植物(B)A.蒲公英 B.水花生 C.狗尾草 D.车前草 4、观察水生植物 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7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天气”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生观察比较的结果进行梳理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的显示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教学背景: 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旁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一种小草的名字。其次,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所以师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进行细微的观察、比较、逻辑思考进行探究活动。当然还需要教师的特别方法,如用表格归纳法、画维恩图法等,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