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启示_郭春芳

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启示_郭春芳

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启示_郭春芳
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启示_郭春芳

2013年第1期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长,更应表现在教育质量的提高。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庞大,但其教育质量却举世瞩目。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2012年10月3日发布2012-2013世界大学排行榜,榜单前10位的大学,美国占了7席;榜单前100名大学中,美国占了47所;榜单前200名大学中,

美国占了76所。美国高等教育质量骄人的成就,与其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保障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借鉴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大、普及程度高,在教育质量保障方面也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较完善、

运行良好的体制机制,形成了认证机构认证、院校内部保障、社会评价、政府监督“四位一体”的比较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认证是世界上发展得比较完善的一种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也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首要机制。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主要依靠其健全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1.认证机构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HEA )是一个私立的、非营利的全国性组织,负责协调美国高校的认证活动,是美国国会、

教育部和公众了解高校认证和质量保障的首要来源。CHEA 认可的认证机构主要有地区性认证机构、全国性认证机构和专业认证机构三大类,CHEA 成员有近3000所高校和80多个认证组织。

地区性认证机构负责进行院校认证,即对学校的办学宗旨、目标定位、办学条件、经费来源、师资质量、

教学质量、学生管理、就业情况、办学效益等方面进行整体性鉴定评估,以保证学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标准;地区性认证机构共有8个,包括中部各州院校协会(MSA ),西北部院校协会(NWA ),中北部院校协会(NCA ),新英格兰院校协会(NEASC-CI -HE ),新英格兰院校协会技术与职业学院委员会(NEASC-CTCI ),南部院校协会(SACS ),西部院校协会社区与初级学院认证委员会(WASC-ACCJC ),西部院校协会高级学院与大学认证委员会(WASC-AC -SCU )。这8个认证机构分工负责美国各州的院校认证,承担了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认证工作,在美国的认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全国性的认证机构共有6个,包括基督教学院协会(TRACS ),圣经学院认证协会(AABC ),高级希伯莱语和塔木德经学馆协会(AARTS ),美国和加拿大神学院协会(ATS ),独立学院认证委员会(ACICS ),远程教

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启示

郭春芳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在质量保障方面形成了认证机构认证、院校内部保障、社会评价、政府

监督“四位一体”的比较健全、运行良好的体制机制。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我国应高

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支持独立的评估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建立分层次、

分类别的评估标准开展分类评估,建立健全院校自我评估的机制,建立开放的高等教育数据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强评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启示中图分类号:G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3)01-0033-07

收稿日期:2012-12-30

作者简介:郭春芳(1965-),男,福建厦门人,福建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第1期2013年2月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FU JIAN JIAO YU XUE YUAN XUE BAO

NO.1February ,2013

2013年第1期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育与培训认证委员会(DETC),主要负责对少数特定的院校进行认证。

专业性认证机构负责对大学的专业院系和独立的专业学院进行鉴定评估,包括对工程、法学、商学院、医学、传媒等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保证学生从事专门职业工作之前的教育质量。目前被CHEA认可的专业性认证机构有60多个,包括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 International)、新闻学与大众传媒教育认证委员会(ACEJMC)、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美国营养学协会(ACF)等。

2.认证机制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包含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质量保证,通过认证确保通过认证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入门质量和基本要求;二是质量改进,通过认证对高等学校和学术项目进行详细的检查,帮助教育机构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育机构质量改进和超越[1]。美国高等教育的认证机制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认证的自愿性。联邦教育部没有要求高等院校一定要接受认证评估,是否参加院校认证或专业认证完全由高等学校自主决定,接受哪个认证结构评估也由学校自主选择。当然,由于院校与专业认证是学校质量和信誉的保证,体现了学校或者专业的公众形象,并同一系列的现实利益捆绑在一起,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绝大多数院校来讲,认证又是必要的。

二是认证的非政府性。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办学自主权,法律也没有授权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和干预。因此,对高等院校的认证都是由独立于政府的专业认证机构来负责,政府对认证过程并不直接干预,保证了学术的自主性和认证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确保认证工作不受政治的影响。

三是认证的专业性。认证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界内部的自我规范与监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认证机构中的认证委员会和认证审评小组都是由该地区已认证的各高校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代表组成,包括大学校长、学校管理人员以及在教学管理、财务运行、学生服务等领域的专家。认证小组专家根据分工,对照认证标准实地对高校办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评估,找出差距和问题,帮助改进和提高。认证小组专家都是志愿人员,没有报酬。这就保证了认证机构、人员组成以及认证过程的专业性。

四是认证的发展性。认证机构及认证小组专家承担着帮助被认证学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帮助改进的任务。因此,认证过程并不仅仅是评估学校是否达到了办学的基本要求,保证起码的办学质量,认证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学校的改进和办学质量的提升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校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是认证标准的多样性。认证标准是由认证机构依据被认证学校具体办学宗旨和特点与被认证学校共同制定的。由于美国大学的多样性和地区经济文化差异等实际情况,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认证强调以学校为中心,充分考虑具体学校的办学定位及现有条件,量体裁衣而不预设统一的标准。而基于大学定位与宗旨制定的标准能较好地反映学校的特点,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这种基于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的认证评审给学校预留了较宽松的办学环境,避免了学校间盲目攀比和发展的同质性,使大学能够集中精力与资源来实现各自的办学宗旨与定位,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学校实现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3.认证标准

虽然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主要依据是院校或专业自定的使命,并不事先预设统一的标准,但每一个认证机构都建立了自身关于学校认证的基本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学生培养目标是否合理、恰当;学校采取的培养措施是否有效;学校资源和财力是否足以支撑办学目标的实现;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宗旨与目标的实现等等[2]。每个认证机构所确定的质量标准虽然有所差异,但在保证质量方面的认证指标却基本相同,都体现了认证对院校办学质量的门槛要求和对质量改进的导向性,包括基本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状况,确保有效教学和学习质量的实据,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结果等。

4.认证程序

认证机构开展认证工作的程序包括:认证机构和学校根据办学宗旨与目标合作制定认证标准;学校对照标准进行自评并写出书面总结和申请报告,提供相关的支撑材料;认证机构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对学校提供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写出书面评估报告;认证机构据此得出认证结论。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的结

34

2013年第1期郭春芳: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启示

果一般分为无条件通过、基本通过、延期认证和不通过等几种。获得认证之后,在认证周期(3年到10年不等)内学校和专业必须进行自评并递交中期报告,周期性地接受评议以便维持其认证的地位。认证机构主要通过审议年度报告、开展期中评估、评议重大变化报告等方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日常监督。认证机构通过持续性周期性的认证来督促被认证的学校或专业长期保持质量要求,符合认证标准。

5.认证结果对大学的影响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虽然不是政府的硬性规定,但各学校仍都自愿接受并且高度重视这种认证,其原因主要是认证结果对大学发展的影响非常广泛和深远。首先,只有通过认证的高校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合法承认,其学生才能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其次,认证是大学生源的重要保障。学生在报考学校和选择专业时,一般都会把学校和专业是否获得认证作为首要条件,获得评估和认可,意味着生源更有保障;第三,学校认证是学生获得联邦政府资助和学校申请资金项目的先决条件[2]。只有在被认证的学校注册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联邦政府奖学金、助学金与助学贷款等,也只有通过认证的学校或专业才有资格申请联邦政府的资助和研究项目;第四,只有通过认证的学校,才有可能获得社会、企业、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第五,只有通过认证的学校,院校之间的学分才可以互认和接受,为学生转校提供方便;第六,认证是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2]。是否毕业于已经认证的学校成为雇主衡量求职人员质量和考虑是否录用的重要指标,专业认证还是各州颁发专业执照的必要条件,申请专业执照的学生必须毕业于被认证专业;第七,认证结果影响社会对大学的评价和排名,影响大学的声誉。以上因素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的生存和发展。

6.对认证机构的认可

认证机构因其所承担的认证工作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质量,其认证结果既要对所认证过的学校和专业负责,也要对社会公众和政府负责,因此认证机构必须接受来自行业组织和联邦教育部的周期性评议,以确保其认证的质量[1]。这就是对认证机构的认可。对认证机构的认可包括非政府性的CHEA 认可和政府性的美国教育部认可,两者都负责对国家、地区性和专门的认证组织的认可。只有通过CHEA或美国教育部认可认证机构才有资格开展对高等院校和专业的认证工作。大多数认证机构都选择了CHEA和美国教育部的双重认可。

CHEA认可主要是确认认证机构及及其认证的学校或专业的合法性及地位,同时考察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及相关认证政策。CHEA认可要求认证机构必须具有丰富的认证资源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富有责任感,高质量的认证结果以及认证的政策和程序合适而公正等等。CHEA认可周期一般为10年,并在第5年要求被认可的认证机构提供中期报告。联邦教育部认可则主要关注学校运行的合法性,学校拥有的各类资源情况,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质量及所取得的成就,课程完整性,就业率等方面情况。教育部通过认可认证机构,对学校在联邦项目管理、助学贷款方面加强规范与监督,以确保公共资源的有效使用。美国教育部认可评议通常每5年进行1次[1]。

(二)高等院校的内部质量保障

内部自评在美国高等院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更直接地与学校规划、资源分配、优先设置新专业等挂钩。内部评估的方式很多,主要包括教师绩效评估、课程质量评估、院系评估、学生评估等[3]。教师绩效评估主要对教师的教学绩效、科研和学术水平、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评估,使高校的管理者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一方面为教师的晋升、加薪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并及时解决教师的问题,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课程质量评估主要评价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术发展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符合学生发展要求,为调整课程设置、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依据。院系评估重点是评估学院(系)的学术发展情况,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以及对围绕学术发展的各种软件和硬件条件,着眼点主要是学院(系)的未来学术发展,帮助该学院(系)完善学术规划、提高学术水平。学生评估是美国大学自我评估最重要的方式,也最能反映大学内部教育质量保障的目标指向,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产出、调查研究、校友调查、考试成绩、基本技能、就业情况、学习成果等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估,也包括项目评价、核心课程评价、学生评教等针对学术的评估。其中,最重要的评估方式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果评估,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改进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美国高等院校的内部自评体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35

2013年第1期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一是评估指标的参照性和标准性。自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评估认证指标的要求,系统地收集用于评估认证的基本资料数据,资料的收集以认证指标为参照,体现了自评指标与认证标准高度相关性。通过对照认证标准的自评,发现院校和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监控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整改措施和发展策略,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评估工作的广泛性和参与性。自评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以及管理者、教师、学生,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使得大家可以参照认证指标对各自的工作情况进行有导向性的自我认识和反思,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和改进。自评也增强了人们的全局意识,对学校或专业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更清楚地认识各自学科在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中的角色和作用。

三是评估工作的方向性和发展性。自评结果是为了更加有目的地促进自身的发展。通过自评,学校在检查现在的基础上反思过去、规划未来,找准存在的问题使得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目标更加合理,发展措施更加有力。通过自评而制定明确的的发展计划能反映学校发展的需求、保证学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除了内部评估外,美国高等院校还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内部质量保障的措施,包括通过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并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以保障良好的生源质量,通过招聘全球最优秀的教师作为保障大学教育质量的根本之道,通过创造一流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夯实专业基础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综合发展的优势,等等。

(三)社会评价

美国社会对高等院校的质量高度关注,因此,社会评价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大学排行榜是美国社会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种评估方式,它独立于高等教育的认证和大学自评之外,在公众中有很大的影响,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大学排行榜始于1906年的大学声誉排名,现在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是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推出的全美大学排名。全美大学排行榜1987年起每年发布一次,同时开始评选美国最佳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以及最佳学位点。大学排行榜首先依据美国卡内基基金会高等院校分类法将把大学和学院分为四类,即全国性大学、全国性文理学院、地区性大学、地区性文理学院,然后根据不同类别院校进行评估、排行[4]。排行的依据是来自院校本身的大量关于学校发展的数据,通过对测评项目相关的各种数据加以判断、整理和打分,最后,按照同类院校的综合评估得分进行排列,得出每所院校在排行榜中的具体次序。美国大学排行榜在评估高校时重点关注几个关键指标,如学校声誉、学生素质、学校在教育中的投入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等。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进行大学排行时,评估的各项具体指标有:学术声誉权重约占25%,保持率约占20%~25%,学生素质约占15%,财务状况约占10%,另外,还有校友捐赠比率、附加值等指标。同时,《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评估学校时还向全国几千所大学校长、学术界权威及一些大公司企业主管寄发大量表格,要求他们列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学校,作为学校排名的重要依据。大学排行榜借助媒体优势和成功的运作,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关系着大学的排名,影响着美国企业对产学合作伙伴的选择、非营利机构的资金流向,以及学生及家长的择校意向,而且它还影响着美国政府的教育决策与拨款。大学排行榜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力量。

(四)政府监督

美国联邦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高等院校的质量管理和学术自由,也不制定具体的质量保障政策,但这不表明政府与高校的质量保障工作毫不相干。事实上,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特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实现其管理理念,像一只无形的手作用于高等院校的质量管理和评估活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是认可认证机构。认证是维持和保障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手段,高校要想获得联邦政府项目的资助的资格,必须通过认证。院校通过教育部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是获得联邦资助的最低条件。因此,联邦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认可规则和要求,引导认证机构的认证工作符合联邦政府的利益。通过认可认证机构,联邦政府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要求间接地反映到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中,保证了政府关于质量的意图得以实现。

二是规定学生获得联邦政府资助的资格。联邦政府资助的最初目的是“基于需求”的资助,主要是促进入学机会均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优秀”的资

36

2013年第1期

助逐渐取代“基于需求”的资助,成为政府资助的主体,“基于优秀”的资助导向使优秀学生更加容易获得政府的资助,也体现了政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愿望。

三是规定院校获得联邦政府资助的资格。美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院校获得联邦政府资助的资格和应承担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重点考察院校管理能力、财政能力、学术水平、录取率、毕业率等。要想获得政府资助,必须满足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各种规定和要求,这就为联邦政府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四是收集院校信息和数据进行研究并公开。联邦政府通过收集院校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保障高等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要求所有接受联邦政府资助的学校必须向“中学后教育综合数据系统”(Integrated Postse Education Data System,IPEDS)提供与学校发展相关的详细信息和数据,如果不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高校将不能获得联邦政府的资助。IPEDS收集的数据交由全国教育数据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cs,NCES)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尽管数据并不是都与质量相关的,但它对公众以及学术质量评价者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高等院校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定期向公众公开其绩效报告,这些数据和报告为学生、家长以及公众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中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联邦教育部还委托NCES根据数据开展相关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对我国的启示

(一)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舆论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命线,缺少质量保障的高等教育不仅不能带来预期的教育收益,不能有效促进高等院校科学发展,还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社会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师资力量、学术水平、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社会支持等方面差距更大。面对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对教育质量更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已经成为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及高等教育管理机构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念,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道路,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改进与提升,确保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支持评估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美国的认证、评估组织都是非政府、非营利性的中介组织或民间机构,认证、评估工作因其独立性、专业性、公正性而广受欢迎。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要是政府主导的评估,评估主体过于单一,且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种由政府主导的评估模式强化了教育行政化的倾向和高等学校对政府的依附关系,弱化了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和相对独立性,也容易引起评估过程的民主性不足和公众对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的质疑。因应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需求,我们应该大力支持评估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一是积极发展独立的评估机构。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社会评估组织,能够有效杜绝各种利益纷争,维护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同时因其评估的独立性,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使得高等教育有一个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估中,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的机会很少,作用的发挥也很不充分。对此,我国应当积极支持独立、自治、非营利性的评估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其地位,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和学校之间的桥梁作用。发展独立的评估机构应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是积极培育多元化的评估主体。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是评估制度化发展的必然。教育评估提倡价值多元、全面参与和共同建构,提倡把评估看作是一个由评估者不断协调不同价值标准分歧,缩短不同意见距离的过程。要体现价值多元,就应形成多元评估主体并存,在评估中应充分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形成开放性、多向度的评估网络。同时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服务于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评估更具权威性,因此应更多地鼓励、支持社会各界的参与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建立独立、公正、多元的评估机构,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

(三)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郭春芳: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启示37

2013年第1期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作用。我国的教育评估因评估主体的单一和评价指标的统一性,导致无论是学校整体水平评估,还是专业评估,都倾向于采用同一标准。用相同的指标体系去衡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既忽视了学校办学特色,也是不科学不客观的,难以发挥评估的导向性作用。尽管有些高校也在探索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对大部分学校来说,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上的趋同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

美国高校评估标准主要依据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的学校使命与发展目标,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的个性和特色。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的主要特点和必然趋势。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要多元化的评估标准来保障高校的质量和特色,我国有必要根据学校的类别确立不同的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实现科学合理的指导和管理,防止出现由评估诱导的高校发展趋同化现象,避免因评估标准统一而使得一些学校不顾自身的宗旨与定位,盲目地扩张与攀比,追求与其资源、使命不协调的目标。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自身的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建立起一套既体现高等院校办学宗旨与目标定位,又能够反映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基本要求的分层次、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高等教育机构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鼓励错位办学,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

(四)建立健全院校自我评估的机制

目前我们所开展的各类评估都集中表现为政府行为,学校是评估的客体,即被评估的对象,“要我评估”的思想意识比较强,更多地表现为高校被动因应评估要求的短期行为,“为评而评”现象比较突出,而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我要评估”的内生动力不足。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外部评估而忽视了学校内部自我评估的现象普遍存在。事实上,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才是促使学校发展的根本基础,单靠外界的监控是难以保证教育质量的。

开展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估,要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激发高校内部的需求动机,减少评估的功利性色彩,使自我评估成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自觉行为。通过自我评估,使学校或专业的教育目标更明确更适当,学校的办学宗旨、定位更清晰更具特色。通过自我评估,动员全体教职工的

参与,凝聚师生员工的力量,总结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不断地积淀和丰富自己的办学传统和特色。通过自我评估,逐步建立起以教学质量评估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发挥自我评估的监督、调控、引导和激励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自我评估,发挥评估的质量改进和提升功能,及时发现学校在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管理体制、学生学习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改革课程设置,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办学质量。

(五)建立开放的高等教育数据和信息服务平台

美国联邦政府要求接受政府资助的学校必须向“中学后教育综合数据系统”(IPEDS)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数据,这些数据信息涵盖了所有受资助大学的第一手资料和大学运行各方面的基本数据,包括招生情况、毕业率、学费及学生资助情况、师资队伍情况等。作为一个免费、开放的平台,公众可以根据数据信息对大学进行独立的评估,每一所大学都必须面对数据的竞争和压力。美国联邦教育部通过公布各大学发展的数据,影响和促进了大学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开放的高等院校数据库,不仅高校发展缺少明确的参照系,公众及学生也没有权威渠道了解大学的真实情况,高校发展的真实性、透明度不够。因此,在强调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建立一个免费、开放的高等学校数据和信息服务平台,综合各大学的发展数据,分布高等院校向公众公开的绩效报告,把大学的真实数据和信息向公众开放,使高校的发展更真实更透明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大学的竞争和发展。

(六)加强评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化浪潮中,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加大高等教育评估的开放度和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参与国际认证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在建立自己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同时,需要进一步增强与国际上先进的评估体系接轨的意识。一是要学习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趋势和先进经验,主动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的评估指标,构建相互融通的质量评估体系,同时加强评估理论的研究和评估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水平。二是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争取国际认证,有条件的大学可以申请国际认证,鼓励商学院、医学、工程等开展国

38

2013年第1期

际认证比较成熟的专业主动进入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认证组织的相关活动,接受其认证。参与国际认证不仅可以学习借鉴高等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主动融入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还可以借助外力,形成学校的强大品牌优势,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三是积极建立区域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合作组织,制定区域间的高等教育评估政策,共同解决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积极寻求我国在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中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田锋.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与认可机制及其启示[J ].化工高等教育,2009(5):1-4.

[2]游柱然,姚利民,蒋家琼.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特点、争议与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10(5):18-23.

[3]张德才.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策略与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97-99.

[4]杨晓波,费爱心.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68-71.

On the Quality Guarantee of the U.S.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GUO Chun-fang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Fuzhou 350025,China )

Abstract :In the aspect of quality guarantee,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formed a sound and well-functioning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of "Four in One",which includes the certification of certifying bodies,the institutions'internal guarantee,social evaluation,a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Learning from the experi -enc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guarantee in the United States,China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assessment agencies,establish hierarchical classifying evaluation criteria to conduct classification assessment,estab -lish and improve the institutions'self-evaluation mechanism,establish an open higher education data and informa -tion service platform,and strengthen the assessment'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United States;Higher Education;quality guarantee;revelation

郭春芳: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启示

39

19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19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从1783年美国独立到19世纪末,美国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是美国经济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迅速跃居世界经济的前列。美国内战结束后,奴隶制的废除,更是为美国社会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使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有了质的飞跃。对此,美国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产生出新的变化。 一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9世纪是美国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时期,学区制在18世纪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完善,州教育管理体制得以最终确立,而联邦教育管理制度也正式出台。这些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20世纪美国教育的崛起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及基础,对于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出重要作用。 1.学区制的兴衰 在马萨诸塞州学区制的影响下,到19世纪中期时,各州纷纷建立学区制度,使学区制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管理的主要制度。学区制的优点在于便于学生的就近入学,同时也符合了居民自治的愿望,因而受到地方人士的大力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学区制也开始暴露出其不足,即由于各学区的经费投入因学校区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而存在事实上差别,这也导致各学区的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出现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失衡。为此,美国社会开始对学区制度进行反思,并提出两方面的改革意见。一是削弱学区的职权,如将教师聘任和教材选择的权力从学区上收,以保证学区教育质量的相对均衡等。二是合并学区,通过把许多乡村的地的小学区进行合并使之成为大学区,这样,既便于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到19世纪90年代为止,学区合并成为学区制度改革的趋势。 2.州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美国教育管理权利主要集中在州政府的制度设计是在19世纪完成的。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制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利,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正是以此为依据,美国社会认为教育的发展与管理权利应属于州的政府所有。由此确立了美国的州教育管理体制。1812年到1821年。纽约州设立教育督察长,对全州的初等学校进行管理。这标志着美国州教育管理体制的开端。在此基础上,马萨诸塞州于1837年设立州教育委员会,真正确立起了州教育的全面领导与管理,这也直接影响了其他各州教育委员会的设立。导19世纪下半期,州教育管理与领导体制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该制度也一直延续至今。 3.联邦教育领导体制的形成

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

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其启示 ——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为例 吕淑青1 ,问筱平2 , 秦兴方2* (1.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江苏扬州 225009;2.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 江苏扬州 225009)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水平之所以在世界领先,其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关键因素,而美国大学教师资源的优质、优秀,又是与其有一套运行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分不开的。这不仅包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而且考核机制科学且富有特色。对于中国高校来说,美国大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美大学教师评价机制考核机制 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与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公布的数据,全世界高校前200名内,美国占据75所大学而稳占团体第一。其中,前10名大学中美国就占据了7席。究其原因,除了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教育、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健全等因素外,其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关键因素。本文部分作者通过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佛乐敦大学等不同层次的高校的考察、调研发现,美国大学教师资源的优质、优秀,是与其有一套运行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分不开的。这不仅包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而且考核机制科学且富有特色。结合中国国情和高校的具体实际,学习借鉴美国大学教师评价机制,对于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大学教师的评价体系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评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20世纪20年代到50 年代,重点是比较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权威一致。在20世纪50年代到 *作者简介:吕淑青(1974—) ,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管理与研究;问筱平(1974—),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综合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秦兴方(1965—),男,江苏常州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

美国教育的三大优势

美国教育的三大优势 2013.02.25 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灵活又缜密的教育制度,构成了美国教育的三大优势。美国教育注重挖掘学生的天性,通过引导孩子产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进而激发学习动力;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学生通过修学分来完成学业,学分修满后,学生的选择余地大。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教育的中心——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现代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美国教育注重学生的成长,尊重受教育个体的内在喜好和选择。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学生在课堂上具有和老师平等的人格和地位,他们随时都可以与老师进行讨论甚至争辩,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获得了一种平等的人格感,能够独立从事实验、调查等各项学科活动,运用自己的脑筋去分析解决问题。 注重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瑞士教育家裴思泰洛奇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而不是学科的要求出发,他的观点影响了美国教育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不竭的动力源泉。最佳的学习状态是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主动积极地朝着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钻研。着眼于发挥个体兴趣、特长的教育、才能扬长避短,更加有效地培养人才。美国的初中生甚至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就已经非常清晰,这是因为经过小学阶段对自身能力的探索和广泛地社会实,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特长有了较清楚的了解。 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美国教育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不强调对于知识的记忆,在考试中往往把需要的公式提供给学生。知识是无限的,但探索知识的方法比较有限。所以教育应该注重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上物理课时,老师会让学生动手试验,分析发现事物的规律。既让学生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又培养了能力。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求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培养清醒的社会意识。 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师指导和学生探究为主的方法——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和启迪学生探究学科知识。学生经常采取学者式的研究方式学习,教师不会直接把固定的程式化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探究式方式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出发,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演出更多和更深入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最初表现为黑人院校的建立与发展。黑人院校主要是指美国历史上的黑人学院和大学(HistoricallyBlackCollegesandUniversities),是专门为黑人接受高等教育而开办的两年制初级学院或提供学士学位教育的 场所。绝大多数黑人院校创立于1964年之前,且得到州政 府的认可。由于种族主义的存在,黑人院校成为美国黑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惟一场所,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代表了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直到20世纪60年代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实行黑人与白人合校,黑人高等教育才突破了“黑人院校”的局限。 在美国黑人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教会、政府、慈善团体和黑人本身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但种族主义不仅造成了黑人院校作为黑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专门场所的存在,而且也制约了其正常发展,最终阻碍了整个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将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并结合各个时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展开论述。 一、19世纪上半叶:萌芽期

黑人自从被贩卖到美洲大陆,就遭遇着悲惨的处境:奴隶贩子、种植园主和资本家把黑人视作牟取暴利的工具,美国南部各蓄奴州甚至以法律形式剥夺了黑人受教育的权利,并对那些教授奴隶识字读书的人施予重罚。因此,黑人要想接受高等教育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教会在对黑人进行奴化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黑人 的聪颖,希望能够从心灵上拯救他们,因此教会在美国北部、中部建立了许多慈善学校,为穷苦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提供免费教育,部分黑人也由此踏上了求知之旅。一些教会团体专门建立了从事黑人教育的学院,如1837年教友派(Quakers)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有色青年学院” (1nstituteforColored Youth),对黑人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在教友的捐助下,该校将课程设置从职业教育转向更为广泛的学术教育,1852年该校完全变成了学术性的日校。在其带动下,清教徒、长老会、卫理公会、天主教会等为了训练遵循本派教义的牧师,开始兴建黑人院校,如:1854年长老派(Presbyterians)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阿什姆学院(Asbmunlnstisute,今林肯大学),1856年卫理公会主教会在俄亥俄州建立威尔伯福斯大学(WilberforceUniversity)。此外,一些教反主张废除奴隶制度,为黑人提供教育。他们捐款建立了一些高校,其中较著名的埃弗里(C.Avery)大学就是1849年由教友捐款3万元在匹兹堡市建立的。虽然这些学校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 科学网上有较多关于高校教师职称、科研与教学关系、科研评价、教学评价等等问题的讨论,也有海外的教授们介绍美国、欧洲和澳洲的情况。我感到需要有一个较详细的例证让读者直接看到在美国的大学体制下对教师的评价细则。当然,如果举哈佛或者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为例可能与中国高校没有多少可比性。本文以一所在美国排名于第三方阵的公立大学为例,其水准与我国一些不错的大学是大约可以比较的。我曾为该校微生物系评审晋升教授的书面材料,系主任邀请时把该系的评价条例作为附件供外审专家参考。在向网友介绍之前,先征得了该系主任的同意,并承诺不透露任何该所大学和受评人员的信息。他了解了我的意图又把条例的最新版本发给我。这里,先介绍该系旧版的评价条例,因为我觉得这份条例对分类评价有更清楚的体现。 美国大学对教授的聘任是“个性化”的,每个人在教学/指导、研究、服务三方面约定的工作量是不同的而且适时调整的。譬如,某年某教授的工作量是教学15% / 指导12% / 研究68% / 服务5%,之后逐年调整,几年后成为教学44% / 指导11% / 研究40% / 服务5%。当然也有只教学没有科研任务的,或者只搞科研没有教学任务的人员。那么,怎么评价呢?该系把某方面工作量为1-25%的列为A档,26 – 60%的列为B档,60%以上的列为C档,然后对各档作不同要求。旧版条例对此说明如下: 例如,主要职责为教学的人员在研究和学术上的投入可少于主要职责为科研的人员。在表2中,科研比重占10%的人员若能聘用学生、博士后或技术员参与科学研究(A档)就可认为达到优秀,否则也就是超出基本要求而已。该档对一个研究占60%以上的教研人员来说是不够的。该类人员需要满足C档条款。显然,只要求完成较低档任务(如A档)的教研人员却达到了高档次(如B或C 档)的水准将会被认可。 特定成就的分档可与系主任事先协议决定。系主任也可能考虑在某一领域的特别贡献,尤其是其贡献对本系的战略规划起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该条例对不同职称级别的要求区分如下: 业绩要求随职称的提升而增加(见表1)。助理教授应显示出在其主要岗位取得优秀业绩的能力才能获得终身教职和晋升副教授。副教授申评教授也应在其

浅析21世纪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特点

第31卷第3期Vol.31No.3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1年9月20日 Sep.202011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1.03.023 浅析21世纪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特点 赵振臻 (开封教育学院外语系,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大项目带动、善于借助国际平台、积极发挥民间机构纽带作用以及紧贴国际教育市场等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和借鉴,将对我国教育开放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项目;民间机构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40(2011)03-0073-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对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指导和统领作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纲要》涉及到改革的六大任务,其中有一项专门提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化的良性发展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带来新的活力,从而最终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的作用。美国是高等教育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了解21世纪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大有裨益。 一、21世纪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一)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首先,从信息技术上看,美国社会各领域的国际性更为显著。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还是初现端倪的话,而到了21世纪,生产力的进步则使一个资本、资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真正到来。哪里经济有活力,资本和人员便流向哪里,无处不在的网络,让全球的资讯和知识真正实现了同步共享。“世界是和平的”,人员的跨国界流动更为频繁,对跨文化沟通和理解的要求更为迫切,“随时随地学习”等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成为现实。其次,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考虑,国际教育经验可以帮助毕业生们找到更好的工作。已有资料表明,许多大型公司更倾向于聘用受过国际教育或者有过海外求学经历的雇员,这也成了推动美国学生增加海外学习经历或接受国际教育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二)“9·11”事件引发了美国国内对国际教育和理解的多层面反思 首先是对外语落后的反思。美国教育理事会发布的报告认为,美国在关键语言上的无知是惊人的。“如果说1957年是对于跟苏联在数学、科学和语言技能上的鸿沟感到震惊的话,现在令我们倒抽一口凉气的是在全国范围内也集合不了能够对飞机黑匣子所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的语言学家,官方桌子上所堆积的那些对潜在危机的预测信件也无人能够解读。”其次是对单边主义危害的反思。公共议程(Public Agenda)创始人丹尼尔·杨克罗维奇(Daniel.Yankelovich)撰文指出,“近年来的一些事情使大家明白,学会从别人的视角、而不是只从美国人的优越感出发看世界是多么重要。中国和印度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美国在伊拉克遭遇的困难不容小觑,美国接连犯文化上的错误,甚至使西欧从可靠的朋友和支持者变成了多疑的盟友”。美国政府也认识到不应自陷“孤岛”,在国际教育方面,一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人员赴海外学习,一方面恢复人们留学美国的信心。民间团体和大学也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发展战略,积极派出国内学生、加强国际教育,对外积极招募国际教师、学生。 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做法及特点 (一)战略国际教育项目的实施 为应对危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美国先后实施了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交流大项目,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一 收稿日期:2011-08-02 作者简介:赵振臻(1982—),女,河南开封人,开封教育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西方高等教育的起源及其优缺点

西方高等教育的起源及其优缺点 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我了解到早期西方大学的创办及其办学理念的形成,联系当代大学的一些特点,分析得到西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但也必不可少的有一些缺点。 在大学出现之前,西方的高等教育仅残存于教会机构如修道院和大教堂之中。作为现代大学的标志,柏林大学赋予了大学神圣不可侵犯的自治权。也就是高等教育三大自由:学习自由、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19世纪的德国大学,没有教学大纲,也没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自由。只规定最低限度的必修科目,学生可以自由选学其他各种课程,学生可以选择教师,也可以随意转到别的大学去学习。正是这样的自由,诞生了伟大的马克思。 美国许多资深大学都是由教会创办的。教会大学与西方高等教育渊源极深,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名牌大学都是由教会创立的,比如1636年在美国的清教徒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其后的康奈尔、耶鲁等知名大学也都是由教会出资创办。哈佛大学的创举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真理与学术至上。1843年董事会正式采用VERITAS为校训,完整地呈现了“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大学精神。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谨守真理与学术至上的教育理念,且在新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不断对其给与新的解释。尼尔·J·陆登庭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以管理者而不是学者或教师身份成为校长的。在他的眼里,哈佛大学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社区”,它“把众多卓越非凡的天才聚集在一起去追求他们的最高理想,使他们从已知世界出发去探究和发现世界及自身未知的东西。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没有比此更有价值的追求。在真理与学术至上的理念影响下,哈佛大学的师生以追求科学知识为目的。教师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并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之后才有资格授课。而对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哈佛大学要求学生在扎实的资料收集、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对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要做出详尽的解释。所引文献必须是与自己的研究密切相关的规范的学术研究成果,必要时还要对文献的科学性和可信性给与证明,不允许杜撰和抄袭他人成果。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二是教育自由。在哈佛大学,学生既有自由地选择某一门课程的权利,还有自由选择专

美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特点分析

收稿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赖亚曼(1970-),女,汕头大学医学院人事处职员,汕头大学医学院高教研究室研究人员,高等教育学硕士;陈海滨(1963-),男,汕头大学医学院人事处副处长,教授。 美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特点分析 赖亚曼1,2,陈海滨1 (1.汕头大学医学院人事处,广东汕头 515031;2.汕头大学医学院高教研究室,广东汕头 515031) 摘要:任职方式多样化是美国高校教师构成体系的显著特点。全职教师实行双轨制,聘用职教师成为美国教师增长的主要方式。不同任职方式管理体制下,教师薪酬实行分类管理。美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从根本上优化了美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有效地降低了教学成本,稳定了教师队伍,有力地保障了高校各种职责功能的正常进行。关键词:高校教师;终身职;聘用职;双轨制 中图分类号:G 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9)03-0070-03 一、多样化任职方式为特征的美国高校教师构成体系 1.终身职(T enured and T enure track)与聘用职(Non -t enure -t rack )美国高校教师聘任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终身制教授。终身制教授是美国高校教师任用制度的中轴。根据AAUP (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规定,高校教师的试用期不应超过7年,所以一般来讲试用期的教师都需要在7年左右的时间内得到晋升(不同的高校在教职试用期的具体期限上会有所不同)。只有晋升到终身制的教职,该教师才获得了学校的终身雇佣。教师在获得终身制教职后,学校无权任意解雇该教师。虽然获得终身制教职的教师并非都是教授,但终身制教师都是学科专家。同时,美国高校终身制教职体系并非封闭式的选聘体系,而是开放型的。美国高校教师的选聘尤其是终身制教授的选聘一般不局限于本校,通常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来挑选,如果本校的竞聘者本次的任期已到,但又没有获得晋升,那么他在一年内就得离开学校,这就是所谓的“非升即走”。从管理角度上看,美国高校终身制教职的选聘过程是美国高校教师优胜劣汰、结构优化的过程。 聘用职的教师主要是根据院系工作的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讲,招聘时就确定了任职的期限,这类教师能否续签合同,需要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和自身的工作表现来确定。聘用制教师中也有无聘任限期的教师,这类教师的岗位通常是常设岗位,而不是由于临时性的工作需要而设置的。 2.全职与兼职(F ull t ime and Part t ime )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身份的确立主要是根据 雇佣合同来确立,兼职教师是美国遵循市场原则经营大学的佐证。由于兼职教师的聘任、解雇程序简单,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聘请或者解雇某学科、专业的教师,因此,兼职教师的使用近20年来快速增加,到2003年美国高校中兼职教师的数量达到教师总量的46.3%。同时,美国高校中教学、研究助理的任职方式主要为兼职方式(见图1)。通过对兼职教师和教学、研究助理数量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美国高校中,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中,有一半以上的任职方式为兼职。这样庞大的兼职教学人员队伍,为美国高校降低教学成本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1 2001年美国高校兼职人员职业分布 数据来源: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 tatistics,Digest of E ducation Statistics:2003,table 228, from the NCES Website — 70— 2009年5月 第27卷 第3期 煤炭高等教育 M EIT AN HIGHER EDU CA T IO N M ay,2009 V ol.27 N o.3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一、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此乃教育价值的转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而学术和教育活动又是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的基础,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尤其是《学记》,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三、秦汉的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虽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四、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历史悠久,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探讨和分析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产生背景、结构框架及其合理性特征,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我具体来讲一下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产生 目前世界上有四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第一种是教学开业证书制度,最早出现在12世纪的法国;第二种是入学考试;第三种是校外同行评审;第四种是认证制度。其中,认证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发展得比较完善的一种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中指出:“认证是指高等教育中,通过检查或评估,或二者兼而有之,院校或者院校中的专业得到认可,标明达到了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过程。” 高等教育质量认证起源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早在1817年,纽约州就有大学评议会,19世纪后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得到真正发展。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莫雷尔法》(MorrillAct),促进了一大批高等院校的建立,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由于美国实行分权管理体制,高等院校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因而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个性和质量上差异很大。为了保证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一种具有“校外同行评审”特点、得到本行业认同、获得社会认可的质量保障新机制——“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开始在美国形成。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一种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的质量保障机制,同时也是高校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民间非营利性认证机构为主体的认证制度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正如有些教育家评价的那样,这些认证机构发挥了“相当于其他国家官方教育管理部门”的作用。 二、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由各州政府实施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地方分权管理,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鲜明特色。 1.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 在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中,认证的参与动机首先来自高校,是否参与认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政府不强制要求高校参与认证。目前,许多高校积极参与这项活动的原因在于获得认证地位有助于取得社会和同行的承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生源;拓宽资金来源,争取政府和私立基金会对学校的投资。同时,认证活动本身也促进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在自愿基础上参与认证充分尊重了高校的自主权,申请认证的高校能够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方面。 2.倡导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念 美国政府不直接参与高等教育认证,使得大学能够尽可能免于不必要的政治影响和外界环境的干涉,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能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认证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自我评估与同行评审相结合、书面评估与实地评估相结合。自我评估与同行评审相结合模式不但能充分调动高校的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同行专家客观地评价认证对象,并在维护大学自治的基础上,体现学术权威的意志。书面评估与实地评估相结合模式增进了认证机构与高校间的沟通与了解,既保证了认证过程的公开公正,又督促了大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高等院校自主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维护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一种有效机制。 3.坚持实证、细化的工作方法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非常重视事实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强调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或专业质量做出评判。这一点也体现在密歇根大学马维·彼得森对“质量”的界定中: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中美大学教师教职制度

作者简介:黄金辉,男,复旦大学人事处师资办主任,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教师聘用流动性 内容摘要由于美国终身教职制度(Tenure-Track )被人形象地称为“非升即走”(up -or -out ),国内高校积极学习借鉴这个制度,力图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高校教师流动性差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评阅,总结分析Tenure-Track 制度的主要优缺点和新进展,也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师流动性差的“病因”,提出要想解决高校教师流动性差的问题,应该在学习借鉴美国Tenure-Track 制度的基础上,在现有制度和社会环境下,检讨教师队伍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从教师招聘、良性流动、职务聘任、岗位聘用、教授治学等环节进行科学安排。 (复旦大学 上海 200433) 黄金辉 ◆比较研究◆ ——兼谈教师队伍的流动性问题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Tenure-Track )被人形象称为“非升即走”(up-or-out ),国内高校都积极学习借鉴这个制度,力图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师流动性差的问题。本文拟对美国大学教师教职制度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国内教师流动性差的可能原因,在现有制度和社会环境下,检讨教师队伍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 一、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利与弊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和美国大学协会通过了《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的原则声明》,声明指出“在一段时间的使用 期后,教师或研究人员应该有永久或继续任职的资格,除非由于年龄原因退休或是在财政危机的非正式情况下,终止这种任期必须有充足的理由”。终身教职(tenure )作为学者们自由从事科研教学活动的一项制度保证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研究性和四年学制大学中被广为采用。在这一制度下,教师一旦选择进入所谓的“终身轨Tenure-Track ”,就将为能够获得终身教职而奋斗。在一段试用期(最长不超过7年,主要是助理教授阶段)以后,他们要么晋升得到这一终身教职,要么就得走人。这也 中美大学教师教职制度(Tenure-Track )的 比较探讨

高等教育学题库练习题完整版

单选题共385题 1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2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 3高等教育从性质来看是一种(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 5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7下列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8(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9高等教育层次不包括(博士后教育)。 10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 11大学生作为一种青年群体,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它具有(反主流文化)的特征。121978年,我国的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厦门大学)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 131983年,高等教育学正式作为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入学科专业目录。 14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京师大学堂)。 151984年,(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着。 16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发表了《大学的理想》一书。 17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始于()。 18(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了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20“哲学”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爱智慧)意思。 21(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22采用多种方法和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多学科研究法)。 23(综合法)就是把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4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利用间接资料属于第(二)手资料。 25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顺差法)适用于主题复杂、范围较大、时间较长的课题研究。 26以着作和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文献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跟踪检索法)。 27(调查法)是指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系统地从研究对象获取资料信息,然后对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规律性认识的方法。 28对调查对象的总体一个不漏的进行调查,以收集某一高等教育现象的全面情况的调查方法是(普通调查)。29对指导者课堂教学进行的一种扩散性观察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定性观察)。 30高等教育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着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录音、录像等),直接从教育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31(同类比较)就是对两个或者两类性质相同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加以比较,在比较中寻找事物的共同点。32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高等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的方法是(个案研究法)。 33依据实验控制程度,实验法不包括(小样本实验)。 34(行动研究法)关注的不是学科理论问题,而是教师们日常教学生活遇到的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美国教育的优点

美国教育的优点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科学教育0701 汪玉平 摘要:美国教育有许多优点。教育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教育方法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 重视实践和交流教育制度有灵活的学分制,有效衔接的分层教育制度,注重能力的综合考评制度等。 关键词:美国教育;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 美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教育有许多优点,通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一一体现,值得中国好好借鉴。 1.美国的教育理念 1.1以学生为教育的中心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现代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美国教育注重学生的成长,尊重受教育个体的内在喜好和选择。中国教育讲究塑造,忽视受教育者的区别,强调外力作用,统一灌输相同知识,培养标准一致的人才。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学生在课堂上具有和老师平等的人格和地位,他们随时都可以与老师进行讨论甚至争辩,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获得了一种平等的人格感,能够独立从事实验、调查等各项学科活动,运用自己的脑筋去分析解决问题。中国的教育老师习惯严肃地宣讲知识、学生默默地认真听取、交流较少有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2注重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 瑞士教育家裴思泰洛奇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而不是学科的要求出发,他的观点影响了美国教育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不竭的动力源泉。最佳的学习状态是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主动积极地朝着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钻研。着眼于发挥个体兴趣、特长的教育、才能扬长避短,更加有效地培养人才。美国的初中生甚至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就已经非常清晰,这是因为经过小学阶段对自身能力的探索和广泛地社会实,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特长有了较清楚的了解。中国的教育较少关注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相当多的学生不是从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出发设计来,他们为学习而学习,为工作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滋生厌学情绪。 1.3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美国教育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不强调对于知识的记忆,在考试中往往把需要的公式

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有哪几个阶段

1.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有哪几个阶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文教育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发展特点:1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2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尚未成为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教改运动。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加涅:则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晚近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CAI探究方兴未艾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1896—1980)和维果斯基(1896—1934) 理论大量介绍到美国,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 目前,美国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1)研究领域已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即由S—R范式转向认知范式;(2)在学习观上,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3)从着重对学习问题的研究转向对教学问题的研究;(4)从注重实验室纯理论研究转化为重视教育实践的实际应用研究;(5)从理念的狭隘、零散转化为理论的完善、整合。 2.如何利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教授作文的写作技能? 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他强调在学习中应遵循小步子和及时反馈的原则,将大问题分成许多小问题循序渐进,并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行为的方向的行为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塑造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假设我们想让学生写一段含有一个主题句和一句总结的英文段落,那么,这一任务包括许多部分:能识别并能写出主题句、佐证材料和总括句;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能正确使用大小写、标点符号和语法;能正确拼写。如果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