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究_张永恒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究_张永恒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究_张永恒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究_张永恒

收稿日期:2012-07-22

作者简介:张永恒(1968-),男,陕西榆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应用技术、搜索引擎。Email :yh.zh@163.com

《Acc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张永恒

(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要:对榆林学院非计算机专业《Acc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整合

教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应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建议。关键词:Access 数据库;教学改革;非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12)06-0042-031引言

Access 是Microsoft Office 软件家族成员之一,功能强大而且简单易学,是流行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 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属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培养目标“三个层次”

(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第二层次,被众多高校选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教育部考试中心也将其列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的语种之一。

《Acc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是榆林学院全部文科类与管理类本科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系统理论与知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榆林学院的教学现状来看,非计算机专业《Access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若干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该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的改革。本文对笔者多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心得进行总结,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结合本校实际推进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探讨。2教学现状分析2.1教学对象分析

早在2006年榆林学院就针对

院属管理学院各专业开设了《Acc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

课程,并在2009版人才培养计划中将《Acc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列为全校文科类与管理类本科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这些专业的学生已经学

习过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和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对于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其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但是缺乏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术语的理解领悟能力相对较差,

在编程应用能力方面普遍较弱;虽然基本掌握了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中的Word 、

Excel 、Pow-erPoint 的使用,但是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仍然较弱,上机能力不强。另外多数学生认为只要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就行了,不愿意多花时间学习这门课,

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课程的期末考试,因而学习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低;部分专业学生存在有思想误区,认为本门课与个人所学专业不相干,因而学习兴趣较低,而且学习时对数据库理论知识更不感兴趣。2.2课程设置分析

本课程安排总学时48课时,每

周3课时,其中理论讲授占32课时,上机实践操作占16课时。从课时设置来看,许多本科院校该课程的学时达到了72课时,本校该课程总体课时明显偏少,而且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大量的上机操作,但16课时的上机实践并且是隔周安排,显然很不合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门课知识点较多,不仅包含数据库原理,

而且包含Access 数据库的七类对象,另外还包含VBA 编程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与知识,

内容多任务重与学时少的矛盾非常突出。2.3教学方法分析

本校该课程的全面普及始于

2012年上半年,对于承担该门课程的部分教师来说,

是新开课,缺乏该门课的教学经验,教学积累不足,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先课堂讲授后验证性实验。理论教学课堂讲授中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方

2012年11月第22卷第6期榆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LIN UNIVERSITY Nov.2012Vol.22No.6

法,但仅限于播放幻灯片或展示课本实例,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固定,学生积极性不够,一些教师对上机辅导也不够重视,只是将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按照实验辅导书操作,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参与度也较少。

显然,进行Access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教学改革与教法研究

3.1归纳知识点,优化整合知识体系《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一般的教学步骤是先讲数据库原理,再讲Access的操作应用,然后是VBA编程,最后是数据库的安全与管理。其中,Access的操作应用是最主要的知识,也是重点内容,一般按照Access 七个对象,即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的顺序来学习,而且绝大多数教材的编写也按照这个顺序来设置章节内容;VBA程序设计是教学难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并且其内容在等级考试中也占比较大。

由于课时安排少,又不能缩减主要知识点,那就必须在知识体系的优化上下功夫,根据非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求职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笔者认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该遵循“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强化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兼顾等级考试”这一原则。而在开发实际应用系统时,并非所有知识都同等重要,并且不同对象的重要程度也不同,同时部分对象之间的知识点也具相通之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据此归纳知识点、合理整合并精简内容、优化知识体系。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实施:一是精讲数据库原理等基础知识。数据库原理的精讲在于提升学生关于数据库方面的理论素养,虽然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很多,但讲解不宜过多过细,不能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必然涉及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对于数据库的安全与管理等知识则安排在学期末,待学生熟练了Access的操作后,让学生自学。

二是详讲窗体对象的操作,对比窗体粗讲报表对象。窗体是系统开发的重点,是数据管理的窗口,窗体和报表中大部分知识点相似相通,因此教学重点是设计窗体所用到的各种控件,详细讲解各种控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然后通过对窗体与报表的比较在着重学习报表中组的概念和使用计算控件来进行各种常见计算的方法。

三是适当压缩宏和数据访问页。宏和数据访问页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宏的教学仅要求学生了解宏的作用和常用宏的使用方法,并学会借助“帮助”菜单命令查询一些较复杂的宏的使用即可。数据访问页的主要作用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到互联网供用户远程访问和操作,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也仅要求了解。因而适当压缩宏和数据访问页的内容和学时,不仅能降低教学难度,节省学时,而且也不会影响学生对于数据库开发知识的系统掌握。

四是强化VBA程序设计知识,提升学生编程能力。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是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内置编程语言,是一套面向对象的、由事件驱动的完整的程序开发环境。VBA功能强大,能够极大地提升Access作为专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力,也有助于Office系列Word、Excel等软件解决一些常规操作所无法实现的复杂应用。通过讲授Access中的VBA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VBA程序设计部分是考试的重难点,考点分布很广,题量很多,可见,掌握VBA程序设计不仅是本课程最基本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必须提高教学要求,从提升学生编程能力入手,强化VBA程序设计的教学力度。

3.2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本课程涉及的理论概念相对抽象,而Access对象、VBA程序设计涉及的内容也较多,实践性也很强,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研究改革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根据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及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应该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即在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而在上机实验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另外增加学生的课外上机课时,进行项目开发法教学。

3.2.1理论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是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围绕着一个完整的工程案例来进行,随着教学进程不断展开,逐步分解该案例为诸多独立的子案例,而这些子案例又可以分解为更小的案例。在案例的选择上,应该选择“学生管理”或“教学管理”这种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作为贯穿本课程的综合实例数据库应用系统,通过细分每个知识点为小案例,详细介绍Access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熟练Access的操作、强化VBA程序设计和掌握数据库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对案例的查阅思考和分析,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

·

34

·

张永恒:《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步具备开发实际应用系统所需的应用能力,从而有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2.2实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使学生在有限的的上机实验课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必须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其探究式、互动式的、“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理念非常适合应用于上机实践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学生上机实践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上机任务展开学习,以完成任务的成果来对学习过程进行检验和总结,从而改变原来的验证式的上机练习,使学生主动建构一种

“探究知识→实践任务→思考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的首要关键环节是提出明确而适度的任务,

因此将一个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大任务进行合理的分解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前提目标。任务的提出应该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点,

比如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或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而自主提出,通过创设精巧的的问题情景,教师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

使学生在完成其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数据库应用知识、掌握各种操作技能的目的。4结语

提高《Acc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本文在分析和总结了该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Acc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归纳知识点并优化整合知识体系、在理论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模式。这些教改模式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需要经过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并积极研究探索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蕾,刘丽娜.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CCESS 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8):68-71.[2]李凌春.Access 数据库及其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72-173.

[3]梁华,陈振,张波房.案例驱动的ACCESS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1(2):26-29.[4]马艳,王浩.面向对象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研究—以ACCESS 数据库为例[

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8):135-136.[5]刘娟.计算机等级考试下的《Access 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探讨[

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4(4):120-122.

[6]陈江丽.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探讨[

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18-120.(责任编辑:王瑞斌)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Access Database Application

ZHANG Yong -he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Yulin University ,Yulin 719000,Shaanxi )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status of the course “Access Database Application ”in the non -com-puter major ,proposes teaching reform suggestion.about optimized conformity knowledge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based method and task -driven method.

Key words :Access database ;teaching reform ;non -computer major

·

44·榆林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总第104期)

“控制工程基础”案例式教学法初探

“控制工程基础”案例式教学法初探 摘要:指出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案例式教学的内涵和实施步骤,探讨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案例式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最后通过对两个案例的深层次剖析,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控制工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控制工程基础;案例式教学;军队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70-02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中应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加强基础和提高适应能力。按照大专业、多方向、宽口径的培养思想,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控制工程基础”设为全院所有工程专业的专业教育选修课程。该课程全面阐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应用,理论严谨,系统性强,且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该课程不仅可以为各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授课中,存在以下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一是控制工程基础理论性强,公式多,抽象难懂,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学生看到的是

抽象的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久而久之,学生会对高深的理论失去信心。二是教师往往严格按知识点的顺序进行讲授式教学,虽然逻辑严密,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见全貌,并且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气氛沉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三是笔者所在工程院校,“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不同于控制专业的学生,通信、电气等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与本专业没什么关系,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为解决以上问题,需对“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各环节进行改革。其中,案例式教学就是一种运用日益广泛且相当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授课中合理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加深学员对重要概念、理论的理解,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等,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其定义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在课堂上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一套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1]学员在案例处理中,运用课程所学的“源知识”,发挥自己的思考和智慧解决问题,在参与中理解、探索出“衍

小学阅读教学改革 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阅读教学改革 定义 200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2011版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新课标强调: 第一,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二,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三,阅读教学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第四,阅读教学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第五,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真正的阅读教学: 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诗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阅读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使他们在理解、接受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想见解,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正如俄国作家鲁巴金所言,“阅读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一种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寻找作品潜在含义、教师所理解的含义和学生所能接受的含义这三者的交点。 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性质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作用。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意义何在呢? 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快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长期的“语感”训练,培养“语感”,快速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要具有良好的“语感”,就要从“朗读”入手,因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手段,它是对语言直而“语感”则是人们在长期的规范语整体的领悟与感受。觉的、.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Fundamentals of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2.5 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8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它是进行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的基础,目前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和宇航等各个领域。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动态特性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方法,并学会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对已知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开拓新的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以线性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含义,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自动控制系统与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反馈及反馈控制。 2.理解数学模型、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相似性原理的概念;掌握线性元件和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和非线性运动方程线性化的方法。 3.掌握一阶、二阶及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和性能指标计算;理解控制系统的误差与稳态误差的概念,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掌握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稳定的充要条件及时域稳定判据。 4.掌握判断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奈魁斯特稳定判据、对数稳定判据和相对稳定裕量的概念及计算。 5.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和校正方法。 6.掌握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方法和校正装置的设计;掌握控制系统的并联校正的作用及校正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浅谈“专业阅读”教学改革

浅谈“专业阅读”教学改革 两年的基础英语教学之后,应该进入“专业阅读”教学阶段。搞好“专业阅读”对于保证英语学习的延续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拟将“专业阅读”放入整个英语教学系统中,尝试“创造性阅读”,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整体素质。 一、后英语基础教学现状 据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人才市场对外语方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商务往来、技术交流、科技翻译、同声传译等实用性英语,那些英语基础好、又能较好地以英语为工具开展业务的人士最受欢迎。不难看出,目前后期大学英语教学很难满足需要。有些院校后英语基础教学还是零,随着四级英语统考的结束,英语教学也落下了帷幕。另有些院校做得好一些,继基础教学之后,开设“专业阅读”课,由专业老师执教。但由于教学内容属丝毫未加修改的“原版引进”,故难免缺乏语言学习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这是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是教法,一些教师逐字逐句解释课文,学生只是充当被动的接受者,而非创造者。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无疑阻碍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导致其因阅读量小而知识面变窄,同时也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改革“专业阅读”教学大纲,实施“创造性阅读” 1.划分阶段,完善课型 为了既重语言能力,又重专业知识,我们可将大学英语划分成3个阶段,即基础级、通用级和专业级。基础级2年,4个学期,以全国四、六级统考作为检查手段。之后进入通用级,安排在第五学期,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强化各项语言技能,特别是要提高综合运用各项技能的能力,以便为第三个阶段——专业级做好准备。专业级按专业含量安排在第六学期或第六七两个学期都可,在这一阶段应从各专业通用知识转移到纯专业知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未来工作所需文献资料,鼓励学生了解本专业世界范围内前沿动态。上述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教学前后衔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新教法,培养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重点集中在讲解词义、分析语法、解释难句等表层语言结构,使学生缺乏熟练的阅读能力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采用“创造性阅读”,使学生从被动的猜测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性的阅读者。具体做法如下:课前学生尽量不查字典预习要学的阅读材料,并记下自己的观点及疑点。课堂上,学生带着各自的见解和问题参加讨论。讨论时可以班或组为单位,也可设流动的秘书和发言人,轮流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得到训练的机会。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得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贺攀科 联系电话 邮箱 所在部门工业分析系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 申请时间2014 年12月31 日 结题时间2015年12 月18 日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得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课题从我校得实际情况入手,构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得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得课程体系,制订一体化课程得课程标准;打造开放式得一

体化课堂,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积极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手机; 制定新得学生期末终结性考核评价方案。通过上述教学模式得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协调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一体化课堂,综合职业能力 本课题就是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为加强电镜技术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得教改课题。该课题于2015年1月由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批准并列入电镜专业年度工作计划.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一年得研究,现已结题,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得背景、内容及基本原则 我校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弱,学习专业课时感到吃力,怕学厌学心理严重,从而专业系统知识得不到形成,专业技能只能限于盲目性、模仿性得机械操作,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难以形成系统得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主要还就是以专业学科为中心得传统教学方法,容易产生“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职业技能培养"得不良倾向。为了适应用人单位对电镜技能人才得要求,也就是为了为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得职业教育得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 本课题主要从职业教育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要求出发,力足于课堂,改变传统得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得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本课题拟解决得关键问题与主要内容就就是改变传统得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得主体,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得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工作得几项基本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提导思想,贯彻教育部教职成[2015]6号文件印发得《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 2、本研究特别注重与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得特点,充分重视本专业与本院校得优势与特殊性,使研究富于特色。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过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电镜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经10年多了。我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标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笔者从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市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树立教学新理念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就必须明确改革的方向。当前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教学新理念。 (一)温习新课标。 国家教育部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取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新成果,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准绳,它的颁布使学科教学的许多问题明确起来了。例如,1、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观念。课标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4、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对各学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6、提出了新的教学评价理念。总之,这次的课程标准不仅指明了语文教学和改革的方向,还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潜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育理论,在学习中亲近新课标,把握它的精要。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 (二)牢固树立教学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归根到底是由教育理念决定的。学习语文新课标,关键是要把握其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课程资源”这是语文新课标中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它回答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只有正确把握这些基本理念的内涵,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因此,各校必须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做到《语文课程标准》人手一册,定时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探索,促进理念向行为转化。 二、把握新教材,探索新教法 教学改革与教材改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还必须认真学习“新教材”(这里是指人教版实验教材),把握新教材特点,探索新教法。 (一)把握教材新特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修订的新教材,它全面、准确地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努力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改变教学方式,使教材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在教材内容的修订方面,主要有:(1)大量更新课文。增加了课文的篇数、丰富了课文内容、坚持文质兼美的原则、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2)重点训练项目作了适当调整;(3)课后的思考练习作了较大修改。减少了题量、思考练习,突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4)作文练习作了较大修改。一方面是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既有写实作文,又有想象作文,还安排了一些常见应用文的练习;一方面是在训练要求上尽量为学生

体育中考改革对我校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体育中考改革对我校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顺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体育中考改革的研究,反思初中体育教学的思想、容和方法的现状,并进行各方面的改进,以期跟上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中考改革体育教学思考 1.前言 体育课程是我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容,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更能够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由于升学考试制度的限制,长久以来人们多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体育课的重要性,学生的体质水平偏低,为了改善体育课程发展不良的状况,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国务院在1990年出台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首次明确规定了:“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 自体育成为初中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至今已二十几年了,在此期间每一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增加体育考试到体育分值不断增加,考试容不断增加、变换,难度变大等,透露出当今教育的评价理念正在发生变革。作为一种评价体系的体育中考,其自身的改革必然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市为了更好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经过深思熟虑后于2017年进行体育中考改革。 2.体育中考的价值和影响 通过参阅历年文献发现,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实施多年来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有利地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业压力, 减轻课业负担。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实施以来, 按对不同人群产生的影响可分为: 对学生的影响、对体育教师的影响、对学校管理者方面的影响、对家长的影响。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 是体育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 是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体育中考实施以来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主要体现在: 把体育中考分数直接加入中考升学考试总分里, 学生为了升学, 体育参与意识得到空前的提高,通过长时间的体育锻炼, 体育兴趣明显增加, 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此外, 通过体育锻炼有效缓解了学习压力, 基本达到了以体促智的目的。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执行者、主导者,自体育中考实施以来, 引起全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关注,体育教师的地位随之得以提高, 这无形中激励了

控制工程教学方式与手段

控制工程教学方式与手段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研究在工程实践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均是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的共性问题,不仅为后续机电类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而且为学生运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解决机电工程中的实际技术问题奠定了基础,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因为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数学、力学、电学、MATLAB软件应用以及机械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信息量大、概念比较抽象。传统教学过程中缺少分析与应用的工程实际对象与载体,缺乏学习支点,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也少有机会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以致在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很大的弊端。为了提升《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作者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效果有了持续的改善。本文就取得的教学经验做一简要的归纳与总结。 一、探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该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大多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中,积极采用启发与互动式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讲到控制系统与非控制系统的概念时,启发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自己所熟悉系统(如电扇、空调、饮水机、洗衣机、搅拌机、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等)的类型,并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讲述各种系统的工作目的与实现的方式,最后教师进行点评与归纳。这样启发与互动式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相关知识点与实践应用很好的结合。再例如在讲到反馈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时,首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感性思维分析日常生活中抽水马桶的工作过程与原理,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上提到的液面自动调节器的反馈控制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并

《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主题阅读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感受 我所从教的地方是全国有名的豆腐之乡———石牌,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外出做豆腐去了。家里的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表现的比较懒散,对学习尤为如此。长期以往孩子们就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学校努力想办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彭校长的引领下我班尝试了《新语文主题阅读》。没想到这一场语文教学的革命给我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变得爱学习了,并能主动去学习了。下面就这次浅显地谈一下做法和感受: 一、单元主题式教学模式搭建 1、单元主题式教学观念的建立 什么叫“单元主题教学”呢?“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诚信、家乡、朋友、亲情,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惧怕等等。借助于主题,学生会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那么作为教师教学前,我们要全面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有关的一些教学建议,从而构建了整体教学观,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教学。 2、生本小组的成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培养。故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班级学习风气不正,成了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而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改变了这一现象,还帮我在这场教学革命中获得了不小的收获。 小组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问题深入探讨、共同解决的过程。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可使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友好、合作、互助、竞争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为接下来的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首先谈怎样分组。分组的原则有三个,一是将学生按好,中,慢分成三等,每组一个优生,两个良好,一个慢生。二是按性别分,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教育改革,是语文老师都感兴趣、值得讨论的话题。身为语文教师,我没有停止过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考;没有停止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更没有停止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观察与反思。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过去的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反思过去自己曾经努力求索的课,过于注重知识灌输。所以,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激发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课堂效果不会太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愉悦、民主、开放的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有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爱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三、创设成功、高效的课堂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一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二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 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要求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的成长”。一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他们的灵感,唤醒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优秀学生,当我们把爱洒向学生时,特别是好学生时,不要忘了一个容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几十年来,中国的中学教育多偏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关于体育教育多不被重视,初中体育课排课少,且体育课真是上的次数更少,多数时间之下,体育课多被数学,语文,英语,甚至是物理,化学老师用来上课,因此,在本来排课就少的情况下,体育教育更是被忽视,学生的体质也在近些年来呈下降趋势。 一、目前初中体育教育现状 (一)体育课不受重视 中国人口数量巨大,学生数量众多,在加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教育资源的分配极其不均,大致上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状态,地区差异巨大,在西北,西南山区等地,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学生的受教育权得不到充分保证,在此种条件下,要保证教育公平和在大基数人群中选拔出人才,考试成为了现阶段最合适的手段,因此,应试教育应运而生。 正是由于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升学压力都十分巨大,以考试的方式升学使得中学教育更加偏向于书本知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更加看重要参与考试的项目,即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在此种环境下,体育教学往往被忽视,体育课往往被学生看成是玩耍的科目,被老师看成可以被占来上他自己课的科目。这样的情况大范围的存在各个中学之中,正是由于体育课不被重视,学生的体质也开始呈下滑趋势,初中生高中生的肥胖比率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处于一个高压和不健康的状态[1]。 (二)中学体育教师缺乏专业性 由于体育教育的不重视,中学的体育老师很多都是非专业教师,更有甚者,学校安排其他科目老师如语文、数学老师代行体育课,这种情况也广泛的存在各种中学之中。由于领导层面的不重视,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多数采取漠视的态度,即使存在某些体育老师会进行体育教学,但其体育教学也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跑步的程度,对学生的体育教育缺乏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同时也缺乏科学性,这样的教学现状不仅是对学生的误导,甚至可能出现由于教学方式的不科学而对学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的情况。 (三)缺乏体育教育意识 除了教师专业性问题,中学的体育教育还存在老师和领导层面缺乏体育教育意识的问题。初中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体育教育应该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实现多样化的体育教学。而现实教学中,体育教师却缺乏这样的教育意识,他们更多的认为体育教学就是简单地使学生放松身心,或者仅仅在一节课开始之时进行热身运动,这样的教育意识是有失偏颇的[2]。 二、初中体育教育的创新原则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1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现状 1.1现行的应试教育制约了学校体育积极健康的发展。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我国的学校体育附属地位不可能彻底的改变。学校迫于升学压力、生源压力,校与校之间豹竞争压力及校长的政绩工程,也只能以文化课学习为主,挖空心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升学率,从两搜学校名声在外,生源广进。还有现行的职称评审要求也注定了教师拼命向学生要成绩要升学率。因此多种原因导致体育课长期被忽视。 1.2基层体育教师的素质良莠不齐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自卑心理现象——在许多中小学校里,体育学科极度不受重视,属于可有可无的附属项目,校长心目中的体育教师处于最底端的地位和周围同事的眼光致使体育教师不可避免的产生自卑心理,心理长期处于自卑、压抑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有体育课的自主创新和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 懒惰现象——在上体育课的对候,有的老师随便安排一些内容,然后给个球甚至不给球让学生自由活动,采取放羊式教学。有的教师头脑中缺乏内容又不肯刻苦努力探索,课堂缺乏创新入云亦云。 2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弊端的解决办法 2.1构建开赦型韵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说到体育课的开放,不要把敖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而这里的放是教师根

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 2.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合作交流可以有效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师生、学生之间的感情,共同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合作意识,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首先要建立教育对象的合作伙伴的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伙伴身份参与教学,要自觉地参与教学,要自觉地忘记自己教师的角色,这将使学生产生向心力,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2.3培养学生的创新,让创新带动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豹学习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现在学生的兴趣并不仅仅局限于是否活动,而是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情境或是项舀进行有意识的安排,从丽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只是浅层的兴趣激发。从心理的角度上看,让学生模仿学习动作不如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使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3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打破旧的教育模式建立新评价体系;以学生健康发疑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开发;台理优他谋程结构;注重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325052 总学时:48学时(讲课40学时,实验8学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预修要求: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工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 (二) 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分析、综合电气自动化、仪表自动化及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中自控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能应用基本原理对典型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综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室等。 四、课程习题要求 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巩固和深入理解所学过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提高计算技能和作图能力。运用所学得的知识分析和计算典型及实际的控制系统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习题可包括思考题和计算题,课外习题和课内习题 五、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学校机电工程专业,因本课程涉及《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工原理》、《电子技术》、《电机学》、《半导体变流技术》等多门基础课的知识,故适宜在二年级下开设,在讲授时,要注意联系和复习。讲授內容可按学时作适当增删。 大纲正文 第一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基本要求、基本类型 本章讲授重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要求 本章讲授难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1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主题阅读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感受

浅谈主题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这一场语文教学的革命给我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变得爱学习了,并能主动去学习了。下面就浅显地谈一下我的做法和感受: 一、单元主题式教学模式搭建 1.单元主题式教学观念的建立 什么叫“单元主题教学”呢?“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诚信、家乡、朋友、亲情,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惧怕等等。借助于主题,学生会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那么作为教师教学前,我们要全面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有关的一些教学建议,从而构建了整体教学观,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教学。

2.生本小组的成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培养。故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班级学习风气不正,成了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而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改变了这一现象,还帮我在这场教学革命中获得了不小的收获。 小组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问题深入探讨、共同解决的过程。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可使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友好、合作、互助、竞争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为接下来的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首先谈怎样分组。分组的原则有三个,一是将学生按好,中,慢分成三等,每组一个优生,两个良好,一个慢生。二是按性别分,最好是两个男生,两个女生。这样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了互补。三是注重性格的搭配,内向型的和外向型的相互搭配。这样一个组既不太活跃,也不太沉闷。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再三考虑,我“强制”要求测验分数靠前的10名学生各成一组;测验分数靠后的10名学生主动分别找前10名的孩子做他们的“好朋友”,成立二人小组;再由这“二人小组”在班里其他同学中选择两位同学成为“四人小组”,有三个上课从来不听讲、作业从来不交的学生,不主动找朋友,最后由平均分最高的小组“接收”,成立“五人小组”,其余均为“四人小组”。小组长选定后要进行小组长培训,例如如何组织小组学习、前

《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单位:阳谷县李台中学 课题组成员:杨留杰王洪光孙正一朱美静李文辉 摘要: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特定目标。课题通过多种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辐射多种学科,构建了一批优质高效的学科教学形式,建立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校周围的环境复杂,学校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进行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学校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在调研考试和一些家长片面追求高分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老师们不得不实施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等短期有效的强化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素质教育和课程目标的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足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妨碍。近几年,教育教学领域不断进行着更新和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课程改革的

集中反映。所以,我们需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转变和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的课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策略理论,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目标。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3、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学策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师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篇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 新课程新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 前言 新课程教学案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从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长、教师和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或者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 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 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 ——《菜园里》教学片段 [教学片断] 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

体育中考改革对我校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体育中考改革对我校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张顺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体育中考改革的研究,反思初中体育教学的思想、内容和方法的现状,并进行各方面的改进,以期跟上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中考改革体育教学思考 1.前言 体育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更能够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由于升学考试制度的限制,长久以来人们多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体育课的重要性,学生的体质水平偏低,为了改善体育课程发展不良的状况,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国务院在1990年出台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首次明确规定了:“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 自体育成为初中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至今已二十几年了,在此期间每一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增加体育考试到体育分值不断增加,考试内容不断增加、变换,难度变大等,透露出当今教育的评价理念正在发生变革。作为一种评价体系的体育中考,其自身的改革必然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市为了更好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经过深思熟虑后于2017年进行体育中考改革。 2.体育中考的价值和影响 通过参阅历年文献发现,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实施多年来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有利地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业压力, 减轻课业负担。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实施以来, 按对不同人群产生的影响可分为: 对学生的影响、对体育教师的影响、对学校管理者方面的影响、对家长的影响。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 是体育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 是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体育中考实施以来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主要体现在: 把体育中考分数直接加入中考升学考试总分里, 学生为了升学, 体育参与意识得到空前的提高,通过长时间的体育锻炼, 体育兴趣明显增加, 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此外, 通过体育锻炼有效缓解了学习压力, 基本达到了以体促智的目的。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执行者、主导者,自体育中考实施以来, 引起全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关注,体育教师的地位随之得以提高, 这无形中激励了广大体育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教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董玉红徐莉萍主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主要阐述有关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 目的:使学生基本掌握自动控制系统性能分析及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要求: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函数方块图,零极点分布图;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时域和频率域分析方法,重点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及快速性的概念、指标、分析计算及校正的方法。学会分析控制系统,并能初步设计控制系统。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机械工程控制论基础 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第三节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基本要求 1、4学时 2、重点: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基本要求。难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3、了解《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特点,初步建立控制系统概念。 4、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5、掌握相关基本要求。 第二章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一节系统的微分方程 第二节拉普拉斯变换和反变换 第三节传递函数 第四节系统框图简化 第五节信号流图籍梅逊公式 1、12学时 2、重点: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传递函数的分析和建立;系统的框图表

示办法。难点:利用信号流图和梅逊公式来简化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物理系统的传递函数推导。 3、了解复变量、复变函数、留数定理、拉氏变换等基础知识,了解简单机电微分方程方法。 4、理解模型函数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5、掌握传递函数的推导、简化,理解传递函数的数学、物理意义。 第三章时域分析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第三节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第四节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第五节稳态误差分析与计算 1、10学时。 2、重点:一阶、二阶和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误差分析及计算。难点:时间响应的分析、计算方法及稳态误差的分析、判断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3、了解低阶系统的特性及其计算方法。 4、理解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瞬时响应特性及性能指标,及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学会利用公式进行性能指标的计算; 5、掌握稳定性判断、误差及稳态误差的概念和计算误差的方法。 第四章频域分析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第三节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第四节闭环频率特性 第五节闭环系统性能分析 1、12学时。 2、重点:系统开环、闭环的频率特性的分析、计算和物理意义。难点: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