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ZNRJ

空想社会主义本身不能发展成为科学,其原因就是它的空想性。

1、形而上学的思维形式,全盘否定资本主义,使社会主义脱离了现实。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的,他们抱定“非此即彼”的公式,在绝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在看到事物的差别时,看不到它们的联系,看到联系时看不到差别。表现在对资本主义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上。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这对工人阶级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启发工人的觉悟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看到资本主义同想象中的社会主义的区别,而没有看到资本主义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同社会主义是有着的联系的。看不到联系同看不到区别一样都是错误的。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没有任何联系,他们只能从头脑中想象出一些方案,再加到社会中来。这是空想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事实上,社会主义决不是抛弃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联系的方面凭空产生的,恰恰相反正是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制度。

首先,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化的大生产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社会化的大生产,社会主义革命是不能胜利的,胜利之后也是不能巩固的。正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给生产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革命。它不仅为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而且也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既指出了社会化的大生产对确定的资本主义时代和对先进生产力的解放作用,同时又指出了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而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建立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占有制。这里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指出了两个社会的共同基础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础,不管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都不免带有空想的性质。

其次,发达的商品经济也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有的。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化的生产方式的革命也引起了经济体系的革命。即使与小生产相适应的自然经济变为商品经济,形成了与社会化大生产,形成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冲破了那种自然经济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形成了开放性的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促使了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在空想社会主义设想的方案中,商品交换被取消了,商品经济被看成似乎是资本主义社会专有的。这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商品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它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存在商品经济,到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发达起来了。

再次,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有的东西。科学技术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重要结构因素,而且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因为科学技术不为某个阶级所专有,也不为某个时代所专有。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仅就几次产业革命来看,18世纪大机器的采用,不仅确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也预示了社会主义的产生。人们称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是电机技术革命,还有今天真在进行的新技术革命,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如果说产业革命和电力革命是对人类体力的解放,那么今天的新技术革命是对人类脑力的解放。关于体力和脑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并不是某个阶级或某个特定的社会形态所特有的,更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是的。空想社会主义由于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不到同资本主义的联系,从而使社会主义脱离了现实基础,表现了其空想性。

2、坚持唯心史观,使社会主义脱离了历史的规律

空想社会主义者无论是在理论阶段还是在实践阶段,由于唯心史观的支配,他们追求的社会主义方案是脱离了历史发展规律的。

空想社会主义者尽管对18世纪的启蒙学者的各项原则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在哲学上没有跳出旧哲学的圈子。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历史观方面确实比18世纪的启蒙学者前进了一大步。如圣西门承认历史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财富关系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欧文还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的物质原因。然而他们没有找到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们错误地认为研究人类历史就是要研究人类理性进步的整个历史。这中历史观就是人道主义的历史观,用人性理性解释历史的发展。这样,空想社会主义在历史观上回到“意识理性支配环境”的唯心主义观点上去了。既然理性意识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那么具有高的的理性的人对社会的发展必然起

决定性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社会之上。这样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就走上了理性决定历史的发展,天才人物决定历史发展的唯心史观的老上上去了。恩格斯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认为真正的理性和正义至今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所缺少的只是个别的天才人物。现在这种人物已经出现,真理正是现在被认识到,……这种天才人物在500年前也可能诞生,这样地就能使人类免去500年的迷误、斗争和痛苦。空想社会主义从唯心史观出发就不可能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也无法证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因此,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一系列问题上表现出了模糊的观念。

第一,在阶级关系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阶级观点上尽管有很多价值的思想,但总体上是不科学的。他们强调的阶级对立是指科学家、艺术家和手工业者同王公显贵、元帅、省长等的对立。

傅立叶认为,阶级融合乃是协作结构的基础。他的协作社成了富有阶级、中产阶级和贫苦阶级接近统一和融合的组织。傅立叶要求富人为穷人服务,穷人为富人服务。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在阶级观点上不明确,所以他们由调和阶级矛盾走向反对阶级斗争。圣西门还错误地总结了法国革命的经验,公开表示厌弃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在他后期的著作中并没有改正这个观点。这样他们就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找不到明确的革命对象,看不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这就离开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现实。

第二,在依靠力量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同样看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新社会的创造者,他们企图靠乞求统治阶级发善心来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主义方案。圣西门只是笼统地说:“法国居民”是一种物质力量,但他始终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推翻旧制度和建立理想制度的物质力量。他们认为群众的物质力量只有依靠天才人物才能显示出来。傅立叶把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上层任务发善心和拿破仑一世以及波旁王朝的明智上,把革命前景只是作为吓唬君主和私有者们的手段,劝说他们帮助实现积极合作的方案。他们没有找到真正的依靠力量,这样就离开了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斗争的现实,离开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

第三,在建立理想制度的道路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王国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消灭阶级。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要建立的这种理想的制度并不是被看作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无产阶级推翻的资产阶级阶级建立起来的。而是从人的头脑里设想出来的方案,是从外面强加给社会的。尽管他们这种方案设想的很周密,特别是欧文提出了用共产主义移民区的办法来解决贫困和失业问题。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行不通的,只能是空想而已。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设想越周密,越陷入空想。因为问题并不在于从人们头脑里臆想出尽善尽美的方案,把它强加于社会,而在于客观地考察和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用革命的手段改造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这个道理,因此找不到建立新制度的道路。

第四,在对待社会更替的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社会制度的更替,归结为认识问题。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看成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把认识问题归结为天才问题。而天才人物的出现又归结为纯粹偶然的事。天才人物500年出现,人类就可以免除500年的迷误、斗争和痛苦。这样就把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的出现看成是纯粹主观的、偶然的。因此,他们就不能发现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我们说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并不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正确,而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同样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也并不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它和正义、平等的原则相矛盾,也不是由于人们希望废除这种制度,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了发展生产力的障碍。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不能不陷入空想。

3、坚持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使社会主义脱离了经济规律

如果说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哲学思想是直接从18世纪的旧唯物主义出发的,那么他们的经济学理论就是直接从古典经济学那里得来的。恩格斯说:欧文的整个共产主义在进行经济学论战时是以李嘉图为依据的。因此,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经济上对资本主义批判比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深刻得多,特别是欧文曾提出了资产阶级的利润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的观点。他还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财富和工人的贫困是同时增长的观点。他们依据的李嘉图的经济存在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他只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形式如地租、利息等,而没有认识到剩余价值本身;二是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概念,因而没有解决剩余价值的来源,解决不了剩余劳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问题。

这样空想社会主义者就无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规律,无法理解经济运动的规律。

从经济运动的规律来看,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形态不是主观臆想的,而是由于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每种经济形态的出现都有自己的必然性,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形态要依次经过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

产品经济,这些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第一个阶段,都是商品经济形态,而区别只在于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取消商品经济和货币,如欧文主张的劳动券取代货币就是如此。这当然是违背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规律。

正如列宁所说:“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23卷,47页。]正是因为上述的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就不仅不能变为科学,而且向前发展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正比的。阶级斗争愈发展和愈具有确定的形式,这种超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愈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因此,必然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具体地考察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阐明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消极落后的因素

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容来看,已经涉及到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体系的普遍论述的一些基本问题。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批判旧制度,批判私有制,认为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切祸害的根源,提出了要消灭剥削和压迫,建立没有阶级和压迫,没有贫困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财产公有,人人劳动,产品归公,按需分配。但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也存在着消极落后的东西。

莫尔的乌托邦尽管实行民主政治,但最高领导者王爷是终身制,宗教的主教和教士是精神领袖。教堂林立,僧侣密布,尽管信仰自由,但总是离不开宗教。宗教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莫尔的民主政治主张是不彻底的。乌托邦还保留有奴隶制。每个家庭有2个奴隶,其他部门也有奴隶劳动。尽管只限于把作了不名誉的事的本国国民和被判处死刑的别国国民做奴隶,但在公有制社会里保留奴隶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莫尔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基础上的,最先进的动力莫过于牛马,手工业也是家庭小作坊,而莫尔却把乌托邦描写成物质丰盈,各取所需的社会,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莫尔实现其理想社会的道路是进行宣传和示范。这样的道路当然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莫尔的政治思想带有明显的空想性。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的最高领导人也不是人民选举产生的,而且终身任职,权力极大,宗教色彩浓厚,是政教合一的国家,甚至实行公妻制度,尽管不是出于纵欲而是为了防止某些女人贪图欢乐而有意避孕,或者作为对不孕妇女的处理。

闵采尔虽然主张暴力革命,但他所幻想的社会变革缺乏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他的纲领超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条件,他采用的宗教神学又是同一切合理的创举截然对立的。所以,他的“千年天国”必然流于空想,最终不可避免地归于失败。同时,闵采尔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还带有的“左”倾偏向。特别是在实现理想社会的具体政策措施方面“左”的倾向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诸如,对世俗诸侯、贵族、骑士不作具体分析,一律视为仇敌。对于僧侣、修女、主教不加区别,统统当作毒蛇。这既不符合实际,也不讲究策略。树敌太多,必然招致自身孤立。闵采尔对那些不赞成或反对社会革命的人也采取过火政策。轻则进行“世俗的斥革”,重则实行肉体消灭。所谓“世俗的斥革”,就是一种从物质到精神各方面孤立打击的政策。

维拉斯由于时代的局限,在其学说中还留有英雄史观、奴隶制残余和对妇女歧视等糟粕。

这些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只是虚构了一个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妙图画,并没有也不可能指出一条改造现存社会制度的正确道路。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无产者阶级力量、阶级意识还很薄弱,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披上宗教神学的外衣,采用乌托邦形式,来表述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尽管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消极落后的思想,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系统地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有深远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空想社会主义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以莫尔和康帕内拉等人为代表,主要代表知识分子提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另一个是以闵采尔等人为代表,主要代表下层工农群众提出这

一理想。这两个源头几乎是平行并排发展,到19世纪30、40年代汇合,这时科学社会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和他们的学说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圣西门在1802年就看到法国革命不仅是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而且是贵族、资产阶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他还提出了一切人都应当劳动的思想。1816年,圣西门已经有了关于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这种观点的萌芽,而且明白地表达了“废除国家”的思想。

傅立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是他学说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内容。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恶性循环”中运动,贫困是由过剩产生的,这里他已对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作了相当深刻的揭露。他第一次提出了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尺度的思想。傅立叶最伟大的地方表现在他对社会历史的看法上。他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并且断言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上升和下降时期。

欧文从法国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和所处环境这两方面的产物。基于这种看法,他提出了改造社会的理论;认为新的强大的生产力是改造社会的基础,是大家的共同财产,应为大家的共同福利服务;他还认为私有制、宗教和资产阶级的婚姻形式是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他系统地制定了消除阶级差别的方案。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从而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他们在对未来社会的描绘中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主张;他们的社会历史观点中含有某些辩证法的见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了这些积极的思想成果。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3 个阶段:16世纪至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初,共经历了300多年。3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 16世纪至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还仅仅只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而已。 18世纪,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对社会主义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引起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当具备初步的阶级观点后,主张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为原型,主张在封建制度崩溃后,在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赞同君主制、终身制、家长制等。 19世纪30和4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这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理论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础是经济状况,指出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设计未来理想社会主义制度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马布利为代表。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法国伯爵,是19世纪初叶杰出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把他同傅立叶、欧文并列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著名百科全书派学者让·勒朗·达朗贝尔的学生。他爱好研究唯物主义哲学,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对神学和封建制度采取批判态度。13岁时,他曾拒绝参加宗教仪式。 圣西门一生写了许多著作,1802年,写了《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主张应由科学家代替牧师的社会地位。1808年发表的《19世纪科学著作导论》,比较详尽地发挥了处女作中的基本思想。1813年写的《人类科学概论》和《万有引力》表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规律性的见解。1817年以后的著作《论财产和法制》中,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圣西门又出版了一系列社会主义著作,如《论实业制度》、《实业家问答》、《论文学、哲学和实业》和《新基督教》,从哲学、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思想,形成了系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但直到1825年4月发表《新基督教》这部圣西门最后的著作,才标志着他创建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厦的完成。马克思说:圣

空想社会主义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提纲(必背知识)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探究与共享答案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提 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 基础 揭示了 (1)◆★★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探究与共享及答案(教材P11) 提示: 学生要善于抓关键词,提炼观点。 ①“文学语言”“批判”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手工工场时期)空想社会主

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②“摆脱幻想”“法律条文”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人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批判。 ③“积极合理的设想”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2)◆★★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探究与共享及答案(教材P12) 失败的基本原因: ①空想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是从“人类理性”“永恒正义”等原则出发,面不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出发。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把无产阶级当作“同情的对象,面不了解其真正的社会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看不到他们是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力量,因而把实现理思社会的希望者托在个别能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他们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拒绝一切革命行动,幻想通过宜传示范、向统治者呼吁等和平途轻、实现他们的社会改革方案。 失败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是空想的根本原因)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处的时代,法国还没有大机器工业,英国尚未完成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同时,无产阶级也刚刚从劳动群众中分离出来,尚无能力采取独立的行动。既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了圣西门、博立叶、欧文的学说只能是空想。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du革命的土地纲领和建设农zhi村社会的根本dao大法。它规定了平分土地的办法,规定了农村公社的组织制度,规定了农民生活的各项准则。它包含有两个内容:一、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种一切财产的公有制;二、建立兵农合一的地方政权,组织农民生活。兹分述於下: 第一、平分土地办法其办法把田亩按产量分为九等,一亩早晚二季产粮一千二百斤的为上上田,产量减一百斤降低一等,至年产四百斤的为下下田。上上田一亩折合上中田一亩一分,折合其他各等田若干。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人多则分多,人少则分少,杂以九等,好丑各半。凡男女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多过十五岁以下一半。每家除耕种外,规定都要种桑、养蚕、织布,从事纺织业,并从事养鸡、养猪副业。又根据公有制原则,收获不得归私有,除留粮食可接新谷外,全部都归国库。凡麦、豆、宁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也一样都要归公有。至於各家所有婚、弥月、喜事(即丧事,因太平天国以人死为升天,是大喜事,所以叫丧事为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定,通国皆一式,不得多用一钱。其馀鳏、寡、孤、独、废疾,都颁国库赡养。 第二、兵农合一的农村公社组织太平天国在平分土地和公有生产物的基础上,又规定一种兵农合一的农村公社组织制度。其制以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为一军,设立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等乡官。其构成一军最小细胞为一家,而其基层组织则为二十五家,故一切施政对象都以二十五家为基础,由两司马管理。凡二十五家中,设有国库一所,保管公有生产物,其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担任,农隙治事,使二十五家成为一个农村公社组织。凡「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凡一军内,并设「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这制度的特点是军事与行政的统一,是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成为自成体系的经济单位,其军事组织、生产组织,即包含在社会组织里面。 第三、宗教与教育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二十五家中,设礼拜堂一所,两司马住在堂内。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抵要祭告上帝,一切早俗尽除。其二十五家的儿童,每天都到礼拜堂,由两司马教读旧遗诏圣书(即旧约)、新遗诏圣书(即新约)、真命诏旨书(即天命诏旨书以及钦定天条书、三字经等)。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每七七四十九礼拜日,师帅、旅帅、卒长更番到他们所属两司马礼拜堂讲圣书,教育这一个农村公社的农民,兼考察他们遵条命与违条命及勤惰等情况。 第四、司法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二十五家中,力农的有赏,惰农的有罚。如各家有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听其曲直。不息,由两司马挈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不息,由卒长上其事於旅帅、师帅、典执法及军帅,军帅会同典执法判断。既成狱辞,军帅上其事於监军,监军次详总制、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命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详核其事,无出入,然后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直启天王主断。天王乃降旨主断,或生,或死,或矛,或夺,军师遵旨处决。这个司法制度,解决争讼的办法,从基层的两司马听讼起,直到天王。 第五、选举与黜陟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全国每年选举一次,以补诸官之缺。举得其人,保举者受赏;举非其人,保举者受罚。其伍卒、民有能遵守条命及力农者,两司马则列其行迹,注其姓名,并自己保举姓名於卒长。卒长细核其人於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科社”)与空想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空社”)的区别再明显不过——一个是“科学的”,一个是“空想的”。然而,若以严肃、科学、求实的态度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答案就绝非那样简单了。 众所周知,“科社”与“空社”的内容,均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旧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否定,对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或曰共产主义制度)的向往与设想。因此,要分清“科社”与“空社”的区别,就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 在我看来,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批判而言,“科社”与“空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所有这些,同“科社”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世界观总的来说还是唯心主义的,加之历史所限,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与缺陷。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和有关专著都这样是表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 “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 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他们甚至幻想乞求统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 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都晓得,上述分析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评论。显然,这些也正是“科社”与“空社”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推翻和改造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的原则性区别。因而恩格斯才明确地指出: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的秘密,“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之所以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教科书和有关专著是这样分析的:“(1)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不是人们头脑中的臆想,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2)唯物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就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圣西门、傅里叶与欧文思想的政治伦理旨趣 一、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社会主义思想的发生情境,都直接面对并接受了大工业资本主义的生存机制已然成型的事实,摒弃了先驱们对农业社会小国寡民的心驰神往,从而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病时,依然把乌托邦政治建筑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现实基础上。萨尔沃指认:“从那时起,政治生活的中心已不再是田产广大的农村,而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城市。资本与劳动,利润与劳动力,机器与工业制成品,已成为社会新现实的体现。为了避免冲突与骚乱,必须从这一新的现实出发。”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工业资本主义制度全面推进的产物。大工业革命为欧洲人带来了全新的生存体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化生产既创造了欧洲工厂的效率,为资产阶级国家和有产者阶层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也重新组织了社会交往方式,重构了整个欧洲人的生存模式。但当私人劳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社会劳动之际,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却形成了日益尖锐的矛盾,“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和群众利益处于对立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而在个体生活愈来愈被组织到社会的、他人的生活建构中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紧张。面对着底层社会的贫困、堕落和被奴役,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强烈感受到了现代社会无产者和有产者之间的经济对立和政治对抗,意识到无产者解放的正义性所在。但他们也从大工业组织制度中想象到了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以至整个社会阶级间的大联合对于未来制度安排的重要意义,尽管这种合作制度并非意味着以消灭私有制为根本内容,而只是平等、正义、普遍福利的需要。18、19世纪充满激进、反动、虚伪和捉摸不定的政治情境构造出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政治哲学的成长空间。文明社会信誓旦旦地要为全体公民们提供自由与平等之正义保障,并以此裹挟劳苦大众同富有公民们一道为推翻旧制度而斗争。然而,革命之后的政治既没有带来普遍福利,给劳苦大众以平等的财产权,使他们摆脱贫困和受压迫;也没有兑现普遍政治自由、权利平等的理性之诺。对于无产者而言,“任何一种政治变革都不会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使他们在政治上不满的原因”。③专制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人民共和制、代议共和制、军事独裁制,都只能是实实在在的奴役制和暴力恐怖。“民主政治比二者更可怕;马略和苏拉,克伦威尔和罗伯斯庇尔,两个君主的血淋淋的人头,公敌名单和独裁专政,这一切已经铿然有声地宣告了民主政治的‘恐怖’。”④但当启蒙政治被宣告也是奴役、欺骗和幻想的时候,工人们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斗争愈演愈烈,社会主义政治理念和运动便从其中凸显出来。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是18世纪启蒙政治哲学的实践表达。恩格斯认为,“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在实践方面体现了这种唯物主义”⑤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唯物主义学说当作现实的人道主义学说和共产主义的逻辑基础加以发展”⑥。18世纪启蒙运动至少为他们提供了两大政治标尺:普遍福利原则与理性

天朝田亩制度原文

天朝田亩制度原文 【本文仅作预览用,请支持正版书籍】 凡一军: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当其任者掌其事,不当其事者亦赞其事。凡一军一切生死黜涉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丛相,丛相察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污,军师遵行。功勋等臣世食天禄,其后来归从者,海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一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了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 极处兑则移此丰处,以贩极茄处。务便人卜共早人父上工呈上市大猫,万出同耕,百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多瑜十五岁以下一半。如十六岁以尚分尚尚田一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尚尚田五分;又如十六岁以尚分下下田三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下下田一亩五分。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蔬,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帘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土,则土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土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污意一也。但两司马存其钱谷数于簿,上其数于典钱谷及典出入。 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厂一,通天下皆一式,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总是祭告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切旧时歪例尽除。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旧遣沼圣书新遗沼圣书及真命沼污书焉。凡礼拜日,伍长一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莫天父上土皇上帝焉。 凡二十五家中,力农者有赏,情农者有罚。或各家有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马听其曲直。不息,则两司马挚两造赴卒长,卒氏听其曲直。不息,则卒长尚其事于旅帅、师帅、典执法及军帅。军帅合同典执法判断之。既成狱辞,军帅又必尚其事于监军,监军次详总制、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垂相,垂相察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污,命军师、丛相、检点及典执法等详核其事。无出入,然后军师、丛相、检点及典执法等,直启天土主断。天王乃降扮主断,或生,或死,或予,或夺,军师遵旨处决。 凡天下官民,总遵守十款天条及遵命令。尽忠报国者则为忠,由卑升至高,世其官。官或违犯十款天条及逆命令受贿弄弊者则为奸,由高贬至卑,黝为农。民能遵条命及力农者则为贤为良,或举或赏。民或违条命及情农者则为恶为顽,或诛或罚。 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举得其人,保举者受赏;举非其人,保举者受罚。其伍卒民,有能遵守条命及力农者,两司玛则列其行迹,注其姓名,并自己保毕姓名砖卒长。卒氏细核其人放本百家中,果实,则详其人,并保举姓名砖旅帅。旅帅细核其人砖本五百家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陈文杰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理性的回顾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回顾和了解,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更好的促进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我们的科学结论也应当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可以科学的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得出正确理论总结,从而为今天的社会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像一个灯塔指导 着人类朝着目标前进,尽管这一过程充满了曲折,并且又是相当漫长,但是却阻挡不了人类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执着追求。 本文试着以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为核心线索,分析其中成败得失,为我们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空想社会主义之利弊 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16、17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对未来社会主义进行了文字性的描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等,到了18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开始理论探讨,并开始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开始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也提出了一些初步的阶级观点。 到了19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有了较为清晰的蓝图,对通过生产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废除私有制,取消财产不平等主张具有进步意义。同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有很多理论对今天中国建设社

空想社会主义

马恩同空想社会主义:两种和谐社会观的区别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学说 通常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产生于十六世纪初的西欧,创始人为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德国的闵采尔,以及后来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等人,十九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为杰出代表,之后德国的魏特林、法国的卡贝和布朗等人所持的学说。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具体学说虽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点。他们的设想各有所长,却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以财产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阶级就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参加劳动,生产实行计划管理,人人有充分的自由时间,人自由平等的享受生活,教育普及,妇女解放,三大差别(脑体劳动、工农、城乡三大差别)在消失,国家逐渐消亡,等等。 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第一阶段: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 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是《乌托邦》;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意大利思想家,代表作是《太阳城》。 托马斯·闵采尔(1490- 1525)“千年太平天国” 2、主要特点 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虚构地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 第二阶段:空想平均社会主义(18世纪) 1、代表人物 摩莱里(1720-1780)法国杰出思想家代表作是《自然法典》; 马布利(1709-1785)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是《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巴贝夫(1760-1797)法国革命家、平等派运动领袖,代表作是《永久地籍册》 2、主要特点 我拥护斯巴达人的作法……以贫困、自制、节制和勇敢自豪的斯巴达人是幸福的”。而要恢复这种完全平等,就必须禁欲,需求越少,幸福越多,清心寡欲是最高尚的道德。——马布利 马布利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是主张“苦修苦炼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看法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看法 空想社会主义可以说是一个不仅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而且在人类思想上都很有影响的学派。即使在今天,不论我们意识到与否,我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而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它对历史发展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不免产生过消极的影响。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我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看法。 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因素: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更加重要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在预测和论证未来社会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这些光辉思想具有合理的科学因素,它们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择其荦荦大者,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时期,三大空想家已经开始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一个有规律的前进过程,并已认识到每一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都是过去全部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一社会都包含着前一社会制度的残余以及未来社会的萌芽。 (2)关于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的思想。他们认为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雇佣劳动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所以要消灭罪恶、实现公平,就要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实现财产公有制,人人参加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 (3)关于劳动改造、劳动光荣与劳动竞赛的思想。废除雇佣劳动制是几乎所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识。以莫尔、温斯坦莱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强调理想社会人人都应当参加劳动的同时,又把劳动视为一种惩戒手段。他们认为,对于那些犯有过错或罪行的人,强迫他们劳动比把他们处死将会更有益于社会。如果撇开其中蕴涵的奴役思想,通过劳动改造挽救过错者与罪犯的思想不能说没有其合理成分。另外,以康帕内拉、梅叶、摩莱里等人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劳动视为公民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并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里,“每个人无论分配他做什么工作,都能把它看做是最光荣的任务去完成”。 (4)关于建立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的思想。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再有残酷的竞争,不再有尔虞我诈,不再有贪婪、争讼、掠夺等一切罪恶与祸害,而有的只是和谐与完美:不仅有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谐美满的两性关系,而且还有和谐完善的天人关系。 (5)关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思想。对于未来社会的分配制度,大致存四种主张。其一,按需分配。其二,主张对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其三,按比例分配。圣西门认为,在实业制度下,应该贯彻按才能和贡献分配的原则,即个人的收入应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这样才能体现分配上的平等原则。四,按劳分配。圣西门那里已有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他去世后,他的学生们把他的思想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并作了进一步发挥和阐释,提炼为“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的原则。 而且在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中还包括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用新型分工代替旧式分工的思想,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的思想以及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ZNRJ 空想社会主义本身不能发展成为科学,其原因就是它的空想性。 1、形而上学的思维形式,全盘否定资本主义,使社会主义脱离了现实。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的,他们抱定“非此即彼”的公式,在绝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在看到事物的差别时,看不到它们的联系,看到联系时看不到差别。表现在对资本主义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上。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这对工人阶级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启发工人的觉悟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看到资本主义同想象中的社会主义的区别,而没有看到资本主义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同社会主义是有着的联系的。看不到联系同看不到区别一样都是错误的。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没有任何联系,他们只能从头脑中想象出一些方案,再加到社会中来。这是空想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事实上,社会主义决不是抛弃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联系的方面凭空产生的,恰恰相反正是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制度。 首先,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化的大生产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社会化的大生产,社会主义革命是不能胜利的,胜利之后也是不能巩固的。正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给生产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革命。它不仅为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而且也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既指出了社会化的大生产对确定的资本主义时代和对先进生产力的解放作用,同时又指出了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而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建立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占有制。这里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指出了两个社会的共同基础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础,不管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都不免带有空想的性质。 其次,发达的商品经济也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有的。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化的生产方式的革命也引起了经济体系的革命。即使与小生产相适应的自然经济变为商品经济,形成了与社会化大生产,形成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冲破了那种自然经济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形成了开放性的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促使了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在空想社会主义设想的方案中,商品交换被取消了,商品经济被看成似乎是资本主义社会专有的。这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商品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它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存在商品经济,到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发达起来了。 再次,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有的东西。科学技术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重要结构因素,而且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因为科学技术不为某个阶级所专有,也不为某个时代所专有。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仅就几次产业革命来看,18世纪大机器的采用,不仅确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也预示了社会主义的产生。人们称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是电机技术革命,还有今天真在进行的新技术革命,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如果说产业革命和电力革命是对人类体力的解放,那么今天的新技术革命是对人类脑力的解放。关于体力和脑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并不是某个阶级或某个特定的社会形态所特有的,更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是的。空想社会主义由于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不到同资本主义的联系,从而使社会主义脱离了现实基础,表现了其空想性。 2、坚持唯心史观,使社会主义脱离了历史的规律 空想社会主义者无论是在理论阶段还是在实践阶段,由于唯心史观的支配,他们追求的社会主义方案是脱离了历史发展规律的。 空想社会主义者尽管对18世纪的启蒙学者的各项原则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在哲学上没有跳出旧哲学的圈子。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历史观方面确实比18世纪的启蒙学者前进了一大步。如圣西门承认历史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财富关系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欧文还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的物质原因。然而他们没有找到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们错误地认为研究人类历史就是要研究人类理性进步的整个历史。这中历史观就是人道主义的历史观,用人性理性解释历史的发展。这样,空想社会主义在历史观上回到“意识理性支配环境”的唯心主义观点上去了。既然理性意识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那么具有高的的理性的人对社会的发展必然起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以《乌托邦》为例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研究生2011级 学号 2010102040 学生于娴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摘要】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也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理想的“乌托邦”因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而成为“空想”,但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及在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提出的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我们当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理想 据《简明哲学百科词典》解释:“乌托邦主义是缺乏科学根据而设想建立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思想。通常指空想社会主义,也形容空想的、不缝实现的改革。”事实上,只要人们提到“乌托邦”一词,就会首先想到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与空想社会主义几乎是同义语,都表达了思想家们对现实丑恶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憧憬。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贫困、一切归全民所有、全体公民过着平等富足生活的完美的理想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首幅空想社会主义蓝图。 一、关于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法官家庭,1535年,因为在宗教问题上违抗英王指令而被处死。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孩提时代被送到伦敦的圣安东尼学校,14岁进入牛津大学,他大量研读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家的著作,并深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其后来创作《乌托邦》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英国,奠尔深切感受到圈地运动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作为一名律师,他接触了大量涉及下层社会的诉讼案件,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了深刻的了解,因而对下层人民给予深深的同情。他看透了社会不平等和下层民众日益贫困化的原因,即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剥削为特征的私有制,这使他开始思考如何建立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尽管他对英国的社会与政治非常不满,但王朝的专制统治和他曲折的从政经历,使他不能发出公开的批判声音,然而他所生活的大航海时代,却让他可以通过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来阐发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1516年,

论空想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试论空想社会主义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人类文明结出了无数硕果。19世纪初,以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三位思想家为主要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优秀成果之一。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尽管这种空想社会主义是从社会改革出发而空想出来的不成熟的理论,可操作性、实践性较差,但它不仅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相当程度的借鉴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使我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专家、学者以及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新型的建设、全面的建设。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格局。下面我将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看,英国的欧文设想了共产主义劳动公社并付诸实践。尽管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在这种制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想法,即实行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想法不仅被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论证补充,而且被无数社会主义国家所证明。一直到今天,我国还是采取的这一基本制度。可谓影响深远。 法国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这一主张。他认为,在社会生产方面应实行计划经济。在上个世纪苏联和我国都采用了这样的经济体制,尽管后来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但是其中所强调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思想仍然被我们所采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他还十分尊崇劳动。认为每个人都应参加劳动,劳动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在劳动产品分配方面,圣西门提出了每个人的作用和收入都应当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这一原则实质上就包含有按劳分配的思想萌芽。由此可见,我国在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相关思想。 政治方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者们提出了集体领导,人民领袖由选举产生等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产生了相当意义上的影响。我们现在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最后,我要说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他认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未来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不谋而合,我国在新世纪也认识到了社会安定、和谐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我们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四位一体”格局的国家,首次把社会建设提到了如此地位。随后,由通过中央文件、党政报刊、主流媒体等途径系统地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地位、含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基本上从政策的引导到具体的措施都一一做了解释和落实。可以说,我们当前集全社会之力进行的社会建设,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为这些伟大的空想主义者所提出。 综上所述,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之一,空想社会主义给予了我们许多值得借鉴的理论。但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它的借鉴意义十分重要,但我们绝不能忽视它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社会主义这样强大的理论武器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引导方向,从而发动群众万众一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功绩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功绩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说学也是如此。人类历史上关于理想社会的种种思想,如古希腊的“黄金时代”、柏拉图的《理想国》等,都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空想社会主义说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可以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思想上的反映。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民主、自由、平等的实现,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也付出了空前的代价,马克思曾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种种社会矛盾,让许多人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这样,就有了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等(后来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设想,著书立说,形成了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存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它分三个阶段。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 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

《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阶级的联合绞杀下,以失败告终。在整个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而言,尽管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看上去仅是一个插曲,但其本身对历史的发展,绝对有着特殊、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而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所提出的两大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在思想史上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这篇读书报告主要讨论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质,个人的评价与反思,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来谈谈《天朝田亩制度》诞生的历史背景。 在讨论这两份政治纲领提出的背景之前,必须先谈及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历史阶段。老师在课上曾提到王朝更替的“周期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中国社会正陷于改朝换代的历史循环的转折点之中。资料显示,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深刻指出:“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能要解体一样。”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没有顺应社会要求变革的历史潮流,导致国内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政治腐败愈发严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此际,中国社会处于周期性危机之中,人地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更是尖锐,于是,19世纪中叶,洪秀全领导了一次没有完成的、改朝换代的革命。1851年的金田起义,在广西揭幕。这次革命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晚清封建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以下,我将更深入地讨论这份纲领诞生的具体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太平军便攻占南京,并建立起足以和清王朝分占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为什么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能赢得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窃以为,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 受一本宣扬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洪秀全开始从西方基督教中寻找救国救民、击溃清王朝腐败的统治的理论支撑。洪秀全认为,世间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不论男女应当一律平等。“世道乖漓,人心浇薄,所爱所憎,一出于私。”因此,只有消灭一切自私自利、才能消灭一切仇恨和矛盾,才能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公平正直”的世界。于是,从一开始,太平天国运动就把矛头指向清王朝的统治者,意图建立一个平等的、“有无相恤,患难相救”的太平天国。 基于这样的政治理想,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制定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纲领的总目标是建立所

空想社会主义的功过评价

空想社会主义的功过评价 【摘要】本文从阐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及产生过程入手,分别概括了16到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重点在于从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两方面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功绩;历史局限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及产生 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 空想社会主义(utopian socialism) 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要弄清“空想社会主义”一词的内涵,就必须将这个词进行分解。首先我们看“空想社会主义”的中心词“社会”的内涵。“社会”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socius,意思是同志、同伙、同伴等,看来,从辞源学上来说,“社会”一词是指人的非孤独性和相互联系性,他有自己的同伙、同伴,直至同志、同盟。很简单,社会一词所对应的反意应该是单个的人、孤立的人。到近代这个拉丁词汇演变为英文和法文的social,意为“社会的”。“空想”和“主义”两个词都是“社会”这一中心词的辅助词,是对“社会”一词的限定和补充。“主义”是指一种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其中的关键是思想和主张的系统性,零散的、个别的思想和主张不称其为主义。在英文中,名词后面加上后缀ism,即表示比较系统的思想,“社会主义”在英文中就是socialism.这样,从源头上说,“社会主义”也就是围绕社会的系统的思想和主张。“空想”一词最容易理解,顾名思义,“空想”也就是凭空想象,即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可行的实施方案。“空想社会主义”也就是围绕社会凭空想象出来的比较系统的思想和主张(朱洁,陈晶莹,2005)。 1.2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在16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替代封建主义的新思潮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资本主义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制度叫私有制。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这也并不是一个美满的社会制度,它的一些弊病在其产生过程中慢慢地暴露了出来。人们并没有看到所谓的“财产公有,没有阶级差别,社会组织生产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社会”。广大劳动人民仍长期处于贫困和困难的水深火热中。这就激起了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和先进思想家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他们追溯造成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社会根源,努力探求一条消除社会混乱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完美社会制度。于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就在他们的推动下应运而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