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秦淮线

秦淮线

秦淮线

八年级地理学案——秦岭-淮

班级 姓名

一、知识主干

1、读图找出秦岭—淮河呈 走向,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有 、 、 、 、 。

2. 填表比较秦岭一淮河线两侧的地理差异:

造成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A B C D

⑵A 和B 的分界线是 ,C 和D 的分界线是 ,

A 和D 的分界线是

(3)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降水 ,以 (农业

部门)为主,西南半壁位于 区,降水 ,以

(农业部门)为主。 (4)、A 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D 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C 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二、巩固提高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地理研究中,常常进行区域的划分,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地理界线,这些界线有利于我们把握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因此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记熟。不同的界线之间进行比较、归纳,有助于记忆。我们学过的重要界线有:行政区界线、人口分布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界线、外流区和内流区界线等等。

4、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图例画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①图中我国境内,虚线(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分界线)是 分界线,阴影区域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下。

②季风区内(不含青藏高原)有 种温度带,有 种干湿地区。

③当A 地开始受西南季风影响时,B 地多出现 天气,C 地农业生产常面临 (气候灾害)威胁。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接近 毫米等降水量线。

地理水循环及地理意义

4.1 水循环及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真题再探 (2019·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 1989—2015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 距市中心( ) A. 10~15 km B. 15~20 km C. 20~25 km D. 25~30 km 2. 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 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 加④地表径流增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核心突破 1. 水循环环节及影响因素 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 正面影响 ①修建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大坝下游枯水期径流量。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增加库区的蒸发量。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有利于防治城市内涝。 (2) 负面影响 ①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②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使蒸腾减少,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较少,局部气候趋于干旱;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快速汇聚,易发生洪涝灾害。 ③城市路面硬化,会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有泉水出露的地区出现泉水枯竭,导致绿洲地区土地荒漠化等。 3. 水循环的意义——四个关键词 (1)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关于“胡焕庸线”形成因素的研究

关于“胡焕庸线”形成因素的研究 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著名的“胡焕庸线”。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他对在场学者发问:胡焕庸线是否具有可破性。本文通过对“胡焕庸线”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学者研究其可破性提供帮助。 标签:地理;胡焕庸线;人口分布 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先生采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图”,并于1935年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该文将各地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整理,从而绘制出中国人口密度及分布图,并提出“瑷珲—腾冲一线”(即“黑河一腾冲线”)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进行绘制,对我国人口地理理论的建立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流动人口的数值也在逐年加大。但是,“胡焕庸线”所展现的人口分布规律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推翻。本文通过对“胡焕庸线”之东南部与西北部的自然环境与生产要素进行比对,最终总结出导致“胡焕庸线”形成的因素。 1.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对‘胡焕庸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选取了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两个角度进行比较,突出表现“胡焕庸线”两边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生产能力的显著差异。在自然角度中,通过对两边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的比对,得出环境容纳量是导致“胡焕庸线”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人文因素里,通过对两边的生产能力进行比对,推断出生产力导致“胡焕庸线”形成的重要因素。 2.关于“胡焕庸线”的定义及解读 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所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论述日:“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记七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这就是胡焕庸先生关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最初表述,后人称之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先生于论文中将人口密度分为八级,并将单位人口密度精确到县。现今画出的“胡焕庸线”,是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的一条倾斜约莫450的直线。该线东南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居住着全国%%的人口,该地域降水丰沛、河网密布,多平原、山地、丘陵、喀斯特地形,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线的西北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居住着4%的人口,该地域整体上呈干旱、半干旱气

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篇一: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金陵晚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刘禹锡《金陵五题》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游赏心亭 王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登凤凰台 杨万里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篇二: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秦淮河是南京的文化摇篮,是江宁的母亲河. 相传在7000万年以前,秦淮河自然淋漓的雏形就已形成.秦淮河本名龙藏浦,汉时称淮水又称小江,唐代以后称秦淮河. 秦淮河由南向北纵贯江宁区,主河道一百多公里,是我区... 【篇三: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2.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要求: 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检测学生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的预习情况。 2.通过习题,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教学过程: 任务一: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示信息填写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G________H________ (2)甲乙丙分别表示发生在不同领域的水循 环类型,其中,甲表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市赣江水参与的水 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5?新课标全国1)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任务三: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材料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 000毫米以上。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内蒙古赤峰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3讲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内蒙古赤峰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3讲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96分) 1. (4分) (2017高二下·佛山期中)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建设了新区、新城,但有些新城“白天鲜见人,晚上少亮灯”,被称为“鬼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新城人口少的原因() A . 交通拥堵严重 B . 人口迁往农村、小城镇 C . 相应产业不完善 D . 房地产供大于求 (2)新城的建设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有() A . 地表径流量增加 B . 下渗量增加 C . 蒸发量增加 D . 地下径流量增加 2. (4分) (2019高二下·北碚期末) 某红壤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农耕措施①、②、③依次表示() A . 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 B . 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 C . 顺坡农作、等高土埂、等高草带 D . 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 (2)与6月相比,该地7月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7月() A . 农作休耕 B . 农田用水多 C . 蒸发旺盛 D . 降水量较少 (3)该地位于() A . 吉林省 B . 云南省 C . 浙江省

D . 海南省 3. (6分)图为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以及①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A . 周期性;地形平坦 B . 地域性;降水充沛 C . 地域性;热量丰富 D . 周期性;土壤肥沃 4. (4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Ⅰ、Ⅱ、Ⅲ、Ⅳ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 .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 . 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 . 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 . 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Ⅱ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说明介绍(完整编辑版)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一、城市简介 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

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

2014年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博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地图上的“胡焕庸线”提出了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对李克强总理的提问,中央主流媒体以李克强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的“李克强之问”[1]为题进行报道,使得如何打破“胡焕庸线”一时之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段子渊、李培林等学者赞同打破“胡焕庸线”的观点,并对“李克强之问”提出了诸如“倡导以若干产业创新主导的城市为枢纽,加快中小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形成新型产业主导的枢纽――网络结构”[2],“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有望打破胡焕庸人口线这个规律”[3],以新型城镇化来打破胡焕庸线[4]的对策建议。另一些学者则对“打破胡焕庸线”的说法存疑,在科学网等处发出质疑声音[5]。 我以为,赞同“打破胡焕庸线”也好,反对“打破胡焕庸线”也罢,还是得回到“胡焕庸线”本身及其背后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上来。否则,无论持“打破”或“不打破”的观点,可能都容易沦于“口水”之争。 “胡焕庸线”两侧的地理与人口 胡焕庸教授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的第三部分“人口分布”中写道:“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今爱辉),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这就是后来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的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从原文可以看出,“胡焕庸线”的原义应该是对“瑷珲―腾冲线”两侧地域与人口的综合比较,既涉及地理因素,又涉及人口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地理因素与人口因素两方面来回顾“胡焕庸线”的内涵,再来看当今的打破“胡焕庸线”的争论。 今人在引用论述“胡焕庸线”时,往往笼统拿今日中国版图中的黑河(即旧时瑷珲)―腾冲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或径直称之为“胡焕庸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与当年“胡焕庸线”两侧进行比较,这样忽略疆域的变迁的做法其实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胡焕庸教授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图》时,中国的版图与当今的版图是不一致的。当年胡焕庸教授所用中国行政区划地图,包括28个省,蒙古和西藏两个地方,南京、上海、青岛、西京、北平等五个直辖市,威海卫、东省两个特别行政区,广州湾、九龙、旅大、金州等租借地,以及汉口、天津等租界,当时中国面积达1100万平方公里,呈“秋海棠”型。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地图,是“雄鸡”图,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另外,从《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所附的《全国人口统计表》来看,当时也没有包括中国台湾省的人口。因此,“胡焕庸线”当年“秋海棠”型版图中东南半壁/西北半壁的面积比重大致为36%、64%,而现今中国版图中,“胡焕庸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的面积比重大约为44%(43.71%)、56%(56.29%)。当今学者所谓的“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与当年胡焕庸先生地图中的“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其实也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另外,今人在引用论述胡焕庸线时,往往对“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对比的部分非常感兴趣,即瑷珲―腾冲线“东南部人口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后来的一些学者据此为标准,以“四普”、“五普”或“六普”时,我国东南半壁人口与西北半壁人口的比例来说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比如,有的学者论述,“1982年和1990年我国进行的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自1935年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基本没变。以东南部地区为例,1982年面积占比42.9%,人口占比94.4%,1990年人口占比为94.2%,经历了55年时间,东西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 [6]也有的学者认为,“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2%(包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指以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河一带,包括两岸的街巷、民居及附近的古迹、风景点等。这一带自古以来都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也是众多游客来到南京的必玩之处。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吟诗,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便是说的这里。 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古都南京的历史建筑,还能吃到最地道的秦淮风味名点小吃。深入到街巷中或是泛舟秦淮河,从不同视角感受河畔风土人情。夜晚时四处亮起彩灯,无比辉煌,“夜泊秦淮”更是美妙。风光带四季都有节庆活动,如春季文化庙会、夏季秦淮之夏(社区文化艺术节)、秋季夫子庙美食节、冬季金陵灯会等。 除了夫子庙,风光带还有“金陵第一园”瞻园、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明末清初“桃花扇”传奇人物李香君故居、东晋贵族王导谢安故居乌衣巷、明代开国功臣徐达的私家花园白鹭洲公园、世界第一大瓮城中华门、《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故居等景点。 游玩秦淮河一带,美食也是一大特色。这一片满目都是茶楼饭店、街边小吃,其中有“秦淮八绝” 值得一尝,是指7家点心店的8种小吃,分别为: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蒋有记的牛肉锅贴和牛肉汤、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瞻园面馆的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这一带亦是热闹的商业区,各种店铺林立,既有特色传统纪念品,也有时尚潮流小玩意,你可以挑选一些价格适中的作为留念。 想要泛舟秦淮河的话,可以在夫子庙对面的码头登船,参考费用:白天60元/人,晚上80元/人,全程约50分钟,结束后返回码头。 你也可以专门体验一把秦淮画舫夜游,不过登船地点是在离夫子庙约6公里的石头城公园,且线路为外河,不会进入到夫子庙所处的内河。游船上都有景点讲解,可以边看景边了解其历史故事。 特别提示 ? 1.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这里都会举行金陵灯会(又称秦淮灯会),届时夫子庙、瞻园、江南贡院等处都是热闹非凡的赏灯地点。2. 风光带常年游客众多,节庆时尤为拥挤,请注意个人财产安全。(放完行李后,在夫子庙景区随便逛,里面的小吃不正宗还特别贵,不推荐。乌衣巷什么都没有,忽略也行。推荐去老门东,里面有许多许多特色小店,值得慢慢逛。夜游秦淮河比较漂亮。好吃的和伴手礼都去狮子桥吧,花了很多脚力和小部分金钱换来的经验。) ?给大家个省钱小贴士,晚上去夫子庙,坐画舫游秦淮河,一定要5点20之前买白天的票,上船,这样5点半就开灯了,花白天的钱看晚上的景,一人省20!(嘻嘻……) ?夜景漂亮,周围还有很多用餐的地方,离附近的水游城和水平方不远,那里还有很多吃饭的地方,用餐很方便,交通也方便,附近有很多公交线路,地铁好像有点儿远。

高中地理水循环说课稿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一.背景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作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源基础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后面章节的学习作铺垫。 本节课由“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相互联系的水体”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水圈的构成、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介绍,为学习水循环的学习作基础知识方面的铺垫。“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过渡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将接近于成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高一学生对一些地理表面现象的认知较多,对原理性认知较少。学生已有知识是知道自然界水体存在形态、能够概括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各圈层的特点;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基本掌握了物质三态变化,对物态变化中吸、放热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要掌握的是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河流的补给等内容。 (三)说教师自身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才能更好的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 根据MBTI心理类型理论,在四个指标,八个偏爱所组成的16种类型中,我是ENFP型,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情感型。在解决探究性问题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成绩、性别等组成异质小组,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营造一种自由、活跃、和谐的环境,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二.教学目标 (一)说课标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其中“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为“了解”的水平;“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理解”的水平,为本节课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课标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说出水圈的构成。 2)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3)举例说明水循环在塑造地表形态的影响。

神秘的胡焕庸线

???? Δ??????Φ ?????κ???Φ No. 2014~52 2014?12?18?********************************************************* 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 中国科学报张林1 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扛鼎者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绘制的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显示了我国自宋元时期形成的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格局大致不差。 这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同时还负载、分割着许多神奇的自然与社会的元素。 有人说它只是农耕文明不可逾越的界线,但工业文明下它所暗藏的规律依旧。 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诸如国土资源、环境、粮食安全等,有必要研究胡焕庸线两侧地带在全局中的功能定位问题。 1本文原载《科学时报》2010年1月20日B1版,发《参阅文稿》时作者再作修订。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一百周年之际,地理学界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由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这项“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共发布了30项地理大发现,排在“珠峰测量”之后的,是“胡焕庸线”。 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度),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比1。 在工业文明的今天,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历史上的高度 胡焕庸线主要描述了人口密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并由此得出我国

关于秦淮河的散文

秦淮河 南京城内,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从中央流过,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南京人,它以紫金山为伴,以玄武湖为友,她是长江的女儿,她那如树枝般错综密布的支流,正是南京这个六朝古都时刻跳动着的血脉。 提起秦淮河,许多人只记得夫子庙。如果说心脏是人生命的中枢的话,夫子庙便是秦淮河的心脏了。一块小小的地方,数千年来,会聚了无数才子佳人,演绎了多少千古流传而经久不衰的哀婉动人的故事,《牡丹亭》在这里产生,一把喋血的桃花扇让遍天下的有情人为之痛哭动容,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秦淮八艳是中国几千年来青楼女子的最杰出者,她们中有反清复明的义女,有令男人“宁要美女不要江山”的陈圆圆。 乌衣巷,朱雀桥,早已经作古,世事几易,昔日叱咤一时的王谢家庭,其辉煌的居住地也由“百姓家”变成了“游人处”。如织的异乡人如蚂蚁一般在夫子庙的大街小巷里乱转,诱人的秦淮小吃,色彩缤纷的雨花石,琳琅满目的廉价商品吸引了游人们的眼球。秦淮是南京人休闲的地方,他们生活得不紧不慢,恬静自然,在杨柳低垂的秦淮河畔,你总会看到许多老头小孩围成一桌,切搓棋艺,聊天品茶,上前一问,他们便是典型的秦淮人青楼依旧在,只是改成了酒店,旅社,江南贡院也开放出来供游人观赏,它见证了范进等一干读书人的悲哀。俗话说:有才子必有佳人。人们不难想象为何会有如许多情的年轻人为了爱情而慷慨捐躯,他们其实也是对封建制度无声的反抗和控诉,他们做了爱情的俘虏,却代表了那个时代与众不同的一代新人。 夜晚的秦淮,月明星暖,桨声灯影,游艇画舫上时有悠悠的笛声传来,催人泪下。 漫步在雕花的走廊转廓之间,品尝着藤蔓中鲜花的清香,耳边听着秦淮河潺潺的流水声,心旷神怡之余,不禁感慨岁月如梭,时光易逝,几千年漫长复杂的历史竟全都记载在一弯细小的清水里了。 梦系秦淮 初识你时,我是一个清纯的少女,一个懵懂的学子。在一节原是很普通的师范文选课上,我——遇到了千年前的你!我们相遇在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泊秦淮》一诗里。“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千年前的你,水月相笼,商女浅唱,有杜牧在你河畔闻歌而牵动忧思,念及国运……置身其间,秦淮夜色迷朦中透着冷寂,清丽中微露哀伤,还有诗人深沉的忧虑,无限的悲慨都一一熏醉着我,感染着我不复醒来。从此,我的心湖便留下了你古老而又神秘的波影! 再识你时,我是一名年少气盛的老师,一个心系文学的跋涉者。我——遇到了八十多年前的你!我们相遇在朱自清先生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散文名篇里。“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那汩汩的桨声,那迷人的月色,那朦胧的灯火,那扰扰的歌声,还有先生几次面对歌舫欲听又罢而终生幻灭的情思……无不再度使人魂牵梦萦、心驰神往了! 相传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泄王气,兴航运,故名秦淮。而今“焚书

胡焕庸线对四川地理有多重要

胡焕庸线对四川地理有多重要?它将全省分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 原创|发布:2019-07-14 23:52:06 更新:2019-07-14 23:52:06 阅读 12929赞 63 秦岭—淮河划分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国大部分省份也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南北分界线”。四川省,川西北是雪山高原,属于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东部则是四川盆地。谁将四川分为两个部分呢? 地理学家划分相邻地域单位的线或带称为「地理界线」。地理分界,是认识某个区域的重要方式——认知一个巨大的空间之前,唯有先将它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才能从总体到部分地,对世界完成循序渐进地认知、描述。 其中,最知名、最具有地理分区意义的,则是秦岭—淮河一线。

上图:秦岭—淮河线示意图作者:Li chao 气候方面:它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线、雨季长短差异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1月0℃等温线的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植被方面:它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水文方面:它是河流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多少、汛期长短、冬季是否结冰的分界线;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土壤方面:它是红壤与黄棕壤的分界线。 农业方面:它分开了水田与旱地、稻田与麦田、油菜与大豆、甘蔗与甜菜。 我们生活中常常争论的食物甜咸酸辣,也几乎与这条线有关,甚至可以具体到:饺子与年糕、元宵与汤圆、粽子咸与甜的战争…… 千万种争论,最终都汇总成一个问题:「南方与北方」。正是由于「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大多数人口被划为两大阵营:南方人与北方人;文化被划为两大流派——南派与北派。 古人没有用现代科学的方式发现这条地理分界线,却早已发现淮河的特殊性,如先秦时期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之说。 清末,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张相文先生,明确提出:「秦岭(时名北岭)—淮河(时名淮水)」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1908年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说: 「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 后又论述:

秦淮河两侧城市设计主要内容介绍

《江宁秦淮河(城北桥-零点段)两侧城市设计整合 及环境规划》主要内容介绍 长期以来,由于秦淮河(城北桥-零点段)是东山新市区老城区、开发区、科学园的行政辖区边界,在实际建设中被各大片区消极空间或私有景观利用,城市的公共景观、公共设施及公共绿地等都很少能够与河流紧密协调,导致秦淮河被“边缘化”。作为东山新市区穿城而过的重要的景观轴,按照区政府要求,2008年我局委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沛濡工作室共同开展《江宁秦淮河(城北桥-零点段)两侧城市设计整合及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从整体发展角度强化秦淮河景观特点,形成具有滨水特色城市景观空间,提升新市区品质。 本次设计范围从秦淮河上游的零点至城北桥段,干流长约15.1km,基本以河道中心线两侧约500米距离为设计范围边界,部分地段适当扩大,总共涉及面积约1400公顷。设计方案在充分调查了现状水岸沿线土地利用、交通、岸线、桥梁等情况基础上,通过梳理、解读相关上位规划、城市设计,借鉴国内外先进案例,提出了“创新秦淮、魅力水岸”的发展定位,通过创“新秦淮”延伸南京秦淮文化,提升江宁的历史文化地位;通过创新“秦淮”,打造公共水岸、活力水岸、生态水岸、创意水岸,塑造秦淮河公共、开放、多

样、连续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提升东山新市区的城市品质和价值。 设计重点提出了秦淮河“门”“核”“源”三个重要空间节点,分别打造“三江六岸”创意娱乐休闲商业中心,围绕小龙湾公园、牛首山公园和西门子沿线集中商业、休闲、酒店、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市民生活之核;利用方山地质公园结合秦淮河湿地原点开发,打造方山-秦淮河湿地公园创造江宁秦淮河新标志性节点。

第九讲-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第九讲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一水循环 知识点1 水循环 1.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①蒸发环节:; ②地下径流:; ③凝结降水:; 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环节:; 知识点2 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_________________。 ②缓解不同纬度_______________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_________。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4.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原因是( ) 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6.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考点二水体补给关系 知识点1 河流补给类型 知识点2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58分) 1. (4分)(2017·江苏模拟) 下图显示的是某一时刻中国网民在线使用QQ交流的人数,这张图印证了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该分界线两侧地理差异显著,李克强总理曾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之问,读图完成新开工题。 (1) QQ同时在线人数地图() A . 信息收集借助GPS和GIS技术 B . 具有直观、数据稳定的特点 C . 反映了所有手机用户的分布状况 D . 可以预测城市的人口数量 (2) 以下破解胡焕庸线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东部地区大量移民到西部地区②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③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④西部大规模建设商品粮棉基地⑤西部地区建立具有资源优势的专业化产业群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⑤ 2. (4分) (2019高二下·邢台期末) 关于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黄土高原是古代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B . 云贵高原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强烈 C . 内蒙古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D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3. (6分) (2017高二下·鸡泽期末) 通常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 . 矿物质颗粒的大小 B . 透水能力的大小 C . 透水程度的高低 D .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4. (4分) (2017高一下·佛山月考) 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单产低,商品率低④农场经营⑤科技水平低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②⑤ 5. (4分) (2018高三上·大新月考) 2017年7月15日上午,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北

诗书相伴的秦淮河

诗书相伴的秦淮河 如果说人类起源于水,那么人类文明则是从有水的地方开始的。这正如黄河之于中华民族,爱琴海之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尼罗河之于埃及的金字塔。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水孕育了南京2000年的文明。 秦淮河名称的由来,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地理角度,都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因为南京城地处长江之南,与“秦”字几乎八杆子打不着,与“淮河”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2000多年来,“秦淮河”就这样被一代代的南京人称叫着,且自豪着,秦淮河畔的故事也被一代代的文人墨客演绎和传颂着。 在众多的南京人和外地人心目中,秦淮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她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摇篮。 当第一眼见到秦淮河时,我有种置身于梦中江南水乡的感觉。虽说是春夏之交,但秦淮河并没因为干旱缺水而改变自己的容颜。她依旧那样静静地流淌着,那晨曦中泛起的粼粼波纹,依旧像这位多情女子脸上的笑靥,那夕阳里汩汩涌动的水声,又像是这位相思少女对爱人的深情诉说。那一刻,我仿佛从这滟潋的波光里读出了几分庄严,几分禅意,从那欢快的流水声中,我似乎又闻出淡淡的南国花香和幽幽的脂粉之气。 于是便急忙打开地图,顺着那条蓝色的弯曲的线条,找寻百里秦淮河的发源地。说来却是天生的巧合,原来,秦淮河的两处源头中,一处正是我前一天游览过的佛教胜地句容宝华山,而另一处却在溧水县境内东庐山天生桥下的胭脂河。此时我仿佛若有所悟,这条同时弥漫着禅意和散发着脂粉香气的河流,从源头起,就混含着檀香和女儿香。这难道是秦淮河千百年来一直摆脱不掉的宿命么?这条曾几度湮没于历史荒漠的河流,如何能吸引那么多的江南才子和二八佳人? 如果把南京比作一位妙龄少女,那么秦淮河就是这位少女腰肢间飘浮的彩带;如果把南京比作一个伟岸男儿,那么秦淮河就是这男儿身躯内最粗壮的那根血管。然而,在南京人心中,秦淮河就是他们的母亲,秦淮河水正是从母亲乳房里流出的最甘甜的乳汁。 秦淮河源头的两条支流在南京东水关汇合后,自东向西穿过这六朝古都的要害繁华之地,然后到达西水关注入长江。从东水关至西水关,正好是十里路程,而这十里的秦淮河两岸,自古以来就是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及文人聚居之所。早在六朝时代,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已是繁华的地区。隋唐之后,因封建政权北移,秦淮河一度冷落。明清又再度繁华,这时期的秦淮河,可谓是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笙歌管弦终年不绝。 秦淮河似乎天生就是条缠绵的河,相思的河,那里的缠绵和相思,只有这悠悠的河水才能体味得出。这里曾经聚集过多少江南佳丽和风流才子,恐怕南京人自己也数不上来,可那些流传下来的才子和佳人的爱情故事,南京人都能如数家珍。

论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论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关键词:胡焕庸线人口分布人口地理学研究基础 中国人口分布突变线意义 摘要:胡焕庸线具不仅是人口密度分布界线,而且从它的提出开始就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至今仍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为对胡焕庸线的研究事关我国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大局,所以我们作为地理人应该加强对胡焕庸线的研究。 内容: 一、胡焕庸线奠定了我过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基础 胡焕庸线即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教授是中国现代从事人口科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人口学家。他在人口科学的研究、教育和实践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26年至1928年,胡焕庸在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同时也在法兰西学院听人文地理学大师白吕纳的讲课。1934年至1936年是他发表人口地理论著较多,发表于地理学报1935年第2卷2期上的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之作。这篇论文中,胡先生利用他收集的1933年中国分县人口统计数据, 创制了第一张中国人口等值线密度图, 并提出了标识中国人口分布东西部悬殊差异的瑷珲( 今黑河市)——腾冲分界线, 受到中外人口地理学界高度评价。1957年,他筹建了中国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口地理研究室, 1958 年是他发表人口地理论著较为集中的第二个时期, 研究重点是江苏省人口地理。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人口地理研究室扩建为人口研究所, 胡先生出任所长.胡焕庸80年代人口地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提出了一个科学的中国人口区划方案。他根据我国各地人口密度和其他人口状况的差异, 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过程的差异, 把全国分为8个人口大区: 黄河下游区、辽吉黑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沿海区、晋陕甘宁区、川黔滇区、蒙新区和青藏区。这一成果是胡焕庸线的继续和深入。它为我国因地制宜地制定人口政策和人口规划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这条人口分割线与气象上的降雨线、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以及民族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王铮向《科学时报》记者表示,现在认为胡焕庸线是我国东南季风的影响范围,由此时期开始,各种旱涝灾害特别是大洪涝灾害空间频率分布的走向与胡焕庸线日趋吻合,越到近代越明显。所以说,胡焕庸线表现出中国的现代气候特征。受气候变化影响,中国人口分布也逐渐形成沿一定界限流动迁徙的特征。 胡焕庸线以西是唐代边塞诗描写的景象,那里是游牧民族粗犷、豪迈、辽远的风情;以东则是农耕文明主流的的小巧玲珑、秀美细腻和略显局促的景象。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将胡焕庸线看作是中国景观的一个分界线。由景观联系到历史文化,似乎可以发

南京秦淮花灯发展趋势探索

南京秦淮花灯发展趋势探索 【摘要】本文介绍了秦淮花灯的概况,从非遗角度分析了秦淮花灯的发展趋势和应注意的问题。认为,秦淮花灯本身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已经不再是一种花灯艺术,而是一种民俗活动。因此在商业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花灯本身所蕴含的基本人文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因为保护花灯艺术而忽视其商业化的潜在效益。 【关键词】秦淮花灯;民俗文化;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江苏省南京市位于长江以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气候上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纵观历史,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浓厚的文化气息不断辐射到周边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圈。秦淮河是南京主城区内最大的区域性河流,作为南京的母亲河,见证了南京历史上文化的变迁。有道:“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秦淮河见证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或是失意,或是把酒言欢,一代代人的喜怒哀乐在这里浮现又消逝。在今天,秦淮河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秦淮花灯,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秦淮河畔一盏盏制作精美的花灯展

出,或是做成各种形状的灯船飘在河上,五彩的灯光映照在人们的脸上,照出他们对未来的期盼。早在明朝时期,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地区就倡导在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举行灯会,秦淮灯会由此有了“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 一、花灯简介 1、花灯概况 秦淮灯会作为南京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不断传承下来。“自汉代的宗教仪式性燃灯演变到以娱乐为主的民间花灯,‘年年花相似,岁岁灯不同’,花灯造型不断变化,花灯制作材料日益丰富,如绢、纱、绫、瓷、羊角、玻璃等。”[1]花灯从唐朝开始转变为民间花灯艺术,兴盛于明代,在今天又融入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它已经作为一种花灯文化传承下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即使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为发达的今天,大部分秦淮花灯的制作主要依靠的还是纯手工制作。从种类上来说,传统上常见的花灯有走马灯、宫灯、荷花灯等,涵盖了中国传统民俗中寓意吉祥的元素于其中。在制作技艺上,制作花灯的手续是比较繁杂的,融合了绘画书法、剪纸、刺绣等手艺。 2、记忆中的花灯 我们于2014年7月和2015年2月来到南京实地考察,在对南京普通民众的走访调查中,大部分人说对秦淮花灯的印象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小时候父母带着去夫子庙、

(新)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

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学术研究论文 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 2014年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博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地图上的“胡焕庸线”提出了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对李克强总理的提问,中央主流媒体以李克强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的“李克强之问”[1]为题进行报道,使得如何打破“胡焕庸线”一时之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段子渊、李培林等学者赞同打破“胡焕庸线”的观点,并对“李克强之问”提出了诸如“倡导以若干产业创新主导的城市为枢纽,加快中小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形成新型产业主导的枢纽——网络结构”[2],“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有望打破胡焕庸人口线这个规律”[3],以新型城镇化来打破胡焕庸线[4]的对策建议。另一些学者则对“打破胡焕庸线”的说法存疑,在科学网等处发出质疑声音[5]。我以为,赞同“打破胡焕庸线”也好,反对“打破胡焕庸线”也罢,还是得回到“胡焕庸线”本身及其背后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上来。否则,无论持“打破”或“不打破”的观点,可能都容易沦于“口水”之争。“胡焕庸线”两侧的地理与人口胡焕庸教授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的第三部分“人口分布”中写道:“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今爱辉),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这就是后来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的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从原文可以看出,“胡焕庸线”的原义应该是对“瑷珲—腾冲线”两侧地域与人口的综合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