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审计第五章

审计第五章

审计第五章
审计第五章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审计证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管理层声明书是内部证据

B.最高管理当局声明书比销售发票更可靠

C.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则注册会计师就不能过分信赖获取的内部证据

D.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

2.下列四项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A.应收账款回函

B.董事会决议

C.银行对账单

D.销售发票

3.如果将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记录为主营业务收入,则管理层对交易的()认定是不恰当的。

A.发生

B.完整性

C.准确性

D.分类

4.如果存在某客户的应付账款,但在应付账款明细账中没有列入对该顾客的应付账款,则管理层关于应付账款()的认定是不恰当的。

A.存在

B.权利和义务

C.完整性

D.计价和分摊

5.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怀疑被审计单位发出存货却没有给顾客开具发票,需要确认销售是否完整,注册会计师应当()。

A.从销售发票副本中选取样本,并追查至与每张发票相应的发货单

B.从发货单中选取样本,追查至与每张发货单相应的发票副本,以确定是否每张发货单均已开具发票

C.从销售发票副本中选取样本,核对记录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

D.从销售发票副本中选取样本,检查其审核签字的情况

6.下列与审计证据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审计证据的数量足够,就可以弥补审计证据的质量缺陷

B.不应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

C.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D.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的真伪,对用作审计证据的文件记录,只需考虑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7.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注册会计师的以下考虑中不正确的是()。

A.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

B.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C.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此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D.如果存货监盘成本高、难以实施时,可以不执行该程序

8.下列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全面的反映审计工作,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也应当一并予以归档

B.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届满前删除或废弃审计工作底稿

C.ABC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接了甲公司2009年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和审阅业务,出具了两个不同的报告,报告日期分别为3月10日和3月21日,在归档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将其视为同一业

务一并予以归档

D.审计工作底稿只能以纸质形式存在

9.下面列示的审计档案中,属于当期档案的是()。

A.被审计单位的章程

B.被审计单位的营业执照

C.具体审计计划

D.重要资产的所有权证明文件复印件

10.下列有关审计工作底稿归档期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归档期限为外勤审计工作中止日后三十天内

B.如果完成审计业务,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

C.如果完成审计业务,归档期限为外勤审计工作结束日后六十天内

D.如果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三十天内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列示的认定中,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认定的有()。

A.截止

B.发生

C.权利和义务

D.计价和分摊

E.分类和可理解性

2.以下关于管理层认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将已出售但顾客尚未提货的商品计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中,则管理层关于资产和负债的权利和义务认定是不恰当的

B.如果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则管理层对于关联方和关联交易列报的完整性认定是不恰当的

C.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和总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管理层对销售的准确性认定是不恰当的

D.如果发生了某笔销售交易,但是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多记录了200件,则管理层对于销售的发生认定是不恰当的

E.将本期交易推到下期,则管理层对截止的认定是不恰当的

3.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证据是否充分时,以下考虑正确的有()。

A.一般错报风险越大,则所需收集的证据的数量就越多

B.越是重要的审计项目,注册会计师就越需要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审计意见

C.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舞弊或错误行为,则应相应减少审计证据的数量

D.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减少

E.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客户数量众多,交易频繁且数额较大,那么,就应该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

4.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包括()。

A.相关性

B.充分性

C.可靠性

D.统一性

E.完整性

5.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下列对审计证据可靠性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会议的同步书面记录比对讨论事项事后的口头表述更可靠

B.注册会计师询问被审计单位某项内部控制的运行得到的证据比观察某项内部控制的运行得到的证据更可靠

C.如果与销售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注册会计师就能从销售发票和发货单中取得比内部控制不健全时更加可靠的审计证据

D.银行对账单比银行询证函回函更可靠

E.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6.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有多种,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A.风险评估程序能够识别出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本身可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B.控制测试并不是必须要实施的审计程序

C.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D.询问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但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E.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7.按照审计程序的目的可将注册会计师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分为()。

A.风险评估程序

B.控制测试

C.检查记录或文件

D.重新执行

E.实质性程序

8.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档工作后,如果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无论修改或增加的性质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记录()。

A.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

B.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C.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

D.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结论产生的影响

E.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人员

第五章习题(审计学)

5.2.1填空题 1.审计的整个过程,就是根据审计证据形成____和____的过程。 2.审计工作底稿是____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____的汇集和编制审计报告的依据。 3.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根据一定的____对被审计单位的____发表意见。 4.间接证据,又称旁证,是指对审计事项只起____,需要与____结合起来应用。 5.收集——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考核____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成败。 6.函证是指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单位____并要求____。 7.鉴定审计证据的重要性程度往往以作为评价的依据,重要的审计证据能影响审计人员作出____。 8.审计证据的可信性包括审计证据的____和审计证据____。 9.-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证据的____越小,其____就越强。 10.审计人员不得不考虑审计证据的效用与收集、鉴定这些审计证据的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审计证据____的概念。 11.审计工作底稿是____的汇集,也是形成____的依据。 12.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之一是便于编制、____和____审计报告。 13.市计工作底稿按其内容的稳定性和使用期限划分,可以分为____和____。 14.审计工作底稿的____与____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可信性和审计工作的成败。 15.审计工作底稿由____填制后,____必须进行复核。 5.2.2判断题(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1.在审计的整个过程中,收集、鉴定和综合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 2.审计人员运用适当的审计程序,采取所有的审计手续无非都是围绕着发挥审计作用这一目的。( ) 3.能够胜任审计证据的先决条件是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 4.实物证据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可靠性,所以实物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 5.环境证据是指对审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一般属于主要的审计证据。( ) 6.凭证对于财务报表是间接证据,而对于账簿则是直接证据。( ) 7.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编制的现金盘点表,是审计证据的自然证据。( ) 8.如果离开了矛盾证据,审计人员就无法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 ) 9.审计人员对10万元银行存款进行审查时,发现有50元被出纳贪污,则通常认为,这种情况是微不足道的。( ) 10.为了证实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取得的相关审计证据越多越好。( ) 11.如何在分工的基础上协调统一,提高审计工作小组的效率,圆满地完成审计任务,关键在于编好审计工作底稿。( ) 1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经常变动,只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资料,不列入审计档案。 ( ). 13.审计工作底稿必须由审计人员、制表人签名盖章,并由审计项目负责人审批核实,以明确各自的责任。( ) 14.审计工作底稿收集有被审计单位一些尚不宜于公布于众的信息和要求,这就要求审

第三章 审计方法和技术

第三章审计技术和方法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审计导向审计模式发展规律的三个阶段存在者截然的划分,各阶段所采用的审计技术、程序和方法不能相互利用。() 2.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以查错防弊为审计目标对所有会计事项进行审查的传统审计。() 3.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中资产负债表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是同一种形式。()4.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以对所有会计事项进行审查为主线。() 5.账项导向审计模式阶段所采用的审计方法不能适用于系统导向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局模式阶段。() 6.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广泛采用符合性测试和统计抽样审计方法。() 7.在会计报表审计的初期,由于以抽查测试为主的审计方法还没有成熟,仍然大量采用详细审计的方法。( ) 8.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没有区分阶段、步骤,无所谓审计准备阶段。( ) 9.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报送财务审计时,同样应采用盘点法、观察法。() 10.审阅法和核对法在经济效益审计中运用最为广泛。() 11.函询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往来款项的查证。() 12.顺查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和凭证较多的行政事业单位。( ) 13.详查法的主要缺点是工作量太大,消耗人力和时间过多,审查成本高,故难于普遍采用。() 14.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对所选项目发表审计意见的方法。( ) 15.对于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的现金、银行存款和贵重的原材料,应采用监督盘点。() 16.系统导向审计模式是以证实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为导向的审计模式。() 17.风险导向审计能够满足审计人员降低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的需要。() 18.风险导向审计不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审,而是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外部环境。() 19.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以审计风险的评价做为一切审计工作出发点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审计模式。() 20.审计风险是随着审计抽样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 ) 21.抽样风险存在于审计抽样,非抽样风险不是审计抽样中的风险,而是详细检查中的风险。( ) 22.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

《审计学》第02部分作业参考答案_20110424

《审计学》第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4) 一、判断题 1、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计人员和审计行为具有制约功能。 (V) 2、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V) 3、独立审计准则是民间审计的行为规范,因而民间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参照执行。(V) 4、审计准则的实施,使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有了规范和指南,便于考核审计工作质量。(V) 5、审计准则按照其性质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法规性的和指标性的两大类。 (X) 6、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V) 7、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则是由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负责拟定并颁发的。(X) 8、内部审计制度是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V) 9、与审计相关的法规其层次越高,覆盖面就越大,具体适用性也就越强。 (X) 10、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主体和主体行为的规范性文件。(V) 11、审计依据的相关性是指它要与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相关联。(X)12、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就其演变历史来看,是并非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X)

二、单项选择题 1、审计准则,又称(B),是对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A.审计依据B、执业准则C、审计假设D、审计条例 2、一般审计准则,无不对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品德操行提出一个很高的标准, 而且把(A)视为审计工作的灵魂。 A、独立性 B、客观性 C、权威性 D、真实性 3、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利益相关者和(D)的信任。 A、审计人员 B、委托审计者 C、被审计单位 D、社会公众4、我国民间审计的独立审计准则,是对执行(C)所作的规定。 A、咨询业务 B、会计业务 C、审计业务 D、管理业务5、审计人员根据(D)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才能令人信服,取信于社会公众。 A、审计目标 B、审计任务 C、审计准则 D、审计依据6、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A),这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A.内部控制系统B、内部会计系统C、内部管理系统D、内部审计系统 7、审计过程中,如遇低层次的规定与高层次的相抵触时,则应以(A)的规定为准,做出判断和评价。 1 A.高层次规定B、低层次规定C、审计制度D、会计制度E、国家最高法律 8、许多审计依据都有一定的(B),不是在任何地区都能适用的。 A、局限性 B、地域性 C、层次性 D、时效性9、在时间上,各种审计依据要受到(D)的限制。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审计目标的含义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目标规范具体目标的内容,具体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化。 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 (二)、审计能力是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制约因素; (三)、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 1.国家法律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2.法庭判决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3.会计职业团体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审计的目标体系 ?总体审计目标既反映了审计环境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又体现了财务报表审计作用于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 ?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审计均需达到的目标,包括与交易类别有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有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有关的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是适用于某个特定交易、账户和列报的审计目标。 ?一般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受总体审计目标的制约,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审计总目标既反映社会(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也反映了审计作用于社会(审计

环境)的实质内容。审计总目标的确定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记录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 ?2.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可靠性、真实性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3.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则,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 二、审计总目标 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1101 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该准则指出,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能源审计方法第五章

学习内容 5.1 企业能源审计概述 5.2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内容 5.3 企业能源审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5.4 企业能源审计分析方法 5.5 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及技术经济评价5.6 企业审计工作程序 5.7 能源审计需要的资料 5.8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制 1 / 36

5.9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审核要求(本科) 5.1 企业能源审计概述 审计的定义是:由具有法律地位的独立的单位或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实体的财务会计往来与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审核、检查和分析评价工作。 审计的过程可概括为: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以国家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等为准绳,对有关财务账目进行核对,进行必要的数据资料处理,计算有关指标体系,对审查的内容进行评价,提出 2 / 36

相应的结论和建议,编写出具有公正性的审计报告。审计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审计机构属于服务性机构。 ●审计的基本特征:①独立性(专业性强,审计工作单独开展);②(数据的)权威性;③公正性。 能源审计的概念 ●审计活动按照审计内容可以划分为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和综合审计。 ●能源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审计活动,是管理审计的延伸,是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是对企业管理素质的审计,同时也是评价管理活动的审计。 3 / 36

●按照国标《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的定义:所谓企业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或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具体地说,企业能源审计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诊断、咨询、评价。 ●企业能源审计实际上是一种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系统、客观、科学分析的评价方法。 能源审计的特征 企业能源审计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客观性的特征。 4 / 36

审计学第五章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按照来源,审计证据可以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下列各项中属于外部证据的是( )11单 A.管理当局声明书 B.收料单 C.银行对账单 D.董事会会议记录 【答案】C 2.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证据是() 14单 A.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B.购货发票 C.车间领料单 D.采购合同副本 【答案】A 3. 注册会计师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一般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15多 A、审计风险 B、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 C、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 D、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 E、审计证据质量 【答案】ABCDE 4.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下列事项中不属于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是( ) 11单 A.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B.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C.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D.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答案】A 5.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下列事项中不属于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是() 12单 A.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B.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C.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D.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答案】A

6. 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相关性阐述表述,错误 ..的是( ) 15单 A、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B、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C、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D、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可以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答案】D 7.试论述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之间的关系。11论 【答案】 8.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表述,错误 ..的是() 12单 A.审计证据并非越多越好 B.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适当减少 C.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质量就可适当降低 D.注册会计师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答案】C 9. 下列与审计证据有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15单 A、如果审计证据数量足够,就可以弥补审计证据的质量缺陷 B、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C、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的真伪,对用作审计证据的文件记录,只需要考虑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D、不应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联系 【答案】B 10.【2015分析】众城信会计师事务所某审计小组正在举行重要审计项目审计小组讨论会,在会中就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甲注册会计师提出一种观点: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越少,可以得出审计证据的质量和数量是呈反比的,所以审计证据质量越低,那么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越多,也就是说审计证据数量可以弥补审计质量上的不足。乙注册会计师提出一种观点:审计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使事务所获取更多的利润,对于那些获取审计证据比较困难和成本比较高的程序,可以采取其他程序来代替,只要不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即可。 要求: (1)请简述一下审计证据的性质。 (2)你是否认同甲注册会计师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3)你是否认同乙注册会计师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审计证据的性质包括充分性和适当性,其中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

最新审计背诵第5章

审计背诵第5章

第三编审计基本原理(20131130) 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目标(导向作用:) 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与财务报表项目认定层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J) 1.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一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2.财务报表项目认定层次具体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对注会师的审计工作发挥着的导向作用,它界定了注会师的责任范围(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报告),直接影响注会师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决定了注会师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二)审计工作前提 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与管理层和治理层责任相关的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以下简称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是指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的下列责任,这些责任构成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三)注册师的责任 1.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师的责任。 2.注册师应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并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定其责任。 3.管理层和治理层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最终责任);注会师对财务报表承担审计责任。 4.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四)执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6个方面) 1.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 2.职业怀疑 3.职业判断 4.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 5.审计的固有限制 6.审计准则 (五)职业怀疑 1.职业怀疑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审计第五章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审计证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管理层声明书是内部证据 B.最高管理当局声明书比销售发票更可靠 C.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则注册会计师就不能过分信赖获取的内部证据 D.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 2.下列四项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A.应收账款回函 B.董事会决议 C.银行对账单 D.销售发票 3.如果将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记录为主营业务收入,则管理层对交易的()认定是不恰当的。 A.发生 B.完整性 C.准确性 D.分类 4.如果存在某客户的应付账款,但在应付账款明细账中没有列入对该顾客的应付账款,则管理层关于应付账款()的认定是不恰当的。 A.存在 B.权利和义务 C.完整性 D.计价和分摊 5.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怀疑被审计单位发出存货却没有给顾客开具发票,需要确认销售是否完整,注册会计师应当()。 A.从销售发票副本中选取样本,并追查至与每张发票相应的发货单 B.从发货单中选取样本,追查至与每张发货单相应的发票副本,以确定是否每张发货单均已开具发票 C.从销售发票副本中选取样本,核对记录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 D.从销售发票副本中选取样本,检查其审核签字的情况 6.下列与审计证据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审计证据的数量足够,就可以弥补审计证据的质量缺陷 B.不应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 C.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D.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的真伪,对用作审计证据的文件记录,只需考虑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7.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注册会计师的以下考虑中不正确的是()。 A.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 B.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C.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此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D.如果存货监盘成本高、难以实施时,可以不执行该程序 8.下列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全面的反映审计工作,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也应当一并予以归档 B.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届满前删除或废弃审计工作底稿 C.ABC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接了甲公司2009年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和审阅业务,出具了两个不同的报告,报告日期分别为3月10日和3月21日,在归档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将其视为同一业

第三章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第一部分审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 1 概论 2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3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4 财务报表审计 5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6 风险评估 7 风险应对 8 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 ? 3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 ? 3.1 审计方法概述 ?含义: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的总称。 ?选择的原则:1)适合特定审计目标。 ?2)要考虑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 ?3)要适合审计的方式。 ?4)有利于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 ? 3.1 审计方法概述3.2 审计的基本方法 3.3 审计抽样概述3.4 审计模式 ?审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类: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按应用技术分:核对:证证、账证、账账、账表、表表核对 ? ?审阅:对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审阅 ? ?查询:面询法和函询法 ? ?比较法、分析 ?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1顺查法:凭证账簿报表 ?优点:简便易行,难度小;结果精确可靠。 ?缺点:把握不住重点,工作量大。 ?2逆查法:报表账簿凭证 ?优点:重点突出,工作量小;效率高。 ?缺点:容易有遗漏,不能揭出全部错弊。 ?按审查书面资料的范围1详查法:优点:可靠,易于查错揭弊。 ?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适用于专项审计)?2抽查法:优点:重点明确,效率高。缺点:有时出现偏差。 ?适用于内控制度健全且运行有效的企业年审。 ? 3.2.2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盘点法:监督盘点,为账实相符2调节法:为证实余额 ?3观察法:了解内控4鉴定法:请专家进行特殊资产的鉴定 ? 3.3 审计抽样概述 ? 3.3.1 抽样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及原因:产生于20世纪初期。美审计学教授蒙哥马利首先提出抽样审计思想。?原因:1)审计目标发生了变化。2)先进管理理论产生和应用。3)审计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必然考虑。 ?演变及发展 ?三个阶段1任意抽样审计:从总体中任意抽取样本 ?2判断抽样审计:审计人员根据自己判断抽取样本 ?3统计抽样审计: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2 3结合使用)

《审计学》习题及的答案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学》习题及的答案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的金额和性质。 A.会计报表 B.错报或漏报 C.账户或交易 D.审计收费 2.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 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 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 3.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能够控制的是()。 A.固有风险 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 D.抽样风险 4.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分别为80%和30%,则检查风险为()。 A.20% B.70% C.95% D.80% 5.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 A.详细审计 B.抽样审计 C.实质性测试 D.控制测试 6.下列关于重要性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是笔误还是舞弊,金额小于重要性水平时均不重要。 B.恰当运用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及保证审计质量 C.重要性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D.注册会计师应从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 7.如果注册会计师运用不同的方法,或基于不同的观点得到了某企业各个报表在同一时间如下几个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单位:万元),则其最终应取()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水平。 A.0 B.100 C.120 D.200 8.在()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净利润作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A.净利润的接近于零 B.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 C.被审计单位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D.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小 9.在以下有关评估控制风险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是基于了解内部控制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进行控制测试 B.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C.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实质性测试范围的大小 D.对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价是基于实质性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是否充分。 10.如果注册会计师将可接受检查风险的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种水平,除非对固有及控制风险的评估就结果为(),否则相应的可接受检查风险为中

第5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习题+案例

章 5 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 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审计目标?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哪些层次? 【答】(1)定义:审计目标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2)审计目标体系通常由两个层次的目标构成:一是审计总体目标;二是审计具体目标。二者相互依存,联系紧密。审计的总体目标决定着审计的整个过程,审计过程中所进行的所有工作都应该是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而设计的;审计的具体目标则是对总体目标的分解,它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审计过程中的具体审计测试。 2.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 3.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包括哪些类别? 【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通常运用三类管理层认定,即分别对各类交易和事项、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运用的管理层认定。 1.对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 (1)发生:即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即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2.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 (1)存在:即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且与被审计单位

相关。 (2)权利和义务:即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列报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3.对列报与披露运用的认定 (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即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即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易于理解。 (4)准确性和计价:即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4.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实际上就是要对管理曾的各项认定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合法、真实和公允。 因此,具体审计目标是根据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而制定的,与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是一一对应关系。 表 1 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管理层认定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的含义 (一)与交易或事项相关的认定和审计目标 发生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或事项是真实的、已经发 生的 完整性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均已记录 准确性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或事项是按正确金额记录 和反映的 截止截止确认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已经记录于恰当的会 计期间 分类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并计入恰当的会计账户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和审计目标

第五章审计目标及其实现答案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 1-5 CBDAA 6-10 DCCBA 11-15 DBCBD 16-20 DABCD 21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E 3.BDF 4.CD 5.BD 6.BEF 7.ABC 8.ABCD 9.ABCD 10.ABD 11.AC 12.BCD 13.ABCD 14.BCD 15.BCD 16.BCD 17.CD 18.ABC 19.CD 20.BCD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对 8.对 9.错10.错11.错12.对13.错14.错15.错 16.对17.错18.错19.对20.错21.错22.错23.对 四、名词解释 1、审计目标 参考答案:审计目标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2.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参考答案: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3.认定的概念 参考答案: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4.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中“发生”的概念 参考答案: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5、控制测试 参考答案:当内部控制被认为有效时,注册会计师要为降低控制风险计划评估水平提出正当理由,就必须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用于这种测试的程序通常称为“控制测试”。 6、交易实质性测试 参考答案: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验证交易的金额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交易记录。 7、会计政策 参考答案: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8、会计估计 参考答案: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合理保证9. 参考答案:合理保证是一个与积累必要的证据相关的概念,它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鉴证对象信息整体提出结论提供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

审计学概论第五章

第五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复习提示:本章有许多重要概念需要掌握,要求掌握内容为第一、三、四节,其中第一节和第三家为重点。 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名词解释: 1.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2.财务报表审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合法性: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使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公允性: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的重大方面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重要概念: 1.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重点掌握,可能简答) (1)审计总目标是将审计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或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目标。历史角度:查错防弊(财务报表审计室审计业务的基础);政府和内部审计角度:经济效益的审计。 (2)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合法性”是指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事项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合法性”考虑因素 A.被审计单位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B.管理层做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C.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D.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考虑。 (4)“公允性”考虑因素 A.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B.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C.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2.管理层认定与审计具体目标 (1)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要素(包括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或披露)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注册会计师应该详细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2)审计具体目标:是指在审计总目标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审计项目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期望取得的最终结果,它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分局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确定。

《审计学》习题及的答案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的金额和性质。 A.会计报表 B.错报或漏报 C.账户或交易 D.审计收费 2.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 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 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 3.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能够控制的是()。 A.固有风险 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 D.抽样风险 4.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分别为80%和30%,则检查风险为()。 A.20% B.70% C.95% D.80% 5.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 A.详细审计 B.抽样审计 C.实质性测试 D.控制测试 6.下列关于重要性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是笔误还是舞弊,金额小于重要性水平时均不重要。 B.恰当运用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及保证审计质量 C.重要性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D.注册会计师应从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 7.如果注册会计师运用不同的方法,或基于不同的观点得到了某企业各个报表在同一时间如下几个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单位:万元),则其最终应取()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水平。 A.0 B.100 C.120 D.200 8.在()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净利润作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A.净利润的接近于零 B.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 C.被审计单位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D.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小 9.在以下有关评估控制风险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是基于了解内部控制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进行控制测试 B.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C.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实质性测试范围的大小 D.对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价是基于实质性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是否充分。 10.如果注册会计师将可接受检查风险的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种水平,除非对固有及控制风险的评估就结果为(),否则相应的可接受检查风险为中

审计 第五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甲公司将2005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04年度的会计报表,则其2004年度会计报表存在错误的认定是( )。 A.总体合理性 B.估价或分摊 C.存在或发生 D.完整性 2.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下列认定中,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存货周转率最有可能证实的是( )。 A.存在或发生 B.权利和义务 C.表达和披露 D.估价或分摊 3.被审计单位当年建造完工厂房已投入使用并办理了固定资产竣工决算手续,但注册会计师发现在建造厂房的“工程成本”中有多笔职工福利开支支出,显然,被审计单位违反的“认定”是( )。 A.存在或发生 B.完整性 C.估价或分摊 D.表达与披露 4.根据审计准则,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不包括( )。 A.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B.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C.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D.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5.注册会计师应当确认,被审计单位的财产是否均按历史成本入账,这是为了证实管理当局的( )认定。 A.存在或发生 B.完整性 C.估价与分摊 D.表达与披露 6.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当对事务所的胜任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 A.执行审计的能力 B.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C.保持应有谨慎的能力 D.助理人员的经验 7.只适用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目标是( )。 A.审计具体目标 B.审计总目标 C.一般审计目标 D.项目审计目标 8.下列认定中,与利润表组成要素无关的是( )。 A.“存在或发生”认定 B.“权利和义务”认定 C.“估价或分摊”认定 D.“表达与披露”认定 9.下列各项中,属于为了实现一般审计目标中所有权目标的是( )。 A.所记录的有价证券确实存在 B.存货是否有充作抵押物的 C.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一致 D.所有发生的销售已恰当记录 10.下列各项中,根据机械准确性目标运用于存货项目审计目标的是( )。 A.存货明细账合计数与总账是否一致 B.存货的跌价损失是否已抵减 C.年末存货截止是否恰当 D.存货的转让是否已作揭示 11.下列各项中,属于为了实现一般审计目标中总体合理性目标的是( )。 A.年末销售截止是恰当的 B.购货引起的借贷在同一会计期间记录 C.销售成本看来是合理的,没有重要错报 D.累计折旧计提的预计使用年限是恰当的 1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将不属于本期的销售列入了本期利润的收入项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违反的“认定”属于( )。

5第五章习题(审计学)(20200625235040)

5.2.1填空题 1 ?审计的整个过程,就是根据审计证据形成______ 和 ____ 的过程。 2 .审计工作底稿是____ 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______ 的汇集和编制审计报告的依据。 3.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根据一定的―对被审计单位的 _发表意见。 4?间接证据,又称旁证,是指对审计事项只起________ ,需要与___ 结合起来应用。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一一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考核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成败。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函证是指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要求____ 。 7. 鉴定审计证据的重要性程度往往以作为评价的依据,重要的审计证据能影响审计人员作出—。 &审计证据的可信性包括审计证据的________ 和审计证据______。 9. -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证据的____越小,其 ____就越强。 10. 审计人员不得不考虑审计证据的效用与收集、鉴定这些审计证据的______ 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审计证据______ 的概念。 11. 审计工作底稿是___ 的汇集,也是形成_____ 的依据。 12.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之一是便于编制、______ 和 __ 审计报告。 13. 市计工作底稿按其内容的稳定性和使用期限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 和 ___ 。 14. 审计工作底稿的___ 与____ 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可信性和审计工作的成败。 15. _________________ 审计工作底稿由填制后,必须进行复核。 5.2.2判断题(正确的划“V”, 错误的划“X” ) 1. 在审计的整个过程中,收集、鉴定和综合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2. 审计人员运用适当的审计程序,采取所有的审计手续无非都是围绕着发挥审计作用这一目的。() 3. 能够胜任审计证据的先决条件是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4. 实物证据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可靠性, 所以实物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5. 环境证据是指对审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一般属于主要的审计证据。() 6. 凭证对于财务报表是间接证据,而对于账簿则是直接证据。() 7.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编制的现金盘点表,是审计证据的自然证据。()&如果离开了矛盾证据,审计人员就无法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 9. 审计人员对10万元银行存款进行审查时,发现有50元被出纳贪污,则通常认为,这种情况是微不足道的。() 10. 为了证实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取得的相关审计证据越多越好。()

审计案例研究第五章重点提示及习题解答

第五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 案例一华兴公司负债融资审计案例 一、特点 负债筹资是企业传统筹集资金的方式,本案例中所分析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错误与舞弊的形式是负债筹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并不是全部,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错弊,如:(1)混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的界限; (2)未经批准擅自扩大或变相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3)向证券管理机构和人民银行呈报虚假材料,募集债券时向社会公众和投资法人公布虚假的债券发行简章。 二、学习重点 重点掌握银行借款合同和银行借款利息的审计内容和过程。 三、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1.审计人——立新会计师事务所。 2.被审计人——华兴股份有限公司。 3.审计时间和内容 项目组于2002年2月10至3月5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负债融资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4.审计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控制测试。 (2)编制借款明细表并与有关会计资料核对,审阅借款的明细账,函证开户银行,核实借款的实有额,审查借款的使用情况、财务费用的列支情况、溢价发行企业债券的会计处理等情况。 5.长期借款利息的审计 (1)会计制度规定 (2)实际中的问题及本案例的情况 6.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与债券面值总额差额的摊销的审查 (1)会计制度的规定 (2)本案例的情况 部分作业题的解答(见教材P76) 1.关于负债融资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除了本案例中内部控制调查表中所列示的,还有哪些? 答:是否对计划和合同的制定进行授权控制;对长期借款是否有资产担保;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核对;对借款利息是否经常复核;等等。 2.审计人员在审查长期借款时除了案例中提到的内容,还应注意把握哪些审查要点? 答:审查年末有无到期未偿还的借款,逾期借款是否办理了延期手续;审查借款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是否已转到流动负债;等等。 3.审计人员王军在审查应付债券时,假设仅仅发现“溢价发行的企业债券,其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债券票面金额的差额,没有在债券存续期间分期摊销”这一个问题,据此回答王军对应付债券审计后确认正确的内容。 (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