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伏尔泰

伏尔泰

伏尔泰

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法国启蒙运动的首倡者和领袖,生于1694年。他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伏尔泰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曾在耶稣会主办的贵族学校读书。伏尔泰认为学校只给了他“拉丁语和愚蠢”。中学毕业后,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法官,伏尔泰却立志做一名诗人。他的即兴讽刺诗流传很广。由于在短诗中嘲笑了法国统治者,他曾两次遭流放,后来被囚禁在巴士底狱。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决心。狱中,他开始写史诗《亨利亚特》和他的第一部悲剧《奥狄浦斯》。1718年,他的《奥狄浦斯》在巴黎初次上演就获得成功,顿时名声显赫,从此跻入文坛。
伏尔泰初露锋芒,就面临着封建专制社会的挑战。他名义上虽被誉为法国最优秀诗人,却因得罪了一个小贵族而被其仆人当众仗责。伏尔泰遭此侮辱,政府不但不给予保护,反而把他第二次投入巴士底狱。1726-1729年间伏尔泰只好避居英国。在伦敦,他以新奇的眼光观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和新兴文学,熟悉了英国科学思想的成就,欣赏并推崇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和科学家牛顿的作品给予他特别强烈的印象,对他的世界观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影响。1734年发表的《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集中表现了伏尔泰对英国的印象。在这部著作中,他赞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取得的成就,批评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此书一出版,即被法国当局判为禁书,并当众焚毁。伏尔泰为了避祸,来到了古老、偏僻的西雷村的庄园,住在他的女友德·爱特莱侯爵夫人家中。在那里隐居并埋头创作十五年(1734-1749)。悲剧《恺撒之死》(1732)、《穆罕默德》(1741)、讽刺长诗《奥尔良的少女》、哲理小说《查第格或命运》(1747)、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1732)以及科学论著《牛顿哲学原理》(1738)等都在这期间写成。1749年,爱特莱侯爵夫人去世,伏尔泰在西雷时期的紧张的创作生活才告结束。
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多次邀请,访问柏林。他来到一个比法国更黑暗、更残酷的专制政体的国家,却幻想借助“开明君主”之力,进行某些社会变革,实现启蒙主义理想。然而腓特烈二世只把这位在欧洲享有盛誉的伏尔泰当作宫廷的点缀。伏尔泰丝毫不能改变德国的暴政,终于和腓特烈国王决裂,于1753年离开柏林。在离开普鲁士之际,他不仅遭到侮辱性的搜查,还被拘禁一个多月,这加深了他对封建专制暴政的认识。
回到法国

后,为了取得更多的独立与自由,1760年起他在法国与瑞士的边境费尔奈庄园定居下来,在此度过了他最后的20余年。在庄园期间,他写出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政论著作。哲学中篇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1759)、《天真汉》(1767),哲学诗《自然规律》(1756),《哲学辞典》(1764),还有悲剧《中国的孤儿》(1755)等都是在这期间发表的。他在紧张创作之余,每日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步哲学家、艺术家以及演员的来访,与欧洲的各方人士保持通讯联系。在伏尔泰的1万多封信中,就有8000余封是这时期写的。同时伏尔泰写了许多文章与小册子,抨击教会和专制统治,它们以化名和匿名的方式在欧洲各地流传,推动了进步的思想运动。他还在家庭剧院上演自己的剧本。费尔奈庄园成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伏尔泰的社会活动极为广泛,他经常为无辜受害的人士奔走。其中最突出的是发生在1762年的闻名欧洲的喀拉事件。新教徒喀拉老汉被诬告为杀子凶手(他儿子改信天主教),天主教会的宗教裁判所判他车裂极刑。被激怒了的伏尔泰为维护人的尊严,为争取信仰自由,亲自调查事件真相,执笔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惨无人道和专制政体的草菅人命,这激起了全欧公众舆论的愤怒,迫使教会不得不宣布喀拉无罪,并恢复其家属的自由。喀拉事件后,伏尔泰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声望日高。
路易十五死后,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重返阔别28年之久的巴黎,人民群众夹道欢迎,给了这位启蒙运动的领导者以极大的荣誉。由于强烈兴奋和疲劳,伏尔泰于是年5月30日逝世。临终时,神甫要他承认基督的神圣,被他愤然拒绝。于是教会不准人们把他葬在首都。大革命时期,根据立宪会议的决定,伏尔泰的骨灰被运回巴黎,并在法国伟人公墓隆重安葬。
伏尔泰一生热爱戏剧,大部分作品都是戏剧,剧本总共有50多部。他希望自己继高乃依和拉辛之后,在戏剧领域里获得永恒的荣誉,成为不朽的悲剧诗人。他在创作剧本,表演戏剧的同时,还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建立起家庭剧院,为演出提供方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