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省辛集三中高中政治 国家财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辛集三中高中政治 国家财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辛集三中高中政治 国家财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辛集三中高中政治 国家财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辛集三中2014高中政治国家财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懂得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3)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数据、大型工程的投资等资料,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支出的前提,讲清财政收入需要把握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

财政作用(B)我国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通过财政的作用表现出来的,而且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是要发挥财政的作用。

2.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特别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而且理论性较强。

三、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要求

内容目标: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财政收入的构成,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种类;根据统计数据,描述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状况。评析财政赤字现象;结合实例,评析财政支出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2.教学内容

本课课题是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承前启后作用,因为国家财政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国家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就整个经济生活而言,在学生了解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后,本课要解决的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3.学生情况

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个人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有关知识,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制度,但对国家如

何参与社会分配还缺乏了解。

生活背景:本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再加上高一学生对政治课不够重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4页材料:。那下面请大家想想个人有财力兴建地铁项目,如果不能‘应该有谁来建设?钱从哪里来?

学生可能的回答:○1.若回答个人可提醒这类工程投资巨大,成本收回周期长,是追求利润的个人无力也不愿投资的。

○2税收或财政收入。可以说: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国家财政的知识。

进行新课

财政及其作用

(—)国家财政含义

【板书】国家财政

那么,什么是国家财政呢?国家要想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就必须有一定的财政收入。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叫做国家财政。

【板书】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和支出对国家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每年财政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国家都要做计划,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情况怎样,国家还要做总结,接受人大的审查、批准和监督。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第三项议程:审查和批准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0年中央预算。

这种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需要说明的是,预算和决算又都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和决算、地方预算和决算。比如河北省的预算就是地方预算。

(二)国家财政作用作用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请看P65最上边的例子思考财政的作用?你能想出关于这一作用的其他例子吗?

【举例】义务教育免费 (○1到2015年我省将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于省里核定的比例,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中央财政再次下性补助经费30.5亿元已全部下拨,比2009年增加8.3亿元,全国14.8万特岗教师年人均享受补助20540元。)先从农村开始,促进社会公平。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民种粮补贴,家电下乡等。○3国家财政部日前已会同民政部对今冬明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将会同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

○4学校保持食堂价格稳定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各大中专院校要保持学

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5中央财政拨付123亿元助力地方医改

【归纳】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归纳出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财政可以改善人民生活。

【板书】作用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过渡语:国家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搞预算决算参与到社会财富分配中来呢?也就是说国家财政究竟有何作用呢?第四课我们将会学到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在调节中作用是基础性的价值规律作用很大,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由于个人企业的追逐利益很多行业不原投资或者容易唯利是图而危害消费者的权利或公共安全,你比如说三鹿奶粉,假疫苗,楼歪歪等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国家调节而财政正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上面说的地铁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长、风险大,投资回报周期长。

【提问】请大家回顾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些工程或项目涉及到国家财政。

【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场馆建设,

(四大工程,大家知道新世纪的四大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四项工程。此四项工程是2001年3月,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四大工程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一些行业、一些地区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通过地铁项目建设,归纳出财政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世纪四大工程,进一步概括出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财政还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板书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作用3.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在“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之后,“糖高宗”和“苹什么”又浮出水面。而随之10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达4.4%,也创下24个月以来新高。11月20日国家出台16项措施其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等都与财政部有关因为需要国家财政拨款来实施。

请大家看P65中间的两个镜头(补充知识:长期国债是指偿期限在10年或10年以上的国债,可以使政府在更长时期内支配财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将受到币值和物价的影响。一般被用作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在资本市场上有着重要地位)

回顾之前的4万亿

4万亿元投资属于财政支出,目的就是要刺激国内需求。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运行并不平稳,那么从图中看,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是什么?

【回答】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看P66名词点击)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经常会不平衡,表现为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或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思考】如果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从经济现象看,表现为经济萎缩或通货紧缩。请大家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通货紧缩?回顾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扩大财政支出、发行国债、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叫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

【思考】反之,如果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从经济现象看,表现为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国家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应对?

【讲解】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这种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的政策叫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稳健的财政政策。

刚才大家提到的还有一些政策,我们把它叫做货币政策。

【板书】3.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过渡语:财政作用的发挥离不开“钱”,这“钱”从何而来?又用向何处?这就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的问题了。其中收入是前提,要花钱首先得有钱是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

1.【板书】财政收入含义

2.来源

请同学们看看P66的相关链接

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

【归纳】形式有税利债和其他收入,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看p66相关链接强调)税收占90%以上,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可见,税收对于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自觉纳税。

【思考】请大家思考,非税收入可能包括哪些收入形式?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企业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及其他形式,如收费、罚款等。

【板书】财政收入的形式:税、利、债和其他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有税利债和其他收入那么如果要使2010年的中央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大家有什么建议?

【板书】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回答】征税,提高利润,债务收入归为一类即分配比例所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之一是分配政策【板书】。

【点拨】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在分配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什么因素会影响财政收入呢?今年我国财政税收入预计达8万亿,那大家想一想建国初1949年的财政收入与现在相比哪个多,为什么?对,显然是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当时由于连年战争而且生产力水平显然不如现在所以影响财政收入的另一个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板书】,而且这个因素更重要是基础性的,为什么这么说,经济不发展,没有钱,你国家再怎么提高分配比例也没用(把书翻到p66看最下面一行画出“基础性的”一词。)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我们再回到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增加税收的方法,请大家思考一下能不能一味增加税收呢?显然不可以,我们回顾前面的课程便知道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有个人企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国家要的多,企业和个人的分配收入就减少;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减少,它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国家只有按照一定比例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才能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合下半年预期,2010全年可能将实现8万亿,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成为全球第二富裕的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应伴随着劳动者收入的普遍提高,让劳动者感受到国富带来的好处。老百姓上不起学了,看不起病了,退休生活没有保障了,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竟然没水喝了,电、气、水都要涨价了。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国民福祉的提高不成比例。如果说以前老

百姓尚能理解自己在个人福利方面的牺牲是为了国家富强的话,现在就不得不问一下: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究竟给公众带来了什么?)

国家财政收入也不宜过少,因为它会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如可以比较2010南非世界杯场馆建设进展缓慢和我国大型场馆建设速度之快。

【总结】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财政收入,而且影响是基础性的。如同我们“要把蛋糕切好,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大之后考虑如何切好也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

(二)、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有了,下面就看怎么花了,也就是财政支出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P67相关链接)【板书】财政支出的含义具体用途

从图中可看出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有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和债务支出等。目前在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这是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的政策的反映,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公共服务类和保障类的支出将越来越大。(财政社保“十二五”规划要求各级财政加大社保投入,将目前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0%提高到25%左右。同时,要将“各类未纳入社保制度的群体尽快纳入覆盖范围,实现真正的全民社保”。)(可以和三个作用相联系)

(三)、财政收支对比关系(A)

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但财政支出也会影响财政收入,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会是怎样的呢?大家把书翻到66页

【板书】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

财政收支关系可以表现为三种情况: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有节余-----财政盈余;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收支相等(几乎不存在)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有赤字------财政赤字

其中收支平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收支平衡。{补充:略有节余的状态,一般认为财政以财政节余数占财政总收入的3%为度。根据历史经验,财政节余占财政收入的2%以下可视为财政收支完全平衡。略有赤字以财政赤字占财政总收入的3%为度。}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财政的含义和作用,知道了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了财政收入的4种形式和财政支出的5个主要用途,懂得了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重点探究了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三个巨大作用。

知识结构:

来源(A)

收入

含义影响因素

支出收支关系(A)

国家财政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作用(B)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五、课后复习巩固:

选择题

1、下列属于我国财政收入的是()

(1)税收收入(2)国有企业利润(3)政府债券收入(4)国家在银行的借款

(5)国家的股金分红

A.(1)(2)(3)(4)B.(1)(2)(3)(4)(5)

C.(1)(2)(3)(5)D.(1)(3)(4)(5)

2、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必须()

A.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B.扩大积累,抑制消费

C.增加国债发行规模D.发展生产,增加财富总量

3、我国投入巨资修建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四大工程,这些投资属于()

A.财政收入B.税收收入C.财政支出D.行政管理支出

4、当经济发展过热时,为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调控的经济政策通常是()

A、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B、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

C、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D、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辨析题

5.有人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越来越多的大型、特大型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上马或建成,为实现21世纪我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个人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国家庞大的财政支持。

辨析: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选择题答案

1 答案:D

2 答案:D

3 答案:C 4答案A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

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Lesson pla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s compulsory 4 "worl d eternal development"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巩固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观”,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多样的,整体与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因此,我们要做到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讲授】讲授新课 . 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2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第二课第二框题《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分析: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个而发展 二、【课程标准】: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教学建议 自我感悟体验,反思自己所参与的文化活动或文化方式,如阅读报刊图书、观看音像制品和电影电视、参与文化娱乐和文化旅游等,对自己人生道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集体合作讨论。一是从理论上总结,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的表现;二是分析文化在自身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丰富精神世界----文化塑造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堂探究:(1)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2)你怎样看待这次评选的结果?你读过其中的作品吗?可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3)你认为哪些书曾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能就此提供自己的说明或例证吗? ◇探究提示:(1)这些语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杜甫、范仲淹的诗表现了诗人具有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李白的诗具有不事权贵、正气凛然的气质。诗词中忧国爱民、正气凛然的情操感染了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因此这些脍炙人口的语句得以代代相传。 (2)同学之间讨论这次评选结果,请看过此书的同学谈一下读后感,叙述精彩的段落或者对自己启发、影响深刻的故事、语句、诗词等,谈谈自己受到了哪些影响。 (3)启发同学们搜集材料进行交流共享。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我国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课堂探究:(1)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社团组织和活动,谈谈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体验。 (2)有人认为,参加学校社团组织和活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你如何评析这种看法?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介绍.doc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三中学科:政治编写人:郭兰震审 稿人:赵金福 第八课财政与第一框《国家财政》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财政的作用 4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 6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 2 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 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财政收入 2、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3、财政的巨大作用 难点:4 、财政政策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目的性明确,积极性高,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对于经济常识有较强的兴趣。根据这一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师生对话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 1、搜集近年来我国在建或已完工的基础工程。 2、搜集有关我国扩大内需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中国高铁的五年跨跃”,议论其中提出的三个问题:靠个人出资能兴建高铁吗?修建高铁应该由谁来办?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问题1: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神七”发射、扩大内需等,都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投入,你能答出什么结论? 生:思考回答 师:教师点评:(略) 一、财政 1.含义、本质 探究问题2:中央政府的这些资金投入是怎么实现的?国务院总理确定的吗? 生:思考回答 师:是通过国家预算和决算来实现的。 2.实现 展示图片: 全国人大会议上财政部长作预决算报告 国家根据预算投入资金,发挥了财政的巨大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结合前面盘点的2008国家生活大事,探究第三个问题: 展示字幕:探究问题3:中央政府上述的资金投入体现了财政哪些作用? 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同学们善于动脑,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大体可以分为归结为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第二,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第三财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师:先看第一个方面的作用。 二、财政作用

新课标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新教材政治生活 [教案]政治生活-前言 前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设问:同学们寒假“政治”作业做完没有啊?(答略)我们这里说的政治作业是不是我们这学期所要学到的政治模块呢?(引起学生思考,重点理解政治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可是,“政治”二字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要从多方面来理解。 『讲授新课』 一、政治的科学含义(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全册

《生活与哲学》教案 所教班级 执教者

目录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彭琳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彭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段霞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段霞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陈婷婷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陈婷婷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忽丽霞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忽丽霞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张琳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张琳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李永朝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李永朝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教学目标】 1、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三、【知识梳理】 1.哲学怎么产生的? 2.哲学的本义? 3.哲学的任务?(功能.作用) 四、【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哲学智慧的产生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实践活动和主观情绪中 D.哲学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具有哲 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 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这句话意在说明(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新课推进】 (一)世界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板书) 首先,我们来欣赏PPT内容,包括各地节日,文化遗产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板书) (1)(什么叫)民族节日,(即)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下面我们来看PPT内容:①春节前夕,农民工从各地返乡、春节时,贴春联,放烟花等。②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 然后向学生说明: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扫尘、守岁、挂年灯、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赏花灯等习俗活动,祝福新的一年团圆发财、万事如意,整个节日期问充满着喜庆的气氛。稍加详细介绍一下端午节。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探讨:我国或国外还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民族节日,他们表现出了哪些民族文化或民族情感。 2.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板书)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提问学生:你去过哪些文化遗产,能举例分析一下它们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色吗? 可以举例:地震出的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化。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中国的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大津巴布韦遗址、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伦巨石阵、麦加清真寺、比萨斜塔等等。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板书)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板书)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A.不同民族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板书) PPT举例:民族服饰、饮食的多样性表现(展示蒙古族人的衣食习惯和傣族的衣食习惯,比较有什么不同) B.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板书)

2019-2020年高一政治《国家财政》教学设计教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国家财政》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2、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理解财政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的现实意义 4.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具体的获取渠道和途径 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作用 6.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初步的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的原则,增强我们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国家的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主人翁的意识 3.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支出问题,财政的重要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财政收支收支的三种关系 三、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的适当使用。 四、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我国当前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地铁的修建,三峡工程,航天工程等等,这些项目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那么这些资金从哪里来,怎么样解决的呢?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二)新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 一、财政及其作用 1、什么是财政 教师活动:讲解引导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安排的内容。本框题承接第一课所讲到的国家的本质和公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研究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问题。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学好本框题,能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了解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懂得公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的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解我国目前采取的民主选举;懂得我国民主选举权利来之不易,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提高自身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

【教学难点】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多媒体课件,选举的案例。 导入新课: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于民主选举,同学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民主选举的内容。 学习新课: 选举方式是指选举的形式和方法。选举方式是影响选举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选举人个体选举意愿表达的方式和质量,也直接会影响到选举结果。 如果从选民的角度划分,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参加选举投票的选举方式。 (观点辨析:选举我知道) 问题一:有的同学认为:“还是直接选举好,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 教师总结:我们先通过填图表比较这两种选举方式,然后再来分析这种观点。请同学首先填表。 同学填表:直接选举的优点是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机会,实现选民意志,选民参加选举热情高。由于当选者是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这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视频一中出现的西王平村的村民积极参加村委会成员的选举,热情很高,就是因为村民可以亲自投票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实现本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泛的情况下,实施过程中,组织、技术工作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选举成本较高。 间接选举和直接选举相比较,优点是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由于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第二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预习、巩固,识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课前搜集素材和课上实例分析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感知问题的能力及关注创新、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政治生活关心,但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因此,要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达到深刻理解知识进而树立正确的观念。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难点:树立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代的中国有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现代的中国有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新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影响了世界,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改变了中国。

新四大发明的全世界走红,说明我们国家在鼓励、引导、促进创新这条路已走上正轨。无论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是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都是广大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都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民为之自豪的发明创造,它们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中国人民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可以预见中国以后也会继续创造更多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发明”。 新课教学: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说一说:你熟悉的手机品牌有哪些? 篇一:科技华为与创新中国 探究一:以“通信业巨人”华为为例,思考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篇二:管理华为与中国道路 思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华为的分配模式? 探究二:如果你是公司员工,你更愿意现在拿高薪还是拿股权?说说你的理由。 (1)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创新等 列举:我国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面有哪些创新的事例?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篇三:文化华为和思维变革 探究三:华为的文化创新说明了什么?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采风活动,揭示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比较鲁迅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确创新的意义,使学生更加认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2、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 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 【教学难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教学方法】 采用学案教学和课堂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无不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本课就专门讲述有关文化创新的内容,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文化创新有什么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这些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填空《第二教材》P291)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但说到底,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处理:P48探究1,体会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⑴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思维提升:怎样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⑵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 活动一:处理P50探究3 归纳:书法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无疑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我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活动二:举例徽班进京→京剧产生;杂技《天鹅湖》 归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重证。 情感教育:要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过渡): 今天,我们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个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创新主体呢? 4、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上的原料和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对此再进行加工、整理,才形成了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总之,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过渡): 这里要特别注意,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呢? 5、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⑴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⑶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⑷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⑸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⑹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处理:P51探究4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学习,我们明白了四个道理,那就是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因此,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特别是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历史的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15:8.1 国家财政

国家财政 『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收支关系。 2.结合实际理解说明财政的作用。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重点) 3.分析说明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必要性。(重点+难点) 『精华回放』——争分夺秒,巩固旧知。 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何意义?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试着快速记忆。 1.什么是财政?什么是预算和决算? 2.财政的作用有哪些?(注意每个作用的典型词语或者事例,以利于判断材料) 3.什么是财政收入?其来源有哪些?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财政支出?我国财政支出的种类有哪些? 5.财政收支有哪几种情形?具体含义是什么? 『质疑解惑』——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存在分歧的,小组间或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互动探究』——先个人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聚焦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指出,在2017年国家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政府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今年

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 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构建网络』——在回顾本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本课时的主干知识框架,形式多样,详略得当。 『迁移运用』——独立完成下列练习,小组内互批,存疑问题组内讨论,检验一下,要细心哦 1.按照“十三五”医改规划的要求,国家财政投入医改5个方面。2017年将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这表明财政() 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主要功能是完善社会福利事业 2.2017年财政工作仍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下列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的是() A.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保护生态环境 B.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C.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 D.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3.政府做任何事或从事任何活动,都是要花钱的。没有财政支出的拨付,没有财政收入的筹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职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实现。这表明() A.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D.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4.下列两个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与下图一致的是()

高中政治《国家财政》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1

《国家财政》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财政》的内容是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的延伸和深化,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是讲在个人领域如何进行分配,第八课是讲国家如何分配,是再分配的过程,同时为第二框《征税和纳税》作铺垫。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财政的巨大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科学文化,为将来的经济建设服务。 同时本框体现经济生活的主旨:市场经济与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中的宏观调控部分,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财政的本质,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视频、图文、课本和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合作等能力。 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初步知道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 辩证的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青藏铁路”“神六发射”“国家4万亿救市计划”、“山东救市措施”、我县工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等事例认识财政的巨大作用,自觉学习,提高科学素质,树立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而努力的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财政的作用 (依据:本单元是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财政的作用则与合理收入和恰当分配密切相关,也是为第二框《征税和纳税》作铺垫。因此,在理论上是教学重点。此外,现实生活中,国际风云变测多端、国内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在实践上,理解“从及经济平稳运行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分、改善人民生活”也极其重要。)(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难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依据:高一学生的生活阅历肤浅、社会经验淡薄,有零散的感性材料,没有系统的理性思维。) 二、说学法 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会忘记,给我看的会记住,让我参与的会理解。” 现在高一学生的思想活跃、自我表现意识强,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不能上网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等,因此,针对现有的普通中学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视频、、图文等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的辅助作用,主要采取观看新闻的情境法、畅所欲言的自我体验法、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法、以及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等简而行之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所以我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为指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本节课的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多元选择,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

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全课概述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让学生懂得人们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本课可分为3个框题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新课程学习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教材分析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文化生活》第十课第一框题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和要求,在前后两个框题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必要性和重要性 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点,以及它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点的学习,提高学生多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明荣知耻”的中学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难点: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科学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本课将重点学习另外一个方面,从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分组学习 3、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2、“抗震救灾”英雄人物表彰大会。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充分了解学情,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精讲点拨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七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过去七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六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问题:这样的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你认为举行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课堂探究: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来,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你还能举出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吗? 探究提示: ①他们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业做出巨大贡献。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8.1国家财政1

8.1国家财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2、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理解财政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的现实意义 4.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具体的获取渠道和途径 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作用 6.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初步的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的原则,增强我们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国家的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主人翁的意识 3.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支出问题,财政的重要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财政收支收支的三种关系 三、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的适当使用。 四、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我国当前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航天工程

等等,这些项目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那么这些资金从哪里来,怎么样解决的呢?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教师活动:PPT展示自主探究目标 学生活动:讨论并找出自主探究知识点 (二)新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 一、财政及其作用 1、什么是财政 教师活动:讲解引导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财政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做什么工作?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制定收入、支出计划。 教师点评: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情况,叫做国家决算。 国家就是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这两个方面,参与社会分配,实现国家职能的。 2.财政的基本作用 财政的作用很多,教材只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其中最基本的三个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证。 财政学通常把财政的这个作用称作“收入再分配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现实中感受到它的这一点作用的存在,例如: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普遍的提高,这些与国家提高人们的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里国家提高劳动者的收入的资金从哪里来,当然是国家的财政有着密切的关系。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 促进资源合理的配置是财政的最古老、最基本的作用,虽然我们选择了市场,走市场经济,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它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的不足,正是因为市场干不了,才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来调节社会上资源的合理的分配和流动,以促使国民经济中能够正常的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2第二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行方式,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识记文化的来源 (3)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二)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和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从而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两个特点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通过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那么文化对人的影响具体又是怎样的呢?在接下来的第二课中,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牛顿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26岁就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29岁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创建了经典力学,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是,他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在前半生取得的,晚年在科学上却再无建树,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牛顿晚年由于深受宗教神学的影响,沉迷于宗教世界,这使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再不能象以前那样正确的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 牛顿的事例也正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那么,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来自于哪里呢? 1、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板书)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文化活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使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打上特定文化的烙印。 比如:为什么藏族同胞一般都能歌善舞、精于骑术?因为他们生长于那样的文化环境,经常参与那样的文化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国家财政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国家财政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国家财政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1.什么是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1)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2)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财政 (1)国家的收入和分配就是财政; (2)财政的本质: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分配的一种活动,也就是以国家为主体 的分配关系。 (3)财政的巨大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 保障。 A财政收入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 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例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医疗、

最低生活保障等。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A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 发展。 B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 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例如对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的行业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西部的投入;加大科 研投入力度等。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需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 B在经济增长滞缓、社会总需求/SPAN社会总供给时: a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 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 动经济增长。 b此外,国家还可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扩大货 币发行量,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C在经济发展过热、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时: a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