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舌尖上的中国,论文

舌尖上的中国,论文

舌尖上的中国,论文
舌尖上的中国,论文

赏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赏析创作立意及制作手法

众所周知,央视改版后重磅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最近在微博、各大媒体报纸上迅速走红,当仁不让的成为近二十年来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并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当我们看到片中那热气腾腾的刚出炉的黄馍馍、看到用诺邓井盐制作出来的诺邓火腿、看到用酥软有汁的腊汁肉填满的白吉馍······我们的胃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简直可以用垂涎欲滴来形容,就觉得特别想吃。

当我们看到那些普通人家的大妈、大叔、阿公、阿婆在小心的、仔细地制作手上那份礼物、那份能让心灵得到慰藉的食物,我们的心是否有所触动呢?在外漂泊的人是否会开始想家、想念曾经自己也拥有过的平凡而珍贵的美味?我想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一] 创作立意

这部片子之所以能这么受欢迎,首先跟他的立意定位是紧密相关的,你的立意是什么、你想表达什么最终才能决定观众能看到的是什么。《舌尖上的中国》从字面上讲与舌头有关,再粗看内容就清楚是与饮食有关,是讲中国人各具特色的饮食风情,但仅仅是讲饮食吗?不,他从头到尾都不是这样,他的立意更多的是展现了制作中华美食的劳动者们如何辛勤劳作,如何捕猎、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各种美味食材。纵观全片,自始至终弥漫着一股劳动者辛勤劳作的汗水味道和各类食物扑鼻的芬芳气息。这才是他要表现的平民的故事。

(1)人物

看过的人应该都注意到了,里面大部分的人物都是现实中的普通人,他们居住在农村、生活过得简单而又淳朴,比如在陕北做黄馍馍的黄国盛(老黄)和他的老伴儿,这一段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和老伴儿住在陕北高原上的窑洞里,儿女都在城市工作,他俩按理说可以去城里安享晚年,但他们没有,老黄每次去城里卖黄馍馍都要踩好几个小时的三轮车,他的馍馍都是他和老伴儿细心亲自做的,干净而又好吃,在他看来累点儿都没什么,高原上宁静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他喜欢的。这何尝不是我们身边的老人呢?

还有湖北嘉兴挖藕人叶茂荣,他给我的印象很深,甚至是极大的感动。他穿着很长的筒靴,因为经常要下地,因此又特别脏,一跨进藕田就陷进深深的淤泥里,拔都拔不出来!他和其他挖藕人一样,每天都要早起,天未亮就出发去挖藕,他说:“我家孩子上学的钱,盖房子的钱都是挖藕挣的”。

还有很多,采松茸的卓玛、捕鱼的远洋船长林红旗等等,片子的叙述,每位

厨师、每位与食物有关的人,都当成“角色”去打造。他们都在为远离乡村的人们输送新鲜而美味的食物,或许应该用《自然的馈赠》里最后的解说词来形容: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味时,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

(2)食物

对于里面的食物,我想看过的人没有不想亲自去尝尝的欲望吧!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个,那一个个刚出锅的冒着热气的黄馍馍、那经过大半天才挖到的松茸在锅里冒着香气,酥软着身子、那绿绿的健康又营养的糯米……看着嘴巴里就情不自禁地溢出口水,能达到这种效果,我们的摄影师功不可没,他们特别强调,对待食物,不会直接呈现,而是要设计一些周折,用一些技巧,把它们体现出来。

○1在摄影上,要把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出来。要拍出来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运用近景拍摄手法,给每样食物以特写,像拍模特一样,带着欣赏与探究奥秘的心情去拍,表现食物不可替代的美观、自然。

○2当然,这些食物都是来自寻常百姓饭桌上最常见的饮食,因此你就会惊奇:“哇,我婆婆也做过这个菜诶!”“哇,以前我还在这吃过这个菜!真的很好吃!”“我好想回家,吃我妈妈做的菜······”这就是一种温情,这就是我们在舌尖上寻觅到的家乡,因为普通而打动人,因为相近而启发人,这是舌尖上的故乡,我们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整个中国!

○3最后,就是这个食物得特别的中国,在它身上能够沉淀一些历史精华和文化传承性的东西。

[二] 制作手法

(1)记录模式

最开始,央视给的文案是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方式做成7集纪录片,但任长箴认为这种传统的义理考据和辞章的讲述方式不容易让人们提起兴趣,于是,他带领他的小组团队把原先的框架全部推倒,重新构架,按照西方美食学的理论进行构建,也就是BBC的大纲要求拍摄、制作,并且要求必须真实,要做调查,要反映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

(2)解说词

首先,解说是介绍、解释画面内容、阐述影片创作者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解说词是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客观存在既要便于讲解,又要便于观众对解说词一目了然。一般用不多的文字把实物介绍给观众,使观众借助简明的文字介绍,对实物或图画获得深刻认识。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就很有内涵,很实在,也很温暖,比如讲诺邓火腿用盐腌制,经过三年的风干肌红脂白,散发令人陶醉的味道,他的解

说词是:“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还有上文提到过的:“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味时,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这些解说词的补充让人们从美食的欣赏中到心灵上的启迪与思考,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

“朝鲜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只是一个品种,也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味道:凉食的清爽,烹炒的鲜香,等等。漫长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鲜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熏烤时,要把腌制好的肉挂在取暖做饭的火塘之上,还不断将松果、茶壳、桔皮等放入火塘,这样熏烤出来的腊肉,就会带着茶果的香味。”

“在台湾和日本,乌鱼子一向被视为餐桌上的高档美味。它口感绵密,软糯滋润,只需薄薄一片,就已厚味无穷。”

这些解说词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发挥对听觉的补充作用,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包装精美

制作精美,是该片第三个特点。一盘盘冒着热气、闪着油光、诱人食欲的佳肴,一张张栩栩欲活、善良纯朴、气韵生动的笑脸,一幅幅山川灵动、大地生辉、河海万千的画图,和谐而生动。这就是它的包装,

以上就是我对《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点滴赏析,它也有不足,但我愿意用赞扬的眼观去看待它,因为它确实触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他让我们突然相信、突然明白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温暖的瞬间;还有那么多平凡的人们在细心地、有滋有味地过着生活;还有那么多在我们看来微乎其微的传统风俗还在他们细心的呵护中慢慢延续。这是一种对过去的羁绊,同时也是对未来的一份美好的期盼和向往。希望他能用它的朴素感动更多的中国人,也希望他能带给我们更多对自然、对社会、对文化的思考。

舌尖上的中国媒介营销案例分析

一、《舌尖上的中国》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二季已确定于2014年4月18日播出。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主要媒介营销方式 营销一:微博营销 ?微博的大力风行,在舌尖之处,每开播一集都有一个专题专门为舌尖造势,而在开播中,更加有几十万粉丝的微博账户为其大力宣传,而在一传十,十传百的精彩传播之下,无处不在吃,无处不在谈,微博的魅力,让舌尖的造势突围成功,而关于各种精彩的回访,以及内容的直接宣传,造就们现在这种效应,各种舌尖,都出现了,在节目的播出期间,网友们吃的豆腐,叫做舌尖上的豆腐,竹笋叫做舌尖上的竹笋,苹果叫做舌尖上的苹果,而且发布在各自的微博中也在为舌尖营造宣传的氛围。 营销二、淘宝营销 ?淘宝的接力促销,各种舌尖上的美食在淘宝上热力大卖,舌尖上的鸭脖,舌尖上的奶茶在淘宝上誉名不断,而在淘宝中也为舌尖上营造了一部专题,名为舌尖上的淘宝,从而用淘宝上的庞大流量为舌尖这个词营造了最美好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舌尖,从而带来庞大的销售数据。 ?“为了满足各地的“吃货”,淘宝网于5月24日零点顺势推出美食专辑“舌尖上的淘宝”,将纪录片中出现的几十种美食特产“一网打尽”。该专辑一上线就成为全国各地“吃货”们的大本营,短短24小时内超过31万人关注,浏览量高达1千万次,成交7万多件。在此活动的带动下,食品相关类目支付宝成交额环比增长了%,直接成交额达到了2195万元,购买人数增加了%。 营销三、央视宣传 该片在央视一套开播,央视一套足够的媒介影响力促进了其传播力度。 ?每一个看电视的人都知道,这部片子在哪里播出的,那就是“央视一套”,央视一套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就把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档撤掉,而是转向播放记录片,这也就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策划案

《舌尖上的中国》精彩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宣传片脚本文案经典范例

三正集团企业形象宣传片脚本、创意、文案 创作立意及框架结构 创作立意 本案以三正企业文化理念为主线,分七个部分展开: 序幕 水到则渠成,顺理即成章 第一篇章 企业形象篇 揭庐山真面,需身在山中 第二篇章 企业实力篇 观斑而知豹,看业便知实 第三篇章 企业理念篇 规矩成方圆,理念铸企业 第四篇章 企业文化篇 文化于企业,点睛于画龙 第五篇章 企业蓝图篇 大鹏已展翅,当搏击长空 尾声 弹罢奋斗曲,余音仍绕梁 在这七个部分中,充分体现《三正集团》是一个奉献型、文化型、实力型、诚实型、成长型 和国际型的大企业。 通过这个脉络清晰且颇具艺术性的企业形象宣传片,全面展示三正十年发展成就及企业文化发展的辉煌,反映出《三正集团》国际化、人性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让广大三正人、三正伙伴、三正消费者能感受到《三正集团》是一个拥有“实力、科学、祥和”的国际化大企业, 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自然认同感。 关于片中采用一些特定元素的诠释: 阳光下刚栽种的小树,象征着《三正集团》在神圣使命下的创立;巨人在岩石上踏出深深的脚印,寓示《三正集团》踏踏实实走过的历程;浩淼无涯、惊涛骇浪的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寓示了《三正集团》的雄厚实力;大树稳扎的根,恰似《三正集团》博大精深的企业文化;大树的开花结果就是三正十年来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全篇结尾处,用大鹏展翅高飞来象征着《三正集团》的宏图伟志。

风格调性 东方文化讲究细腻性、整体性和统一性,这一点在本案中得以很好体现。七个部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其间又融合了西方文化注重细节、不拘泥于某一形式的特点,在庄重中又不失活泼。 全篇调性明快,并于其中穿插大气,雄浑之场景,使整体充满强烈的节奏感,现代感。 序幕 画面:实景+动画 特———特写一本厚重的古色古香的线装书,沉甸甸的印章砰然落下,质感的封面上凸显方方正正的金色大字:“正”。 俯、移———整本书笼罩在金色的光芒下,见“正”字在封面上飞速旋转,幻化出不同字体。推、特———“正“字停止旋转,落下定格,并变成三正企业的LOGO。 字幕:广东《三正集团》 第一篇章 企业形象篇 面面:实景+特效 清晨,一棵小树苗刚刚栽入土中,纤细的枝条迎着微风轻轻飘舞,特写小小的叶子被初升的朝阳镀上一层金色,显得异常娇嫩。 拉、摇--------《三正集团》大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谈笑走入。仿旧画面。 风格:突出朝气、健康、活力、凝聚 解说: 生命,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财富。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烈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三正告诉我们:既然活着,就要生活得有意义。 正是在这一神圣使命的引领下,广东《三正集团》有限公司于1995年6月23日创立了,本着“树正气、走正道、出正果”的企业精神和创办一个“科学、实力、祥和、永续”的国际化企业集团的奋斗目标,在集团董事长莫浩棠、副董事长莫浩松的带领下,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以房地产业和酒店业为龙头,兼营生活用品、物业管理、汽修、洗衣、环保、出租车、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分布于香港、东莞等地的16

《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分析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镜头语言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美食类纪录片,分为7集,分别从食物的来源,食物的选材、食物的转换、食物的制作等几个方面,来展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与传统,人与食物之间的深厚的情感。该记录片一经播出便广受关注,备受好评,它的成功不仅有益于首次使用的高清的摄录设备,精良的制作团队,优美如画的风景,垂涎欲滴的诱人食物,更是离不开后期剪辑中严谨的叙事结构,精致的画面编辑辑。 《自然的馈赠》,是该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集,本集叙述了香格里拉采松茸的单珍卓玛与母亲,浙江的挖笋的老包与福建制作酸笋的阿亮夫妻,制作诺邓火腿的老黄父子,湖北嘉鱼县湖面上挖藕的圣武兄弟俩,查干湖捕鱼的石把头,海南远洋捕捞队的林红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将人与自然、人与食物巧妙的结合起来,体现出本集的主题“自然的馈赠”。通过对本集《自然的馈赠》中镜头语言的分析,让我们进一步赏析这部优秀的纪录片。 一、丰富的镜头语言 本片借助航拍、水下摄影、高速摄影、延时摄影等手段,呈现出一部用光讲究、机位多变、录音到位的美食纪录片。本片中大量的延时摄影、空镜头与特写镜头的运用,成为本片的艺术特色之一,体现了美食类纪录片的特性。 1、全景延时摄影镜头大量运用 在以往的纪录片中,常用全景用以交代环境,但长时间的固定全景镜头略显枯燥,在本片中全景与延时镜头的结合运用是一大亮点,不仅能够交代环境,同时,将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能够将时间的飞速流逝,万物的悄然变幻灵动的表现出来,画面看起来也更具观赏性。 从本片的开场,用全景延时摄影镜头,白云飘过的高原、光影变幻的山林、平静如水的湖泊、和浪花拍打的海岸线,这一组全景镜头,对应了解说词中的中国的地貌特点丰富多样,明确了本集中自然的馈赠地理背景,时间的变幻也都尽在其中。 在单珍卓玛采集松茸的段落,第一个镜头是固定的全景,巍峨的山上白云流

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在大众的翘首期盼中,《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定档2014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据悉,《舌尖上的中国2》将延续第一季的叙事风格,在拍摄制作上则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泛。整部纪录片共7集,每集50分钟,分别从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7个角度来讲述中国美食故事。对于这部承载太多期盼的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向媒体介绍到:“《舌尖2》就像好莱坞的模式,有的是家庭伦理片,有的是公路片,有的是黑帮片,剪辑特别精细,非常有利于在国际上销售。”他还不无风趣地说,“我们的单位时间信息量非常密集,1集1500个镜头,快赶上《爸爸去哪儿》了。”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播出,瞬间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热烈反响,为中国人献上了精神盛宴。它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可谓中国本土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它的成功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道路。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一)主题易引起共鸣,有文化的追寻 《舌尖上的中国》在初次播出时收视率便超过了同期的电视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选择了国人共同关注的主题——美食,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带给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对《舌尖》的喜爱原因的调查显示,35.64%的人选择了“蕴含中国美食博大文化”,21.17%的人选择“展现浓浓感人的思乡情”,只有19.53%的人选择“拥有事物绝美视觉享受”。 《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美食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生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会在此片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美食与家乡生活,唤醒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就理解了他人同样的对于家乡的思念,无形之中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会发自内心地钦佩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智慧,从食物中体味到中华民族的信仰。 (二)选取典型事例,以小见大 以往的人文类型纪录片大多是对主题本身进行直接的讲解,引用历史故事,表现方式较为局限乏味,而《舌尖》却对主题的描述视角进行了改变。“在片中,创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处入手,讲究叙事情节化,同时没有完全依赖现实的素材,没有被现实淹没,而是尽量用理念去理解和表达现实,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这部纪录片的展现方式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叙述,而是更关注个体化的人,将每种美食都赋予一个有人、有物、有场景的故事,使纪录片更具有人情味,也使人们在领略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勤劳朴实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三)核心是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舌尖》的故事都是导演带领团队深入到当地发掘出来的,无论是打开蒸笼时冒出的层层热气,淘米时沙沙的声响,孩子吃到美食时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是简朴安宁美丽的村庄生活……一个个真实的任务、场景,令人垂涎的天然美味,如道家常。拍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故事,没有过多的花哨修饰,没有过多的大场面,真诚而温暖,使纪录片具有了生活的温情。真实的场景同样也让观众想起了自己家乡的故事,勾起了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网友“晓县”说:“《舌尖上的中国》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多种的美食,而是其中一个个真诚的消融,毫无造作,不是演员镜头前的虚假,不是寒暄的可以微笑,那样子的微笑一下子就令我泪流满面。” (四)高标准,高技术

舌尖上的中国旁白文本 第一季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舌尖上的中国的民俗元素分析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腊月三十,人

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二、民俗的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盛行,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白波一家人在北京过年的故事,使无数中国人产生了心灵共鸣。贵州省的下尧村,每年十月都会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而设置的节日——新米节。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别,十里长街,百十张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这就是能够体现出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中绚丽多彩的人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发展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发展 李慧 自1990年创作出《流浪北京》这一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后,我国纪录片事业发展开来。二十多年来,由大都花高金买进《探索发现》、《动物世界》等国外纪录片到大部分自己制作,如《祖屋》、《西藏的诱惑》、《红树林》等,我国纪录片事业逐渐走向成熟。过去的几年,中国纪录片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点: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中央电视台以中英文双语面向全球开播纪录频道;2012年,中央电视台在一套开播精品纪录栏目《魅力·纪录》;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之后,先后播出了《南海Ⅰ号》、《春晚》、《故宫100》等一系列备受好评的纪录片。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内外热播,纪录片第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也第一次从高端走向大众。 《舌尖上的中国》,它引爆了中国纪录片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据统计,它的平均收视率为3.861%,在央视的平均收视率达0.49%,比以往该频道同时段电视剧栏目收视高出30%(数据源自于网络)。这一盛大的现况不免让电视人回想起《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等纪录片的曾经辉煌。 2013年,中国生产纪录片约11000多小时,其中素材包装6000小时,自制纪录片约5000小时。纪录片的市场也进入到一个由萌芽期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化的制作体系正在形成,年生产规模达到15亿元,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增长速度在40%。据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刘文介绍,2013年,央视纪录频道年播出总量1.8万余小时,实现了连续三年增长。而在海外销售发行上增长更快,原创纪录片已向海外销售发行达22部,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电视渠道播出,与频道开播前的2010年相比,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额增长达到248%。刘文以英国BBC为例,纪录频道不仅与BBC合作了5部联合摄制项目,还将与BBC环球共同打造全新的纪录片品牌以及“中国选题国际研发中心”(数据源自于网络)。 不过纪录片发展仍存在问题:纪录片生产总量看似很大,但高品质的精品节目数量其实很少。专家们认为,国内纪录片存在形式大于内容、包装过度、炒作泛滥等问题,而引进国外纪录片也需要面对“水土不服”的障碍。难以进入世界市场。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虽然在国内外赢得了认可和褒奖,创下了近二十年来国内纪录片市场上国产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争议,有许多问题有待完善。日前植物学博士顾有容质疑,称《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中爬几十米的树取蜜的镜头疑似造假,白马占堆在片中爬的树为离地不会超过2米的栎树,该集导演李勇也承认了这一点。同集中,以1/8秒快速钓起跳跳鱼的杨世橹作为爱心父亲备受追捧,但他承认,钓鱼镜头请了替身出场,真正操杆的是“钓跳鱼王”邀请赛周红井。《舌尖2》刻意包装、造假拔高,让粉丝诧异不满。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

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

舌尖上的中国分集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分集简介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本集导入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进厨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美食介绍 烤松茸油焖春笋雪菜冬笋豆腐汤 腊味飘香腌笃鲜排骨莲藕汤椒盐藕夹酸辣藕丁煎焖鱼头泡饼煎焗马鲛鱼酸菜鱼松鼠桂鱼侉炖鱼本集部分旁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 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

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舌尖上的中国DVD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在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本集导入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5篇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5 篇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介绍中国民间食物的纪录片,它拍得很真实,很生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作为一个正宗吃货,《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几乎让我所有的馋虫都被瞬间激活了。那些看起来质朴,但是美味的食物让我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美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第二季开播之前我就看过了预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朴实的劳动者带给我们的感动。 和第一季对比起来,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气了,展现了更加淳朴的劳动者们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中的一切,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感动。第一集中主要讲的是脚步,从追逐花期的养蜂夫妻,渐渐消失在这个时代的麦客们,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跋山涉水采集香菇的老汉,捕捉十几米开外仅五厘米长跳跳鱼的爸爸……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美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叫做“家”的东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玛占堆这个人让我对于那些质朴的美食多了几分感动。为了给家里带去一份蜂蜜,他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

树上40米……那样一份简单美味的蜂蜜是白玛家里对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时代在变化,我们吃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一切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愿这些淳朴和美食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 经过漫长的等待,继《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之后,续集《舌尖上的中国2》也终于播出了。作为它忠实的观众,我和爸爸每周都会收看。 顾名思义,《舌尖上的中国》描述的是食物,并且,是中国的食物。 所有人都知道,中华文明悠悠历史博大精深,然而,从人类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从人气火热的重庆麻辣火锅,到金灿灿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没有哪一种美味,是可以简简单单地获得的。 当人们热火朝天地吃着火锅,享受着团圆的喜悦与火锅的温暖,火锅店的老板耗费一个通宵与无数晶粒翻炒三大锅辣椒,作为火锅店五天的底料。 当村民们从油坊买取菜籽油,炒出香气扑鼻的菜,菜籽油经过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尽全身的力气,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压榨。 当我们闲来无事,泡一杯蜂蜜,独坐一隅,享受这清香甘甜的滋

舌尖上的中国两季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1集《脚步》解说词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西藏林芝,印度洋吹来暖湿的季风,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白马占堆最忙碌的季节。天麻和灵芝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它们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峡谷到雪山,7000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 弟弟高中毕业,白马得迅速挣够他读大学的学费。在此之前,他为弟弟准备了一件特殊礼物。西藏80%的森林集中在这里,白马占堆努力搜寻几天前发现的蜂巢,现在,他得想办法到达树顶。在当地人眼中,蜂蜜是宝贵的营养品,值得为它冒险。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这种风俗,已经延续数百年。 白马选了一根藤条使自己与大树相连,从现在起,这跟藤条关系性命,看起来进展不错,1个小时过后,白马爬了很高,但还有更长的距离要爬。父亲放心不下,匆匆赶来。白马占堆已经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3个小时过后,白马接近树冠,现在,他准备摆脱藤条。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这是一次危险的行走。野蜂并不怕人,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

甜美的蜂蜜。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而蜂蜜是白马能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 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80%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和人工提取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饪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 当然,白马家最喜欢的是酥油蜂蜜。获得蜂蜜,对藏族小伙子而言,要攀爬10层楼的高度,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要经过上万公里的艰苦跋涉。 油菜刚刚开花,谭光树已经准备启程。老谭是职业养蜂人,20多年来,依靠这份工作,他养育了一双儿女。每年清明,老谭都要和妻子吴俊英踏上追逐花期的旅程。一昼夜,蜂箱已在500公里外的秦岭。花的味道决定蜂蜜的味道,地区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这正是蜂蜜作为美食的神奇之处。秦岭出产中国最顶级的槐花蜜,但是老谭心里毫不轻松,毕竟,养蜂是靠天吃饭的行当。4月中旬,天气突变,大风伴随降雨,花期提早结束。没有人知道,糟糕的天气会持续多久。 20多年前,老谭向未婚妻许诺,要带她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远行时,会携带能长期保存的食物,它们被统称为路菜。路菜不只用来果腹,更是主人习惯的家乡味道,看似寂寞的路途,因为四川女人的存在,变得生趣盎然。妻子甚

舌尖上的中国图片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节选图片分析 图片一、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图中人物的动作和情绪交流非常深刻。利用中景中的人物更好的突出了主题。 图片二、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特写(人体肩部以上),看着鼻子上的光线,明显是顶着烈日的,没有拍摄到图中女人的肩膀,正是拍摄者对于女

人脸部特写的表达,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及光线的方向。图片三、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交代了画面中劳动妇女们和在田野中的关系,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更能展示出人物的行为动作。 图片四、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山背中景,拍摄者以对角线构图来重点表示,

相互连接,可以贯穿画面的对角,更具稳定性。 图片五、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特写,拍摄者于重点突出表现面碗中被老爷爷吃面的中的样子。自然光线从头顶上打下来。把面和老爷爷的脸部坐成特写,重点突出主题,主题明确构图清晰。 图片六、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环境),拍摄者在墙

面中由下至上的进行拍摄,光线温和,自然光有上打下来,墙壁中的小草奋力生长,翠绿的颜色,镜头的方向,表现了小草的生命力。图片七、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全部及周围环境),拍摄者的构图合理,给人一种极好的延伸感,这种拍摄手法有种独特的作用。 图片八、

拍,更能清楚地交代了猫咪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猫咪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 图片九、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远景(被摄物体说出在的环境),在远景的画面中,不注重表现细节,也不用刻画人物,拍摄者表现了是梯田的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表现了一定的意境。 图片十、

16个经典广告创意文案

1.马克的故事 求职网站广告 某航天中心的指挥塔内,年轻人马克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面前的显示屏。忽然,显示屏上同时出现了两个移动的目标,而且这两个飞行物正越飞越近,有迎头相撞的危险。马克心急如焚,紧盯着显示屏,手忙脚乱地急速操作着键盘。然而,飞行物竟然象设定好了程序一样依然越飞越近。 最后,惨剧发生了,撞击的火光映红了整座指挥塔。但就在惨剧发生的一刹那,马克像变了个人一样,他兴奋地紧握双拳,脸上掠过一阵难以抑制的狂喜。这时,画面出现如下字幕:“马克,曾任电子游戏编程员”。 广告语:“你可以换老板,但千万别换专业。” 2.食指手术的故事 番茄酱广告 令人期待的时刻终于来到了。静静的病房里,护士正小心翼翼地为中年男子一层一层地揭开缠在食指上的厚厚的

纱布。病人惴惴不安,身边的妻子紧握着他的另一只手,主治医生则站在病人的对面,神情也并不轻松。 终于,通过手术被加长了的食指活生生地“耸立”在了众人的眼前。手术成功啦!夫妻俩欣喜万分。回到家里,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冰箱,从里面取出了番茄酱瓶子。丈夫把刚刚动过手术的长长的手指伸进瓶子,顺利地将瓶底仅存的一层番茄酱“捞”了出来,兴奋而又自豪地凝望着妻子,而妻子则眼巴巴地盯着丈夫食指尖上的番茄酱…… 3.全是洗衣粉惹的祸 洗衣液广告 一位年轻的日本夫妇来到南美某国旅游。在机场,当日本男子经过安检门的时候,报警器响了起来。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衣袋里还装者几枚硬币。于是,他一脸歉意地掏出这几枚硬币,让海关人员过目。不料,海关人员顿时大惊失色。 原来,该男子手里除了那几枚硬币外,还有一些可疑的白色粉末。海关人员一涌而上,不由分说地把他强行驾走。

[中国,舌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1《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背景:中国纪录片的历史转型 无疑,《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着实火了一把,或者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部中国自主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能够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因此《舌尖上的中国》开拓性的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要考察《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不能够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充分考虑新世纪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对纪录片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记录片发展的现状和当代特征,这种特征集中体现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时代转型上,我们将从社会场域、文化语境、大众审美机制三个方面的转型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进行背景分析。 社会场域转型纪录片是一个民族的珍贵记忆,回望历史,中国纪录片用颇具特色的表达和创作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许多片段。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纪录片更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宝藏,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形式下的纪录片都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节奏与步伐。纪录片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转型的时期,更应当时刻把握历史和时代的脉搏,及时调整并适应新的社会和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既真实反映社会历史的面貌,又对其未来发展起到警示或导向的作用。纪录片作为一种表现现实社会事物的文艺形式是不能够靠一些获奖作品的口碑和影响力和纪录片工作者的辛勤劳作而取得发展空间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纪录片自身是无法在一个信息空前多元、资讯空前丰富的新媒体时代与娱乐化、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展开竞争的。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纪录片不得不顺应时代和社会历史要求,走上转型重构之路。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主流媒体,在中国电视行业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觉,在社会历史转型的社会场域内,自觉将如何让中国纪录片保持其主流文化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作为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应当看到,央视纪录片率先告别倚重作品传播的时代,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中国的纪录片在新世纪开启了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场域的全新发展阶段。 2《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 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自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热播的影视剧,成为中外业界和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完成自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首秀,该片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 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 55%,这个成绩己经和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虽然没有超过《故宫》播出时的0. 6%,考虑到国内电视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收视群体的不断分流,由舌尖引起的市场连锁效应己足以令人侧目。在2012年第49届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期间,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表示: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她有意购买。该片有望实现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海外单集销价也很可能打破《故宫》保持的单集5到6万美元中国纪录片交易纪录。有网友在一篇博客中这样讲到自己的观后感受: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全文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 文案旁白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文案旁白 (选自《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从南到北,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不仅提供了人身体所需要的大部分热量,更影响了中国人对四季循环的感受,带给中国人丰饶、健康、充满情趣的生活 山西丁村----中原最古老的村落,主妇们最会制作面食 丁村人把加工成粉末状的谷物都称之为面 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 附近曾经出土过最古老的石磨盘,至今,同一形制的磨盘还在使用 石磨将谷物研成粉末,再用筛过滤掉粗粒杂质,真正意义上的面食才得以出现 山西是多山少川的内陆地区,蔬菜品种少,家庭主妇们没有条件在副食上进行调剂,为了提高全家人的食欲,只好在各种面食的制作手法上变换花样,一样面食百样吃,加工成餐桌上的美食 这些花样众多的精致面食,无不让人感到纤巧细手的灵动和聪明睿智的丰富想象 当丁村的大妈们正忙着为一场寿宴精心制作花馍的时候,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里飘来了阵阵面香 绥【suí】德汉子老黄刚刚蒸好了满满一笼屉黄馍馍 古老的糜【méi】子经过老黄的加工,变得十分香甜可口 (一二三四五六…十一十二十三) 从农历十一月开始,每隔三天,他都要骑一个半小时的车,到县城里去卖 (58了,我要好好干) 绥德县位于陕北丘陵沟壑地区 在今天的绥德,杂粮和小麦是餐桌上的主角,他们被陕北人变换成各种花样 (黄馍馍黄馍馍陕北的黄馍馍黄馍馍我亢家沟的绥德的第一名我做的最好吃黄馍馍一块没麻达..) 绥德盛产糜子,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的馒头

糜子又叫黍【shǔ】,因为耐旱成为黄土高原最主要的农作物 8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就开始种糜子 糜子蒸煮成饭,口感略差,但是这个本土食物在过去是陕北人最家常的主食 糜子分软硬两种,老黄将硬糜子与软糜子按七比三的比例混合,清水浸泡一夜之后上碾,还要再细细地筛一遍才能使用 但是老黄坚定地认为,用机器磨出来的糜子,远远不如在自家石碾子上碾出来的好吃 炒过的糜子会散发出自然的清香,这是老黄最引以为骄傲的制作秘方 揉完的糜子面,要在缸里发酵一夜,经验告诉老黄,包上被子效果最好 老黄把家安在窑洞里,这种中国黄土高原最古老的居住形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 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家立业 老黄和老伴一次做700个黄馍馍,上碾、揉面、发酵前后要花3天时间,两个人从凌晨3点钟开始,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 老黄的馍馍做得实在,人也实在,一个一块钱,从不还价 在一年中最寒冷的两个月里,老黄能卖出15000个黄馍馍,刨去成本,一个冬天他的实际收入大约是8000元 老黄在这里养育了一儿一女。现在,孩子们都已经把家安在城市里,不再与土地打交道 然而,老黄不愿意离开,住着自己的窑洞,吃着自己种的粮食,老黄自足而踏实 千百年来,中国人从五谷中获得温饱,而这种碳水化合物营造出的满足感,正是亿万个像老黄这样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民提供的 辽阔的中国北方,成熟的小麦决定了大地的基本色 小麦,从河西走廊传入到中原,因为营养丰富,经过4000多年的本土化历程,成为中国北方栽培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这种原产于西亚的优良物种,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 将小麦面粉发酵后,在特制的火坑中烤熟,这种圆形面饼,含水份少,极耐贮藏,是维吾尔家庭常年必备的主食 新疆库车,人们用享受美食的方式来庆贺古尔邦节 馕是维吾尔族人最喜欢的主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