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

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说明

一、《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工作纲要》精神制定。

二、《课题指南》所列选题的九个学科是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划分的。申报者要根据《课题指南》划分的学科来申报研究课题。

三、《课题指南》所列条目一般只规定研究范围、方向和重点,申报者可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只要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学科均可申报自选课题。申报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

四、市社科规划年度项目设立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课题申请人须符合以下条件:重点项目申请人原则上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局级(含副局级)以上领导职务,承担过市社科规划项目或其他省、部级以上社科项目研究;一般项目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青年项目申请人(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以申报截止日为准),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申请人必须从事实际研

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课题参加者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

五、市社科规划项目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一般为2至3年,也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延长;应用对策研究项目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紧迫性和时效性确定,一般为1至2年,鼓励以论文或调研报告形式结项。

六、申报市社科规划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市社科规划项目的申请;作为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市社科规划项目的申请。在研的市社科规划项目(以结项证书标注日期为准)负责人不能申报新的项目。

七、申报课题须按照《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即作撤项处理并通报批评。

八、获准立项的市社科规划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学科分类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学科分类

哲学学科

1.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研究

2.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发展

3.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研究

4.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5.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哲学思考

6.文化软实力的哲学研究

7.公共性与社会管理的哲学研究

8.网络文化的哲学研究

9.中国近代哲学流派研究

10.全球视野下中西方人文精神的碰撞与融合研究

11.西方当代哲学诸流派及分支学科研究

12.提高民族素质、塑造高尚人格研究

13.当代中国道德现状、困境与重建研究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形成道德发展报告

14.现阶段社会诚信问题研究

1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研究

16.当代城市公共伦理研究

17.当代美学问题研究

18.北京审美文化研究

19.科学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20.技术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21.当代语言逻辑问题研究

22.逻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

23.北京宗教信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科社·党建·政治学学科

1.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网络载体研究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5.发展的本质与科学发展观研究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7.北京精神研究

8.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

9.中国共产党90年党建理论创新研究

10.北京党史资料收集、整理研究

11.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研究

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1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

13.经受“四个考验”,防范“四个危险”研究

“四个考验”指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个危险”指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1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15.北京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16.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研究

17.理论武装的路径、方法研究

18.党建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研究

19.“七一”讲话对群众史观的新阐述

20.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研究

21.新形势下党群关系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研究

22.改革开放以来应对群体性事件经验研究

23.北京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研究

24.北京市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25.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研究

26.北京市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研究

27.北京市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经验及理论思考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制度三者关系研究

30.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研究

3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研究

32.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理论与实践研究

33.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履职状况研究

34.北京市社会和政治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35.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问题研究

36.国外媒体舆情与中国安全研究

37.新兴媒体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研究

38.加强社会公平与提升幸福指数问题研究

39.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0.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研究

4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研究

经济·管理学科

1.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2.北京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研究

3.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研究

4.北京建设高端人才聚集之都研究

5.北京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问题研究

6.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7.北京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8.加速北京内容产业发展研究

9.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发展研究

10.智能品定价与北京知识经济产业升级研究

11.北京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

12.北京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

13.打造首都经济圈研究

14.北京新能源基础设施研究

15.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16.北京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17.北京政府行政经费运行与管理研究

18.北京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研究

19.北京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研究

20.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效应评估研究

21.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22.北京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23.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消费和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

24.“十二五”时期北京促进金融业发展对策研究

25.北京金融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

26.北京金融发展中的监管问题研究

27.北京碳金融研究

28.“十二五”时期北京经济运行新特征与对策研究

29.“十二五”时期北京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研究

30.国家税制改革对北京市税收收入的影响研究

31.北京市居民收入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研究

32.北京市全球高端企业集聚发展研究

33.北京市与世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比较研究

34.北京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研究

35.北京打造国际商务中心研究

36.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37.北京市发展高端服务外包的路径与实施对策研究

38.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39.北京加入GPA(政府采购协议)应对策略研究

40.北京市对外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41.北京市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42.北京市社会网络与中介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43.北京市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研究

44.北京市新能源产业的绿色金融支持系统研究

45.北京发展消费金融扩大消费需求研究

46.北京市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公共政策研究

47.北京智能文化教育(ICE)产业的构建

48.北京节能产业研究

49.北京清洁能源研究

50.北京现代籽种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51.北京可再生能源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52.北京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链优化发展研究

53.北京市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54.我国开征碳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55.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研究

56.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

57.北京城市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及其管理研究

58.北京市创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

59.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与提升北京市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60.流通集聚与北京市构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服务体系研究

61.北京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高端链条竞争能力的对策研究

62.北京市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63.北京市促进服务业就业的路径和对策研究

64.北京提升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际化水平研究

65.北京市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研究

66.北京市科技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研究

67.北京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研究

68.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与土地利用均衡性研究

69.北京政府科技管理创新研究

70.北京与河北“环首都经济圈”战略对接研究

71.电子商务环境下北京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实证研究

72.北京市非政府组织发展对政府财政运行成本影响研究

73.北京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研究

74.北京旅游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75.北京建设亚太旅游枢纽的路径研究

76.北京市休闲功能定位以及休闲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77.北京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研究

78.北京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

79.北京“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关系研究

80.北京城乡一体化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81.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82.北京地区私人银行发展研究

83.北京房地产投机对北京市物价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

84.北京市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85.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与北京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86.北京都市型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研究

87.北京市品牌农业研究

88.北京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89.城乡一体化格局下北京市农民职业制度创新研究

90.京津冀都市圈农业创新研究

91.首都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研究

92.北京山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93.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绩效评价研究

94.北京市农村养老保险收支测算及政策标准研究

95.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环境研究

96.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研究

97.加速北京三网融合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98.北京物流网建设研究

99.物联网建设与北京市经济发展研究

100.北京绿色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101.基于知识管理的供应链应急管理机制及对策研究

法学学科

1.“十二五”期间首都地方立法研究

2.依法执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3.北京市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与法制改革问题研究

4.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工作的路径研究

5.信访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关系研究

6.司法公正保障机制研究

7.中国法律文化的优良传统研究

8.中国典当法律制度研究

9.北京禁毒问题研究

10.北京市社区矫正法律问题研究

11.环首都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研究

12.北京市公共财政监督制度研究

13.北京市公正文明执法问题研究

14.北京市事业单位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

15.北京市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

16.北京市房地产登记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17.北京食品安全法律对策研究

18.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的法律对策研究

19.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研究

20.北京市外来人口规模调控的法律问题研究

21.北京市公共图像监控系统规制研究

22.北京市防灾减灾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23.北京市农村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24.北京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25.防止农产品投机、炒作的法律规制研究

26.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研究

27.征收、征用法律制度研究

28.侵权责任法实施问题研究

29.社会救助法律问题研究

30.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农民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3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保护的立法研究

32.北京市医疗纠纷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的研究

33.民事诉讼中的检查监督研究

34.农村婚俗与妇女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教育学学科

1.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与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

2.北京市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3.北京市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化政策研究

4.北京市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5.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研究

6.北京市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7.北京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

8.北京市学前教育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9.首都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与教育对策研究

10.北京市特殊儿童教育政策研究

11.北京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

12.首都学校法人制度建设研究

13.首都高校教授治学与民主管理问题研究

14.北京市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15.北京市教师权利及其保障研究

16.北京市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17.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研究

18.北京市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19.青年干部成长路径研究

20.青年人才成长机制研究

21.北京市学生网络生活问题研究

22.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研究

23.教育行政伦理研究

社会学学科

1.北京市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策研究

北京市城乡差别现状与问题;北京市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点、难点;北京市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对策与实施方案。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研究;国内外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与趋势;北京市推进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北京市社会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北京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3.北京市社会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

北京外来人口结构与趋势;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外来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社区与外来人口服务管理。

4.北京市居民生存压力与社会信心研究

5.北京市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家庭观念;婚姻模式;赡养模式。

6.北京市舆情研究

7.北京市居民消费模式研究

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社会保障研究

9.社会建设中的老龄工作模式研究

10.北京市人口空间合理分布研究

11.北京市人口增长与调控机制研究

12.北京市居民生活信息化研究

13.北京市居民家庭居住格局研究

14.北京市居民居住区隔研究

15.北京市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研究

16.妥善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研究

17.北京市特色文化景区演化研究

18.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研究

19.“大学生社工计划”服务首都社会建设研究

20.志愿者组织社会动员与社会参与研究

21.网络社会中的信息传播与组织动员机制研究

22.北京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研究

23.新时期北京和谐社区建设研究

24.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25.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6.北京小区物业管理与家政服务研究

27.北京市弱势群体与贫困问题研究

28.京郊农村社区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29.北京社区休闲服务需求及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30.北京市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政策与对策研究

31.群体性事件中的动员组织机制研究

城市学学科

1.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研究

世界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建设世界城市的国际经验借鉴与比较;北京市与世界城市的差距;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特色;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对策研究。

2.北京“五个之都”建设实施对策研究

“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内涵、难点与重点研究;“五个之都”建设协调发展研究;“五个之都”建设实施对策研究。

3.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

健康城市的理念与标准;健康城市建设国际经验比较研究;北京建设健康城市对策研究。

4.北京建设国家文化中心研究

国家文化中心内涵及功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国际大都市文化发展比较研究;北京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代文化发展如何体现国家文化中心特征研究。

5.北京公交网络与空间发展结构研究

6.北京市加快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

7.北京轨道站点地区交通组织与功能优化研究

8.北京中心城区停车空间及设施规划研究

9.首都生态补偿的空间分异理论与分区政策研究

10.北京市低碳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1.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研究

12.北京新区建设密度与低碳策略研究

13.北京城乡结合部防灾系统研究

14.北京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进程与规律研究

15.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分工协调发展研究

16.加快数字北京建设对策研究

17.北京新建社区数字化建设研究

18.首都中心城区边缘地带服务设施建设研究

19.北京城市文化特质、渊源、传承、发展研究

20.北京旧城中轴线保护策略研究

21.北京住房体系建设研究

22.首善之区的人文素质提升研究

历史学学科

1.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研究

元大都的规划建设及其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明清北京城的发展及其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与活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点、线、面、体构成要素的保护与恢复;旧城保护与发展的统筹协调;郊区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保护。

2.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朝阜大街历史文化走廊保护与传承;重点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硬环境与软文化整体保护与利用;各级文保单位及其周边环境连片成线区域

性综合保护;优秀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方式和保护机制创新。

3.首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传承与利用研究

首都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与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意义的诠释与传播;老字号、名人故居、胡同、四合院、会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线路(产品)设计;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创意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和谐社会建设。

4.古都北京的历史地位与贡献研究

5.北京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研究

6.北京历史上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关系研究

7.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研究

8.北京水系变迁与城市发展研究

9.北京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

10.北京民族风格古建筑及遗址遗迹研究

11.北京历史名园研究

12.北京历史文化名人研究

13.北京传统礼仪文化研究

14.北京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

15.北京博物馆历史与文化研究

16.北京科技史研究

17.当代北京交通史研究

18.老照片中的北京历史社会文化研究

19.北京方志编纂史研究

20.北京历史档案与文献史料深度挖掘与分类整理研究

21.民族文化传承与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22.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研究

语言·文学·艺术学科

1.北京话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北京话的形成过程;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历史演变;现代北京话的特点及其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关系等。

2.北京民间传说辑佚整理研究

3.北京地名研究

北京市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名胜古迹名称、企事业单位名称的由来、变化沿革、读音用字的规范及相关文化现象等。

4.古代文献整理与研究

中国古代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专著整理和研究。

5.房山石经语言文字研究

6.中外语言对比研究

7.现代字典辞书研究

8.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及定位;公共文化法制及保障机制研究;文化馆(站)建设及服务研究;公共图书馆建设及服务研究。

9.都市文化与北京特色文化研究

10.郊区化进程对北京城乡文化格局的影响研究

11.北京市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研究

12.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创作经营机制研究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艺术品业类别;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特点、创作机制、经营机制等。

13.影视创作传播机制研究

14.中国现代书法文化研究

15.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研究

16.中国大陆与台港都市文学比较研究

17.网络文学研究

18.新世纪北京文学研究

19.现当代北京文学社团研究

20.历代北京著名作家作品研究

21.北京画派研究

22.宫廷音乐与宫廷戏剧研究

23.体制外民间戏剧研究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档案局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前言 “十一五”回顾 一、档案资源不断丰富 二、档案利用服务成效明显 三、档案安全保管不断加强 四、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五、档案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新形势新要求 指导思想 主要目标 主要任务 一、档案资源建设 (一)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 (二)加强档案室资源建设 二、档案利用服务 (一)做好查阅接待工作 (二)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三)积极开展惠民活动 三、档案安全建设 (一)构筑思想防线 (二)构筑制度防线 (三)构筑技术防线 (四)构筑设施防线 (五)构筑网络防线 (六)构筑应急防线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二)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三)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工作(四)推进资源共享和网络化服务五、档案馆馆舍建设 (一)加快市档案馆新馆建设(二)推进区县档案馆馆舍建设六、档案依法行政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

(二)加大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力度 (三)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贯彻 二、深化科学研究 三、提升队伍素质 四、强化监督检查 前言 档案工作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指导“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项规划之一,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规划主要总结“十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 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4)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3年之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3)以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以永安十二中的“山海合作”教育改革为接口,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济军生产基地教育处,市直各学校: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先后下发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和《关于申报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的通知》,对省级“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现将省规划办的通知予以转发,并结合实际对相关申报事宜安排如下。 一、市规划办集中受理省级课题申报时间 2011年9月5-6日。 二、申报项数分配 经研究,各单位上报课题项数分配如下:胜利教管中心、广饶县各8项;利津县6项;东营区、垦利县各4项;河口区2项;市直学校各2项。

三、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将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初评,最终确定上报课题。初评不合格的,申报材料和评审费退回原单位。 四、其它事宜,按省规划办《通知》要求执行。 联系人:蒋建敏联系电话:8329322 附件: 1、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的通知(下载:1省课题申报通知附件1(6.30).doc) 2、关于申报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的通知(下载:1省课题申报通知附件2(6.30).doc) 3、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课题申报汇总表(请从省教科所网站下载)

山东省教育厅文件 鲁教办字…2011?23号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课题指南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现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请及时传达到所属单位及广大教育科研人员和教师,并认真组织好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 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序言 规划意义:老龄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编制实施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对推动首都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性质:本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健全老龄工作体系为目标,提出“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内容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全市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依据。 编制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首都老龄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本市围绕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在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敬老优待服务,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稳步推进,《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得到积极落实。 (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全体人口。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了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上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科学调整机制,196.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上调。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17.2万名参保人员享受到保险待遇。建立了福利养老金制度,61.3万名无社会保障城乡老年居民享受福利养老金待遇。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城乡老年社会救助体系,4万名老年人应保尽保。建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五保人员供养模式从村民互助向公共财政供养的转变。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2.2万名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完善了征地超转人员生活保障制度。实行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奖励扶助制度。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 一、国家重点招标课题(10项) 1.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 2. 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和进展评价研究 4. 教育在国家从中等偏下向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5.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6. 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实践途径研究 7.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机制研究 8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 9.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10. 地方政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政绩考核体系与问责机制研究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学前教育成本研究;非义务教育教师收入水平校际比较研究;非义务教育学费浮动影响因素研究;家庭教育消费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研究;教育捐赠制度研究等。 学制改革实验研究;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学校品牌建设研究;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学校(班 级)适度规模研究;校长领导力建设研究;校长队伍专业化研究;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城乡教 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教育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教育舆情分析研究;集团化办学模式研 究;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制度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研 究;学校正当竞争机制研究;高考加分政策研究;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教育中的歧视现象研 究;非政府教育组织发育研究等。 (四)基础教育研究 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等。 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幼儿教师供给保障机制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等。 特殊儿童全纳教育研究;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化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等。 (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研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工学结合有效模式及政策制度研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性向测验研究;各类职业教育定位、功能研究;职业技能比赛研究;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研究;能力导向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职前职后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式职业教育办学研究;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研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研究等。 (七)德育研究 品格与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青少年文明素养与行为研究;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江西省“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江西省“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课题指南 为适应当前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探索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规律、模式和方法,参照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2015)》,特制订我省“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一、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 我省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研究 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特色发展研究 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和区域教育信息化协作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研究 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农远工程的持续发展研究。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支持服务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研究 教育基础信息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及有效运营研究

教育信息化人才建设研究 教育信息化与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及其支持系统研究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的标准与评价研究 网络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数字化学习(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于移动手持设备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与深层应用研究 网络环境下协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多维互动式学习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育研究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分层差异化教学的研究 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一对一”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研究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北京市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在国家和北京市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全区“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2.2亿元,年均增长9.9%,完成规划目标的78%;区域税收达到181.8亿元,年均增长27%,完成规划目标的20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8.6亿元,年均增长65.9%,是规划目标的5.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53亿元,年均250.6亿元,是规划目标的2.78倍;全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94.5万人,比“十五”末增加7.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8平方米。 一、十一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发展成就与现状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在北京市政府和房山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把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目前多个住房保障项目已开工,部分项目已竣工入住,住房保障审核窗口、街道(乡镇)住房保障审核窗口已经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规模在北京市十六区县中处于领先水平,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家庭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 (一)房山区住房保障建设状况 1.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稳步发展 房山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就组织建设了大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解决了相当数量的中 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近几年来,在中央和北京市各级政府的总体 1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科学发展贯穿规划纲要 张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发展目标,以及重点任务,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尤其是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力求做到长短结合,既衔接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也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纲要中尽量体现扩大内需的导向,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长期的方针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涉及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九个方面。“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 “十二五”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徐宪平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的导向提出以后,已经产生了重要的效应。徐宪平举例说,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仅一个省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最终结果是有三个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目前,“十二五”地方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有5个省,提出“完全同步”有19个省,提出“基本同步”的有5个省市。“从‘十一五’的1个,到‘十二五’的29个,相信执行的效果会更好。” “十二五”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年均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提出5年年均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要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 为提高住房保障的水平,未来5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其中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3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对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实行廉租房制度。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乡社保全覆盖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今后的五年新

最新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08-5-2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北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为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各类创意人才荟萃。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十五”以来形成了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并呈现出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文艺演出、影视节目制作、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告会展、古玩及艺术品交易等传统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新兴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在形成,吸引相关文化机构和企业集群式发展。到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资产达到5140.3亿元,实现增加值700.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2%,营业总收入2793.6亿元,实现利润110亿元,

上缴税金123.6亿元;按现价计算,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长14%,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确立。 当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首都城市所承担的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国内外市场对中国优秀文化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北京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大动力。从国际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发展创意经济有利于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从国内看,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北京市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新北京,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都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机遇。 同时也要看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各个文化行业中心市场功能建设尚不平衡,文化创意人才价值尚未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素质有待增强,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尚不够完善,由此造成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企业、驰名品牌还不多,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还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有待完善。正视不足和差距,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需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立足环渤海,面向国内外,把握战略重点,抓住关键环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健全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国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立项申报书案例1

NOESP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指南题号二(八) 课题类别国家一般课题 学科分类 课题负责人 责任单位 填表日期 2012年9月12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7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认可所填写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审批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投标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守课题管理规定。遵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7.明确课题研究的资助和立项部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教育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独家标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凡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 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10.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合理有效使用课题经费,不得滥用和挪用。课题结题时如实报告经费使用情况,不报假帐。 11.按照预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立项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课题并按预期完成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研究目标。 12.成果达到约定要求。课题成果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公开发表,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申请者(签章):__________ 年月日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 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一、“十一五”期间北京口岸发展回顾 (一)口岸体系不断优化 (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三)运营情况持续向好 (四)口岸作用发挥明显 (五)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建设世界城市对北京口岸发展提出新标准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北京口岸发展提出新要求 (三)区域合作赋予公路口岸新内涵 三、“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原则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三)规划布局 四、“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任务(一)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二)合理利用铁路资源,拓宽铁路进出通道 (三)加强“出海通道”建设,调整内陆港功能 (四)加强服务创新管理,提高口岸整体工作效率 (五)推进口岸法制建设,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五、“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口岸组织领导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提高口岸宣传水平 (四)建设培养口岸人才

前言 北京口岸是首都对外开放的门户,是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了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发展,进一步加强口岸建设与管理,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改善首都发展环境,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和口岸相关行业法规要求,结合首都特点,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北京口岸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围绕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了口岸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并拟定了相关保障措施。 规划实施期限:2011年至2015年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务院文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二篇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三篇 第九章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政策导向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2年度课题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任务要求,回应首都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促进首都教育科研事业繁荣发展,制定本年度规划课题指南。 一、重大课题 1.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研究目标:调查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影响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1)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约因素。调查北京市各区县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调查制约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可控性及因素间的作用关系。(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和策略。根据北京市义务教育的实际,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区域间、校际间均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2.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研究 研究目标:以高中特色建设试验项目校为重点,调查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现状;厘清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之间的关系;构建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

多样化相对接的机制;提出促进高中特色发展、改善高校人才选拔方式的措施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1)高中特色发展、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理论研究。梳理国内外高中特色发展、高校人才选拔方式的一般理论。(2)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现状研究。以高中特色建设试验项目校为重点,调查总结当前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主要途径,人才培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3)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对高中特色发展的影响研究。科学评价当前北京部属、市属高校人才选拔的方式,厘清高中特色发展与人才选拔多样化之间的关系。(4)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对接机制研究。提出改进高校人才选拔方式的对策建议,提出推动高中特色发展的措施建议,构建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的对接机制。 3.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 研究目标:厘清当前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策略。 主要研究内容:(1)首都高等教育质量状况调查研究。调查首都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状况,分析当前首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2)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依据市情、教育实际提出当前首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3)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策略研究。提出提升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

精品文档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 一、国家重点招标课题(10项)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 2.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和进展评价研究 4. 教育在国家从中等偏下向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5.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6.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实践途径研究 7.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机制研究 8.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 9.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10.地方政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政绩考核体系与问责机制研究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学前教育成本研究;非义务教育教师收入水平校际比较研究;非义务教育学费浮动影响因素研究;家庭教育消费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研究;教育捐赠制度研究等。 学制改革实验研究;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学校品牌建设研究;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学校(班级)适度规模研究;校长领导力建设研究;校长队伍专业化研究;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城乡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教育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教育舆情分析研究;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制度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研究;学校正当竞争机制研究;高考加分政策研究;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教育中的歧视现象研究;非政府教育组织发育研究等。 (四)基础教育研究 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等。 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幼儿教师供给保障机制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等。 特殊儿童全纳教育研究;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化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等。 (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研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工学结合有效模式及政策制度研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性向测验研究;各类职业教育定位、功能研究;职业技能比赛研究;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研究;能力导向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职前职后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式职业教育办学研究;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研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研究等。 (七)德育研究 品格与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青少年文明素养与行为研究;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学校劳动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及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及指导思想 新华社3月16日受权全文公布了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共计16篇、62章。 我国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为“一五”计划,然后以此类推。“十一五”开始称“五年规划”。我国已经编制和实施了11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2011-2015年,所以我们称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一、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四个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增强规划编制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思路研究阶段。根据国务院的部署,70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对41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项研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底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文稿。 第二个阶段是中央建议制定阶段。从去年4月份开始,在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下,“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组,历时半年制定并经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指明了方向。 第三个阶段是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阶段。中央建议出台之后,国务院成立了以发改委牵头、12个部门参加的规划纲要起草小组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整个编制过程中,还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在全国发起了“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历时两个月,收到了64709份意见、建议。 第四个阶段是经全国“两会”讨论通过规划纲要阶段。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96.6%的(赞成2778票,反对59票,弃权38票)赞成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吸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修订并正式公布的规划纲要与此前公布的草案相比共进行了38处修改。 从这四个阶段可以看得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 “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