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沂沭断裂带简介

沂沭断裂带简介

沂沭断裂带简介
沂沭断裂带简介

沂沭断裂带简介

临沂地区,就地质构造来说,它属华北断块区的冀鲁断块与胶辽断块相接部分。整个山东被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郯庐断裂(山东部分称沂沭断裂带)分割成鲁东-胶东断块和鲁西-泰沂蒙断块。临沂处在两大块体的交界部位,所以既具有鲁东的又有鲁西的地质构造特点。

鲁东、鲁西两大块体的缝合部分是沂沭断裂带,它是我国大陆东部郯庐断裂带在山东部分的统称。沂沭断裂北起渤海莱州湾、南到江苏新沂一带,全程约350公里,呈北东北15°-30°方向延伸。南北纵贯临沂地区的中部,与沂河、沭河谷地展布相一致,是控制整个临沂地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干断裂,并有北西向断裂与其匹配,组成网格状构造。

沂沭断裂带主要由四条主干断裂所组成。由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F1)、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沂水-汤头断裂(F3)和鄌郚-葛沟断裂(F4)。除上述四条断裂外,在昌邑-大店断裂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之间尚有一条活动较强的安丘-莒县断裂(F5)。四条主干断裂组成了二堑夹一垒的构造形态。中部为汞丹山地垒隆起,由一套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组成。地垒东西两侧为地堑盆地:东侧莒县地堑盆地和西侧马站-苏村地堑盆地。两个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根据几条断裂的不同特点,简略介绍如下:

(1)昌邑-大店断裂(F1)

这是沂沭断裂带的东部边界,是控制胶东断块和泰沂蒙断块两大块体发育的主干断裂。据地震测深资料,这条断裂基本

是切穿地壳深入上地慢的超壳断裂。因此,它在地质构造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曾经历了多期的强烈活动。

断裂的分布,在临沂及日照市北起莒县峤山牛庄一带,断续南延经石井、莒南县岭泉、板泉,临沭县刘官庄、石门入江苏东海县桃林,在本区出露约有130公里。

断裂由于多期的强烈活动,显示出以强烈的挤压揉皱和密集的断层挤压揉皱带的宽度可达几十至百米以上。褶皱较为复杂,密集的冲断层平行褶皱轴发育,断面向西倾,倾角较陡,一般在70°-80°,为一陡倾冲断层性质。

(2)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

该断裂是汞丹山地垒的东边界,与上述昌邑-大店断裂组成莒县地堑的东西边界。其展布方向基本上为北北东20°-30°。出露在本区北起莒县东莞、源河西部,往南至玉皇山、浮来山、夏庄大苗蒋,平行沭河西延伸至临沫县笈山和郯城县马陵山西麓,南入江苏新沂何庄一带。南北延伸约有150公里左右。

这条断裂作为东地堑的西部边界,它对中生代白垩系王氏组地层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由F1和F2组成的莒县地堑盆地,形成了几千米巨厚碎屑沉积。断裂边缘,在几百米范围内可见震旦系、寒武一奥陶系、石炭一二迭系地层被断层错切,断裂带强烈挤压,断层面多为高角度陡倾,且为舒缓波状,时而东倾,时而西倾。北部多以东倾正断或逆冲为主。个别地段(浮来山西侧)局部也见有低角度逆掩性质。

(3)沂水-汤头断裂(F3)

这条断裂为汞丹山地垒的西部边界,又是马站-苏村地堑的东界。这条断裂由于受到北西向横断层的错切,因此在走向变

化上比较大,有北北西340°方向延伸,也有北东30°-40°方向展布。在临沂市北自沂水县马站、圈里开始,经高桥,道托花沟至沂水县城东地质八队西侧通过,南至临沂市汤头东,相公,隐覆于沂沭河平原地区,直至郯城大埠,小埠岭一带才有局部出露。全程约近200公里。断裂面一般多向西倾,倾角较陡,约60°-70°。其性质主要为压性逆冲断层,较为典型,且显示明显的地段有沂水圈里哨虎峪和道托花沟。前者见到“飞来峰”构造,古生代的石灰岩层推覆到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之上。推覆体地层强烈扭曲,挠折。道托花沟剖面,泰山群片麻岩逆冲于古生代中奥陶系灰岩之上,而寒武-奥陶系灰岩又逆冲于白垩系青山组火山角砾岩之上。断层带挤压、褶曲、扁豆体极其发育,并有厚几米的断层泥带,为当地手工制缸的重要原料。

(4)鄌郚 -葛沟断裂(F4)

这是沂沭断裂带的西部边界,在本区呈北北东向分布,北起沂水马站石磖大水场,南经沂水县城西至沂南铜井、葛沟一带,沿沂河而南下,到临沂东隐覆于第四纪覆盖层之下,断续出露约100公里左右。鄌郚-葛沟断裂是马站-苏村地堑的西界,因此,在断裂的西盘主要是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及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东盘沉积在地堑中的是巨厚的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及王氏组红色砾岩、砂岩和杂色页岩地层。在沂水北部多处见有第三纪晚期玄武岩覆盖在断裂之上。所以,这条断裂的活动是早于第三纪,而在玄武岩覆盖之后,断层基本上没有重新活动的迹象。

断裂性质,北段以逆断为主,表现出较强的挤压、扭曲特征,并有厚层、分带清楚的断层泥。

(5)安丘-莒县断裂(F5)

这是昌邑-大店断裂(Fl)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所组成的地堑内部的一条断裂。它几乎全部发育在白垩系地层内部,是沂沭断裂带中具有最新活动的断裂。断裂走向呈北北东10°一30°,其分布北起莒县东莞、沿河东、茅埠,经莒南岭泉左山,至临沭中华山、潘岭、笈山到郯城马陵山、麦坡、尚庄、山外岩,直至江苏新沂何庄一带,断续出露,延伸约200公里左右。

断裂以逆冲为主,局部地段也有逆掩性质的断层发育。由于经受强烈的侧向挤压,因此;在断裂带常显示有密集平行的断层和强烈挤压倒转的褶曲,形态十分复杂,影响宽度可以从几十米到几百米。

总之,沂沭断裂带在临沂地区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具有规模大(南北延伸120-210公里,北部宽约40-50公里,向南收敛,在郯城一带仅20-30公里左右),而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尤其F1和F2是控制临沂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断裂。

195、韩旺断裂简介(北西向构造)

从本区出露,北自豪山村、韩旺、张岱到西草沟一带,延伸约60余公里,宽几米至几十米。断裂走向北西330°,断面向西南倾,倾角70°-80°左右。沿断裂多见有紫红色、黄绿色、厚十几至几十厘米的断层泥和片理化带,周围地层有牵引褶曲现象。断裂显示先张后压的特征,并且局部地段还显示有新的活动迹象。

196、新泰一蒙阴断裂简介(北西向构造)

自蒙阴常路北,向南东经刘官庄、塔山、垛庄、双堠、青

驼到高里,延长约110公里左右,走向北西315°,断层面向南西倾,倾角约70°-80°。断裂显示有挤压、扭动特征,在主断面边部常发育小型揉皱或牵引褶曲。沿断裂分布有闪长岩类、煌斑岩、辉绿岩等岩体。在沂南县石拉子附近还可见到寒武-奥陶系和石炭系地层逆冲于白垩系青山组火山碎屑岩之上。显示了在白垩系青山组沉积之后,曾有过一次较为强烈的活动。

197、蒙山断裂简介(北西向构造)

断裂延伸西自平邑县仲村岐山庄、经费县上冶北、诸满到临沂西哨、新河村,隐覆于沂河西。在本区出露总程约130公里,宽几十至上百米。总体走向北西300°,断面倾向南西,倾角变化较大,由50°-70°,甚至直立。断裂为压扭性,可见宽5米左右强烈挤压破碎带。另外,蒙山断裂内常有闪长岩类、煌斑岩;辉绿岩等岩体侵入。断裂活动也显示出多期性特点。

198、汶泗断裂简介(北西向构造)

这条断裂在本区分布几乎与上述蒙山断裂相平行,西自平邑仲村、保太柏林、卞桥、西费城、巨庄至临沂市俄庄隐覆于第四纪覆盖层之下。总延伸长约100公里,断裂影响带宽几十米,走向北西300°,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可达60°-70°。断裂在西部出露较清楚,东部出露不好。显示挤压特征,为左旋逆冲。沿断裂也有闪长玢岩脉状侵入体。

汶泗断裂与前述蒙山断裂组成蒙山前盆地,有巨厚第三系沉积。目前平邑卞桥是临沂地区丰富的石膏矿的出产地。

以上五条几乎平行的北西向断裂、由北西向东南与沂沭断裂带交汇,因交汇部位都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以致难弄清两者的相互关系。但是这些断裂的存在,显然反映了在新构造期

以来是受着同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而且,现代的地震活动也基本受到这些断裂活动所控制。

此外,在本区的西南部苍山县一带,尚有三条呈北西或北北西方向的燕甘断裂、郑甘断裂和白彦断裂。它们组成向西北方向撒开,往东南方向收敛于苍山县驻地附近。三条断裂都显示压扭性特征,并以白彦断裂活动性较为显著,在新构造期以来有过新的活动,根据水井资料可能存在第四纪断陷盆地。

除了上述北北东向沂沭断裂带和北北西、北西向断裂外,尚有北东向的上五井断裂和临沂东部的日照断裂,这两条断裂与地震活动是否也有内在联系,暂时还没有更多资料,尚难作出确切的回答。但是,对本地区的某些矿种的分布,具有特定的构造条件。沿上五井断裂发现含有原生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体的分布。沿日照断裂有石棉、铜、萤石矿的分布。

山东水库排名

检验报告 (1)峡山水库潍河山东潍坊市昌邑昌邑14.05亿大1型 (2)岸堤水库沂河水系山东临沂市蒙阴县7.49亿大2型 (3)跋山水库沂沭泗水系沂河干流山东临沂市沂水县5.28亿大2型(4)青峰岭水库沭河干流山东日照市莒县莒县4.10亿大2型 (5)产芝水库大沽河干流山东莱西4.02亿大2型 (6)墙夼水库潍河山东诸城市诸城市3.28亿大2型 (7)日照水库淮河山东日照市日照市东港区3.21亿大2型 (8)牟山水库汶河山东安丘市3.08亿大2型 (9)许家崖水库沂河山东临沂市费县2.93亿大2型 (10)陡山水库浔河山东临沂市莒南县2.88亿大2型 (11)米山水库母猪河山东文登2.80亿大2型 (12)雪野水库大汶河山东莱芜市莱芜市上游乡2.21亿大2型 (13)宝岭水库运河水系西加河山东2.09亿大2型 (14)岩马水库南四湖水系城河山东枣庄市枣庄市山亭区2.03亿大2型(15)冶源水库弥河山东临朐2.03亿大2型 (16)门楼水库大沽夹河清洋河山东烟台市福山区福山区2.02亿大2型(17)沐浴水库五龙河山东莱阳1.84亿大2型 (18)太河水库小清河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淄川区1.83亿大2型 (19)尹府水库大沽河支流山东平度市1.61亿大2型 (20)白浪河水库白浪河山东城区1.48亿大2型 (21)高崖水库潍河支流汶河山东1.45亿大2型 (22)唐村水库沂河水系浚河山东临沂市平邑县1.44亿大2型 (23)马河水库南四湖水系北沙河山东滕州市 1.38亿大2型 (24)田庄水库淮河山东淄博市沂源县沂源县1.31亿大2型 (25)小仕阳水库沭河支流袁公河山东日照市莒县1.25亿大2型 (26)王屋水库黄水河山东龙口市龙口市1.21亿大2型 (27)广南水库山东1.14亿大2型 (28)尼山水库泗河支流小沂河山东曲阜1.13亿大2型 (29)龙角山水库乳山河山东乳山市乳山市1.05亿大2型 (30)八河水库小落河山东1.05亿大2型 (31)沙沟水库沭河山东临沂市沂水县1.04亿大2型 (32)光明水库大汶河支流柴汶河山东新泰市新泰市刘杜乡1.04亿大2型(33)西苇水库白马河支流大沙河山东邹城市1.04亿大2型 (34)浮岗水库淮河山东1.04亿大2型 页脚内容1

郯庐断裂带基本概况论述

区域大地构造结课论文 ----郯庐断裂带基本概况论述 班级:011134班 姓名:黄鑫 学号:20131000541 指导老师:王岸

摘要: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郯庐断层带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叠纪末期形成,当时是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秦岭-大别碰撞带以东的一条走滑断层。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广义)之下,而使郯庐断层带向北大幅度延伸,并转化为逆冲断层。以后,郯庐断层带虽然一度恢复为走滑断层,但在多数时间内仍以逆冲运动为主。在新构造期,郯庐断层带为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历史上沿这一断层带发生了许多大地震,如1668年郯城大地震、1975 年海城地震等。 多期构造 该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普遍引用的郯庐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及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 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 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 最小主应力σ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o、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 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 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东地区。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俎莱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东部~东南部是抗震、防震重点地区,该区周边发育厚度不等的黄土状地基土(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临沂地区沂沭河两岸附近发育膨胀土。 σ1 σ1 σ1 σ 1 目前中国地应力方向 以东经100~105o 为界分东西两区。 强度上:西强东弱(西高东低) 方向上:西: NNE-SSW 为主,东:近E-W 。 鲁东低山丘陵工程 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鲁中南中 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 原工程地 质区

沂沭泗水系洪水

沂沭泗水系洪水 1730年8月(清雍正八年六月) 1730年8月(六月),沂、沭、泗水系发生特大洪水。沂河临沂和沭河大官庄调查最大流量各为30000-33000m3/s和14000-7900m3/s,为1949年以来实测最大洪水的2和3倍以上。除沂、沭、泗水系外,淮河水系的贾鲁河、小颍河、涡惠河上游以及淮河下游、山东半岛潍河、大清河等水系也发生了灾害性洪水。 (一)雨情 本年沂、沭、泗地区,6月份开始淫雨40余天。8月上旬各地又相继出现一次集中的大范围降雨过程,大暴雨历时3~7天。淮河流域的沙颍河、涡河,山东中部和北部地区,也出现大雨或暴雨。雨区位于开封、临漳、鸡泽一线以东,沙颍河、涡河、浍河以北,徒骇、马颊河以南,约16万km2。大暴雨区以沂蒙山区为中心,今黄河与废黄河之间的三角地带,面积约7万km2。 (二)水情 8月上旬(7—11日)沂、沭、泗、汶河及山东北部弥河、潍河等均出现特大洪水。据说,现今江风口以下的武河就是沂河该年大水时改道而成,有民谚描述当年“开了江风口,水往西南走,上淹兰郯二县,下淹徐邳二州”。据洪水调查,沂、沭等河最大流量见表51。 1848、1957等年,而1730年是其中最大的一次,估计其重现期当在200年以上。 (三)灾情 该年洪涝灾害严重。山东大部、江苏北部、河南东部、河北东南部约100余州县,遭到水灾。其中沂、沭、泗地区灾情最重。如沭河上游莒县“洪水横流四十余里,城垣冲毁,漂没庐舍,淹毙五六千人”,汶河上游泰安“坏民田庐殆尽”,弥河上游临朐“田庄皆空”等。沂沭泗下游的骆马湖、大运河汪洋一片“不辨崖岸”,形成大片洪泛区。滕县“米价如珠,藻满市,人相食”。 鲁北的大、小清河、弥河、潍河灾情也很重。重灾区还涉及到淮北的颍河、涡河、浍河流域。 (四)结语 本年沂、沭、泗水系,6月份开始淫雨40余天,8月上旬各地又相继出现一次集中的大范围降雨过程,大暴雨历时3--7天,雨区以沂蒙山区

沂沭断裂带

沂沭断裂带 亦称“沂沭深大断裂带”,是我国地质结构中著名的“郯庐断裂带”的延伸,广义的郯庐断裂带的一部分。因大致位于沂河与沭河之间而得名。 沂沭断裂带位于郯庐断裂带主体的北侧,与郯庐断裂带主体相连成一线,是一条延伸长、规模大、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复杂断裂带。该断裂带是山东省区域地质的重要分界线,把山东分为地质上所说的鲁东、鲁西两大块。 沂沭断裂带又由昌邑-大店、安丘-莒县、沂水-汤头、鄌郚-葛沟四条平行断裂组成。 沂沭断裂带形成于元古代,至今仍在活动,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带,山东省两大地震频发区(沂沭断裂带、聊考断裂带)之一。但与郯庐断裂带主体相比,未有极强地震记录。公元1668年的郯城-临沂大地震,是郯庐断裂带主体北端,与本带相接地区发生的。 处于该断裂带范围内的临朐-青州地区,是山东省中长期地震预报的高危区。预计可能发生里氏震级6级,震中烈度VIII度左右的地震。亦称“沂沭深大断裂带”,是我国地质结构中著名的“郯庐断裂带”的延伸,广义的郯庐断裂带的一部分。因大致位于沂河与沭河之间而得名。 沂沭断裂带位于郯庐断裂带主体的北侧,与郯庐断裂带主体相连成一线,是一条延伸长、规模大、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复杂断裂带。该断裂带是山东省区域地质的重要分界线,把山东分为地质上所说的鲁东、鲁西两大块。 沂沭断裂带又由昌邑-大店、安丘-莒县、沂水-汤头、鄌郚-葛沟四条平行断裂组成。 沂沭断裂带形成于元古代,至今仍在活动,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带,山东省两大地震频发区(沂沭断裂带、聊考断裂带)之一。但与郯庐断裂带主体相比,未有极强地震记录。公元1668年的郯城-临沂大地震,是郯庐断裂带主体北端,与本带相接地区发生的。 处于该断裂带范围内的临朐-青州地区,是山东省中长期地震预报的高危区。预计可能发生里氏震级6级,震中烈度VIII度左右的地震。

潍坊区域地质

一、地层: 潍坊市所处构造部位特殊,鲁西、鲁东型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齐全。从老到新:太古界太山群、太古——下元古界胶东群、元古界粉子山群和土门组、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O1、O2)、石炭系(C2、C3)、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太古界:主要为泰山群变质岩系,分布于昌邑—大店断裂以西的汞丹山地垒和鲁西隆起边缘的临朐、昌乐、安丘一带,主要岩性为黑云钭长片麻岩、片岩变粒岩和混合片麻岩等,普遍遭受中深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变质年龄约25亿年左右。 元古界:太古——下元古界仅见于昌邑——大店断裂以东,安丘、诸城、五莲的东部地区。主要为黑云钭长片麻岩、变粒岩等。同位素测定年龄为17亿年左右,上元古界震旦亚界土门组零星分布于沂沭断裂带内坊子区所属的范围内。 古生界:主要分布于沂沭断裂带及以西地区的临朐盆地以南和上五井断裂以西地区。下古生界发育有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的海相碳酸岩沉积,主要岩性为页岩、鲕状和竹叶状灰岩、豹皮岩等,上古生界发育有中、上石灰系及二迭系的海陆交互相含煤页岩和陆相砂岩,是本市主要含煤地层。 中生界:本市分布广泛。侏罗系中、下统坊子组为河湖相或沿泽相沉积的含煤砂页岩。仅见于坊子及安丘辛庄两地。上侏罗统鲁东的莱阳组分布在胶莱坳陷之中的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岩性为紫色——灰绿色砾岩、砂岩和页岩,鲁西的蒙阴组见于临朐东南及昌乐、安丘一带。 白垩系广泛分布于本市,且与构造关系密切。其下统青山组,在胶莱坳陷、沂沭断裂带中及临朐盆地广泛分布,岩性为中基性、中酸性的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粗面岩及火山碎屑岩等。其上统王氏组分布于安丘、坊子、临朐等地,属河湖相沉积的暗紫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中粒砂岩、黄绿色粉砂质页岩、灰绿色砾岩等。 新生界:下第三系五图组是以含煤和油页岩为特征的粘土岩、紫色和灰绿色砾岩、砂岩和页岩,分布于昌乐五图、小楼、北岩和北唐吾等地,上第三系牛山组为气孔状玄武岩与黑灰色杆栏玄武岩互层,夹棕红色泥岩,底为棕灰砂砾岩和砾岩,分布于临朐牛山、尧山、解家河、安丘城顶山、大安山、留山等地,多出露于山顶,岩层呈水平或近水平产状,山旺组为一套玄武岩和稳定湖泊相的碎屑岩、粘土岩、矽藻土和油页岩等,保存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化石,尧山组为黑色厚层玄武岩,结晶程度好,底部为黑白、黄褐色砾岩,见于临朐尧山、牛山、昌乐方山、豹山、安丘留山、大安山等,多出露于山顶,岩层近水平状。 第四系地层底部为河湖相堆积的砂质粘土,含高岭土胶结的花岗岩质砂砾夹钙质胶结的松散砂岩,见于寿光、寒亭北部的钻孔资料;在昌乐、临朐一带还见有早更新世的玄武岩,其中部是残坡积或冲积、洪积之砂质粘土夹石英砂砾石、粘质砂土及粉砂夹中细砂砾,见于山间盆地或北部平原区,在沿海还见有海积的含砾石的中细砂夹淤泥;其上部为海积的细砂夹淤泥,残坡积的砂质粘土夹粉细砂,冲积的中粗砂夹砾卵石,分布于河系、北部平原或各山坡和山麓地带。

沂沭地震构造带

沂沭地震构造带 作者:山东省情网来源:地震库浏览次数:740 发布时间:2008-06-27 09:26:42 沂沭地震构造带,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郯庐地震构造带在山东的部分。合肥工业大学徐嘉炜等人对郯庐带南段进行过持续20余年的深入系统研究,在其1975年所著《中朝陆台东南部及其边缘地质构造初步分析》一文中,着重讨论了新划出一条巨大深断裂,命名为“安江山断裂”(安微——江苏——山东断裂,即为后来命名的沂沭断裂带内的安丘——莒县断裂),方向为北偏东10°左右,长约600公里,南端为横向断裂所切,北端入渤海,可能河下游同方向断裂相连,这样长可达1000公里。该断裂的实际位置,南端起自全椒县大马厂西20公里处,经过定远县东,过女山湖和五河县东侧、宿迁、郯城、莒县、诸城县西境,经昌邑县入渤海。文中提出该断裂存在的证据是:延伸线的直线形;截然划分不同构造单元及沉积类型;中、新生代岩浆岩沿断裂分布。在其同年所著《皖苏鲁北北东向深断裂带》一文中,从该断构造单元划分、沉积、岩浆作用、新构造运动及近代地震的控制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1958~1961年,山东省地质厅和北京地质学院共同进行的1//2万区域测量,首次落实了该断裂自郯城至安丘一带的地理分布位置,并命名这一段为“沂沭断裂带”。1963年,北京地质学院强祖基等人依据该区测结果,撰写成综合性专题研究论文《沂沭断裂带地质构造及其形成机理的一些问题》。 1969年渤海地震后,李四光在研究渤海地区构造时指出:“郯城——长岛——辽宁,看来这个断裂带的确是在活动,1969年渤海地震就是与郯城断裂有关。” 1970~1973年,山东省地震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研究所共同开展山东地震地质概查,着重对该构造带的新活动状况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在该地震构造带上圈划出5个地震危险区段:临沂——汤头一级危险区,郯城和安丘两个二级危险区,莒县和潍坊两个三级危险区。 1981年,受中国地质学会委托,山东省地矿局和山东省地震局在山东潍坊市召开“郯(城)——庐(江)断裂带构造地质学术讨论会”,全国95个单位170位研究人员到会,提交学术论文114篇,汇集了建国以来各地质学派、各地质学科、各种探测手段的研究成果,分为“平移”、“裂谷”、“新活动”3个组进行讨论,涉及到该构造带的各方面问题,并于1984年《地质构造论丛》3号刊出了郯庐断裂带论文集。有些重大问题讨论会未能解决,主要是:(一)延伸与规模问题:一种意见认为郯庐带南端达到海南岛,北端穿过黑龙江省到达苏联境内;另一种意见认为南端不会超过长江,北端不会超过沈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北段从沈阳沿浑河顺抚顺——敦化——密山一线通过,也有人认为从沈阳开始沿依兰——依通断裂北延更为合适。(二)断裂带形成的演化历史:一种意见认为其形成历史古老,太古代(17亿年前)即存在;另一种意见认为其生成时代较晚,中生代晚期是主要形成时期。(三)断裂带活动性质和构造形式:一种意见认为多期活动,性质多变,主平移发生于17亿年前,中生代张压交替,即使同一时期内,各段性质也有差异;另种意见认为以左平移为主,发生于中生代。断裂带两侧错开,最大距离有人主张可达740公里,是世界罕见的大平移断裂带;断裂带构造形式,有复式地堑、“山”字型脊柱、大陆裂谷带、转换断层、古缝合线等多种意见。(四)断裂带切割深度问题:据沿带分布的深源岩浆岩推测其属超壳断裂或岩石圈 断裂,重力异常计算莫氏面被错断,断距为1~4公里;据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在临沂一带莫氏面被错断,断差达10公里;据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计算,临沂附近莫氏面表现为不规则的多处错断,断距1~3公里。

201206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批复文件附件)

附件: 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 根据沂沭泗河防洪规划和防洪工程实际状况,对2005年印发的《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国汛[2005]8号)修订如下。 一、防洪工程状况 沂沭泗水系由沂河、沭河和泗(运)河组成。经过60多年的治理,已形成由水库、河湖堤防、控制性水闸、分洪河道及蓄滞洪工程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目前,除南四湖部分工程外,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已完成,骨干河道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基本达到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 (一)沂河 沂河发源于山东省鲁山南麓,南流至江苏省新沂市苗圩入骆马湖。沂河在彭道口向东辟有分沂入沭水道,分沂河洪水入沭河;沂河在江风口辟有邳苍分洪道,分沂河洪水入中运河。 沂河主要防洪工程包括河道堤防、分沂入沭水道、邳苍分洪道、刘家道口枢纽和江风口闸等。 沂河祊河口以下已按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临沂至刘家道口、刘家道口至江风口、江风口至入骆马湖口段设计流量分别为16000、12000、8000立方米每秒。沂河祊河口至陇海铁路桥段堤防设计堤顶宽6.0米,超高2.0米;陇海铁路桥至骆马- 1 - 湖段堤防设计堤顶宽8.0米,超高2.5米。 分沂入沭水道已按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设计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设计堤防顶宽6.0米,超高2.0米。 邳苍分洪道已按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江风口闸下至东泇河口设计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东泇河口以下设计流量5500立方米每秒,设计堤防顶宽6.0米,超高2.0米。

刘家道口枢纽是控制沂河洪水东调入海的关键工程,由刘家道口节制闸、彭道口分洪闸等组成。刘家道口节制闸控制沂河洪水南下入骆马湖,设计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彭道口分洪闸控制沂河洪水入分沂入沭水道,设计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 江风口分洪闸是分泄沂河洪水入邳苍分洪道的控制工程,设计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 (二)沭河 沭河发源于山东省沂山南麓,与沂河平行南下,南流至江苏省新沂市口头入新沂河。沭河上游洪水在山东省临沭县大官庄与分沂入沭水道分泄的沂河洪水汇合,向东由新沭河泄洪闸控制经新沭河、石梁河水库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临洪口入海,向南由人民胜利堰闸控制经老沭河在江苏省新沂市口头入新沂河。 沭河主要防洪工程包括河道堤防、大官庄枢纽及石梁河水库等。 - 2 - 沭河汤河口至入新沂河口段已按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汤河口至大官庄、大官庄至塔山闸、塔山闸至入新沂河口段的设计流量分别为8150、2500、3000立方米每秒,堤顶宽6.0米,超高2.0米。 新沭河已按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石梁河水库以上河段设计流量按新沭河闸泄洪6000立方米每秒,加区间汇流入石梁河水库为7590立方米每秒;石梁河水库至太平庄闸、太平庄闸下至海口段的设计流量为分别为6000、6400立方米每秒。石梁河水库以上河段堤防顶宽6.0米,超高2.0米;石梁河水库以下河段堤顶宽8.0米,超高2.5米。 大官庄枢纽是沂沭河洪水东调入海的控制工程,由新沭河闸、人民胜利堰闸等组成。新沭河闸设计流量6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人民胜利堰闸设计流量25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 石梁河水库达到百年一遇设计、两千年一遇校核的防洪标准,设计洪水位26.81米,校核洪水位28.0米,总库容5.31亿立方米;水库死水位18.5米,汛限水位23.5米,汛末蓄水位24.5米。石梁河水库泄洪闸(包括老闸和新闸)在

沂沭断裂带简介

沂沭断裂带简介 临沂地区,就地质构造来说,它属华北断块区的冀鲁断块与胶辽断块相接部分。整个山东被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郯庐断裂(山东部分称沂沭断裂带)分割成鲁东-胶东断块和鲁西-泰沂蒙断块。临沂处在两大块体的交界部位,所以既具有鲁东的又有鲁西的地质构造特点。 鲁东、鲁西两大块体的缝合部分是沂沭断裂带,它是我国大陆东部郯庐断裂带在山东部分的统称。沂沭断裂北起渤海莱州湾、南到江苏新沂一带,全程约350公里,呈北东北15°-30°方向延伸。南北纵贯临沂地区的中部,与沂河、沭河谷地展布相一致,是控制整个临沂地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干断裂,并有北西向断裂与其匹配,组成网格状构造。 沂沭断裂带主要由四条主干断裂所组成。由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F1)、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沂水-汤头断裂(F3)和鄌郚-葛沟断裂(F4)。除上述四条断裂外,在昌邑-大店断裂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之间尚有一条活动较强的安丘-莒县断裂(F5)。四条主干断裂组成了二堑夹一垒的构造形态。中部为汞丹山地垒隆起,由一套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组成。地垒东西两侧为地堑盆地:东侧莒县地堑盆地和西侧马站-苏村地堑盆地。两个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根据几条断裂的不同特点,简略介绍如下: (1)昌邑-大店断裂(F1) 这是沂沭断裂带的东部边界,是控制胶东断块和泰沂蒙断块两大块体发育的主干断裂。据地震测深资料,这条断裂基本

是切穿地壳深入上地慢的超壳断裂。因此,它在地质构造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曾经历了多期的强烈活动。 断裂的分布,在临沂及日照市北起莒县峤山牛庄一带,断续南延经石井、莒南县岭泉、板泉,临沭县刘官庄、石门入江苏东海县桃林,在本区出露约有130公里。 断裂由于多期的强烈活动,显示出以强烈的挤压揉皱和密集的断层挤压揉皱带的宽度可达几十至百米以上。褶皱较为复杂,密集的冲断层平行褶皱轴发育,断面向西倾,倾角较陡,一般在70°-80°,为一陡倾冲断层性质。 (2)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 该断裂是汞丹山地垒的东边界,与上述昌邑-大店断裂组成莒县地堑的东西边界。其展布方向基本上为北北东20°-30°。出露在本区北起莒县东莞、源河西部,往南至玉皇山、浮来山、夏庄大苗蒋,平行沭河西延伸至临沫县笈山和郯城县马陵山西麓,南入江苏新沂何庄一带。南北延伸约有150公里左右。 这条断裂作为东地堑的西部边界,它对中生代白垩系王氏组地层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由F1和F2组成的莒县地堑盆地,形成了几千米巨厚碎屑沉积。断裂边缘,在几百米范围内可见震旦系、寒武一奥陶系、石炭一二迭系地层被断层错切,断裂带强烈挤压,断层面多为高角度陡倾,且为舒缓波状,时而东倾,时而西倾。北部多以东倾正断或逆冲为主。个别地段(浮来山西侧)局部也见有低角度逆掩性质。 (3)沂水-汤头断裂(F3) 这条断裂为汞丹山地垒的西部边界,又是马站-苏村地堑的东界。这条断裂由于受到北西向横断层的错切,因此在走向变

郯庐断裂带

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断裂带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这里被地震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偶也忍不住到网上搜索了有关方面的知识,特发于此,一是让自己和朋友们了解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四光先生预测的也是先生最为担心的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地震带,二是学习些地震防范救护知识,从心理等方面做些准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惶恐。 一、江苏省地震带图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 二、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历史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山东徼莒县—郯城8.5级地震(我国东部有记录以来最大地震) 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1974年海城7.4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预测的地震)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东临沂市苍山县5.2级地震 2003年6月山东青岛4.3级小震群活动 2006年2月9日临沂市汤头镇3.5级地震

浅谈对沂沭泗局水利资金强监管几点思考

20 ZHIHUAI 2019.10 浅谈对沂沭泗局水利资金强监管几点思考 常 迪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变化,而随着水利事业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水利财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沂沭泗流域直管工程跨区域、洪涝灾害易发、河湖相通互联、省际边界工程多,水利事业具有流域战线长、管理范围广、工程规模大、基层单位多的特点,伴随而来的是沂沭泗水利管理局资金体量大、预算级次多、管理单位散、监管难度高的问题,如何管好用好水利资金,是沂沭泗局各级单位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沂沭泗局出台了一系列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资金监管方式不断规范,资金监管格局基本构建。但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下,全方位的强化水利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仍然是沂沭泗局水利财务管理努力的方向。 一、沂沭泗局水利资金管理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一)资金监管机制有待完善随着财政改革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政策日趋完善,财政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水利财务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核算由单一核算转变为财务会计、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衔接的模式;财务管理由简单账务处理转变为预算编制和执行、决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资产和政府采购、银行账户和公务卡、合同管理、绩效管理、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各类考核审计检查等全方位的现代财务管理。沂沭泗局所属的大部分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基本仅有2名,个别单位未配备专业专职的出纳人员。从近年各级单位开展或接受上级的各类财务检查、调研发现的问题来看,沂沭泗局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资金监管方面,单位自身的监督和内控能力不足,只得依靠上级财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实际工作中,各级财务部门既作为财务工作的组织和执行者,又作为资金安全的监管者,二者身份有冲突,必然起不到良好的监督效果。同时,随着对水利资金监管的日益强化,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仍然延续现有的财务监管方式则达不到真正监管的目的。 (二)对水利资金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沂沭泗局项目涵盖面不断扩大,财政拨款也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水资源管理、节约与保护持续强化,防汛抗旱减灾成效显著,水政与监督工作全面提高,在沂沭泗流域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都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伴随而来的还有国库资金支付进度的压力,有些资金支付可能就会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基层单位,作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最直接承担者,有限的人员既承担着大量的具体工作,还要管理大量资金,增加了“既要用好钱又要管好钱”的难度。 项目繁多,资金量大,单位级次多,管理难度大,难以从深层次上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式监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监管覆盖面不够,项目资金涉及层面多,管理难度大,项目由实施单位负责组织施工,项目实施贯穿全年,难以实现全过程、全覆盖监管,导致项目执行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效率性缺乏有效监管。二是监管深度不够,预算偏向于制定计划,而绩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止于表面,“重分配,轻绩效”的观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各类审计检查、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中侧重于对费用明细、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审查,过于关注财务支出的合规性,仍未摆脱财务考评的影响。对于项目实施过于关注实施过程的留痕,对于实施效果和效益把握不足,有效监管不充分。 (三)行业监管配套资金有待增加全方位的强化水利行业的监管,对水利行业开展“大监督”,就需要实施防汛水利提升工程,加快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强化对水生态文明的监督,需要全面融入河长制,对河湖管理与保护进行暗访督察。此外,由于淮委沂沭泗局“强监管”征文 组织开展了21次专题授课、3次执法能力培训,基本实现水行政监察人员培训“全覆盖”,水行政监察人员综合执法能力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得到全面提升。 科技助力执法能力提升。多年来沂沭泗局水政监察基础设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配置到系统化配置、从简单装备到基本配置的转型,水政监察队伍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得到较 大提高。特别是近年来,4G 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遥测监控等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沂沭泗局涵盖水、陆、空的监视监控系统基本完成,为切实做好流域水行政管理工作,推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夕阳西下,驻足观赏,经过河湖“守卫战”洗礼的微山湖更美了,河湖岸线守卫者的身影在阳光下熠熠 生辉……“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大海之所以广博,是因为它的信仰、它的追求……沂沭泗的执法尖兵们甘于平凡,却从未放下心中的信仰和追求,他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高擎手中的法律利剑,默默地守护着这方水土的安澜■ (作者单位:沂沭泗水利管理局 南四湖水利管理局 221000)

沂沭断裂带西侧第三纪玄武岩含水特征

沂沭断裂带西侧第三纪玄武岩含水特征 沂沭断裂带西侧第三纪玄武岩主要分布在临朐——昌乐一带,玄武岩地下水岩性控水明显,含水层岩性主要为气孔状玄武岩和松散砂砾石,组成气孔状玄武岩裂隙水含水层和松散砂砾石孔隙水含水层,以及近几年在临朐东部发现的熔渣——孔洞水含水层。 标签:玄武岩;砂砾石层;含水层;熔渣——孔洞水 1 玄武岩的基本特征 1.1 空间分布特征 山东东部的新生代玄武岩按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分为两种:定向分布的火山群和孤立的小火山。绝大多数玄武岩属于定向的火山群。山东东部分布三条平行排列的火山群,北面的火山群为潍坊火山群,南面的火山群为沂水火山群,胶东的蓬莱地区称之为蓬莱火山群(陈立辉.2012)。临朐-昌乐玄武岩属于潍坊火山群,分布在临朐东北部、昌乐西南和潍坊西南部。以北东东方向展布,其走向与沂沭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成40-50°斜交。 1.2 成因特征 玄武岩的形成条件是沂沭断裂带在新生代发生了显著的活动,随着断裂带的不断活动,断裂切割加深,到新生代早期已经切入到上地幔,致使幔源玄武岩喷发(牛漫兰.1993)。岩浆活动分为三期,即早期的牛山期、中间的山旺期和晚期的尧山期。 1.3 地层岩性特征 临朐-昌乐一带玄武岩由上新统尧山组和中新统山旺组、牛山组构成。尧山组以中心式喷发为主,岩性主要为褐黑色橄榄玄武岩,厚层及巨厚层,块状及板状构造,致密坚硬。 山旺组:山旺组上部为灰、深灰色气孔状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夹少量褐黄色泥岩;下部产有丰富的硅藻土矿。 牛山组:牛山组玄武岩以裂隙式中心溢出为主,局部中心式喷发,岩性主要为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黑灰色橄榄玄武岩。 2 玄武岩地下水类型及富水规律 玄武岩含水层按赋存形式分为玄武岩裂隙-气孔水、砂砾石孔隙水和熔渣——孔洞水。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左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后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紧接着,1975年2月24日,又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引人注目的是,这三次

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的7.3级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级地震,它们的震中位置都无一例外地落在郯庐断裂带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该带及其附近,亦时有发生。这就提示了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活动断裂,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是郯庐断裂带一次次间歇性活动的结果。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转载]山东地震带

[转载]山东地震带(2010-05-05) 东营:陆地上地震总体活动水平较低,最大历史震级为5级,但是东营市毗邻的渤海海域处在郯庐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交汇处,具有孕发大震的构造条件。东营市陆地1588年曾发生过5级地震;渤海海域1548年、1597年曾发生过7级地震,1888年曾发生过7.5级地震,1969年曾发生过7.4级地震。东营陆地构造为冲积式泥沙构造,地质松软,一旦发生大地震将会出现大面积冲击位移,而且不排除出现撕裂性地震症状,东营市濒临渤海,位移后会出现大面积海水反灌,规模大的话有可能成为反灌式海啸。 济南:地质构造复杂。济南位于华北断块东部和鲁西隆起的西北边缘与华北沉陷的转换带上,西靠聊考断裂带,东有郯庐大断裂带、南黄海地震重点危险区,周围有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及苏鲁交界、冀鲁豫交界地震重点危险区,且千佛山、郭店、广齐、长清、文祖等多条断裂带从市区及附近通过。不排除大震可能。 聊城:位于聊兰地震带,近无严重地震历史,地震可能性小。 威海: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北部沿海有一北西西向断裂,称之蓬莱—威海断裂,它的东段在威海、荣成出露。半岛东部有一组北东向断裂,称之为牟平—即墨断裂带,由大致平行的四条断裂组成。这组断裂与蓬莱—威海断裂相交的部位在威海西北海域,是半岛地区主要的发震区之一。 潍坊:沂沭断裂带纵贯潍坊市南北,它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唐吾——葛沟断裂,呈北北东向延伸,北部较宽,南部收敛,四条断裂中生代时期最活跃,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二堑夹一垒地貌形态,地堑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厚达九千多米,东部为安丘——莒县地堑、西部是唐吾——马站地堑、中部为汞丹山地垒。另外,益都、临朐西部山区属鲁西隆起的东北边缘,发育有新生代临朐断陷盆地。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属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北部昌潍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部分,与渤海湾毗邻,大震可能性较大。 淄博:位于第一个地震带“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地震可能性大。 滨州:区域内有一条发育程度较浅地震断裂带:惠民诸城断裂带,从惠民县向南依次经过阳信县、博兴县,向北延续到德州的庆云县,向南至诸城县,全长240公里。地震可能性大。 青岛:在三个地震带之间。但不在地震带上,但不排除地震可能性。

[教材]沂沭断裂带简介

[教材]沂沭断裂带简介 沂沭断裂带简介 临沂地区~就地质构造来说~它属华北断块区的冀鲁断块与胶辽断块相接部分。整个山东被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郯庐断裂(山东部分称沂沭断裂带)分割成鲁东-胶东断块和鲁西-泰沂蒙断块。临沂处在两大块体的交界部位~所以既具有鲁东的又有鲁西的地质构造特点。 鲁东、鲁西两大块体的缝合部分是沂沭断裂带~它是我国大陆东部郯庐断裂带在山东部分的统称。沂沭断裂北起渤海莱州湾、南到江苏新沂一带~全程约350公里~呈北东北15?-30?方向延伸。南北纵贯临沂地区的中部~与沂河、沭河谷地展布相一致~是控制整个临沂地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干断裂~并有北西向断裂与其匹配~组成网格状构造。 沂沭断裂带主要由四条主干断裂所组成。由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F1)、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沂水-汤头断裂(F3)和鄌郚-葛沟断裂(F4)。除上述四条断裂外~在昌邑-大店断裂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之间尚有一条活动较强的安丘-莒县断裂(F5)。四条主干断裂组成了二堑夹一垒的构造形态。中部为汞丹山地垒隆起~由一套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组成。地垒东西两侧为地堑盆地:东侧莒县地堑盆地和西侧马站-苏村地堑盆地。两个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根据几条断裂的不同特点~简略介绍如下: (1)昌邑-大店断裂(F1) 这是沂沭断裂带的东部边界~是控制胶东断块和泰沂蒙断 块两大块体发育的主干断裂。据地震测深资料~这条断裂基本是切穿地壳深入上地慢的超壳断裂。因此~它在地质构造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曾经历了多期的强烈活动。

断裂的分布~在临沂及日照市北起莒县峤山牛庄一带~断续南延经石井、莒南县岭泉、板泉~临沭县刘官庄、石门入江苏东海县桃林~在本区出露约有130公里。 断裂由于多期的强烈活动~显示出以强烈的挤压揉皱和密集的断层挤压揉皱带的宽度可达几十至百米以上。褶皱较为复杂~密集的冲断层平行褶皱轴发育~断面向西倾~倾角较陡~一般在70?-80?~为一陡倾冲断层性质。 ,2,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 该断裂是汞丹山地垒的东边界~与上述昌邑-大店断裂组成莒县地堑的东西边界。其展布方向基本上为北北东20?-30?。出露在本区北起莒县东莞、源河西部~往南至玉皇山、浮来山、夏庄大苗蒋~平行沭河西延伸至临沫县笈山和郯城县马陵山西麓~南入江苏新沂何庄一带。南北延伸约有150公里左右。 这条断裂作为东地堑的西部边界~它对中生代白垩系王氏组地层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由F1和F2组成的莒县地堑盆地~形成了几千米巨厚碎屑沉积。断裂边缘~在几百米范围内可见震旦系、寒武一奥陶系、石炭一二迭系地层被断层错切~断裂带强烈挤压~断层面多为高角度陡倾~且为舒缓波状~时而东倾~时而西倾。北部多以东倾正断或逆冲为主。个别地段(浮来山西侧)局部也见有低角度逆掩性质。 (3)沂水-汤头断裂(F3) 这条断裂为汞丹山地垒的西部边界~又是马站-苏村地堑的东界。这条断裂由于受到北西向横断层的错切~因此在走向变化上比较大~有北北西340?方向延伸~也有北东30?-40?方向展布。在临沂市北自沂水县马站、圈里开始~经高桥~道托花沟至沂水县城东地质八队西侧通过~南至临沂市汤头东~相公~隐覆于沂沭河平原地区~直至郯城大埠~小埠岭一带才有局部出露。全程约近200公里。断裂面一般多向西倾~倾角较陡~约60?-70?。其性质主要为压性逆冲断层~较为典型~且显示明显的地段有沂水圈里哨虎峪和道托花沟。前者见到“飞来峰”构造~古生

郯庐断裂带总结

《胜利油田—郯庐断裂带演化书》 郯庐断裂带平面分布特征与深部结构 根据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地学断面以及出露地表岩层的地质时代分析,郯庐断裂带东西两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块,其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别,尤其表现在中下地壳内的低速层及其厚度变化上。在郯庐断裂带范围内, 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加厚,包括莫霍面有挠曲隆起,且隆起高点偏向西侧。在60-80km上地幔内有低阻层分布,断裂带内中下地壳内发育低速异常体,是上地幔内物质沿着断裂带向上侵入的结果,并伴随有侧向蠕动。中地壳内塑性软弱层(壳内低速层),其顶部为有利于水平错动的自由滑动面。但断裂带东西两侧中地壳内低速层深度也不一致,推测断裂带两侧水平错动的深度也不相同。 综合深部地球物理的分析表明,郯庐断裂带是地壳横向不均一性的最显著部位, 四条地学断面描述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要看懂文字说明及专业术语。总结好“郯庐断裂带深部结构特征与平面展布特征”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 1、郯庐断裂带的起源 三类主流观点:

变形变质岩石中新生矿物组合是温度的良好指示。绿片岩相温度范围为300-500℃,低绿片岩相形成低于400°,中绿片岩相为400-450°,新生黑云母矿物出现也指示高于400°的中绿片岩相。 矿物变形与温度之间关系:石英塑性变形出现在280-300℃,首先表现为GBM型动态重结晶,大于400℃时出现SR型重结晶,并呈现GBM和SR型动态重结晶石英共存的现象,其温度范围为400-700℃。在更高的温度下又表现为快速的SR型重结晶。在天然岩石变形下,长石呈现为显微破裂,在400-500℃长石变形主要表现为塑性变长、波状消光及形成亚颗粒和核幔构造,在500℃以上,长石的动态重结晶占优势。 500℃时,是绿片岩相与角闪岩相转变边界,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与动态重结晶,500-650℃为GBM型重结晶,而大于650℃为SR型为主的重结晶。在矿物变形方式上,500-600℃动态重结晶长石颗粒表现为多边形特征(主要为新晶粒的成核与生长)。600℃以上时出现压扁拉长的重结晶长石 变质构造岩石学(线理、面理、剪切带、糜棱岩) 显微构造 年龄、冷却年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