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第15章稳定化政策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

1.如果消费者能对收入变化及时地调整他们的消费水平,那么对经济就起到内在稳定的作用。()

【答案】F

【解析】自动稳定器是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在必要时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政策。消费者能对收入变化及时地调整消费水平,说明他们具有理性预期,对经济并无内在稳定作用,而是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失效。

2.累进税收体系下的税收收入在经济扩张时期会自动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会自动减少。()

【答案】T

【解析】自动稳定器是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在必要时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政策。

3.卢卡斯批评的实质是,传统计量模型不包括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其结果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答案】T

【解析】卢卡斯认为预期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当政策制定者估计任何一种政策变动的效应时,他们需要知道人们的预期会如何对政策变动作出反应,而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的影响。在传统的标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中所采用的是适应性预期,未考虑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因此其结果的可靠性就应该受到质疑。

4.中央银行宣布将采取有力措施降低通货膨胀率,当公众相信了这一宣布并付诸于他们的行动时,不再实施宣布的政策可能对公众更有利。()

【答案】T

【解析】当公众相信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他们都会预期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此时政府不再采取降低通胀率的政策措施,而是谋求失业率的降低,对公众而言是有利的。

5.如果中央银行适当地利用政策手段,它能够使经济始终有效地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答案】F

【解析】消极政策的支持者认为,由于人们认识经济的能力有限,并且存在着不确定性

和与货币、财政政策有关的时滞,政府稳定经济的努力很可能适得其反,会以破坏稳定而结束。

6.宣布一个政策事实上与实施一个政策一样有效。()

【答案】F

【解析】如果人们是理性预期的,他们了解到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此时他们就不会根据宣布的政策而作出私人决策,其效果与实施一个政策是不同的。

7.内在稳定器与自主决定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答案】F

【解析】内在稳定器是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在必要时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政策。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波动,其作用效果小于自主决定的财政政策。

8.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什么差别。()

【答案】F

【解析】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都坚持非市场出清,但是两者的非市场出清理论存在重大差别:①原凯恩斯主义假定名义工资刚性,而新凯恩斯主义则假定工资和价格有黏性;②原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则增加了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假设,利用菜单成本解释了价格黏性的原因,使非市场出清理论有了微观基础。

9.财政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要长。()

【答案】T

【解析】内在时滞是指经济冲击与应对该冲击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外在时滞是指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财政政策所需要制定政策的时间较长,而对经济起作用的时间较短,货币政策则与之相反,因为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决定并实施政策变动,但因为其通过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起作用,因此外在时滞较长。

10.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欺骗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

【答案】F

【解析】政策上的时间不一致性,是指一项起初适合于今天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不再适合于明天。在某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可能愿意提前公告他们将遵循的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但是在私人决策者按照他们的预期行事之后,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因为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而违背自己的公告。虽然客观上欺骗了公众,但是政策制定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欺骗公众。

11.关于政策前后不一致性问题分析所得到的令人惊讶的结论是,取消决策者的相机抉择,并且用可信的单一规则来取代,有时更能实现经济政策的目标。()【答案】T

【解析】在某些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可能愿意提前公告他们将遵循的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而在私人决策者根据他们的预期行事之后,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受到某种诱惑而违背自己的公告,理解到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私人决策者就不会再相信公告。为了使政府公告可信,政策制定者可能想承诺于固定的政策规则。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12.根据卢卡斯批评,传统计量模型包括了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

【答案】F

【解析】卢卡斯认为预期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当政策制定者估计任何一种政策变动的效应时,他们需要知道人们的预期会如何对政策变动作出反应,而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的影响。在传统的标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中所采用的是适应性预期,未考虑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

二、单项选择题

1.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财政政策的内在时滞大于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

B.财政政策的外在时滞小于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

C.两种政策均有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只是长度有所不同

D.两种政策各不相同,因此其时滞也不具有可比性

【答案】D

【解析】两种政策都具有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但是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的内在时滞要大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几乎没有内在时滞,因而当提到内在时滞时,通常是针对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大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几乎没有外在时滞,因而当提到外在时滞时,通常是针对货币政策的。

2.下列哪种情况可以使动态不一致降到最低?()

A.更关心短期结果,而非长期结果

B.政策制定者希望保持政策一致性的声誉

C.采用对现时波动有效但偏离长期目标的政策

D.不宣布任何将采取的政策行动

【答案】B

【解析】斟酌处置决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动态不一致是指政府在作出经济决策时可能会提前宣布它们将遵循的政策,以便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在私人决策者根据他们的预期行事之后,他们又会因为某些因素而违背自己的宣言。理解到政策制定者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并不一致,私人决策者就不会相信政府政策,除非政策制定者保持其可信的声誉。ACD三项都是相机抉择政策的一个方面,都会导致动态不一致。

3.积极政策的支持者对时滞的看法是()。

A.政策只有内在时滞没有外在时滞

B.政策不存在任何时滞,因此稳定经济是完全可能的

C.多变的时滞使稳定经济更为困难,因此成功的稳定政策几乎是不可能的

D.政策存在时滞,决策者应当对此更为谨慎,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需采取任何政策

【答案】D

【解析】积极政策的支持者同样承认政策存在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这些时滞要求决策者更为谨慎,但并非意味着政策应该完全是消极的,尤其是在面临较严重而持久的经济衰退时。

4.一般而言,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要求实施()。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A.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

B.固定不变的经济政策

C.有欺骗性的经济政策

D.无欺骗性的经济政策

【答案】D

【解析】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实际上是自由主义的思想体现,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尤其是后者。要保持公众对政策的稳定预期,必须保持动态条件下政策变动的有规律性,即没有意外的突变,保证公众预期稳定且长期一致,因此无欺骗的经济政策即稳定或公开变动路径的政策是必然要求。固定不变的经济政策,只是无欺骗性的经济政策的一种。例如,在货币政策中,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则要求货币供应量以与实际GDP增速相当的速度上涨,而非每年的货币供应量不变。

5.反对货币主义观点(货币供给的平稳增长可防止产业和失业的较大波动)的最佳理由是()。

A.只有总物价水平保持不变时,货币供给的平稳增长才能防止产出的波动

B.货币供给的平稳增长不需要稳定总需求,因为货币流通速度总是不稳定的

C.不会发生货币供给的大的波动,因为经济体中的可用货币量是有限的

D.产出和失业的波动最适合用财政政策加以调节,因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制度来对经济进行更直接的控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数量方程可知,货币供给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实际产出的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率,货币供给是平稳增长的,即其增长率在不同的时间是相等的,因为名义产出在每一年的变动都是不稳定的,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也不稳定。

6.在货币主义者看来,()。

A.在导致经济活动水平变动的因素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比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更重要B.松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息率并过度刺激经济发展

C.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是实际总产品和物价水平变动的基本原因

D.实际总产品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答案】D

【解析】货币主义认为MV PY

,其中货币的流通速度(V)和价格(P)在一定时期内不易变动,因此总产出的变动是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引起的。但是实际总产品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7.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认为()。

A.公众的预期能影响货币政策的结果,但不能影响财政政策的结果

B.公众的预期能影响财政政策的结果,但不能影响货币政策的结果

C.公众对经济政策后果的预期会强化这些政策的作用效果

D.站在追求自我利益的立场上,通过对经济稳定政策作出的反应,公众会抵消掉这些政策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卢卡斯认为,政策会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影响,即消费者和企业会根据稳定化政策来进行私人的最大化决策,以抵消稳定化政策所要达成的目标。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8.动态不一致性意味着,中央银行( )。

A .如果考虑的是长期结果而非现在的扰动,它将一直出错

B .不该公布其意向,因为这样做会使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无效

C .应该抵制使用从短期看是正确的但从长期看是错误的政策

D .应该始终使其行为不具有一致性,以使人们不能从其政策加以预期中获益

【答案】C

【解析】“动态不一致性”是指政策当局在t 时按最优化原则制定一项t n +时执行的政策,但这项政策在t n +时已非最优选择。动态不一致性导致初始的政策承诺是不可信的。因此,应该采用在长期来看是正确的政策,以免造成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9.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间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 )。

A .凯恩斯主义主张供给创造需求,而古典主义主张需求创造供给

B .凯恩斯主义主张总需求的变化主要导致价格变动,而古典主义主张总需求变化主要导致就业的变动

C .凯恩斯主义主张总需求的变化主要导致就业的波动,而古典主义主张总需求变化主要导致价格变动

D .凯恩斯主义假设价格是完全伸缩的,而古典主义则主张价格是黏住的

【答案】C

【解析】A 项,凯恩斯主义主张需求创造供给,而古典主义主张供给创造需求;BCD 三项,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内价格是黏住不变的,总需求的变化导致就业的变动;而古典主义认为价格是完全伸缩的,总需求的变化主要造成价格的变动。

10.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有利,这是因为( )。

A .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容易预期

B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更直接的影响

C .货币政策能够均衡地影响经济的各个方面

D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实行起来更快

【答案】D

【解析】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得多,因为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决定并实施政策变动,因此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实行起来更快。

11.下列哪一项不是消极政策支持者所持的观点?( )

A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反映,它对经济增长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B .与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冗长而多变的时滞,使稳定经济的努力很可能以破坏稳定而结束

C .未来经济状况的难以预期,削弱了决策者适时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

D .消极政策支持者认为固定政策规则比斟酌处置政策更为有效

【答案】D

【解析】消极政策支持者认为政府应该对宏观经济政策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不应该试图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去稳定经济。

12.下列关于卢卡斯批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告诉我们评价不同政策的经济学家需要考虑政策如何影响预期,从而影响行为。

B.它的实质是,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不包括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其结果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C.它认为传统的牺牲率估算并不可靠

D.卢卡斯批评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案】D

【解析】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争论,不能简单的判断哪种流派的观点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些观点都建立在各自设定的假设前提的基础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13.根据卢卡斯批评,有()。

A.政策评价的传统方法,不足以给政策变化对预期的影响作出满意的解释

B.牺牲率的传统估算不可靠

C.当对替代性经济政策的效果作出估计时,经济学家不能够十分自信

D.以上均正确

【答案】D

【解析】根据卢卡斯批评可知,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并没有考虑政策对预期的影响,因此由该模型得出的估算结果是不可靠的。政策评估是困难的,对替代性经济政策进行评价时,经济学家应该考虑到政策对预期从而对私人决策者行为的影响。

14.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天生的是()。

A.不稳定的,公共部门应尽可能保持在最小规模的水平上

B.不稳定的,公共部门应尽可能保持在最大规模的水平上

C.稳定的,公共部门应尽可能保持在最大规模的水平上

D.稳定的,公共部门应尽可能保持在最小规模的水平上

【答案】D

【解析】货币学派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他们坚持自由市场和竞争是资源和收入合理分配的最有效方法,是导致个人和社会最大福利的最佳途径,如果政府干预经济,就将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或加剧经济的动乱。

15.货币主义者和理性预期学派观点一致之处在于()。

A.货币政策的采用应遵循“货币规则”

B.利息率和债券的价格呈正方向变动的

C.货币供给量是无法测量的,因而也无法由货币当局控制

D.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率

【答案】A

【解析】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的波动对经济中大多数重大的波动负责,因此缓慢而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会产生稳定的产出、就业与价格,因此货币政策应遵循货币政策规则;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都具有理性预期,因此遵循固定规则,会使得政府可信度增加,减少宏观政策的实施成本,避免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

16.外部时滞是指哪个时期的时间?()

A.经济冲击到实施应对该冲击的政策 B.一项政策的实施到它对经济产生影响C.经济冲击到认识到需要采取某些政策 D.决定实施一项政策到制定该项政策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答案】B

【解析】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做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外在时滞是政策实施与其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政策时滞?()

A.中央银行决定让本币贬值到本国净出口增加

B.政府决定削减财政赤字到预算执行

C.按规定每2年增加1次工资到工资正式发放

D.中央银行决定增加货币供应量到市场利率发生变动

【答案】C

【解析】政策时滞分为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做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外在时滞是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影响之间的时间。C项,对于工资的规定并不是根据经济冲击所作出的政策,而是已经被人们认知的薪酬制度。

18.下列哪一项不是遵循规则的政策的例子?()

A.中央银行每年自动增加3%的货币供给

B.政府被要求每年平衡预算

C.中央银行对于不确定的未来实施下列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M的变化百分比3%+2×(实际失业率-5.5%)

D.私人支出下降以后,政府决定通过减税来刺激总需求

【答案】D

【解析】遵循规则是指如果决策者事前宣布政策如何对各种情况做出反应,并承诺始终遵循这种宣布,那么,政策就是按规则实施的。

19.下列哪一个说法不正确?()

A.积极地政策不可能遵循规则来实施

B.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与相机抉择政策的关联度很大

C.党派之间的利益冲突减少了人们实施相机抉择政策的意愿,而是倾向于遵循规则的政策

D.目前的货币政策是相机抉择的政策

【答案】A

【解析】政策应当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是斟酌处置还是固定规则,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混淆在一起。积极的政策可能是遵循规则的也可能是斟酌处置的。

20.经济学家在下列哪一项上比较一致?()

A.是否存在政策时滞 B.政府是否应该对宏观经济加以调节

C.应该采取积极地还是消极的政策 D.是否存在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答案】A

【解析】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争论主要包括:①政策应该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即政府是否应该对宏观经济加以调节;②政策应该按规则实施还是斟酌处置,即是否承认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21.设计出成功的经济稳定化政策存在难度,因为政策制定者()。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A.从不假定经济波动是暂时的 B.没有足够的对付经济波动的政策工具

C.不知道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 D.不能调整自动稳定器

【答案】C

【解析】卢卡斯认为,政策会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影响。即消费者和企业会根据稳定化政策来进行私人决策,以抵消稳定化政策所要达成的目标,经济学家在提供政策建议时并不能了解到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从而使得稳定化政策无效。

22.通过相机抉择政策稳定经济()。

A.更适用于财政政策,因为它的作用比货币政策更容易理解

B.更适用于货币政策,因为它的外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

C.更适用于货币政策,因为它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

D.不必要,因为自动稳定器一直提供足够的内在稳定性

【答案】C

【解析】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做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外在时滞是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影响之间的时间。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得多。如果使用财政政策,其内在时滞较长,政策存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不能及时出台以达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23.下列哪一项不是反对使用积极地稳定化政策的理由?()

A.存在较长的内部和外部时滞

B.经济预测者准确预测未来经济状况的能力有限

C.劳动力参与率会对国民产出的变化作出反应

D.认为不明智的政策选择是引起大萧条之原因的历史观点

【答案】C

【解析】反对积极的稳定化政策的原因包括:①稳定化政策存在较长的时滞;②成功的稳定化政策要求准确预测未来经济状况的能力,但通常经济发展是无法预测的;③传统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忽略了政策对预期从而对私人决策的影响,使得所估计的稳定化政策的效果不再可靠;④历史记录,即不正确的政策可能会导致经济的波动。

24.假如政府宣布对明年的所得税减征10%,而中央银行宣布将维持稳定的利率水平,这将引起经济的()。

A.家庭将立即减少支出,总需求明显下降,导致衰退

B.家庭将在明年明显减少支出导致衰退

C.家庭在今年或明年将不会明显改变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会很微弱

D.家庭在今年将有大量支出,引起暂时的繁荣

【答案】C

【解析】政府宣布减税,那么,居民的实际收入将会增加,但是中央银行宣布实行稳定的利率政策,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中央银行会运用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供给,因此家庭在今年或明年将不会明显改变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会很微弱。

三、简答题

1.说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主张的主要不同。

答: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是两个观点十分对立的学派。前者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以实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现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而货币学派则十分强调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中央银行应该确定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以这种“单一规则”保持物价的稳定。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主张的主要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还是固定的货币政策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市场经济的运行很不稳定,长期增长速度与短期增长速度往往互相背离,这就导致经济的波动。若短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长期增长速度,社会的有效需求就超过有效供给,这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反之,社会有效需求少于有效供给,这又会发生经济萧条和失业。因此,他们主张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发挥稳定经济、保证充分就业的作用。因为这种调节是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的,所以称之为“相机抉择”的政策。而货币主义则认为应该采取固定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虽然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并不能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即货币政策长期无效,但他们认为固定的货币规则可以促进形成稳定的经济环境,提高人们的信心,从而有助于长期计划和投资。

(2)货币政策时滞方面

货币政策的时滞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有着密切关系。对凯恩斯主义者来说,由于他们断言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间接的(即通过利率的变化间接影响实际经济变量),而财政政策是直接的,因此他们认为,货币政策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显示出其作用和效果;其全部效果发挥出来则需要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收效比较慢,而财政政策收效比较快。虽然他们承认货币政策具有较长的时滞,但他们仍然坚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比较有效地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稳定经济运行。

货币学派认为由于长而不确定的时滞的存在和人为判断失误等因素,“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往往不能稳定经济,反而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制造者,即货币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

(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方面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因此凯恩斯主义非常重视市场利率,强调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重要性。而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因此货币主义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2.说明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

答:(1)新古典主义以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自然率为假设条件,得出了宏观政策的无效性、适应性预期错误论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非市场出清假设为理论前提,同时增添了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与理性预期假说,得出了经济可以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货币工资黏性、经济周期等观点。

(2)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相同点

虽然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存在很大区别,但某些假设和结论也存在相同点。

①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都赞同理性预期的假设。新凯恩斯主义者虽然并不认为人们最终能够准确地预期到现实的情况,但是他们也认为,人们会尽量收集信息,使他们的预测能够趋于正确,实质上是认同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性预期的假设。

②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都含有微观经济学基础。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都同意,宏观经济理论必须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特别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条件。

(3)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分歧

①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②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③在政策主张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之后,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回复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而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所以,为了避免较长时期的非充分就业持续出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政策仍然是有效力的。在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中一个不变的主题是反对政府干预。

3.对以下陈述,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经济总是会逐渐调整到充分就业水平,因此,政策制定者无需使用积极的稳定化政策;相反,他们应该遵循一个设计的较好的政策规则,以在公众中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答:不同意。理由如下:

(1)由于在长期中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始终会逐渐调整到充分就业水平。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经济就将处于充分就业。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事先宣布货币政策目标,遵循货币政策规则,以增进公众的理性预期。在此条件下,不会存在货币错觉,管理当局如果宣布降低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则实现较低的通货膨胀目标未必一定要以失业率的提高为条件。

(2)然而,如果管理当局并不遵循规则,中央银行以经常改变其政策而著名,那么,公众对政策的反映可能会与中央银行的预期背道而驰,其政策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可以设计一个积极的货币政策规则,将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动与失业率的变动相联系;也可以设计一个与财政赤字的严重程度相联系的财政政策规则。政策规则是否实际上会起作用,取决于经济会以多快速度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取决于物价和工资的伸缩性有多大。

(3)当发生较大冲击时,规则会限制管理层采取适当措施以对冲击作出反应的能力,而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失业。此外,关于政策规则是否应该事先宣布和应该由谁来决定以及什么时候需要改变规则等问题,经济学家们的意见并不一致。

(4)如果冲击较小,最好是让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而不是用政策加以调节。

4.假定你不知道自然失业率的确切水平,但你知道它在5%~6%之间。如果经济分析的准确度不高,并存在政策时滞。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应该用法规形式颁布货币和财政政策变动?试回答并加以说明。

(1)实际失业率为6.1%;

(2)实际失业率为10.1%。

答:(1)如果失业率十分接近于自然率水平,为6.1%,这时不改变现行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明智的。经济会自我调整,使失业率向其自然率水平靠拢。相反,这时政府如果采取新的措施,由于存在内在和外在时滞,在这些措施实际发挥作用前,经济已达到自然率水平。这些措施只会使经济产生波动。

(2)如果失业率为10.1%,这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没有政策干预,失业率也会逐步向自然率水平调整。但是由于偏离太大,调整需要很长时间。虽然经济分析的准确度不高,政策效应也存在时滞,但当所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时,失业率离其自然率水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平仍然会有一段距离。

5.在美国,共和党当政的第2年经济通常处于衰退,民主党当政时情况就不是这样。

(1)根据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共和党和民主党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哪些差异可以解释这些经济增长差异?

(2)如果人们具有理性预期,并且,如果经济的不完全信息模型是正确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哪些差异可以解释这些经济增长差异?

答:(1)共和党当政的第2年经济通常处于衰退、民主党当政时情况不是这样意味着,民主党在当政后的第1年和第2年采取了更为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2)如果人们具有理性预期,并且,如果经济的不完全信息模型是正确的,工资和物价具有弹性,财政政策和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变动将影响产量。如果民主党采取更为扩张的货币政策,工人和厂商很快将预期到这一点,从而使这些政策很难对国民生产总值产生影响。因此,题目中所说的差异只有两党在财政政策方面长期具有较大差异时才可能产生。

四、计算题

1.中央银行要控制通货膨胀,已经知道经济中的失业率和通胀的关系为()5%0.52%μπ=--。在这里,n μ为自然失业率,等于5%;E π为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等于2%。已知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为()2,0.2L μπμπ=+。求出相机抉择政策下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解:将菲利普斯曲线代入损失函数,则:

()()22,0.25%0.52%0.2L μπμπππ=+=--+

损失最小化的一阶条件为:

d 0.50.40d L ππ=-+= 2

2d 0.40d L π

=>,即当 1.25%π=时损失最小。 理性的私人主体将预期中央银行选择这一通胀水平,即 1.25%e ππ==。从而,5%n μμ==。

2.中央银行要控制通货膨胀,已经知道经济中的失业率和通胀的关系为:()n u u a E ππ=--。这里n u 为自然失业率,E π为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已经知道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为()2L u u πβπ=+,。那么:

(1)如果中央银行宣布将实行一确定的通货膨胀率,经济主体又都确信中央银行的政策,那么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2)如果经济主体了解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那么再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

(3)如果中央银行是第一次宣布零通货膨胀的目标,那么请问经济主体是否会相信这

一政策?

(4)如果中央银行的成本损失函数为()2L u πβπ=,,重新解以上3个问题。

解:(1)设0π为预先宣布的通货膨胀率,当经济主体确信中央银行政策时,0e ππ=。 此时中央银行先选择u 、π与e π,使损失最小化,约束为菲利普斯方程,以及失业率大

于等于零。

()()02

,,min ,..,0U n L u u s t u u E u πππβπαππ=+=--≥ 求解该最大化问题可得:2απβ*=,012n u απαβ

*=+,0u *=。 (2)当经济主体了解中央银行政策,而中央银行仍旧按照(1)中的方式决策时,由于

中央银行无论如何选择0π,*2απβ=都不会变化,故私人预期*2E αππβ==,于是*2απβ

=,n u u =,失业率为自然产出率。

(3)如果中央银行是第一次公布零通货膨胀目标,那么由于经济主体认为中央银行有将通货膨胀提高到*2απβ

=的相机决策动机,且中央银行此时没有信誉,故经济主体不会相信这一政策。

(4)由于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只与通货膨胀有关,故中央银行的最优决策为把通胀率降到0。当经济主体了解到这一决策时,经济主体的私人预期为*0E ππ==。失业率仍然为自然失业率,中央银行第一次公布零通货膨胀目标时,由于这一目标符合中央银行自身利益,经济主体会相信这一政策。

3.设供给曲线为:

()

?Y c P P

Y *=-+ 其中,20000c =,*4000y =。当价格水平P 为1.01,预期价格?P 为1.00时,产量Y 为4200,即高于潜在水平4000Y *=。假设总需求曲线为:

1101 1.288 3.221/Y G M P =++

(1)假设某一时期经济已处于产量为潜在水平的状态,并在近期内预期政策不会变化。货币供给为600,政府支出为750,则价格水平为多少?

(提示:如果不发生突然变动,则实际价格水平和预期价格水平不相同。)

(2)现假设,美联储宣布将把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新的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将为多少?

(3)现假设,美联储宣布将把货币供给增加到620,但实际上却增加到了670,新的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将为多少?

解:(1)根据题意,近期内预期政策不变化,经济处于潜在产量水平,因此:

40001101 1.288750 3.221600/P =+?+?

得:1P =。

(2)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是美联储宣布的,因此?P P

=,产量仍是*4000y =。 这时的价格为: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40001101 1.288750 3.221620/P =+?+? 19331997/P =

得: 1.033P =。 (3)美联储宣布把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因此,这时μ 1.033P

=,但实际增加到670。因此,卢卡斯曲线为:

()20000 1.03340002000016660Y P P =-+=-

总需求为:

1101 1.288750 3.221670/20672158/Y P P =+?+?=+

令总需求等于总供给:20672158/2000016660P P +=-,解得: 1.04P =,4142Y =。 (注: 1.04P =是近似值,较精确的值是 1.0401P =。按此值计,则Y 从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计算,就较为一致。)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 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复习题 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印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3% 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一 问题和应用一 1、大量经济统计数字定期公布,包括GDP、失业率、公司收益、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贸易结余。GDP是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失业率是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公司利润是所有制造企业税后会计利润,它暗示公司一般的财务健康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的平均价格,它是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贸易结余是出口物品与进口物品之间的价差。一 2、每个人的增值是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原材料的价值。因此,农夫增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值是2美元,面包店的增值是3美元。GDP就是总的增值,即为6 美元,它正好等于最终物品的价值。一 3、妇女与她的男管家结婚,GDP减少量等于男管家的工资。这是由于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人

宏观经济学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 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 和。 3.国内生产净值: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扣去资本消 耗的价值。 4.国民收入: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 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5.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除去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是人们可以直接 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7.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8.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选择题 BCACB CBCAB 。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NDP=GDP-折旧。 .从支出的角度,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属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并没有相应的新价值被创造;从收入的角度,这笔救济金也并不属于劳动创造的要素 收入。因此不能计入GDP中。 .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C属于存货投资。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 判断一个变量是流量还是存量,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可以相加。 .GDP是包括折旧的,所以其中的投资表示的是总投资而非净投资。 .要素收入主要表现为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股票分红属于公司利润。 .净投资=总投资—折旧。 .第六年的名义GDP=第六年的价格×第六年的产量=2第一年的价格×第一年的产量=第一年的名义GDP=×500=1400。 三、判断题 √√√√××× 1.√.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并未通 过市场来销售,所以不应记入GDP。 2.√.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 3.√. 用收入法核算GDP,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要素收入主要表现为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4.√.自己房屋以虚拟租金记入GDP主要考虑的是机会成本的问题。 5.×.名义GDP上升的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实际GDP应该是上升的。 6.×. 收入法之“收入”,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而非最终收入。个人从公司债券中获得的利息被视为要素报酬的一种,而政府公债利息属转移支付,属国民收入的再分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宏观经济学科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篇导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实际GDP(real GDP) 答:实际GDP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1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产品产量乘以2010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10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inflation and deflation) 答:(1)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它包含三层含义:①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②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③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

曼昆版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课后题与答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 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 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 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 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 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 中的投资,因为销 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 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 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 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 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 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 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 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 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 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 年到1997 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 分比的变动。 答:1996 年到1997 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 年到1997 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 年到1997 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6 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6 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 亿元。 D.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7 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7 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 亿元。

宏观经济学答案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瞧就是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却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 解答:两者之间得区别在于: (1)研究得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得单个经济主体得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得运行规律与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得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价格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价格机制得运行展开得,而宏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得决定展开得。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得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得目得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得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得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得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得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得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得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得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得分析与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就是宏观经济学得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得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得基础上。由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得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瞧就是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得角度瞧,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就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得那个厂商得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得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就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与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得区别不就是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而就是根据产品就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就是中间产品还就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就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与面包究竟就是最终产品还就是中间产品。瞧起来,面粉一定就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就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就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就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就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与存量得联系与区别,财富与收入就是流量还就是存量?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得某种经济变量得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得某种经济变量得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就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就是存量,收入就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得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得利息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 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3)总量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第二章 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答: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非税性支付2.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计算时使用的价格不同。实际GDP反映了真实的经济水平面,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因此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 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 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A.产出;C.就业; 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C.微观效率低下。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答案)】 >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 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 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由于gdp 既衡 量总收入 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 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 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 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因 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 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 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 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 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 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 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今天她在 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 现期gdp. 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 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中国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略 2. (1)流量 (2)存量 (3)流量 (4)存量 (5)流量 3. (1)主要变量:某种产品的供给、成本、价格 内生变量:某种产品的供给 外生变量:成本、价格 (2)主要变量:某种产品的供给、成本、价格、工人数量、资本数量 内生变量:某种产品的供给、成本 外生变量:价格、工人数量、资本数量 4. (1)当政府进行限制时,市场的结果是均衡,但不是出清。 (2)当政府不进行限制时,市场的结果是出清,也是均衡。 (3)略 5. 略。 第二章 1. (1)用支出法核算GDP GDP=C+I+G+NX=30,000+10,000+10,000+(7,000-6,000)=51,000 (2)用收入法核算GDP GDP=要素收入+折旧+间接税=1,000+3500+3500+6,000+30,000+4000+3000=51,000 (3)计算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1,000+30,000+3,000+3500=37,500 (4)计算个人储蓄 个人储蓄=YD-C=30,000+1000+3500-30,000=4,500

2. (1)该国的储蓄规模=私人储蓄+政府储蓄=13,600-11000+(-800)=1800 (2)GDP=C+I+G+NX=YD+T-TR 所以: I = YD+T-TR – (C+G+NX) =(YD – C) + (T – TR – G)- NX =1800 + 400 =2200 (3)GDP=C+I+G+NX 所以: G= GDP – (C+I+ NX) =16000 – (11000 + 2200 – 400) =3200 3. (1)用最终产品法计算GDP GDP=25万美元 (2)每个生产阶段创造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矿产公司:增加值15万美元 炼钢厂:增加值10万美元 GDP=15+10=25万美元 (3)用收入法计算GDP GDP=工人收入+企业收入=10+5+5+5=25 4.(1)该飞机厂各年度的名义GDP 2005年GDP=325×0.52=169亿美元 2006年GDP=350×0.54+(325-300)*(0.54-0.52)=189.5亿美元 2007年GDP=380×0.6+(375-325)*(0.60-0.54)=231亿美元 (2)以2003年为基年的真实GDP 2005年GDP=325×0.50=162.5亿美元 2006年GDP=350×0.50=175亿美元 2007年GDP=380×0.50=190亿美元 5. 略(参见教材相关章节)。 6. 答:应计入500亿元。这涉及存货的处理。2009年的存货是2009年生产的,已计入2009年的GDP。因此2010年销售出去的存货应从总的最终支出中扣掉。 因为此处的存货也是最终产品,而人们购买这些最终产品时,往往无法分别它是哪年生产的,因此能够统计到的只有总支出,因此 GDP=对本年产品的总消费支出+对本年产品的投资支出 +对本年产品的政府购买+本年产品的出口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高鸿业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曼昆第五版)

第八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由于GDP 既衡量总收入 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 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因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 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国内企业卖给另一个国家的买者,如波音公司卖给中国航空公司飞机,增加了净出口. 6 .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真实GDP ,而不用名义GDP? 答:经济学家计算GDP 的目的就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由于实际GDP 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的能力。这样,真实GDP 是比名义GDP 衡量经济福利更好的指标. 7 .在2010 年,某个经济生产100 个面包,每个以2 美元的价格售出。在2011 年,这个经济生产200 个面包,每个以3 美元的价格售出。计算每年的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 用2010 年做基年。) 从一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多少? 答:2010 年的名义GDP 等于200 美元,真实GDP 也等于200 美元, GDP 平减指数是100. 2011 年的名义GDP 等于600 美元,真实GDP 等于400 美元,GDP 平减指数是150. 从2010 年到2011 年,名义GDP 提高了200%,真实GDP 提高了100%,GDP 平减指数提高了50%. 8 .为什么一国有高的GDP 是合意的?举出一个增加了GDP 但并不合意的事情的例子. 答:因为高GDP 有助于我们过好生活。但GDP 并不是福利的一个完美衡量指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