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下工程地震动力响应及抗震研究

地下工程地震动力响应及抗震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486?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笠

这样将边界阻尼常数d。,d,考虑到无限元中,无限元就能够充当吸收边界。

2.3减震措施研究

传统的抗震设计是利用材料的强度和结构构件的塑性变形来抵抗外来的地震力,使建筑物不倒塌。隔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减震技术,它采用一种特殊的措施来隔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地面运动的地震能量直接由基础的隔震支座和耗能装置吸收,使建筑物在地震时只产生很小的振动,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

基于隔震这一思路,在隧道工程中,考虑在隧道二衬和初衬之间设置减震层[3’1¨(某种吸能材料),目的是通过减震层将具有使用功能的二衬与围岩介质隔开(见图1),从而减小和改变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强度和方式,以此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

图1抗震层隔震示意图

Fig.1Aseismicsketchofseismicisolationlayer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嘎隆拉隧道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和墨脱县交界处,是扎墨公路新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横穿岗日嘎布山山脉,长3450m,最大埋深约833m。近场区内发育有NW和NNE向断裂,其中最主要的NW向嘉黎断裂带嘎龙寺断裂在进洞口附近通过,NNE向的扎木一马尼翁断裂北段位于隧道西侧300m以外,这两处断裂的规模比较大,分别为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对地貌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近场区具备发生7.0~7.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扎木一马尼翁断裂南段具备发生8.0级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隧道岩层破碎。

3.2计算模型

因NW向嘉黎断裂带嘎龙寺断裂在隧道进洞口附近,洞口处更易受地震破坏,所以选取沿洞轴向距进洞口305m位置,截取横断面进行分析,此处隧道埋深152m。计算模型见图2,3。有限元区域范围为1030m×357m(宽X高,高为平均值)。在底边和两个侧边采用无限元人工边界。

图2整体离散网格(有限元+无限元)

Fig.2Integraldiscretemesh(finiteelementandinfinite

element)

图3隧道洞口附近有限元网格

Fig.3Finiteelementmeshnearthetunnelentrance

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进行计算,围岩和衬砌采用Mohr—Coulomb塑性模型,初衬厚度为20cm,二衬厚度为50cm。在初衬和围岩之间设置一层抗震层,厚度为20cm,选用橡胶和泡沫混凝土两类抗震材料做方案对比,橡胶材料采用ABAQUS中的hyperelastic模型[5],泡沫混凝土采用ABAQUS中的cruablefoam模型[5㈡2’131。材料的参数见表143。需要说明的是:(1)表2中C10,C0l和D1均为ABAQUS中hyperelastic超弹性材料模型参数,且均为温度敏感性参数。由此3个参数可得:风=2(C10+C(,1),K。=2/D.(/10为初始剪切

模量,蜀为初始体积模量),进而得到材料的泊松比2矿,,,1

y=兰翌!!L二。本文取V=0.495,以模拟橡胶类6K0/风+2

超弹性材料的不可压缩性。(2)表3中的Ko,K,矿均为ABAQUS中crushablefoam材料模型的参数,crushable

foam材料为体积硬化(volumetric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488?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

20

15蠢10迥;曰。型d

罨0n

荟一5蒜

一lO

一15[

∥㈧№川№M№№舢M汀

dyy《8”II””№尊≥y15”’’12。’”。。i

图6方案1拱顶节点竖向位移时程曲线

Fig.6Time—historycurve

ofverticaldisplacementofvaultnodeforscheme1

,H

略一椒

—5

10

15

时间,s

051015202图73种方案边墙底最小主应力时程曲线

Fig.7Time—historycurvesoftheminorprincipalstressesatthebottomoftunnelsidewallforthreeschemes

罡善

采倒叫求瑙蠼填剥

,删k。帅,s。,:。:3

V’

图83种方案边墙底最大主应力时程曲线

Fig.8Time—historycurvesofthemaximumprincipalstressesatthebosomoftunnelsidewallforthreeschemes

顶节点、竖向位移)。因3种方案的拱项节点竖向位移时程曲线差别不大,本文只给出了方案1的结果。

从图5,6可以看出,8.5度的地震烈度下,3种方案拱顶位移随时问变化规律大体~致,出现峰值的时刻也大概一致,但有抗震层的工况(方案2,3)位移稍小。具体来说,3种方案的水平位移峰值都出现在2.7S附近,分别为一20.94,一20.84,一21.68

(b)方案2

(c)方案3

图93种方案震后隧道附近塑性区分布云图

Fig.9Nephogramsofplasticzonedistributionnearthetnnelafterearthquakeforthreeschemes

mm,竖向位移峰值都出现在3.5S附近,分别为16.69,11.87,14.40mm。

分析图7,8的边墙底主应力时程曲线,大体上可以看出,添加抗震层后主应力的平均绝对量值都有提高。其中,最小主应力平均量值无抗震层时约为一2.5MPa,增加了抗震层后,方案2主应力平均量值约为一12MPa,方案3约为一8.5MPa;最大主应力平均量值无抗震层时约为一0.5MPa,增加了抗震层后,方案2平均量值约为1.8MPa,方案3约为一1.0MPa。

考察边墙底最大主应力曲线可明显看到,抗震层的添加改善了边墙底处的应力。未加抗震层时,

o1屯cr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地下工程地震动力响应及抗震研究

作者:黄胜, 陈卫忠, 杨建平, 郭小红, 乔春江, HUANG Sheng, CHEN Weizhong, YANG Jianping, GUO Xiaohong, QIAO Chunjiang

作者单位:黄胜,陈卫忠,杨建平,HUANG Sheng,CHEN Weizhong,YANG Jianping(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 郭小红,乔春江,GUO

Xiaohong,QIAO Chunjiang(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

刊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28(3)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14条)

1.Hibbitt,Karlsson and Sorensen,Inc ABAQUS theory manual and analysis user'S manual 2002

2.李育枢山岭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 2002

3.廖振鹏;黄孔亮;杨柏坡暂态波透射边界 1984(06)

4.CLAYTON R;ENGQUIST B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acoustic and elastic wave equations

1977(06)

5.LYSMER J;KULEMEYER R L Finite dynamic model for infinite media 1969(41)

6.高峰;石玉成;严松宏隧道的两种减震措施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02)

7.高峰;李德武隧道三维地震反应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1998(04)

8.王代华;刘殿书;杜玉兰含泡沫吸能层防护结构爆炸能量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期刊论文]-爆炸与冲击 2006(06)

9.董永香;黄晨光;段祝平多层介质对应力波传播特性影响分析[期刊论文]-高压物理学报 2005(01)

10.王志杰;高波;关宝树围岩-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的减震研究 1996(06)

11.吴鸿庆;任侠结构有限元分析 2000

12.孙铁成;高波;叶朝良地下结构抗震减震措施与研究方法探讨[期刊论文]-现代隧道技术 2007(0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编写组JTJ 004-19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1989

14.郑永来;杨林德;李文艺地下结构抗震 2005

引证文献(7条)

1.赵宝友.马震岳大型岩体洞室采用柔性垫层减震的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2)

2.张志国.肖明.张雨霆.左双英大型地下洞室三维弹塑性损伤动力有限元分析[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5)

3.黄胜.陈卫忠.伍国军.郭小红.乔春江地下工程抗震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6)

4.张玉敏.盛谦.朱泽奇.张占荣深度衰减效应对大型地下洞室群强震响应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岩土力学

2010(10)

5.张雨霆.肖明.李玉婕汶川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震害影响及动力响应分析[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z2)

6.崔臻.盛谦.刘加进.冷先伦基于小波包的地下洞室群地震响应及其频谱特性研究[期刊论文]-岩土力学 2010(12)

7.张存慧.马震岳.张运良.贠杰地震荷载作用下水电站厂房结构的振动应力分析[期刊论文]-水电能源科学

20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5a949107.html,/Periodical_yslxygcxb200903006.aspx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