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原第五章

马原第五章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
最早的资产者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形成的:其一,从小商品生 产者中分化出来;其二,由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一,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 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二,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海外的货币财 富。 新兴资产阶级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了政治前提; 二,产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建立了物质技术基础。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自给自是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其基本特征有: 社 会分工不发展、自给自是、以简单再生产为主以及保守、封闭。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 , 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二,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
三,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者或生产单位之间必须进行产品的相互交换,这是生产力方面的条件。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 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私有制) 。它意味着各经济单位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因而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流必须采取等 价有偿的方式进行,——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条件。
四,商品经济的特征有: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存在交换关系、主要采取扩大再生产的形式以及开放。
五,资本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是由以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 发展演化而来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密不可 分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财

富通常采取商品的表现形式,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包含着资本主 义一切矛盾的萌芽。因此,剖析商品,剖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成为揭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

(二),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
一,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二,商品的二因素。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 即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物理、 化学 、 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它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社会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其一,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 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 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其二,其矛盾性表现在:
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 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B 使用价值是一切物 品包括商品都具有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的范畴。
C 对同一个人而言,不能同时兼有二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要获得使用价值,就不 能占有商品的价值.。对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价值,只是由于价值凝结在使用价值里面, 所以他才关心使用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
三,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价值和交换价值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价值凝结在商品里面,它要表现出来必须借助交换价值这一形式。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 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四,劳动的二重性。
(一),,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所决定的,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 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 的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

动不是两种劳动或者两次劳动,而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 性。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 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 相互比较。
(三),,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就在于生产商品的 劳动过程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具体劳动虽然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形成价值的惟一源泉。
(四),,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它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说明了究竟是什么劳动在 创造价值;说明了在实际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和原有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是如何同时完成的;从 而也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一系列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 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一,劳动时间是价值量的内在尺度,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应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 动量来决定;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 二,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生产不同种商品的劳动存在复杂程度的差别。简单劳动是指不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 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简单劳动的倍数。 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换算,是在社会的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的。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 四,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用公 式表示为: 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所以,劳动生产率有两个表达方式: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 者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长短。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其单位时间里生产的 产品多于部门平均数,其生产单位产品的时间低于部门平均数;个别劳动生产率低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企业,情 况相反。也就是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有多种因素,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 术发展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技术装备及原材料的质量和自然条件等等。
五,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其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二,商品交 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二),,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 值;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求平衡时价格等于价值。 所以,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四),,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其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其 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5),消极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 ,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一,价值形式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二),,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 式;货币形式。 二,货币, (一),,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二),,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推动的结果。 (三),,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主要有以下 5 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四),,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被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 价值;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就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

和货 币的矛盾。所以,货币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买卖脱节。所以,马克思把商品 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是指劳动的私人属性,即由于生产资料 归私人所有,所以劳动的过程由私人控制,劳动的成果归私人占有。社会劳动是指劳动的社会属性,即由于存在 社会分工,因而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是私人劳动,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为 社会劳动,被社会所承认。由于每个商品生产者不可能确切、完全地知道社会的需要,因而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不能或不能全部销售出去,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通过商品交换。 四,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理由在于:其一,私人劳动和社会 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 盾的基础。其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制度, 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否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判断是否坚持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的一个标准。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表现在:其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其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 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 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所发展。 其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其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 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其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 造中作用的认识。

其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 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一,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商品是用来买卖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使用即 劳动。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不依附 与任何人,因而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 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 后期所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三,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 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的关系。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 条件下, 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 劳动力所有者出卖的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 而是劳动力的使用权 , 而且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次一次地出卖。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一),在价值方面,其一,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 构成和决定的。它具体包括三个部分:(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 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其二,劳动力价值受历史和道德因素 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所以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二),在使用价值方面。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有其特点: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 它的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它的使 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 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所以要购买劳动力的秘 密所在。 二,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中,对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具有决定意义的,正是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 三三 殊性。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货币成为资本的前提 。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 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二,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进行区分。 (一),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 得剩余产品。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 实现形式。 (二),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就是所有权。所有权做为一种排他性权利,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 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三,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就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 雇佣工人从事劳动 , 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及特点。 (一),与商品生产的二重性相对应,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同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具 体劳动) ,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抽象劳动) ,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 增殖过程的统一。 (二), 物质资料生产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 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行为和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 料合称为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 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三),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

定点,就变 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 必要劳动是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 剩余劳动是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与此相联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 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再生产出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那部 分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则是指工人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所花费的那部分时间。 二,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直接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规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 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 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 三,资本的本质和类型 (一),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这些物 品本身并不直接就是资本。只有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当剥削雇佣工人,获得剩余价值的工具时,才转化为资本。 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和人的关系.。 (二),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贤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 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没有发生变 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用“C”表示。 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增殖的那部分资本; 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用“V”。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共性在于:二者都是资本,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 其差异在于:二者的物质形态不同;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不同。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四,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衡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它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剥削方法)资本家提

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 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相当于变相延长劳动时间,也属于绝对剩 余价值生产的范畴。 (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特点在于简便易行,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条件。但工作日长度的延长,受到生理状 况、阶级力量对比等因素的制约,因而不可能无限制地使用。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 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以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可以表述为: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推动下,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 价值而致力于不断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如此一来,各种商品的价值就降 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随之降低;于是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以延长。 (三),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条件。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比,它实现起来 比较“麻烦”,但具有无限的潜力。 三,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其同一性表 现 在 : 一)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即资本家剥削工人; ( (二),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 价值生产的历史起点。其差异性表现在: (一),它们所要求的技术基础不同; (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 所居的地位不同; (三),所具体揭示的剥削关系也不同。 四,超额剩余价值 (一),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少数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的来 源仍然是本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由于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的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里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 值。 (三),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具有暂时性。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先进技术被同行 业的多数企业采用后,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就变为一般的生产条件,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差额就不复存在,超 额剩余价值也随之消失。这时,只有采用更先进

技术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四),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五,剩余价值学说的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 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阶级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 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一),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其类型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再 生产。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 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二, 资本积累, (一),为了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现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就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即单个资本增大。 实现单个资本增大的直接途径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 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而资本积累则是资本积聚的手段或重要条 件。 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的大资本。 资本集中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兼并的方式 , 如大资本直接吞并中小资本,另一种是联合的方式,如组建股份公司。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个强有 力的杠杠来实现的。 (二),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其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资本规模大小。 资本积累的后果,从生产力方面看是资本积聚和扩大再生产;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就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即 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贫困和不幸越来越集中到无产阶级手里。 三, 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一),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的贫困具体表现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所谓相对贫困是在国民收入和 国民财富中,无产阶级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而资本家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所谓绝对贫困是无产者的生活状况 和以往相

比,绝对恶化。绝对贫困的突出表现就是失业即相对过剩人口。 四,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 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 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马克思对资本运动的研究,分别从个别和整体两个视角展开。对个别资本运动,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资本的循 环和周转;对社会资本运动,马克思重点研究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一, 个别资本运动, (一),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最后回到原出发点的运 动过程。 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有两个:其一,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即按照实际需 要,将产业资本划分为三部分,分别分布在三个职能形式上;其二,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即每一种职能形式依次向下一种职能形式转化。 (二),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 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要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量成正 比。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有: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时间;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总资本中的 比重。 二, 社会资本运动 (一),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 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二),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两大理论前提 理论前提之一: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划分。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可以被划分为: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 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 产品从物质形态上即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理论前提之二: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总和;第二部类(Ⅱ)即 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总和。 (三),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条件。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 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上述

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 还是结构上的比例 。 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 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 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创造,以上比例关系无法建立,其结果就是导致社会总产品无法充分实现,最严重的 就是引发经济危机。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资本主义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二),从现象上看,资本主义工资好象是劳动的报酬。这种内容和形式的不一致状况,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 削关系。 (三),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除此之外,资本家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血 汗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利用“科学的劳动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 这种工资制度的典型形式,“泰罗制”和“福特制”。 二,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资本而不是可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取 得了利润的形态。 剩余价值采取利润的形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剥削。 (二),平均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 的竞争,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 的结果。 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全社会资本总量的比率;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各独立的部门都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过程。所以,在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产业资本 家得到的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的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的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得到农业利润,其数 量都大体相当于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 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 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 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 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

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 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 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不断发展的最突出表现,就是频繁出现并不断加深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 是相对过剩, 即社会生产出来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 相比的绝对过剩。 二, 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有: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地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大批 工人失业,许多银行、金融机构和商店破产,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三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经济当中。首先,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功能,就 造成了买卖脱节的可能性。其次,伴随商品交换的发展所出现的赊购赊销的方式,则进一步加大了商品买卖脱节 的风险。 但是,所有这些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或者说它们只能造成局部性的危机,无法形成为社会性的 危机。只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才使经济危机现实化和社会化。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 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来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它自身内 在的、固有的各种矛盾,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四, 经济危机的周期,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 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 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

机开始 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 和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 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一,国家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二,职能,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由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构成。对内职能是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 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进行和国际交往。 (二),对内职能。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当中,政治统治的职能是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面。政治统治的 职能是指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 级进行压迫、 控制, 使社会生活维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由此也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 , 是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即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是指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等涉及 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尽管从形式上看,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 能具有超阶级性,但从根本上讲,它还是服从和服务于其政治统治功能的。因为只有维持和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 需要,统治阶级的利益才可能稳固和长久。 (三),国家的对外职能,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以及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在国家的对外职能当中,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是其核心和基础。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国家作为一个国 际行为主体才得以存在,也才有可能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展开正常的交往。 三, 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意志与利益的物化体现, 在经济上保护自由竞争、 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显然是人类社会 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 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质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的现象,因此, 资本主义国家仍然

具有其历史局限性,仍然是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的政治统治的具体方式。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个体系,具体由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部分构成。 一, 民主制度 ,民主的对立面就是独裁专制,它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与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封建专制主义对比,有历史进步性。 二,法制 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建设法制、实行法治的法律基础。 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有:其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二, “主权在民”。 其 三 , 分权与制衡。其四,人权原则。人权是指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应的、人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和不可转让的权力。 三,选举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依据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国家公制人员比如议会 议员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选举制度为公民参与国家事务提供了合法的、程序化的途径和渠道。 四,政党制度,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 它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和状态。在现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政党制度的类 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五,评价,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这种进步作用表 现在:其一,帮助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其二,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权利。其三,为实行更高级的民主积累 了经验。 但是, 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是为资产阶级服务 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 下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精英掌控下的民主。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其三,资本 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其具体内容包括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 以及伦理、社会、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

方面的理论、学说。 二,由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所构成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 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之所以能够上升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 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除了具备意识形态的依赖性、总体性和相对独立性等一般特征之外,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 性。这种阶级本质具体体现在:其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观念上层建筑, 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 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其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迄今为止的文明社会的主要文化成果, 大都从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条件下文化发展的 重要载体。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 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 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 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