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1、简介

“使用与满足”研究曾经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也就是说,此前的研究效果主要是从传播者或传媒的角度出发,考察传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或者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而“使用与满足”研究则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

2、研究

70年代的早期和中期,一些传媒研究学者强调应该对媒体消费的各种动机或寻求的各种满足(GratificationSeeking)和人们是否得到满足(Gratificationobtain)这两个不同概念加以区别。研究者经常发现,寻求满足和实际获得的满足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人们在媒体消费的行为中产生变化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差异。菲利普帕尔姆格林认为只有在稳定不变而且缺少选择,传媒体系缺乏相应变化的的环境里,人们想要的满足才与所得的满足相一致。

许多研究显示,人们对传媒的种种满足与许多传媒带来的效果有关。这些效果包括知识水平、对传媒的依赖性、人们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议程设置、讨论以及不同的政治效果变量。1981年,温达尔提出"使用与效果"模式,呼吁将效果研究和使用与满足研究结合在一起。在使用与满足的媒介效果中,"对媒介的依赖"受到人们关注。温达尔发现人们越是渴望从媒体那里获得满足或是认为他们获得了满足,他们就越会依赖这个媒体。传媒技术的迅速变革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选择。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者们需要重新思考理论框架,以适应新传播技术发展的需要,探索新媒介带给人们的新的满足。

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其中有些因素到现在都值得我们重视:

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

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

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

3、总结

涉及受众使用媒介动机与获得满足的研究虽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然而直到1959年,卡茨在《大众传播调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中才首次提到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andgratificationsapproach)。1974年,卡茨、布拉姆勒、格里维奇的经典论文《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总结了当时使用与满足领域所做的研究,他们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的是:

需求的社会和心理起源;

人们的需要;

需求产生的期望;

期望指向的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来源:

这些来源引向对不同形式媒介的接触(或参与其他活动);

由接触造成需要的满足;

与满足同时产生的其他后果,也许大多是无意获得的结果。

十年以后,菲利普帕尔姆格林对使用与满足的理论研究做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从满足与媒体消费、满足的社会和心理根源、满足和传媒效果、对满足的寻求和获得、从消费者的期望值来研究对传媒的利用和满足、传媒受众的行为等六个方面来考察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各种研究发现。

简单来说,"使用与满足"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受众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接触媒介,从中得到满足。由于人类需求与行为的复杂性和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使用与满足这一开放性的理论也不断地深入发展完善。

4、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使用和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教浓。

它脱离开的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的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使用和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5、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内容和含义

日本传播学家竹内郁郎在对卡兹的研究的进行补充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具有总结的意义:

人们接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

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相关知识】——受众观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受众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行动,但是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关系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

2、作为“市场”的受众:

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如何看待“受众即市场”这一观点:

①“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等特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某些行为的特点。

②但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这个概念是不完善的。

麦克卢汉指出:

①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

②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

③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媒介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公共利益;

④把受众视为“市场”只是传媒一方观点,而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考虑问题。我们不能

把受众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商品的消费者,也不能将传媒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和提供物质商品的企业。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受众具有传播权、知晓权和传媒接近权。

传播权:传统称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合法手段和渠道进行传播。

知晓权: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传媒接近权:传媒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接近权:主要指作为信息接受者和利用者的公民,有权接近和利用大众媒介表达自己的主张、意见,有权要求大众媒介刊登或播发其意见、广告、声明、反驳,有权要求大众媒介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有关信息。

使用与满足理论

就像我们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我们对于媒介的接触也是出于一定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使用媒介是使我们的某些动机和原因得到满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先来讲几个关键词:20世纪40年代 H·赫卓格 B.R. 贝雷尔森麦奎尔等20世纪70年代(分水岭)受众卡茨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广播、印刷媒介和电视媒介等等的研究来看“人们为什么使用媒介” 60年代后期,受众已经被当做一个主体来研究,该理论进入了现代时期,开始转向研究“受众通过媒体做什么”。这也就是卡茨在1959年首次提出的,我们更应该注意“受众通过媒体做什么”而不是“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 概念:“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使用与满足模式 卡茨等人在1974年《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 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 的因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式做了一些补充P168 这里说的是我们因为一定的社会各和人心理起源产生了一些需求,基于你和媒介接触可能性这里出现了两个分支,比如说你身边有电视或电脑等,你就会基于对媒介的印象来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来开始具体的接触。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呢,我们会转向其他的满足手段,比如找别人聊天。接触以后会产生满足和不满足两种后果,而这个满足结果会不同程度来修改我们的媒介印象,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这个模式还说明我们今天的媒介接触的习惯和选择偏好,是建立在过去的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的,而我们今天的媒介体验,会影响我们今后的媒介接触行为。 参考书目:《传播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陈力丹著 《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译 《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郭庆光著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①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是注重研究受众者的内在需要和目的(求知,娱乐,个人认同, 社会交往等),从这一受众主体的角度分析大众传播是如何服务于受众的内在问题。 ②60年代后,使用与满足研究更加注重考察受众不同的媒介接触动机所由产生的社 会条件,强调媒介使用是一个“社会条件+心理倾向→接触需求→接触动机→需求 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 ③施拉姆认为,如果大众媒介满足受众接触媒介时的动机需要,则传播是有效的。 ④评价:A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 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开创了从 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B.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 的意义:1.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 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化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2.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 约作用,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轮”的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3.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对“有限效果论”也是一 种有益的矫证。 ⑤局限性:1.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2.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 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播的社会关系。 3.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是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 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 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正面论述: 一.监测环境:是媒介的第一个社会功能,它向受众提供并告知新闻。 (正)新闻报道:日本地震,利比亚,世界网球。 (负)人们的看法趋同(垃圾信息,暴力等传递) 通常表现为发出警报(天气,军事等),提供与经济,公众和社会密切相关的重要 信息(股市行情,交通路况等) 二.联系社会: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和解释。发挥联系功能就是媒介中那些社论和宣传内容,通过对偏差行为暴光来强化社会规范,帮助全社会达成共识,对政府行为 进行检查。(负)丹尼尔·布尔斯廷创造的假事件一词,即制造“形象”或塑造“人 格”——多数出现在公共关系行业中。例如PR公司,信息虚假,对真实信息认识 有偏差。正面:票贩子谨防上当。反面:凤姐。。。 三.传递遗产:将信息和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一代的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文化的功能是社会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的凝聚起来。 (负)是社会文化趋同化,造成人们接受了媒介表达的角色模式。这种标准化趋同 的产生,人们指责媒介表达的角色模式,这种标准化趋同的产生,人们指责媒介会 阻碍文化的生长。例如:“流行”一词教育—减少社会无序性,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扩大社会共同经验。 四.提供娱乐:提供个人休息,调整,充实闲暇时间,创造大众文化-艺术音乐——增加大众的文化接触,提高大众品味。(负)纵情享乐,降低大众品味,阻碍艺术地 发展。例如,电影音乐会话剧逃避现实——沉醉于纸醉金迷的生活,酒吧。二、拉扎斯菲尔德的负面分析:①大众传播媒介持续不懈的宣传会使人们丧失辨别力,从而 不假思索的顺从现状,议程设置理论,如:日本地震各台报道基本上一致,10年 图腾事件,砍伤学校孩子。②媒介是使大众审美鉴赏力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③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④麻醉人们的精神——监视 环境的负面,让人们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剥夺人们的行为能力。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使用与满足基本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基本理论 1、概念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2、发展过程 从时间上来说,使用与满足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时期,复旦大学传播学者殷晓蓉对此有专文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早期研究大部分是围绕无线电广播和报纸与读者的关系而展开的。其中包括:三四十年代,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研究机构进行了美国第一次全面的广播研究(包括分析广播的内容和对听众的统计);1940年的奥逊·威尔斯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所引起的恐慌事件的研究以及赫佐格的那篇被称作“历史性的论文”《我们对白天连续节目的听众究竟知道什么》等。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现代时期”则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那时的研究逐渐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形式,并有了比较固定的名称:“使用与满足说”,或“使用与满足模式”,也更加明确地朝向探讨“一个活跃的受众”的作用的方向发展。它在范围上涉及报纸、电影、舞台剧、电视(特别是智力竞赛节目)、高雅音乐会和肥皂剧等大众传播内容与受众的使用和满足的关系,并且,经由施拉姆、伯格纳、卡茨、布卢姆勒、格威奇等人的努力,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更加重要的是,到了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传播学自身的发展,“使用与满足说”所得以产生的理论背景和推动力更为充分,而它的出现也使效果研究、受众研究以及相关的媒介内容研究发生了重要的转折。 其中美国社会学家E ·卡茨被认为是“使用与满足说”的“现代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在关注受众对于传媒“使用与满足”的问题,先后发表了《论为“逃避”而使用大众媒介:一个概念的澄清》(1962年)、《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年)等论文,并与J·G·布鲁姆勒主编了《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年)一书。其中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其中有些因素到现在都值得我们重视: (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适度效果理论的经典模式之一 1.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 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 4“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 5. 使用与满足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为分水岭,把该研究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时期。传统时期的研究试图了解人们为什么使用某些媒介内容。60年代后期,该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现代时期。这一阶段中,学者们在研究了人们的动机、期望及传媒作用下人的行为后,开始重点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使用与满足说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接触、选择、使用特定的媒介内容中得到什么样的心理报酬,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种方法区别于其他受众研究之所在。研究者们通过大量的行为习惯的分析,试图说明人们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对传播媒介的内容发生兴趣,又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满足。 许多研究显示,人们对传媒的种种满足与许多传媒带来的效果有关。这些效果包括知识水平、对传媒的依赖性、人们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议程设置、讨论以及不同的政治效果变量。1981年,温达尔提出"使用与效果"模式,呼吁将效果研究和使用与满足研究结合在一起。在使用与满足的媒介效果中,"对媒介的依赖"受到人们关注。温达尔发现人们越是渴望从媒体那里获得满足或是认为他们获得了满足,他们就越会依赖这个媒体。传媒技术的迅速变革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选择。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者们需要重新思考理论框架,以适应新传播技术发展的需要,探索新媒介带给人们的新的满足。 对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批评主要有:1)主要概念的操作性定义,比如使用,满足,动机,需求等。如果定义并且测量这些概念对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有决定性的影响。2)关于受众主动性的批判,主要围绕受众是否具有主动性,如果有,应该如何定义定义并且精确测量,受众的主动性是否收到社会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等等。3)批判学者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忽略了政治经济结构对于媒介的影响。比如,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实际上假设了每个个体对于媒体的使用和选择是平等的,因此忽略了权利不平等对媒体使用的影响。再如,Carey & Kreiling (1974)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忽略了象征符号本身带来的直接满足。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蒸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p A0x A p B=p B0x B=p B0(1—x A)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Py A而P=p A+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x A=(P—p B0)/(p A0—p B0)———泡点方程 y A=p A0x A/P———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 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v A=p A/x A v B=p B/x B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 对于理想溶液:α=p A0/p B0 气液平衡方程:y=αx/[1+(α—1)x]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x-y)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y图 x-y图表示液相组成x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平衡线位于对角线的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该溶液愈易分离。总压对平衡曲线影响不大。 二、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进行的,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精馏塔中各级易挥发组分浓度由上至下逐级降低;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原因之一是: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

使用满足理论案例

剖析真人秀节目走红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是近年来火爆的给雷电视真人秀节目,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领社会潮流。 从《爸爸去哪儿》到《奔跑吧,兄弟》,再到《极限挑战》,从湖南卫视到浙江卫视再到东方卫视,几家省级媒体正在进行着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竞争,这些节目究竟促成了多少人的蹿红,关心的人并不多,而传播者的关注点在于通过节目是否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这些节目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制造了许多热议的话题。以下便以“跑男”为例,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等受众和效果理论剖析其走红。 顾名思义,“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这种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可见,受众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性接触传媒。“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它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跑男”提供了以下四种基本类型的“满足”: 一、心绪转换需求的满足——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跑男”以形式上的快节奏和时尚化,内容上的煽情,形式上制造的冲突,和节目频现的争议不断引发关注的话题人物满足了受众娱乐的需求。 二、人际关系需求的满足——受众需要建立“拟态”化的人际关系,即比如看到固定出场的7位主持人以及每一期不同的明星嘉宾时,能够产生比较熟识或老朋友见面的心理感受。而有时媒介情境部分代替现实情境,人们也需要在这种媒介情境中与社会发生互动。 三、自我确认需求的满足——受众可参考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男女嘉宾、具体事件情境、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等进行自我评价,通过比较引发受众反省自身的行为,并以此为基础协调自身的观念及行为。 四、环境监测需求的满足——通过观看“跑男”节目,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引起受众对种种社会现象的参照进而反观自己的生活。 人类的传播是有目的性的,正因为如此,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就不能不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受众在微博上讨论“跑男”的话题就形象地诠释了早期的“子弹论”——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节目中明星嘉宾的言语行为等会影响受众价值观的判断与选择。使其或路转粉或粉转黑,即传播中可能产生的效果“强化”“结晶”“改变”等。 从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首先是它的舆论观,舆论,通常被称为“公众意见”。关于节目的一条普通微博,粉丝赞同与反对都有可能掀起舆论高潮,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作用。舆论使个人感知社会的变化,调整受众的环境适应行为,维持社会整合。然后是它的效果观,“跑男”所反映的影响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受众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多少会收到节目的影响,然而我想,忠实的观众粉丝一定不会忘了“跑男”的初衷是为了给山区贫穷孩子捐赠跑鞋的公益活动,也会一直支持“跑男”未来的发展。 然而,大众传播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其过于强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一、课程涵义的理解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

思修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要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基本原理要点 1.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p9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p10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p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糸,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糸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1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糸的基本内容. 5.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p14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基本概念 1.理想p2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P22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共同理想p2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受众需求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41703426.html,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受众需求研究 作者:杨淑娥陈敬慧 来源:《出版广角》2016年第10期 【摘要】社交媒体的繁荣带来了红包的火热。在微信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微信红包一开始就受到广大用户的热捧。微信红包与春晚联手,走过2014年、2015年,来到2016年,缔造了移动支付领域的奇迹。本文通过简述微信红包的起源和发展,从使用与满足理论重点探求微信红包的受众需求。 【关键词】微信;微信红包;受众 【作者单位】杨淑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陈敬慧,吉林工商学院。 在2014年1月闪亮登场的微信红包,在2015年春节继续演绎传奇,2016年更是担当主角,掀起全民疯抢红包的热潮。新年发红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红包寄托了亲朋好友的祝福,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红包开始兴起。跨界融合、去中心化等特点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满足了受众需求,一种全新的移动生活方式悄然兴起。 一、微信红包的起源和发展 2014年1月27日,腾讯旗下微信正式推出微信红包,主要用于红包的收发、提现和查阅相关记录。微信红包有两种:一种是群红包,一种是普通红包。群红包发送方法为用户事先设定金额及红包个数,随机分配金额,群里其他人只要点击群里的红包图案即可疯抢红包;普通红包发送方法即用户随意设定金额并输入祝福话语,定向发送给个人。 据统计,2014年即有500万人参加红包活动,春晚峰值每分钟被拆开红包数量2.5万个,用户领取到的红包总计2000万个。 2015年,据微信团队披露,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数为10.1亿,是去年的200倍,QQ红包收发量达到6.37亿。微信与央视春晚的互动,引发全民互动的热潮。 2016年的春节再一次被微信红包引爆。根据腾讯网统计,除夕夜参与收发微信红包人数 为4.2亿,收发总量高达80.8亿个,是2015年春节除夕当日的8倍。 二、微信红包背后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微信红包为何能够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受众,究竟满足了受众什么需求?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1]。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结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 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2、两点间経度差满足同减异加; 3、经纬网中东西方向的判定:同在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 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则按以下法则操作:在以0°为中央经线的经纬网 图中,若两点间的经度差小于180°,则按左东右西的原则判断,若大于180°, 则按左西右东的原则进行判断。 4、经线长度等于两点间的纬度差x111km;两点间的纬线长度等于两点间的経度 差x111cosθ(θ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 7、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同线登高,同图等距;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 8、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的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地貌;海岸线曲直情况。 例:中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 布。 9、等高线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去方向相反;等高线 越密集,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搬运和侵蚀能力越强,等高线越稀疏,坡度 越缓,水流速度越慢,搬运和侵蚀能力越弱,沉积作用越强。 二、气候篇 1、海陆风:海陆间昼夜温差引起的热力环流称为海陆风。白天吹________风,夜 晚吹________风。 2、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________(山谷/山坡)吹向________(山谷/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________(山谷/山坡)吹向________(山谷/山坡)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3、城市风:由于城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释放出大量热 量及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导致城市气温常年较郊区高,继而引起的空气由城市 ________(上升/下沉),郊区________(上升/下沉),在城市与郊区间形成热力环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微信依赖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微信依赖 摘要:近几年来,微信作为社交软件之一,成为亚洲地区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社交媒介出现微信朋友圈信息过度浏览和“低头族”、“微信控”的依赖现象。本文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了微信依赖产生的原因,追求更清晰地认识媒介,更合理地使用媒介。 关键词:微信依赖;社交需求;成因;使用与满足 一、微信简介 在智能手机数量飙升、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腾讯公司2011年1月21日推出了一款免费的手机终端即时通讯应用软件——微信。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5亿,是亚洲地区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成为了继微博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继“微博控”之后,“微信控”开始涌现并日益增加。 微信使用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微信聊天功能,二是刷朋友圈,三是浏览公众号。大量用户使用微信跟朋友们沟通联络、分享见闻、跟陌生人打招呼、浏览感兴趣的信息...... 由微信使用的功能可以引申出微信使用的三大特征——浏览、分享和互动。微信区别于一般网络社交工具的重要功能,就是朋友圈信息共享,微信用户可以利用朋友圈,及时了解圈内圈外的各类信息,并与朋友圈好友互动。朋友圈的另一个特征是“点赞”。“点赞”作为网络语言,已发展成为对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所分享、发布内容的赞同与喜爱。“点赞”作为重要的微信朋友圈互动方式,已被赋予一种文化含义。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简介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早期,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的一次飞跃。之前,传播效果研究主要是从传者角度出发,考察传媒的传播效果

以及传媒对受众的影响,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是站在受众的角度,考察受众使用媒体的动机以及媒介带给受众的满足,也就是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美国社会学家 E·卡茨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在“现代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特别是他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学说,并将媒介接触和使用的过程概括为“社会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过程。1 三、微信依赖的表现 人们从媒体获得满足主要来自:1.媒体内容。人们会因不同的需要接触不同的媒介内容;2.媒体接触和使用过程。媒体接触本身也会给人带来快乐,与阅读内容无关。这一理论的提出主要以大众媒体为研究对象。微信的内容生产与接触和使用与传统媒体有很多相似处,同样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人们在微信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依赖心理,而产生依赖的表现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浏览微信朋友圈信息当下已成为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人们每天浏览微信的时间很长,频率很高。其次,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微信控、低头族等微信依赖症出现。虽然低头族不一定是微信用户,但是微信低头族确实大量存在,人们不间断刷着朋友圈,微信沟通方式逐渐控制着人们。微信依赖症是微信控的典型症状,在微信控看来“微信是联系外界的主要通道”一旦切断这条通道,就会觉得自己“与世隔绝”。 四、微信依赖的原因 1.人际沟通的需要 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它的强大之处在于传播信息的方式更便捷化和人性化。微信有效结合了点对点与点对面的传播功能,是人际传播的拟态和延伸。微信除了能进行点对点的人际传播,还能建立朋友群、组织群,进行多个好友之间的群体传播以及特定组织内部的组织传播,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得不承认微信是沟通的最佳方式。 1《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E·卡茨著,1974年出版。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卡茨首先提出。 定义:该理论把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它们接触媒介的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效用。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意义:(郭庆光补充)(1)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居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它突出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枪弹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也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对于纠正“有限效果论”也有积极作用,在这一个意义上,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批评: 1、认为她缺乏理论性,对关键概念定义太泛,认为它是一种搜集资料的策略。 2、极少有研究去寻求满足的前提。 3、认为使用与满足理论用自我报告来确定人们的动机,显得有些简单和天真。 4、认为它过于狭隘地集中于对个人的研究,忽视社会结构和媒介在该结构中的位置。(对此鲁宾和温德尔提出了一种使用与满足理论和依赖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使用与依赖模式将个人置于社会系统之内,这些系统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需要) 5、该理论也受到了媒介霸权论学者的批评。媒介霸权论学者认为,大众媒介的消息倾向于强化文化中的主导世界观,受众很难回避这种媒介提供的带有偏向的解读。 6、一些研究发现,受众之接触大众传播,并不总是高度精心的或目的明确的行为,因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某些基本观点提出了挑战。大多数人在使用大众媒介是仪式化的或习惯性的行为。 7、对看电视行为的研究显示:观众对电视的体验是被动的、放松的、注意力分散的,也有研究者声称,与印刷品相比较,由于图像的表现特点,电视和电影很可能在观众中产生更为一致的认识和情感反应。一致效果不是使用与满足研究预测的结果。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近期发展: 1、近期的一个新发展是离开传统的思路,即那种将受众认作主动的或被动的观点,而是将活动当作一种变量来对 待。也就是说,在某些时候,媒介的使用者在处理媒介消息时是有选择的、理性的;但是在另外的时候,他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放松和逃避。受众活动在形式和程度上的差异可能也对媒介的效果产生影响。 2、另一种心的方向强调使用媒介来满足特定的需要。例如大众媒介的一个用处是可能消除孤单。坎那瑞和斯皮茨伯格发现了支持这种使用的证据,但是其相关性依赖于孤独的程度。 在情境孤独中,人们最常使用媒介来减轻孤独感; 在持续孤独中,人们较少使用媒介来减轻孤独感。由于持续孤独者将他们的孤独感归于内在因素,因此不相信媒介传播能够减轻孤独感。 3、希尔:暴力电影观众的阐释机制(暴力电影观众勇于收视体验的一种特殊方法) 该机制包含以下因素:对虚构暴力的概念,将之视为娱乐;有对暴力的期待和乐于选择自我审查的方法;以及建立个人可接受暴力度的水平。

使用与满足理论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275》 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受众的一种取向,这一取向的核心主张是:认为受众是主动的,研究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而不是仅仅研究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书籍等,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地使自己的需求获得满足。着眼于个人“需求”在社会与心理方面的推动作用,每种媒介都被理解为在提供一套独一无二的内容与属性,产生不同种类与不同范围的满足。缺点:包含了对个人与心理的过分强调,结果可能忽略或无法完全考虑社会结构的基础以及受众需求与满足的性质。 1.与之前效果研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讨论大众传播的影响,而是站在受众的角度, 从动机使用的方向探讨受众对媒体的使用。使用与满足认为受众是主动的,应该研究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而不是仅仅研究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 2.使用与满足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产生了需求,这种需求又导致了人们对大众传播或 其他信源的期待,这种期待引起了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其结果导致需求的满足或其他结果。 3.人们从媒体中获得的满足一般来在三个方面 1.1媒体内容 1.2媒体接触和使用过程 1.3导致接触不同媒体的社会环境 4,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前提假设 1.1传播行为,包括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是在一定的动机驱动下的有目的的行为。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体或 内容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这是一种功能性行为,会产生某种后果。 1.2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体的主导权在使用者手中,受众具有不同程度的主动性,他们决定使用什么媒体和如 何使用,而不是被媒体所使用。 1.3社会和社会心理的因素引导、过滤或影响着传播行为。 1.4媒体与其他形式的传播行为相互竞争。 1.5一般情况下,受众在使用与满足过程中占据主动,他们比媒体更有影响力。但媒体也会对个人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甚至我们还会对媒体形成依赖。 6、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1互联网的使用与满足 互联网给人的满足主要来自于三个维度1,媒体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带来的满足,比如互联网提供大量资源、搜索引擎方便快捷、网上冲浪等,这些满足并不来自特定内容,而是来自使用体验本身。2,媒体内容带来的满足,通过互联网信息可以满足人们获得教育、信息、知识与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3.社会性的满足,指互联网可以用来聊天,与朋友保持联系,增进友谊,与他人互动、了解他人。 1.2 手机的使用与满足 手机在近年来迅速普及,功能也在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语音服务外,各类数据服务服务也在不断发展,除了文本短信外,还出现了手机邮件、多媒体短信等,手机带来的满足归为以下几类。1.时尚和地位2.感情和社交3.放松4.移动性5,立即使用6.工具性,做生意、谈生意 7.确认。在紧急状况时感到安全,可以及时改变约会时间和地点。 1.4媒体过度使用带来的问题 一个媒介刚出现时,公众意见往往将其描述为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发明,能够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新的变革,促进个人素质提高和社会交流。大众媒介把互联网描述成一个没有国界、具有海量信息、平等互动、方便快捷、充满共享互助精神的伊甸园,上网成为一种时尚,媒介接触过程本身给个人带来“一切皆有可能”的新奇感受。然而,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5年以来,中国的大众媒体掀起了一股讨伐互联网的潮流。各种青少年因网络犯罪、上瘾的媒体报道经常成为网络存在不良影响的证据,政府对网络的监管措施也更加严格,但严格来讲,迄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微信使用行为与效果研究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微信使用行为与效果研究 摘要本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对微信使用群体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解释了不同的微信使用模式与其线下社会资本以及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微信用户群体的主要使用模式为两类:基于信息与社交需求的工具性使用以及基于娱乐与消遣需求的仪式性使用。其中,基于信息与社交需求的使用模式与人们的线下社会资本以及生活满意度呈现正相关,而基于娱乐与消遣的使用模式对于社会资本无显著影响,但是却可以提高生活满意度。另外,研究还发现微信用户中女性更倾向于娱乐性的仪式使用,从而生活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社交媒体;媒介使用;受众研究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郭羽,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澳门999078;伊藤直哉,日本北海道大学国际传媒与观光学院教授,日本公共关系学会理事,北海道扎幌0600817 一、研究背景 在基于计算机的传播(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CMC)研究当中,关于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对于用户自身的社会关系以及心理环境的作用一直是讨论 的重点。近五年来,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即时通讯工具的快速崛起获得了广泛关注。截至到2015 年,微信的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突破的5 亿,其诸多和实际生活密切关联的功能(比如微信

支付)更是直接带动了110 亿元的生活消费。 然而,虽然关于社交媒体行为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崭新话题。但以微信作为对象的研究依然比较缺乏实证证据支持。因此,本研究选取微信使用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人际传播的角度,试图勾勒出微信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以及对其人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此外,虽然前人已经就新媒体使用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单一的使用变量(比如使用时间)也使得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联存在片面性,从而广受诟病。因此,本研究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微信用户的不同使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差异对比分析。 二、文献回顾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theory )认为受众具有能动性与自主性,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如何使用媒介以及怎样消费媒介内容。作为传播学研究当中的经典研究范式,使用与满足理论一改过去传播学研究中对受众“被动” 以及“消 极”的建构,而转向对受众由不同需求所导致的媒 介行为差异进行探索 由于受众内在需求的多样性,其对于大众媒介所传达的信息期待也有所不同,因此媒介使用模式也干差万别。 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假设在传统媒介语境下获得了大量实证支持,这些证据将受众的媒介使用需求归类为二元结构,比如“即

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点

二、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点 1、氢原子可见光谱(巴尔末系),玻尔氢原子理论假设(三点假设)。 巴尔末系 ,4,3 ,) 1 2 1 ( 1 2 2 = - = =n n R λ σ 三点假设: 假设一电子在原子中,可以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而不辐射电磁波,这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定态),并具有一定的能量. 假设二电子以速度在半径为的圆周上绕核运动时,只有电子的角动量等于的整数倍的那些轨道是稳定的. 假设三当原子从高能量Ei的定态跃迁到低能量 2、实物粒子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观点(概率波)及实验验证(电子衍射试验)。 3、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小原理(多电子原子中电子排布的基本原则)。 4、单晶Si和Ge的晶格结构(晶格类型和价键特点),GaAs的晶格结构(晶格类型和价键特点)。 硅、锗:共价半导体晶体结构:金刚石型结构 结构特点:每个原子周围有四个最邻近的原子,这四个原子处于正四面体的顶角上,任一顶角上的原子和中心原子各贡献一个价电子为该两个原子所共有,并形成稳定的共价键结构。 GaAs:两类原子各自组成的面心立方晶格,沿空间对角线方向彼此位移四分之一空间对角线长度套构而成。(共价键,具有离子键成分) 5、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禁带宽度和导带电子填充程度)。 6、半导体有效质量的特点(正负,大小与内外层电子的关系)。 有效质量的正负与位置有关。 能带底部附近,有效质量为正;能带顶部附近,有效质量为负。 有效质量的大小与共有化运动的强弱有关。 能带越窄,二次微商越小,有效质量越大(内层电子的有效质量大);能带越宽,二次微商越大,有效质量越小(外层电子的有效质量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