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

姓名:贾欢欢

学号:SA14234***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见这样的例子,当把油和水混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会像水和酒倒在一起一样形成均匀的相,而是有一个泾渭分明的界面,油在界面上方,水在界面下方。这就不得不提到相似相溶原理。这是由于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它们都是极性物质,乙醇中含有羟基,和水的结构相似,且非极性的部分也比较小,故可以和水很好地混溶。而油是非极性,不能在水中溶解。

相似相溶原理是我们在化学学习的最初阶段就接触到的一种原理。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这门课中,更是分专门的章节进行了系统详尽的介绍。

从广义上来讲,“相似”即溶质与溶剂的结构或极性相似;“相溶”即溶质与溶剂彼此互溶。结构或极性相似的物质能够互相溶解,构成了广义上的相似相溶原理。从狭义上来讲,相似相溶指的是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相似相溶原理的表述和原理看似简单,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就来简单地举几个例子。

在基础科学研究中,若已知某些物质的极性大小,可以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推断它们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

例如:已知Br2、I2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我们有理由推断,Br2、I2都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在实际工作中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常常用作萃取剂将溴、碘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要将固体物质配成溶液,在选择溶剂时,也要用到相似相溶原理,例如NaCl、CuSO4等固体物质都是极性的,因此在选择溶剂时,就要选择极性的水,而不能用正己烷、油胺等非极性物质作为溶剂。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实验中还可以指导溶剂的选择,通过选择极性相似但危害性相去甚远的溶剂,降低实验操作过程中所用试剂的毒性等危害性。例如在纳米粒子合成的过程中,常常用到有机溶剂甲苯。而甲苯对人体的毒性是比较大的,所以在洗涤纳米粒子的过程中,我们就换用极性相似、毒性相对较小的正己烷来洗样,可以降低一些危害。

高效液相色谱是在经典的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近年来,在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营养强化剂、维生素类、蛋白质的分离测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很多种类型,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是重要的一类,这种分配色谱就是根据样品极性的差别对组分进行有效的分离分析的。

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利用相似相溶原理,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衣服上不小心弄到油漆时,若在水中用洗涤剂洗,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见到一丁点成效。若用汽油来洗,油漆轻轻松松就被洗掉了。这主要是因为有其中绝大多数是有机成分,

可以溶解在汽油等有机溶剂中,而难以溶解在水中。

胡萝卜素是维持人的眼睛和皮肤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之一,胡萝卜中因为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深受大家的欢迎,是补充胡萝卜素的俱佳选择。很多很多喜欢直接生吃、或是凉拌、或是水煮,其实这都不能很好地吸收胡萝卜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因为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它作为一种食用油溶性色素,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好,只有吃用油炒的胡萝卜时,才能更好地吸收它的营养。

由此看来, 许多相溶与不相溶的客观事实, 都可以用相似相溶原理加以说明。这些例子有力地表明了相似相溶原理的普适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以上我列举出的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沧海一粟,这也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生活中处处是科学。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相量法

第八章 相量法 求解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在数学上是求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特解。引用相量法使求解微分方程特解的运算变为复数的代数运运算,从儿大大简化了正弦稳态响应的数学运算。 所谓相量法,就是电压、电流用相量表示,RLC 元件用阻抗或导纳表示,画出电路的相量模型,利用KCL,KVL 和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列写出未知电压、电流相量的代数方程加以求解,因此,应用相量法应熟练掌握:(1)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2)KCL,KVL 的相量表示;(3)RLC 元件伏安关系式的相量形式;(4)复数的运算。这就是用相量分析电路的理论根据。 8-1 将下列复数化为极坐标形式: (1)551j F --=;(2)342j F +-=;(3)40203j F +=; (4)104j F =;(5)35-=F ;(6)20.978.26j F +=。 解:(1)a j F =--=551θ∠ 25)5()5(22=-+-=a ο 13555arctan -=--=θ(因1F 在第三象限) 故1F 的极坐标形式为ο135251-∠=F (2)ο13.1435)43arctan(3)4(34222∠=-∠+-=+-=j F (2F 在第二 象限) (3)ο43.6372.44)2040arctan(40204020223∠=∠+=+=j F (4)ο9010104∠==j F (5)ο180335∠=-=F (6)ο19.7361.9)78.220.9arctan(20.978.220.978.2226∠=∠+=+=j F 注:一个复数可以用代数型表示,也可以用极坐标型或指数型表示,即θθj ae a ja a F =∠=+=21,它们相互转换的关系为:

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含解析) 一、单选题 1.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可用下列哪种物质除去() A. 水 B. 食盐 水C . 汽 油D . 泥沙 2.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 Cl3 3.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 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 化 B. 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 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 倒 D. 起消毒杀菌作用 4.衣服上沾有碘极难洗净.有下表分析,在家庭去碘污渍最好选用() 溶质溶剂 水酒精苯(一种有机物,有毒)汽油 碘难溶可溶易溶易溶

A. 水 B. 苯 C. 汽 油 D. 碘酒 5.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 Cl3 6.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为纯净物 B. 重庆水资源丰富,没有必要节约用水 C. 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 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往往比较快且充分 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 盐 B. 蔗 糖 C. 酒 精 D. 花生油 8.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的是() A. 用洗涤剂洗 碗 B. 用白醋除去水垢 C. 用纯碱除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9.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 水 B. 碘酒 C. 牛奶 D. 可乐 10.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高中化学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A组基础题组 1.(2017北京海淀期中,1)下列常用化学品标志所涉及的物质中,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 2.(2017北京东城一模,6)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爆竹声 中一岁除 ——黑火 药受热爆 炸 B.烈火焚 烧若等闲 ——石灰 石分解 C.蜡炬成 灰泪始干 ——石蜡 的燃烧 D.炉火照 天地,红星 乱紫烟— —铁的冶 炼 3.(2017北京海淀二模,7)银器久置变黑多是表面生成银锈Ag2S所致。用铝制容器配制含小苏打和食盐的稀溶液,将变黑银器浸入溶液中,并使银器与铝制容器接触,一段时间后,黑锈褪去,而银却极少损失。上述过程中,起还原作用的物质是 ( ) A.Ag2S B.NaCl C.Al D.NaHCO3 4.(2018北京朝阳期中)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NH3使CuO固体变为红色 B.CO2使Na2O2固体变为白色 C.HCl使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 D.Cl2使FeBr2溶液变为黄色 5.(2017北京昌平期末,4)钛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工业冶炼钛的第一步反应为:TiO2+2C+2Cl2TiCl4+2C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iO2是氧化剂 B.四氯化钛是还原产物 C.Cl2发生氧化反应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6.(2018北京海淀期末)钴酸锂废极片中钴回收的某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废极片的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和金属铝,最终可得到Co2O3及锂盐。 (1)“还原酸浸”过程中,大部分LiCoO2可转化为CoSO4,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LiCoO2+3H2SO4+ CoSO4+ + + 。 (2)“还原酸浸”过程中,Co、Al浸出率(进入溶液中的某元素质量占固体中该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数)受硫酸浓度及温度(T)的影响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工艺流程中所选择的硫酸浓度为2 mol·L-1,温度为80 ℃,推测其原因是。 A.Co的浸出率较高 B.Co和Al浸出的速率较快 C.Al的浸出率较高 D.H2O2较易分解 图1

(完整版)化学反应中两类典型的优先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中两类典型的优先反应原理 一. 优先置换原理 1.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则加入一种金属时,优先置换出金属活 动性弱的金属的离子。 〖例1〗、在盛有AgN0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存在。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渣是( ) A. Cu B. Ag C. Zn 和Ag D. Zn 和Cu 解析:由于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Cu> Ag,因而加入的锌粉优先与AgN03 反应,只有AgN0 3完全反应后,锌粉才能与Cu(NO3)2反应,否则不反应。“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的AgN0 3尚未反应完,故Cu(NO3)2 不可能反应,证明锌量不足,所以滤渣的成分应选B。 〖例2〗、向含AgN03、Cu(NO3)2、Zn(N0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是可能存在的是( )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 滤纸上有Ag、Fe,滤液中有Zn2+、Fe2+ D. 滤纸上有Ag、Zn、Fe,滤液中有Zn2+、Fe2+ 解析:铁粉加入混合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Fe+ 2AgNO3= Fe(NO3)2+ 2Ag①;Fe+ 2Cu(NO3)2= Fe(NO3)2+ Cu②,根据溶液中的优先置换原理,反应①优先于反应②进行。因此,A选项中,滤液中有Ag+证明反应①未完成,自然反应②还未进行,正确;B选项中,滤纸上已经有Cu,说明反应②已经发生或已经完全发生,则反应①应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可能有Ag+,不正确;C选项中,滤纸上有Fe,说明反应①②都已完全,但滤纸上没有Cu,不正确;D选项中,滤纸上由Zn,不正确。 2. 若某一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则加入多种金属单质时,活动性强的金属优先发生置换。 〖例3〗、在盛有AgN0 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存在。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渣含有的物质是( ) A. Cu 和Ag B. Ag C. Zn 和Ag D. Zn、Cu 和Ag 解析:由于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Cu> Ag,因而加入的锌粉优先与AgN03 反应,只有锌粉完全反应后,铜粉才能与AgN03反应,否则不反应。“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锌粉尚未反应完,故铜粉不可能反应,所以滤渣的成分应选D。 小结:某金属能同时与多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或者多种金属能同时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一般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相隔越远的越优先发生置换反应。 二. 优先中和原理 如果在溶液中能同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和其他复分解反应时,一般是酸碱中和反应优先于其他复分解反应而进行。

溶解性与沸点

一、相似相溶原理 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 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 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 二、有机物的溶解性与官能团的溶解性 1.官能团的溶解性: (1)易溶于水的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2)难溶于水的官能团(即憎水基团)有:所有的烃基(—CnH2n+1、—CH=CH2、—C6H5等)、卤原子(—X)、硝基(—NO2)等。

2.分子中亲水基团与憎水基团的比例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1)当官能团的个数相同时,随着烃基(憎水基团)碳原子数目的增大,溶解性逐渐降低; 例如,溶解性:CH3OH>C2H5OH>C3H7OH>……,一般地,碳原子个数大于5的醇难溶于水。 (2)当烃基中碳原子数相同时,亲水基团的个数越多,物质的溶解性越大; 例如,溶解性:CH3CH2CH2OH (3)当亲水基团与憎水基团对溶解性的影响大致相同时,物质微溶于水; 例如,常见的微溶于水的物质有:苯酚C6H5—OH、苯胺 C6H5—NH2、苯甲酸C6H5—COOH、正戊醇 CH3CH2CH2CH2CH2—OH(上述物质的结构简式中“—”左边的为憎水基团,右边的为亲水基团);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其中—CH3和—CH2CH3为憎水基团,—COO—为亲水基团)。

(4)由两种憎水基团组成的物质,一定难溶于水。 例如,卤代烃R-X、硝基化合物R-NO2 ,由于其中的烃基R—、卤原子—X和硝基—NO2均为憎水基团,故均难溶于水。 三、液态有机物的密度 1.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有机物 例如,液态烃(乙烷、乙烯、苯、苯的同系物……),液态酯(乙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一氯卤代烷烃(1-氯乙烷……),石油产品(汽油、煤油、油脂……) 注:汽油产品分为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含不饱和烃)。 2.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有机物 例如:四氯化碳、氯仿、溴苯、二硫化碳

学科教学基本要求(高中化学)

专题一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一些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 第一讲氯、溴、碘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知道氯气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和毒性;知道漂粉精的主要成分、制法和漂白原理;了解溴和碘的物理性质;知道碘与淀粉的显色特点。 2.理解氯气与铁、氢气、氢氧化钠、水的反应;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氯、溴、碘单质的非金属性差异;理解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认识海水提取溴和海带提取碘的主要原理和步骤。 第二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知道硫酸与硫酸盐的用途。 2.理解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硫化氢的毒性、气味、强还原性;理解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理解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及亚硫酸的弱酸性;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认识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化学原理。 第三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NO、NO2的性质。 2.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第四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知道铁的物理性质,知道合金的概念、优良特点及其与用途的关系。 2.理解铁与氧气、硫、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水等的反应;理解铁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 第五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知道铝的物理性质,铝及其合金的用途。 2.理解铝的原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理解铝和氧气、盐酸、水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第二单元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讲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知道有机物的特点。 2.理解同系物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学会书写C4~C5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理解结构式、结构

初中化学涉及优先反应问题

初中化学涉及的优先反应问题 第一类、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1、向Na 2CO 3和NaOH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HCl 。 2、向NH 4Cl 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 3、向CuSO 4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 4、向CaCl 2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 2CO 3溶液。 第二类、吸收气体或溶解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5、把CO 2和HCl 的混合气体通入碱溶液 [NaOH 、Ca(OH)2等] 酸性强的气体比酸性弱的气体更容易被碱溶液吸收。 6、向混有Cu(OH)2沉淀的NaOH 溶液中滴入稀H 2SO 4。 易溶性碱比难溶性碱更容易和酸溶液发生中和。 7、向混有CaCO 3沉淀的Na 2CO 3溶液滴入稀HCl 。 易溶性碳酸盐比难溶性碳酸盐更容易与酸溶液发生反应。 第三类、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先后: 8、金属Fe 和Zn 同时放入一份CuSO 4溶液中。 9、金属Fe 放入AgNO 3和 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 【小结】: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巩固练习】 1、向装有50g 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 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 2、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 .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 .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 .向H 2SO 4和CuSO 4混合溶液中加NaOH 溶液 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3、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 反应时间/t 加水质量/g 反应时间/t 加NaOH 溶液质量/g 沉淀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H 2/g pH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第三版】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每18个月芯片的性能和速度均提高一倍,每隔12年软件生产大约提高一倍。 2.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诚信度。包括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的数据,以及有关描述程 序操作和使用的文档。即:软件= 程序+ 文档 3.软件的特征: 软件的开发不同于硬件设计、不同于硬件制造、不同于硬件维修。 4.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 软件维护费用的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 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是家居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 -------------------------------------------------------------------------------------------------------------------------------------------------------------------- 5.软件工程学的范畴: 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程管理(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度量学)。 6.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 目的是为了实现按照预期的进度和经费完成软件生产计划,同时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可靠性。 7.软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程序、软件、软件产品3个阶段。 8.工具和方法是软件开发技术的2大支柱。 9.3种编程泛型: 过程式编程泛型、面向对象编程泛型、基于构件技术的编程泛型 1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数据和操作被封装在一个对象中,对象之间则是通过消息相互联系。 11.构件:标准化/规格化的对象类。 12.常用变成力度的大小来比较3种编程泛型的差异。 粒度由小到大依次是:过程式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基于构件的编程泛型。 13.软件工程的分化: 传统软件工程: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面向过程编码-》软件测试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OO分析与对象抽取-》对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码与测试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以可复用构件和测试工具为后盾): 领域分析和测试计划定制-》领域设计-》建立可复用构件库-》按‘构件集成模型’查找与集成构件 14.分析先于设计,设计先于编码,使程序(的结构)适合于问题(的结构)。 第二章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1.软件生存周期:计划、开发、运行3个时期。 需求分析-》软件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2.需求分析(用户视角):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约束、外部接口描述。 3.软件分析(开发人员视角):建立与需求模型一致的,与实现无关的软件分析模型。 4.软件设计: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确定软件的数据结构和操作)。 5.单元测试通常与编码同时进行。 6.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7.Boehm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系统需求、软件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纠错、测试和预运行、系统维护。-------------------------------------------------------------------------------------------------------------------------------------------------------------------- 8.瀑布模型特点:阶段间的顺序性和依赖性、推迟实现的观点、保证质量的观点。 9.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只有在需求分析准确的前提下,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快速原型模型:原型系统只包括对未来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系统的重要接口。特点:快速开发工具、循环、低成本。种类:渐进型、抛弃型。

16基本定律原理

16、基本定律、原理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又名“物质不灭定律”。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何种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每有“三同”,必有第四同,此定律又叫“四同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1)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不同气体,质量比等于分子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密度。 (2)同温同压不同体积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量比的反比。 3、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或压强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泡利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个原子里,没有运动状态四个方面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 电子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方面电子亚层(形) 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伸) 电子的自旋(旋) ②能量最低原理 在核外电子的排布中,通常善下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这些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③洪特规则 在同一电子层的某个电子亚层中的各个轨道中,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样排布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5、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原子半径 化合价 元素的性质指金属性、非金属性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碱性 6、相似相溶原理 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由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由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 17、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依据 在中学要求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在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在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电子数: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浸透均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注:此规律对于原子、离子之间的半径比较均适用。 18、关于“化学键”的种种提法 1、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H2、O2、N2等,金刚石、单晶硅、P4、S2、S4…(同各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2、只有极性键的物质 HX、CO、NO、NH3、CS2、BF3等(不同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 H2O2、CH2=CH2、CH≡CH、C6H6等 4、由强极性键构成,但又不是强电解质的:HF(特指) 5、只有离子键的物质 CsCl、NaCl、Na2O、K2O、NaH、KH等(固态) 6、既有离子键,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酚钠、醇钠、羧酸钠等 7、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 Na2O2、FeS2、CaC2等 8、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铵盐 9、有共价键,又有配位键 NH4+、H2O+ 10、只有共价键,没有范德华力的物质 金刚石、单晶硅、SiO2、SiC

高中化学 选修五 第五讲——油脂、糖、蛋白质、核酸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一、糖类 1、分类: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 注意: 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 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3、单糖——葡萄糖 (1)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4)用途:①营养物质,供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 ③用于医药工业——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4、单糖——果糖(最甜的糖) (1)存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水果和蜂蜜中含量最高。 (2)结构:分子式C6H12O6,含有酮基,结构简式CH2OH-(CHOH)3-CO-CH2OH。 (3)物理性质: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不宜结晶,通常为粘稠状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5、二糖——蔗糖和麦芽糖(C12H22O11) (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由葡萄糖分子缩聚而成)。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淀粉、纤维素等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淀粉和纤维素的比较 24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H2SO4,使溶液呈碱性,才能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二、油脂 1、组成和结构:油脂属于酯类,是脂肪和油的统称。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它的结构式表示如下: 在结构式中,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若R1=R2=R3,叫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则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 2、物理性质: (1)状态:由不饱和的油酸形成的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而由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混合物。 (2)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硬化)——烯烃的性质 说明:工业上常通过油脂的氢化反应把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人造脂肪)。硬化油

化学反应中的优先反应原则

化学反应中的优先反应原则(专题5) 优先反应原则一: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完 如将质量相等锌、铁、镁、铝投入稀盐酸中,镁先与酸反应完 优先反应原则二: A:一种金属与几种盐溶液中时, 如将一定量铁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中 猜想滤液成分滤渣成分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猜想4 猜想5 B:几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中时, 如将锌、铁加入硝酸银溶液中 猜想滤液成分滤渣成分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猜想4 猜想5 1.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b点得到的固体为Cu C.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D.d点得到的固体有2种 2.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优先反应原则三: 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 A: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Cl+NaOH=NaCl+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NaOH已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此反应有气泡产生。 B: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蓝色沉淀。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2SO4+2NaOH=Na2SO4+2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稀硫酸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CuSO4+2NaOH=Na2SO4+Cu(OH)2↓ 1.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m1)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1)的关系是() 2.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优先反应原则四: 当酸与两种盐混合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于产生沉淀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现象是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1.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 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2.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 液,反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B.PF有沉淀生成

有机物溶解规律

有机物的溶解性规律 一、相似相溶原理 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 非极性溶剂(有机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清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 2.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 二、有机物的溶解性与官能团的溶解性 1.官能团的溶解性: (1)易溶于水的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2)难溶于水的官能团(即憎水基团)有:所有的烃基(—CnH2n+1、—CH=CH2、—C6H5等)、卤原子(—X)、硝基(—NO2)等。 2.分子中亲水基团与憎水基团的比例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1)当官能团的个数相同时,随着烃基(憎水基团)碳原子数目的增大,溶解度逐渐降低; 例如,溶解度CH2OH>C2H5OH>C3H7OH>……,一般地,碳原子个数大于5的醇难溶于水。 (2)当烃基中碳原子数相同时,亲水基团的个数越多,物质的解度越大; 例如,溶解度:CH3CH2CH2OH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及应用(史济民第二版)答案

软——应 课习题 件工程原理、方法与用后答案最完整版 绪论 1.什么是软件危机?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 答: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软件维护费用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夸大。 (2).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 2. 什么是软件生产工程化?工程化生产方法与早期的程序设计方法主要差别在哪里?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地出现,使许多产业界认识认识到必须把软件生产从个人化方式改变为工程化。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同时这也是工程化生产方法。 3. 分别说明(1)软件开发方法与开发工具;(2)软件技术与软件管理的相互关系。 答:(1)工具和方法,是软件开发技术的两大支柱,它们密切相关。当一种方法提出来并证明有效后,往往随之研制出相应的工具,来帮助实现和推行这种方法。新方法在推行初期,总有人不愿接受和采用。若将新方法融合于工具之中,使人们通过使用工具来了解新方法,就能更快促进新方法的推广。 (2)在工业生产中,即使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管理不善的企业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 软件在生产中不能按质按时完成计划,管理混乱往往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一个理想的软件工程环境,应该同时具备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4.试从你的亲身实践,谈谈软件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用C++开发一个软件,是校园一卡通的模块。首先,要在编辑程序支持下在计算机中输入源程序。然后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如果发现错误,就重新调入编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修改。编译通过后,再调用连接程序吧所有通过了编译目标程序连同与之有关的程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可执行软件。编译程序,编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支持他们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都属于软件工具。离开这些工具,软件开发就是去了支持,变得十分困难和低效,甚至不能运行。5.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谈谈你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答:方法与工具相结合,再加上配套的软、硬件支持就形成环境。例如在批处理时代,用户开发的程序是分批送入计算机中心的计算机的,有了错误,就得下机修改。程序员对自己写的程序只能继续地跟踪,思路经常被迫中断,效率难于提高。分时系统的使用,使开发人员从此能在自己的终端上跟踪程序的开发,仅此一点,就明显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6. 何谓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简述它与传统软件工程在各型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基础。 7. 软件按规模大小可分成哪几类?简述软件工程中各型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按规模分为极小、小、中、大、甚大、极大。 (1)中小型软件:软件工程对改进软件质量,提高程序员生产率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很大的作用。(2)大型软件:这类软件必须从头至尾坚持软件工程的方法,严格遵守标准文档格式和正规的复审制度,才能避免或减少混乱,真正开发出大型的软件。 8. 什么是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实现这类开发的困难和出路在哪里?

高中化学第五讲钠及其化合物学业水平测试新人教必修

第五讲钠及其化合物 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考情追踪 1. 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 主要用途 B Ⅲ2015、2017(选) 2. 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 主要物理性质 B 2015、2017(选) 3. 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分别与氧气、水、 酸、碱、盐等物质的反应 B 2014、2016(非) 4. 了解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等金属 氧化物分别与水、酸、碱等物质的反应 B 2014、2016(非) 5. 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 与酸的反应 B 2015、2016(选) 6. 学会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 D b 2011、2014(选) 7. 了解钠、钾的焰色反应 B b 2010、2011、2017(选) 一、钠 1. 钠的物理性质: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密度水,煤油、熔点水的沸点。 2.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显强。 所以自然界无游离态钠,钠元素以态、主要以形式存在。 工业制钠的反应为。 3. 钠的化学性质 (1) 与O2反应:钠块切割后的表面呈色,接触到空气后断面很快,反应方程式为;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生成固体,反应方程式为。 (2) 与水反应: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②熔化成光亮的小球(钠的熔点;该反应为反应)。③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产生)。④发出嘶嘶的声音(反应剧烈)。⑤溶液显红色(生成的溶液呈性)。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 (3)与酸反应: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钠通常保存在中或石蜡油中。 5. 钠的用途 (1) 制取Na2O2等化合物。 (2) 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 (3) 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高压钠灯发出,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4) 冶炼某些金属。从钛、锆、铌、钽等金属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如钠与熔融的TiCl4

重要 初中化学5个优先反应原则

初中化学5个优先反应原则 1.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一: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如: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销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粉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 (1)先:Fe+2AgNO3====2Ag+Fe(NO3)2 (2)后:Fe+Cu(NO3)2====Cu+Fe(NO3)2 2.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二: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该酸与盐的反应.如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因为HCL+NaOH====NaCL+H2O(先),此反应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因为NAOH已被完全消耗,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后),此反应有气泡产生. 3.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三: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 4.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四:欲检验某混合物溶液中同时含CO2-3 SO2-4和Cl-,应优先检验CO2-3,之后检验SO2-4,最后检验Cl-.具体方法为:取混合溶液少量,先加入少量的稀硝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则证明含有CO2-3(注意此步不能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加入少量的硝酸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2-4(注意此步不能加入氯化钡溶液).最后再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销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Cl-.相关反应: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Ba(NO3)2+NaSO4====BaSO4↓+2NaNO3 AgNO3+NaCl====AgCl↓+NaNO3 5.初中化学优先反应原则之五: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如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当氧化铜被完全消耗时,铁再与硫酸反应,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铁才与稀硫酸反应,即: CuO+H2SO4====CuSO4+H2O(先) 溶液变蓝 Fe+CuSO4====Cu+FeSO4析出红色固体 Fe+H2SO4====FeSO4+H2↑(后) 有气泡

分子对接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分子对接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PPT里弄一些分子对接的照片,照片素材文件里有) 分子对接 是将已知三维结构数据库中的分子逐一放在靶标分子的活性位点处。通过不断优化受体化合物的位置、构象、分子内部可旋转键的二面角和受体的氨基酸残基侧链和骨架,寻找受体小分子化合物与靶标大分子作用的最佳构象,并预测其结合模式、亲和力和通过打分函数挑选出接近天然构象的与受体亲和力最佳的配体的一种理论模拟分子间作用的方法。 通过研究配体小分子和受体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预测其亲和力,实现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 原理: 按照受体与配体的形状互补,性质互补原则,对于相关的受体按其三维结构在小分子数据库直接搜索可能的配体,并将它放置在受体的活性位点处,寻找其合理的放置取向和构象,使得配体与受体形状互补,性质互补为最佳匹配 (配体与受体结合时,彼此存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范德华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配体与受体结合必须满足互相匹配原则,即配体与受体几何形状互补匹配,静电相互作用互补匹配,氢键相互作用互补匹配,疏水相互作用互补匹配) 目的: 找到底物分子和受体分子的最佳结合位置 问题: 如何找到最佳的结合位置以及如何评价对接分子之间的结合强度 方法: 1、首先建立大量化合物的三维结构数据库 2、将库中的分子逐一与靶分子进行“对接” 3、通过不断优化小分子化合物的位置以及分子内部柔性键的二面角,寻找小分子化合物与靶标大分子作用的最佳构象,计算其相互作用及结合能 4、在库中所有分子均完成了对接计算之后,即可从中找出与靶标分子结合的最佳分子 应用: 1)直接揭示药物分子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2)预测小分子与靶点蛋白结合时的构象 3)基于分子对接方法对化合物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用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2

化学学科--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编者的话 “初中课改新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是教师们的共同感受。用初中课改教材的同学,不适应高中老教材。原本在初中成绩不错,可是上了高中就感到不适应新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因为同学们学习能力不够,也不是高中教学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初中课改教材与高中教材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 初中新课程教材删除了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新知识的引入与日常生活很贴近,形象生动,遵循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可是高中使用的还是原教材,现行的初中新课程与高中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空白,两者没有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同时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些给高中教师的教和高中新学生的学都带来巨大的障碍和困难,正是适应这一迫切需求,我们为广大师生献上了这本书作为新学期礼物。 探索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升入高中的“课改生”,要尽快适应高中学习,一方面要填补知识漏洞,另一方面要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寻找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便使自己在高中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本书着眼学生的发展,将初中与高中学习的差别表述出来,将初中忽略的但高考必考的知识有机地渗透在高中的学习之中,同时还有学法指导。 希望本书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帮助,相信大家在读了本书之后,会有一定收获。 由于各种因素,错误在所难免,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目录 绪言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对比及策略 第一讲化合价-----打开氧化还原反应的金钥匙 第二讲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基础 第三讲酸、碱、盐的概念-----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捷径 第四讲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习离子反应的前提 第五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谈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类 第六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记忆的重要性 第七讲氧化物----- 对比学习过氧化钠 第八讲盐的分类------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础 第九讲差量法------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 第十讲元素族的学习-----掌握典型进行类比记忆特殊注意对比 第十一讲溶解度计算-----高考中的初中知识点 第十二讲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渗透复习法 第十三讲质量守恒法、原子守恒法等在中学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第十四讲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第十五讲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 第十六讲常用的干燥剂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的对比装置的气密性检验

电路原理习题答案相量法

第八章相量法 求解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在数学上是求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特解。引用相量法使求解微分方程特解的运算变为复数的代数运运算,从儿大大简化了正弦稳态响应的数学运算。 所谓相量法,就是电压、电流用相量表示,RLC元件用阻抗或导纳表示,画出电路的相量模型,利用KCL,KVL 和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列写出未知电压、电流相量的代数方程加以求解,因此,应用相量法应熟练掌握:(1)正弦信号的 相量表示;(2)KCL,KVL的相量表示;(3)RLC元件伏安关系式的相量形式;(4)复数的运算。这就是用相量分析电路的理论根据。 8-1 将下列复数化为极坐标形式: (1)F1 5 j5;(2)F2 4 j3;(3)F3 20 j40; (4)F4 j10;(5)F5 3;(6)F6 2.78 j9.20。 解:(1)F1 5 j5 a a ( 5)2( 5)2 5 2 5 arctan 135 5 (因F1在第三象限) (2)F2 4 j3 ( 4)2 32 arctan(3 4) 5 143.13 (F2 在第二 象限) (3 )F3 20 j 40 202 402arctan(40 20) 44.72 63.43 (4 )F4 10j 10 90 (5)F5 3 3 180 (6)F6 2.78 j 9.20 2.78 29.20 2 arctan(9.20 2.78) 9.61 73.19 注:一个复数可以用代数型表示,也可以用极坐标型或指数 型表示,即 F a1 ja2 a a e j , 它们相互转换的关系为: 故F1 的极坐标形式 为F1 5 2 135

2 arctan 2 a 1 a 1 acos a 2 a sin 及实部 a 1和虚部 a 2的正负 8-2 将下列复数化为代数形式: (1) F 1 10 73 ;(2) F 2 15 112.6 ;(3) F 3 1.2 152 ; (4) F 4 10 90 ;(5) F 1 5 180 ;(6) F 1 10 135 。 解: ( 1) F 1 10 73 10 cos( 73 ) j10 sin( 73 ) 2.92 j 9.56 (2 ) F 2 15 112.6 15 cos112.6 15sin112.6 5.76 j13.85 (3) F 3 1.2 152 1.2cos152 1.2 sin 152 1.06 j 0.56 (4) F 4 10 90 j10 (5 ) F 1 5 180 5 (6) F 1 10 135 10 cos( 135 ) 10 sin( 135 ) 7.07 j 7.07 8-3 若 100 0 A 60 175 。求 A 和 。 解: 原式 =100 A cos 60 ja sin 60 175cos j175sin 根据复数相等 的 定义,应有实部和实部相等,即 Acos 60 100 175 cos A 2 100 A 20625 0 100 1002 4 2062 5 102.07 202.069 5 求i 1的周期 T 和频率 f 。 需要指出的,在转换过程中要注意 F 在复平面上所在的象限,它关系到 的取值 虚部和虚部相等 把以上两式相加,得 A sin 60 175 sin 解得 2 a 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