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夜的工作》微课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微课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微课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微课教学设计

13*一夜的工作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自学的基础上,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重点:体会周总理的工作辛苦。

难点: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学习过程

我们的总理不但生活简朴,而且工作十分劳苦。通过自学,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汇报,说说课文中描写总理工作的段落中,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动?

1、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周总理审稿过程中的动作的词语?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

2、同学们,从“咨询”与“备咨询”两个细节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总理?

3、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总理这一夜是怎样审阅一份又一份文件的?

师;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的总理就坐在了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起今天所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一边思索”

师:东方欲晓,晨曦微露,天就要亮了,我们的总理终于拿出了

他今天所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一边思索”。

4、课文的哪些地方还写了总理的工作?我们又感受到什么呢?

5、同学们,是不是仅仅是作者所看到的这一夜,总理才这样劳苦地工作?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

6、作者只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也仅仅读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凭什么说总理每一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呢?让我们去看一段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所作的总理一天的工作记录。

周总理的一天(工作记录)

时间:1974年3月26日至27日

下午3时起床

下午4时与尼雷尔总统会谈

晚上7时陪餐

……

7、同学们,尽管这是一份简简单单的记录,但是你一定有新的发现,有话想说吗?

8同学们,请看一:则小资料,看看身患绝症时的总理又是如何工作的?出示补充资料:

1975年6月1日周总理住院以后还一直坚持办公。每天由秘书挑选文件,交邓大姐带到医院。开始时,周总理亲自批阅文件,看参考,看报纸等。后来病情发展,便逐渐由邓大姐来念文件。甚至在上手术台之前还要批阅文件。住院的日子里,不仅没有改变,相反还加

快了自己的工作节奏。周总理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9、同学们,作者何其芳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联想到总理一夜又一夜的工作,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10、小练笔:

此时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我们骄傲自豪,你想对周总理、或者对自己,或者对全世界的人说些什么呢?请写在课文后面的空白处。

11、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工作劳苦

13* 一夜的工作为人民服务

生活简朴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表内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后进行教学的。例5通过旋转木马的实例,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并利用计算形如“3×3+2”的题目,知道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用连加、加减混合、乘加、乘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同时通过利用图式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得计算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教学目标】: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法选择】: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实物演示等。 【学法指导】:知识迁移法、观察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同学们我们前边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现在让我们用这些知识做一个摘苹果游戏,看谁摘的苹果多。

2. . 二、探究新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去游乐场玩儿过吗?(课件出示例5旋转木马图。)那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游乐场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农村小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一些教师却说,这是新理念的课堂。可我心存疑虑:这样的课堂能有效吗? 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课堂能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有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教师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去思考与实践。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有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学领域和教学实践亘古常新的论题,也是一个难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有不少学校开展了类似的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没有形成理论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都停留在一般层面上,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举措。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

为中华之崛起说课稿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说对教材的解读 首先向老师们介绍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这样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对重点词语能够理解体会意义。 2.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在教学中,我把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定为教学重点。再依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为本文教学的难点。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好课文,在课前我做了这样的准备: 教师准备:周恩来同志的图片,及有关周恩来生平和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 2.收集有关周恩来同志平及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 二、说教法学法:

由于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打算采取以读中悟,悟中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读中想,想出情境来;想中读,读出感情;读中悟,悟出东西。这样层层深入,从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去思考自己为何读书。我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这件事的阅读理解上,因为这件事既是激发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直接诱因,又能承上启下,贯通全文。因此,我想抓住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并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这段话,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国妇女的可怜、洋人的可恨、中国巡警的可恶以及围观群众的可悲。从而体会到隐藏在背后的“中华不振”。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理解和认识,我设想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大体上共包括这样六个环节)(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板书“中华崛起”这两个词让学生连起来读并理解词意,从而导入新课。并补充板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为后面的内容争取更多的时间。) (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中我先由“这位立志的少年是谁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要求初读课文,接着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并多种形式的读,对于难读或易错的词,及时指导、正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夯实学生的字词,字词是进入课文的门户,不可马虎,只有读好字词,才能更好的读好课文。) (三)、交流资料,直奔文章主要事件: 这一环节中,我准备做这样的过渡:通过读课文,是谁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对周恩来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后,我接着问: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才促使他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文本信息加工》是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学习了解文本的类型、熟悉常用文本加工工具(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根据需要对文本文件进行综合设置,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分析→使用工具软件→利用恰当方式表达意图”的线索,归纳和提炼已学的内容,从更高层面去理解教学内容。本节教学设计为1课时,分组合作制作并展示以“临朐奇石”、“临朐八大景”为主题的电子小报,各小组任选一个主题对教学任务进行探究。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案例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大多数学生在初一、初二已学习过WORD,但每个学生掌握程度不尽 相同,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电子报刊作品,让他们在经历完整的作品制作活动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利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信息表达表达能力。 2、学生对word、wps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掌握情况层次不齐,需要 合理化的划分小组,自主选择处理工具,打造高效的课堂。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常见的文本类型,熟练一种常用的文本加工工具

2、掌握电子报刊的制作过程,理解电子报刊的参考评价要素 【能力目标】:制作电子报刊只提供了主题,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协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审美品位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头脑风暴法、团队合作法、工作接龙法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检查微机、教学软件、网络是否正常 2.组织学生合理化分组 【导入新课】: 教师提前展示几份与制作内容相近的电子小报,利用“联想传奇电子教室”展示给学生。 任务一:观看后讨论,找出版面设计的特色。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 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 减,实现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 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玉米、香蕉、橘子等水果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动画演示)春天,勤劳的小熊种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出示主题图)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 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列出式子吗? 生:(列式):3×4=?4×3=?3+3+3+3=? (灵活利用课文的主题图,创设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小熊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掰下1个玉米棒子,高兴地往回走。(同时动画显示1棵玉米少了1个玉米棒子,小熊的肩上扛着1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结合这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小熊掰走了一个,还有几个? 生2: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 (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教师板书) 3+3+3+2=3×3+2= 3+3+3+3-1=4×3-1=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的一列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只有减法,没有乘法。 生:右边的算式中,有乘法,也有加法和减法。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今天我们就学习乘加乘减。(板书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真棒,没学之前就能根据图意列出了乘加乘减的算式。谁来说自己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1: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子,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3×3+2。 师:(在3×3下面画一条横线)3×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生1:前面3棵玉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六年级上册《两小儿辩日》评课稿

《两小儿辩日》评课稿 看xxx执教《两小儿辩日》一文有感 上个月,在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举行的第四届“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我没有参加。不过,上周四中午的语文教研活动是观看xxx执教《两小儿辩日》一文的录像,终于又有幸一睹他的风采了。 可惜,因为下午第一节要上课,我没有全部看完这一个半小时的课,但前四十分钟看下来,已足以让我收获颇多了。 看了xxx老师的这堂《两小儿辩日》一文,我想说三点: 一、关于语速 王老师上课的语速缓慢是出了名的。缓缓道来,却不拖沓。这样的语速,或许对有的孩子来说,可能慢了点,但对语言不是很敏感的孩子来说,能保证其听得清清楚楚,尤其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王老师讲得更慢,甚至还要重复一遍。这也使我想到了自己平时的教学。我的语速也不快,也许是受王老师的影响吧。尽管妻子曾提出过批评,说我上课语速太慢(其实比王老师要快些),但我以为,我这样的语速,还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听得清楚,如果再快的话,恐怕学生听课要出问题了。 好心的同事把我执教的《走近海伦?凯勒》一课录了音。我自己听下来,的确语速不是很快,但从其他听课老师的反映来看,这样的效果出奇地好。于是,我以为,老师的语速跟学习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应善于调控好自己的语速才对。 王老师缓缓道来,学生听得专注有神。王老师又善于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此时,他的语言,似晴空一声炸雷,似湖水掀起波涛,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学生思维也异常活跃。这就是王老师的语言,平实中也有华丽,舒缓中也有高昂。 二、关于评价 xxx老师的课堂评价不愠不火,恰到好处,学生在他的评价之后往往有了很大提升。如: ? 1、指导朗读 生:(读词语)。 师:不要拖,齐读时最怕拖。 生:(读“车盖”) 师:再大些、再大些…… 师:很好,习惯的改变是最好的学习。 2、评价学生的回答 师:你知道要你上台干什么? 生:不知道,大概是读书。 师:不知道就上台了,真是个楞头青,我们学语文就要有股子“楞劲儿”。 师:开个玩笑,别生气,答非所问。也许是王老师问题没问清楚…… 这就是王老师的评价语,实在!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并且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该怎样改进,而且还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他的评价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视和引导,全在这课堂上,点滴渗透。

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南安小学沈攀 一、“开场白”表述不当 说课的开场白一般应当扼要地说明所说的对象和内容。 不少老师的开场白却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倔强的小红军》(第16课)”,或“我今天所说的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背影》”,或“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十八课<<一夜的工作>>”,诸如此类。很明显,这类开场白的所指是所说的对象或课题,而没有明确所说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既然说课是教师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说某一教学课题的教学实施方案及其理论依据的教学分析,那么,说课伊始,说课教师就必然要准确地概括出自己所说的课题和主要内容,让听讲的教师明确信息接收的主要方向,以利于听讲的教师调动先前经验和根据评价标准参与思考与反馈。因此,上述几例开场白可改为:“今天我说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倔强的小红军》(第16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我今天所说的是出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背影》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一册的第十八课《一夜的工作》这一课题的教学难点确立、突破教学难点的设计及其理由”。这样,一方面反映了说课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说课的针对性,也能说明说课应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说课前的准备如何说课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其中说课占很大比重。通过说课这项活动,检阅了教师队伍,发现一些学科骨干,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但从说课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说课内容不清、理论功底浅薄、依据说得不充分等等。究其原因,有教师自身能力差的一面,更主要的是说课前准备不充分。那么,说课前应做哪些准备呢?归纳起来应做好知识准备、理论准备、技术准备、心理准备。 一、知识准备 知识是基础,没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要想说好课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课前首先要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的内容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教学大纲、教材知识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可爱的廊坊》――图文并茂 教学设计 廊坊市第十三中学谢桂英 一、教材分析 《图文处理》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七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要处理一些图文信息,这就需要借助工具,Word就是最常用的图文处理软件。本课以“可爱的廊坊”为活动任务,介绍在Word 中如何输入文字、插入图片、编排和输出图文,并由此来表现Word处理信息的优势,同时培养学生整体美的意识。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才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图片在文档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且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提高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操作技能的初一年级学生来说输入文字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重难点知识让学生根据文字内容插入图片并修饰,达到美化的效果。 这一课共三课时,通过制作《可爱的廊坊》宣传板报,让学生认识图文处理重要性。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在搜索到文档后,为文档插入图片。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Word处理信息的优势; 2.学会使用Word来处理文本和图片信息,制作、编辑和输出文档。 3.了解图片的作用以及它在表达信息方面的特点、优势; 4.能够插入与修饰图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及对图片的修饰。 难点:对自己设计板面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兴庆区二十三小学贾雯 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表内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的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后进行教学的。例5通过旋转木马的实例,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并利用计算形如“3×3+2”的题目,知道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用连加、加减混合、乘加、乘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同时通过利用图式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得计算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教学目标 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2×2 = 2×4 = 4×4 = 1×3 = 3×2 = 1×4 = 3×3 = 3×4 = 3 + 3 + 3 = 2 + 2 + 2 + 2 = 以开火车形式汇报答案,并请学生选择一道题目说说表示什么意义。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课件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 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 乘法算式:3×4=12(个) 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5 (1)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 陈缺屯小学米青林 一、说教材 《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赏读课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稿件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俭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的作者对周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生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时代背景,学生对周总理的生平知之甚少,通过电视、电影或书籍有一些感性认识也比较初浅。所以要利用多种方式(如:图片、资料、歌曲等)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感受他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初步学习用朴实的语言、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借相关资料,深化理解,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以读促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

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知识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说教法学法 1、在读中悟情,特别是最后两段。 2、老师以引导为主,提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 3、主要学法:搜集课文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思考;组内、班内交流;批注阅读;课后练笔。 五、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周总理的照片、周总理的简短讲话和其他相关内容);学生搜集到的周总理及作者的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1、歌曲、图片导入,让学生认识周总理,感知到人们对周总理的爱戴。 2、交流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上让学生交流对周总理的认识,丰富对周总理的感知。为学习课文作铺垫,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3、出示“周总理的一天”的资料,让学生谈想法,使学生感受到周总理的辛苦,带着这些想法更好地走进课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模板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新授1.身边的信息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2.信息的传递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3.信息处理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

用鼻子闻、用耳朵听、我们的身边与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用的,因此我们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那么处理信息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获取信息再处理信息最后输出信息(板书: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依照信息处理的过程有同学能告诉大家,人工处理信息(不借助其他设备)是怎样进行的呢?(讨论)人们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仅仅依靠自己的感觉器官来处理信息,而是利用各种设备帮助我们进行信息的处理就如人们用算盘来计算??在计算机被发明以后,人们将处理信息的大量繁杂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用计算机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所以,人们也将计算机叫做信息处理机计算机是如何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呢,计算机是利用各种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等)再经过信息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从各种输出设备把处理的结果输出出来(显示器、打印机等等)例如气象工作者借助于计算机处理卫星发回的大量数据,绘制出气象云图,可以及时地运报出近期的天气趋势;再如我们用计算机计算1+1=?,首先将题目信息从键盘输入,计算机计算处理出结果,再在屏幕上输出结果1+1=2从计算机诞生那天到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诞生仅仅50多年但它的发展却是史无先例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中的内容。本 节课是表内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的乘法的意义和 1-5 的乘法口诀后 进行教学的。例 5 通过旋转木马的实例,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 减的计算顺序,并利用计算形如“ 3 × 3 + 2 ”的题目,知道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用连 加、加减混合、乘加、乘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同时通过利用图式 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得计算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混合运算和解 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 1-5 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 用口诀熟练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

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 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教学目标 1. 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 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2 × 2 =

2 ×4 = 4 ×4 = 1 ×3 = 3

2 = 1 ×4 = 3 ×3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以开火车形式汇报答案,并请学生选择一道题目说说表示什么意义。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课件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 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 4 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 3 人。)

小学校语文教研组第二学期总结(精选多篇)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小学校语文教研组第二学期总结(精选多篇)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篇:小学校语文教研组第二学期总结 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伴随着夏趣的到来,即将接近尾声。俗语说"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开展了以“在语文学科中渗透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以一个主题、四个环节(学习思辨、实践探索、研讨交流、总结反思)为主线,做到主题明确、过程清楚、环节到位、成效显著,以学校教研组为龙头联动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学习思辨阶段 在学期初,我们全体语文教师集中在一起,探讨确定了本学期要研究的课题,了解了本学期教研活动方案安排。之后,我们分头收集相关理论资料,并于校园网上发布。如:《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记语文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二三事》,等等。老师们都认真地阅读,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了心得,我们于第五周进行了心得与收获的交流,每位老师纷

纷上台,把自己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这一主题的看法进行了发言,思维进行了碰撞。 那么究竟在语文学科中渗透诚信教育,让孩子们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引导他们做一个诚实的人呢?我们可以从现有的教学资源上进行挖掘。于是,我们12位语文教师分工对语文教材12册每篇课文的诚信教育因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提出要求。 以下是第12册诚信教育渗透点的挖掘: 册数单元 题目渗透内容 第12册一别了,我爱的中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夜的工作感受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崇高品质 养花热爱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发展自己的爱好 二春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我爱绿叶像绿叶一样造福于人类 请求培养自强、自立的志向 好________感受所写人物的优秀品质 三冬眠学习观察事物的科学态度 意想不到的灾害增强环保和生态意识 看不见的大力士培养爱科学的意识 陨石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讲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洪家屯小学的王海芬。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说课标。包括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一)《课程标准》是我们研读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的标准和依据。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准绳,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设计,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总目标共有十条,我做了以下简单归纳: 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背诵优秀诗文240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学会倾听,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明确了总目标,各个学段的具体目标更要铭记于心。) (二)六年级属第三学段,本学段目标我做了以下提炼: 在识字与写字方面,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能用硬笔和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在阅读方面,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在口语交际方面,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与人交流时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在习作方面,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积累素材,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 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

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 行有关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 现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玉米、香蕉、橘子等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动画演示)春天,勤劳的小熊种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出示主题图)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 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列出式子吗?

生:(列式):3×4=?4×3=?3+3+3+3=? (灵活利用课文的主题图,创设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小熊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掰下1个玉米棒子,高兴地往回走。(同时动画显示1棵玉米少了1个玉米棒子,小熊的肩上扛着1个玉米棒子。) 师:你能结合这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小熊掰走了一个,还有几个? 生2: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 (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教师板书) 3+3+3+2=3×3+2= 3+3+3+3-1=4×3-1=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的一列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只有减法,没有乘法。 生:右边的算式中,有乘法,也有加法和减法。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今天我们就学习乘加乘减。

一夜的工作评课

《一夜的工作》评课稿 涝洲小学许阳 今天我听了许丽微老师上的《一夜的工作》一课,很喜欢他的大气、自然、机智,还有激情,无论是对学生来讲,还是对我们的听课老师来说,都是很好的精神享受。“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是十二册第三单元的训练重点,感受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是《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周总理,这位伟大的世纪伟人,对于现今的小学生来说,是有时代隔膜的,要让学生走进了解并感悟其伟大精神历来使老师很费心思,成了我们的困惑和难题。从听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林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准备,精心的组织。 一、开始许老师简介周总理生平,使学生靠近周总理,走进文本,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接着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紧抓重点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俭朴,以此来展开教学。然后紧抓重点词“俭朴”“劳苦”来体会周总理工作的认真,品德高尚。 二、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与老师的有效引导。 林老师在课堂上,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这篇课文。许老师紧紧抓住重点句的研读、评析、感悟,让学生走进文本人物的心灵世和谐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触摸伟人的高尚言行,界,融为一体,把老课文上出了新滋味。林老师指导学生研读总理认

真审阅文件的语句:“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和“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似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盏台灯如此而以。”两句。老师先让学生抓住其中感受最深的词体会后,为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老师引导学生潜心读文,看看文中怎样介绍总理办公室极其简单,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让学生思考:“极其简单”是什么意思?“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该句,体会“如此而已”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这座高大的宫殿似的房子原来是谁住的?里面应该有什么?现在成为新中国总理的办公室后,却是怎样的?一国的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摆什么?但我们总理的办公室却是怎样的?这样层层紧逼,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林老师能从品读句子“他一句一句地审阅……”中,使学生理解周总理这个人,又从“审阅和浏览”这两个关键词中使学生理解周总理这个人,感悟到了文章的中心:周总理是一个工作认真、平易近人、生活俭朴、品德高尚的的人。最后林老师又通过引领学生反复读这个句子,给学生留下了语言的同时更深的了解了周总理这个人。 有个孩子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那个宫殿式的建筑的金碧辉煌和室内的简单陈设这具有强烈对比关系的情节,而且发表了评论,说出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说得非常好。这说明孩子们在老师的点播下,读书已走进书里面去了。只有走进书里头去,才会发现黄金屋,遇见颜如玉。 三、以读代讲,突破难点。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 各位教研员、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夜的工作》,下面我说说我授课的思路 一、说教材 《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4篇课文,该单元内容以“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为主题展开。写作训练重点是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本文选自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作者先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作者自己真切的感受。课本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是使学生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引导学生领悟本课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基于年龄特点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对周总理生平了解甚少。因此,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理解本课尤为重要。 三、说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本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选编的意图,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通课文,注意积累极其简单、审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 (2)抓住课文重点语句,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感受他伟大的人格。

(3)领悟本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仰与热爱之情。 (2)教育学生养成生活简朴的习惯,培养学生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四、说重难点确定 课文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子的所见所闻,所以我把引导学生从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总理的崇高品质作为重点,最后两个自然段难在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所以把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作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此,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感导读法,辅以听、思、说、写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听中揣摩,在说和写中发展思维,深化阅读感受,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六、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写写——说说的方法学习课文,既让学生动眼、动口,又让学生动脑、动手,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七、说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记忆的培养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八、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第3课学会正确开、关机 教学目标: 学会开、关机 教学难点: 1、了解计算机外设的开、关顺序 2、正确学会开、关机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面前看到的是什么呀?对了,是电脑。 老师告诉你们电脑现在正在睡觉,这个大懒虫,到现在还在睡觉, 我们让小朋友把它喊醒,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好不好? 二、教学新课 (一)教师示范讲解 在把电脑喊醒之前老师先考考小朋友们一个最最简单的问 题,小朋友们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干吗?老师再重复一遍,是第 一件事。 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有的说穿衣服,有的小朋友说是洗脸,还有的小朋友说叠被子,但老师却不同意小朋友的意见,再 好好想想,我们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对了,首先是睁开眼睛,我们小朋友只有先睁开眼睛然后才能去穿衣服、洗脸、刷牙等等。电脑同样如此,它也要先睁开眼睛,然后才能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所以第一步我们要让电脑睁开眼睛。怎么做? 1教师示范开显示器,同时提醒电源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光睁开眼睛怎么行呢?,我们的目的是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们要让他动起来,那第二步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很简单,就是接通电源。 2、教师出示电源开关“ PoWER ”标志,同时逐台电脑巡视开机情况?按下它之后,我们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左边的三个灯会同时闪一下,同时第一个灯变绿了,其它两个灯熄灭了。现在电脑就会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了。 3、教师先展示几幅电脑作品,然后用“金山画王笔”给学生做示范。 冈U才我们让电脑给我们小朋友画了几幅画,它说他累了,我们还是让他休息吧,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如何关机。 4、教师一步一步示范,手把手教学生关机,并重复几次。 小朋友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睁开眼睛,那上床后我们会把眼睛闭上。然后开始休息。电脑同样如此。我们最后也要让电脑把眼睛闭上,要不然电脑就休息不好,他会生气的。再次提醒小朋友,我们最后千万不要让电脑的睁着眼睛睡觉。记住了要把电脑的显示器关掉。 5、教师示范关显示器 (二)、学生练习开、关电脑 三、巩固练习

《乘加乘减》公开课教案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3.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引出和理解乘减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几道复习口诀的题,根据算式说出口诀,根据口诀说出算式。(部分出示) 3×5=15 4×3=12 二四得八一七得七 2.看图列式。 出示3组木马,每组都有3个人,问:一共有多少人? 3+3+3=9(人)3×3=9(人)

二、探索新知 1.导入 继续出示3组木马,再出示1组木马,但是有2个人。问:一共坐了多少人? 2.自主探究 认真思考,你会怎么解决这道问题。请将你的算式写到纸条的背面。 可能出现的答案:3+3+3+2 予以肯定,且板书。 3×3+2 予以肯定,且板书。 教师追问: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各部分代表什么?谁可以给大家解析一下? 3.个人展学 请至少2位同学上讲台根据主题图为大家解释这个式子的意义。 3×3表示坐满的三个木马共有9个人,2表示没坐满的那两个。他们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 4.一题多解,引出乘减 教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解决这各问题?(谁的式子和这个不一样) 3+3+3+3-1=11(人)予以肯定,且板书。 3×4-1=11(人)予以肯定,且板书。

5.小组合作,探究式意 以同桌为小组,讨论一下,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假设有4组都坐满。3×4=12,但多算了一个人,所以减1。 至少叫3位同学说说这各式子的意义。 6.教师精讲,指点运算顺序 乘加、乘减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口诀计算。 大家看这两个式子,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式子有些不同,不仅有乘法还有加法,这个不仅有乘法还有减法。那么以后再这样的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法。大家可要记住哦。(板书:在乘加、乘减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 三、巩固练习 第一题: 1.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一题。学生打开课本在书上完成。独立思考。 2.展示两种算法,且让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列出算式的意义。 3.及时点评 第二题: 1.完成题单上的题。 2.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结果,说出计算顺序。(先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