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八章(三)毛概

第八章(三)毛概

第八章(三)毛概
第八章(三)毛概

第八章(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果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C.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大旗,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公益性文化

B.普及文化知识

C.体制机制创新

D.传播先进文化

5.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

A.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D.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6.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实现全面小康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9.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

A.抓物质文明

B.抓精神文明

C.两手都要硬

D.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建设

C.教育事业

D.文化建设

1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服务

D.为政治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12.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工作者要努力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为此必须坚持 ( )

A.把“扫黄打非”放在首位

B.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C.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

D.把文化产品多元化放在首位

13.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B.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C.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D.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

14.广义的文化是指()。

A.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

B.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C.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积极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D.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5.狭义的文化是指()。

A.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

B.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C. 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D.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6.()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社会环境

17.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中,关键是指()。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18.“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培养四有公民 B.促进文化繁荣

C.提高国家软实力 D.增强国家凝聚力

20.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

A.建设和谐社会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保障人民权利

2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建设方针的最早提出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2.“先进文化”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3.文化建设的永恒的主题是()。

A.繁荣 B. 培养人

C. 提高国家影响力

D. 发展民主

24.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经济建设

C. 祖国完全统一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5.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6.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作为核心和精神支柱的是()。

A. 有理想

B. 有道德

C. 有文化

D. 有纪律

27.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最高理想是()。

A.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D. 实现共产主义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二为”方针 B.“双百”方针 C.马克思主义 D.“三贴近”方针

29.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是()。

A. 文化复古主义

B. 民族虚无主义

C. 完全吸收

D.批判继承、发扬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 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B. 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C. 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D.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1.()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集体主义精神 B.共产主义道德

C.民族主义思想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A.马克思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共产主义

33.我国在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时,要()。

A.全盘肯定 B.全盘否定

C.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D.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34.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

A.民族精神 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诚实守信

35.社会主义荣辱观()。

A.为我们提供了指导思想 B.为我们提供了凝聚力

C.我们提供了智力支持 D.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36.()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法治建设 B.民主建设 C.思想道德建设 D.科学文化建设

3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B.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

C.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

D.调动社会力量

38.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在教育中处于优先的是()。

A.德育 B.基本技能的教育

C.创新教育 D.特殊教育

39.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A.荣辱观 B.良心 C.人格 D.道德

40.对于韩国的流行文化我们应该()

A.直接模仿 B.坚决拒绝 C.进行批判 D.批判吸收

41.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A.文化自信 B.文化繁荣 C.文化进步 D.文化渗透

4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

A.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B.全民族文化的形式多样性

C.全民族文化的内容的丰富性 D.全民族文化的积淀

4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B.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C.古代先贤所阐述的价值观念 D.现代学者倡导的价值观念

4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 )道路

A.西方文化发展道路 B.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D.美国文化发展道路

45.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7.中共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A.同经济体制改革是一致的 B.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C.同思想道德建设是一致的 D.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一致的

4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培养“四有”新人 B.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 D.弘扬科学精神

49.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A.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问题 B.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问题

C.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的智力支持问题

D.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问题

5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A.集体主义为原则 B.国家利益为原则

C.爱国主义为原则 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原则

5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

A.实现四个现代化

B.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个新概念被提出是在党的:()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53.培养“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四有”首先该强调的是:()A.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道德 D.有纪律

5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

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民族精神 D.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5.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 )决定的。

A.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B. 中华民族精神

C. 教育的基础地位

D. 社会效益的首要地位

56.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根本原因是( ) 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只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空想社会主义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58.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实现四个现代化

B.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0.()是提高人民科学尾花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文化 B.教育 C.哲学 D.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据报载,北京某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 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2.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B.物质生产是基础,对精神生产起最终决定作用

C.精神生产和精神文明对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D.精神生产是基础,对物质生产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就要坚持()。

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

A.智力支持 B. 精神动力 C. 物质基础 D. 思想保证

5.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没有必然联系

6.先进文化()。

A.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B.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C.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D.反映时代进步潮流

7.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文化是:()。

A.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文化

B. 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文化

C.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文化

D. 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9.关于四有公民表述正确的是()。

A.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B.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是促进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D.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11.“三贴近”方针是指()。

A.贴近国情 B.贴近实际 C.贴近生活 D.贴近群众

12.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绝不含糊”是指()。

A.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B. 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13.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

A.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B.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C.时代进步的需要

D.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14.“八荣八耻”()。

A.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

B.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

C. 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D. 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15.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坚持()。

A.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与科学文化相辉映

16.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

A. 精神支柱问题

B. 精神动力问题

C. 智力支持问题

D. 思想保证问题

17.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培养()。

A.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公民 B.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

C.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 D.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以下保证:()。

A. 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原则

B. 为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C.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D.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和科技成果、智力支持

19.培养“四有”公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四有”的关系是:()。

A. 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

B. 纪律是重要保证

C. 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

D. 文化是基础和重要条件

20.要着力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就要不断的促进()。

A.人的心理的和谐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人际和谐

D. 思维的和谐

21.哲学社会科学是()。

A. 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B.人们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C.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D. 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22.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A. 繁荣文化市场

B. 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C. 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D. 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

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23.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改革中要贯穿的方针是()。

A. 增加投入

B. 转换机制

C. 增强活力

D. 改善服务

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勤劳、友谊、亲情、尊重

2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的作用。

A.引领风尚 B.教育人民 C.服务社会 D.推动发展

26.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B.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C.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D.倡导普世价值观观念

2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 )

A.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B.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C.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D.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A.是兴国之魂

B.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是普世价值观

D.适用所有国家和民族

29.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 )的重要标志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政治民主 D.社会和谐

30.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A.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B.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C.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D.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31.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 )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3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A. 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B. 包括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部分内容

C. 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D. 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34.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是:()。

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基础和条件

B.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根本和保证

C.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基础和条件

D.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5.()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

A. 文化 B.理想 C.道德 D.纪律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有()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7.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

A.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

B.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C.发展政府主导的文化服务体系——经营性文化产业

D.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38.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抓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

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反作用

B.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3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0.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包括(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

4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

A.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B.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C.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D.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C 5.B 6.B 7.A 8.A 9.C 10.A 11.C 12.B 13.C 14.D 15.C 16.A 17.D 18.D 19.A 20.C 21.A 22.C 23.A 24.D 25.A 26.A 27.D 28.C 29.D 30.D 31.D 32.A 33.C 34.A 35.D 36.C 37.C 38.A 39.A 40. D 41. A 42. A 43.A 44. C 45.A 46.B 47.B 48.A 49.C 50.A 51.C 52.C 53.A 54.C 55.A 56.B 57.A 58. C 59. D 60.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BCD 4.ABD 5.ABC 6.ABCD 7.ABCD 8.AD 9.ABCD 10.ABCD 11.BCD 12.AB 13.AB 14.ABCD 15.ABC 16.AB 17.ABCD 18.ABD 19.ABCD 20.ABCD 21.BCD 22.AB 23.ABCD 24. ABC 25. ABCD 26. ABC 27.ABCD 28. AB 29. AB 30. ABCD 31.ABCD 32.ABCD 33.ABCD 34. BCD 35.ABCD 36.AB 37. ABD 38. ABCD 39.ABCD 40.ABCD 41.ABCD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毛概题库整理第八章(一)

第八章第一节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A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都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 B.不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依据是A 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C.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3.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D A.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C.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确立,是由D A.按劳分配制度决定的 B.市场经济决定的 C.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5.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应改革是D A.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B.打破垄断,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B A.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D.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7.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D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 B.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大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D.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在C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就是在于能否始终A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毛概第八章课后答案

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理论意义: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从理论上讲,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同样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人天合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更是如水与鱼般生死攸关。所以我党才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现实意义: 可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的经验教训来分析。我国发展中曾经产生的重快轻好、重GDB轻民生、重眼前轻长远、重财富轻环境、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思想道德协调推进的偏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问题和矛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那些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阶阶段的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阶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了公有制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机构,实现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作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守的方针。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做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总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4.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毛概第八章练习题

第八章练习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B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我国现阶段所有制机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在所有制中占主体地位 B.在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C A.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B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5.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是:D A.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6.下列各项属于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的是D A.改革 B.开放 C.扶贫 D.就业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A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的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A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9.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了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的不足,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领导人是:C A.毛泽东 B.邓小平 C.陈云 D.周恩来 10.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应该是:C A.承包制 B.租赁制 C.股份制 D.私有化 1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是:D A.执政党B.反对党C.在野党D.参政党 1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毛概第八章第一节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D) A. 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的 B. 有国家宏观调控的 C. 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的 D. 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C ) A. 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B. 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 计划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C ) A.、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所有收入 C、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 D、劳动者的所有个人收入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5.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 A、生产力状况B、资金短缺C、就业压力D、市场经济的存在 6.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公有制经济 B、股份制经济C、国有经济D、集体经济 7、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c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 B、国有资产的垄断地位上 C、控制力上 D、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上 二、多项选择题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和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E、股份经济2.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ABCD )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E、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C ) A.存在着计划的指导B.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 C.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E.存在着国家的宏观调控 4.“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毛概选择题,附答案版本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 B )。 A.单纯的公有制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为主、其它所有制经济为次2、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是在党的( D )上?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邓小平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运行市场经济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党的领导人是( C )。 A.陈云 B.邓小平 C.毛泽东 D.刘少奇 5、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的主观条件是( A )。 A.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B.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C.前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我国产生很大影响 D.当时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计划经济容易运行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B )。 A.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一样的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C.只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 7、如果国家拿出1亿元进行投资,组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制的资本总额是1亿元。如果组建股份公司,国家拿出1亿元投资,掌握4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这时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就扩大到( B )。 A.2亿元 B.2.5亿元 C.1.5亿元 D.3亿元 8、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其( C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和公有制经济没什么区别 C.和公有制经济一样,它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D.国民经济中也可以起主导作用 9、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 A )。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水平的规律决定的 C.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D.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决定的 10、出租自己所拥有的房屋得到的租金属于( D )。 A.剥削收入 B.风险收入 C.按劳分配的收入 D.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11、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B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式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制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B )。A.企业 B.市场 C.政府计划 D.消费者13、马克思主义认为,( B )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所有制 C.经济制度 D.经济结构 14、股份制,( D )。 A.等于私有制,社会主义不可以用 B.具有制度属性

毛概第8章试题

第八章 单选题: 1、(A),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A.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 B.对社会主要阶层的科学划分 C.对党的历史使命的科学概括 D.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 2、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根据(C)不断调整和深化。 A.党的文件 B.党的会议 C.社会发展变化 D.人民群众的诉求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B)之间的矛盾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4. 发展不平衡,主要指(D) A.一些地区发展不足 B.一些领域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 C.一些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D.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 5、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A) A.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结束 C.共产主义社会即将建成 D.新主义社会即将结束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意味着(B) A.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B.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D.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看,

意味着(A) A.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B.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D.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意味着(C) A.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B.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D) A.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B.坚定理想信念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A)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路线 C.坚持和发展新主义 D.坚持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1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A) A. B. C. D. 1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十分丰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容就是(B) A.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十四个坚持” B.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C.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C) A.改革开放 B.科学发展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毛概第七章第八章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的30多年,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和社会全面进步的30多年,是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和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3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

毛概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 C ) A.陈独秀B.王稼祥C.毛泽东 D.刘少奇 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 A.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C ) A.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期D.抗日战争时期 4.“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D ) A.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的B.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 C.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的D.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的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B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6.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C ) A.战争与革命 B.战争与和平 C.和平与发展 D.改革与发展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D )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 D ) A.“科教兴国”战略B.“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 B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毛概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

毛概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

三、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个文明,两手抓” 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 位一体” D.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基本制度“五基本” 2、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是建立( C ) A.计划和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3、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 ( C ) A.基础性作用B.保障性作用C.决定性作用D.关键性作用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B) A.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C.处理好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 D. 处理好政府与计划之间的关系 5,关于我国经济经济制度的正确表述是( C ) A.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 B.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 度 D.公与非公相互融合的制度 6、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C )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资分配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 A )。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 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辟和坚持了( A ),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 B )。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C )。 A.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四项基本原则12.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

毛概第十章和十一章总结

第十章 1、先进文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 时代进步的潮流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2、为什么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四有”之间的关系: (1)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 (2)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思想的体现; (3)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 (4)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 5、培育“四有”公民的必要性: (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2)培育四有公民,提供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3)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理论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本国又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统一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成果中概括和提炼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8、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9、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0、“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体 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

毛概习题第八章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提出(A) A.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B.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C.把公有制与非公经济相结合 D.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C)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C)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申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4.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 (A)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5.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C)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全作的政治基础是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C)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 (C) A.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10.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A)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D) A.以人为本 B.以民为本 C.社会公平 D.公平和正义 1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A) 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毛概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

三、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个文明,两手抓” 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D.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制度“五基本” 2、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C ) A.计划和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3、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C ) A.基础性作用B.保障性作用C.决定性作用D.关键性作用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B) A.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C.处理好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 D.处理好政府与计划之间的关系 5,关于我国经济经济制度的正确表述是( C ) A.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 B.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D.公与非公相互融合的制度 6、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C )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资分配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 )。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辟和坚持了( A ),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 B )。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C )。 A.共产党的领导核心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四项基本原则 12.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 A )。 A.依法治国 B.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调整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1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C )。 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 A.培养四有公民 B.促进文化繁荣 C.提高国家软实力 D.增强国家凝聚力 15.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 D )。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经济建设 C. 祖国完全统一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D)。

大学毛概第八章课后思考题试答案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

毛概课后题及标准答案-2

毛概课后题及答案-2

————————————————————————————————作者:————————————————————————————————日期: 2

第八章思考习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