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碱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蒙其淼

生物碱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蒙其淼

生物碱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蒙其淼
生物碱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蒙其淼

收稿日期:2003-03-17; 修订日期:2003-09-18

作者简介:蒙其淼(1979-),男(汉族),广西横县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工作.

生物碱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蒙其淼,梁 洁,吴桂凡,陆 晖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和分析。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抗癌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关键词:生物碱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 2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3)11-0700-03

生物碱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文就其药理作用研究情况作一概述。1 心血管系统作用

苦参碱类生物碱是以苦参碱为代表的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类生物碱,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及广豆根中,主要包括苦参碱(matr ine ,M at )、氧化苦参碱(ox y matrine )、槐果碱(sopho-car pine )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苦参碱类生物碱在强心和抗心率失常功能方面具有显著而肯定的作用,它们均能对抗乌头碱、哇巴因、氯仿-肾上腺素、氯化钡及冠脉结扎等诱发的动物实验性心率失常,且多为室性心率失常[1]。临床应用苦参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率失常,发现苦参对房性、室性心率失常均有作用[2]。苦参碱提高DET ,延长ERP 是其抗心率失常作用机制。槐果碱(sophocarpine )能对抗室性心率失常,可能是通过对心脏的直接作用及通过神经系统对心脏的间接作用。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心肌表现为正性肌力作用,能使离体家兔心房和豚鼠乳头肌标本、离体蛙心和蟾蜍心脏收缩力加强,振幅增加,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用电激动左心房实验证明,苦参碱的正性肌力作用可被Ca 6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显著抑制,推测其可能与激活钙通道有关。苦参总碱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离体兔的肾及耳血管,能延长小鼠在常压下的耐缺氧时间。用苦参碱50mg /kg 能显著降低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血清甘油三酯,升高HDL 水平,降低血黏度,使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所改善,从而达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3]。

以具有心血管活性的异喹啉类生物碱为先导物,结合某些钾通道阻滞剂的结构特征,设计合成了28个3,4—二氢和1,2,3,4—四氢苄基/萘甲基异喹啉化合物及其有关季铵衍生物。药理实验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和减慢心率活性。异喹啉母核氮原子电荷可能为影响作用于血管或心脏组织的重要因素之一[4]。从茜草科钩藤植物滇钩藤中分得的四氢鸭木碱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其对兔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的抑制百分率达53%以上[5]。枳实生物碱成分能迅速显著升高大鼠血压,给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0.01)[6]。

小檗碱主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其静脉注射或口服对麻醉(犬、猫、兔)或不麻醉大鼠均可引起血压下降。在一般剂量或小剂量时,它能兴奋心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大剂量则抑制心脏,即使再增加剂量,在离体蟾蜍或猫的心脏上亦无起搏现象。降

压机制可能是直接兴奋毒蕈碱样受体[7]

。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的2-烃基取代的4(1H )-喹诺酮生物碱有一定的阻断钙离子通道并抑制高钾离子引起的钙离子富集作用,从而能扩张血管[8]。从中药川芎中得到的川芎嗪与阿魏酸反应合成阿魏酸川芎嗪盐,药理实验发现两者都具有较强的抗凝血功能和较强的抗血栓作用,能使A PT T 、T T 和PT 延长,而阿魏酸川芎嗪盐作用强于川芎嗪[9]。

普洛托品(P roto pine,P ro )又名原阿片碱,是从夏天无、紫金龙等我国广泛分布的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影响血小板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保护血小板内部超微结构的作用。P ro 对乌头碱、毒K 、中枢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氯仿、苯-肾上腺等引起的心率失常有保护作用,负性频率作用和延长有效不应期是其抗心率失常作用的基础[10]。甲基连心碱(neferine ,Nef )是从睡莲科植物莲成熟种子的绿色胚芽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对心血管具有多种作用。Nef 能对抗乌头碱、氯仿-肾上腺素、电刺激丘脑下区诱发的心率失常作用。N ef 在较大剂量(6mg /kg )iv 后,对正常血压、醋酸去氧皮质酮盐型高压和肾性高压大鼠都有降压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而起作用。N ef 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能依剂量减少整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后VF 发生率,缩V F 持续时间。N ef 对电解性氧自由基损伤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也都具有保护作用。N ef 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作用。对心肌收缩力,N ef 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增加冠脉流量,为该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11]。

附子中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既是毒性成分,又是有效成分,如乌头碱具有扩张冠状血管和四肢血管的作用,在小剂量(未致心室纤颤)时,就已产生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并有明显的常压耐缺氧作用[12]。贝母素丙4.2mg /kg 的剂量可导致猫的血压缓慢降低,并最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湖北贝母总碱对猫血压也有短时中等程度的降压作用,与阿托品作用相似。贝母生物碱FH 1与F H 2具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舒张血管作用。在离体血管上,F H 1—F H 4均可明显对抗甲氧胺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13]。

汉防己甲素(tetr andine ,T ET )又称粉防已碱,是从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根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T ET 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能极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内脂质过氧化物、血栓素水平,极显著升高SOD 、前列环素水平,降低T XB 2/6-Keto -PG F 1A 比值。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犬,T ET 能明显降低升高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并提高CO 和氧搬运能力而对系统循环和血气水平无明显影响。T ET 有抗心绞痛作用,能显著降低心肌耗氧指数,是一个治疗心绞痛、预防心肌梗死和减轻心肌缺血—再

灌注损伤的有效药物[14]

。来自石蒜科植物的生物碱同样具有心血管系统作用。石蒜伦碱能抑制蟾蜍心脏。石蒜碱则先兴奋后抑制,对麻醉大鼠、猫、犬及兔均有降压作用,机制为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及抑制心脏。二氢石蒜碱可减弱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因其能阻止儿茶酚胺的释放[15]。2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石蒜科植物生物碱加兰他敏及力克拉敏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小剂量对大脑皮层及延脑内胆碱酯酶活性有较强抑制作用,大剂量则抑制脑内胆碱酯酶活性。应用加兰他敏、二氢加兰他敏治疗小儿麻痹后遗、重症肌无力和外伤性截瘫等病症有效,且毒性较小。石蒜碱对小鼠及家兔有明显镇静作用,能延长巴比妥类药物的睡眠时间,还能加强延胡索乙素及吗啡的镇静作用。石蒜碱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对人工致热家兔均有明显解热作用,

?

700?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第14卷第11期LIS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3VOL.14NO.11

30min后体温开始下降,90min后达最低,与氨基比林有协同作用[15]。

胡椒中的胡椒碱150mg/kg有明显的对抗戊四唑惊厥作用,使惊厥率显著降低,100,150mg/kg均有对抗电惊厥的作用,且能明显对抗大鼠“听源性发作”。胡椒碱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性活动,对硫喷妥钠有协同作用,剂量依赖性的延长苯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能使苯巴比妥钠的血药浓度维持在高水平[16]。蛇足石杉所含生物碱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具有很强的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临床试验石杉碱甲对治疗重症肌无力和早老性痴呆有显著疗效,已被国际上列为第二代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之一[17]。贝母有中枢抑制作用。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在2mg/kg的剂量下能够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的活动次数增加,与氯丙嗪有协同作用,两者还能延长小鼠戊巴比妥睡眠时间及提高睡眠率,对小鼠腹腔注射HA c所致的扭体反应也有抑制作用。宁国贝母碱与镇静药和解热镇痛药具有协同作用。11种贝母总碱对氨水小鼠引咳和豚鼠引咳有非常显著的镇咳作用,机制为抑制咳嗽中枢[13]。

附子生物碱也有较强的镇痛作用[12]。粪箕笃生物碱部分,高、低剂量组均有镇静作用,能明显抑制HA c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18]。Pro10~40mg/kg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抑制小鼠自发活动,促进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延长睡眠时间,缩短潜伏期,主要是通过阿片及钙机制,部分是通过肾上腺素能机制[10]。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镇静镇痛、解热降温等中枢抑制性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与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剂有协同作用,对苯丙胺等中枢兴奋剂则具有拮抗作用,对化学刺激和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正常大鼠体温。苦参碱ip 或po均能抑制酵母菌致小鼠直肠升温作用[1]。

3 抗炎作用

苦参生物碱有一定抗炎作用。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及槐果碱对巴豆油、角叉菜胶和冰HAc等致炎剂诱发的动物急性渗出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苦参碱不但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大鼠后足致炎后肿胀及肉芽组织增生也有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的抗炎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 IL-6,T N F-A等)的产生有关。临床上苦参生物碱的抗炎作用在皮肤科、妇产科、内科都得到了应用。苦参碱制成阴道栓剂治疗慢性宫颈炎,对霉菌性及滴虫性阴道炎也有疗效。苦参生物碱对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炎性病变也有良效[1,2]。

黄连小檗碱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炎、大叶肺炎、肺脓肿、滴虫性阴道炎、皮肤感染性炎症等[7]。T ET能抑制实验性葡萄膜炎,显著降低眼部炎症反应,房水蛋白含量,血清免疫复合物和外周T淋巴细胞转化率。T ET还显著抑制晶体蛋白引起的家兔前色素膜炎的发生,降低虹膜中前列腺素E总量抑制白细胞的渗出,这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钙水平,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有关[14]。石蒜碱静脉或皮下注射对兔甲醛性及大鼠蛋清性脚肿胀有明显对抗作用,切除肾上腺后作用消失,说明其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15]。

4 对平滑肌的作用

苦参碱能明显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兴奋气管平滑肌而达平喘作用,机理与钙离子有关。苦参生物碱可使Ca6进入结合状态,游离Ca6水平下降,致使平滑肌收缩蛋白下降,平滑肌舒张。同时,细胞内钙离子减少还能使组胺释放减少而达平喘作用[2]。Pr o能抑制高钾引起的豚鼠回肠、结肠和兔主动脉、门静脉、肠系膜动脉的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兔主动脉、门静脉、肠系膜动脉的收缩且抑制肾上腺素和高钾的作用无选择性,机理主要是抑制细胞内钙的释放[10]。贝母具平喘的作用与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气管、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状况有关[13]。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中的阔叶千里光碱具有平滑肌解痉作用,前苏联在临床上用于肠绞痛,支气管哮喘,痉挛性结肠炎等[19]。

石蒜碱对豚鼠、兔、猫、犬的在体或离体子宫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大剂量时还能使离体子宫出现强直性收缩。此作用不能被苯海拉明对抗。也有报道,石蒜碱对大鼠离体子宫,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给兔静脉注射石蒜碱,可出现异常剧烈的肠蠕动[15]。大多数千里光碱有兴奋子宫的作用[19]。从多花胡枝子干燥叶中分离到的生物碱N b,N b-二甲基色胺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强收缩作用[20]。

5 抗菌、抗病毒、杀虫作用

苦参总碱具有独特的抗柯萨基B组病毒(CVB)作用。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经苦参碱治疗后存活期明显延长,有的完全治愈,心、肝组织无病变发生。已有试用苦参碱静脉滴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和病毒性肝炎[1,2]。苦参生物碱对HBV有强有力的抗病毒活性。HBV转基因鼠用氧化苦参碱治疗后,肝内HBsA g和HBeA g的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氧化苦参碱在人体同样有抗HBV活性。苦参生物碱对HCV病毒亦有抑制作用[2]。黄连小檗碱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原虫及各型流感病毒、新城病毒、真菌类均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在试管中有相当强的杀灭作用。在体内外黄连小檗碱均有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微生物DN A及蛋白质合成[7]。2-烃基取代的4(1H)-喹诺酮生物碱类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金葡菌与表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mg/ml[8]。

川贝母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贝母碱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有抑制作用,去氢贝母碱和鄂贝定碱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且鄂贝定碱作用最强[13]。石蒜碱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可抑制V c的合成。约有23种合成或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可对抗RN A携带的黄热病病毒、黄色病毒、甲种病毒、bung avir uses及DN A携带的牛痘苗病毒。具有两个羟基和一个六氢吲哚结构的石蒜科植物生物碱对疱疹病毒有拮抗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及细胞丝伸长,并抑制细胞DN A复制[15]。化合物N-〔7-(3?,4?-methylenediox yphy l)-2(Z),4 (Z)-heptadienoyl〕-pyr rolidine有抑制分支孢子菌属Cladospo-rium sphaer osper mum活性(M I C=8.0L g)。从P.amalago中分得的6个生物碱有杀埃及伊蚊A ed es aeg ytii幼虫活性[21]。

6 保肝作用

氧化苦参碱能防治CCl4造成的大鼠慢性肝损伤纤维化,病理检查及计算机图象分析发现它能抑制胶原合成,抑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大剂量治疗组(60mg/kg)作用更为明显。同时氧化苦参碱可抑制肝组织内炎症活动,下调血清透明质酸,IV型胶原, T N F-A水平。推测氧化苦参碱可能是通过抑制肝内星状细胞的增殖而减缓纤维化形成[3]。Pr o对CCl4,硫代乙酰胺,扑热息痛造成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升高的sGT P水平及减轻肝脏病理损害。P ro能显著升高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依赖P450的有关酶活性,而P450在机体解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提示P ro 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可能是其抗肝损伤作用的一个环节,通过抑制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阻止化学物质诱导肝毒性[10]。

T ET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病理损害程度,抑制肝脏细胞外间质合成,可使血清Ⅲ型前胶原,血清及肝HA明显降低,肝内胶原沉积减少,能有效地治疗肝纤维化[14]。胡椒碱亦具有保肝作用,能减轻CCl4及叔丁基过氧化氢腹腔注射引起的M DA 形成增加,显著降低血清中GP T和碱式磷酸酶水平[16]。

7 抗癌作用

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主要成分的抗癌药吗特灵注射液,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些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肿瘤,能延缓、限制恶性胸水肿发展而减轻症状,对缓解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样有效。苦参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是从多方面实现的:一是改变细胞核酸的分子序列抑制肿瘤生长;二是诱导SG C-7901细胞凋亡;三是抑制肿瘤转移作用[2]。苦参碱对P815肿瘤细胞亦有直接毒性作用。临床应用槐果碱治疗恶性葡萄胎,用槐定碱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均能取得良好效果[1]。从蒲圻贝

?

701

?

LIS 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 ERIA M E DICA RES EARCH2003VOL.14NO.11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第14卷第11期

母中提取的蒲贝酮碱显示强的抗小鼠艾氏腹水癌、宫颈癌及肝癌活性。鄂北贝母总碱对小鼠移植肝实体瘤具明显的抑制作用[13]。石蒜碱既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无氧酵解,又能抑制其有氧酵解,使癌细胞肿大溶解。石蒜碱及其盐酸盐对大鼠W-256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加兰他敏对大鼠腹水肝癌及吉田肉癌有抑制作用。将石蒜碱进行结构改造制成的石蒜内铵(A T-1840)不仅能抑制细胞生长,而且还能杀死癌细胞。对胃癌、卵巢癌、艾氏腹水癌、腹水肝癌、白血病、腹水型吉田肉癌和Lew is肺癌均有较好疗效,且无骨髓抑制等毒副不良反应。P anccratistatin对60种人类癌细胞系均有较高专属性细胞毒作用。多花石蒜碱、小星蒜碱和网球花定对应试的人及鼠的肿瘤细胞系表达了选择性对抗性细胞毒作用[15]。三尖杉酯类生物碱也有抗肿瘤活性,主要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和直接干扰DN A代谢而发挥疗效[22]。从华北白前根中分离得到两个苯骈联啶类生物碱antofine5-O-demethy lantofine,为该植物主要的抗癌活性成分,对不同人癌细胞株显示了较强的杀伤作用[23],从三十六荡中分离出的ty-lophoridicine A、O-methy l-tylophor inidine和ty lopho rinidine显示出强的抗肿瘤活性[24]。

8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

苦参生物碱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他们在动物体内对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对人和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性。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槐胺碱能显著抑制T细胞依赖的血清SR-BC抗体反应。这些生物碱对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和血清溶霉菌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苦参总碱能对抗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恢复并促进受抑制的细胞产生干扰素[1,2]。A T-1840腹腔注射可明显抑制I CR雌小鼠对羊红细胞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显著降低C57/BL小鼠的胸腺重量,升高SRBC致敏的正常及带病小鼠血清补体C3的含量。A T-1840还能扭转带瘤小鼠脾脏P FC 的降低,而对淋巴细胞却呈抑制作用。A T-1840对细胞免疫有一定抑制性,但可调节带瘤小鼠部分体液免疫功能的缺陷[15]。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雷藤春碱和雷藤新碱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与环磷酰胺相似,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也有影响[25]。从雷公藤中分得一个新的倍半萜生物碱,药理实验表明该生物碱有免疫抑制活性,并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26]。

9 毒性作用

贝母的慢性毒性实验表明,其除使动物气管及支气管有杯状细胞增生、增多外未见其他异常,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安徽贝母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小致死量为40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333.3倍[13]。石蒜生物碱有毒,误食可引起恶心、呕吐和厌食,甚至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泻和衰竭,最后死亡[15]。许多吡咯里嗪类生物碱具有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引起致突和癌变,造成肝肾损伤等强烈的毒性[19]。

10 其他作用

胡椒碱对小鼠黑素细胞生长有近三倍的促进作用,可使黑素细胞的树突增多变长[20]。胡椒碱可作为生物利用度增强剂使用,在小鼠体内,其通过提高胃肠对羟苯基丁氧酮的吸收以及抑制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以达到增加羟苯基丁氧酮的生物利用度的作用,从而发挥其抗炎功效[16]。

苦参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对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具有明显疗效。在动物实验中,氧化苦参碱对Ⅰ~Ⅳ型过敏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它能有效的抑制Ig E及其特异性抗原引起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且肥大细胞膜流动性显著降低[2]。

总之,生物碱类广泛存在自然界植物中,有着多种生物学活性,应是今后新药开发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 丹,王平全,张楠森.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J].中草药,1996,27(5):309-309.

[2] 焦 霞,沈其昀.苦参生物碱的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

与临床药理,2002,13(3):192-192.

[3] 李 燕,何立人.苦参碱类生物碱的心血管系统药理研究[J].中草

药,2000,31(3):227-227.

[4] 许国友,彭司勋,华唯一.取代苄基/萘甲基异喹啉类及有关季铵衍

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J].药物学报,1994,29(2):95-95.

[5] 陶朝阳,易杨华,许强芝,等.滇钩藤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新药杂

志,2000,9(1):31-31.

[6] 胡盛珊,王大元,邱 萍,等.枳实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比较[J].中

草药,1994,25(8):419-419.

[7] 李建祥,刘立干.黄连药理作用临床评述[J].时珍国医国药,1999,

10(10):797-797.

[8] 唐元清,吴克美,冯孝章,等.2-烯基-4(1H)-喹诺酮的合成及生

物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1998,33(4):269-269.

[9] 唐刚华,姜国辉,王世真.阿魏酸盐的合成及药理作用研究[J].中

国药学杂志,1999,34(10):697-697.

[10] 邓 敏,宋秀媛,王家富.普洛托品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

药,2001,32(3):275-275.

[11]王 兵.甲基连心碱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0,

31(2):148-148.

[12] 张为亮,徐楚江,杨 明,等.附子毒效关系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

医药,1997,20(3):43-43.

[13]于晓琳,季 晖,王长礼.贝母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草药,

2000,31(4):313-313.

[14]戈升荣,崔 岚,王平全.汉防己甲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

药,2000,31(8):附4-附4.

[15] 贾献惠,周同水,郑 颖,等.石蒜科植物生物碱成分的药理研究

[J].中医药学刊,2001,19(6):573-573.

[16] 韦 琨,窦德强,裴玉萍,等.胡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与卡瓦

胡椒的对比[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5):328-328.

[17] 余红英,孙远明,杨跃生.蛇足石杉生物碱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

药,2002,13(3):176-176.

[18] 林启云,谢金鲜.粪箕笃利尿、镇静及镇痛作用研究[J].广西中医

药,2001,24(3):43-43.

[19] 颜文革,张守芳.吡咯里嗪化合物的药理研究概况[J].中国药物化

学杂志,2000,10(1):71-71.

[20] 王 威,闫喜英,王永奇,等.胡枝子属植物化学及药理活性研究进

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3):161-161.

[21] 周 亮,许旭东,杨峻山.胡椒属植物生物碱及木脂素化合物研究

新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3):161-161.

[22] 钟三保,刘维勤,李仁利,等.三尖杉酯类生物碱的半合成及结构与

抗肿瘤活性的关系[J].药学学报,1994,29(1):33-33.

[23] 娄红祥,李 铣,初晓君.华北白前根中生物碱的分离与衍生物的

制备[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5,33(2):159-159.

[24] ZHEN Yue Yi n g,HUANG Xue Shi,YU De Quan,ect.Antitum or

Alkaloids Isolated from T ylophora ovata[J].Acta Botanica S inica,

2002,44(3):349-349.

[25] 岗艳云,张正行.雷公藤及其单体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

科大学学报,1995,26(4):252-252.

[26] 林 绥,李援朝,樱井信子,等.雷公藤倍半萜生物碱的研究[J].药

学学报,2001,36(2):116-116.

?

702

?

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第14卷第11期LIS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 M EDICA RESEARCH2003VOL.14NO.11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2425425.html,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1
那广水1 2,叶亮2,奚涛,姚子伟1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2.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E-mail:gsna@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2425425.html,
摘 要:本文概述了2000年以来海洋生物碱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绵和微生物中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碱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海洋生物碱,抗肿瘤,抗菌,抗病毒 生物碱是一类生物体中一种含氮化合物,它不仅存在于植物中,而且也存在于动物、微生 物和海洋生物中,人们已经发现很多的有活性的生物碱且用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生物碱类药物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些年来,海洋药物研究日益 受到专家学者关注。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由于生活在高盐、高压、低 温、缺氧等极端环境中,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结构独特而又有显著药理作用的次级代谢 产物,其在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 海洋生物碱作为海洋生物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同样具有以上的生物学活性,它们有很多 可能成为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1. 抗肿瘤生物碱
抗肿瘤是海洋生物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主要来自海绵,其次是海鞘、海洋微生物 等。 Aoki S等人[1]研究一种海绵中的五环胍类生物碱 crambescidin 800对慢性骨髓瘤细胞K562的 影响,发现它在细胞周期S期发挥作用,0.15-1μmol?ml-1时增加了 K562细胞血红素的量,当治 疗24小时时有p21蛋白表达,(p21蛋白是p53蛋白诱导的WAF1基因表达产物,与肿瘤增殖细胞 核抗原结合,阻抑DNA多聚酶delta的功能,从而抑制DNA复制;p21蛋白也抑制细胞周期素/细 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底物磷酸化,阻止细胞周期从G1到S期,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 在48小时表达量增加,而对p27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27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 激酶抑制蛋白,在哺乳动物有丝分裂G1期转化到S期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恶性肿瘤中都存 在p27的降低)。 从Kuchinoerabu-jima岛附近捕获的海绵(Neopetrosia sp)中,Oku N等人提取出来一种新 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Renieramycin J,在86nmol?ml-1对3Y1细胞作用6小时发现细胞核萎缩或消 失,同时明显抑制伪足生长,当处理12小时时细胞界限模糊,细胞开始死亡,这种现象在用放 线菌素D(RNA合成抑制剂)和放线菌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此细胞系时也观察到。另 外,Renieramycin J对宫颈癌细胞和P338癌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2]。 Warabi K等人从日本Nagashima岛采集的海绵(Dictyodendrilla verongiformis)中分离出5种 新的生物碱dictyodendrins A-E(图1),它们在50μg?ml-1时完全抑制端粒酶活性,这时首次从 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天然产物,因为90%的癌症病人都表现为端粒酶活性
1
本课题得到国家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6)的资助。 -1-

第十一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掌握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和稠杂环的结构和性质 3.掌握生物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4.了解生物碱的一般性质、提取方法及重要的生物碱 二、本章要点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杂环化合物的概念 由碳原子和非碳原子所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环中的非碳原子称为杂原子,最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氮等。 2.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按环的数目不同,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大类。单杂环按环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稠杂环通常由苯与单杂环或单杂环与单杂环稠合杂环化合物而成。 3.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比较复杂,目前我国常使用“音译法”,即按英文的读音,用同音汉字加上“口”字旁命名: O 1 2 3 45 5 43 2 1 S 5 432 1N 543 2 1 N S 543 2 1N N H 5432 1N N H 呋喃 噻吩 吡咯 噻唑 吡唑 咪唑 (furan ) (thiophene ) (pyrrole ) (thiazole ) (pyrazole ) (imidazole ) 6 54 32 1 O N N 1 2 3456 N N 1 2 3456 N N 1 2 3456 6 54 3 2 1 N 吡啶 哒嗪 嘧啶 吡嗪 吡喃(pyridine ) (pyridazine) (pyrimidine) (pyrazine) (pyran)

环上有取代基的杂环化合物的名称是以杂环为母体,并注明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和名称。杂原子的编号,除个别稠杂环外,一般从杂原子开始编号,环上有不同不同杂原子时,按O 、S 、NH 和N 的顺序编号;某些杂环可能有互变异构体,为区别各异构体,需用大写斜体“H ”及其位置编号标明一个或多个氢原子所在的位置。例如: 2,4-二羟基嘧啶 2-氨基-6-氧嘌呤 4H -吡喃 2H -吡喃 此外,还可以将杂环作为取代基,以官能团侧链为母体进行命名。例如: N ,N-二乙基-3- 4-嘧啶甲酸 3-吲哚乙酸 2-呋喃甲醛 吡啶甲酰胺 (二)含氮六元杂环 1.吡啶的结构 1 2345 6 7 8 9 N N N N H 2N O H N N OH OH 1 23 4 56 O 1 2 34 56 1 2 3 45O 6 1 2 1 CHO O CON(C 2H 5)2 N 2 34 56 COOH 6 5432 1 N N CH 2COOH N H 12 3 456 7 N .. 6 8 75 43 2 110 98 76 5321 6 58 7 654321 H N N N N N N 8 7 65 432 N 7 4 32 1H N 喹啉 异喹啉 吲哚 吖啶 嘌呤 ( quinoline) (isoquinoline) (indole) (acridine) (purine)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廖寅平1,王硕2,安丰轩1,葛智文1,兰毅1,张征1* (1.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柳州 545002;2.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英文名称为vine tea,葡萄科蛇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广西柳州市的融安、融水、三江等县均有大量野生资源分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通过对大鼠饲喂藤茶水溶液,以研究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藤茶对实验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但对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藤茶;降血压;研究;心率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W.T.Wang],英文名称为vine tea,是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属于典型的类茶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据调查,广西柳州市的融安县分布大量野生藤茶资源,分布面积约2万亩,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资料显示,藤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肝等功效。目前,运用药理研究的方法对藤茶的降血压作用进行研究还鲜有报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用藤茶水溶液饲喂实验大鼠的方法,研究了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藤茶,广西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将藤茶分别按1:10和1:6的比例用开水浸泡30min,然后再煮沸5min,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置于热水浴上浓缩至0.5g/ 1ml。 1.2 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体重150~180g,雄性,共50只。湖南斯莱克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生产,合格证号:SCXK2009 -0004号。实验温度:23~25℃,相对湿度:6 5%~7 0%。 1.3 饲料 普通基础饲料:配方略。 1.4 剂量分组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生物碱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生物碱 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在环状有机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了碳原子外还含有其他原子,这环状种化合物就叫做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 )。除碳以外的其他原子叫做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氮、氧、硫。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 分类 按照环的大小和环的数目可分为: 杂环 单杂环 五元环 六元环 苯环与单杂环的稠合杂环(苯并杂环)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杂环的稠合杂环O S N H 稠杂环 N N N N N H N 二、 命名 1、音译法:根据外文译音,选用同音汉字,加“口”字旁表示杂环。 O S N H 吡咯呋喃噻吩吡啶N pyrrole furan thiophene pyridine N H 吲哚indole N N 咪啶pyrimidine 取代杂环的命名: ① 杂环的编号从杂原子起依次1,2,3 ……(或:α,β,γ……)。 ② 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O 、S 、N 的顺序依次编号。 ③ 有两个相同杂原子的,应从连有H 原子或取代基的开始编号。 ④ 编号时注意杂原子或取代基的位次之和最小。 ⑤ 稠杂环是特定的母体和固定的编号。 N S 5 1 2 4 3 5-乙基噻唑N N H 1 23454-甲基咪唑 CH 3 C 2H 5 N CH 31 23 4563-甲基吡啶 2、根据结构命名:

即根据相应于杂环的碳环来命名,把杂环看作是相应的碳环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置换而形成的。例如,吡啶可看作是苯环上一个碳原子被氮原子置换而成的,所以叫做氮杂苯。 O S N H N 茂 (环戊二烯)氮茂 氧茂 硫茂 N N 苯氮苯 1,3-二氮苯 第二节 一杂五元杂环化合物 含有一个杂原子的典型五元杂环是呋喃、噻吩、吡咯。 O S N H 一、 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 1、据现代物理方法证明: ① 呋喃、噻吩、吡咯都是一个平面的五元环结构,即成环的四个C 原子和一个杂原子都是以SP 2杂化轨道成键的。 ②环上每个碳原子的P 轨道有一个电子,杂原子P 轨道上有两个电子。 ③ P 轨道垂直于五元环的平面,互相侧面重叠而形成一个与苯环相似的闭合共轭体系。 ④ 五元环的六个π电子分布在包括环上五个原子在内的分子轨道。 2、分子结构符合休克尔(Huckel)规则(4n+2=6,n=1),π电子数为6。具有芳香性。但芳性比苯弱,环的稳定性差。 3、芳香性秩序: 苯 > 噻吩 > 吡咯 > 呋喃 呋喃的芳香性最弱,实际上它可以进行双烯加成反应,表现出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4、它们的键长数据如下[单位(ppm )]: O S N 140 145 135 172 143 137 138144 135 137 5、吡咯、呋喃、噻吩环上杂原子氮、氧、硫的未共用电子对参与环的共轭体系,使环上的电子云密 度增大。因此,它们都比苯活泼,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而且它们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泼性顺序是: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X +(CF 3CO)2O X COCF 3 +CF 3COOH 三氟乙酐酰化 二、 呋喃、噻吩、吡咯的性质 1、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在杂原子的α位: 它是呋喃、吡咯、噻吩的典型反应。由于它们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同时环稳定性比苯差,因此反应条件与苯不同,需要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反应,以避免氧化、开环或聚合等副反应。

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教材

第十一章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 杂环化学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在环状化合物中,所有的“环节”原子都是碳原子组成的,称为环状化合物。如果在“环节”原子中除了碳原子以外,还含有一个或者多个非碳原子时,则称为杂环化合物。杂环化学就是研究杂环化合物的化学。 杂环化合物中的非碳“环节”原子称为杂原子。在有机化学中,周期表中碳以外的其他元素,通常被看成是杂原子,并用以构成杂环化合物。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有些元素——如零族和第Ⅱ族元素等,还尚未发现由它们组成的、稳定的杂环化合物。另外,金属元素的原子也能参与构成环状结构的分子,然而这种分子的键型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都与一般的化合物不同,通常把它们称作金属有机化合物,而不作为杂环化合物来讨论。 在杂环化合物中,各种不同的“环节”原子的排列组合方式和键合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如此构成的杂环化合物的数目是十分的惊人的。据统计,在现今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杂环化合物的数量,占总数的65%以上。因此,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化学的各领域研究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杂环化合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杂环化合物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遗传和衰亡过程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在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红素、叶绿素、核酸的碱基、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等都是含氮杂环化合物。一部分维生素、抗菌素、植物色素、许多人工合成的药物及合成染料分子结构也含有杂环。杂环化合物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医药、农药、染料、生物膜材料、超导材料、分子器件、贮能材料等,尤其在生物界,杂环化合物几乎随处可见。 在此,就不对杂环化合物品种多样性、应用广泛性进行过多的陈述。以下将杂环化合物中具有代表的几种物质向读者进行简要的介绍。最常见的杂原子是氧、硫和氮。如: O O S S 呋喃四氢呋喃噻吩四氢噻吩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华蟾酥毒基(Cinobufagin)是蟾酥中的一种单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目前对其功效研究颇多,剂型研究也较多,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总结,为制备高效实用的临床药物提供有益线索。 【关键词】华蟾酥毒基;药理;剂型;综述 Abstract : Cinobufagin is one monomer of toad venom ,with many bio ftiefficacy ;presently there ' s many studies on it ,so is dosage form ;nowit briefly sumsup its pharmacy function and dosage form research,to offer helpful clues for preparing high 拟effect and practical clinical drugs. Key words : Cinobufagin ; pharmaco; dosage form ;review 华蟾酥毒基(又名华蟾毒精,)是中药蟾酥中的一种蟾毒配基,是国家药典规定的中药蟾酥的质控成分,分子式为C26H34O,相对分子质量为442.54。是一种具有醚键的甾体化合物,难溶于水,体内半衰期短且分

布广泛,并具有较强的毒性。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 1.1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 (1)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华蟾酥毒基(Cino)对细胞膜有直接破坏作用,研究表明1X 10-7mol/L华蟾酥毒基能使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继而引起细胞器水肿变性进而死亡 :1]。(2)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一定剂量的华蟾酥毒基能抑制毛细管样的网络形成。经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8nmol/L的Cino即可显著 抑制毛细管的生成,FCM分析可见血管内皮细胞阻滞于G2/M期,细胞增殖受到抑制。Cino能特异的预防小牛主动脉内皮(BAE细胞进入细胞循环的G0/G1期的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2]。(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X 10-6mol/L华蟾酥毒基可将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以740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降低进入S期的比例从而加速瘤细胞死亡,华蟾酥毒可以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3]o Cino明显影响SMMC7721细胞S期DNA 含量及增殖指数,透射电镜观察显示:Cino作用后,可见成片的细 胞坏死,细胞凋亡,内质网肿胀、线粒体肿大呈空泡样,溶酶体增多等细胞结构改变。其中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肝癌细胞(BEL拟7402)最为敏感]4]。(4)诱导肿瘤细胞分化,Cino低浓度时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使肿瘤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分化,从而抑制Na+-K+-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第32卷第2期2013年4月 中国海洋药物 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DRUGS Vol.32 No.2 April,2013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汤枝鹏,朱天骄,顾谦群,李德海* (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 要:Roquefortine是由真菌生产的一类结构复杂生物碱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来源于组氨酸和色氨酸,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此类化合物具有抗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抗肿瘤活性。本文主要从化合物的发现,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化学合成这几个方面对这类化合物的研究作全面的回顾。 关键词:Roquefortine;次级代谢产物;真菌 中图分类号:R9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461(2013)02-076-09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产物非常重要的来源之一,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类型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菌,免疫抑制,促进生长等,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同时某些次级代谢产物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损害,被称为真菌毒素[1]。Roquefor-tine类生物碱都是从来源于各种环境下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roquefortine C在高浓度时具有神经毒性,是1种常见的真菌毒素。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是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键或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其复杂的结构特征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兴趣,对于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研究工作正在广泛开展。 1 Roquefortine类化合物的发现 Roquefortine C(1)是第一个被分离得到具有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结构的roquefortine类化合物。1975年日本的Ohmomo等人在1株Penicillium roqueforti中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命名roquefortine A-C。其中只有roquefortine C的结构符合本文论述的结构类型。1976年法国的Scott等人在1株青霉中再次分到了化合物(1),并阐明了其化学结构,至此以后roquefortine C多次被不同的课题组重 复分离[2-5]。1978年Ohmono再次从上述真菌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2)[6],它是化合物(1)的3位和12位双键被还原的产物,被认为是roqueforti-ne C生物合成的前体。1994年Musuk等从来源于木薯的1株Penicillium verrucosum var.cy-clopium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它是化合物(1)6位N的甲醛基取代物[7]。化合物(4)是Ko-zlovsky等于1996年分离得到的,它是化合物(1)14位N的乙基化衍生物[8]。2003年Kozlovsky等从来源于俄罗斯冻土的Penicillium aureovi-rens中分离到了化合物(5),它是化合物(2)16N的羧乙基衍生物[9]。化合物(6)是2005年由BenClark等人从澳大利亚土壤中的Gymnoascusreessii中分离得到,它是该类化合物中唯一从非青霉属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10],它是化合物(1)17位C上发生异戊烯基化的产物。2009年Du等从1株深海来源的青霉属真菌F23-2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7~10)[11-12],其中16位N上来源于乙酸甲羟戊酸途径的侧链取代以及11a位的甲氧基取代都是首次报道,也是首次从深海来源样品中发现该类化合物。化合物(11)不是天然产物,而是化合物1在酸碱作用或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发生双键异构化生成,其双键构型是Z式[13]。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0132120026);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BS2010HZ027);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科研支持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汤枝鹏(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通讯作者:李德海,男,副教授Tel.:0086-532-82031619;fax:0086-532-82033054;E-mail:dehaili@ouc.edu.cn  收稿日期:2012-09-18 DOI:10.134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2425425.html,ki.cjmd.2013.02.013

藤茶

藤茶- 中药材 【药名】藤茶烘干藤茶 【别名】霉茶叶。 【功效】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 【科属分类】葡萄科 【主治】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头昏目胀;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950m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出处】《中国中草药汇编》记载: 藤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降暑生津,祛风湿,强筋骨,消炎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酒精作用等功效。长期饮用对皮肤癣癞,黄疸性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痛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护扶养颜等都有极好作用。 藤茶- 喝藤茶的功效 “茶友”们相聚,一个话题——饮用藤茶的体会及种种妙处,常会被提及。渐渐地我萌发了一个念头,想进一步了解藤茶,认识藤茶,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经过一番寻觅探求,藤茶面貌逐渐清晰凸现。现将我所了解的藤茶的情况与诸君细细说来,供各位作保健养生之参考。 藤茶学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中文植物名为显齿蛇葡萄,是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地方名除了藤茶外,还有甘露茶、茅岩莓等。它主要分布在两广、两湖、云贵、江西、福建等省,生长在山坡混交林中,野生贮量大。 藤茶水浸出物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藤茶还含有大量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这是藤茶具有某些医疗保健作用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有学者研究认为:藤茶有消炎止咳祛痰作用,其祛痰止咳的作用与安妥明相似。实验表明,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此外,藤茶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藤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主体物质为二氢杨梅素,它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3.3%~91.5%,可减轻机体内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藤茶还能减轻动物肝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程度,有保肝护肝之作用。 长期饮用藤茶有无毒副反应,这是“茶友”们曾经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专家对广西藤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大鼠身上未发现与毒性有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事实上,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长年累月饮用此茶,尚未见到饮用藤茶出现不良情况的报道。藤茶不含鞣酸,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不会夺取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铁质;藤茶也不含有咖啡因一类具有兴奋作用的化合物,故对于贫血、睡眠质量不高等人,且又喜欢饮茶而不敢饮茶者,藤茶也许是一种理想的代用品。 少数人饮藤茶后会出现一种微弱的催眠现象。有一友人描述如下:藤茶饮后犹如冬日坐在朝南无风的墙角,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慵懒舒适,伴随着一种淡淡的睡意。总之,藤茶既有普通保健之功,又对某些疾病有医疗或预防作用,长期饮用又比较安全。可以说藤茶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恩赐,“甘露茶”的说法并非妄语。不过根据有些“茶友”个人体验认为:此物虽属平和,阴盛阳虚者还需谨慎饮用。 三降 降血粘: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而起降血粘

海洋真菌研究进展综述

海洋真菌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地, 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它具有十分独特的生态环境, 尤其是深海,具有高温(低温)、高压、低光照、寡营养等特点。海洋环境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共同造就了海洋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海洋真菌作为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合成、石油降解、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海洋真菌既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蛋白修饰性能,又具有微生物操作上简便、快速的优点,作为新的真核生物表达系统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从海洋真菌的研究现状,海洋真菌在药物合成、石油降解、环境修复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其重要性,并详述目前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的研究,助于其尽快找到切入点。 正文: 一、海洋真菌研究现状 自1929年发现青霉素G 来.陆栖真菌已成为主要的医药产品 的来源。但是对海洋真菌研究相对很少。直到1991年,只对321种海洋真菌进行了相关研究。相比较,同期研究过的陆栖真菌已达69 000种。在这一领域最早期的研究报道是由一种木素色子囊菌Leptosphaeria oraemaris培养物中分到的一个小内脂Leptosphaerin,

该菌常见栖息在水淹的木头表面。为比较同一环境组种间的化学相似性.Stragnman 1987年比较了l21株木素色子囊菌的抗真菌活力,发现所有的27株菌除了产Obioninene和Oreamann外,都产倍半萜二元醇大镰刀孢菌素,另外其中4株苗还产生抑制性物质。 1991年Pooh 等从以前未进行过研究的Kirschstemothelia 中分离到一系列化学结构上类似的萘醌,二聚体Kirsehsteinin和两种新的氯化的二苯酯。二聚体Kirschsteinin的两个不对张单体之间通过亚乙基桥连结,这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几种肿瘤细胞系细胞有毒性。1991年,日本Sugano 报道从海洋动物中分离了一批能产生新化合物的真菌。这类化台物具有细胞毒性,并显示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刺激作用。 除了从海洋真菌培养物中分离新的医药品和代谢产物之外,近几年来,对海洋真菌所产酶类的分离与克隆已有所报道,如Burtseva 报道从海洋丝状真菌Chaetomrum indicum液体培养物中分离到多种糖苷酶和葡聚糖酶。 鉴于海洋真菌重要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事近年来已开展海洋真菌的研究工作。对海洋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的筛选等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已从深海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若干株海洋真菌,目前正在对菌株的生长特性与低温水解酶酶学性质等进行研究,进一步分离具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工作正在进行中【1】。 二、海洋真菌在药物合成方面的作用

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

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 掌握盐酸麻黄碱、硫酸阿托品、硫酸奎宁、盐酸吗啡和硝酸士的宁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一、概述 (一)定义: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二)分类 1.芳烃胺类 硫酸苯丙胺,精神振奋药pKb=9.9 盐酸麻黄碱,肾上腺受体激动药pKb=9.6 2.异喹啉类 盐酸吗啡,镇痛药pKb1=8.0,pKb2=9.9 磷酸可待因,镇痛镇咳药;盐酸黄连素,抗菌药;度冷丁等 3.喹啉类 硫酸奎宁,抗疟药;异构体硫酸喹尼丁,抗心率失常药; pKb1=5.07,pKb2=9.7 4.托烷类 硫酸阿托品,抗胆碱药pKb=9.9 氢溴酸东莨菪碱,抗胆碱药pKb=7.6; 5.黄嘌呤类 咖啡因,pKb=14.15(碱性极弱); 茶碱,平滑肌松弛药,含活泼氢酸性; 6.吲哚类 硝酸士的宁,中枢神经兴奋药pKb1=6.0,pKb2=11.7(酰胺) 硫酸长春新碱,抗肿瘤药;利血平,抗高血压药;

7.其他类 硝酸毛果芸香碱,缩瞳药。 由上可知,生物碱类药物有如下特点。 (三)特点 1.数量多,绝大多数存在于植物体内;已发现3000多种,100多种有效,中成药中富含生物碱。 2.生理活性强,但大都有毒性 因此,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尤应慎重,许多为特殊管制药物,并已超出药物分析的范畴,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问题,世界关注的毒品问题,许多是生物碱类成分。该类药物的质量应严格控制,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四)结构特征和分析方法间的关系 1.碱性:N原子的存在,强弱从N上的取代基是供电子还是吸电子基团,空间位阻两方面考虑。 1)一般情况:季铵>仲铵>伯铵>叔铵>NH3>环酰铵 2)脂肪铵>脂环铵>芳铵 3)个别两性化合物如吗啡有酸性(酚羟基),茶碱只有酸性(活泼氢) 2.存在状态多数以盐的形式存在 1)植物中多与有机酸成盐如吗啡罂粟酸盐,鞣酸奎宁盐; 2)药用多为多为无机酸盐如盐酸、硫酸、磷酸和硝酸盐。 含量测定应考虑上述2个因素,碱性强弱选择滴定溶液和指示剂,成盐的情况在非水滴定时要考虑对滴定的干扰。 3.溶解性 1)共性:游离生物碱易溶于CHCl3等中等极性有机溶剂,难或不溶于水,溶于稀酸溶液;成盐易溶于水;(提问?) 2)个性:两性和酸性化合物易溶于稀碱溶液(吗啡和茶碱);麻黄碱和咖啡因能溶于水;咖啡因和利血平碱性极弱,不能与酸结合成稳定的盐。 溶解性可以用于提取分离和鉴别时的重要依据。

蟾酥的现代研究

蟾酥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蟾酥中含有大量的蟾蜍毒素类物质,该类物质均有强心活性,在化学上属甾族化合物(Steroids),其C17上再接一α-吡喃酮基,则凡具有此种骨架的物质,总名蟾蜍二烯内酯(Bufadienolide),是蟾蜍浆液、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蟾酥中所含的蟾蜍二烯内酯有:蟾蜍它灵(Bufotalin)、华蟾蜍精(Cinobufagin)、华蟾蜍它灵(Cinobufotalin)、蟾蜍灵(Bufalin)、远华蟾蜍精(Telocinobufagin)、日本蟾蜍它灵(Gamabufotalin,亦名日本蟾蜍甙元Gamabufo- genin)、去乙酰华蟾蜍它灵(Desacetyl cinobufotalin)、惹斯蟾蜍甙元(Resibufogenin)、华蟾蜍它里定(Cinobufotalidin)、蟾蜍它里宁(Bufotalinin)、华蟾蜍精醇(Cinobufaginol)、沙蟾蜍精(Arenobufagin)、异沙蟾蜍精(Bufarenogin)、去乙酰华蟾蜍精(Desacetyl cinobufagin)、去乙酰蟾蜍它灵(Desacetyl bufotalin)、蟾蜍它里定(Bufotalidin,即嚏根草甙元Hellebrigenin)、惹斯蟾蜍精(Resibufagin)等.中国蟾蜍蟾酥中分出的华蟾蜍毒素(Cinobu- fotoxin),酸解后产生华蟾蜍精、辛二酸(Suberic acid)和精氨酸.辛二酸可与蟾蜍甙元结合.从蟾酥中曾分离华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蟾蜍灵和日本蟾蜍它灵的3-辛二酸酯。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的甙元,都是有强烈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然浆液及蟾酥中尚有不少的无甚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如胆甾醇(Cholesterol)、7α-羟基胆甾醇(7α-Hydroxy- 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通常它们亦与蟾蜍甙元合称为蟾蜍甾族化合物(Bufosteroids).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尚含有一定药理作用的吲哚系碱类成分,如5-羟色胺(Serotonine)、蟾蜍色胺(Bufotenine)、华蟾蜍色胺(Cinobufotenine)、蟾蜍特尼定(Bufotenidine)、蟾蜍硫堇(Bufothionine)、去氢蟾蜍色胺(Dehydrobufo- tenine)、色胺(Try ptamine)。 此外,蟾蜍还含有肾上腺素(Adren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辛二酸.从蟾酥中还分出吗啡(Morphine)。 理化鉴别 (1)该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取该品粉末0.1g,加甲醇5ml ,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取该品粉末0.1g,加氯仿5ml ,浸泡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 (4)取该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脂蟾毒配基及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4 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药理作用

藤茶的研究进展

藤茶的研究进展1 平政,蒋才武 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 E-mail:pingzh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2425425.html, 摘要: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对药食两用植物—藤茶的研究进展,提示了藤茶药用资源的研究开发前景。 关键词:藤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研究进展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是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俗称山甜茶、甘露茶、白毛猴、白茶、白茶饼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我国壮族和瑶族百姓将其幼嫩茎叶,经揉制、干燥用于感冒、发热、风湿病、中暑、头晕、肠胃不适等症,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文献报道藤茶及其提取物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镇痛、广谱抗菌、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作用。药理实验证明其功效主要是由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二氢杨梅树皮素(Dihydromyricetin)和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所致。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藤茶中黄酮总含量高达40%左右,其中二氢杨梅树皮素的含量20%以上,杨梅素的含量1.6%以上 [1],这惊人的高含量预示着藤茶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对藤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的研究概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藤茶化学成分的种类 周天达[2]等从藤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3’,5,5’7-六羟基-2,3-二氢黄酮醇,即二氢杨梅素(简称DMY}。何桂霞[3]等从藤茶的乙醇提取物中提取分离得另一种黄酮类化合物3,5,7,3,4,5-六羟基黄酮,即杨梅树皮素(简称MYR)。进一步从藤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羟基-3-甲氧基异黄烷-7-0-a-L-鼠李糖(1→6)-β-D-葡萄糖甙即藤茶甙(grossedentataside)、橙皮素、二氢槲皮素、芹菜素、山萘酚[4][5];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槲皮素、槲皮素-3-O-?-D-葡萄糖苷,花旗松素、洋芹素、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和没食子酸、没食子酰-β-D-葡萄糖、没食子酸乙酯、棕榈酸、没食子酸甲酯[6][7];从正定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羟基-3’-甲氧基异黄烷-7-O-吡喃鼠李糖甙即藤茶素(grossedentatasin)[8];从乙醚浸膏中分离得杨梅苷[9];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谷甾醇、豆甾醇和齐墩果酸[4]。 显齿蛇葡萄中含有挥发油成分,从中分离出28种香气成分,主要有反-2-己烯醛、苯乙烯、三甲基-7-吡嗪、苯乙醛、α-萜品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紫罗酮、顺茉莉酮、雪松醇、6,10,14-三甲基地-十五烷酮等[10];富含多种微量元素,Fe(245.00μg.g-1)、Cu(21.00μg.g-1)、Zn(56.60μg.g-1)、Ca(322.00μg.g-1)、Mg(2265.00μg.g-1)、Mn(600.00μg.g-1)、Se(0.18μg.g-1)、Na(62.50μg.g-1)、F(24.30μg.g-1)、I(0.21μg.g-1)、K(15625.50μg.g-1)及Co(0.50μg.g-1)[11]。熊皓平等[12]研究表明显齿蛇葡萄水浸出物近50%,多酚类化合物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562002) 项目的资助。

藤茶有效成分及功效的研究进展

学术 专业 人文 茶趣 2014年第三期 02 作者简介:周才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茶叶加工与综合利用。 *通讯作者:陈文品,副教授,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茶叶加工与安全。E-mail: cwptea@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2425425.html, 藤茶有效成分及功效的研究进展 周才碧,张敏星,穆瑞禄,陈文品*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叶科学系,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藤茶有效成分和功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藤茶中黄酮类、蛇葡萄素和二氢杨梅素等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取,以及藤茶抗氧化、降血压和调节免疫等方面功效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藤茶有效成分及相关功效进行综述,以期为藤茶有效成分和相关功能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藤茶;成分;功效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W.T .Wang),是一种典型的类茶植物,俗称山甜茶、白茶、甘露茶、白毛猴等,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1, 2]。它是瑶族常用药之一,至今已有数百年的药用历史,入药以叶为主,带有少量的茎枝。 据《中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藤茶味甘淡、性凉。主要成分为蛇葡萄素[3]、杨梅素和双氢杨梅素[4]等,具有降血糖[5]、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和散瘀破结等功效[6, 7]。1 藤茶的有效成分 藤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多糖类和多酚类等化合物。1.1 黄酮类 藤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 [8, 9] 。目前已从中分离得到将 近20个黄酮类成分,有二氢杨梅素[10, 11]、槲皮素、杨梅素 [11] 、橙皮素、洋芹素和蛇葡萄素 [12, 13] 等,其中3-二羟基槲 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同分异构体[14],以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为藤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不同叶型,总黄酮的含量不同,以中叶型的含量最高为31.66% [15] ,嫩茎叶中高达 43.4~45.52%。采用不同提取方法, 黄酮类含量不同,浸提法[16, 17] 黄酮类为13.64%,超声法 [18] 总黄酮得率为35.86%;而采用HPD-100大孔树脂较适合分离纯化总黄酮,回收率达77.23%[19]。1.2 二氢杨梅素 1996 年周天达[20]等人首次从藤茶茎叶中分离出二氢杨梅素,它具有黄酮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含有6个羟基,其化学结构式 [21, 22] 见图1。 二氢杨梅素在藤茶的含量很高,在幼叶可达40%[23, 24],其含量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关。采用热水提取法,结合活性炭脱色、多次重结晶的纯化,二氢杨梅素获得率4.0%,纯度为98% 以上[25];藤茶粗提物经丙酮回流提取、浓缩、加水沉淀后得到晶体,晶体经重结晶4次后得到二氢杨梅素产品,其纯度可达91.3%,得率为4.2%[26]。1.3 多糖和多酚类 藤茶含有丰富的水溶性多糖[27],以水为提取剂,粗提物结晶后的清液经过醇沉、2次Sevage 法除蛋白和干燥,得到藤茶多糖纯度为45.4%,得率为5.2%[28]。 水浸提法提取藤茶中多酚类,获得率为9.80%[16];而采用溶剂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50%丙酮溶液、料液比1:25、75℃提取1.5h,总多酚得率高达21.82%。2 藤茶的功效 民间认为,大凡中暑、便秘等症,泡饮藤茶,疗效明显。藤茶是清除人体内有害物质的“清洁剂”,长期饮用,能消除人体亚健康。2.1 抗氧化作用 藤茶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其中最主要有黄酮类、多糖类[27, 29],而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为藤茶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杨梅素[30]对DPPH.的清除

海洋生物海绵中溴吡咯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海绵中溴吡咯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高荔 (山东省体检办公室?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海洋生物海绵是海洋中最简单的动物?从海绵中分离纯化出的溴吡咯生物碱?是众多海洋学家和天然药物学家的研究对象?在系统地归纳和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将对近年来海洋生物海绵中的溴吡咯生物碱在提取分离和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海绵?溴吡咯生物碱?分离?合成 中图分类号:R282.77一文献标识码:A一文章编号:2095-5375(2019)10-0600-008 doi:10.13506/j.cnki.jpr.2019.10.010 ResearchprogressofbromopyrrolealkaloidinmarinelifeSponge GAOLi (ThePhysicalExaminationOfficeofShandongProvince?Jinan250014?China)Abstract:Themarinespongeisthesimplestanimalintheocean.Thebromopyrrolealkaloidisolatedandpurifiedfromthespongeistheresearchobjectofmanyoceanographersandnaturalpharmacologists.Itsystematicallysummarizesandor ̄ganizesalargeamountofliteratureandexperimentaldata.Onthebasisofthis?thispaperreviewedtheresearchprogressofextraction?separationandsynthesisofbromopyrrolealkaloidsfrommarinebiologicalspongesinrecentyears. Keywords:Marinesponge?Bromopyrrolealkaloids?Separation?Synthesis 一一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海洋面积十分广大?占地球的四分之三?众多的海洋生物在海洋中共生共存?相互依赖?它们在这样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繁衍生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把探索的触角伸向了广阔无垠的海洋?科学家从众多的海洋生物中提取到了许多有效成分?这些成分与陆地生物中所提取的成分截然不同?因此?海洋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方面也与陆生生物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医药领域有着无限的开发潜力和巨大的研究价值[1]海洋生物品种多二数量大?海绵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作为最原始多细胞动物的海绵?细胞已经发生分化?但仍未形成组织?因为机体表面存在很多小孔?所以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多孔动物门?海绵大多生活在海洋中一些非常坚硬的物质(如:礁石二珊瑚等)上?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海绵与放线菌等微生物形成了极其密切的共生关系?进而产生了许多化学结构新颖且多种多样二药理活性丰富且良好的次级代谢产物[2]?长期以来?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已经研究了地球上不同海域海绵的活性化学化学成分?对于那些有明确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科学家们还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进一步探究?试图找到该类化合物的人工合成方法?造福人类?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即具有丰富的氯离子(Cl-)?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溴离子(Br-)和较少量的碘离子(I-)?这些卤素离子?广泛参与海洋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各种卤化反应?最终产生大量带有卤素原子的化合物?含有卤素原子的天然药物?例如抗生素金霉素和氯霉素二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等?它们均具有较为独特的生物活性?由此可见?含有特殊结构的生物碱成分也可能含有某种特别的药理活性?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目前?结构独特二在海绵中广泛存在且药理活性多样的生物碱成分?已经成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化合物[3-5]?近年来?研究已经发现这些溴吡咯生物碱具有镇痛二抗组胺[6]二抗菌[7]细胞毒及免疫抑制[8]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将对目前已分离纯化得到的溴吡咯生物碱类成分按不同结构进行分类介绍?并对相关的提取分离合成方法进行简要阐述? 1一目前已分离得到的溴吡咯生物碱 1.1一简单链式溴吡咯生物碱 1.1.1一吡咯环α-侧链为链状结构的溴吡咯生物碱一海绵中分离得到的简单链式溴吡咯生物碱?结构相对简单的一种便是吡咯环α-侧链为链状结构的溴吡咯生物碱?文献中有不 006 药学研究 JournalofPharmaceuticalResearch2019Vol.38?No.10 一作者简介:高荔?女?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学?E-mail:sdsgaoli@126.co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