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8年昆山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2008年昆山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2008年昆山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2008年昆山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昆山市卫生局文件

昆卫〔2009〕13号

关于印发《2008年昆山市卫生事业

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08年昆山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印发给你们,请予公布。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日

抄报:苏州市卫生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抄送:市统计局、市信息办

2008年昆山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一、机构、床位、人员

(一)机构

2008年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61所,其中公立医院18所、民营医疗机构128家(医院17家,门诊部65家,诊所46家)、公共卫生机构1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1所、企事业单位门诊部(卫生站)56所。

(二)医院床位

全市医院、卫生院(包括民营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为4042张,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5.86张。

(三)卫生人员

全市卫生技术人员544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05人。其中高级职称(主任、副主任级)290人,中级职称(主治级)1051人。

全市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197人,注册护士1932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 3.18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护士数2.79人。

(四)农村医疗预防保健

全市乡镇卫生院14所,实际开放床位828张,卫生技术人员988人,平均每所乡镇卫生院床位59张、卫生技术人员71人。全市镇级(开发区)预防保健所11所,预防保健人员78

人,平均每所预防保健所预防保健人员7人。

二、医疗机构工作

(一)诊疗人次

2008年全市总诊疗人次为829.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1%。其中,各级各类医院总诊疗人次为575.9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9.28万人次,增长9.36%。

其中:市级医院诊疗人次为36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39%;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210.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6%。

市级医院诊疗人次占全市医院总量的63.5%,乡镇卫生院占全市医院总量的39.92%。

(二)出院人次

全市各级各类医院出院人次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每百诊疗人次住院人数为1.44人。

其中:市级医院出院人次5.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3%,每百诊疗人次的住院人数为1.61人。乡镇卫生院出院人次2.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97%,每百诊疗人次的住院人数为1.13人。

市级医院出院人数占全市总量的70.84%,乡镇卫生院占29.16%。

(三)病床使用

市级医院病床使用率91.37%,其中:市一院89.77%、中医院92.18%、市二院98.55%、市三院90.17%,乡镇卫生病床使用率74.65%。

(四)平均住院日

市级医院平均住院天数9.86天,乡镇卫生院6.35天。

三、居民病伤死亡原因

2008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居民死亡率与上年相比有较小的升高,本市前3位死因顺位发生变化,恶性肿瘤为第1位死亡原因,脑血管病为第2位死亡原因,心脏病为第3位死亡原因。

(一)居民死亡率

居民死亡率为577.69/10万,其中:男性为646.49/10万,女性为508.75/10万。

(二)死亡年龄结构

本市死亡者中,死于5岁以下者占1.69%,5-19岁之间占0.58 %,20-64岁之间占21.55%,65岁以上占76.18%。

(三)死因顺位

本市前十位死因顺位为:

1、恶性肿瘤185.66/10万;

2、脑血管病101.44/10万;

3、心脏病96.62/10万;

4、呼吸系统疾病65.83/10万;

5、损伤和中毒34.15/10万;

6、消化系统疾病16.78/10万;

7、精神障碍13.28/10万;

8、其它疾病12.70/10万;

9、内分泌营养代谢病10.80/10万;10、神经系统疾病6.86/10万。

(四)恶性肿瘤

2008年,本市恶性肿瘤死亡率185.66/10万,其中:男性为244.95/10万,女性为126.24/10万。

四、生命质量指标

2008年,本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80.52岁,其中:男性为77.61岁,女性为83.49岁。

本市孕产妇死亡率为0/10万,婴儿死亡率为4.43‰。

2008年开封市统计公报

开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开封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工业强市”等六大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原崛起、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综合 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71.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40.0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77.7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结构为26.9:42.0:31.1,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190元,比上年增长13.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23.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在八大类价格指数中食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3.7%、4.2%、2.9%;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2%、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0.6%、1.9%、5.5%。 表1:2007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同期为100) 类别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7 #食品 113.7 #粮食 107.1 肉禽及其制品 135.7 蛋类 127.8 鲜菜 99.8

2008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 2009年3月3日 2008年,面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及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考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高平台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19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是西安经济15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3.45亿元,增长7.6%,占生产总值的4.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87.70亿元,增长17.0%,占生产总值的45.1%,上升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98.89亿元,增长15.1%,占生产总值的50.2%,下降1.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6259元,比上年增加4920元,增长14.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6.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0.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5%,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1%。 200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 表1 单位:%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20.2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4.49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5.73千公顷,增加0.79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62.01千公顷,增加1.3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643.05千公顷,增加34.46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14.4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8年全市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表2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9-10-28 10:17:17来源:国家旅游局[大中小][打印] 2008年, 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旅游市场形势,全国旅游行业克服困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入境旅游人数13002.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0%。其中:外国人2432.53万人次,下降6.8%;香港同胞7835.01万人次,增长0.5%;澳门同胞2296.63万人次,下降1.0%;台湾同胞438.56万人次,下降5.2%。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304.9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1%。其中:外国人1970.41万人次,下降7.9%;香港同胞2566.86万人次,增长1.1%;澳门同胞387.90万人次,下降0.8%;台湾同胞379.75万人次,下降5.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7.03亿人次,农村居民10.0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971.75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777.55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11.0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 游出游人均花费849.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75.3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2.6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9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8年,外国入境市场受到影响最大,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432.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8%。 ——亚洲市场依然独大,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59.9%,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下降9.4%。其中: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洲际市场同样遭受影响。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入境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5%、5.1%、5.5%和0.2%。 ——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和人均天花费较上年持平或有所增加。2008年,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0天,与上年持平;人均天花费为200.43美元, 比上年增加4.04美元,同比增长2.1%。 16个主要客源国2008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增长情况如下:

2008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2-27 发布人:来源: 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 2009年2月27日 2008年是成都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方面共克时艰、夺取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另一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扩大内需,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初步核定,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已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0.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16.7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2亿元,增长9.9%。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6.9:46.6:46.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30855元,增长9.6%。 图1:2004-2008年成都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占GDP的比重为5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5%。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70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达382.2万人,增加22.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6.3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5.0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达155.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市场物价平稳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3%,涨幅回落0.9个百分点(见图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9%,居住类价格上涨3.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4%,烟酒及用品上涨0.9%,衣着类下降5.1%,交通与通信下降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5%。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4.2%。 图2:2004-2008年成都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闻来源:沈阳统计信息网发布时间:2009-03-31 13:33:04 浏览量:3120 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 (2009年3月31日) 2008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以“优化结构年”活动为主线,抢抓难得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迈出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步伐。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7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934.1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42.7亿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为4.8:50.1:45.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55.0%和42.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4106元,增长15.5%。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0.6亿元,增长17.9%。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6.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6.3%,教育支出增长2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0%,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8.5%。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亿元,林业产值6.6亿元,畜牧业产值182.0亿元,渔业产值14.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2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0.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9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58.7万吨;水果产量17.5万吨,增长29.0%;蔬菜产量356.7万吨,增长13.2%。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27万公顷,增长27%。肉类总产量71.5万吨,增长18.7%,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9.9%、20.3%和24.6%;禽蛋产量53.7万吨,增长36.4%;牛奶产量32.3万吨,增长3.5%。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7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8.1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到5.5万公顷。 全市拥有农民科技研修基地167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60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9个;百亩以上的花卉生产基地42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85个,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个,年销售额4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新增农民专

2008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东统计信息网2009-02-11 山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2009年2月11日 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坚定信心,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107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增幅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2.7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7702.2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0367.2亿元,增长14.0%。三次产业比例为9.6:57.0:33.4。人均生产总值33083元,增长11.4%;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749美元,增长21.6%。

就业保持总体稳定。统筹城乡就业试点顺利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4.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9.9万人,连续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双过百万。失业人员再就业52.1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1.5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动态消零”。组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3.9万人,再就业率达76.0%;组织创业培训6.2万人;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5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高于上年0.3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前高后低走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涨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7%、农村上涨6.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6.1%。食品价格上涨13.0%,回落0.6个百分点,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8个百分点,仍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动力。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消费价格上涨1.2%,提高0.7个百分点。生产价格上涨较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9.3%,提高12.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6%,提高5.3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1%,提高8.3个百分点。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0%,提高0.2个百分点。

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9-2-20 被阅览数:6063 次 文字【大中小】 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2009年2月18日 2008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和困难,团结拼搏,开拓奋进,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887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18.1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4137.4亿元,增长1 6.4%;第三产业增加值3318.7亿元,增长1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3.5%,上半年增长14.2%,前三季度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为16∶46.6∶37.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485元(折合2085美元),比上年增加2440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2949元/人,比上年增加3464元。 2008年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 长% 全省生产总值8874.2 12.7 第一产业1418.1 6.2 第二产业4137.4 16.4 工业3487.6 18.3 建筑业649.8 6.4 第三产业3318.7 11.0 交通运输、仓储和547.4 10.5 批发和零售业634.1 13.5 住宿和餐饮业162.6 15.1 金融业183.2 10.5 房地产业342.7 4.4 其他服务业1448.7 11.2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8.7%,上半年上涨8.5%,前三季度上涨7.4%,全年上涨6.2%,涨幅高于上年0.9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3.9%。 2008年各类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别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6.2 城市 6.0 农村 6.4 食品14.3 其中:粮食 5.7 烟酒及用品 3.3 衣着-1.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2 交通和通信-0.3

2008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我国很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水利工作肩负重大任务、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水利建设、管理与改革工作取得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社会共落实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604.1亿元(含南水北调177.2亿元),较上年增加56.3%。分投资来源看,中央政府投资652.0亿元,较上年增加90.8%;地方政府投资699.5亿元,较上年增加30.8%;利用外资17.5亿元,较上年增加101.1%;国内贷款178.0亿元,较上年增加106.5%;企业和私人投资 31.0亿元,较上年减少0.3%;其他投资26.1亿元,较上年增加7.9%。分投资方向看,防洪工程建设投资663.9亿元,比上年增加59.9%;水资源工程建设投资714.2亿元,较上年增加72.1%;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投资83.7亿元,较上年增加16.1%;水电及专项工程投资142.3亿元,较上年增加14.5%。 全年共落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425.4亿元(不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0亿元和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200亿元),比上年增加84.9亿元,增幅24.9%。

其中:国家预算内拨款349.4亿元,较上年增加1.52倍;水利建设基金12.0亿元,与上年持平;小型病险水库中央财政专项资金64.0亿元,较上年增加1倍。 全年正式施工的水利建设项目7529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6679亿元,较上年增加16.2%。当年中央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3641个,较上年有所增多,在建投资规模3269亿元,较上年有所减少。当年新开工项目4418个,比上年增加100.5%,新增投资规模1023.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76.6亿元。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088.2亿元,较上年增加143.3亿元,增幅达15.2%。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781.5亿元,较上年增加16.2%;各类安装工程完成投资67.4亿元,较上年增加44.9%;机电设备及各类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60.0亿元,较上年增加5.6%;其他完成投资(包括移民征地补偿等)179.3亿元,较上年增加6.1%。 在全部完成投资中,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70.1亿元,水资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7.8亿元,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完成投资76.9亿元,水电、机构能力建设等专项工程完成投资173.4亿元;七大江河流域完成投资877.9亿元,东南诸河、西北诸河以及西南诸河等其他流域完成投资210.3亿元;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完成投资分别为379.5亿元、66.6亿元、246.1亿元、396.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4.9%、6.1%、22.6%和36.4%。 在全年完成投资中,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09.2亿元,地方项

宜宾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宜宾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宜宾市统计局 2009年3月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到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都给宜宾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万众一心,振奋精神,克难前行,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多作贡献,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45.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4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56.66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164.75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71.9%和22.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3:52.3:27.4调整为19.3:55.2:2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489元,比上年增加2615元。

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全市民营经济延续上年的良好发展态势,规模稳步壮大,活力不断增强。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1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9.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2%,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呈现“六涨二跌”格局(见表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4%。 表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4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9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5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9.31%,全年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3%,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0%,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0.5%。 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步加深,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工业企业经营成本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城镇化率仍然偏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性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212.04亿元,比上年增长5.13%。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产值80.43亿元,比上年增长5.37%,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7.93%,比上年上升1.01个百分点。其中:谷物及其他作物产值比上年增长4.97%,蔬菜及园艺作物产值增长5.05%,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产值增长7.32%,中药材产值增长16.4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1.14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223.75万吨,比上年增长2.68%。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见表2)。 表2: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太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原市2008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原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 2009年3月27日 2008年是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年经济总体保持增长态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继续得到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68.0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4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741.05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706.00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77.83亿元,增长1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5.22亿元,增长9.1%;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57.28亿元,增长17.7%;房地产业增加值41.60亿元,增长10.9%。

图1 2001-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600 1200 2001年2002年 2003年2004年2005年 2006年2007年2008年 6 789101112131415161718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378元,比上年增长7.6%,按2008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6102美元。 三次产业比重依次为1.4%、50.5%、48.1%。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3%。 图2 2001-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重图 10203040506070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北京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统计信息网 > 统计公报 > 年度公报 > 正文 北京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09-02-10 2009年2月10日 2008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奥运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8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2693.2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7682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16.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3.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长2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8.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9.4%,增速均超过第三产业平均水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93.6亿元,增长9.2%,增速比上年回落13.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610.8亿元,下降11.4%。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302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075美元),比上年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8:72.1变化为1.1:25.7:73.2。 表1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2008年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104889 其中:高技术产业759.59.5 其中:现代服务业5358.912.9 第一产业112.8 1.1

2008年河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河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强化调控,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6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速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4.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8777.4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5376.6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2∶52.8∶34.0调整为12.6∶54.2∶33.2。人均生产总值23239元,增长9.3%。 价格涨幅从高位逐步回落。居民消费价格1-4月持续走高,5月份以后呈现逐月回落态势,全年上涨6.2%。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上涨5.2%和8.1%。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16.7%和15.9%。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别上涨9.0%和18.6%。 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72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6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比上年末提高0.13个百分点,控制在调控目标之内。 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5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9%,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实缴税金997.9亿元,增长33.4%,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4.8%,提高5.8个百分点。完成出口145.8亿美元,增长55.7%,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0.7%,提高5.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亏损企业和亏损行业增加、节能降耗任务依然艰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等。 二、农业

200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濮阳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6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增速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37.1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29.3亿元,增长9.8%。人均生产总值18803元,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为13.8:66.5:19.7,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1.5%提高到53.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7.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9.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20.9%。

表1: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年末从业人员237.1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1036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517人,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497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833人。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3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税收收入19.55亿元,增长12.3%,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3%,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3.87亿元,增长17.3%,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8.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7.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6.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2.6%。 全年7县区完成生产总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市的比重为69.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增长6.6%,占全市的比重为47.8%,有2个县(区)超3亿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3.78%,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70.9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8%,其中:夏

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03-11 13:13:05)标签: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gdp 财经房价国民经济经济就业贸易收入统计公杂谈分类:2008年统计公报 2008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下,我区各地沉着应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努力变挑战为机遇,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物价涨幅回落、民生状况改善、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776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6.9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4271.03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583.79亿元,增长15.5%。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6%。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5:51.8:35.7调整为11.7:55.0:33.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2214元,比上年增长16.7%,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4638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7%,居住类价格上涨6.3%,其它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均略有上涨或保持稳定。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2.5%和11.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1%。[详见附表1] 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103.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54万人,增长2%。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414.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9万人,增长8.1%。全年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38万人,比上年减少0.9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107.3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0.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5%和32.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55.4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医疗卫生支出59.46亿元,增长35.5%;教育支出205.84亿元,增长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升级步伐相对滞后;受需求萎缩和部分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亏损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亏损企业亏损情况较为严重;受我区产业结构趋于重型化的制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等数据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8年, 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旅游市场形势,全国旅游行业克服困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入境旅游人数13002.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0%。其中:外国人2432.53万人次,下降6.8%;香港同胞7835.01万人次,增长0.5%;澳门同胞2296.63万人次,下降1.0%;台湾同胞438.56万人次,下降5.2%。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304.9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1%。其中:外国人1970.41万人次,下降7.9%;香港同胞2566.86万人次,增长1.1%;澳门同胞387.90万人次,下降0.8%;台湾同胞379.75万人次,下降5.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7.03亿人次,农村居民10.0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971.75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777.55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11.0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49.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75.3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2.6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9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8年,外国入境市场受到影响最大,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432.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8%。 ——亚洲市场依然独大,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59.9%,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下降9.4%。其中: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洲际市场同样遭受影响。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入境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5%、5.1%、5.5%和0.2%。 ——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和人均天花费较上年持平或有所增加。2008年,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0天,与上年持平;人均天花费为200.43美元,

2000-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免费版

200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1年6月18日 2000年,是全国各地培育和发展旅游业这个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绩的一年。东、中、西部旅游业全面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451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9%,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2000年,中国入境旅游业主要指标全面增长,外国旅游者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入境旅游人数达8344.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外国人1016.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港澳同胞7009.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台湾同胞310.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22.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继续居世界第5位。在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中,外国人809.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港澳同胞2033.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台湾同胞271.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162.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继续居世界第7位,相当于当年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6.5%。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2000年,国内旅游全面升温,呈现出出游人数大幅增长、热点地区扩张、旅游旺季前“推”后“延”的特点,并形成了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国内旅游“黄金周”,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国办发[2000]46号文件的贯彻执行,使我国假日旅游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7.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5%。其中:城镇居民3.29亿人次,农民4.15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175.5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235.26亿元,农民旅游消费940.28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26.6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678.6元,农村农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6.6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26亿人次,旅游收入574亿元。 三、旅游业产业规模及从业人员 根据本年度对国内旅游住宿设施(不包括旅游饭店)抽样调查的结果,结合对全国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等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到2000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26.84万个,比上年增长7.7%。其中:旅游住宿设施25.43万个(包括:旅游饭店1.05万个,社会旅馆7.99万个,个体旅馆16.39万个),比上年增长7.3%;旅行社8993个,比上年末增长22.8%;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业5100个,比上年末增长4.5%。

2008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 无锡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 2009年2月10日 2008年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经受挑战的一年,从年初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来势凶猛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海啸,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困难。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应对挑战,以优化发展、转型升级从容破解重重困局,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9.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54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80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3053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10689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0%,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8万人,净增就业8.9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7.39万人,帮助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035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 民营经济继续稳步壮大。全市民营经济延续上年的良好发展态势,总量继续扩张,规模继续壮大,活力增强。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82.15万人,注册资金270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0.8%,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74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上缴税金327.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6%。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893.12亿元,比上年增长7.9%。 市场物品及服务价格增长较快。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1%,涨幅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6%,消费品价格上涨6.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2%。

石家庄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5日 2009年3月2日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三年大变样”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新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增长。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38.4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增长11.0%。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实现增加值309.7亿元,增长 4.0%;第二产业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1424.6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 实现增加值1104.1亿元,增长12.9%。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66.48万人,比上年增加11.43万人,其中市区240.72 万人,增加3.0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4.65‰,死亡率6.25‰,自然增长率 8.4‰。(注1)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4.3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3%,其中在岗职工82.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8%;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153元,比上年增长15.8%。年末市区单位从业人员为54.6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2.8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89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各类企业在职职工及个体工商户共有89.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近10万人; 26.1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比上年增加1.7万人;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3.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5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8.3万人。年末全市116.0万人参加了职工医疗保险,比上年增长6.2%。城乡困难家庭、特困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年末全市共有70060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008年,全市继续加大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全市民营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7.3%;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50.1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5.2%。 二、农业 2008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3.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275.9亿元,增长0.8%,牧业产值233.9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8亿元,增长15.3%。全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506.7万吨,比上年增产2.5%,粮食亩产447公斤,比上年增加16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率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5%,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