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康有为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

康有为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

康有为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
康有为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

康有为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

许多人都知道“公车上书”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除了组织“公车上书”

清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秋,在北京的湖广会馆里,一个中年士子正在奋笔疾书。他身材略显矮胖,眉宇间掩饰不住忧郁、激愤的神色。他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康有为。30岁的康有为是第二次参加顺天乡试,不过,他又一次落第了。时局艰危,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大同书》作者对于自己再一次的落第并不很在意。他是胸怀“救世”的大志来到京城的,他渴望能够拯救中国,干一番大事业。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找到一条“通天”之路,在他看来,直接给皇帝

上书,是最好的选择。思索一会儿,他又提起笔,愤激地写道——现在已经是外夷交迫,兵弱财穷。值此非常之局,决不能再保持祖宗留下来

这封奏书并没有到达光绪皇帝的手中。军机处的官员认为言辞激烈,文字过火,所以截留了。随后,失意的康有为离开北京,继续著书立说。他于1891年完成了《新学伪经考》。次年,在他的学生陈千秋、梁启超的协助下,完成《孔子改制考》。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子打扮成一个具有平等、博爱等资产阶

1895年,中日战争结束,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臭名昭著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十分愤怒,他起草了一份万言书,邀集在京应考的各省举人1000多人,准备联合向朝廷呈递。这

这次上书并没能够呈递,因为“万言书”写成之时,《马关条约》已经签订,来应考的举人,大抵是为求官而来,以为“成事不说”。不过,这次失败的行动,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康有为赢得了很大的声誉。此时的康有为已经不满足光有一个虚名,而是有着狂热的政治雄心。为了实现这个雄心,他以为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争取皇帝的支持,做大官,从而实际参政。因此,在其他举子纷纷散去之时,康有为不顾风险,把万言书略做修改,以个人的名义呈送皇帝。这就是他

康有为的第三次上书终于到达了光绪皇帝手中。光绪看后十分感动,下令抄送各省督抚,征求意见。这使康有为大为振奋。不过,各省督抚对变法态度暧昧,征求意见便成了不了了之。但康有为没有放弃,他接着给光绪皇帝第四次上书。此时的他已经考取进士,并担任了工部主事。工部主事无权直接上奏皇帝,必须

第四次上书失败后,康有为辞去官职,全身心地投入组织强学会的工作,宣传变法主张。由于康有为的几次上书广为刊行,他在上流社会中已经成为知名人士。当时,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翁同龢、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新建陆军督办袁世凯等人都资助强学会,并名列会籍。连李鸿章也表示要加入,因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1897年11月),在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康有为再一次来到北京,第五次给皇帝上书。他激昂地说——列强瓜分中国,已如箭在弦上,十分危急。如此下去,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可不得矣。……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侍,人无固志,奸宄生心……乱机四伏,陛下欲求

康有为认为,局势岌岌可危,变法维新势在必行,万万不可延迟。因为言辞

由于几次上书,康有为已经得到紫禁城的注意。都察院的一个官员把他引荐给了光绪皇帝,光绪决定亲自召见他。可是,受到恭亲王的阻拦。恭亲王说,按祖宗惯例,非四品以上官员,皇帝不能接见。光绪皇帝只好下令要大臣代为接见

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初三(1898年1月24日),康有为被邀请到总理衙门,与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几个大臣进行了一次关于变法问题的辩论。此时的光绪已经读到康有为的第五次上书。光绪被康有为书中的言辞打动,下令以后康有为

正月初八,康有为向光绪上了一个《应诏统筹全局折》。这是他的第六次上书。他把自己所著的《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考》送呈光绪,意思是希

接着,康有为又趁热打铁,上了他的第七书。他着重论述了彼得大帝是如何

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百日维新正式开始。五天后,光绪在颐和园接见康有为。接见之所以不在紫禁城,就是为了不违反“祖宗规矩”。光绪皇帝表面上接受了康有为的主张,不过,他只给了康有为一个“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六品衔的小官,离康有为梦想的“布衣相国”距离非常遥远,这令康有为十分失望:变法的前途迷茫,大业何时才能实现?就好像眼前的这位皇帝,仿佛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不过,光绪赋予了康有为专折奏事的权力。这样,康有为就打通了与皇帝直接对话的通道。这就给了康有为无限的希望,正是为了这点希望,康有为和他的同志们,在变法维新的道路上,义无返顾地走了下去……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 公車上書,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背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内容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结果及影响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戊戌变法为什莫会失败 原因: 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 2、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020年成考高起点历史考点:公车上书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考点: 公车上书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民族危机。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世纪60年代后,在知识分子中间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90 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这次上书被称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由于受到封建顽固派的阻挠,没有成功。但它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开始转化为具有实际斗争意义的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就要不要变法等问题进行了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1.康有为 (1)康有为,广东南海县人,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19世纪70年代,中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正在形成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酝酿着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康有为开始接触西

方资产阶级文化。1882年,他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未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他吸取了西方的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体系。(2)1888年,康有为再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上书光绪帝,受阻未能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开设“万木草堂”,收徒讲学,阐发维新变法思想。他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也是其进行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1895年春,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即“公车上书”。5月,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赞许。8月,他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宣传西学,鼓吹变法。不久,在北京组织成立了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光绪帝读后令其提出变法的具体办法。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了《应诏统筹全局折》,这个奏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同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救亡团体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存。6月,光绪帝召见康有为,任命他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筹备变法事宜。百日维新的措施,大都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筹划的。戊戌政变发生的前一天,英国人保护他逃亡香港。 2.梁启超 梁启超,广东新会县人,祖父和父亲都是封建文人。他17岁考中举人。1890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开始看到有关西方的书籍,初步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1891年,就于康有为接受维新思想的影

公车上书

公车: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其背景源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 [1],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根据传统的历史学教材所载:反对者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之策,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公车上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政 治运动的开端。 ? 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一事,严格上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是各地举人自发上书,这些上书的具体记录目前仍然可以查阅;另一方面则就是康有为所领导的联省上书,这次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诗是一首诗作,作者是清代的康有为。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诗》是一首诗作,作者是清代的康有为。 次日美使田贝萦稿。为人传抄。刻遍天下。题曰《公车上书记》。是时主和者为军机大臣孙毓汶。众怒甚。孙畏不朝。遂辞位。 辽台膴膴割山河③。抗章伏阙公车多。联名三千毂相摩。联轸五里塞巷过④。台人号泣秦桧歌⑤。九城谣谍遍网罗⑥。扛棺摩拳⑦。击鼓三挝⑧。桧避不朝。辞位畏诃⑨。美使田贝。惊士气则那!索稿传抄。天下星争磨!呜呼椎秦不成奈若何⑩!。 译文。舰队全遭击沉。东海龙王看了也伤心泪零。

朝廷派出使臣。向敌人倭寇乞求和平。神圣国土。富饶的辽东台湾。被轻易割让。公车上书激怒了各省举子。到皇宫请愿抗议卖国罪行。三千人联名上书。车马拥挤得互相撞击。一辆接一辆。首尾五里沿着街道前进。辽台人民在痛哭。卖国奸贼在得意歌唱;扬言要捉人。风声鹤唳。密探遍布京城。抬着棺材。摩拳擦掌。敲响骂贼的鼓声。吓坏了卖国贼不敢上朝。辞官躲在家里。高涨的士气。使得美使田贝也感到震惊。 索取上书稿。人人争抄。瞬息传遍全民。可叹国贼不除。怎能挽救国家危亡的命运。 注释。①谓甲午战争。清朝海军覆没。②指李鸿章出使议和。 輶轩:古代天子使臣所乘之车。③辽台: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与台湾。割让给日本。膴膴:肥沃。④此两句形容车辆众多。毂。车轮的中心圆木。轸。车后横木。毂轸。此处用作车之代词。公车上书⑤秦桧:宋奸臣。此处指孙毓

汶。⑥此句谓清廷对公车上书。派了许多侦探。严密监视。⑦扛棺:意谓不惜以死谏争。⑧用击鼓骂曹故事。意谓对卖国贼的痛恨。⑨指孙毓汶知众怒难犯。引咎辞职。⑩椎秦:引用张良椎击秦始皇的故事。 喻打击孙毓汶等卖国贼。 作者简介。康有为。号长素。广东南海人。光绪进士。 曾约会试举人千人上书清帝。变法图强。戊戌四月。光绪帝曾传康询变法事宜。八月政变作。逃亡海外。晚年思想落后。成为保皇派。其诗风格雄浑。文辞瑰丽。著有《康南海先生诗集》。 作者原序 “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次日美使田贝萦稿,为人传抄,刻遍天下,题曰《公车上书记》。是时主和者为军机大臣孙毓汶。众怒甚,孙畏不朝,遂辞位。 海东龙泣舰沉波①,上相輶轩出议和②。辽台膴膴割山河③,抗章伏阙公

康有为公车上书

康有为公车上书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应试举人1300余人为要求“拒和·迁都·变法”而联名上书请愿事件(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以“公车”为入京应试举人之代称)。 1895年3月18日,康有为偕弟子梁启超赴北京参加会试,正当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李鸿章赴日乞和之时。三月二十一日,即《马关条约》签订前二日,空前丧权辱国的条约内容已传到北京。当时云集京师的举人义愤填膺,奔走相告,强烈要求清廷拒绝批准条约,继续抗战。起初各省举人自为单位,分别向都察院提出要求。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广东、湖南领先,别省继之。数日之内,书呈纷飞,“章满察院,衣冠塞途”,举人们甚至“围其长官之车”,情绪激昂。台湾省举人更是捶胸顿足,垂泪请命,强烈反对割让台湾。而清政府竟毫不理睬。于是,康有为又倡仪18省举人联名共上一书,向清廷提出强烈要求。众人即推举康起草。康有为壮怀激烈,热血沸腾,用一昼两夜时间,起草了一份长达1.8万余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亦为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公车上书》情词慷慨,气势磅礴,极言救时之方,详陈自强之道,引经据典,文贯中西,可以说是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篇宣言书。上书首先强烈反对割让台湾,指出割台湾给日本是“弃台民”、“散天下”,会造成“民心先离”,中国将有土崩瓦解之患。又反对议和,认为言和是“解散民体,鼓舞夷心,更速其亡”,故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并提出了他的全部变法维新主张:一、下诏鼓天下之气。要求光绪帝速下三诏:一下“罪己之诏”,中日甲午之战,中国惨败于日本,皇上应特下明诏,深刻反省,承担责任,以便激励国人,同雪国耻,鼓舞将士,慷慨效死。二下“明罚之诏”,对那些主和辱国、大僚尸位、无补时艰的昏庸大臣;阵战不力、闻风溃逃、克扣军饷的贪鄙将帅;擅许割地、辱国通款的卖国使臣;守御无备、调度非人的大小疆吏,应区别情况,给以处罚,重者处死,轻者革职,以蔽其辜。而对那些有功绩的将帅疆吏,则予以奖赏。三下“求才之诏”,建议光绪帝应悬赏求贤,破格提拔那些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参与决策国家大事,应令中央、地方各级官吏各举所知,不论已仕未仕,均可引见擢用。三诏一下,赏罚既明,天下士气必大受鼓舞,则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中文名公车上书 时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代表人物康有为等数千名举人 当时皇帝清光绪皇帝 派别维新派 意义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目录 1词语解释 2历史背景 3主要内容 4历史影响 5专家观点 6历史更正 1词语解释 公车上书 拼音:gōng che shàng shū 解释:公车: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出处:《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例句:制台原是不得已之举,台民不甘臣日,~反抗,列名的千数百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 典出 《史记·滑稽列传》载:汉武帝时,齐地人东方朔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他广泛地阅读了诸子百家的书,因此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他到长安后,到公车府那里给皇帝上书,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勉强抬得起来。武帝花了两个月才读完东方朔的奏章,读完后龙心大悦,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 典义 汉制规定,吏民上书言事均由公车令接待。上书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指普通人向当权者上书言事 2历史背景 其背景源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1] ,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车上书剧本

公车上书剧本 拟定参演;康有为梁启超翁同龢谭嗣同翁同和的学生(以下简称A)路人甲众举人翁同和家的管家 旁白: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广大人民和各阶层进步人士群情激愤,几个爱国分子聚在一起,探讨中国的出路。 (众举人上)(人数看情况) 众举人:(愤怒地)还我台湾! (退) (翁同和,A上) A :将出笼这个马关条约的最后通牒本,李鸿章自然有责任。不过学生以为 将这天大的责任,全推到李鸿章一个人身上,恐怕......不公平啊。翁同和:你们几个都是我的亲信弟子,我今天就把话挑明,我们和李鸿章之间绝不是什么党同伐异,也不是什么权力争斗,事关国家兴亡,社稷存亡。 (提高音量,威严的)我等不挺身而出,更有谁人!更加上天赐良机, 要整,就把他整垮!叫他永无翻身之日。整垮了李鸿章,朝堂之上,我 们才能说得起话啊。皇上才能挺直腰板办事。这样,也才能从根本上挽 救国家啊!(此时手握拳,甩几下) 管家:(恭敬)康有为求见。 翁同和:跟他说,不见。 (翁同和,A退,康有为上) 管家:南海先生,我家老爷说啦,无论有什么折子,请通过工部转呈办理,不必直接找他。 康有为:还是烦请老人家再通报一声,我这万言书,如果没有翁师傅的转呈,是不能上大天聪的。 管家:听说举子们都在督察院那边,呈递请愿书呢。南海先生,南海先生,您何必舍近求远呢? 康有为:老人家,我这万言书,绝不仅是请愿书啊!再说这远近,恐怕没有比翁师傅上大更近的路了吧。 管家:只要能够上达,远也是近;如若不达,近也是远。对不住了,南海先生。 (把道具万言书还给康有为) 康有为:(拿过万言书,叹一口气) (管家退,梁启超,谭嗣同上) 梁启超:老师,老师,可算找到您了。 康有为:你们怎么来了? 谭嗣同:弟子们都快急死了,日本那边的事都核准了,举子们都去了督察院,恐怕要出事。 梁启超:弟子们都急着请老师示下,咱们该怎么干? 康有为:士气可用,走! 谭嗣同梁启超:(齐声)好! (康有为等下,众举人上)

转型中国第32期:“公车上书”真相

转型中国第32期:“公车上书”真相 第一、反对和约的上奏、代奏及电报,已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运动。 其中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并不是进京应试的举人,而是各级官员。 第二、当我阅读这一批关于和约的上奏、代奏与电奏中,听到的只是一边倒的反对议和的声音。 众声喧哗之中,只有一人同意与日本签订和约。 此人是帮办军务、四川提督宋庆。 由此可见,当时的舆论气氛完全倒向了主战派,公开出来支持和谈,虽无政治风险,却要冒很大的舆论风险。 康所谓的飞言恐吓,简直不知所云。 退而言之,即便孙毓汶甘冒众怒,真的对举子们实施了威胁恐吓,但他能吓住举子们吗?根本不可能!因为朝中那些身居枢要的军机章京们,譬如兵部主事张嘉猷、户部郎中林开章,都正在签名、上奏,反对议和。 上奏反对和议有没有政治风险,有谁会比他们更清楚?他们的行为,对举子们而言,具有足够的信息暗示和榜样力量;再譬如:翰林院编修王荣商三月二十九日签字反对议和,四月三日又单独上书,还是反对议和,但四月十五日,王却升任为翰林院侍讲,反对议和何曾对他的仕途有过影响?由此可见,康对当时的政治氛围的描述,完全

是失真的。 他所说的反对派,从抽象的机构都察院到具体的个人孙毓汶,都纯属虚构。 康在《我史》中自承:自己是此次公车上书的领导者。 据康的描述,上书高潮的掀起,始于康命令梁启超鼓动广东举人,湖南举人随后响应,康、梁又进一步联络了大批朝中官员,最终才有了18省举人发愤联名上书的结果。 这同样不是史实。 康有为及康党日后撰写了大量有关公车上书的文章,但蹊跷的是,对自己当年如何具体鼓动各省举人、如何联络朝中官员、具体联络了哪些官员,全然没有说明。 没有说明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史实都是夸大的。 康有为在当时,根本不具备领袖18省举人上书的资格。 这一点通过对比很容易看出来。 康有为曾命令梁启超出面组织广东举人联名上书,此次上书有广东举人80余人签名,梁启超领衔,康门弟子麦孟华签名第5位,虽然康本人没有签名,但说康有为策划领导了这次联名上书,是不为过的,这也是1895年唯一一次可以被确切证实的康党所组织的联名上书。 与此同时,广东举人还在陈景华的领导下,组织了另一次联名上书,签名的广东举人共有289名,四月初七日由都察院代递给了朝廷,在本次上书中,麦孟华签名排在第63位,梁启超排在第284位,康有

公车上书名词解释

公车上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国人以巨大的震惊,人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败在了一个曾经向中国学习的东亚小国手中?他们探寻原因,认为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是实行“明治维新”变法的结果,中国要富强,也应该学习日本进行变法。因此,变法维新的舆论日渐高涨。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被瓜分的危机迫在眉睫。当时正有一批举人在北京参加会试,消息传来,群情激愤,纷纷谴责李鸿章,呼吁清政府拒绝和约,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救当时的危局。 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均在北京参加会试。康有为得知条约签定,五内如焚,立即要梁启超等弟子分头鼓动各省举人,上书呼吁清廷拒绝和约。梁启超即联合在京会师的广东举人81人上书都察院。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福建、四川、江西、河南等省的举人也纷纷上书。台湾省的举人罗秀惠等人更是捶胸顿足地“垂泪而请命”,痛陈台湾人民正在向着北京痛哭,强烈地反对割让台湾。 5月1日,康有为联合18省举人在松筠庵会议,与会者1’000余人,在大家的共举下,他连夜奋笔疾书,起草了一份14000多字的上皇帝书,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康有为在书中情词慷慨,气势磅礴,极力陈述救国的方法和自强的道路。他首先陈述了签定《马关条约》将造成可怕的后果,认为如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就会是中国人心涣散,列强必然会接踵而至,中国将再次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会面临亡国的危险。康有为提出了自己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张,即:拒和、迁都、变法。他要求皇帝当机立断,立志于改革富强,使国家能够免遭被侵略的命运。 具体的内容是:一、“下诏鼓天下之气”,皇帝首先放下尊严,下罪己诏,带头进行自我批评,这样就可以振奋士气,鼓舞人心。而且还要下诏惩罚那些主张求和、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大臣,奖赏那些有功之臣,并且提拔那些有作为的人才。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主张迁都西安。他认为京师近海,容易受到外国的威胁,而且在当前旅顺和威海卫失陷的情况下,困守京师,失败的可能性极大。迁都以后,可以凭借西安天然的地理优势,来抵抗日本可能的侵略。同时可以把对日的赔款用于军费。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康有为认为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的原因在于将衰兵弱。一方面他建议光绪帝责令各州县推举精兵良才,以取代那些老弱病残之兵。另一方面建议从英国购进像黎姆斯枪(音译)、毒气之炮等精良的武器。 康有为指出,前面所说的种种策略仅仅是解决当前危机的权益之计,要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必须进行变法,这才是“立国自强之策”。他认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之所以一直没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原因就在于西方国家在进行变法的时候,我们却墨守成规,止足不前,所以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因此他提出了振兴国家的富国之法、养民之法和教民之法。 富国之法是:统一中国的金融市场,由国家发行钞票;修建铁路,制造机器、轮舟、开采矿产;撤除旧时的驿站,开设邮政局。 养民之法是:发展农业,设立农学会,丝茶学会;设立考工院;各省设立商会、商学;实行移民垦殖。 教民之法是:分立学堂、开艺学书院,学习西学;开设报馆。 他还建议国家裁撤冗官,紧缩机构,澄清吏治以及改革官制。提出以府县为单位,每十万户公举一名“议郎”,给皇帝提供建议和供皇帝咨询,使全国的政令上通下达。 举人们约定在《马关条约》批准之前,即5月4日递交都察院代递。当时松筠庵摩肩接踵,有1’300多举人在上书上签字。举人们的这一行动遭到了把持朝政的主和派的阻挠,他们千方百计地破坏举人们的爱国活动,并向光绪帝施加压力,抢在公车上书之前,迫使光

甲午战后康有为变法条陈考略

甲午战后康有为变法条陈考略 作者:孔祥吉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653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1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戊戌变法这段历史研究的深入,对维新派在甲午战争之后的活动及康有为的变法条陈,提出了种种质疑。有的论者,鉴于康有为对其戊戌时期奏议进行改篡,进而否定他在甲午战后,曾向朝廷提出选举“议郎”讨论国政,以及“设议院以通下情”的建议。还有些论者,长期沿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著作中,关于这段历史的一些不甚准确的说法等等。所有这些都关系到甲午战争史和戊戌变法史研究的重大问题。因此,穷本溯源,厘清康有为在甲午战后的活动,考订其变法条陈,便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笔者不揣浅陋,在故宫博物院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同志大力支持下,翻检有关康有为及维新派活动的有关资料,现将这些资料爬梳整理,略事考订,以资鉴别。 《公车上书》考 此书又称《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于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草就,由其弟子梁启超、麦孟华誊抄,都下传阅。同年有上海石印书局印本及文升阁刻本。 这是康有为在甲午战败后,策动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政治活动,它标志着维新派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历史舞台,使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改革思想,变为实际的政治运动,故此次上书影响深远,意义甚大。此书坊间流传版本甚多。关于这次上书的经过及其内容史学界颇多争议,现参酌清宫档案及其他资料,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略予考订。 其一,关于公车上书之经过以及帝党官僚所起作用。 康、梁等人对于公车上书的经过叙述,与史实颇有出入。尤其是对于帝党官僚文廷式等人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没有涉及。 如《康南海自编年谱》云: “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于二十八日粤楚同递,粤士八十余人,楚则全省矣。与卓如分托朝士鼓(动),各省莫不发愤,连日并递,章满察院”(《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30页。)。 而光绪二十一年五月朔,泸上衷时老人未还氏所作《公车上书记序》则称:“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画押,电至京师,举国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而声势最盛、言论最激者,莫如公车上书一事。初则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人(按,应为八十一人),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裳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而福建、四川、江西、贵州诸省继之,既而江苏、湖北、陕甘、广西诸省继之,又既而直隶、山东、山西、河南、云南诸省继之,盖自三月

高考满分作文:公车上书

高考满分作文:公车上书 时代的车轮行驶到1895年,经营了两百多年的大清帝国的大厦已经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事实上,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英国等列强的坚船利炮就已经动摇了他的根基。 现在,一直对他有着觊觎之心的邻邦——日本,又开始毫不客气地在他肥大却臃肿的躯体上动起了刀子——割地、赔款! 正在京城参加进士应试的举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获悉消息后,自动聚集在一间小小的客栈里。昏黄的油灯下,映照着一张张充满着热血的年轻人的脸。 “南海先生,你看怎么办?” “南海先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江山沦落敌手,让我们的同胞成为倭寇的子民!” “南海先生,我们都听你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 被称为南海先生的康有为把一份有关日本明治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手抄报重重地甩在案上。但究竟怎么做,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此时的康有为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来京城参考进士的举人,既无权,又无势,“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所凭的就是一腔热血,但是,仅凭热血就能改变现实,就能挽狂澜于既倒?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江山不复在,我辈徒奈何! 有人义愤填膺,有人开始啜泣。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但一干举人的目光还是聚焦到了康有为身上。 良久,康有为发话了: 对我们文人而言,现在的选择只有一条路! “哪一条?” “说来听听!” 众人似乎找到了救命的稻草。 大家明早各自回乡,分头行动,发动天下读书人,来个“公车上书”,反对割地赔款,要求变法强国,我不相信,光绪帝会不为所动,大清的江山毕竟是他的! 对,有道理!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那上书些什么内容呢? 在大家的追问下,康有为娓娓道来,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已经不止一次上书,只是怀疑这些信有没有到达光绪帝的手上。 “下诏,鼓天下志气!” “对头!” “迁都,定天下之本!”

1895: 康有为未曾领导“公车上书”

1895: 康有为未曾领导“公车上书”
1895 年度事件:公车上书
1895 年 3 月,正值甲午战败,康有为偕弟子再度入京会试。多年后,类似描述——康有为在 1895 年领导上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并提出系统的 变法方案,史称“公车上书”,维新派由此登上政治舞台——成了历史常识。只是,越常识的东西, 往往越远离真相。 【伪上书】 自晚清以来,谈及“公车上书”,所用史料基本取材于康有为自撰《我史》。其记述如下(为方 便阅读,对原文做了通俗化处理,下同): “……朝廷命李鸿章赴日求和,议定割让辽台并赔款二万万两。3 月 21 日谈判电报抵达北京, 我提前得知消息,马上让卓如(梁启超)去鼓动各省。先鼓动了广东举人上折子抵制和议,湖南举 人随声附和,28 日两省举人同时呈递奏折,广东 80 余人,湖南全省参与。我与卓如又分别拜托朝 中官员进行鼓动,各省举人均极为愤慨,连日上奏,奏章堆满都察院……我认为士气可用,遂召集 18 个省举人在松筠庵集会商议,签名者达 1200 余人,我用一天两夜时间起草了一份万言书,内容 包括拒和、迁都、变法三大项。卓如、孺博(麦孟华)连日抄写,传遍京城,士气愤涌。4 月 8 日前 去投递,都察院以皇上已在和约上用玺,事情无法挽回为由,拒绝接受上书。 ” 康的这段记载,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得相当完整,长期以来,被视为关于“公车上书”事件最 权威的表述。但考之史料,这番自述漏洞百出,严重作伪。事实是:康有为组织的此次上书根本没 有付诸实施,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都察院递交过什么上书。 相关证据是很多的,此处仅举一例。康有为一再声称上书之所以未成,是因为都察院拒收。这 是对都察院的严重诬蔑。事实上,都察院在 1895 年的上书大潮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洪良品、 余联沅、褚成博、王鹏运、丁立瀛、庞鸿书、刘心源、高燮曾等 20 余名都察院御史都曾上奏极谏, 有些甚至连上数折;当日实际主持都察院的三位堂官,裕德、沈恩嘉和寿昌,都上奏反对和约,主 张再战,是 1895 年上奏浪潮中品级最高的堂官。说都察院守旧顽固拒收康有为发起的上书,完全 不符合史实。 康有为说四月八日都察院以和约已成,再上书于事无补为由拒绝接受和代递自己的上书。这同 样不符合史实。据茅海建教授考证,就在四月八日当天,都察院还向朝廷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 15 件之多!这些奏折最晚递至都察院的时间是四月六日; 四月九日,都察院又代递了 10 件条陈,条 陈上注明的投递日期,有三件赫然正是四月八日;四月十一日、十五日,都察院再次代递了 9 件条 陈。其中两件条陈注明投递日期为四月十日,一件注明投递日期为四月十四日。

康有为的系列上书

康有为的系列上书 ——制度变革思想的嬗变轨迹 1888~1898年,康有为先后给光绪皇帝七次上书,大声呼吁变法,即1888年12 月的《上清帝第一书》,1895年5月的《上清帝第二书》(即公车上书)、《上清帝第三书》,1895年6月的《上清帝第四书》,1898年1月的《上清帝第五书》、《上清帝第六书》、《上清帝第七书》。从这七次上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寻绎康有为制度变革思想的嬗变轨迹:《上清帝第一书》为第一阶段,是政治制度改革思想萌芽时期;《第二书》、《第三书》、《第四书》、《第五书》为第二阶段,是他的基本政治纲领——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时期;《第六书》、《第七书》为第三阶段,是其思想渐趋保守的时期。 在《上清帝第一书》中,康有为指出西方列强步步入侵——“比者日谋高丽,而伺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并提出了“变成法”的建议。不过,这里的“法”指的是笼统的治国之道,并非专指政治制度。而且,这次上书的侧重点在于劝皇帝下决心“变法”,而不在于劝皇帝怎样变法。关于如何变法,康有为也没有考虑成熟,只是含糊地建议“增设训议之官,置天下耆贤,以抒下情”,表现出朦胧的学习西方议会制度的愿望。 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危机越来越深重,康有为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西方的认识都加深了,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的制度变革的思想。他认为,导致中国贫弱的根源是落后的政治制度:“夫中国二千年来,以法治天下,而今国势贫弱,至于危迫者,盖法弊致然也”。而此前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原有的政治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徒糜巨款,无救危败,反为攻者借口”,“非尽弃旧心,再立堂构,无以除旧弊,维新气象”。 所谓“立堂构”,就是从根本上进行制度变革,在《第二书》、《第三书》、《第四书》中表现为设“议郎”。这是康有为提出的比较完整的仿行议会制度的方案:“特诏颁行海内,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不论已仕未仕,皆得充选,因用汉制,名曰议郎。……俾轮班入直,以备顾问。并准其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凡内外兴革大政、筹饷事宜,皆令会议,三占从二,下部施行”。“议郎”之名虽沿自汉代,但兼具咨询和立法两种职能,可以“上驳诏书,下达民词”,职权很大,已经近似于西方的“议员”。 特别是在第五书中,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表现得更为明显。他建议光绪帝“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将国家大事交付国会讨论——“自兹国事附国会议行”,重新修订宪法:“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并改革官制,“停捐纳,汰冗员,专职司,以正官制”。 不过,在第六书和第七书中,康有为提出了三条变法纲领——“大誓群臣以定国是”,“立对策所以征贤才”,“开制度局以定宪法”。第一条纲领,是将维新变法确定为国家的大政方针;第二条纲领,是为变法事业准备人才。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第三条变法纲领——“开制度局以定宪法”,具体做法是:“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妙选天下通才十数人为修撰,派王大臣总裁……每日值内,共同讨论”政治制度,请皇帝“亲临”,并设立法律、度支等12个局,负责施行“制度局所议定之新政”。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天下通才”并非如“议郎”由各府县公举产生,而是由皇帝钦定——“妙选”;制度局则是一个推行变法的行政总机关,也只对皇帝负责,与康有为此前多次提议开设的“议院”、“国会”不可同日而语。 值得注意的是,康有为的第六书与第五书时间相差不到一个月,而他的政治主张却出现

康有为公车上书翻译

举人康有为等备办呈文,乞求皇帝为了天下安危之大计,下英明的诏示,大行赏罚,迁移都城编练新兵,实施新法,以此来拒绝赔款,抗拒外夷,保卫国家的疆土,延长国家命运存续的时间。呈请代为奏事: 我私下里听说,在与日本停战议和的过程中,有割占奉天边境一带土地及台湾一省,赔偿军费白银两亿两,及在苏杭一带开埠通商,听凭日本所产的机器货物通行内地,而免收其厘税等税款,此外还有缴械投降,进献释放战俘,向中国移民等说法。通过阅读《上海新报》,天下世人为之震惊,听说举国上下都为此上书朝廷进行抗争,都城的居民也是人人惊骇。又听说台湾的居民不敢奉行割裂其地的诏书,都思念感戴本朝。人心如此坚固,这确实是列祖列宗及当今皇上对他们有深厚的仁爱及恩惠,如温暖的阳光包含浸润他们,数百年来一直是这样。然而现在和谈处于下风已经很多日了,换约的期限马上就要到了,还没有听到皇上态度鲜明的下英明的诏示,拒绝日本人割占领土的要求,严正的处罚议和大臣之罪。甘愿忍受奇耻大辱,抛弃自己的人民,以列祖列宗艰难经营而得到它们,突然这样从容的抛弃,这对列祖列宗怎么交代?对天下臣民怎么交代?然推测皇上有以仁孝治理天下的心,又怎么能上负列祖列宗,下负黎民百姓呢。因为误于议和大臣的话,以京城为重,以边疆省份为轻,只要割弃边地则京都便可得到保障,不割地则京都地区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只能抛弃原则接受这个暂时的变通之法,而狠下心来割弃土地。又以虽然众人议论纷纷,全力抵制和议,但这样做,是没有把握保全大局的,不如强力克

制求取和平,这样还可以保持旦夕之命。又以为议和达成之后,可以像1860年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那样保持数十年相安无事之局面。左右显贵的近臣,都持这种言论。故朝廷上下满是恳切之言,但是却不被接受。议和大臣之言虽然要承受屈辱,却易于施行,所以甘于割弃土地抛弃臣民而不顾。 自己私下里认为,抛弃台湾臣民是小事,但失去天下臣民是大事。割地是小事,但亡国是大事,家国天下的安危在此一举。天下倾覆,众举人也会同受倾轧,故不避杀头之罪,犯逾越本分之罪,统筹国家之大局,来为我的皇上陈述。 为什么说抛弃台湾臣民就是离散了天下臣民呢?天下以为我推戴朝廷,现在朝廷抛弃了台湾臣民,那么朝廷亦可抛弃我。一旦有事情发生,次第抛弃,最终将难以保证为大清国之臣民。民心首先离散,又哪里会有土山之忠存在。据《春秋》记载,梁亡于梁未未亡之时,因为它自己抛弃自己的臣民,等同于亡国。所以说抛弃台湾臣民事小,但离散天下臣民事大。日本对于台湾,没费一支箭矢,只是大声恫吓,就把台湾全岛割了出去。诸外夷都会认为中国软弱易欺,法国人将会谋取云南和贵州,英国人将会谋取西藏和广东,俄国人将会谋取新疆。其他如德、奥、意、日、葡、荷都会开始打坏主意。只要有一国不答应它的要求,就都会像日本一样,使京都地区受到恐吓,若答应他们的所有要求无异于自食其肉,手部足部腹部心脏,随时间都会消失,仅存一颗头颅,又岂能独活下去。所有的行省都丢了,又哪会存在什么京都。所以说割地事小,亡国事大,如此浅显的道理,小孩和愚笨

浅谈公车上书

浅谈公车上书 浅谈《公车上书》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及的关于从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几个 方面的变革主张,分析他各方面变革的特点。通过剖析《公车上书》一文,总结出康有为思 想中所带有的时代气息。 关键词:康有为变革特点 1895年5月2日,也就是清政府批准《马关条约》这一天 ,康有为将他草拟好的洋洋 1.8万字的《上今皇帝书》公布于众。在京会试的各省举人约一千三百余人签名表示支持, 故世称《公车上书》。在《公车上书》中 ,康有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较全面系统地提 出了他的改革社会的政治主张 ,从思想上对已经存在多年的腐朽的封建主义进行猛烈地 抨击和挑战 ,是一篇执着的爱国主义宣言书。《公车上书》首先阐述了“以为弃台民之事小, 散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社稷安危,在此一举”?p75的想法,以及盼望 光绪帝能“统筹大计,近之为可和可战,而必不致割地、弃民之策;远之为可富可强,而断 ?p76 无敌国外患之来”。接着康有为提出来他救国的方案,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

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关于鼓天下之气,定天下之本,强天下 之势三项,康有为认为并非立国自强之本,而是应敌之权宜之计。他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至于如何成天下之治,他在上书中提出的富国六法: 发行钞法,兴筑铁路,制造机器轮舟,开矿,铸银元,设邮政。以及养民四法:务农,劝工, 惠商,恤穷。 一 我们就就康变法的主张来进行讨论,寻找其变法的特点。 第一,康有为在经济上要求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公车上书》里康有为 提出的富国、养民之法。他的“富国”之法 ,包括钞法、铁路、机器轮舟、开矿、铸银、邮政等六项改革主张。他的养民之法 ,包括务农、劝工、惠商、恤穷等四项改革主张。这些主张 ,就是要求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及国防工业 ,并建立和全近代金融货币及信用制度 ,从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从发展民族资本义 经济出发 ,他既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无使外国收我利权”?,又抨击洋务派的官办、 官督政策,“徒使洋货流行 ,而禁吾民制造 ,是自整其国也,” ?。在康有为的经济思想中 , 虽没有摆脱早期维新派的重商思想 ,而且也强调与外国列强进行商战的必要 ,但他有把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