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暑期重点学校提升密卷三 乘法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暑期重点学校提升密卷三 乘法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暑期重点学校提升密卷三 乘法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培优扶尖重点卷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一、填一填。

(5+8)×4 = ×4+×4

52×(17+6)= 52×+52×

(4+37)×3 = ×3+×3

32×(25+13)= 32×+32×

25×(4+8)= 25×+25×

76×27+24×27 = ×(+)

85×36+36×15 = ×(+)

二、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数。

(80+8)×125 34×37+34×53 (2+24)×3

45×99+45 201×46 99×1

三、学校买回这两种书各35本。一共用了多少钱?

四、米店运进大袋小袋大米各8袋。一共运进多少千克?

小学数学 乘法分配律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乘法分配律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2010年7月初在批阅本校四下年级(共224人)的数学期末试卷时,发现简便计算中以下两题“25×48×125”、“165×79”错误率很高,分别如下: 题目错误人数错误率25×48×125 63人28.1% 165×79 52人23.2% 其中错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乘法分配律意义理解有误;(2) 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混淆;(3) 拆分错误;(4)没有简便计算;(5)乱做或不做。 在进行试卷分析时,本人与四年级老师探讨这个问题,四年级老师说:“以前对简便计算没怎么关注过,只知道简便计算学生不容易掌握,尤其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老是搞错。这学期我们很重视,除了上新课特别注意外,平时还把简便计算当作过关题,一天1—2题,训练了将近两个月,结果考试出来,你看,乘法分配律还是错误那么多。”当时听了这番话,就在心里想:为什么简便计算学生这么不容易掌握?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又该如何解决?乘法分配律该如何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呢? 带着以上的困惑,我开始了下面的探索与研究。 二、研究的过程 (一)课该从哪里开始? 本人首先翻阅了《人教版》、新《浙教版》、《北师大》、《苏教版》几套教材,发现每套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都不一样,情况如下: 内容版本人教版浙教版苏教版北师大 加法交换律独立安排在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三上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一 位数”中 独立安排在四 上第七单元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独立安排在四 上第三单元乘乘法分配律三下第二单元独立安排在四

“长方形的周 下第七单元法中 长”中 到底哪种编排更合理?是把这几种运算定律放在一起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还是把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分开教学更利于学生理解?是这几种运算定律单独成一个单元教学有利?还是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分别教学这几种运算定律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带着这些疑问,我在四上年级两个平行班进行了对比教学,四(1)班在教学交换律后直接教学乘法分配律,四(2)班按四下人教版第二单元教材编排,先教学交换律、结合律,然后进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两个班级都由本人按照相同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教学过程见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然后在新课教学后对有关乘法分配律的习题进行检测。第一次检测是在乘法分配律新课教学(一课时),又进行一节简便计算(主要是a×(b±c)和a×99+a这两种类型)的新课教学(一课时),共两课时后,我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共6道题目:①32×(200+3)②38×29+38 ③82×85+15×82 ④123×15+43×123+42×123 ⑤ 124×25-25×24 ⑥99×14+14)结果如下: 全对错1题错2题错3题错4题不会人数 班级 四(1) 32人9人8人2人2人2人(55人) 占班级百分比58.2% 16.4% 14.5% 3.6% 3.6% 3.6% 四(2) 26人19人4人1人1人(51人) 占班级百分比51% 37.3% 7.7% 2% 2% 接着我又进行了乘法分配律的第二课时的简便计算教学,主要类型有“a×接近整百数,如:102(或99)×45”与“a×25(或125),如25×44”这两类。然后对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题目(共8题:分别如下:①102×45 ②98×32 ③48×301④25×44⑤48×125⑥45×16⑦45×99+45 ⑧48×101-48)进行了检测,情况如下: 全对错1题错2题错3题错4题错5题及以上人数 班级

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一、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36+64)×13与②36×13+64×13 () 2、①135×15+65×15与②(135+65)×15 () 3、①101×45与②100×45+1×45 () 4、①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 二、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1、(7+8+9)×10=7×10+8×10+9 () 2、12×9+3×9 = 12+3×9 () 3、(25+50)×200 = 25×200+50 () 4、101×63=100×63+63 () 5、98 ×15= 100 × 15 + 2 × 15 () 6、(a+b)×c = a×c + b×c 三、本单元简便计算归类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40+8)×25125×(8+80)36×(100+50) 24×(2+10)86×(1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把公因数提取出来)36×34+36×66 75×23+25×23 28×18-8×28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 25×41 56×101 52×102 125×81 类型四:(提示: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29×9942×98 25×3985×98 125×7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成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99×99+99 56+56×99 125×81-125 75×101-75 91×31-91 四、各类型简便计算练习题 (1)67+42+33+58 (2)258-26-74 (3)125×16 (4)50×(2×4)×25 (5)7×8×3×125 (6)26×103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24——25页,乘法分配律。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学科:数学 【教材解读】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延续。这节课以济青高速公路为背景素材,通过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汽车的相遇信息,由解决相遇问题的两种方法,发现和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体验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将数学问题有机结合,合理整合知识,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1、通过复习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多种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 3、让学生通过探索体会知识间的联系,理解一些规律都是从一般规律概括出来的。 【教学目标】 1.学会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 2.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数学方法学习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节课,咱们就从生活出发,探索其中的数学知识。(声调低)

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学校的活动小组,这里有3组数学信息!(谈话式) 师:有三个问题。(不读,让学生看)会解决吗? 生:会! 师:其实以前学习过。那老师要提高难度了,请同学们任选一题,列综合算式写在横线上,然后口算出得数填写在括号内,并想想看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请同学们在1号学具纸上完成。开始 停,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交流时,注意说清你的算式和得数各是多少。谁来?这位同学,你选择的是的第几道题?读读你的算式和得数。 生交流算式和结果 师:你是怎么想的?先求出一个小组男生和女生的总和,再乘3.问大家:可以吗? 有没有不同方法?你来?生:4x3+2x3 师:结果呢?——哦,也是18。你的想法呢? 师:分别求出3个组男生和3个组女生的人数,再相加,也可以啊。两位同学方法不同,但都求出了体育小组的总人数,思路很清晰。 继续,第二道题,谁来?(2+8)x5。这是你的算式,那得数呢?不同方法呢?2x5+8x5。说的很完整!谁选择的最后一道题!你来!另一种呢,你来!大家同意吗?和第一道题,道理相同。 【设计意图:这种教学设计,主要是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意识到虽然结果相同,但两个算式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好像又存在某种联系,从而引发探究欲望。】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分类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运用以前的知识,非常好的解决了3个问题,得到了6个算式。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如果让你把这些算式分成2类,你打算怎样分?(生举手后再叫上台)谁愿意到台上来分给大家看看? 师:这位同学你来!生如果不操作,师问:你打算把哪些分在一起?动手分分吧 如果生操作,师说:你想放在哪里?老师帮帮你,好吗?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40+7)×12=40×12+7×12 上面的式子表示的什么运算律?你能用语言或字母表述一下吗? 2.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题6情境图。 提问: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收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中国象棋一副32元,围棋一副58元。 所求问题:买102副中国象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2.解决问题。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指名说说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2×102 (2)提问:32×102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得数呢?先想一想,算一算,再将你的想法和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计算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3.组织全班汇报。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可能算法: 算法一:可以用口算: 100副是3200元, 2副是64元, 一共是3264元。 算法二:用竖式计算。 32×102=3264 1 0 2

× 3 2 2 0 4 3 0 6 3 2 6 4 算法三:先算100乘32,再算2乘32,最后把它们的得数相加。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算法三,强调:算法三中的每一步计算我们都可以通过口算得出,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 提问:回顾计算的过程,谁来说说,我们计算的步骤是什么?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样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组织评议。 (2)小组讨论。 提问:什么样的算式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两个数相乘,其中的一个乘数接近整十或整百数时,我们可以将这个乘数写成整十或整百数加(减)

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

课题: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7+73)×840×9+40×114×(10+2)10×6+10×42.用简易方法计算:(说明根据什么简算的)25×63×43.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0×5+5×80(1250+125)×8(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算的?) 二、新授: 1、出示算式:(18+7)×6=18×6+7×6= (1)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 (2)教师提问: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学生明确:每组中的两个算式都可以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18+7)×6=15018×6+7×6=150 (18+7)×6=18×6+7×6 (5)教师出示:20×(15+9)=48020×15+20×9=48020×(15+9)=20×15+20×9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6)反馈练习:按题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 (__+__)×__=__+__× 教师提问: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启发学生回答:首先是等号左边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其次是等号右边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最后是等号左右两边的两个算式相等。 3.教师概括运算定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4.反馈练习: 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 (32+35)×4=__×4+__×4(62+12)×3=__×__+__×__教师:为了简易易记,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根据练习学生从而得出:(a+b)×c=a×c+b×c 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易,有的题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易。

(完整版)四年级_简便计算_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1、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①(36+64)×13与②36×13+64×13 () ⑵①135×15+65×15与②(135+65)×15 () ⑶①101×45与②100×45+1×45 () ⑷①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 2、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ü”,应用错的打“×” ①(7+8+9)×10=7×10+8×10+9 () ②12×9+3×9 = 12+3×9 () ③(25+50)×200 = 25×200+50 () ④101×63=100×63+63 () ⑤98 ×15= 100 ×15 + 2 ×15 ()类型一: (40+8)×25 125×(8+80) 36×(100+50)24×(2+10) 86×(1000-2)15×(40-8) 类型二: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2 简便计算120道练习题 (1)67+42+33+58 (2)258-58-26-74 (3)125×16 (4)50×(2×4)×25 (5)7×8×3×125 (6)26×103 (7)501×12 (8)25×(40+8) (9)39×14+61×14 (10)163×8+37×8 (11)202×13 (12)77×4×5 (13)27×99 (14)48×250 (15)98+303 (16)49+49×49 (17)55×25+25×45 (18)123×67-23×67 (19)39×101-39 (20)99×64+64 (21)76×23+24×23 (22)12+19×12 (23)21+254+79+46 (24)25×16×5 (25)52×32+48×32 (26)18×137-18×37 (27)450÷18 (28)420÷35 (29)480÷15 (30)21×99 (31)125×32 (32)12×301 (33)75×3×4 (34)19+99×19 (35)256×9-46×9 (36)13+13×49 (37)(25+125)×8 (38)541×67-67×441 (39)43×201 (40)102×35 (41)304×22 (42)(30+4)×25 (43)38×7+62×7 (44)152×8+148×8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 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 69×101—69 55×21—55 125×(80+8)125×(80×8) 125×32×25 99×99+99 38×7+31×14 25×46+50×27 79×25+22×25—25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2 一、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 (36+64)×13与 ② 36×13+64×13() 2、①135×15+65×15与 ②(135+65)×15 () 3、①101×45与 ②100×45+1×45() 4、① 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二、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1、(7+8+9)×10=7×10+8×10+9 () 2、12×9+3×9 = 12+3×9 () 3、(25+50)×200 = 25×200+50 () 4、101×63=100×63+63 () 5、98 ×15= 100 × 15 + 2 × 15 ()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0+8)×25 32×(200+3) 38×39+38 35 × 28 + 70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57+140)×4= 57+140×4 () 2、42×(28+19)=42×28 +19×42 () 3、(25×4)×8=25 × 8 + 4 × 8 ()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a+b)×c=a×c+b×c ()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2、(32+25)×2= () A.32+25×2 B. 32×25×2 C. 32×2+25×2 3、a×c+b×c= ( ) A.(a+b)×c B. a+b×c C. a×b×c

(完整版)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案例

激发兴趣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案例 姓名:郑国梅 单位: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于庄子小学 职称:小学高级 案例主题: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执教乘法分配律 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课改中也有不少的成功经验,各地区也有自己的课改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界人士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益,即能否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这一年来我也在积极的找寻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反思。认为不断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的之一。现以四年级下学期乘法分配律为例进行分析。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中的难点。在理解和应用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结合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特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 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算式,根据你刚才的观察,你觉得这些算式中,哪两个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就把它们挑出来,如果有争议可以算一算来验证一下。 (3+4)×6 3 ×6+4 ×6 20×(5+13) 20×5+5 × 13 (13+7)×4 13×4+7 (8 × 6)× 2 8 ×2+6 ×2 (同学们把8个算式都摆在桌面上,很快就把它们按照数据分成了5组,心急的同学高高举起了手臂,以为大功告成。但很快就有人提出异议,于是小组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有3组相等的算式: (3+4)×6=3 ×6+4×6

3×(17+5)=3×17+3×5, 20×(5+13)=20×5+5×13 生2:我们不同意,20×(5+13)≠20×5+5×13 生3:说得对,我们计算过了,确实不相等。 生4:应该20×5+20×13才等于20×(5+13) 生5:也可以把括号里的5与括号外的20交换位置,5×(20+13)=20×5+5×13 生6:我们还发现如果把13×4+7改为13×4+7×4,就与(13+7)×4相等;把(8×6)×2改为(8+6)×2与8 ×2+6 ×2相等。 师:说得真好!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规律。下面,根据发现的规律,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电脑出示:(80+20)×4,谁是它的好朋友? (学生踊跃举手,老师指名回答)生:(80+20)×4=80×4+20×4 演示:数字“4”翻着跟头,分别去乘80与20,然后相加。 出示:6×(10+20),谁是它的好朋友? 生:6×(10+20)=6×10+6×20 演示:数字“6”翻着跟头,分别去乘10与20,然后相加。 分别出示:(6+3)×a ,(32+40)×▲ (学生热情高涨,几乎站起来举手) 齐答:(6+3)×a=6×a+3×a (32+40)×▲=32×▲+40×▲ 师: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怎样概括呢? 生:(a+b)×c=a×c+b×c 师: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看,你们反着读一读字母形式,给下面两个算式找到朋友吗? 分别出示:35×8+65×8 9×12+9×282 学生回答后,老师电脑演示:两个相同的因数8从算式中落下来并且合二为一,得到(35+65)×8;两个相同的因数9从算式中落下来并且合二为一,得到9×(12+282)。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内乡县余关镇岳沟小学王杰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一、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

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数学学生姓名年级四任课老师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简便方法的灵活选择 三、教学过程: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简便计算——加减乘除综合简便计算 除了乘法分配律经常单独使用外,大多数的简便计算都同时包括了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率,看下面例题: 例7.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1)88×(12+15)(2)46×(35+56) 例8.简便计算:(1)97×15 (2)102×99 (3)35×8+35×6-4×35 例9.简便计算:(1)48×1001 (2)57×999 (3)539×236+405×236+236×56

四年级上乘法分配律计算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 125×(8+80)36×(100+50) 24×(2+10)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93×6+93×4 325×113-325×13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56×10152×102

125×81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31×99 42×98 29×99 125×79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25×125)×(8×4)?(4+8)×25 35×37+65×37 125×88 135×6+65×6 (43+25)×40 8×(125+7) 18×82+18×47+18×712 5×(40-4) 16×256 -16×56 69×45+31×45 38×29+38 125×(80+8)?

123×99 +123 125 ×7+125 79×99+79 35×102 47×101 25×44 98×37 38×45×201-45 ? 101-38 25×199 99×201-99 25×199+25? 102×83 124×25-25×24 (80+8)×25 ?

135×6+65×6 18×82+18×47+18×71 30×2+25×2?4×24+26×24?

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分析及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92812056.html, 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分析及策略 作者:卢运杆 来源:《师道·教研》2018年第08期 本文结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中《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乘法分配律较之加、乘法结合律与加、乘法交换律对于学生更加的陌生,定义归纳更加困难,符号、形式更加复杂,应用模式更加丰富的问题,同时阐述了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策略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运算定律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一、乘法分配律的难点分析 (一)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在学习乘法分配律之前,学生对比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与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对比以下四个算式:3+5=5+3和3+4+5=3+(4+5);3×5=5×3和3×4×5=3×(4×5),很容易发现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公式形式上的一致性,学生容易理解与实际运用。反观乘法分配律的算式:3×(4+5)=3×4+5×4,乘法分配律呈现出显而易见的复杂性,况且没有相关的加法分配律的存在,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十分陌生,难以第一时间掌握乘法分配律,在多种运算定律混杂的情况下分不清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对乘法分配律的定义理解不透彻,从而导致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够娴熟运用乘法分配律。 (二)乘法分配律的归纳 而乘法分配律的公式为:(a+b)×c=a×c+b×c,其文字表达式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得到的积再相加”,由此可见:相较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分别相乘”、“再相加”等字词对于学生而言过于复杂,不易于概念的理解,容易形成歧义,且运算顺序不清晰,从而导致乘法分配律难于归纳。 (三)乘法分配律的复杂性 乘法分配律包括“×”和“+”两种运算符号,并且运算等式两边的符号不一致,等式一边有小括号另一边则没有,增加了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难度,实际运用乘法分配律时经常性的出现加项漏项的错误。 (四)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难点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应用模式较为简单,算法单一。较为复杂的运用就是混合两种定律进行运算。例如:25×5×4×6=(25×4)×(5×6),而乘法分配律定律还可以进行变式应用。如:将乘法分配律用于减法运算中,55×144-55×44=55×(144-44);用于隐

乘法分配律的几种类型

乘法分配律的几种类型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把括号外面的乘数分别与括号里面的两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例题:(40+8)×25 25×(40—8) =40×25+8×25 =25×40—25×8 =1000+200 =1000—200 =1200 =800 练习题36×(100+50)125×(80—8) 类型二、注意:相同的两个乘数,只写一次。 例题:36×34+36×66 28×18—8×28 =(34+66)×36 =(18—8)×28 =100×36 =10×28 =3600 =280 练习题325×113—325×13 75×23+25×23 93×36+4×93 78×18—8×78

类型三、注意:把大于100或者几十的数,看作100或几十加几。例题:78×102 58×41 =78×(100+2)=58×(40+1) =78×100+78×2 =58×40+58×1 =7800+156 =2320+58 =7956 =2378 练习题69×102 56×201 55×43 25×44 类型四、注意:把九十几或者几十几看作(一百或者几十)减几,再用分配律计算。 例题31×99 125×78 =31×(100—1)=125×(80—2) =31 ×100—31×1 =125×80—125×2 =3100—31 =10000—250 =3069 =9750

练习题42×98 29×99 85×98 25×39 类型五、注意:把算式里相同的两个乘数看作这个数乘1,再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例题:83+83×29 75×101—75 =83×1+83×29 =75×101—75×1 =(1+29)×83 =75×(101—1) =30×83 =75×100 =2490 =7500 练习题65+99×65 99×99+99 125×81—125 91×31—91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简便 计算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简便计算(1)67+42+33+58(2)258-58-26-74(3)125×16(4)50×(2×4)×25 (5)7×8×3×125(6)26×103(7)501×12(8)25×(40+8) (9)39×14+61×14(10)163×8+37×8(11)202×13(12)77×4×5 (13)27×99(14)48×250(15)98+303(16)49+49×49 (17)55×25+25×45(18)123×67-23×67(19)39×101-39(20)99×64+64(21)76×23+24×23(22)12+19×12(23)21+254+79+46(24)25×16×54(25)52×32+48×32(26)18×137-18×37(27)450÷18(28)420÷35 (29)480÷15(30)21×99(31)125×32(32)12×301 (33)75×3×4(34)19+99×19(35)256×9-46×9(36)13+13×49 (37)(25+125)×8(38)541×67-67×441(39)43×201(40)102×35 (41)304×22(42)(30+4)×25(43)38×7+62×7(44)152×8+148×8 (45)16×401(46)103×23(47)(30+2)×15(48)125×(8+16) (49)68×48+68×2(50)5×27+63×5(51)12×(40-5)(52)35×98 (53)64×9-14×9(54)23×134-34×23(55)102×45(56)648+203 (57)98×32(58)44×25(59)63+15×2(60)43+43×39 (61)27×37+37×23(62)256×7-56×7(63)48×101-48 (64)99×62+62(65)41×99(66)765+98(67)560÷16 (68)201×34(69)36×25(70)304+297(71)18×45+18×55 (72)226×13-26×13(73)15×301-15(74)(30+8)×25(75)25×65+25×256(76)75×141-75×40(77)125×18(78)25×35+25(79)71×23-71×13 (80)125×(80-8)(81)101×89-89(82)88×22+22×12(83)28×57+43×28

探索最有效的乘法分配律教学策略

探索最有效的乘法分配律教学策略 原创作者:吴秋玲 摘要:理解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碰撞最活跃、最重要的内化因素。教师总结和借鉴引用他人的教学经验、教学策略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是课堂上获取教学成功的最佳途径。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以及能接受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目标的教学策略谈几点我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感知形成过程、顺向尝试性练习、模仿性尝试、活用知识、创新思维、简便计算、以纠错促提高、抓课堂小测、补缺补漏、能力提升、有效的铺垫预设、精心设计练习、有效训练。 。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形成基础上死

记硬背、打题海战术,那只是应试教育追求成绩的手段,已经完全不适合素质教育。无法做到得心应手、举一反三。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发现规律并灵活运用它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学生的天性是贪玩,因为上课之前自由体育活动后又突然被集中在教室一起学习,学生一时无法适应教室的紧张学习气氛。弱小的心理上普遍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恶、反抗学习。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让他们觉得学习和玩一样有趣。 创设民主化游戏式教学模式,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条件。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习方向明朗化。把学生的心态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再次激活学生的学习兴奋,化被动学习为主观上自主需求的学习。使学生认清自己知识的不足,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接受新鲜事物的挑战。例如: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师生课堂较技,101×56=,201×25= 99×25=,强调不使用计算器,学生每人挑选一道题只计算得数,教师全做,看谁算得快。结果学生输了。对于这样战况,学生当然会不服,他们想不通自己天天做计算题,怎么会输给老师。而且还输的这么惨。这时候教师适时的告诉学生,你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练习试题(全)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减)(40+8)×25 125×(8+80)36×(100+50) 24×(2+10)86×(10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35×8+35×6- 4×35 43×18+18×6+18 59×28+28×42-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简便运算 类型一:(连加运算,把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用小括号括起来先求和)827+15+85 119+81+259 368+29+32 355+260+140+245 135+39+65+11 126+54+74+46 类型二:(连减运算,把后两个减数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用小括号括起来先求和,最后求差) 645--245 702-54-46 600-137-63 472-163-37 654-199-111 890-132-268 类型三:(连乘运算,把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用小括号括起来先求积)25×14×4 125×19×8 250×13×4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沭阳第一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过程备注 一、铺垫引入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口答。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逐题 出示,完成等式。 64×7+64×3 = 640(□+□) 25×(3+4)=□○□○□○□ 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 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 式计算简便? 2.谈话:这节课我们探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 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谈话: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 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板书:32×102 = 元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得数吗? 组织汇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把102 件看作100件,32×100 = 3200(元),所以32×102 的积比3200大。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多少, 你能口算出来吗? 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 钱了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 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3)谈话: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 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 (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哪种算法简 便?(指名口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 来。边板书边谈话: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 32×(100+2)。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为什么可以 这样计算?你能接着算下去吗?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 书。谈话: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的思考过程。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有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资源: 小卡片、计算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律?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发现有关乘法的新知识。板:乘法 2.电脑出示例题图: ●二、活动尝试 1.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白菜老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你们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吗?(学生各自独立计算) 3.交流反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65×5+45×5 (65+45)×5 =325+225 =110×5 =550(元) =550(元) 答:一共要付550元。 三、探索规律 1.师:从这里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咱们思考的角度与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两种解法算式虽然不一样,但结果---(相等)。 2.那你会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板:(65+45)×5= 65×5+45×5 3.师:如果这位阿姨买了3件短袖衫和3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钱?怎么列式? 板:(32+45)×3 32×3+45×3 你能猜猜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有没有什么关系?可以怎样检验? 板:(32+45)×3=32×3+45×3 4.出示:(13+10)×2=? 你能口算出它的得数吗?你是怎样算的?谁能大胆猜想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计算?怎样检验? 师:通过算一算可以检验算式是否正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